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简答题精选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简答题训练(附答案)

声现象简答题1、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答:因为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而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仅5-6Hz,低于人的听觉所能觉察的最小频率. 所以,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2、试说明为什么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答:在屋里谈话,墙壁产生的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到达人耳晚不到0.1s,所以回声和原声叠加在一起,听起来就比较响亮;在旷野只能听到原声而几乎听不到回声,所以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
3、听录音机放出自己的录音,会觉得不像自己的声音,但听别人录下的声音,却很逼真。
这是为什么呢?答:我们是从两个途径听到自己的声音,一个途径是声音通过空气传入耳膜,引起听觉,另一个途径是声音直接从口腔内由头骨传到内耳,引起听觉的。
自己说话或唱歌时,通过骨传导听到声音;而播放自己的录音时,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导的。
由于传声介质不同,由骨传导到内耳的声音包含了较多的低音成分,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音色发生改变。
因此听到的自己的录音与自己真实的声音有较大的差异。
而听别人说话、唱歌和播放别人的录音时,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导的,因此听别人录音感觉很逼真。
4、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看见室外树上的小鸟,也能听到室外小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她只看见室外树上的小鸟却听不到室外小鸟的“歌声”。
(1)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2)女孩在两个房间都能看见室外树上的鸟,而只能在甲房间听到室外鸟的“歌声”,这说明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有什么不同?答:(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乙房间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无法传声(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简答题汇总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简答题汇总1. 我国地势对气候与河流以及能源经济的影响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地势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使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影响能源经济:在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产生巨大水能。
2. 我国纬度位置特点以及优越性特点: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优越性:纬度较低,光热条件好;跨纬度广,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有利条件;旅游资源丰富。
3. 我国海陆位置特点及优越性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优越性:①东部降雨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②港口众多,便于发展海洋事业;③便于海上、陆上和世界各国发展对外贸易。
4. 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5. 我国地势特点及对气候、河流、水能影响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气候: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河流: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水能:阶梯交界处,蕴藏巨大水能。
6. 我国气候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7. 我国降水量分布趋势和时间分配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
8. 我国季风与非季风的界限: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9. 华北平原春旱原因:①春季降雨少;②气温回升,蒸发旺盛;③工农业以及人民生活用水量大。
10. 长江、黄河治理的关键:长江防洪,黄河治沙。
长江重点治理河段是川江、荆江。
11. 黄河的忧患在各个河段的表现有哪些?各段治理的重点是什么?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上河”问题突出。
治理:上游加强生态建设,中游水土保持,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12. 南水北调三条线路①东线: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水,利用京杭大运河输水,达山东、天津②中线:湖北丹江口引水,自流北上,达北京③西线:长江上游引水入黄河,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13. 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①乱占耕地;②过度放牧;③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④土地污染。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简答题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简答题专项练习题
9.20世纪的中国是从一段屈辱的历史开始的。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民族的抗争]
材料一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最恨和约,误国殃民。
上行下效,民冤
不伸……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义和团歌谣
材料二西摩尔联军的失败,永远消除了惯常被人提出来的那个论点,即一队外国军队,只要组织得好而且武器齐全,就可以在整个中国从这一端到那一端长驱直入,不会遇到有效的抵抗。
——美国传教士(1)根据材料一,指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其斗争的矛头指向谁?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列强的罪恶]
(2)上面四幅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沉重的影响]
(3)这两幅漫画均与哪次侵华战争有关?
(4)漫画一中身着清朝官服的人代表什么?中国在这次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答出两点即可)
(6)结合所学知识,写下你对漫画二的理解。
八上物态变化简答题

以下是八上物态变化简答题:
1. 为什么刚游泳起来会感到冷?
答:因为刚从游泳池里出来时,身上的水会蒸发吸热,使人体的温度下降,所以会感到冷。
2. 北方的冬天为什么菜窖里常放几桶水?
答:因为水在凝固时放热,所以北方的冬天菜窖里常放几桶水,能够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菜不会被冻坏。
3. 夏天,小明从游泳池里出来后用电风扇对着他吹,为什么他的身体会感到冷?
答:因为小明从水里出来后,身上有水,用电风扇对着他吹,加快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加快了蒸发,而蒸发吸热,所以他会感到冷。
4. 为什么一块玻璃板上的小水珠不见了?
