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远程网络教育专科起点本科《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简介

合集下载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介绍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介绍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介绍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运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和管理进行优化和改进。

本文将从农业电气化和自动化的概念、目标和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的概念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是将电气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学科。

它的目标是通过自动化设备、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的目标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电气控制系统的应用,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2. 优化资源利用:通过电气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合理利用土地、水源和能源等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自动化检测和控制系统,实现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测和控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 降低生产成本:自动化设备和电气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减少人工成本、能源消耗和生产过程中的损耗,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

5.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电气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的技术应用1.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通过传感器采集农田土壤、水质、气象等信息,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2.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如自动灌溉、自动施肥、自动除草等。

3. 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农田作物进行监测和诊断,实现智能化的病虫害预警和防控。

4. 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的应用:通过对农业生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利用无人机进行农田巡查、作物施肥和喷洒等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

6.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设备和传感器的互联互通,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网络化管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也在不断变革和更新,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领域,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探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并共享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 电气工程概念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电气工程是一门利用电磁学现象和电子技术来设计、研发和维护各种设备和系统的工程学科。

在农业领域中,电气工程可以应用于农田灌溉、温室控制、智能种植等方面。

通过电气工程技术,可以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减少浪费,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管理。

2. 自动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自动化技术是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设备,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监测、控制和调节。

在温室种植中,可以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 发展现状当前,我国的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化水平低、农民素质不高等,使得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受到了限制。

2.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深入,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技术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技术有望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精准化,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改变。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是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也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机遇,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这个领域,推动其不断创新和进步。

在本文中,我深入探讨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介绍了其发展现状与趋势,并共享了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考研热门专业解析-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考研热门专业解析-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一、专业解析(一)学科简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是农业工程的一个二级学科。

本学科是研究农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农村能源的科学利用、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用于农业和农村产业技术改造、发展农业信息高新技术开发研究的应用学科。

(二)培养目标业务水平和能力要求: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了解本学科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用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书刊,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具备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或技术管理的独立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三)相近学科与此专业相关的学科有: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二、推荐院校以下院校是该专业研究生院实力较强者,建议选报:中国农业大学、江苏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三、就业前景(1)我国的农业电气化的水平还比较低,电气化专业就业前景广阔。

农业电气化是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的重要技术基础。

农业电气化的范畴遍及农业各个部门的所有生产过程和绝大部分环节,以及居民生活的各个方向。

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的农场和农庄都已实现了电气化,但我国的农业电气化的水平还比较低,各地区发展也不平衡。

因此,农业,电气化专业的学生在农村和农业中拥有广阔的施展才能的空间。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在照相、广播、电话、电影、电视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城市中使用的各种家用电器也在农村居民中逐步得到推广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的电气化和自动化的水平。

(2)专业人才紧缺,机遇与挑战并存。

促进农业电气化的进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经济的发展,也需许多的专业人才去解决这一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在全国的高等院校中,开设此专业的仅有几所农业院校,该专业的毕业生不多。

但是与该专业相近的如电子、自动、通信等专业,每年的毕业生都很多。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就业前景解读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就业前景解读

专业介绍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学科是研究农村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技术、农业装备和产业技术改造的自动化技术、农业信息与网络技术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推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全面实施农村电气化的重要保障。

特别在甘肃省这个农村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加强农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气化及自动化学科建设,对繁荣西北地区的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电气化的全面实施等都具有深远和重要意义。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具备地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生产过程电气自动化及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有关的分析计算、工程设计、使用维护、生产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与农业、农村有关的地方电力系统、用电管理部门、电子信息产业和技术发展系统从事有关的技术设计、经营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具备地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生产过程电气自动化及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有关的分析计算、工程设计使用维护、生产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农业、农村有关的地方电力系统、用电管理部门、电子信息产业和技术发展系统从事有关的技术设计、经营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前景发展前景我国的农业电气化的水平还比较低,农业电气化是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的重要技术基础。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该专业学科是研究农村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技术、农业装备和产业技术改造的自动化技术、农业信息与网络技术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推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全面实施农村电气化的重要保障。

特别在我国部分农村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加强农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气化及自动化学科建设,对繁荣西北地区的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电气化的全面实施等都具有深远和重要意义。

农业电气化的范畴遍及农业各个部门的所有生产过程和绝大部分环节,以及居民生活的各个方向。

农业电气化及自动化专业

农业电气化及自动化专业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较系统地掌握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在农业电力工程领域和地方企业从事电气设计、设备安装、运行、检修、试验、技术改造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1.政治素质与思想品德要求:热爱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的品质及良好的思想品德,遵纪守法,严谨务实,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心理素质。

2.基本素质要求: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3.专业素质要求:掌握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数学、物理、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计算机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等基础理论,掌握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知识,包括供用电系统、供电设备、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电能计量、架空线路设计等。

受到科学思维、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等基本训练;受到电子、电工、电气检修、电气运行、电能计量实习、电网仿真实习、变电站仿真实习等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

