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钢铁长城教材解析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14课 钢铁长城教案 新人教版[1](2021年整理)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14课 钢铁长城教案 新人教版[1](2021年整理)

2017春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春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春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4课钢铁长城【课程标准】(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2)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72—-75,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了国防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走科技强军之路,成效显著。

人民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空军的现代化建设也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海陆空三军筑成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学情分析】学生特别是男学生对军事很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感性的零散的历史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类,并在知识对比中了解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引导学生分析国防建设与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观看录像、阅读教材、读图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下知识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战斗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料、收集课外资料、观看影像资料等,说明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过程的历史,培养学生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 钢铁长城 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 钢铁长城 教案

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第周第课时课题第14课钢铁长城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人民海军的建立和发展人民空军的建立和发展人民海军的建立和发展2、分析: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3、通过对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历史的比较,从而体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以及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关系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二次备课1、知识网络梳理2、典型例题识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一中部队成立于什么时期?装备如何?图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准备接受检阅的中国人民炮兵部队图二 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时,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通过天安门达标检测:(1)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海军不包括()A 北海舰队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华东军区海军(2)李红同学参见“我国国防建设知识竞赛”,抽到以下题目:1971年由我国自行研制,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的舰只是什么?她应选择()A、巡航舰B、导弹驱逐舰C、太仓舰D、核潜艇(3)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的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现阶段我国海军构成主要是()①水面舰艇部队②潜艇部队③海军航空兵部队④海军陆战队⑤航空母舰部队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4)汶川大地震是对人民军队的一次考验,大灾难再次证明了人民军队是祖国的钢铁长城。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建设成就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20世纪5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B、我国自行研制了导弹驱逐舰C、海军装备了我国自行制造的核潜艇D、组建了战略导弹部队(5)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是在()A、1970年B、1971年C、1974年D、1976年(6)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是()A、我国自行研制出导弹驱逐舰B、空军部队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C、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D、我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7)现在我国导弹部队装备的核武器中不包括()A、核潜艇B、中程导弹C、远程导弹D、洲际导弹(8)下列关于我国空军的说法,正确的是()A、1957年中国组建了自己的空军B、空军刚刚组建就面临越南战争的考验C、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D、空军建立之初,飞机全部从国外购买(9)一次军事演习中,雷达兵报告在我国南海上空发现敌导弹,指挥员下令发生导弹在空中拦截,通讯员应该把这项命令传达给()A、海军陆战队B、导弹部队C、海军航空兵D、特种部队。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钢铁长城》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钢铁长城》教案

人教版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钢铁长城一.初中历史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4课钢铁长城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八年级两班共有学生103人,从学生总体学习情况看,大多数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待进步和提高;但也有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上进心较强。

要抓住学生的上进心理积极正确培养,达到良好的学习教育效果。

三.教学内容分析1.本课内容决定了本节教学应采用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师生互动等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演示有关资料,让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找出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2.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学会从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四.教学目标11、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战斗力。

(2)培养学生从各种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实施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收集课外资料、阅读课文,观看图片资料、音像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2)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演示人民海军、空军发展的历程,进行不同时期的国力、军事力量的对比,在比较中体会国家的强大与国防力量增强的关系,提高通过比较掌握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国防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与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2(2)认识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从而使学生树立国防意识,激励同学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奋发努力,报效祖国。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精品教案[内容分析]:1.课程内容标准: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2.地位和作用:本课是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的第一课,属于新教材增加的内容。

粗看似乎相对独立,实际上本课内容与前面所学的新政权巩固、社会主义探索和改革开放,及后两课外交取得巨大成就都有着内在的联系。

学习本课,首先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国防力量的增强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

其次,有利于认识国防的重要性,加强和平时期的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

[学情分析]:1.男生对军事有较多的了解,少数男生甚至是军事发烧友,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能激发学习积极性。

