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4课《氓》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氓》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氓》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部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选必修下册1.1《氓》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愆期(qiān)垝垣(huán)孔疚(jiù)尔卜尔筮(shì)熏陶渐染(jiān)B.涉淇(qí)夙兴夜寐(sù)咎言(jiū)自我徂尔(cù)匪夷所思(fěi)C.不遑(huánɡ)象弭(mǐ)归聘(pìn)雨雪霏霏(yù)风靡一时(mǐ)D.桑葚(shèn)棠棣(dì)嗟叹(jiē)咥其笑矣(diē)载歌载舞(zài)【答案】C【知识点】形声字的分辨;多音字的分辨;习惯性误读字;采薇;氓【解析】【分析】A项,“垣”应读yuán;B项,“咎”应读jiù,“徂”应读cú;C项,正确;D项,“咥”应读xì。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多识记,对于易读错的字要进行积累,归纳。

平时多用工具书。

本题要正确识记“垣”“咎”“徂”“咥”的字音。

2.下面各句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曰归曰归,岁亦莫止不见复关,泣涕涟涟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匪来贸丝,来即我谋D.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答案】D【知识点】通假字;采薇;氓【解析】【分析】A项,“莫”通“暮”/无;B项,“泮”通“畔”/无;C项,无/“匪”通“非”;D项,“于”通“吁”/“说”通“脱”。

故答案为:D。

【点评】掌握通假字的规律,对于理解文章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首先应紧扣上下文,推敲意义。

其次,根据同音确定本字。

但有些通假字与本字不完全同音,只是音近或同声母、同韵母。

本题注意积累“莫”“泮”“匪”“于”“说”的通假情况。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按照干部退休制度的规定,不在其位的老领导应该不谋其政,但有些老领导经常干预政务,向现任领导提出许多不情之请,致使相关部门的工作开展困难重重。

【高中语文】《氓》同步练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氓》同步练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1.1《氓》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赋、比、兴”是《诗经》的艺术手法。

《氓》采用“比”的手法,将主人公相识、相恋和嫁娶的过程与后来男子“二三其德”对比,把女子怨恨之情表达得跌宕起伏。

B.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C.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重要内容和表现手段,《雷雨》第一幕是鲁侍萍和周朴园相认的一场戏,通过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了周朴园的自私虚伪、鲁侍萍的善良刚强。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柳永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陈亮等。

二、名句名篇默写三、古代诗歌阅读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

①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①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的形式。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乙)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语文】粤教版必修1优化训练(14《诗经》两首)

【语文】粤教版必修1优化训练(14《诗经》两首)

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4 《诗经》两首5分钟训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氓.之蚩蚩(méng)静女其姝.(zhū)B.自牧归荑.(tí)靡.室劳矣(mǐ)C.洵.美且异(xún)尔卜尔筮.(shì)D.淇水汤.汤(shāng)靡有朝.矣(zhāo)解析:A项“静女其姝”中的“姝”应读“shū”。

答案:A2.读诗要读出其感情色彩和语调,对于下列诗句感情把握不当的一项是()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高兴、深情)B.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赞美、幸福)C.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热情、温柔)D.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哀伤、无奈)解析:D项这两句表现的不是哀伤、无奈,而是表现了女子性格的坚决,即坚决与男子分别的决心。

答案:D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

“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

“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解析:D项“全部都是四言诗”错,也有不是四言诗的,如《伐檀》,基本上是五言。

答案:D10分钟训练1.下列各句,全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①既见复关,载笑载言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③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④桑之落矣,其黄而陨⑤淇则有岸,隰则有泮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⑦彤管有炜,说怿女美⑧女也不爽,士贰其行A.①④⑦B.②⑤⑧C.③⑥⑧D.③⑤⑦解析:②“说”通“脱”;③“于”通“吁”,“无”通“毋”;⑤“泮”通“畔”;⑥“爱”通“薆”,“隐藏”之意,“见”通“现”;⑦“说”通“悦”,“女”通“汝”。

《氓》同步练习(含答案)

《氓》同步练习(含答案)

