翟永明诗歌的探索与前进

合集下载

母亲翟永明读后感

母亲翟永明读后感

母亲翟永明读后感
读翟永明写母亲的诗,就像被一只温柔又有力的手轻轻拉进了她的回忆世界,那里有母亲独特的存在。

翟永明笔下的母亲啊,不是那种高大上到让人觉得遥不可及的形象。

她就像是我们身边普通又不普通的母亲。

你能感觉到那种母女之间微妙的关系,有爱,有矛盾,还有深深的理解在岁月里慢慢发酵。

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描写母亲的那些细节,可能是一个动作,或者是一句口头禅。

就像我们自己回忆母亲的时候,也总是会先想到这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儿。

比如说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背影啦,那在翟永明的诗里就像是一幅生动的画,背后藏着母亲对家庭无尽的爱。

从诗里能感受到翟永明对母亲那种复杂的情感。

有时候是像小女孩对妈妈的依赖,有时候又像是两个女人之间的互相审视。

这就很真实,哪有母女之间一直都是甜甜蜜蜜的呢?偶尔也会有小摩擦,但是这些小摩擦就像是生活这块布上的褶皱,反而让整个画面更有质感了。

她写母亲的诗,还让我想到自己的妈妈。

感觉天下的母亲好像都有那么些共性,默默付出,嘴上唠叨但心里全是爱。

我就一边读着诗,一边在心里跟自己妈妈的那些事儿做对比。

我妈妈可能没翟永明的妈妈那么文艺或者有独特的气质,但是爱我的那种劲儿,肯定是一样浓烈的。

而且翟永明用她那独特的诗意表达,把母亲这个形象写得既具体又神秘。

具体在那些生活细节,神秘在你能感觉到母亲身上还有好多故事是女儿可能永远都不能完全理解的。

这就像一个永远都挖掘不完的宝藏,每多读一次诗,就好像又发现了母亲新的闪光点。

总之呢,读完翟永明写母亲的诗,就像是和她一起进行了一场关于母亲的心灵之旅,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和妈妈之间的感情了。

论翟永明诗歌对女性视角的超越

论翟永明诗歌对女性视角的超越

论翟永明诗歌对女性视角的超越摘要:八十年代初,翟永明初入当代诗坛,她的诗歌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书写了女性主体情感体验。

诗人关注女性自我生命体验,在对爱情、母女关系思索中寻找女性人生和命运的意义。

九十年代以后,随着诗人视野的扩大,翟永明从关注自身逐渐转变为关注整个世界;从男人和女人二元对立式关系走向一种多元的世界,诗歌写作更为开阔、丰富。

本文仅从翟永明诗歌写作的女性视角及其超越出发,分析诗人体创作,以期获得更大视野下的翟永明诗歌文本内涵及其当下意义。

关键词:翟永明女性主义当代诗歌一、诗歌中的女性意识翟永明诗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爱的质疑和思考、重新定义母亲以及对女性人生和命运的追索。

自亚里斯多德模仿说以来,文学创作便认定为“男性不假外求的自我完成的性行为。

”男性阐释观认为男性由其性征决定了他的创造者地位,而女性性征决定她是永远无以自我完成,而是必须依待他人来填充的“空间”,“窈窕淑女是我们的创造物,皮格墨林的石像。

”他们认为女性不具备创造权,她的生命只存在一个不具内容的“零”的状态。

女性面临着男性生理、文本、文化三者合谋的损毁和破坏,因此西方女性主义美学着力于对传统美学中的父权因素进行批判,她们认为生理的构造不过是女性的生理界定,文化才是女性的真正塑造者。

在男性中心文化观念中,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常常按照男性社会和团体的期待来塑造自己。

因而“女性意识”的觉醒,必须基于女性自身文化意识形态。

谈到女性意识的觉醒,不可避免要谈论两性关系。

传统女性的命运、人生价值和意义,通常由爱情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男性所决定。

翟永明的诗歌表现了作为女性对爱情多方面的质疑和思考:首先,是对男性形象的还原。

《独白》中写道:“一片呼救声,灵魂也能伸出手?/大海作为我的血液就能把我/高举到落日脚下,有谁记得我?/但我所记得的,绝不仅仅是一生”翟永明的诗瓦解了传统爱情诗歌中对爱情崇高与至善的描绘。

