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15份试题及答案
历年物理高考试题及答案

历年物理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成正比答案:B2.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B.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C. 能量的总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保持不变D.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答案:D二、填空题1.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电压U和电流I之间的关系是:\[ R = \frac{U}{I} \]。
2. 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红、绿、蓝三、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方向上的力F=10N,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所以\[ a = \frac{F}{m} = \frac{10}{2} = 5 \text{ m/s}^2 \]。
2. 一个电子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是3×10^-14 N,求电子的电荷量。
解:根据库仑定律,\[ F = k \frac{qQ}{r^2} \],由于是单个电子,Q=q,且已知F,可以求出q。
假设电场强度为E,则\[ F = qE \],所以\[ q = \frac{F}{E} = \frac{3 \times 10^{-14}}{E} \]。
由于题目中没有给出电场强度E,无法直接计算电荷量q。
四、实验题1. 请描述如何使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力。
答案:将弹簧秤的挂钩挂在待测物体上,确保弹簧秤垂直于地面,待弹簧秤稳定后,读取指针所指的数值即为物体的重力。
2. 根据题目所给的实验数据,绘制小车在不同拉力下的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图。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将每组数据的拉力F作为横坐标,对应的加速度a作为纵坐标,用点标记出每组数据,然后用平滑曲线连接这些点,即可得到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图。
高中物理试题及答案大全

高中物理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2×10^8 m/sC. 1×10^8 m/sD. 4×10^8 m/s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A. 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B. 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C. 物体质量与速度的比值D. 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比值答案:A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 m/s²,那么在第3秒末的速度是()A. 4 m/sB. 6 m/sC. 8 m/sD. 10 m/s答案:A二、填空题4.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遵循______定律。
答案:库仑5. 一个物体的动能是其质量的一半乘以速度的平方,其公式为______。
答案:E_k = 1/2mv²6.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______。
答案:保持不变三、简答题7. 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答案: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指出对于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8. 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请简述其基本原理。
答案: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现象。
其基本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即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四、计算题9.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 m/s²,求物体在第5秒末的速度和位移。
答案:根据公式v = at,物体在第5秒末的速度v = 4 m/s² × 5s= 20 m/s。
根据公式s = 1/2at²,物体在第5秒末的位移s = 1/2× 4 m/s² × (5s)² = 50 m。
10. 一个点电荷Q产生一个电场,其电场强度E与距离r的关系为E = kQ/r²,其中k为电场常数。
历届高考物理真题整理答案及解析

历届高考物理真题整理答案及解析常常成为考生备考的重要素材。
通过整理,并结合详细的答案及解析,考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考试要求和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下面将对进行整理,并给出相应的答案解析。
一、力学部分1. 弹簧振子问题题目:一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与振幅的关系是什么?答案及解析: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与振幅之间满足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
当振幅较小时,振动周期接近一个常数,而当振幅较大时,振动周期会随着振幅的增加而略微减小。
2. 力矩问题题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通过一根静摩擦系数为μ的绳子悬挂在一根半径为R的圆柱体上。
求绳子上所受的拉力大小。
答案及解析:考虑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以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绳子所施加的拉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可得出绳子上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μR)。
二、热学部分1. 热传导问题题目:一根长度为L的铁棒,一端放在沸水中一段时间,使其温度升高。
然后将其另一端放在冰水中,求铁棒中心处的温度分布情况。
答案及解析:由于铁棒两端温度不同,会导致热传导,使得中心处的温度逐渐升高或降低。
可以利用热传导方程求解铁棒中心处的温度分布情况,具体求解过程可以参考热传导理论。
2. 热力学第一定律问题题目:一定质量的物体从初温为T1的状态经历一系列过程,最终温度为T2。
求该物体总的热量变化量。
