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示功图信息解释
(完整)抽油机井示功图分析

下步措施: 控气
或调整防冲距
(3)、供液不足: 特点: 其卸载线与气体影响的卸载线相比较,陡而直 下步措施: 间开、优化生产参数或注汽
供液不足
(4)、泵漏失对示功图的影响特点: 游动凡尔漏失: 上冲程悬点载荷不能及时上升到最大值,使加载变缓, 上冲程后半冲程悬点载荷提前卸载
工作筒内衬套乱
结论
1、示功图分析影响因素多,需要结合油井实际生产 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2、示功图分析为管杆优化设计和提高抽油机系统效 率提供参考。
3、抽油机示功图分析是油水井分析的依据,有助于 我们有针对性提出日常科学管理措施。
4、示功图分析结合综合评价软件可实现油井智能化 控制。
2 、抽油机采油系统的工作流程
系统工作时, 电动机通过皮带和减速 器带动曲柄作圆周运动, 曲柄通过连杆机 构的游梁, 以支架上的轴承为支点做上下 摆动, 通过驴头把游梁前端的往复摆动转 变为悬点的上下往复运动, 悬点带动抽油 杆柱、抽油泵柱塞做上下往复直线运动, 实现机械采油。
当活塞上行时, 活塞上的游动阀关闭, 泵筒上的固定阀打开, 井筒中的油液进入 泵筒, 同时柱塞之上的一部分液体排入地 面输油管线, 活塞下行时, 游动阀打开, 固 定阀关闭, 活塞之下抽油泵泵筒内的液体 进入油管内, 如此循环工作, 井液就源源不 断地被采出。
kN kN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m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m
整改措施:(1)对地层能量不足的井, 要选择合理地 工作制度, 如调小生产参数, 换小泵, 也可采取间隙 抽油的管理方式。(2)根据油层实际条件, 也可以采 取压裂或酸化油层, 提高油层供液能力的方法。
采油工程典型示功图分析详解课件

01
03
本研究还针对示功图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 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为提高示功图分析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技术支持。
04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示功图的特征差异,本研究揭 示了不同采油工程条件下示功图的变化规律,为优化 采油工程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随着采油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示功图分 析技术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未来研究可以进 一步探索新的示功图分析方法和模型,提高分析 的精度和可靠性。
采油工程典型示功图分析详 解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典型示功图分析 • 示功图分析方法 • 采油工程中示功图的应用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了解采油工程中示功图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
02
掌握示功图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
03
提高对采油工程中示功图的认识和理解,为实际应 用提供指导
03
油井工况监测
通过示功图分析,实时监 测油井的工作状况,包括 载荷变化、抽油杆位移等 。
故障诊断
利用示功图数据,判断油 井是否存在故障,如抽油 杆断脱、泵漏失等。
生产优化
根据示功图分析结果,优 化油井的生产参数,提高 采油效率和产量。
示功图在采油工程中的重要性
保障生产安全
通过示功图分析,及时发 现并解决油井故障,避免 生产事故的发生。
提高采收率
通过对示功图数据的分析 ,优化采油工艺和生产参 数,提高原油采收率。
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准确的示功图分析, 减少不必要的维修和生产 调整,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示功图应用效果的建议
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采油工程师对示功图分析的技能和水平,确 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油井实测示功图解释大全

