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秋季《测量实训》课程教学及考核安排
《测量实习》教学大纲

《测量实习》教学大纲第一篇:《测量实习》教学大纲《测量实习》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学时:2周学分: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一、制订本实习大纲的依据测量学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实践教学环节的必修课程。
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测量学课程的学习和理解,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增强学生对工程测量工作的认识。
二、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实习目的:1.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操作方法。
2.掌握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3.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实习任务:通过测量学实习,进行测量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工程测量的初步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及工作岗位所需测量知识、技术和能力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本课程的实习内容1.在实验之前,必须复习教材中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预习本书,明确目的、了解任务、熟悉实验步骤或实习过程、注意有关事项,并准备好所需文具用品。
2.实验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办理所用仪器工具的借领和归还手续。
3.实验应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或早退;应在指定的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
4.必须遵守本书列出的“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和“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5.应服从教师的指导,严格按照本书的要求认真、按时、独立地完成任务。
每项实验,都应取得合格的成果,提交书写工整规范的实验实习报告或实习记录。
6.在实验过程中,还应遵守纪律,爱护现场的花草、树木和农作物,爱护周围的各种公共设施。
7.对教师的要求:·带队教师应为本专业教师,并具有1~2次指导生产实习的经验;·实习前应做好实习的动员组织工作,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贯彻到生产实习的整个过程,以身作则,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实习顺利完成。
·生产实习内容一定要安排饱满,不得随意缩短生产实习的时间;·带队教师在生产实习结束后,应对整个生产实习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并按要求写出总结报告,报教务处备案。
测量实训策划书3篇

测量实训策划书3篇篇一《测量实训策划书》一、实训目的通过测量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常规测量仪器的操作使用方法,加深对测量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时间[具体实训时间]三、实训地点[详细的实训场地]四、实训内容1. 水准仪的操作与使用,包括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仪的安置、瞄准、读数及水准路线的测量。
2. 经纬仪的操作与使用,包括角度测量的原理、经纬仪的安置、瞄准、读数及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
3. 全站仪的操作与使用,包括全站仪的功能、操作方法及坐标测量、放样等。
4. 测量数据的处理与计算,包括水准测量数据、角度测量数据的处理及内业计算。
五、实训组织与管理1. 成立实训指导小组,负责实训的组织、指导和管理工作。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训,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内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3. 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保证学生按时参加实训。
六、实训要求1. 严格遵守实训纪律,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
2. 爱护仪器设备,正确使用和保管仪器,如有损坏按规定赔偿。
3. 认真完成各项实训任务,按时提交实训报告。
七、实训步骤1. 第一天实训动员,讲解实训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介绍测量仪器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 第二天至第四天分组进行水准仪的操作与使用实训,完成水准路线的测量任务。
指导教师现场指导和答疑。
3. 第五天至第七天分组进行经纬仪的操作与使用实训,完成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任务。
指导教师现场指导和答疑。
4. 第八天至第十天分组进行全站仪的操作与使用实训,完成坐标测量、放样等任务。
指导教师现场指导和答疑。
5. 第十一天至第十三天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与计算,完成内业工作。
指导教师检查和指导。
6. 第十篇二《测量实训策划书》一、实训目的通过测量实训,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实训时间[具体实训时间]三、实训地点[详细的实训场地]四、实训人员[参与实训的班级或学生名单]五、实训内容1. 水准仪的操作与使用,包括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读数等。