2.女生对军事武器装备兴趣不大,知之甚少,需要努力调动她们的学习兴趣。

[设计思想]:1.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参与探究中掌握知识。

2.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教师本人对军事有较浓厚的兴趣,军事知识丰富,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人民海军的建立和三大舰队、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和核潜艇、海军的多兵种和现代化、人民空军的诞生和现代化、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强大战斗力。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课外查找军事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新旧中国海防的差异及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能力。

3.通过设计和辩论各自的军事设计,训练学生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人民海军、陆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历史的比较,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体会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

2.认识到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3.认识到坚固的国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4.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新人教版】辽宁省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

【新人教版】辽宁省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

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教学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前奏板-----温故而知新:1、简述中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发展变化①成立后,明确提出。

②世纪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解放台湾的思想。

③后党和政府确立了的大政方针。

④在邓小平的构想基础上,形成了、的对台基本方针。

⑤年初,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

2、年台湾当局调整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两岸关系发生了变化。

3、海峡两岸的民间团体为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做了哪些努力?结果怎样?(1)努力:①年台湾成立了,年大陆成立了。

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商谈和政治对话。

②年,两会就“”达成共识。

简称共识。

③年,海协会会长和海基会董事长在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交流达成共识。

结果: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的重要一步。

海峡两岸经济上、的局面初步形成。

二、启动版—创境激趣:从“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到炮兵部队的建立,再到导弹部队的形成,这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的钢铁长城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我们可以从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哪些有趣的历史知识和军事知识呢?请大家阅读课文。

三、核心板—自主探究: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目前,我国海军部队有:舰队、舰队和舰队。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舰,完成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海军不断补充新型舰艇,已由水面舰艇部队、、、等多种兵种组成。

2、空军的发展:人民空军是在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多架。

1956年仿制成功歼击机。

后来我国又制造出了各种型号的机、机和机。

3、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开始发展导弹核武器是世纪年代。

年中国人自行设计的导弹试验成功。

1966年,中国开始组建部队,主要任务是。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二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钢铁长城教案 新人教版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二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钢铁长城教案 新人教版

第14课《钢铁长城》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的成功研制和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建制;国产飞机的不断更新换代和战略导弹的威慑力量掌握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队建立的历史及其发展壮大的趋势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获取信息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收集整理海、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过程的资料,体验国威军威讨论探索钢铁长城形成的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祖国民族日益强大与军力增长的相互作用,标志着新中国国际地位正在不断提高起来,成为炎黄子孙振奋精神、继续图强的强大动力国防观念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青年学生应该树立起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制造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国产化、空军现代化、导弹部队建立、导弹部队的装备。

2、运用教材图片、收集资料、说明人民空军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装备。

3、感受国防力量的壮大,,增强国防观念,增强为国防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

难点: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人民海军是怎样建立起来的?2、新中国的空军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3、什么时候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 20世纪50——70年代,人民海军有哪些发展?20世纪90 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二、互动提高:(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立了、、舰队。

(2)、找出在20世纪70年代、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建设分别取得哪些成就?(3)、人民空军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空军刚诞生后,在战争中取得辉煌成就。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评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评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评课稿一、引言本评课稿旨在对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中的《第14课钢铁长城》进行评价和分析。

通过对该课程的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进行细致的考察和评审,以期对该课程的优缺点进行客观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二、课程概述《第14课钢铁长城》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的一篇课文。

主要内容是介绍了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修建钢铁长城的艰苦过程,以及这一工程的背景和意义。

通过这一课程,学生将了解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钢铁为主要材料修建的防御工事,体会到中国人民对保卫国家安全的坚定信心和勇气。

三、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了解钢铁长城的背景和意义; - 掌握钢铁长城修建的艰苦过程; - 培养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和责任感。

3.2 教学内容•钢铁长城的背景介绍•钢铁长城的修建过程•钢铁长城的意义和影响3.3 教学重点•掌握钢铁长城的修建过程和意义。

3.4 教学难点•理解钢铁长城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3.5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钢铁长城的修建过程。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互动。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共分为四个环节:导入、展示、讨论和总结。

