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海绵动物门
第四章海绵动物门

(侧生动物门 Parazoa 多孔动物门 Porifera)
内容
3.3.2.1 海绵动物的特征 3.3.2.2 海绵动物的分类 3.3.2.3 海绵动物的进化地位
3.3.2.1 海绵动物的特征
➢ 生态环境
淡水(极少数) 固着在河流、溪流、池塘、湖泊等的石 块、木块、水生植物上
水流 → 流入孔 → 流入管 → 前幽门孔 → 鞭毛室(flagellated chamber) → 后幽门孔 → 流出管(excurren canal) → 中央腔 → 出水孔
水沟系的作用:
摄食 呼吸 排泄 排遗 运送精子
水流(含食物、氧、精子)→ 海绵体 → 水流(含CO2、代谢废物、消化残渣)
➢ 水沟系:海绵动物所特有 基本类型
★ 单沟型(ascon type):最简单的水沟 系,领细胞在中央腔壁上 如白枝海绵(Leucosolenia)
水流 → 进水小孔(ostium) → 中央腔 (central cavity)→ 出水孔(osculum)
→ 外界
★ 双沟型(sycon type) :相当于单沟型的体 壁凹凸折叠而成,领细胞在辐射管壁上 如毛壶(Grantia)
● 中胶层
◆ 无定形胶质 ◆ 细胞
变形细胞 造骨细胞:分泌产生骨针 成纤维细胞:分泌形成海绵丝 原细胞:分化形成生殖细胞 消化食物
星芒状细胞:可能是原始的神经细胞 ◆ 骨胳
骨针(单轴,3 轴,4 轴,多轴) 海绵丝
● 胃层(领细胞层):由领细胞构成
摄取和消化食物或将食物传递给中胶层的变形细胞进行消化 呼吸作用 排泄和排遗 调节水分平衡(淡水海绵的领细胞有伸缩泡)
水沟系越复杂,摄食、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排泄、 排遗的效率越高。
第四章 多孔动物门或海绵动物(shui)

• 海绵动物已知种类约5000种,适应在水 中营固着生活,多数栖息于海水中,如毛 壶、浴海绵等。少数在淡水中,如针海绵。
第一节 多孔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 海绵动物的形态结构表现出其原始性和 特殊性。
(一)体形多数不对称 为不规则的球状、 块状、树枝状、管状和瓶状等(图4-1)。 海绵体表有无数小孔,因此称为多孔动 物。
图4-7 淡水海绵芽球
2、有性生殖
• 多数海绵是雌雄同体,但都是异体受精。 • 特殊的受精方式 海绵动物的精子和卵都来 源于原细胞。成熟的卵停留在中胶层。精子 穿过领细胞进入水沟系,由出水孔排出,随 水流进入另一海绵的水沟系,被领细胞吞噬, 领细胞脱去鞭毛成为变形虫状,精子由它转 运到卵细胞进行受精。 • 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逆转现象 海绵动物原 肠形成与其它多细胞动物的原肠形成正好相 反。因此称为逆转现象。(图4--8)
复习题
1.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有那些? 2.海绵动物胚胎发育与其它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 区别是什么? 3.名词解释:水沟系、芽球生殖、逆转现象。 4.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 物? 5.如何理解海绵动物在动物演化上是一个侧支,是 侧生动物?