翟永明打破男性住在爱情的传统,使女性长期被遮蔽的“爱”的经验得以表达。

翟永明诗歌

翟永明诗歌

翟永明诗歌
翟永明诗歌——深邃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表现
翟永明,一位极富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其深邃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在诗坛上独树一帜,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翟永明的诗歌,以丰富的意象、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和独特的感悟。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命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翟永明的诗歌形式多样,既有短小的精致诗篇,也有长篇的鸿篇巨作。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无尽探索和尝试。

他的诗歌既有清新的爱情诗篇,也有深邃的哲学思考,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翟永明的诗歌在表达方式上,更是独具匠心。

他不仅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更善于运用意象,将人们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情感和事物之间的关系,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使读者在诗歌中产生共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翟永明的诗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更以其深邃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在当代诗坛上独树一帜,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无尽探索和尝试,使读者在诗歌中产生共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在蜕变中叩问谜底——论翟永明的诗歌创作

在蜕变中叩问谜底——论翟永明的诗歌创作
Ke r s y wo d :Zh iYo g n a n mi g; p e r sy e o ty; tl
中国 2 0世纪 8 0年代 的思 想解放 以及西 方女 权
然 而 , 永 明并没 有沉 浸 在这 种 “ 翟 女巫 ” 的角 色
主义 思想 的盛行 , 诗坛带 来 了两 股清 风 , 们 的思 里止步不前。在《 给 人 女人》 临近结束时 , 翟永明反躬 自 想不再 停 留在 “ 朦胧 诗 ” 的栅 栏 里 , 是 如 春天 迫 不 问 ,完 成之 后 又 怎 样 ” 这是 诗 人 对 如 何 避 免低 级 而 “ ,
理 路 、 歌 风 格 的变 化 。 诗 关键 词 : 永 明 ; 歌 ; 格 翟 诗 风 中 图 分 类 号 : 0 .5 I 72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2 X(0 2 0 0 4 —0 17 9 0 2 1 )2— 0 1 5
On t e r fZh iYo g i he Po t y o a n m ng:App o c o t e K e t h r a h t h y wih t e Cha g n e
而 ” 不休 。组诗《 女人》 散发出一种“ 女巫” 的气息, 诗歌 是 一 种改 变 , 是更 贴 近 自身 的意 识 。 翟永 明对 使 中常 出现 的 “ 、 、 亮 露 水 , 说 、 境 、 子 幽 诗 歌 艺术 的探索 , 她 的诗 歌在 总体 风 貌 上获 得 一 夜 猫 月 传 梦 影 灵” 等词 语 , 造 出神 秘 诡 异 的 意 象 、 峻 的 风 格 、 种 复杂 多变 性 , 营 冷 因而 , 透过 翟永 明诗歌 文本 的解读 与 空 灵的意 境 。 分 析 , 图解 答其 变化 的复 杂性 在 哪 里 ?变 化后 诗 试

从“内心独白”到“现实抒写”——简论翟永明的诗歌创作

从“内心独白”到“现实抒写”——简论翟永明的诗歌创作

从“内心独白”到“现实抒写”——简论翟永明的诗歌创作姚洪伟在当代诗歌创作中,只要提到“女性诗歌”,翟永明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作为女性诗歌创作的代表和领军人物,翟永明已成为当代女性诗歌创作的一个重镇[1]。

从八十年代的《女人》《静安庄》到九十年代的《咖啡馆之歌》《盲人按摩师的几种方式》,再到新世纪的《关于雏妓的一次报道》《大爱清尘》等,每一个阶段都有属于自己的重要作品产生。

翟永明是一个不喜欢重复写作的诗人,“始终饶有兴趣地在这个写作领域里寻找变化”[2],纵观其三十余年的创作,可以发现翟永明每个时期的创作都有着明显的变化,时时都在挑战诗歌创作的难度和高度,诗歌已成为她“反抗一种无所不在的束缚的语言”[3]的一种方式。

作为女性诗歌创作的先行者和领路人,翟永明的诗歌创作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八十年代“自我经验”的表达,九十年代向“日常叙述”的诗学位移,新世纪“介入当下”的社会现实书写,每一个阶段翟永明的诗歌都走在先锋的行列,引领着女性诗歌创作一路向前发展。

一、“自我经验”的深度表达女性对“自我”形象和身份的建构,在诗歌创作中一直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况,女性诗人的“自我经验”往往被有意无意地遮蔽或隐藏,即使是著名女诗人也会陷入男性或中性书写视角的尴尬立场,很难从女性自我的视角来关注和表达其内心的变化和感受,“自我经验”往往处于边缘地位,成为女性诗歌面临的尴尬困境。