油井实测⽰功图解释⼤全六、解释抽油机井理论⽰功图A-驴头位于下死点 D点卸载终⽌点 C-驴头位于上死点AB-增载线 CD-卸载线B-吸⼊凡尔打开,游动凡尔关闭点增载终⽌点λ+λ-冲程损失(抽油杆伸长及油管缩短之和)D-固定凡尔关闭,游动凡尔打开点BC-活塞冲程上⾏程线也是最⼤负荷线AD- 下⾏程线也是最⼩负荷线 B1C-光杆冲程OA-抽油杆在液体中重量 AB1-活塞以上液柱重量ABCD-抽油泵所做的功七、实测⽰功图的解释(1)图1为其它因素影响不⼤,深井泵⼯作正常时测得的⽰功图。
这类图形共同特点是和理论⽰功图的差异不⼤,均为⼀近似的平⾏四边形。
(2)图2为供液不⾜的典型⽰功图。
理论根据:活塞下⾏时,由于泵内没有完全充满,游动凡尔打不开,当活塞下⾏撞击到液⾯游动凡尔才打开,光杆突然卸载。
该图的增载线和卸载线相互平⾏。
(3)图3为供液极差的典型⽰功图。
理论根据:活塞⾏⾄接近下死点时,才能接触到液⾯,使光杆卸载,但由于活塞刚接触到液⾯,上冲程⼜开始,液体来不及进⼊活塞以上,所以泵效极低。
(4)图4为⽓体影响的典型⽰功图。
理论根据:在活塞上⾏时,泵内压⼒降低,溶解⽓从⽯油中分离出来,由于⽓体膨胀,给活塞⼀个推动⼒,使增载过程变缓。
当活塞下⾏时,活塞压缩泵内⽓体,使泵内压⼒逐渐增⼤,直到被压缩的⽓体压⼒⼤于活塞以上液柱压⼒时,游动凡尔才能打开。
因此,光杆卸载较正常卸载缓慢。
卸载线成为⼀条弯曲的弧线。
(5)图5为“⽓锁”的典型⽰功图。
所谓“⽓锁”是指⼤量⽓体进⼊泵内后,引起游动凡尔、固定凡尔均失效,活塞只是上下往复压缩⽓体,泵不排液。
(6)图6为游动凡尔漏失的典型⽰功图。
当光杆开始上⾏时,由于游动凡尔漏失泵筒内压⼒升⾼,给活塞⼀个向上的顶托⼒,使光杆负荷不能迅速增加到最⼤理论值,使增载迟缓,增载线是⼀条斜率较⼩的曲线。
卸载线变陡,两上⾓变圆。
(7)图7为游动凡尔失灵,油井不出油的典型⽰功图。
图形呈窄条状,整个图形靠近下负荷线。
抽油机井示功图诊断及分析

生气锁井应尽可能加深泵挂,增 大泵淹没度,大泵径长冲程机抽, 尤其是防冲距要调到最小,尽可 能减小余隙体积;下高效气锚和 防气泵,合理放套气,控制套压 生产,使之保持在较低值。
抽油机井示功图诊断及分析
第13页
功图与工况
气锁现象:属于气体影响特
殊现象,因为气体大量进入泵 筒,上冲程时气体膨胀,全部 占满柱塞让出容积,固定凡尔 打不开。下冲程时,气体压缩, 但压力仍低于游动凡尔上部压 力,游动凡尔也打不开,柱塞 运动只是对气体压缩和膨胀, 泵不排油,这种现象称为“气 锁”。处理?
上图能够看出13-283热洗前工图显著肥大第22页
功图与工况 10.抽油杆断脱
此图为抽油杆断或脱时示 功图.
若断脱发生在柱塞附近, 或是柱塞脱扣、阀球球 罩断落,图形位于杆重 载荷线位置(杆断位置 越高图形越靠下)
若断脱发生在光杆附近, 图形靠近于水平坐标线。
及时修井作业
抽油机井示功图诊断及分析
2月初我区13-375量油不出,经过工图判断杆上部断脱
第4页
功图与工况
2 弹性抽油杆静载时示功图
实际上金属是有弹性会‘形变”,因而增载过程 ab和卸载过程cd都不是直上直下,而是受力后伸长, 卸载后缩短。这一变形过程是因为抽油杆伸长和油 管缩短、抽油杆缩短和油管伸长所造成。下列图是 弹性抽油杆受静载时基本示功图。
抽油机井示功图诊断及分析
第5页
冲程损失
实际生产中抽油杆是要承受静载和
动载。因为抽油杆有惯性动载荷,柱塞 在泵筒内运动时有摩擦力,液体举升过 程中与管壁和杆柱有摩阻,抽油杆接箍 与油管内壁有摩擦,所以上冲程时a、b 点偏高,下冲程时c、d点偏低,P1和P2 是动载荷影响值。以下列图所表示。
抽油机井理论示功图讲诉

工况分析培训班
学习目录
1、示功图有关概念 2、理论示功图的形成 3、理论示功图载荷计算 4、理论示功图的绘制
工况分析培训班
学习目录
1、示功图有关概念
2、理论示功图的形成
3、理论示功图载荷计算
4、理论示功图的绘制
2019/4/27
3
工况分析培训班
1、示功图有关概念
(1)示功图: 由专门的仪器测出,是描绘抽油机井驴头悬点
2019/4/27
25
工况分析培训班
上行程:悬点最大静载荷:W最大= Wr + W1
下行程:悬点最小静载荷: W最小= Wr′
上下行程中在杆柱和管柱之间相互转移的载荷:
相互转移的载荷为上下冲程悬点承受的静载荷之差: W最大-W最小=(Wr + W1)- Wr′
上下冲程载荷差值用 W1′表示。
2019/4/27
重力加速度:10米每二次方秒
2019/4/27
35
工况分析培训班
1、做直角坐标。以实测图的基线为横坐标,用s 表示冲程,通过实测图的最左端做纵坐标,用W表 示光杆负荷。
WW
O
2019/4/27
SS
36
工况分析培训班
2、计算抽油杆在液体中重量Wr′和活塞截面上液柱载荷W1′
Wr′= πd2/4×L×(γ杆 -γ液)×g = 3.14 × 0.0222/4 ×800×(7.85 -0.972)×10
(2)计算载荷及在图上高度:根据所测的油井参
数,求出抽油杆在液体中重量Wr′和活塞截面上液
柱载荷W1′。
(3)然后根据力比计算出Wr′ W1′在纵坐标上
高 度 , 分 别 以 Wr′ 、 W1′ 为 高 做 横 坐 标 平 行 线