(三)具有水沟系
• 海绵动物形成特有的水沟系,通过水流,带进氧 气,食物,并排出废物。不同的海绵其水沟系有 很大的差异。但基本类型有三种:(图4—6) • 单沟型:水流从入水孔→中央腔→出水孔排出。 如白枝海绵。 • 双沟型:体壁凹凸,水流自入水孔→流入管→前 幽门孔→辐射管→后幽门孔→中央腔→出水孔排 出,如毛壶。 • 复沟型:辐射管分化为鞭毛室。水流从入水孔→ 流入管→前幽门孔→鞭毛室→后幽门孔→流出管 →中央腔→出水孔排出,如浴海绵。
04 海绵动物门

(3)三轴骨针(triaxons),它的三个轴相互以直角愈 合,因而呈六放型(hexactinal),其末端可以弯曲 、分枝、或具钧、具结等变化而形成了多种形态; (4)多轴骨针(polyaxons),由中心向外伸出多射, 形成星状,这种类型多见于小骨针。不同种的海绵, 各种骨针或彼此分离,或按一定结构形成疏松的或坚 实的网架以支持身体,因此可根据骨针的类型、数量 及排列而作为海绵动物分类的依据。
3、复沟型( leucon type) 水流途径: 外界-流入孔-流 入管-前幽门孔- 鞭毛室-后幽门孔 -流出管-中央腔 -出水口-外界。
如浴海绵(Euspongia) 等多属此类
水沟系统的意义
由以上3种水沟系的类型,可看出海绵的进化过 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沟型的简单直管到双沟型的 辐射管,再发展到复沟型的鞭毛室,领细胞数目逐渐 增多,相应地增加了水流通过海绵体的速度和流量, 同时扩大了摄食面积,在海绵体内每天能流过大于它 身体上万倍体积的水,这能使海绵得到更多的食物和 氧气,同时不断地排出废物,对海绵的生命活动和适 应环境都是很有利的。
两囊幼虫:海绵动物发育成囊胚后,小胚泡向 囊胚腔内生出鞭毛,另一端的大胚泡形成一个开孔, 以后整个囊胚由开孔处翻转出来,小胚泡着生的鞭 毛在囊胚的表面。
本门动物特征小结
一、种数:约10000种。
二、体制:辐射对称与不对称。
三、萌芽状态的组织:细胞成群在一起的是扁平细胞与 领细胞,其它细胞呈分散状态。
四、没有器官系统,细胞内消化、体壁上多孔。
五、具有水沟系:单沟系(白枝海绵)、双沟系(毛壶)、 复沟系(浴海绵、淡水海绵)。 六、骨骼:有骨针、海绵丝。
七、繁殖 无性:出芽与芽球
有性:雌雄同体与异体生殖。领细胞吞噬精子经 变形运动传送给卵,大多还要经两囊幼虫、个体 发育要经胚层逆转。 八、分布:大多海生极少数淡水生活。
无脊椎动物学4海绵动物门

28
一、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原生动物/中生动物(Mesozoa)/后生动物(Metazoa)
• 原生动物:单细胞生物 • 后生动物(Metazoa):绝大多数多细胞动物 • 中生动物(Mesozoa):结构简单、小型寄生动物,
发育中没有胚层分化
医学ppt
29
医学ppt
30
二、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
医学ppt
25
3、寻常海绵纲(Demospongiae)
• 硅质骨针或海绵丝,或两者联合 • 体大、不规则,均为复构型 • 色素在变形细胞中沉积 • 95%的海绵动物均属于本纲 • 穿贝海绵(Cliona)
医学ppt
26
沐浴海绵(Euspongia)
医学ppt
27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医学ppt
医学ppt
20
1、钙质海绵纲(Calcarea)
• 骨针-碳酸钙 • 三种沟系均存在 • 体色多灰暗,体小型,一般10cm之下,浅海产 • 白枝海绵(Leucosolenia)
医学ppt
21
毛壶(Grantia)
医学ppt
22
2、六放海绵纲(Hexactinellida)
• 骨针硅质,呈六放型 • 体较大型,单体,常辐射对称,呈杯状或瓶状,可达10—90cm,
医学ppt
11
4、骨骼及其经济意义
骨骼:骨针(spicule)及海绵丝
医学ppt
12
功能:支持及保护身体 来源:变形细胞特化形成的造骨细胞所形成 经济意义:吸水性、沐浴、机器清洗 墨西哥湾:年产150万kg
医学ppt
13
二、生殖和发育
A、无性生殖:出芽、形成芽球 Nhomakorabea出芽:由海棉体壁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芽体,芽体长大 后与母体脱离长成新个体,或不脱离母体形成群体
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

16细胞期 小细胞外翻 囊胚期切面 幼两囊 幼虫切面 48细胞期 小细胞生出鞭毛
胚层逆转?
