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

合集下载

风筝百科

风筝百科

三种简单风筝的制作方法
蝌蚪风筝
备课教师:昌吉州一中 刘润刚
王字风筝
八卦风筝
一、 蝌蚪风筝
右图所示为蝌蚪风筝的骨 架图及拴线图。为方便各位制 作,特地加上比例尺网格。这 种风筝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对 材料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按 图制作均能达到放飞的目的。 该风筝所用竹条骨架只有 横竖两根,风筝的制作尺寸一 般宽在450毫米左右为宜,太 大太小均不适宜。以宽450毫 米为例,横竹条宽度和高度分 别为3和3毫米,若为减少些自 重,在边梢部位可以对称地削 到宽高均为2毫米。
课间休息……
备课教师:昌吉州一中 刘润刚 2008.3.15
风筝的类型
风筝分类常以构造分类
备课教师:昌吉州一中 刘润刚
可分为串式、桶式、板子、硬翅、软翅、 自由类和现代类。
串式是把数只相同或者不同的风筝拴在 一根或多根线上放飞的风筝。象龙类、七仙 女下凡、八仙过海等。
桶式是立体 的,一般采用折 叠结构的骨架由 一个或多个圆桶 或其他形状的桶 组成,如宫灯、 花瓶、火箭等。
【著名风筝产地】
【放风筝对健康的好处】
春天放风筝,对人的身体健康 是非常有益处的。传统中医认为, 放风筝者沐浴和煦的阳光和春风, 有“疏泄内热,增强体质之益。” 现 代保健医学的研究也表明,在明媚 的春光里踏青放风筝,可以舒展筋 骨,让身体随着放飞的风筝而不停地移动,从而活动四肢百骸;同时,由 于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吐故纳新,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 环状态,从而获得消除冬日气血积郁、祛病健身之功效;此外,放风筝时, 双眼面对蓝天,飞行的风筝千姿百态,可以消除眼肌疲劳,调节和改善视 力,预防近视和弱视。 近年来,国内外有些医院和疗养院采用“风筝疗法”治疗精神抑郁、 神经衰弱、小儿智力不全等症,也收到了神奇的疗效。

《风筝》ppt课件

《风筝》ppt课件
风筝
contents
目录
• 风筝的历史 • 风筝的制作 • 风筝的玩法 • 风筝的文化意义 • 风筝的未来发展
风筝的历史
01
风筝的起源
风筝起源于中国
据史书记载,风筝最早可追溯到 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主要用于军 事通讯。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 逐渐演变为一种娱乐工具。
风筝的传说
风筝的起源与鲁班制作木鸟的传 说有关。据说鲁班制作了一只木 鸟,能在空中飞翔三天而不落, 这被认为是风筝的雏形。
05
风筝的未来发展
风筝的创新设计
创新材料
利用新型材料如碳纤维、 高分子材料等,提高风筝 的强度和轻量化。
智能化
结合电子技术和传感器, 开发具备自动控制和监测 功能的风筝。
多功能化
设计具备灯光、声音等多 种效果的风筝,满足不同 人群的需求。
风筝的环保意义
减少碳排放
风筝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减少了汽车和飞机 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降低碳排放。
操控技巧
风筝的飞行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操控者需要掌握如何 调整风筝的角度、高度和方向,以确保风筝能够稳定地飞 行。
风筝的玩法分类
基本玩法
最基本的玩法是让风筝自由飞翔 ,不需要过多的人为干预。这种 玩法适合初学者和放松心情的人

竞技玩法
风筝也可以用于竞技活动,如风筝 冲浪、风筝滑翔等。这些活动需要 更高的技巧和经验,但可以带来更 刺激的体验。
风筝的发展历程
唐宋时期的发展
唐宋时期,风筝的制作材料从木质转变为纸制,形状和图案也更加多样化。这 一时期,风筝逐渐成为人们娱乐和竞技的工具。
现代风筝的演变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风筝在材料、设计和飞行性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同时,风筝也成为了航空模型运动的一部分,吸引了众多爱好者参与。

风筝的介绍.