在当代女性诗歌史上,1984年是一个值得特别书写的年份,翟永明在这一年创作的《女人》组诗,打破了女性诗歌一直以来的边缘地位,真正将女性“自我经验”融入诗中,建立了极具女性色彩的“黑色”系列意象,成为女性诗歌在中国的发轫和奠基之作。

之后,翟永明创作的《静安庄》《称之为一切》等一大批极具女性“自我经验”和“个体意识”的诗歌,将中国女性诗歌一步步推向前进。

《女人》组诗作为翟永明的代表作,其深入女性自身的独特生命体验和生存思考,对女性自身命运的深度关注,确立起了女性“自我经验”和“个体意识”的价值立场和言说方式。

精选翟永明的诗歌 翟永明诗歌导读

精选翟永明的诗歌 翟永明诗歌导读

翟永明诗歌导读一、翟永明:“第三代”女诗人中最亮丽的风景在当今诗坛女诗人中,翟永明(1955—)可能是最受关注的一位。

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莫过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逐渐获得广泛认同,“女性诗歌”作为一个称谓或研究点也已经具有了它的本体价值,在很多研究者看来,这是独立于男性诗歌作者之外的另一道风景——翟永明则是这道风景中最亮丽的一幅。

这无疑是一位富有创造力的女诗人:于1981年开始写诗,迄今为止,已经出版《女人》、《在一切玫瑰之上》、《翟永明诗集》、《黑夜的素歌》、《称之为一切》等诗集。

总体上说来,她的诗歌着力于对女性自身处境的揭示,这在早期(90年代初之前)体现得尤为明显。

这种写作取向或写作姿态在一开始可能并不是完全自觉的。

研究者普遍认为翟永明等当代女诗人的写作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精神来源,即被称作是美国“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1932-1963)的深远影响:“这位将悲剧性的自我揭示推至极端的美国‘自白派’女诗人,以其处理素材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份阴郁的激情和近于自虐的洞察力和智慧,直接启悟了翟永明、唐亚平、伊蕾、陆忆敏、海男、郑单衣等为数不少的‘第三代’女性诗人,启悟了她们对自身内部世界和生存命运所作的深入、有力却又不无偏狭的体验和开掘,以及对真正属于女性的抒写角度的把握。

”(李振声:《第九章女性诗歌:人物和风景》,《季节轮换》,P216,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什么是女性“自身内部的世界和生存命运”?什么又是“真正属于女性的抒写角度”?显然,对前者的答案较为明确:女性被男性以及由男性所建构的文明所“压迫”,这不仅仅是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所强烈意识到的问题,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直接诱发了“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等运动的兴起,事实上,翟永明等人的确是在传统对于女性的种种偏见或压力下开始自身写作的——或者说,正是深刻地意识到女性在现实社会中被种种歧视、偏见以及无谓的压力所裹胁,这些女诗人将笔触转向了“自身”,试图以一种独立的姿态来对抗强大的男权社会,以一种崭新的美学方式来对抗“源远流长”的、以男性为中心的诗歌美学。

翟永明诗人不可能回避现实诗通社诗生活网

翟永明诗人不可能回避现实诗通社诗生活网

翟永明诗人不可能回避现实诗通社诗生活网1999年某天,翟永明做了一个梦。

梦里,她变成一架飞机,眼睛是驾驶舱,飞到一片沼泽地上空,地里埋着很多发光的黄色不明飞行器。

这架飞机降落到一块正在举行聚会的草坪上,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正在谈论世界末日。