海绵动物的两囊幼虫从母体出水口随水流出,在水中游泳一段时间后,具鞭毛的小分裂球(动物性极)内陷,形成内层,而另一端大分裂球(植物性极)则留在外边形成外层。这与其他多细胞动物原肠胚的形成正好相反(其他多细胞动物的植物性极大细胞内陷成为内胚层,动物性极的小细胞形成外胚层),故名胚层逆转。
4.海绵动物门的分类及演化地位
骨针是海绵动物中胶层内特有的骨骼结构,也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现已知约1万种。 钙质海绵纲:骨针钙质,水沟系简单,体形小,多浅海生活 。如白枝海绵,毛壶。 六放海绵纲:骨针硅质,六放形,复沟型,鞭毛室大,体形较大,深海生活。如拂子介,偕老同穴。 寻常海绵纲:骨针硅质或海绵丝,复沟型,鞭毛室小,体型不规则,海产或淡水产。如浴海绵,淡水的针海绵。
1 海绵动物特征概述
原始、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在演化上是一个侧支,因此又称侧生动物; 具胚层逆转现象。 处在细胞水平的多细胞动物。细胞排列一般较疏松。 体内、外表层细胞接近于组织,但不是真正的组织。 海水或淡水(极少数)生活,成体全部营固着生活。体表有无数小孔,体型多样。多数为群体生活。 (1)体型多数不对称; (2)没有明确的组织,没有器官和系统; (3)特有水沟系结构。
一些海绵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动物极和植物极细胞的后期分化不同于所有的其他后生动物,另外领鞭毛细胞(choanocyte)除与原生动物的领鞭毛虫类相似外,在绝大多数其他后生动物中不曾发现,因此一般认为在动物进化中海绵动物很早就分离出来,并进化成区别于其他后生动物的一个侧枝,因此也称为侧生动物(Parazoa)。 海绵动物特有水沟系结构,适应固着生活,有单沟系、双沟系和复沟系3类。生殖有无性(分为出芽和形成芽球两种)和有性(具两囊幼虫,有逆转现象),再生能力很强。目前已知约10000种,主要生活于海水中,有1科生活于淡水。根据骨骼特点分为3个纲:钙质海绵纲(Calcarea)、六放海绵纲(Hexactinellida)和寻常海绵纲(Demospongiae)。
海绵动物门—搜狗百科

海绵动物门—搜狗百科多孔动物门(Porifera)——海绵动物界的一门。
大约5,000种原始多细胞水生动物的统称。
除针海绵属(Spongilla)约20种为淡水产外,均分布在海洋的潮间带到8,500公尺(28,000馀呎)深处,营固著生活。
由於海绵常呈分枝形,而且不会移动,从前被人们当作植物。
多孔动物为原始的多细胞动物,本动物门也称海绵动物门(Spongiatia),一般称之为海绵(Sponge)。
海绵是重要的造礁生物,少数属种也有一定的地层意义。
形态构造多孔动物的外形变化很大,除少数种类外,往往没有对称面,在许多方面与低等植物相似,常被描述为块状、垫状、球状、指状、树枝状、杯状或漏斗状等。
一般来说,深海种类的身体常趋于对称,具柄状体,固着在海底软泥上,由一个或成束的强大骨针形成柄或轴,下端深入泥中,上端将海绵体高高托起。
有的种类基部有须根状的骨针,将海绵固着在海底上。
多孔动物的基本构造,可用单沟型的毛壶为例说明(图1)。
毛壶体形如花瓶,辐射对称,体四周的薄壁围绕着中央的海绵腔(原腔),体壁内层覆以排列疏松的领细胞,外层为薄的扁平细胞。