风筝的介绍.
就坏了。这只木鹞就是最早的风筝。 • 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了风筝材质 。 • 最早的风筝是用来传递信息,用来报告军情。 • 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 • 到了晚唐,风筝上已经有用丝条或竹笛做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
而有了“风筝”的名字。 • 英语:kite [kait]
3
常见的风筝样式
4
三角形风筝
5
中国传统风筝
6
立体大型风筝
7
现代风筝用途 风筝动力船
8
9
10
11
12
• 1.布或纸(无纺布、雨伞布、一次性雨衣、纸彩带、 海报纸)不易破 ,比较轻的。
• 2骨架(竹子、小木棍、塑料小条) • 3.线(不易断、较长) • 4.其他:铁丝 、或纸胶、双面胶、白乳胶(主要是能
固定骨架和风筝用的都可以)
• 放飞时,放飞者在风筝出手以后,拉着风筝快速地迎 风奔跑一段距离,相对地增加风速,使风筝在地面风 阶段能获得足够的升力而飞入天空。
20
单人放飞法
• 一般面积在20×50平方厘米的小型风筝,如板子风筝、硬 翅风筝、软翅的“鸟”、“蝴蝶”、“蜻蜓”等,在2~3 级风时可以放飞。
• 一手持风筝线与脚线系结处,将风筝擎过头顶,一手持线 车,斜身以侧背迎风施放。
• 先让风筝在头上迎风飘起,再慢慢地放一段线,稍一停, 待风筝升起后,再放一段线。这样放放停停、停停放放, 直到把风筝放到你满意的高度。
21
放飞的注意事项
• 要迎风放飞。风力合适。不要在狂风、雷雨天气下放风筝。 • 放飞环境要开宽,不要在高压电线附近放风筝。 • 不要让放飞线割到身体,尤其是脖子! • 要有大人陪同下放飞风筝。 • 放飞地点推荐:民众裕民绿道、海滩。
13

风筝的介绍

风筝的介绍
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距今已有2000余年 的历史。大约在公元12世纪,中国风筝传 到了西方,此后经过不断发展,逐渐形成 各具特色的东西方风筝文化。在风筝的发 展过程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 开始与风筝工艺相融合,将神话故事、花 鸟瑞兽、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上,从而 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文化
1984年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以 后。每年的四月中旬都被要举办一年 一届的国际风筝盛会,1988年, 第五届国际风筝会将潍坊定为“世界 风筝都。现在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九届 风筝 会,每年都要吸引来自世界的 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也为潍坊的经济 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有过多次转换。根据 史书记载,风筝的最初功用是用于军事。到了 唐代(公元618~907年)中期,社会进入了繁 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功用开始从军事用 途转向娱乐,同时由于纸业的发展,风筝的制 作材料也由丝绢转而开始使用纸张。风筝逐渐 走向民间,类型也丰富起来。宋代(公元 960~1279年),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当时 由于文人的参加,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 很大的发展。同时由于社会上对风筝的需求, 制作风筝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中国风筝以细竹扎成骨架,再糊以纸或绢制作而成。 传统的中国风筝工艺包括"扎、糊、绘、放"四种技 艺,"扎"即要达到对称,使风筝左右两侧的受风面 积相当;"糊"即要保证整体平整,干净利落;"绘"即 要做到远眺清楚,近看真实的效果;"放"即要依据 风力调整提线角度。风筝的种类主要分为"硬翅"和" 软翅"两类,"硬翅"风筝翅膀坚硬,吃风大,飞的高。 "软翅"风筝柔软,飞不高,但飞的远。在样式上, 除传统的禽、兽、虫、鱼外,近代还发展出了人物 风筝等新样式。 中国地域辽阔,风筝作为中国的传 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出许 多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种类、样式和流派。其中以 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四川、广东所制的风筝最 为著名。

风筝的介绍

风筝的介绍

起源
风筝真正的起源,已无法证明。有些民俗学家认为,古人发明
风筝主要是为了怀念世故的亲友,所以在清明节鬼门短暂开放, 将慰问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传送给死去的亲友。
实际上,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战国时,说
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 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是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 最早的风筝。(约公元前300年),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最早的风筝并不是玩具,而是用于军事上。唐代晚期,因为有
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 于是就有了 “风筝”的叫法。
历史
十三世纪时,意大利马可· 波罗自中国返回欧洲后,始传到世界各地。据古书 记载:“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 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故而不能发出声音的叫“纸鸢”,能发出声 音的叫“风筝”。古代风筝,曾被用于军事上之侦察工具外,更有进行测距、 越险、载人的历史记载。 汉代——楚汉相争,韩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并装置竹哨弓弦,于夜间漂 浮楚营,使其发出奇怪声音,以瓦解楚军士气。 北齐——文宣帝高洋,将人绑上翅膀,令人从高塔跳下摔死,名为“生”。
风筝的谜语
像蝶不是蝶, 像鸟不是鸟, 清明前后天上飞,就怕雨水浇------风筝 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 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 (打一玩具)---
--风筝

风筝的谜语
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
雨。 像蝴蝶,像飞鸟,乘着风儿天空飘。 一根线儿拴住它, 怕它调皮到处跑 飘。
制作
普通风筝的做法一般是采用竹子做骨架,纸做肉,其他复合材料包括丝绢、 尼龙布、塑料膜或竹篾、纱纸条、马拉纸等。风筝 纸和丝绢为一般传统风筝的制作材料,着色鲜艳亮丽,更能体现中国风筝的 魅力;但是纸易破,丝绢贵,而现代科学的产物——尼龙布和塑料膜,成了 制造风筝的新材料。 竹子是制作风筝骨架的主要材料,可选的骨架可根据个人爱好来编制,如蜻蜓状、 蝴蝶状等。 纸是蒙糊风筝的主要材料,以质薄纤维长而均匀,富有韧性,耐湿耐冲击,