《工程测量实训》课程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工程测量实训》课程教学大纲学时:60 学时学分:2适用专业及学制:3 年制3+2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全日制编制:于金海审定:批准时期:2017 年7 月一、制定依据《工程测量实训》是在学完测量基本理论知识,并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后,独立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课程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学习本专业所必需的工程施工测量的方法,通过测量实训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施工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工程测量实训》是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通过实训使学生对本课程的知识得到理解、巩固和掌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测量实际问题意识;紧紧围绕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这条主线,突出专业基础课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技术应用。
1.知识目标:(1)掌握主要测量仪器基本构造及使用方法。
(2)熟练掌握水准测量方法、水平角度测量方法、距离测量的方法。
(3)掌握控制测量实施步骤及方法。
(4)掌握控制测量数据计算,正确处理控制测量的内业工作。
2.能力或技能目标:(1)熟练掌握测量仪器操作技能。
(2)能根据具体工程制定相应的控制施工测量方案。
(3)能利用测量仪器进行控制测量。
(4)熟悉工程施工测量内容,具有组织施工测量的能力。
(5)能根据施工测量规范,进行工程施工测量检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用严谨的态度、踏实的作风对待从事的工作。
(2)培养学生具有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动手实践能力、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的品质,树立学生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意识和优良的职业素养。
(4)培养学生执行行业标准和法规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
(5)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
(6)培养学生较强的计划组织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与人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测量实训策划书3篇

测量实训策划书3篇篇一《测量实训策划书》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测量实训,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内容1. 水准仪的使用与测量了解水准仪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掌握水准仪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安置仪器、粗平、精平、瞄准、读数等。
进行水准测量,包括闭合水准路线测量、附合水准路线测量等,学会数据处理和成果分析。
2. 经纬仪的使用与测量熟悉经纬仪的构造和操作方法。
掌握经纬仪的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包括对中、整平、瞄准、读数等操作。
进行角度测量和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3. 全站仪的使用与测量了解全站仪的功能和特点。
学会全站仪的基本操作,包括仪器的架设、参数设置、数据采集等。
进行坐标测量、距离测量、角度测量等综合实训项目。
4. 地形图的测绘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进行野外实地测量,包括地物、地貌的测绘,绘制地形图。
学会地形图的整饰和标注。
三、实训时间和地点1. 实训时间:[具体日期]2. 实训地点:学校测量实训基地或校外实习场地四、实训组织与管理1. 成立实训指导小组,负责实训的组织、指导和管理工作。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训,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小组的协调和管理工作。
3. 实训期间严格遵守实训纪律,按时参加实训,不得迟到、早退或旷课。
4. 学生要认真完成实训任务,做好实训记录和数据整理工作。
5. 实训结束后,学生要提交实训报告和成果资料。
五、实训设备与材料1. 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
2. 测量工具,如钢尺、测钎、花杆等。
3. 绘图工具,如绘图板、铅笔、橡皮等。
4. 实训教材、指导书等资料。
六、实训考核与评价1. 考核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
理论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测量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践操作考核:根据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和完成的实训任务进行评价,包括仪器操作、数据处理、成果质量等方面。
测量实习教案

测量学实习实训教案一目的与要求1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测量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掌握纵、横断面的测量方法。
3 掌握方格法平整土地的方法。
4 掌握圆曲线、缓和曲线的测设方法。
5 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二准备工作1 实习动员由有关教师讲明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介绍实习场地的情况,实习任务和计划,实习纪律,分组名单,领借仪器的工具的办法以及损坏或丢失仪器的赔偿规定,指出实习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2 领借仪器每组经纬仪一套,水准尺一付,竹竿若干,全站仪一套。