答:因为小水珠在玻璃板上熔化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简答题专练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简答题专练1.计算:(1)22223823217a b a c c cd bd a --⋅÷;(2)3a +1(1)2a +-·221a a a --. 2.解关于x 的方程:2131x x x =++- 3.已知11a -=2,请先化简1(1)2a -+÷22214a a a ++-,再求该式子的值. 4.一般情况下,一个分式通过适当的变形,可以化为整式与分式的和的形式,例如:①11x x +-=(1)21x x -+-=11x x --+21x -=1+21x -; ②22x x -=2442x x -+-=(2)(2)42x x x +-+-=x +2+42x -. (1)试将分式12x x -+化为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的和的形式; (2)如果分式2211x x --的值为整数,求x 的整数值.5.某市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美化绿化城市”活动,计划经过若干年使城区绿化总面积新增360万平方米.自2015年初开始实施后,实际每年绿化面积是原计划的1.6倍,这样可提前4年完成任务.(1)实际每年绿化面积为多少万平方米?(2)为加大创建力度,市政府决定从2018年起加快绿化速度,要求不超过2年完成,那么实际平均每年绿化面积至少还要增加多少万平方米?6.在我市某一城市美化工程招标时,有甲、乙两个工程队投标,经测算: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60天,若由甲队先做20天,剩下的工程由甲、乙合作24天可完成.(1)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2)甲队施工一天,需付工程款3.5万元,乙队施工一天需付工程款2万元.若该工程计划在70天内完成,在不超过计划天数的前提下,是由甲队或乙队单独完成工程省钱?还是由甲乙两队全程合作完成该工程省钱?7. 如图,在△ABC 中,AB =BC =AC ,∠BAC =∠B =∠ACB =60°,点D ,E 分别在边BC ,AB 上,且BD =AE ,AD 与CE 交于点F ,.求∠DFC 的度数.8.已知实数a,b的对应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9.如果a为正数,为整数,求的最大值及此时a的值.10.计算:(1)12﹣313+27; (2)()()()2525232-++-.11.已知32x=+,32y=-.求:(1)x y+和xy的值;(2)求22x xy y-+的值.12.先化简,再求值:2222222x xy y x xyx y x x y-+-÷--+,其中实数x、y满足2421y x x=----.13.先化简,再求值:222 2222a b a ba ab b b a a ab⎛⎫-+÷⎪-+--⎝⎭,其中a,b满足130a b++-=.14.为了解学生参加户外活动的情况,对部分学生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进行抽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作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写出相应计算过程);(3)若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根据以上调查结果估计该校全体学生每天参与户外活动所用的总时间.15.某校为落实“双减”工作,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成立了5个活动小组(每位学生只能参加一个活动小组):A.音乐;B.体育;C.美术;D.阅读;E.人工智能.为了解学生对以上活动的参与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①此次调查一共随机抽取了________名学生;②补全条形统计图(要求在条形图上方注明人数);③扇形统计图中圆心角α=________度;。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羁绊(bàn)摺皱(zhé)惬意(qiè)B. 惨淡(cǎn)惨案(cǎn)惨遭(cǎn)C. 胭脂(yān)艳丽(yàn)沿革(yán)D. 摇曳(yè)摇篮(yáo)摇摆(yáo)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部电影感人至深,观众无不潸然泪下,真是耐人寻味。
B. 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
C. 他这个人平时沉默寡言,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
D. 春天的公园里,百花争艳,游人如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B. 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他每天晚上都坚持做作业到深夜。
C. 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了这道难题,终于让我们弄懂了。
D. 在公共场所,我们应该遵守社会公德,不要大声喧哗。
4. 下列诗句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一项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散文。
B. 《春》是朱自清的散文,《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散文。
C.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的散文,《庐山的云雾》是徐迟的散文。
D. 《三峡》是北岛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散文。
6. 下列作品中,属于神话故事的一项是()A. 《愚公移山》B. 《精卫填海》C. 《孟姜女哭长城》D. 《白蛇传》7.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
B. 月亮升起来了,星星也跟着亮了起来。
期末复习简答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业课件

答:①用热水加热,不能达到碘的熔点和沸点;②碘依然维持原来的固 体颗粒状态;③观察到的碘蒸气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属于升华现象。
期末复习10 (简答题)—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作 业课件( 共19张 PPT)
期末复习10 (简答题)—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作 业课件( 共19张 PPT)
答:水凝固结冰会放出热量使气温升高, 从而保护橘子不被冻坏。
4.民谚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霜 前冷、雪后寒”现象产生的原因。
答: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骤然降低(温度低于 0 ℃以下),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物体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 觉。雪熔化时需要吸热,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有“雪后寒”的感觉。
答: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厂应设置在 B 区。 因为在 B 区有小山的遮挡,可以减少织布工 厂对住宅区和学校的噪声污染。
3.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晚上气温将持续下降,这可急坏了橘子农 场主,因为严寒的天气可能毁掉一年的收获。农场主只好吩咐他的工人 给橘子树喷水,随着气温降低,水结成了冰,橘子保住了。请你说说农 场主这样做的物理原理。
期末复习10 (简答题)—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作 业课件( 共19张 PPT)
期末复习10 (简答题)—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作 业课件( 共19张 PPT)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憎恶(zēng wù)憎恨(zēng hèn)B. 狡黠(jiǎo xiá)侥幸(jiǎo xìng)C. 惬意(qiè yì)谴责(qiǎn zé)D. 惨淡(cǎn dàn)惨案(cǎn àn)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很直率,有什么说什么,从不拐弯抹角。
B. 这家餐厅的菜味道很好,每天都有很多人慕名而来。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并不骄傲自满,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
D. 老师在课堂上耐心讲解,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讲。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老师要求我们每天都要阅读课外书籍。
C. 他一放学就回家,书包还没放下,就坐在书桌前开始写作业。
D. 在这次比赛中,同学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是()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5. 下列文章中,属于议论文的是()A. 《背影》B. 《济南的冬天》C. 《春》D. 《一次讲演》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B.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C. 《与朱元思书》选自《陶渊明集》D.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编撰而成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雪后的校园,一片洁白,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
B. 那片枫叶在秋风中翩翩起舞,仿佛在向我们挥手告别。
C.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给人们带来了温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专项
1、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感觉运动员跑的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在屏幕内。
人们怎么会认为他们是运动的呢?