《氓》同步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离骚(节选)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可惩?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B.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C.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D.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有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朕”,古代第一人称代词,自汉武帝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高中语文必修一:3.14《诗经两首 氓》基础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一:3.14《诗经两首 氓》基础训练

氓》同步练习【教学重点】1、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使用。

2、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一、课前热身**知识梳理:1、注音并解释:氓()淇水()愆期()将子无怒()乘彼垝垣()()载笑载言()体无咎言()尔卜尔筮()()于嗟鸠兮()()其黄而陨()无食桑葚()自我徂尔()淇水汤汤()来即我谋言既遂矣()无与士耽()以我贿迁()女也不爽()渐车帷裳()()士也罔极()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抱布贸丝咥其笑矣()及尔偕老()隰则有泮()言笑晏晏()亦已焉哉()躬自悼矣()2、通假字:例句假借字本字意义氓之蚩蚩将子无怒于嗟鸠兮犹可说也隰则有泮不可说也3、古今异义:(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古义:。

今义:)(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古义:。

今义:)(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古义:。

今义:)(4)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古义:。

今义:)(5)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古义:。

今义:)(6)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古义:。

今义:)(古义:。

今义:)(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古义:。

今义:)(8)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古义:。

今义:)(9)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古义:。

今义:)(10)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古义:。

今义:)4、词类活用:(1)三岁食贫()(2)士贰其行()[来源数理化网](3)二三其德()(4)夙兴夜寐()5、一词多义:(1)其:①静女其姝静女其娈②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其黄而陨③士贰其行④咥其笑矣[来源](2)以:①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③以尔车来④以我贿迁(3)于:①俟我于城隅②送子涉淇,至于顿丘③于嗟鸠兮,无食桑葚(4)之:①匪女之为美②美人之贻[来源][来源]③氓之蚩蚩士之耽兮,犹可说也[来源]④总角之宴,言笑晏晏⑤静言思之,躬自悼矣(5)言:①载笑载言[来源]②体无咎言[来源数理化网]③静言思之(6)说:①说怿女美②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犹可说也6、学成语识文言:(解释成语意思)①搔首弄姿:②踟蹰不前:③贻人口实:④匪夷所思:⑤图穷匕见:⑥若即若离:⑦尔虞我诈:出尔反尔:⑧毫厘不爽:屡试不爽:⑨载歌载舞:[来源]⑩忠心不贰:⑾白头偕老:⑿信誓旦旦:⒀夙兴夜寐7、文言句式:(翻译下列诗句,尽量保留原诗的韵味)[来源]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课后训练:14 《诗经》两首 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课后训练:14 《诗经》两首 含答案

课后训练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匪我愆.期愆:延误。

B.以我贿.迁贿:财物,指嫁妆。

C.渐.车帏裳渐:副词,逐步。

D.靡.室劳矣靡:没有,不.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B.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C.①既.来之,则安之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①信誓旦旦,不思.其反②今我来思.,雨雪霏霏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

“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4.翻译下列句子。

(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二、课外文段(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5~6题.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选自《诗经·鄘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余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选自《诗经·卫风》)5.《相鼠》一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6.《相鼠》与《河广》这两首诗在章法结构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必修一粤教版第四单元第1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必修一粤教版第四单元第1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

14.《诗经》两首·同步练习达标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雎鸠..()()..()()窈窕..()()好逑寤寐..()坻.()荇.菜()..()()溯洄2、填空题。

(1)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

“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能力提高1、《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都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

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2、阅读《蒹葭》一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简要分析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4、从两首诗歌中的任意选取一首,将它改写为现代诗歌,或者一个散文片段,意境要优美,描写要生动,字数不限。

达标训练1、jūjiūyǎo tiáo hǎo qiúwùmèi sùhuíChíxìng2、(1)《诗经》305 风雅颂(2)赋比兴(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C.4、B能力提高1、《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J、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犬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高中试卷-1.1 《氓》(同步习题)(含答案)

高中试卷-1.1 《氓》(同步习题)(含答案)

《氓》同步习题一、古代诗歌阅读(一)根据课本所选的《氓》这首诗,完成小题。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和注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匪我愆期(yǎn)女也不爽(过失,差错。