皮尺一把,木桩、小钉若干。
3 分组每组由4~6人组成,设组长一名,组织本组纪律及看护仪器。
三实习内容1 纵横断面测量(1)纵断面测量①中线测量:首先确定直线起点A及终点B,由A点到B点定直线,每隔100米打一里程桩,遇到地形变化处要加桩,里程桩和加桩都以起点到该桩的距离进行编号。
例如某加桩号为1+426,即该桩距起点A为1426米(“+”前为公里数,“+”后为不足一公里的数)。
边选点边打桩边画出草图。
②纵断面水准测量:由已知高级水准点开始,将高程引至起点A(即0+000桩),测量中线上各桩的高程时,测站不一定安置在两点中间,而是选择里程桩为转点,其他加桩则作为中间点处理。
高程计算法采用视线高高程法,即:视线高程=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 前视点高程=视线高程-前视点读数 间视点高程=视线高程-间视点读数注:转点上水准尺读数应读至毫米,间视点上水准尺读数可读到厘米。
③绘制纵断面图 (2)横断面测量①在横断面方向上从右侧开始选出第一个地形变化点,在该点上立一水准尺,读出两点间水平距离和高差。
同时,沿横断面方向上,又可测出第一个和第二个地形变化点之间的距离和高差,直至到中线宽度的下半处。
②然后在同一里程桩的左侧,同上法,又可测得一些地形变化点的位置及高差,直至中线宽度的一半处。
③绘制横断面图 (3)土方计算在横断面图上,可以计算出填方、挖方的面积,计算土方的方法使平均断面法,两断面间的土方量是:V=21( A 1+A 2)D 式中:A 1 A 2——相邻两横断面的挖方和填方面积D ——相邻两横断面之间的距离计算土方一般在表格上进行,从横纵断面图上将各中线桩的地面高程、计算高程、填挖数及各断面的填、挖面积分别填入表内,然后按平均断面法计算土方。
测量 实训 课程标准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测量实训》课程标准1. 前言1.1 课程的性质设置依据:依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设置。
课程地位:本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实践课程。
主要功能:掌握完成公路工程中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测绘任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施工员、测量员、检测员等岗位职业素养,具备考取《公路测量工》中、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部分知识和技能。
为从事公路设计、施工领域从事公路设计、施工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关系:本课程的前修、后续课程见下表:本课程是对公路测量技术课程中全站仪、水准仪的使用、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地形图的绘制等实用技能、技术的系统应用,是公路测量技术课程的延续,同时是完成勘测实训、公路设计、公路工程检测技术等必修专业实践课与专业拓展课教学的必要基础。
1.2 设计思路1.2.1课程定位分析:本课程服务的工作岗位和对应的工作任务见下表。
1.2.2项目设计本工作领域共有4个常用的典型工作任务,有全站仪测角度、距离、坐标,水准仪测高差、高程,控制测量内业计算、全站仪(或GPS)碎部测量、地形图绘制等核心技能。
课程开发时,按照教学实际开发成1个完整的工作型项目,即地形图测绘项目。
通过该项目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公路工程设计施工工作领域中运用测量仪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1.2.3本课程校企合作开发本课程邀请山西省水利厅测绘局等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参与,他们提供了工程一线的测绘技术资料,共同完成学习项目的设计,审核学习项目设计的规范性和适用性。
本课程安排在第2学年第1学期进行,停课实训两周,60课时,共4学分。
2. 课程目标2.1 知识目标(1)进一步掌握全站仪、水准仪测量的原理;(2)掌握控制点布设的方法;(3)掌握平面控制测量的外业测量与内业计算方法;(4)掌握高程控制测量的外业测量与内业计算方法;(4)掌握碎部测量的方法;(5)掌握地形图的绘制方法。
2.2 技能目标(1)能规范地、熟练地选择、运用全站仪、水准仪完成基本操作;(2)会进行控制点的布设;(3)会进行平面控制测量的外业测量与内业计算;(4)会进行高程控制测量的外业测量与内业计算;(5)能用全站仪坐标测图法(或GPS法)完成碎部测量的外业测量与记录;(6)能确定图幅、绘制坐标网格、展绘控制点、碎部点并成图。
《GNSS测量实习》教学大纲

GNSS测量实习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10421Z11课程名称(中/英文):GNSS测量实习/GNSS Surveying Practice课程类别:必修学时/学分:1周/1先修课程:测量学基础、GNSS测量与数据处理适用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教材、教学参考书:GPS测量与数据处理(第二版),李征航、黄劲松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该课程是遥感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实践课程。
目的是在学习《GNSS测量与数据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实践,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GPS静态与动态测量技术,为后续课程中的工程施工放样、像控测量的提供知识与技术支持。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对应的专业培养要求1.4.2专业知识(4)掌握空间数据采集方法和手段;(6)掌握GNSS导航与定位的基本原理与数据处理方法。
(7)掌握常用坐标系统及其转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利用已有软件或编程程序对现有资料在不同坐标系间进行转换,掌握建立地方独立坐标系的原理与方法;2.2.3能参与测绘遥感生产过程和工程项目管理与实施,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和经营能力。