答案及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该物体总的热量变化量等于该物体所吸收的热量减去所放出的热量,即ΔQ = Qin - Qout。
具体求解过程需要根据热力学过程的性质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
三、电磁学部分1. 安培环路定理问题题目:一个闭合回路中通过电流I1、I2、I3,分别位于不同的位置。
根据安培环路定理,求该闭合回路中的磁场强度。
答案及解析:根据安培环路定理,该闭合回路中的磁场强度等于通过该回路所穿过的电流的代数和乘以相应的系数。
具体求解过程需要根据电流所在位置和相关参数进行计算。
2. 法拉第电磁感应问题题目:一个导体环沿垂直于磁场方向以速度v匀速旋转。
高考试题及解析物理答案

高考试题及解析物理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下列关于合力和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合力越大,加速度越大B. 合力越大,物体质量越大C. 合力不变,加速度不变D. 合力不变,物体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答案:A解析:牛顿第二定律公式为\( F = ma \),其中\( F \)表示合力,\( m \)表示物体质量,\( a \)表示加速度。
由此可知,合力与加速度成正比,而与物体质量无关。
因此,选项A正确。
2.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0B. 9.8m/s²C. 10m/s²D. 11m/s²答案:B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仅受重力作用而下落的运动。
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²,因此选项B正确。
二、填空题1. 根据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1/2乘以物体质量与速度平方的乘积。
若物体质量为2kg,速度为4m/s,则物体的动能为________。
答案:16J解析:动能公式为\( E_k = \frac{1}{2}mv^2 \),代入给定的物体质量\( m = 2kg \)和速度\( v = 4m/s \),可得\( E_k = \frac{1}{2} \times 2kg \times (4m/s)^2 = 16J \)。
三、计算题1. 一辆质量为1000kg的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
若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为-5m/s²,求汽车从刹车到完全停止所经历的时间。
答案:4s解析: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v = v_0 + at \),其中\( v \)为最终速度,\( v_0 \)为初始速度,\( a \)为加速度,\( t \)为时间。
因为汽车最终速度为0,所以\( 0 = 20m/s - 5m/s² \times t \),解得\( t = 4s \)。
2021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解析集(全国15套)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解析集目录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新课标卷Ⅱ)(适用于宁夏新疆吉林黑龙江云南贵州甘肃青海西藏内蒙古) (2)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新课标卷Ⅰ)(适用湖北.湖南.山西河南河北) (1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 (25)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北京卷) (34)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 (4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54)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66)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78)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 (86)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9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98)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物理 (107)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 (116)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科综合 (124)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 (134)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新课标卷Ⅱ)(适用于宁夏新疆吉林黑龙江云南贵州甘肃青海西藏内蒙古)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
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
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
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14.解析:当0<F<f max时,a=0;当F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才具有加速度,故C 对15.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上。
2025年湖南省邵阳市物理高考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5年湖南省邵阳市物理高考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在以下哪个过程中,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势能?A、自由落体运动B、匀速上升的物体C、弹簧被压缩后释放D、物体在水平面上滑动答案:C解析:在弹簧被压缩后释放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然后随着物体运动,动能又可能转化为势能(如重力势能)。
因此,这个过程涉及动能转化为势能。
2、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斜面倾角为30°,重力加速度为9.8m/s²。
则物体下滑1秒后的速度为:A、2m/sB、4m/sC、6m/sD、8m/s答案:B解析: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时,受到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沿斜面方向的重力分量为mg*sin(θ),其中m是物体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θ是斜面倾角。
