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重症监护病房10a死亡因素分析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

外伤 害是护理工 作者应 高度重视 的问题 。
1 不 安 全 因素
定期 修改完 善各项规 章制度 。制作病房 中容易
出现差错 事 故 的安 全提 示 语 , 张贴 在 病 房 醒 目处 。
制 定 各 种 护 理 流 程 , 作 成 册 。经 常组 织 护 士 学 习 , 制
1 1 患 儿 因 素 .
护 , 断改进工 作 方 法 , 患儿 的安 全放 在 第 一 位 , 不 把 体 现 以 导 .
培养 他们 的安 全 防 范意 识 , 高 防范 能 力 。严 格遵 提
守 规 章 制 度 、 行 工 作 流 程 , 不 安 全 因 素 及 时 排 执 将
将 胶布 环形 缠 绕 肝 素 帽 1 ~2周 , “ ” 缠绕 再 s型 到头皮 针软 管上 , 素 帽和 头 皮 针及 软 管 处 于 一条 肝
线 上 。 此 种 固 定 方 法 软 管 不 会 打 折 , 头 也 不 易 针
脱 出。
除 , 意外 伤害 事件 降到最 低 。 将
参 考 文 献
作 压 力 。科 室 设 立 仪 器 负 责 人 1 , 辐 射 抢 救 台 、 名 对
烫伤等 意外事故 。
1 2 医护 人 员 的 因 素 .
暖箱 、 监护设 备 、 医疗 仪器 、 电线等定期 检修 , 损坏 对 的各 零部件及 时更换 , 确保其 处于 良好 的备用状 态 。 如发 现存在安 全问题立 即停用 , 时 向护 士长反 映 , 及 挂上 明显标识 , 经专业 检修人 员 检修 合 格后 方 可再 次使用 。
护理人员 配置 不 足 ; 儿病 情 反 复 , 疗 复杂 、 患 治 护理 工作量大 、 静脉穿刺 困难 ; 各类 仪器报 警及婴儿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 R4 7 3 . 7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i 0 0 1—4 1 5 2 ( 2 0 1 3 ) 1 7—0 0 1 3—0 3 DOI : 1 0 . 3 8 7 0 / h l x z z . 2 0 1 3 . 1 7 . 0 1 3
定, 其培 养 质量 无 法 衡 量 。因缺 乏 专 业 培 训 、 认 证 标 准 尚未 统一 及 临床 监 护 人 员 的 岗 位 管 理 未 推行 等 因 素 的影 响 , P I C U 专科护 士的专业理论 知识、 操 作 技
作者单 位 : 1 .武 汉 市 妇 女 儿 童 医 疗 保 健 中 心 护 理 部 ( 湖 北 武 汉 4 3 0 0 l 6 ) ; 2 . 武 汉 大 学 HO P E护 理 学 院 花芸 : 女, 硕士 , 主任 护 师 , 护 理 部 主 任 收稿 : 2 0 1 3—0 5—1 5 ; 修 回: 2 O 1 3—0 6— 2 5
理 的工作 背 景 , 还 需通 过儿 科专 科 护理 认 证考 试 且 为 国家认 证 的注 册 护 士 方 能 承 担 相 应 的护 理 工 作 ] 。 目前 国内对 于儿 科 重 症 监 护 专科 护 士 的 临 床 培 训标
准 多 由省 市 、 地 方 卫 生 行 政 部 门 或 护 理 学 术 机 构 制
科化 培养 、 有 较 高文化 素质 和专 业技 术 水 平 的优 秀 护 士来 担任 。在美 国 , 儿 科专 科护 士 不仅 需 要有 儿 科 护
绵阳市中心医院儿内科PICU死亡病例分析

绵阳市中心医院儿内科PICU死亡病例分析目的了解我院儿内科重症监护室(PICU)死亡病例构成,分析死亡原因,掌握死亡高危因素,提高危重症诊疗水平,降低死亡率。
同时有助于提高儿内科尤其是PICU专业人员对儿科常见病、危重病的认识。
方法将2008~2012年5年内在儿内科PICU死亡的63例病例,以第一诊断及直接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农村儿童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意外伤害全为1~3岁农村儿童。
死亡的前五位病种共51例,以颅内感染最多,其次依次为重症肺炎、暴发性心肌炎、意外伤害、败血症,婴儿期以重症肺炎多见,伴有先心病、肺发育不良者尤其明显,7~14岁以颅内感染多见;24h内死亡占55.55%,3个及以上脏器衰竭的患儿死亡率明显升高,其中颅内感染以脑疝多见,暴发性心肌炎仅单一循环衰竭而快速死亡,败血症和意外事件以休克、肾功能衰竭最突出,衰竭出现最多的是循环衰竭,其次呼吸衰竭,再次是休克。
结论需提高农村的医疗水平,应关注小儿肺炎,1~3岁农村儿童的意外伤害,学龄儿童的颅内感染,根据发病年龄、城乡、脏器损害不同,考虑病种可能有所不同而指导临床,在危重患儿的抢救中,应注意监测及维护脏器功能,尽量不发展到3个以上脏器衰竭,减少死亡率。
标签:儿科;PICU;疾病;死亡通过了解我院儿内科PICU死亡病例构成,分析死亡原因,掌握死亡高危因素,提高危重症诊疗水平,降低死亡率。
同时有助于提高儿内科尤其是PICU专业人员对儿科危重症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入院救治病例10 775例,男6732例,女4043例,城市2422例,农村8353例,年龄28d~14岁。
其中死亡病例共63例,男34例,女29例,城市9例,农村54例,详细记录死亡病例的性别、年龄、城乡分布、住院时间、第一诊断和最后死因等。
1.2 方法计算男女和城乡的儿童患者死亡发生率,并比较其差异。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控措施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控措施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中新生儿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5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找出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御措施。
结果:有4例新生儿因病情严重导致死亡,其余新生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没有生命危险,也没有并发症。
他们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好之后都住进了普通监护病房,随后顺利出院。