4.自学能力与创新意识要求: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解决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5.身体、心理素质要求: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三、主要课程1.核心课程公共基础课:I、高等数学(一)II、大学外语(一)专业基础课:III、电路IV、电子技术V、电机及拖动VI、自动控制原理专业课:VII、供用电系统VIII、供电设备IX、电能计量X、配电自动化2.主要实践环节I电工专业实习II、电气运行实习III、变电站仿真实习IV、毕业实习V、毕业设计四、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学位:工学学士五、学期教学计划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学期教学计划表注:考核方式:理论课采用考试课形式(百分制),体育课及实践类课程采用考查形式(五级分制),通识教育课采用考查形式(二级分制)。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82804)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82804)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82804)学科门类:工学(08)一级学科:农业工程(0828)本学科是研究农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农村能源的科学利用、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用于农业和农村产业技术改造、发展农业信息高新技术开发研究的应用学科。

重点研究农业生产过程电气化与自动化及其智能化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农村电力系统设计、规划、管理与综合自动化技术、推进农村电力系统、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电气自动化及电子、信息新技术广泛应用和农村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

我校本学科有教授6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4人。

近年来形成了数个有活力的学科梯队,在农村电力系统自动化、节能技术与农村新能源、农业自动化技术、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与建设、农村水电站优化运行、农村配电网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获有多项省部级奖励。

一、培养目标掌握电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等方面的坚实的基础理论,以及农业生产过程和生物系统的自动化信息检测与控制及地方电力系统自动化等方面的系统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以及与人诚挚合作的精神。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前沿问题,在理论或专门技术问题研究中有新见解。

适于到高等学校及科研、设计、管理部门及有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设计、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能够成为用人单位的业务骨干。

二、主要研究方向1、农村电力系统自动化2、节能技术与农村新能源3、农业自动化技术4、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与建设5、农村水电站运行与管理三、学制和学分攻读硕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最短不低于2年,最长不超过3.5年(非全日制学生可延长1年)。

硕士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研究环节组成。

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9学分,研究环节5学分。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介绍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介绍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介绍1. 专业概述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是以电气工程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基础,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学科。

该专业培养具备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设计、调试、运行和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2. 专业课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电气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农业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主要课程包括:2.1 电气工程基础•电路分析与设计•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技术•电力系统与自动化装置2.2 自动化技术•控制理论与应用•PLC编程与应用•工业网络与通信•传感器与测量技术2.3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电气化技术•农业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信息化管理3. 专业能力培养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电气工程技术能力学生需要具备电路分析与设计、电力系统调试与运行等电气工程技术方面的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

3.2 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力学生需要掌握自动化控制理论与应用,能够运用PLC编程和传感器技术等自动化技术,设计和调试农业生产自动化系统。

3.3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综合能力学生需要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和需求,能够将电气工程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4. 就业前景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具备广泛的就业领域和良好的就业前景。

主要就业领域包括:4.1 农业企业毕业生可以在农业企业从事农业生产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调试和运行管理等工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4.2 农业机械化企业毕业生可以在农业机械化企业从事农业机械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工作,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4.3 农业科研院所毕业生可以在农业科研院所从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

4.4 政府部门毕业生可以在农业部门、农村电力管理部门等政府部门从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项目的规划、管理和监督工作,推动农村电气化建设。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介绍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介绍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介绍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是应用电气与自动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学科专业,是农业工程学的重要分支。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已经成为农业生产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将接受电气工程、自动控制、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以应对农业生产中的现代化需求。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电气工程基础、电机与拖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农业机械电气化与自动化技术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气与自动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够独立设计与改进农业生产设备与系统的能力。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农业机械化企业、农业科研单位、农业生产企业等单位从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农业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与调试,可以运用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与质量。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需要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需要了解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结合电气与自动化技术进行创新与改进。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农业生产者和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合作,共同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还可以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通过科研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科研项目来深入了解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的最新技术与发展趋势,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是应用电气与自动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学科专业,致力于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与质量。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农业机械化企业、农业科研单位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农业大学远程网络教育专科起点本科《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简介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8190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生产过程电气自动化及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有关的分析计算、工程设计使用维护、生产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与农业、农村有关的地方电力系统、用电管理部门、电子信息产业和技术发展系统从事有关的技术设计、经营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力、电子与控制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电子与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电力与自动化工程规划设计、科研开发及实验调试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农村(地方)电力系统及农用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有关的工程设计、科研开发及实验调试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电气、电子与控制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
2. 掌握应用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
3. 掌握电力及自动化工程的分析计算、工程设计方法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生物工程及其环境设计的检测控制技术;
4. 了解电力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5. 熟悉农业、能源与环境及电力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系统工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践、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答辩三个方面。

考核地点(场所),设在四川农业大学本部及生产实习基地内。

修学年限:2.5年至5年
修读学分:95学分
授予学位:符合成教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条件的,经本人申请,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工学学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