体壁穿有无数小孔,称入水孔,顶端开口为出水孔。
基部的组织将毛壶附着于适合的物体上。
体壁内、外层之间为胶状基质,内有几种能游动的变形细胞。
构造较复杂的双沟型是由单沟型多孔动物的体壁呈管状向外辐射皱折而形成,原来成片的领细胞层分割成许多辐管,辐管内的领细胞和海绵腔被隔开。
复沟型是大多数多孔动物具有的水沟系,是双沟型具有领细胞的辐管被无数次地皱折、分割,最后领细胞被限制于小的鞭毛室内,海绵体可不断加厚,形成各种各样的体形(图2)。
组织多孔动物的细胞已初步分化为几种不同功能的组织,但组织中细胞与细胞间并没有严密的关系。
扁平细胞相当于高等动物的表皮细胞,但它只有一层,覆盖着海绵体的表面和体内的水沟系表面,从正面看为多角形,中央较厚,有一大核;侧面看常呈“丁”字形,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动物学第四章海绵动物门

孔细胞
出水口
双沟型
外界水流 流入孔
流入管 (incurrent canal)
前幽门孔
辐射管 后幽门孔 (radial canal) (prosopyle) 中央腔 外界水流 出水口
复沟型
外界水流
流入管 鞭毛室 (luecon type) 流出管 (excurrent canal) 出水口 中央腔 外界
(三)具有特有的水沟系
可分为三种类型: 1、单沟型——最原始、最简单,如白枝海绵; 2、双沟型——如毛壶; 3、复沟型——如沐浴海绵、针海绵。 水沟系的意义: 水的流动给固着生活的海绵带来氧气、养料,带走食物 的残渣和代谢的废物等。精子也是借助水的流动进入领鞭毛 细胞的。
单沟型
外界水流 中央腔 外界水流
体制(即身体的对称类型)是区分进化程度 的一种依据。 动物的体制一般有: 1、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轴,可以有许多 个纵切面,每个切面都能将身体分成对称的两部 分。 2、五辐对称 3、两辐对称 4、两侧对称 5、球辐对称 6、不对称
海葵的辐射对称
海星的五辐对称
长臂猿的两侧对称
团藻的球辐对称
不对称的群居海绵
流入孔
前幽门孔
后幽门孔
(四)生殖:具胚层逆转现象
1、无性生殖:出芽生殖,芽球生殖 2、有性生殖:多为雌雄同体,少数雌 雄异体,异体受精,具有胚层逆转现象
1、无后聚集,外面分 泌一层几丁质膜,造 骨细胞在几丁质外分 泌形成双盘头形或短 柱形骨针,仅留一个 胚孔,形成芽球。是 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中胶层中的变形细胞获得营养后聚集外面分泌一层几丁质膜造骨细胞在几丁质外分泌形成双盘头形或短柱形骨针仅留一个胚孔形成芽球
第四章
(Spongia)
第四章海绵动物门

有性生殖
胚胎和幼虫1
胚胎和幼虫2
类群
钙质海绵纲
六放海绵纲
寻常海绵纲
骨针
水沟系 分布
常见种
钙质海绵纲
钙质
单沟或双沟
浅海
白枝海绵(单沟) 毛壶(双沟)
六放海绵纲 钙质六放
复沟型 鞭毛室大深海 Nhomakorabea拂子介 偕老同穴
寻常海绵纲 硅质非六放
复沟型 鞭毛室小
海水或 淡水
沐浴海绵 淡水针海绵
小结
• 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原始多细胞动物的一个侧枝?