《风筝》ppt课件

《风筝》ppt课件

4.为什么说不许弟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 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 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
5.为什么20年来毫不忆及?
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小兄弟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 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
6.为什么说心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
艺术特色
1.意蕴丰富 深刻 2.构思精巧
本文以“风筝”为线索,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 显得亲切、真实。
3.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这首尾的照应是由实而虚由北京的风筝而想起故乡的春天; 又由虚而实,由回忆中的春天进入现实的严冬。
4.语言精当
5.联想的运用
联想作为一种写作方法,指在写某事物时又想到了与此有关的其 他事物,并把这些事物按一定方式写进文章。包括相似联想、相 关联想、对比联想、类比联想、因果联想、假设联想等。本文用 了相关联想,它指以某一事物作引子,引起与此事物有关的事物 的联想。如:《风筝》由看到冬季北京的风筝,展开联想,引起 如何扼抑童年弟弟放风筝的往事的回忆。
阅读5—8段:第三组问题
1、“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 儿童的书。”为什么说“不幸”? 2、对待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 如此沉重。你从鲁迅先生身上学到了 一种什么样的品质?
参考:
1、因为自己一向觉得管小兄弟是对的,见 到书上的道理才知道自己错了,觉得心情 沉重,对“我”来说是良心上遭受了谴责。 所以说“不幸”。 2、知错就改,勇于自责,反省
因为“我”知道还有补过的方法
7.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
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
耿耿于怀。
8.“我”懂得游戏的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说明什么?

《风筝》阅读及参考答案

《风筝》阅读及参考答案

《风筝》阅读及参考答案课文原文:风筝鲁迅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风筝》课件

《风筝》课件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 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 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 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 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 埂上,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 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 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 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 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 埂上,
的每一位小同学带来了多少快乐与 伤心。我想,不管小同学最后有没 有找到‘‘幸福鸟”
我来做:
精心 1、我们_____做着心里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蜻蜓样 2、我想做一个________的风筝,希望它带着我的 名字,飞上高空,与小鸟嬉戏玩耍。 羡慕 3、村里看见了,______地说:“放得那么高” 快乐 4、我们都哭了,为了一只______的风筝。
写话练习
我们拼命地跑到水磨坊,一看
课后作业
1.用两个形容心情的词语造句。 2.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翩翩飞舞 嘣地断了
bēng
依然
shū
gěng
田埂
倏 地
垂头丧气
水磨 坊
mò fáng
大惊失色
半沉半浮
我会读,我会写
飞舞 精心 憧憬 希望 继续 奔跑 似乎 寻找 磨坊 翩翩飞舞
我会写
水磨坊
词语解释
• 憧憬:向往。如:我们心中充满着对美好未来 的憧憬。 • 依然:依旧。 • 凌空: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天空中。 • 大惊失色:形容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 • 倏地:极快地,迅速地。 •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样子。
一个人 用手托着,另一个人 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 说声“放” ,那线一紧一松, 风筝就凌空飞起 ,渐渐高过 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 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筝
又是秋风刮起的季节,蔚蓝的天空飘着几个色彩鲜艳的风筝,为这天空增
添了色彩。

前面传来欢快的笑声,顺眼看过去,有几个小孩在大人的帮助下,
将风筝送上了天空。

看着风筝在风与人的帮助下,风筝自由自在的在飞翔,我
的思绪也随着风筝回到一年前……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学校没课,我被爸爸严厉的声音赶回家里,又被
爸爸“关”在家里。

我是多么想冲出家门痛痛快快玩去呀!可是爸爸有令,做
完作业才能玩。

我哪有心思写作业?就像是断了翅膀的小鸟,怎么也飞不起,
于是我烦躁地来到阳台上,无目的地望着天空。

忽然,从天边飘来一只风筝。

咦,没有线。

看,风筝飞得多自由,它时而
往东飘,时而往西飘,时而向上升,时而向下降,还时不时地翻着跟头呢!看
着风筝,我不禁想:断线的风筝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呀,多快活。

而我在老
师和家长的管束下,多不“自由”啊!唉!看着风筝,羡慕风筝,我禁不住地
叹了口气。

风小了,风筝还在飘,可是越飘越低,一下子挂到了树梢上了,像是泄了
气的气球,再也飞不起来了,也失去了原来的光泽。

我顿时醒悟了,自己不能
做断线风筝。

尽管断了线的风筝可以借助风力飞一会儿,但终究是暂时的。


筝要想平稳地在天上飞,出了借助风力,还得有放风筝人牵线引导,或者松线,或者紧线,风筝才能高飞。

我们少年儿童也必须有老师、家长的引导教育,才
会天天向上。

如果拒绝正确教育,贪图一时的自由,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慢
慢坠落。

我眼睛一亮,精神一振,返身进屋写起作业来。

再也不觉得自己没有
了“自由”了。

如今秋天再次吹起,当我看到风筝,我就会想起断了线的风筝,想起往事。

断了线的风筝常常会提醒我,别因为一时的自由而失去未来的自由。

连南民族初级中学初一:赵国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