抽油机井示功图基础分析知识讲座-文档资料

延长光杆减载过程,右上角尖、左下角呈圆弧, 曲率中心在示功图内或左上方,减载线夹角β越大, 下行线收缩越厉害,漏失越严重
P λ
P大
P小
吸入和排出都漏失
S
S活 S光
上下行均不能有效加载或卸载,示功图一般呈椭 圆形条状位于理论值之间,漏失越严重示功图越窄
P λ
P大
P小
抽油杆断脱
S
S活 S光
示功图决定于断脱位置,断脱位置在柱塞以上时, 距井口越近,示功图越向基线(零载线)靠近
上冲程 时,前 半冲程 增加悬 点载荷, 后半冲 程减小 悬点载
荷
P
B′
B A′
A
C C′
D
D′
S
考虑惯性载荷时的理论示功图
下冲程 时,前 半冲程 减小悬 点载荷, 后半冲 程增加 悬点载
荷
考虑惯性载荷后,活塞冲程增大,因为在下死点时有一个 向下的最大惯性力使抽油杆伸长,表现在上冲程时吸入过程线 延长;在上死点时有一个向上的最大惯性力使抽油杆缩短,表 现在下冲程时排出过程线延长
P λ
P大
P小
柱塞脱出工作筒
S
S活 S光
柱塞下得过高,在上冲程中柱塞全部脱出 工作筒,悬点载荷突然卸载
P λ
P大
P小
撞击固定凡尔罩
S
S活 S光
因为防冲距过小,柱塞在下死点与固定 凡尔相撞
P λ
P大
出砂
P小
S
S活 S光
出砂井示功图表现为不规则的齿状波纹
P
λ P大
结蜡
P小
S
S活 S光
由于油管结蜡,上下行时摩擦阻力增大,因此最 大、最小载荷线比理论值相差大,功图“肥大”
抽油井示功图的分析及应用

总结词
利用示功图数据,对油井的生产参数进行了 优化调整,提高了油井的产量和采收率。
详细描述
通过对示功图的分析,发现油井存在供液不 足和气体干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油 井的生产参数进行了优化调整,如调整采液 量和气液分离器参数等,有效地提高了油井 的产量和采收率。同时,还利用示功图数据 监测油井的生产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数据整合与共享
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示功图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 分析。
数据挖掘与分析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示功图数据中的隐藏信息和规律,为油井生产优化提供决策 支持。
示功图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示功图与测井技术结合
通过将示功图与测井数据相结合,更全面地了解油井的工况和地层情况。
分析图形特征
根据示功图的形状、线段长度和角度等信息,判断抽油井的工作状 态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对比历史数据
将当前示功图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抽油井的工作趋势和变化 规律。
常见示功图的识别与解析
标准示功图
呈现规则的矩形或椭圆形,表 示抽油井工作正常,无异常情
况。
异常示功图
出现异常的线段或图形结构, 如载荷线段不连续、图形不规 则等,可能表示抽油井存在故 障或问题。
封闭的图形
示功图通常呈现为一个封闭的图形,由载荷线段和位移线段组成。
载荷线段
表示抽油杆上所承受的重量,包括油管内液体重量、抽油杆自重 和摩擦阻力等。
位移线段
表示抽油杆的位移,即活塞的行程。
示功图的解读方法
识别载荷线段和位移线段
通过观察图形,确定载荷线段和位移线段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它 们之间的变化趋势。
示功图的获取方式
抽油机示功图分析课件

示功图分析中常见的问题
1 1. 要排除 噪声和干扰对结果的影响。
示功图数据采集过程中的 偏差可能会导致分析结果 的误差。
3 3. 参数选择的重要性
选择合适的参数进行示功 图分析非常关键,不同的 参数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 果。
示功图分析案例分析
1
2. 功率变化趋势分析
示功图特征
示功图的特征可以揭示抽油机的动力输出、功率变 化和效率等信息。
示功图的解读方法
1. 解读曲线形状
观察示功图曲线的形状,可判 断抽油机的工作状态和效率。
2. 分析斜率变化
通过斜率的变化,了解抽油机 的动力输出变化趋势。
3. 定位峰值和谷值
确定峰值和谷值的位置,可以 评估抽油机的最大功率和最小 功率。
抽油机示功图分析课件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介绍抽油机示功图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以及它在 石油行业中的重要作用。
示功图概述
什么是示功图?