结论: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可以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1]。
标签: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防御措施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的不安全护理对新生儿的成长有很大的伤害,甚至会威胁到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影响非常严重。
本文主要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防御策略。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这一年间收治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54例,其中男婴儿29例,女婴儿25例,年龄在10分钟~28天之间。
1.2 方法经过详细调查统计,我院发现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士的专业水平、医院的管理制度、对新生儿的基础护理、医院的责任制度以及医院的用药管理等5个方法,下面我们将针对这些因素提出解决方案。
1.2.1 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和专业素养医院的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在进行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工作时要对婴儿有耐心,在出现任何问题时要及时向医生和婴儿家属反映,对于家属的问题必须细心解答。
医院应该对护士定期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考核,规范新生儿的护理工作,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和专业素养[3]。
1.2.2 完善医院的护理管理制度医院要针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不能有管理不完善的地方。
护士每天必须上交工作记录,提高护士的护理意识。
医院必须在每一个重症监护病房安装监控设备,以免发生医疗安全事故。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儿科护理是医院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儿科患者的特殊性使得儿科护理工作更加复杂和艰巨。
在进行儿科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可能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保障儿科患者的安全非常重要。
一、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1.患者本身因素儿科患者因为年龄小、抵抗力差等特点,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感染、伤害等。
儿科患者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免疫系统较弱,因此更容易感染病原体。
儿科患者常常因为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导致治疗措施不及时或不合适,这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医院环境因素儿科患者的病房环境对其康复、健康至关重要。
由于医院环境复杂,人员繁多,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儿科病房内常常有各种医疗设备,使用不当可能给患儿带来伤害。
3.人为因素儿科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但是人为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于儿科护理工作中。
例如医护人员的不专业操作、护理差错等都有可能对儿科患者的安全产生影响。
二、对策建议1. 强化患者及家属教育为了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减少患者因为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导致的误诊、误治,医院可加强健康教育,教育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要主动和医护人员交流,及时反映患儿的情况和变化。
在出院后还要做好疾病的康复指导,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
2. 儿科病房环境管理医院应加强对儿科病房环境的管理,保证病房内空气新鲜,设施卫生。
特别是在流感、水痘等传染病高发季节,应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对儿科病房内的医疗设备进行严格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减少对患儿的伤害。
3. 专业培训和定期考核医院应加强对儿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定期组织对儿科护理人员进行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
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儿科住院日的异常死亡率分析

儿科住院日的异常死亡率分析1. 引言儿科住院是指儿童因病情需要接受医院治疗、规定时间内住院观察的情况。
在儿科住院期间,我们不能忽视对异常死亡率的关注。
异常死亡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与住院患儿有关的意外死亡的比率。
本文将通过对儿科住院日的异常死亡率进行分析,探讨相关风险因素和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 数据来源和方法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某儿童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