4.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对钢铁长城的思考。

4.2 展示通过展示照片、视频等材料,向学生展示钢铁长城的修建过程,并详细介绍相关的背景和意义。

4.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展开互动。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如: - 钢铁长城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是什么? - 为什么中国要选择修建钢铁长城? - 钢铁长城的建设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4.4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对课程进行感悟和反思,培养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和责任感。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钢铁长城教材解析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钢铁长城教材解析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教材解析新人教版一、知识梳理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分析:(1) 人民海军、空军建立与发展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的在海上作战的军种,主要有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岸防兵、陆战队等兵种组成。

海军现拥有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

其使命是:防御外敌海上入侵,收复敌占岛屿,保卫我国领海主权,维护祖国统一和海洋权益。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以起义的国民党重庆号巡洋舰、海防第二舰队和招商局的几艘舰船组成华东军区海军,这是人民解放军最早的一支海军。

我国海军自创建以来,先后同国内外敌人作战1200余次,有效地维护了祖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

空军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下有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等战斗兵种,雷达兵、探照灯兵、通信兵等专业兵种和空军部队及空军学校、科研单位等组成。

1950年6月,由航校速成班第一批毕业生为主组成的空军第4混成旅是我国空军第一批航空兵部队,装备有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等飞机。

我国空军成立于1949年11月11日,在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等作战中,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3700余架的辉煌战绩,为保卫祖国领空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2) 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第二炮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地地战略导弹部队的代称,它成立于1966年7月1日,受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与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和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构成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现已拥有一支中程、远程、洲际导弹部队,成为中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炮兵的建立和发展壮大,是我国国家实力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它不仅展示了我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尖端科学技术,同时也标志着我军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它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我国人民的斗志,振奋民族精神,遏制超级大国可能对我国发动的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执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和有限报复的核战略,坚持后发制人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钢铁长城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1) 人民海军、空军建立与发展
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的在海上作战的军种,主要有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岸防兵、陆战队等兵种组成。

海军现拥有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

其使命是:防御外敌海上入侵,收复敌占岛屿,保卫我国领海主权,维护祖国统一和海洋权益。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以起义的国民党重庆号巡洋舰、海防第二舰队和招商局的几艘舰船组成华东军区海军,这是人民解放军最早的一支海军。

我国海军自创建以来,先后同国内外敌人作战1200余次,有效地维护了祖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

空军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下有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等战斗兵种,雷达兵、探照灯兵、通信兵等专业兵种和空军部队及空军学校、科研单位等组成。

1950年6月,由航校速成班第一批毕业生为主组成的空军第4混成旅是我国空军第一批航空兵部队,装备有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等飞机。

我国空军成立于1949年11月11日,在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等作战中,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3700余架的辉煌战绩,为保卫祖国领空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2) 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
第二炮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地地战略导弹部队的代称,它成立于1966年7月1日,受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与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和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构成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现已拥有一支中程、远程、洲际导弹部队,成为中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炮兵的建立和发展壮大,是我国国家实力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它不仅展示了我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尖端科学技术,同时也标志着我军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它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我国人民的斗志,振奋民族精神,遏制超级大国可能对我国发动的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执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和有限报复的核战略,坚持后发制人的原则。

难点分析:
(1)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

把国防现代化建设放在中国改革开放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与历史背景中理解,有一定难度。

排除这些难点时,可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料、收集课外资料、观看影像资料等,来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过程的历史。

通过对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历史的比较,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体会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认识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任务及发展阶段是什么?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其主要任务是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担负着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的任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诞生以来,经历了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几个发展阶段,
三、学法指导
1.问题学习法。

通过解决问题,深化对新中国海军、空军发展历程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解决问题来突破本课难点。

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学习,能调动我们积极参与的意识,从而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进一步对新知识的探究。

运用下列问题,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重新归纳本课内容,理解“钢铁长城”的含义。