示功图是一种记录和分析抽油机运行状态和效 能的图表。
示功图的作用
通过分析示功图,我们可以了解抽油机的效率、 动力输出和内部工作状态。
示功图的元素和特征
示功图元素
示功图由曲线、斜率、峰值和谷值等元素组成。
2
观察示功图中功率的变化趋势,了解抽
油机的动力输出稳定性。
3
1. 峰值功率分析
通过分析示功图中的峰值功率,评估抽 油机的最大输出能力。
3. 效率分析
通过测量示功图中的功率和效率数据, 评估抽油机的能量利用效率。
结论和要点
抽油机示功图是了解和评估抽油机性能的重要工具。 通过分析示功图,可以发现抽油机运行中的潜在问题。 正确解读示功图需要考虑噪声和干扰,选择适当的参数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示功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A点为下死点,B点为上死点,斜线AB表示光杆负荷增 加的增载线,斜线CD表示光杆负荷减小的卸载线。
2020/2/8
理论示功图特征分析—无弹性形变的示功图
如果抽油杆是刚体(受力后没有弹性伸长和缩短的物体),那么 ,动力从地面传递到柱塞上没有时间滞后,既没有伸缩和振动,也没 有摩擦。若假定每一个部件的工作效率都是百分之百,则所测得的示 功图中应该是长方形的,如图所示该理论示功图的特征:ab//cd, bc//da。一般抽油井井深浅、小泵径、粗抽油杆及小冲数抽油条件下 生产时,有可能出现类似的水平、长方形的实测示功图。
2020/2/8
左上图为受蜡影响、产量下降的示功图,上、下冲程的曲线呈不规则的“大牙齿 ”状
右上图为管线内堵塞或井口闸门没有开通时的示功图Βιβλιοθήκη 其特征为上行载荷增 加,曲线平行。
左下图的上、下行曲线呈凸状,是由于油稠,由于上、下冲程的行程中间速 度较快,阻力大所致。
右下图表示泵挂较深的井,冲数快造成图形倾斜,是由于动载增大,冲程损 2020/2/8 失增加。
左上图为泵固定阀漏失的示功图。示功图左下方呈圆形缺损;如果阀或阀座被严重
刺坏时,不出油,下行曲线呈图中虚线形状。 右上图为进油部位堵塞,示功图左下角多一面积,且下行曲线呈圆弧形,油井
不出油,井口检查为软性碰泵,不出油。 左下图是动力仪操作问题或是测试仪器有问题时所测得的图,左下部位呈三角
形缺损,其实油井生产正常。 右下图为防冲距太小,柱塞在下冲程近下死点处发生硬性碰泵。对于这类井应
2020/2/8
特征分析理论示功图—(动、静载+弹性变形)示功图
这个图形是一般常见的地面示功图。实际生产中抽油杆是要承受静载和 动载的。由于抽油杆有惯性动载荷,柱塞在泵筒内运动时有摩擦力,液体 举升过程中与管壁和杆柱有摩阻,抽油杆结箍与油管内壁有摩擦,所以上 冲程时a、b点偏高,下冲程时c、d点偏低,P1 和P2是动载荷影响的值。
右下图为多气井,又有机械因素影响,但出油还正常;跳动问题要从地面 设备方面去检查,当然有时属于抽油杆接箍的碰挂或摩擦发生的跳动,也有此 现象。
2020/2/8
左上图为斜形向上的“黄瓜状”示功图,属于柱塞卡死在泵筒内不动。若活塞卡死在冲 程中部位置,就像此图;若柱塞卡死在冲程下部,图形位置比这还高;若柱塞卡死在冲 程上部,图形位置比该图要低。
图中所示的行程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α越大,说明动载越大;另 外,冲数越快,动载也越大。在分析地面示功图时,必须注意这 种“倾斜”规律。
2020/2/8
2020/2/8
左上图为最理想的地面示功图(无气、多水、供液充足的正常示功图),充满系数100 %,特 征为平行。