水沟系统的结构和作用
水沟系的作用:
摄食、呼吸、排泄、运送精子
水流(含食物、氧、精子)→ 海绵体 → 水流(含CO2、代谢废物、消化残渣)
水沟系越复杂,摄食、呼吸、排泄、排 遗的效率越高。
直径1cm、高10cm的复沟系海绵,
滤过海水82 kg / 天
生殖
出芽生殖
芽球生殖
Micropyle Spicule
偕老同穴
沐浴海绵
毛壶
拂子介
沐浴角骨海绵
白枝海绵
海绵动物的体制和适应
剖视
横切
皮层
变形细胞
骨骼
骨 针
海
绵
骨 单轴骨针的形成
针 骨针
和
加固细胞
海绵质
纤
维 的骨 形针 成
造骨细胞
海绵
海 绵
丝的
丝
形成
三 轴骨针的形成
钙质骨针 海 绵 骨 针 和 纤 维
硅质骨针 海绵丝
胃层
水沟系统
– 毛壶
– 水流途径:外界水流-流入孔-流入管-前幽门孔 -辐射管-后幽门孔-中央腔-出水口-外界水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3-28
3. 具有骨骼
骨骼由中
胶层中的造
硅质骨针
骨细胞分泌
形成。起支
海绵丝
持、保护作
用。
2013-3-28
钙质骨针
3.1 骨针的类型
按成分:CaCO3…钙质;SiO2· 2O…矽质 NH
按大小:分为大骨针(megasclere)和小骨
针(microsclere)。大骨针,构成支
持身体的骨架;小骨针散布在中胶层
复沟型。
2013-3-28
4.1 单沟型(ascon type) 是最原始、最简单的水沟系。 体壁结构简单:两层细胞平 直的包围中央腔。 水流途径:箭头所示。
如白枝海绵(Leucosolenia)
2013-3-28
4.2 双沟型(sycon type)
相当于单沟型体壁褶叠形成许多平行的
盲管,双沟型海绵体壁增厚,领细胞层面积 增大,滤食能力增强。
内,以支持体壁中的管道部分。
2013-3-28
按形态:单轴骨针(monaxons)
三轴骨针(triaxons)
四轴骨针(tetraxons),也称四放
骨针(quadriradiate)
多轴骨针(polyaxons)
2013-3-28
海 绵 动 物 —— 骨 骼
3.2 海绵质丝
海绵丝是一种纤维状骨骼,它是
六放海绵:六放形矽质骨针,体形大,复 沟型。生活于深海。如拂子介、偕老同穴。 寻常海绵: 生活于海水、淡水。非六放 形矽质骨针或海绵丝,体形不规则,复沟型, 如软海绵、针海绵、马海绵。
2013-3-28
三、 海绵动物的经济意义
1. 骨骼的利用:
2. 发育生物学研究材料
3. 提取物--具抗癌效用。
2013-3-28
变 形 细 胞 功 能
c. 形成造骨细胞
d. 有性生殖时转变为
生殖细胞;无性生殖时参
与芽球的形成。
②芒状细胞collencyte: 神经传导
2013-3-28
海绵动物的细胞有较多的分化, 身体的各种机能由或多或少独立活 动的细胞完成;这些细胞的功能接
近于高等多细胞动物的组织或器官,
可认为是原始组织或器官的萌芽。
2013-3-28
5.2 有性生殖 多♀♂同体,异体受精
生殖细胞由中胶层中的变形细胞转化而来; 部分领细胞脱鞭毛和领形成精原细胞。
胚 层 逆 转 inversion
2013-3-28
二、海绵动物门的分类
根据骨针、水沟系等特征,分为三纲:
钙质海绵纲: 骨针钙质,体形小,结构 简单,生活于浅海。如毛壶、白枝海绵。
2013-3-28
2.2 胃层 Choanocyte layar
由领细胞构成,
也称为领细胞层。
领细胞鞭毛摆动
激发水流通过海绵体, 完成摄食、呼吸、排 泄等生理功能。
海绵动物只有细 胞内消化。
2013-3-28
2.3 中胶层 mesoglea
① 变形细胞amoebocyte a. 贮存、输送营养物质; b. 消化和排遗;
2013-3-28
内容提要:
一、 海绵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体制不对称或辐射对称
2.只有细胞分化,没有组织分化