物体下滑的加速度a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a = g*sin(θ)代入数值:a = 9.8m/s² * sin(30°) = 9.8m/s² * 0.5 = 4.9m/s²使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v = a*t代入加速度和时间:v = 4.9m/s² * 1s = 4.9m/s所以物体下滑1秒后的速度为4.9m/s,四舍五入后为4m/s,选项B正确。
3、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小于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路会发生偏折D、光在水中传播速度大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答案:A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确实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选项A正确。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约为3×10^8 m/s,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会小于真空中的速度,因此选项B和D都是错误的。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由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路会发生偏折,但选项C描述的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情况,并没有指出斜射,因此也不正确。
历届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历届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的是光的干涉现象?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衍射D. 光的干涉答案:D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哪个表达式是正确的?A. F = maB. F = mvC. F = m/aD. F = ma^2答案:A3. 以下哪种力不是保守力?A. 重力B. 弹力C. 摩擦力D. 电场力答案:C4.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下列哪个符号表示气体的压强?A. VB. TC. PD. n5.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发生?A. 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速度逐渐增加C. 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突然加速D. 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答案:C6.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A. 法拉第定律B. 欧姆定律C. 库仑定律D. 楞次定律答案:A7. 根据量子力学,下列哪个概念描述的是粒子的波动性?A. 波函数B. 能级C. 跃迁D. 量子态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电流的物理量?A. 电压B. 电阻C. 电荷D. 电流答案:D9.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磁场的基本单位?B. 安培C. 库仑D. 伏特答案:A1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哪个表达式是正确的?A. ΔU = Q + WB. ΔU = Q - WC. ΔU = Q / WD. ΔU = W / Q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______的单位。
答案:距离2.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等于电压V除以电流I,即R = ______。
答案:V/I3.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两个物体之间的力是______的。
答案:相互作用4.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与______无关。
答案:体积5.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______。
答案:光速6. 根据德布罗意假说,物质也具有______。
答案:波动性7. 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是由______提出的。
人教版物理高考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人教版物理高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在下列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合力越大,其运动状态改变得越慢。
B、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其速度一定为零。
C、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D、物体受到的合力越大,其速度变化得越快。
2、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这三个力分别是(F1=5 N)(向东),(F2=10 N)(向北),(F3=10 N)(向西)。
要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哪个力的方向和大小合适?A、(F4=5 N)(向南)B、(F4=15 N)(向南)C、(F4=10 N)(向南)D、(F4=15 N)(向东)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秒末的速度为6 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A. 1 m/s²B. 2 m/s²C. 3 m/s²D. 4 m/s²4、一个质量为0.5 kg的物体,受到一个10 N的力作用,沿力的方向移动了2 m,则物体所做的功是()A. 5 JB. 10 JC. 20 JD. 50 J5、题干:在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成正比B.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C.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成正比D.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6、题干:下列关于机械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B.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但动能和势能不可以相互转化C.