我们从该系统中获取了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儿科住院患儿的相关信息,包括患儿的年龄、性别、住院日期、出院日期以及最终诊断等。
为了确定异常死亡率,我们进一步筛选了出院日期早于预期的患儿作为异常死亡的标准。
3. 分析结果3.1 年龄与异常死亡率的关系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患儿的异常死亡率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死亡率在不同年龄段存在差异。
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年龄段异常死亡人数总住院人数异常死亡率0-1岁10 200 5.0%1-3岁 5 150 3.3%3-6岁 2 100 2.0%从上表可以看出,0-1岁年龄段的患儿异常死亡率最高,为5.0%;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异常死亡率逐渐降低,3-6岁年龄段的异常死亡率最低,为2.0%。
3.2 性别与异常死亡率的关系我们进一步对不同性别的患儿进行异常死亡率的比较。
下表是根据性别划分的异常死亡率数据:性别异常死亡人数总住院人数异常死亡率男性12 250 4.8%女性 5 200 2.5%从上表可以看出,男性患儿的异常死亡率略高于女性患儿,男性患儿的异常死亡率为4.8%,女性患儿的异常死亡率为2.5%。
4. 讨论与建议通过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儿科住院日的异常死亡率在不同年龄段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其中0-1岁年龄段的患儿异常死亡率最高。
2.男性患儿的异常死亡率略高于女性患儿。
为了降低儿科住院日的异常死亡率,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关注0-1岁年龄段的儿童,加强监测和护理,提高对高风险患儿的关注程度。
2.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提早发现并预防潜在风险因素。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目的:针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明确科学护理的重要性。
方法:选取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近3年所收治的1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并称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然后针对两组患者采用差异化护理方法。
结果:试验组出现坠床以及感染的患儿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的科学实施,能够降低安全问题出现的几率,提升患儿整体治疗效果。
关键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因素;防范措施引言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是危重患儿救治的重要部门,在患儿的救治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一定的安全隐患,而护理工作工作的科学实施则能够有效防范安全问题的出现,从而为患儿的整体治疗提供良好的保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围绕本次研究课题首先进行研究对象的选择,具体而言,选取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近3年所收治的1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在上述选择的对象中,包括男性患儿51例,女性患儿49例,患儿年龄在3个月—10岁的范围内,平均年龄为3.9岁。
根据患儿的入院顺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儿,并设定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为了更好的显现研究成果,在上述两组患者采用差异性护理方法,之后进行结果对比。
在具体操作中,对照组患者主要接受重症监护室的常规治疗,对于试验组患者而言,则在重症监护室常规性及治疗的基础上围绕安全防护开展护理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项:第一,进一步细化患儿监测工作。
在常规监测的基础上,护理人员需要进一步细化患儿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做好处理,以此将安全问题出现的几率控制到最低。
比如,在患儿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疼痛应激反应,并根据观察结果来判断患者的意识情况。
通过对患儿监测工作进一步的细化,及时查找患儿身体的异常,并在第一时间联系治疗医师予以处理,进而对患儿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
王巧玲;张蓉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护理》
【年(卷),期】2011(003)002
【摘要】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无家长陪护、集中收治早产儿及各种新生儿危、急、重症病例的病房.患儿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任何意外事件,都将给患儿、家长带来痛苦,给医院带来不良影响.在重症病房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安全管理、重视细节护理、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 以降低NICU 住院患儿非医疗技术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率.