3.具有骨骼
4.具有独特的水沟系统
5.胚胎发育有逆转现象
二、海绵动物的分类
三、小结与思考
2013-3-28
一、 主要特征
体制: 指动物身体的 对称形式 毛壶 (单体)
1. 生活环境--水生、固着、体制不对称
芽球由中胶层中的若干变形细胞聚成堆, 外包几丁质膜或骨针形成。
2013-3-28
2013-3-28
(3)再生 regeneration
机械压碎、分离细胞
共培养
处于 细胞 水平
2013-3-28
Galtsoff(1925)用两种不同属的海绵做实验
Microciona
机械压碎、 分离细胞
共培养
Haliclona
水流途径为:箭头所示。 如毛壶(Grantia)
双沟系
28
4.3 复沟型(1eucon type):
在双沟型基础上体壁进一步褶叠:辐射
管继续褶入,形成了多个圆形的鞭毛室。领 细胞面积更大,中央腔进一步缩小为管状, 水流量最多、流速加快。
水流途径为: 进水孔-流入管-前 幽门孔-鞭毛室-后幽门 孔-流出孔-中央腔-出 水孔。如矶海绵(Reniera)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具有逆转现象。
2013-3-28
☺ 思考题
1. 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多细胞动物进化中 的一个侧枝? 2. 描述海绵动物的体壁结构与机能?
3. 以钙质海绵纲为例说明海绵动物早期胚 胎发育的过程。 4. 双沟系对海绵动物的固着生活有何意义?
2013-3-28
群体
2013-3-28
2. 体壁结构--处于细胞水平的多细胞动物
每个个体由体壁
和体壁围绕的中央腔
构成。
体壁由内、外两
层细胞和中间的中胶
层构成。
2013-3-28
体壁构造 2.1 皮层 epithelium
扁平细胞: 构成皮层, 具保护作用,内含肌丝
孔细胞:由扁平细胞 porocyte 特化而来, 管状,外端构成进水 孔 肌细胞:由扁平细胞 myocyte 特化而来, 分布于进(出)水孔 周围,以控制水流。
由硬蛋白(scleroprotein)组成,它们
或单独的存在于海绵动物体壁内,或
与硅质骨针同时存在。
2013-3-28
4.
具独特的水沟系统canal system
水沟系是海绵动物特有的、使水可在
其体内不断流动的、适应固着生活的结构。
不同种的海绵动物其水沟系有很大差
别,基本类型有三种:单沟型、双沟型和
四、 小结
海绵动物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是动物进化 中的一个侧支。海绵动物体表多孔,具适应固着生 活的不对称或辐射对称体制。身体由扁平细胞组成 的皮层、领鞭毛细胞组成的胃层和非细胞结构的中
胶层构成。没有形成组织器官的分化。具钙质或矽
质骨骼。同原生动物一样只有细胞内消化。具独特
的水沟系。海绵动物行无性和有性两种繁殖方式,
2013-3-28
单沟型
双沟型
复沟型
2013-3-28
5 生殖与胚层逆转
5.1 无性生殖
(1)出芽 budding
主要生殖方式,多发生在海产种类中。 出芽时亲本的变形细胞由中胶层迁移到顶 端表面聚集成团,然后发育为小的芽体,
脱落发育为新海绵或与母体相连形成群体。
2013-3-28
(2) 形成芽球(gemmule)
第三章
侧生动物----海绵动物门
Parazoa----Spongia
Chapter 3
2013-3-28
沐浴海绵 偕老同穴
多孔红海绵
毛壶
枝状海绵
海绵动物又称为多孔动物,是一类体 表多孔、在海洋中营固着生活单体或群体 多细胞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后 生动物; 一般认为海绵动物是由原始的群体 领鞭毛虫发展来的,是多细胞动物进化 中的一个侧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