2.2.4思维活跃,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及较强的自学能力,能与时俱进地学习,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3.1.1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既能独立工作,又具有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竞争学会合作。
知识:掌握测量型GNSS仪器的使用;掌握利用GNSS进行较低等级控制网布设及数据处理方法;掌握利用GNSS RTK进行动态测量的方法。
能力:具有GNSS工程控制网布设测量能力;具有利用GNSS RTK动态测量技术解决遥感及摄影测量中涉及的放样、控制等测量工作的能力;素质:既能独立工作,又具有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竞争学会合作;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科学的工作心态;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及安排

工程测量学实验指导书孙效功张晶丁咚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2010年4月4月17日工程测量实习注意事项1、请大家按照分组要求参加实验,不得随意自行调整。
2、如无特殊调整,本次实验时间为4月17日上午8:00到下午5:00,实验地点为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内,实验前请先到实验室(海洋地球科学学院A301,测绘实验室)听指导老师讲解及发放仪器;实验过程中无休息时间,需要休息可以综合自己组员意见,自行原地休息。
3、本次实验内容分为两部分,其中实验1和实验2的经纬仪使用与水平角测量为一个部分,实验3水准仪使用与水准测量为一个部分。
实验共设16个组,每组4人,8个组先进行经纬仪实验,8个组进行水准仪实验;完成后交换仪器,中间自行商量仪器交接时间地点。
如能提前完成任务,在指导老师检查实验成果合格的情况下,可提前结束实验,但是提交实验成果时,必须小组四个成员都在场。
4、实验中请注意安全,尤其是马路上过往车辆,若天气炎热,请自备饮用水等;实验期间,要保证仪器安全,不得损坏仪器,否则照价赔偿。
5、组员应提前预习实验内容,了解仪器的原理及使用,在实验课上老师讲解后,再进行仪器操作。
6、实验前请大家准备一下物品:工具:计算器、铅笔等工具记录表:表2-1水平角观测手簿(方向法)、表3—3三(四)等水准观测手簿(每个表均打印两份)目录实验总则与注意事项 (1)实验一经纬仪的使用 (3)实验二水平角的观测 (5)实验三水准仪的使用与水准测量 (12)实验总则与注意事项《测量学》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都是课程的重要的教学环节。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认真进行测量仪器的操作应用和测量实践训练,才能真正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方法。
一、实验与实习一般要求1、实验或实验课前,应阅读教材中有关内容和预习《测量学实验指导书》中相应项目。
了解学习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
2、实验或实习时分小组进行。
各班长向任课教师提供分组的名单,确定小组负责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秋新城电大建筑专科《测量实训》课程教学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要求,现将我校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本学期《测量实训》课程教学及考核要求安排如下:
一、实习内容
(一)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1.平面控制:敷设独立图根导线或小三角网,条件允许时也可由已知点开始敷设。
(1) 准备工作:仪器的检验校正、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内容。
(2) 外业工作:踏勘测区、拟定布网方案、选点、埋桩、标志点号、角度观测和距离丈量(导线边长或小三角基线)、定向。
(3) 内业工作:外业手簿的检查和整理、基线长度计算、绘制控制网略图、三角网(或导线网)平差计算、坐标计算、编制平面控制成果表、绘制坐标格网与控制点展绘。
2.高程控制:敷设四等水准路线。
(1) 准备工作:水准仪检校、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内容。
(2) 外业工作:踏勘、选点、埋标、进行四等水准观测。
(3) 内业工作:手簿检查、水准测量成果整理、编制水准测量成果表。
3.碎部测量
(1) 准备工作:图板准备、检校经纬仪(竖盘部分及视距常数)、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部分。
(2) 外业工作:加密测站点、地形测绘。
(3) 内业工作:碎部点上点检查、地形图清绘、拼接、整饰与检查。
4.地形图的拼接与整饰
在统一实习场地内,每组测绘200 m x 200 m的1:500地形图一幅,每小组绘制同样的图一幅,同时与邻图进行拼接并整饰。
(二)施工放样测量
1.准备工作
在本组所测地形图上假想先布置一个建筑物(楼房或水闸等),再根据所布置的建筑物位置和其轮廓尺寸、量取放样点的坐标值,然后根据坐标值计算放样数据(边
长及角度值),并加以校核。
仪器检校,工具用品准备。
2.实地放样
根据所计算好的放样数据、用仪器将建筑物的定位点(主轴线或轮廓轴线交点)测设在地面上,并进行校核测量。
本项内容可视场地条件等加以灵活安排,例如进行隧洞施工放样。
(三)渠道测量
1.准备工作
准备仪器工具,搜集渠道工程的技术要求、复习教材有关部分。
2.外业工作
选线、中线测量、曲线测设,纵横断面测量、测设边桩(做2~5个断面)。
3.内业工作
检查手簿、绘制纵横断面图、计算土方。
(四)应交资料
教学实习分组进行,每组5~6人。
1.小组交
①全部外业观测记录手簿、控制点成果表、控制网平面图。
②水准点位置略图与说明、观测记录手簿、水准点成果表。
③地形测量观测手簿、清绘好的地形图。
④观测手簿、渠道纵横断面图。
2.个人交
①控制平差计算表和坐标计算表(若测小三角网时,还应交基线长度计算表)
②水准测量成果整理计算表。
③实习报告。
(五)时间要求
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工作实际,自行分组进行实习。
11月20日前将应交资料装袋后交班主任处,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考核评分。
逾期不交该课程成绩按0计。
教务处
2001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