)B.将子无怒(qiāng)以我贿迁(贿赂。

)C.淇水汤汤(tāng)体无咎言(怪罪。

)D.渐车帷裳(jiān)自我徂尔(到,往。

)2.下列各项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匪我愆期,子无良媒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士之耽兮,犹可说也D.士也罔极,二三其德3.下列各项对《氓》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氓》描写一个被遗弃的妇女的不幸遭遇和她对负心人的强烈怨恨,反映了夫权桎梏下妇女的悲惨命运。

诗中女主人是个敢爱敢恨、果断坚强的妇女。

B.《氓》第三章写女主人公对惑于爱情而不能自持的悔恨,运用了《诗经》六义中“赋”的手法,自然、贴切而又形象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对少女的告诫。

C.《氓》的男主人公是一个卑鄙、无信的伪君子形象,他趁着卖布的机会,诱骗对她一见钟情的女主人公与之约定婚期,后又无情地把她抛弃。

D.《氓》这首诗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蕴含着强烈的感情,是带有自叙传性质的抒情长诗,也是我国浪漫主义抒情诗歌的源头。

4.下列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原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

B.《氓》的三、四章用了比兴的手法,用桑叶嫩绿到枯黄这一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的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的变化,形象鲜明,激发读者联想。

C.“ 兄弟不知,其笑矣” ,说明女主人公面对婚烟不幸的痛苦还无法向亲人倾诉,只能一个人暗暗地忍受。

D.诗中的女主人公明明知道这样一个爱情定律:“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可是她还是沉迷于爱情之中,与“ 氓” 结婚,最后境遇悲惨。

5.《氓》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来表现人物性格,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1.D2.D3.A4.D5.①女主人公婚前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氓》同步练习
【教学重点】
1、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使用。

2、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一、课前热身
**知识梳理:
1、注音并解释:
氓()淇水()愆期()将子无怒()
乘彼垝垣()()载笑载言()体无咎言()
尔卜尔筮()()于嗟鸠兮()()其黄而陨()无食桑葚()自我徂尔()淇水汤汤()来即我谋言既遂矣()无与士耽()以我贿迁()
女也不爽()渐车帷裳()()士也罔极()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抱布贸丝
咥其笑矣()及尔偕老()隰则有泮()
言笑晏晏()亦已焉哉()躬自悼矣()
2、通假字:
例句假借字本字意义
氓之蚩蚩
将子无怒
于嗟鸠兮
犹可说也
隰则有泮
不可说也
3、古今异义: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古义:。

今义:)
(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古义:。

今义:)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古义:。

今义:)
(4)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古义:。

今义:)
(5)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古义:。

今义:)
(6)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古义:。

今义:)
(8)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古义:。

今义:)
(9)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古义:。

今义:)
(10)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古义:。

今义:)
4、词类活用:
(1)三岁食贫()
(2)士贰其行()
(3)二三其德()
(4)夙兴夜寐()
5、一词多义:
(1)其:
①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②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其黄而陨
③士贰其行
④咥其笑矣
(2)以:
①秋以为期
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③以尔车来
④以我贿迁
(3)于:
①俟我于城隅
②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③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4)之:
①匪女之为美
②美人之贻
③氓之蚩蚩//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④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⑤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5)言:
①载笑载言
②体无咎言
③静言思之
(6)说:
①说怿女美
②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犹可说也
6、学成语识文言:(解释成语意思)
①搔首弄姿:
②踟蹰不前:
③贻人口实:
④匪夷所思:
⑤图穷匕见:
⑥若即若离:
⑦尔虞我诈:
出尔反尔:
⑧毫厘不爽:
屡试不爽:
⑨载歌载舞:
⑩忠心不贰:
⑾白头偕老:
⑿信誓旦旦:
⒀夙兴夜寐
7、文言句式:(翻译下列诗句,尽量保留原诗的韵味)
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译文:
②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译文:
8、固定句式
①载笑载言(载……载……,固定句式,译为“一边……一边……”)
②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焉哉,固定结构,语气词连用,表示强烈的感叹,可译为“了吧”。


9、古文化词语:
总角之宴
二、品味鉴赏:
**整体感知课文:
1、《氓》是以谁的口吻写的?采用了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叙述了哪些经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