【总页数】2页(P164-165)
【作者】王巧玲;张蓉
【作者单位】430016,武汉,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430016,武汉,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J], 沈红五;丁敏;顾冬梅
2.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J], 李瑶青
3.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J], 肖善秋;李月凤
4.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J], 沈红五; 丁敏; 顾冬梅
5.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J], 李瑶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结果显示引起小儿死亡的十大疾病与国内其他
及危至甚症遗后重严起引、康健童儿胁威是仍,降下所有然
二、统计引起死亡的前10种疾病分布情况:分析前后
5a的^室死亡时同;比较前后5a主要致死疾病;观察各年 结果 。布分种病要主的病疾死致殷龄
位.肺炎及败血症又占58.20%,这与婴儿期器官发育不完
善、代偿功能差、防御力低有关。所以对婴儿期呼吸道疾病的
3 2
1昱瑞萍.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橘棠交用儿科学第6版上册 北京;人民卫生m版社.1
996:3~4
卢忡毅.匡风梧.杨仁仪.等1031倒危重病儿l岛球分析.宴用儿
科杂志.1 992;7(n:26
许丽平.张石枚住院新生儿病死率与死广原因分析.实用医学杂
志-1996;12u1):752 ‘收稿:1
998—08 1
良习惯。 二、临床特点:脑囊虫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囊虫数目,生 长位置所致的机械教应及虫体死亡后其毒素引起的炎症反 应“1。本组主要为前者所致.以癫痫型为主,这可能与儿童大 脑发育不完善,对囊虫刺激的反应强烈有关”1。无1例皮下
结节及脑外囊虫灶(眼囊虫病)等。其次为混台型。少数表现
为高颅压型和局限性体征。无成人的脑膜脑炎型及精神障碍 型。 三、头颅CT检查特点:平扫表现为规则低密度阴影.有 点状或环状强化.因儿童少有绦虫病史.无缘虫卵_匣复多次 进入脑部的机会.因而表现为单发。CT不同密度显示囊虫 发育不同阶段.钙化影像为囊虫死后形成.xl'JL一般病史短、 囊虫多处生部位分为暇型:脑实质型、脑室
参考文献
l
2%。查脑脊液15例.7洲颅内压
增高.】例脑脊液细胞数轻度升高.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脑 脊液囊虫酶联试验13例,阳性11例。大便检查未发现猪绦 虫卵和妊娠节片。脑电图榆查56例:轻度异常1 3倒.中度30
李德泽.侯水进儿童脑囊虫病61例临昧分析
1{)9l;6(6):307
宴用儿科杂志.
2
张回华.董福生.罗占义.等.小儿时囊虫病的临珠特点宴用儿
结论不同时期最死原因无明显改变,不同年龄段的致
死原目不同。 关建词危重病儿PICU死亡因素
我院1988年7月~1998年4月儿科重症监护室(P1CU)共 收治3202倒危重息儿.其中死亡375例.死亡率11.71“。本
占50%(其中合并先心病20%)和26.67%;学龄前期中枢感 染及白血病为前二位,分别为8例和4例,占21_05%和 为别分.因死要主为病肌心和瘤肿病血白以期龄学;“35.01
障麦(先心庸+障麦 瞳血塞 t心病 自血痔
83(“)35 9“】9.18) 23 22 19 】2 9韩 目52 8船 512
肺麦(先心翥+悻麦 自血霸 兜心翥 心m赢
;Of.97】3●.硭:埔b
孳龄期儿童以白血病、肿瘤爰心肌痛为主。比较前后sa死囤
显示致死病种无显著差异.死亡率后5a比前5a呈明显下降 趋势.
本文结果显示后5a死亡率明显低于前5a.原因之一为 加强了内外科之间的合作.降低先-IL,病患儿的死亡率。认为
1.加强对肺炎,尤其是并先心病患儿的集中管理.较早从普 通病房转人PICU.积极抗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支 持疗法改善患儿的全身情况.为外科手术选择最佳的时机. 直接从PICU转入儿胸外手术.从而减少了再次感染的机 会;2.通过内科姑息治疗,如球囊房隔造瘘.使用前列腺素E
!!!!生蔓!!鲞蔓!塑塞旦』!壁堕堡墨查
1 9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10a死亡因素分析
李壁如王莹许怀琪张雯
目的为战少重症恚儿的死亡率,经常评估主要死目・
表2前后5a主要死亡疾病比较
有助于提高PICU的诊治质量。 方法从引起儿童主要死亡疾病度不同年龄驻的见因
对375倒死亡惠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死亡原因:耍幼儿期以肺炎(尤以先天性心脏痛 并肺支)以度政血症为主;学龄前期以肺炎度中枢感染为主.
一、易感因素:本组显示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上升.随
着年龄增长,活动范围增大,饮食种类增多.感染寄生虫的机
会增加.同时儿童胃酸浓度低.对寄生虫的杀灭能力弱及血 脑屏障不完善也是造成发病率高的原因。大理白族地区有食 生猪肉习惯.囊虫病发病率高.农村高于城市。应注意预防.