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只能转化为势能D.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势能只能转化为动能7、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光滑斜面下滑,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与斜面的倾斜角度无关B、物体下滑过程中速度的大小随时间均匀增大C、物体下滑过程中动能的增量等于势能的减少量D、物体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以下哪些现象可以用“能量守恒定律”来解释?()A、摩擦生热B、抛物线运动C、水从高处流向低处D、电灯泡发光2、下列哪些物理量属于矢量?()A、速度B、温度C、时间D、力3、下列关于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C、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D、所有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都受到重力作用E、物体的惯性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三、非选择题(前4题每题10分,最后一题14分,总分54分)第一题题目: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总复习物理查缺补漏㈠1.一艘油轮装载着密度为9×102kg/m 3的原油在海上航行。
由于故障而发生原油泄漏。
如果泄漏的原油有9t ,海面上风平浪静时,这些原油造成的污染面积最大可达到 ( )A.108m 2B.109m 2C.1010m 2D.1011m 22.日光灯中有一个启动器,其中的玻璃泡中装有氖气。
启动时,玻璃泡中的氖气会发出红光。
这是由于氖原子的 ( )A.自由电子周期性运动而产生的B.外层电子受激发而产生的C.内层电子受激发而产生的D.原子核受激发而产生的3.如图所示,金属线框abcd 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其右方存在一个有理想边界的方向竖直向下的矩形匀强磁场区,磁场宽度大于线圈宽度。
金属线框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向右运动,ab 边始终保持与磁场边界平行。
ab 边进入磁场时线框恰好能做匀速运动。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框进入磁场过程,F 做的功大于线框内增加的内能B.线框完全处于磁场中的阶段,F 做的功大于线框动能的增加量C.线框穿出磁场过程中,F 做的功等于线框中增加的内能D.线框穿出磁场过程中,F 做的功小于线框中增加的内能4.如图所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l.0m 的六个质点a 、b 、c 、d 、e 、f ,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
一列横波以l.0m/s 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 =0时到达质点a ,使a 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t =1.0s 时,质点a 第一次到达最高点。
则在质点a 第二次到达最高点,并由最高点向其平衡位置运动的时间内,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质点b 、f 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B.质点c 、e 的速度逐渐增大 C.质点d 、f 向下运动 D.质点b 、f 向上运动5.一个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它运动到M 点时,恰好与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静止粒子碰撞,在瞬间合为一体。
那么碰撞后的轨迹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哪个(实线是碰前的轨迹,虚线是碰后的轨迹,不计重力)( )A. B. C. D.6.一名运动健将身高2m ,在奥运会跳高比赛中的成绩为2m 。
假设该运动健将在月球上跳高(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那么他跳高的成绩约为( )A.12mB.7mC.6mD.2mM MB7.⑴如图所示,Ⅰ、Ⅱ、Ⅲ三条线分别表示多用电表指针的指示位置。
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50V ”挡,Ⅱ的示数为______V ;Ⅲ的示数为_______V ;选择开关置于直流“100mA ”挡,Ⅰ示数为______mA ;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10Ω”挡,Ⅲ的示数是____Ω。
若接着要测阻值约为30Ω的电阻,应采取的测量步骤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⑵待测电阻R X ,阻值约为25k Ω,在测其阻值时,备有下列器材: A.电流表(量程100μA ,内阻2 k Ω);B.电流表(量程500μA ,内阻300Ω); C.电压表(量程10V ,内阻100k Ω);D.电压表(量程50V ,内阻500k Ω); E.直流稳压电源(15V ,允许最大电流1A );F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k Ω,额定功率1W ); G .电键和导线若干。
①电流表应选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
②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电阻R X 阻值的电路图。
③根据电路图,用实线代替导线将下列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
8.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木块A 、B 并排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静止,它们的质量都是M =0.60kg 。
一颗质量为m=0.10kg 的子弹C 以v 0=40m/s 的水平速度从左面飞来射向A ,射穿A 后接着射入B ,并留在B 中。
此时A 、B 都还没有离开桌面。
测得A 、B 离开桌面后的落地点到桌边的水平距离之比为1∶2。
求:A 、B 、C 系统在桌面上相互作用的全过程中产生的内能是多少?(取g =10m/s 2)30 20 105 0 0 0 0 50 102 100 20 4 150 30 6 200 40 8 250 501040 50 100200500 1000 ∞ ⅠⅡ Ⅲ Ω~9.如图所示,A 、B 是一对平行放置的金属板,中心各有一个小孔P 、Q ,PQ 连线垂直金属板。
现从P 点处连续不断地有质量为 m 、带电量为+q 的带电粒子(重力不计),沿PQ 方向放出,粒子的初速度可忽略不计。
在t =0时刻开始在A 、B 间加上如右下图所示交变电压(A 板电势高于B 板电势时,电压为正),其电压大小为U 、周期为T 。
带电粒子在A 、B 间运动过程中,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忽略不计。