最后,世界末日变成一道菜端上来。

所有人都在吃,很快就把世界末日吃光了。

翟永明将这个梦写进诗集《终于使我周转不灵》里。

当时她正要去德国待一年,令她不安的除了陌生的环境,还有世纪的更迭。

她不习惯待在密闭空间里,年轻时坐飞机会用看书、写作来克服这种恐惧。

现在,她越来越不适应长途飞行。

最近一次是今年3月,她去意大利领取第四届Ceppo Pistoia国际文学奖的“Piero Bigongiari”奖项。

该奖项的第一届得主是巴尔加斯·略萨。

5月,白夜酒吧14周年庆。

老朋友们照例都来了,喝酒、抽烟、谈笑风生。

翟永明说,成都朋友圈“仗义、相互融合”,而朋友眼中的她也是:仗义、极好相处。

以前,她被称为“小翟”,后来,她是众人口中的“翟姐”。

翟永明显然是当天的主角。

你很难不多看她几眼:一顶窄沿炭灰小草帽,及肩卷发,黑色丝质上衣和薄丝繁花裙裤,凉鞋的绑带是一圈闪亮亮的银色小穗儿。

她走路时很轻盈,背脊挺直,头却微微低着,这个姿势仍有少女时代的痕迹。

她在书里提到过,那时的自己,对早熟的身体很敏感,总是含着胸走路。

给她拍过两次照的摄影师感叹,翟永明是他见过的最敏感的被拍者,尽管他躲在远处,还是被她轻易察觉,脸上的表情突然就多出一丝不自然,“就像一只鹿,安静,又警觉”。

预感我一向有着不同寻常的平静/犹如盲者,因此我在白天看见黑夜——《女人·预感》敏感并不是没来由的。

也许在第一次见到死亡前就有了。

在半山腰的托儿所里,那年,翟永明7岁。

她望见一队人抬着灵柩往自己家的方向走,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那时她还小,没有死亡的概念。

她奔回家,得知自己深爱的祖母过世了。

祖母的脸上罩着一块小手帕。

翟永明诗歌

翟永明诗歌

翟永明诗歌
【实用版】
目录
1.翟永明的诗歌创作背景
2.翟永明诗歌的特点
3.翟永明的代表作品
4.翟永明诗歌的影响和贡献
正文
翟永明,原名翟志祥,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

他于 1955 年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自幼爱好文学,1978 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

翟永明的诗歌创作以表达个人情感、关注社会现象和探讨人生哲理为主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思想深度,被誉为“当代诗歌史上的一位杰出诗人”。

翟永明诗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他善于运用隐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更加丰富、生动、形象。

二是强烈的现实关怀。

翟永明的诗歌作品既关注个体情感的抒发,也关注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深刻的现实关怀。

三是独特的审美风格。

他的诗歌作品既有豪放、激昂的诗风,也有柔美、婉约的诗韵,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

翟永明的代表作品有《预言》、《回答》、《一代人》等。

其中,《预言》通过描述一个人对未来的预言,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希望;《回答》则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等问题的思考;《一代人》则是一首以描述一代人的成长历程为主题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关注和思考。