右上图为游动阀关闭迟缓,明显减产的示功图,特征为图形在上位置呈方形缺损。 左下图为游动阀漏失的示功图,曲线左上部分有圆形缺损,有时右上角也呈圆形缺损;若 是游动阀或阀座被严重刺坏,上部曲线则呈圆形(图中虚线)形状。 右下图是柱塞受油井出砂影响,容易卡泵时的示功图,特征为上、下曲线没有明显的“阻 尼”状,而是呈“小牙齿”状的不规则、不重复的示功图。
右上图的图形水平,油井不出油;固定阀被卡住(张开着)。上、下运动只是抽油杆 带着柱塞运动,没有进油过程,也没有排油过程。
示功图概念:是由动力仪绘出的一条表示悬
点载荷与悬点位移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曲线 所围成的面积表示抽油泵在一个冲程中所做 的功。
2020/2/8
在实际工作中是以实测地面示功图作 为分析管杆泵工作状况的主要依据。由于抽油 井的情况较为复杂,在生产过程中,有杆泵将 受到制造质量,安装质量,以及砂、蜡、水、 气、稠油和腐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实 测示功图有时奇形怪状各不相同。为了能正确 分析和解释示功图,首先需要以绘制理论示功 图为基础。
该及时停抽,重对防冲距,避免长时间碰泵而撞掉泵筒发生落井事故。
2020/2/8
左上图在上冲程运动时曲线产生“斜下”现象,是柱塞与缸套之间的间隙磨大后 所测的示功图,该井需要作业换泵。
右上图是泵的缸套被磨坏、“拉槽”,上、下曲线呈对称性缺损面积。 左下图表明柱塞在上行过程中脱出工作筒,需要下放光杆,对小防冲距。 右下图为上碰特征,使用杆式泵时可见右上方长角,此种情况防冲距过大, 内工作筒漏油,油井不可能出油,要求对小防冲距,使杆式泵工作筒的“止环” 坐严不漏。
2020/2/8
理论示功图特征分析—弹性抽油杆静载示功图
实际上金属是有弹性,会“形变”的,因而使增载过程和卸载过程都 不是直上直下,而是受力后伸长,卸载后缩短,都是倾斜着上下,与位移 过程成线性的线段。这一变形过程是由于抽油杆伸长和油管缩短、抽油杆 缩短和油管伸长所造成的。这类的图形,是地面示功图,是一般浅井(油 层供油充分,无气体影响,沉没压力较高时)中,常见的理想示功图。
2020/2/8
左上图表明有泵问题严重(衬套间隙磨大,各节缸套“不对中”),应该及时修 井换泵。
右上图 为油管螺纹漏失时的示功图,油井严重减产或不出油,抽油机停抽 时间越长,图形上下平行线距离变小,如果某井油管漏失并且泵阀漏失,图形 均有两者特征。
左下图上下曲线有对称性凸出,属于一段衬套过紧,但是泵的阀工作正常 ,不需作业换泵,生产一段时间后就会正常。
2020/2/8
通过理论示功图、典型示功图的学 习,能够判断实测示功图,以了解油层 的生产能力和设备的工作状况,从而进 一步制定合理的技术措施。
2020/2/8
一、理论示功图的绘制与解释
• 理论示功图 : 是认为抽油泵不受任何外
界因素影响,泵能够完全充满,光杆仅承受 静载荷不考虑惯性力时所绘制的示功图。
右下图为有振动特征(抽油机平衡块偏重)时,间隙磨大的地面示功图。
2020/2/8
左上图为油井沉没度太小,供液不足时的地面示功图。特征为上、下平行、左 右平行。
右上图为多气油井特征,气油比越高,圆弧的曲率半径越大,曲率半径越 大,则表明油套管环空内有泡沫段存在,沉没压力偏小,充满不好。气体影响 更加严重时会发生“气锁”而不出油。无沉没压力时,见左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