(1)本课主要讲述了哪些重要内容?根据这些内容你能说出“钢铁长城”的含义吗?由新中国的“钢铁长城”,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2)你认为我国海军的逐渐强大有哪些重大作用?
(3)蒋道平是在什么情况下抗击美军的?蒋道平的行为为什么能够得到中朝人民的赞扬?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4)比较人民空军和海军的发展历程,说出两支军队发展过程中的相同点。

2.识图学习法。

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图表题是较为常见的。

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阅读图片,结合本课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如根据课文中的图片简要介绍我国海军的发展历程;依据图片和课文内容,说出我国海军装备的变化特征。

为此我们应该学会把握识图的一些方法。

比如:学会看图例,弄清图例是解答图片问题的前提条件,只有弄清了图例,才能有针对性地去看图、识图、析图。

3.歌谣归纳记忆法:以歌谣口诀的形式对课文内容的知识点进行归纳,能够帮助我们轻松愉快地掌握历史知识和加深记忆,根据本课内容可以编成如下歌谣:
国防建设成就大军队走向现代化,
空军海军都建立研制成功核武器。

第二炮兵“66”建维护祖国保和平,
人民军队似长城国家安全有保证。

四、中考命题分析
中考试题将以识图题、列举题、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等形式出现,其重点考查的内容:相对集中在科技强军的知识点上,因为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表现。

五、中考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2014年湖北恩施州)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有()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送入太空轨道④“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构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这是一道国防事业成就专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国防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历史知识的再现能力。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把握“钢铁长城”一课的知识点,结合问题要求作出正确判断。

答案:D。

2.(2014年福州市)下列适合填入下边表格名称划线处的是()
中国__________成就表
A.科技B.国防C.外交D.文化
解析:此题是一道表格材料选择题,解答的关键是细读表格材料,结合问题要求作出正确判断。

答案:C。

3.(2007年河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自创建以来,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风雨兼程80载,铸就钢铁长城。

下列有关人民军队发展历程叙述错误的是()
A.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B.红军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C.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世界战争史上书写了一段奇迹。

D.改革开放后,在不断扩大部队总人数的同时,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军之路。

解析:此题知识跨度大,学科内综合性强,涉及到军史和现代化国防建设等多层面的知识考查。

D项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人民军队国防现代化进程的相关知识,其中,“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军之路”是建立在数次“大裁军”的基础之上、是走“精兵之路”。

故“不断扩大部队总人数”的表述不符史实。

答案:D。

二、材料题
4.(2014年福建泉州丰泽)科技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请回答下面问题。

图9 南宋持罗盘陶俑图10 毕升图11 蔡伦
(1)请问以上三个图片分别与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发明有关系?“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2)“两弹一星”指是什么?改革开放后,为了追赶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在1986 年制定了什么计划?科技是创新的结果,面对着祖先的荣誉与激烈的科技竞争现实,你认为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解析:该题是一道图片材料题,解答该类题目首先要阅读、提炼题干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然后得出结论。

题干中“四大发明”、“两弹一星”等是答好此题的关键词。

答案:(1)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纸术。

对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863"计划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等。

5.(2007年江苏省)今年是我党建军80周年。

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本色,同时,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坚持与时俱进。

(1)建国后,为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中共中央组建了哪支新式部队?
(2)你认为科技对国防有怎样的影响?
解析:就第(1)问而言,设问中的“打破”“核威胁”“核讹诈”直接指向担任核反击任务的部队。

第(2)问的回答围绕我国走科技强军之路,国防力量日益增强,才能使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的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1)战略导弹部队(或“二炮”)(2)只有走科技强军之路,才能强大我们的国防。

(或者:科技发展是国防建设强大的保障等均可。


作者简介:曾祥明,贵州省黎平二中历史教师,县兼职教研员。

注重教学探究,撰写了相关的教学论文700多篇发表于省级以上报刊杂志。

论文《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获省首届论文评选二等奖,教学课件被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二等奖。

获县一等辅导教师奖及全国“辅导教师奖”一等奖。

《辛亥革命在黎平的社会氛围》一文被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