翟永明诗歌的影响和贡献在于,他的诗歌作品不仅为中国当代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而且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翟永明的诗歌作品也丰富了中国当代诗歌的艺术宝库,成为了中国文学史
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之,翟永明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强烈的现实关怀和独特的审美风格,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 。到9 年代 后期 一直走 向新 O
世 纪 , 她 的 创 作 都 不 断 走 进 开 阔 的境地 。诗人 开始逐 渐有 意识地 从 独 白 中走 出 ,试 图 走 人 喧 闹 的 生活 , 采用 更 冷 静 客 观 的 陈 述 。 在
身份 的动摇 ,呈现 出更广 阔 的视 野 。此 外 , 永 明 还把 “ ” 化 为 翟 我 转
《 静安 庄 》 为代 表 , 自白派 的力 借
量 将 内 心 的 绝 望 、 愤 、 惧 … … 激 忧
“ ” 无 助 、 求 话 语 权 , 渐 走 我 的 呼 逐 向对 世 界 的冷 静 “ 述 ” 陈 。
集 中进 涌而 出 ,发 出 了震 撼时代 的声音 。然 而“ 白” 独 具有 过于浓 厚 的排 他性 , 依无 靠 的 “ 成 无 我”
使用 , 在一定程度上表 明了他 的立
场 、 度 和 潜 在 的 目的 , 含 着 他 态 隐 观察 世 界 的 角 度 和 观 照 世 界 的 方 式 。 翟永 明后 期 的 诗 歌 创 作 , 来 越 越 大 量 的运 用 “ ” 你 ” 他 ” 我 我 “ “ “
造成简单化 的趋 向。
人化 的风格和魅 力。翟永 明在诗 歌创作 的道 路上一直不断探索、 深化 , 女人” 从“ 出发走 向更为广 阔的 自由之境。 关 键 词 : 永 明 女 性 诗 歌 诗 歌 视 野 翟
每 当我们 谈论 到翟 永明 的诗 歌 , 自觉的就会想到“ 不 女性诗歌”
这 个 词 。翟永 明 的很 多 诗 歌 以表 现
“ 们 ” 一 己 的情 感 上 升 为 “ 我 。 我 们 ” 有 的 经 验 , 现 出对 人 类 共 共 表
的占有 , 而是在每一次既有的创作
上不断创造和开拓 , 表现出更 具她 个人化的风格魅力 。 她在诗歌创作
的道路 上 不 断探 索 、 进 , “ 精 从 女 人 ” 出 发 走 向 更 为 广 阔 的 自由 之 境。 翟 永 明 早 期 诗 歌 创 作 ,如 她
自己所说 :我 在8 年代 中期 的写 “ 0 作 曾 深 受 美 国 自白 派 诗 歌 的影
响 , 其 是普拉斯 和洛威 尔 ……” 尤
波澜 不惊 了。这时期 的创作 , 用她 自己的话 说就是 一种 “ 少主义 ” 极
的 原 则搭 建 她 的 纸 上 建 筑— — “ 某 些过 去为我所 忽略 的词语 如今带
诗 人 当时 的诗 歌 创作 以 《 女人 》
同历史命运 的关注 。
在 诗 歌 风 格 上 ,0 代 后 期 至 9年 今 ,翟 永 明 的 诗 歌 变 得 简 洁 而 隽 永 、 明 朗 而 清 畅 了 , 对 世 风 的 反 讽 , 人 精 神 困惑 的揭 示 更 内在 更 对
情 感 经 验 表 达 上 ,对 象 不 再 是 “ 情感 经验和精 神“ 自” 我” 独 的单 纯载体 。例如在《 啡馆 之歌 》 道 咖 《 具 和场 景的述说 》 脸 谱生 涯》 剪 《 《
为 诗 中 唯 一 的 角 色 和 人 称 ,不 免
Hale Waihona Puke 人称不仅是代名词 , 它的使 用
是 有 着 不 同 意 义 的 。 不 同 人 称 的
女性生存和生命经验为主题 , 对时 代产生 了很 大影 响和意义 , 的诗 她 歌 也 曾一 度 因此被推 向时代 的高
处 , 而 这 不 能 作 为 唯 一 的艺 术 评 然 判标 准 , 永 明诗 歌 的 内容 与 意义 翟 也 不仅 在 于 此 。 论 是 对 男 性 创作 无 还是 女 性 创 作 , 取 得 文 学 上 的意 要 义 , 衡 量 标 准 应 该 是超 越性 别 的 其
渐远离 了长久缠 绕她 的苦痛 情绪
和 个 人 梦 魇 主 题 ,也 逐 渐 远 离 自 白 派 诗 歌 语 型 和 情 绪 强 度 的 巨 大
更高层次 的“ 艺术本身” 翟永明诗 。
歌 的成 功 与 其 他 的 成 功 者 一 样 , 并 不 依 赖 于 对 “ 性 ” 个 特 殊 题 材 女 这
“ ,他” 我 ” 你” “ 。“ 不再作为纯粹 的 抒情 独 自者 ,而 是作 为一个 观察 者 、 观者 , 旁 以从 容 、 大度 、 观 的 旁
心 态来 关 照 世 界 。这 时 的 女人 , 从
给我 欣喜 的快感 ……如今 我在其 中发现了多种可能性 …… 《 女人》
那 一 阶 段 的 狂 热 激 情 也 带 给 了 我 诗 中 某 些 雕 饰 和 粗 糙 成 分 … … 一
上 诉 趋 向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束 缚 翟 永 明 的诗 歌 创 作 ,诗 人 自己 也 感 觉 到 了 。进 入 9 年 代 后 , 人 逐 0 诗
们” 等人称 。尤其是第三人称“ ” 他
的 运 用 尤 其 具 有 意 义 , 带 来 了 “ ” 我 的立 足 点 的转 变 和 唯 一 抒 情
学 教 育
翟永 明诗歌 的探 索与前进
回 江 诘 琼
内容摘 要: 谈及 翟永 明的诗歌 , 我们应该肯定 她在 “ 女性诗歌” 女性创作 上的价值和贡献 。表现 女性生存和 、
生 命 经 验 的价 值 绝对 应该 承 认 , 而 这 不 能作 为 唯 一 的 艺 术 评 判 标 准 , 永 明诗 歌 的 内容 与 意 义 也 不仅 仅 在 于 然 翟 此。翟永 明诗歌 的成 功并不依赖于对特 殊题 材的 占有 , 她不 断创造 、 断开 拓的能力让她 的诗歌展现 出更具个 不
刀 手 的对 话 》 小 酒 馆 的 现 场 主 《
题》 等作 品 中 “ ” 不仅是 或不 ,我 并
再 是 诗 中 唯 一 的 主 角 , 出 现 了
① 展现 出大胆 、 直露 、 白式的创 独
作 风格 ,字里 行间洋 溢着 一泻 千
里 的激 情 , 诉说着 女人 的痛苦 、 渴
望 , 世 界 发 出 几 近 拒 绝 的呐 喊 。 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