严格肉榆,不食未煮熟的肉食.生食蔬菜要洗净.改善饮食不
5.修凹:1998儿lO)
脑囊虫病临床与CT67例
张翠香李品江
本文对我科从199 4年至今门诊和住院的67例d,JL脑 囊虫病临床与头颅cT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男33例.女34例.年龄1a2mo~3a10例. ~6a22例.~9a20例.~l 4a15例。城市18例.农村49例。食 生猪肉史24例.均有吃生凉拌菜史.否认食米猪肉史。均否 认有绦虫节片排出史, 二、诊断依据:】.癫痫样发作、颅内压增高及神经系统 症状排除其他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2.头颅CT检查发现 有肉芽肿或典型脑囊虫病灶。3.血和(或)脑脊液囊虫酶联 试验用性。 三、临床表现:1.癫痫型: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者55例 (82.1%)。其中全身性大发作1 9例(34.5蹦)。全身性小运动 型发作18例(32.7%)。单纯性部分发作1 6例(29%)。限局 性感觉性发作2例(3.64弘)。2.顺高压型:6例(8.95%).均 以恶心、头桶、呕吐起病.无视力障碍及意识改变。3.混合 型:28例(41.79%).兼有以上两型表现。4.肢体运动功能障 碍型:4例(5.97%).表现为急性偏瘫。5发热21例 (31.34蟛),脑膜刺激征5例.病理征阳性10例.均无皮下结 节。 讨 论
促使动脉导管开放.消炎痛促使动脉导管关闭等,纠正先心
引起死亡的前10种疾病分布情况
病患儿的血液动力学改变,改善缺氧,并积极争取手术时机 以挽救患儿生命;3.近年来我院心血管外科开展的先心病急
诊手术和上述措施.太大降低先心病的死亡率。说明在重症 先心病并肺炎时如何选择良机,及时治疗原发病极为重要。 原因之二是近年来人工呼吸机的合理应用.使肺炎呼吸衰竭
网、辅助检查:头颅CT平扫均见片状和小圆形低密度
灶。43例强化后低密度影中可见环形或结节状强化。34例有 轻微的占位效应。2例有点状钙化壮。血囊虫酶联试验59 例.41例阳性.用性率71
型、脑膜型和混合型。本组以脑实质型居多.占72.5蹦.脑实 质型病灶位置表浅.多在皮质运动区域.常导致癫痈发作.与 临床症状相符合。
羊I杂志.1
99(I;5(5):248
例.重度13例。9例脑电地形图提示有局灶性异常、与头颅
cT抟查病灶部位一致。
f收稿:1998—05—10.悟回:1998
09
1 8)
忭吉单l#:671000云南省太理州医院儿科(张翠香).CT亨(李品扛)
万 方数据
十枢培染
÷嬲女
44
入PICU后的死亡时问显示.人PICU24h内死亡l
例.25~72h死亡78例,>72hl 53例。婴儿期以肺炎(尤以合 并先心病者)和败血症占死亡前二位,分别为90例(合并先 心病59例)和19例,分别占要儿期死亡数的46.63%(其中 合并先心病30.57%)及9.85%;幼儿期以肺炎和先心病为 前二位死因,分别为30例(合并先心病12例)和16例.分别
晚插管者明拄改善。
参考文献
我院收治人Plcu的标准与国内其他医院相同。病人来
源包括普通儿内病区转入或直接收人。根据10a的观察.进 入Plcu小于2{h死亡1,14例(38 4“)。认为PICU收治病 人的标准不易过严.同时应把握好由普通病房转入PICU的 时机.加强监护。由于儿科危重病例病情进展快,过分强河严 标准.会使部分病人延误病情.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综上所述.d,Jk时期的死亡与原发病及发病年龄密切有 关.了解PICU中引起死亡的常见疾病种类和各年龄发病的 特异性.有助于降低儿科疾病的死亡率。
的抢救率明显提高,从而降低r死亡率.我们认为正确掌握 气管插管指证和及时把握插管良机是关键,埘早期呼吸衰竭
病例加强临床及血气监测,尽早气管插管.纠正缺氧.使患儿 作者单位;200092上裤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PICU 在生命器官功能发生不可逆损害之前即得到治疗.其预后较
万 方数据
20
!塑!生墨1 1堂璺!塑堡旦些壁!堕压墨查
预防十分重要.对抢救重症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加强呼吸道
管理上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UCIP院本 10a引起患儿死亡的前lo种疾病分布情况 1705例.死亡231例t死 治收a5前.例07种病他其.1表见 .9为率亡死。例41亡死,例7941治收a5后.%5 31率亡 表1 痰亡死要主a5后前.%26 。2表见病
论 。%I7.01和%76.14占,例9和例53
文通过对其死亡病例的死因分析和总结,探讨了近10a引起 儿童死亡的常见因素.
稿床资料 一、对象死亡病例375例,男226例.女149例。年龄
分组按照<实用儿科学)提出的标准m.各年龄段的患儿死亡
数分别为婴儿组193例.幼儿组60例.学龄前期38例.学龄 期8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