⑴如果只有在每个周期的0~T /4时间内放出的带电粒子才能从小孔Q 中射出,则两板间距离d 的最小值是多少?⑵如果两板间距离d 取⑴中得到的最小值,求每个周期内从小孔Q 中有粒子射出的时间与周期T 的比值。
1.D2.B3.D4.C5.A6. B7. ⑴19.9;10.0;50;1.20×103,将选择开关换到×1Ω档,重新进行欧姆调零,再进行测量。
⑵①B ②C ③内接,分压。
8. 73.2J9. ⑴m qUT d 1622= ⑵423-=∆T t高考总复习物理查缺补漏㈡1.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中分子热运动加剧,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都一定增大B.对气体加热,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C.物质内部分子间吸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排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增大D.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悬浮颗粒碰撞作用不平衡而造成的2.如图所示,两细束不同的单色光a 、b 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到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从下表面射出时a 光线的侧移较大。
由此可以判定( )A.在空气中a 的波长大于b 的波长B.在玻璃中a 的频率大于b 的频率C.在玻璃中a 的传播速度大于b 的传播速度D.在真空中a 的传播速度小于b 的传播速度Q A BP t3.如图所示的正方形区域内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沿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有两个带电微粒a、b均从左边界的同一点P以垂直于边界的方向进入该区域,并恰好都能开始做匀速圆周运动。
(不考虑两带电微粒间的电场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微粒运动的周期不一定相等B.两微粒在该区域内经历的时间一定相等C.两微粒在该区域内运动过程中,电势能都一直在减小D.若两微粒的初动量相等,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也一定相等4.同步卫星定位于地球赤道正上方。
已知它离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则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0B.g0C.ω2hD.ω2 (R+h)5.已知碳原子的相对原子量为12.000000u,氢原子的相对原子量为1.007825u,中子质量为1.008665u,质子质量为1.007276u,那么6个质子和6个中子结合成一个碳原子核时,与该过程释放的能量相对应的质量亏损是()A.0.098940uB.0.095646uC.0.087312uD.以上都不正确6.如图所示,S1、S2是同一个水槽内的两个波源,它们在水槽中分别激起两列水波,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
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λ1、λ2,且λ1>λ2,某时刻图中P质点处恰好两列波的波峰相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质点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B.P质点将始终位于波峰C.由于两列波的波长不同,因此P点的振动不遵从波的叠加原理D.P点的振动仍遵从波的叠加原理,但并非始终加强7.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滑绝缘半圆环分别固定在竖直面内,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匀强电场的方向水平向左。
两个质量相同,带等量正电荷的小球同时从半圆轨道左端最高点处由静止释放。
M、N分别是两轨道的最低点。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两小球到达各自最低点时的速度v M>v NB.两小球第一次到达各自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 M>F NC.两小球第一次到达最低点所用的时间t M>t ND.在磁场中的小球可以到达轨道的最右端,在电场中的小球不能到达轨道的最右端+qE1 28.某同学的家住在一座25层的塔楼内,他每天乘电梯上下楼。
经过多次仔细观察和反复测量,他作出了电梯启动后的运动图象。
根据这个图象,他在电梯内用台秤、重物和秒表测量这座塔楼的高度。
他把台秤放在电梯内,将重物放在台秤的托盘上,电梯从一层开始启动,经过不间断的运行,最后到达25层。
在整个过程中,他记录了台秤在不同时段的示数,并填在了表内。
由于0~3.0s 段的时间太短,他没有来得及将台秤的示数记录下来。
假设在每个时间段内台秤的示数都是稳定的,重力加速度取g =10m/s 2,求:⑴在0~3.0s 内时间段内台秤的示数应该是多少?⑵根据测量数据,推算该塔楼每一层的平均高度是多少?9.高频焊接是一种常用的焊接方法,其焊接的原理如图所示。
将半径为10cm 的待焊接的圆形金属工件放在导线做成的1000匝线圈中,然后在线圈中通以高频的交变电流,线圈产生垂直于金属工件所在平面的变化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的变化率为10002πsin ωt T/s 。
焊缝处的接触电阻为工件非焊接部分电阻的99倍。
工件非焊接部分每单位长度上的电阻为R 0=10-2πΩ m -1,焊接的缝宽非常小。
求焊接过程中焊接处产生的热功率。
(计算中可取π2=10,不计温度变化对电阻的影响)1 210.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一个长为L 的长木板C ,在C 左端和距左端s 处各放有一个小物块A 、B ,A 、B 都可视为质点,它们与C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A 、B 、C 的质量都是m 。
开始时B 、C 静止,A 以某一初速度v 0向右运动。
设B 与C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求:⑴A 相对于C 向右滑动过程中,B 与C 之间的摩擦力大小。
⑵为使A 、B 能够相碰,A 的初速度v 0应满足什么条件?1.D2.B3.C4.D5.A6.D7.C8. ⑴5.8kg ⑵2.9m9. P =4.95×103W 10. ⑴0.5μmg ⑵v 0>gs μ3高考总复习物理查缺补漏㈢1.有一种衰变叫“轨道电子俘获”,它发生于核内中子数相对过少的放射性原子核。
核内的一个质子(H 11)可以俘获一个核外电子(e 01-)并放射出一个中微子而转变为一个中子(n 10)。
经过一次“轨道电子俘获”,衰变后原子核与衰变前的原子核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量数不变,原子序数减少1B .质量数增加1,原子序数不变C .质量数不变,原子序数不变D .质量数减少1,原子序数减少12.如图所示,从S 处发出的热电子(初速为零)经加速电压U 加速后垂直进入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发现电子向上极板偏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