答:(1)运动员相对于屏幕是静止的(2)而跑道上静止的物体相对于屏幕是运动的
2、分别以火车头、车厢的座椅、树木、房屋为参照物,说一说行驶列车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哪些是静止的,相对于哪些是运动的
答: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车头、座椅是静止的,相对于树木房屋时运动的3、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1)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2)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3)在教室周围植树(4)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答:(1)(3)是有效的、合理的;(2)有效,但不合理;(4)是无效的这种装置只是监测装置
4、古有中医“悬丝诊脉”,今有医生用听诊器听音,这些都是医生了解病人病情的手段。
请说明:两种方法是对声哪方面的利用?两者主要是利用声哪方面的利用?
答:(1)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2)“悬丝诊脉”是利用丝线(固体)传声;
(3)听诊器主要是利用管中空气传声
5、寒冷的冬季,汽车水箱内加入酒精的目的是?下雪后在雪中撒盐的目的是?
答:(1)加入酒精后水的凝固点降低了,可以达到防冻的目的,用作防冻剂;
(2)下雪后在雪中撒盐,可以降低雪的熔点,加快雪的融化。
6、夏天,吃冰棍是一种解暑的方法。
刚刚从冰箱冷冻室里取出的冰棍,我
们吃的时候,有时会将舌头“粘住”,请解释这个现象
答:(1)从冰箱冷冻室里取出的冰棍,温度远低于0℃。
(2)当冰棍接触到舌头时,舌头上的水快速放热降温。
(3)当舌头上的水温度降至0℃,冰棍的温度还低于零度。
(4)舌头上的水继续放热而凝固,从而将舌头“粘住”。
7、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瓶子
里。
过一会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在一起了。
解释现象
答:(1)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0℃,
(2)放在水中后水放热降温,冰块吸热升温。
(3)当冰块附近的水温度降到0℃时,冰块的温度还低于0℃。
(4)冰块继续吸热,冰块附近0℃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使得冰块粘在一起。
8、一块金属在冰箱中冷冻后,取出放一会,表面会变湿。
如果马上用干毛
巾擦,能擦干么?为什么?
答:(1)从冰箱中取出的金属块温度比较低。
(2)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因为遇冷会液化而附在金属块表面上。
(3)擦去这层水,又有新的水蒸气在温度低的金属块表面因遇冷发生液化,所以一时擦不干。
9、吐鲁番是全国有名的火炉,常年高温少雨,水贵如油。
当地流行使用坎儿井(如下图所示),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
坎儿井能够减少水的蒸发的原因是:(1)井内温度低(2)空气流通慢
10、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
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融化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
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
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成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你能试着分析上面一段叙述中有哪些物态变化吗?
答:(1)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是凝华过程。
(2)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成气体,这是升华过程。
(3)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这是液化或凝华过程。
11、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暗的是水。
请你根据所学的光的反射知识进行解释。
答:光射到水面上发生的镜面反射,射到地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因此,迎着月光走,水面上由于发生镜面反射而进入人眼的光明显多于地面上由于漫反射进入人眼的光。
因此,迎着月光走,水面亮。
同理,背着月光走,水面上由于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光进入人眼;而地面上发生漫反射,有一部分光进入人眼。
因此,背着月光走,地面亮。
12、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
请你解释一下原因。
答:“云在水中飘”是光的反射现象。
“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和云在水面下的虚像同时出现所成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