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综合练习讲解学习
大班数学活动《找规律》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找规律》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观察、描述并找出物体间的简单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创造简单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找出物体间隐藏的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卡片、积木等。
2.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有规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规律。
2. 例题讲解(15分钟)(1)出示例题1:找出下列图片中的规律。
图片1:红、黄、红、黄、红、黄图片2: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图片3:大、小、大、小、大、小(2)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并找出规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题1:找出下列图片中的规律。
图片1:蓝、绿、蓝、绿、蓝、绿图片2:星星、月亮、星星、月亮、星星、月亮图片3:高、矮、高、矮、高、矮4. 创造规律(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的规律,如:红、黄、红、黄。
(2)学生运用画笔、纸张等学具,创造一个类似的规律。
(3)展示学生作品,共同欣赏。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找规律》2. 板书内容:规律的概念例题1及规律练习题1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下列图片中的规律,并说明规律的类型。
图片1:黑、白、黑、白、黑、白图片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图片3:厚、薄、厚、薄、厚、薄2. 答案:图片1:颜色规律,黑白交替图片2:形状规律,三种形状循环出现图片3:厚度规律,厚薄交替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规律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创造规律环节,部分学生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规律,如衣服的条纹、地砖的铺设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找规律》同步练习及答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同步练习《找规律》同步练习(一)1.按规律选一选。
(填序号)(1)(2)2.数一数,填一填。
(1)(2)(3)3.摆一摆,画一画,填一填。
(1)(2)(3)(4)(5)4.按规律填数,再计算。
6+6+6=( )7+7+7=( )□+□+□=□24-6-6-6=( )27-7-7-7=( )30-□-□-□=□5.给小鱼画花纹。
6.想一想,填一填。
△○□△○□……第9个图形是( ),第10个图形是( )。
答案1.(1)③ (2)②2.(1)4 2 4 2(2)2 3 2 3(3)4 3 4 33.画图略(1)3 5 3 5 3 5(2)3 4 3 4 3 4(3)6 7 8(4)1 2 3 1 2 3 1 2 3(5)4 3 3 4 3 3 4 3 34.18 21 8+8+8=24 6 6 30-8-8-8=6 5.左边画7个,右边画4个6.□ △《找规律》同步练习(二) 1.接着应该摆什么?请圈出来。
(1)(2)(3)(4)(5)2.按规律接着涂。
(1)(2)(3)3.请你接着画一画。
(1)(2)(3)4.自己涂出有规律的颜色。
(1)(2)(3)5.找出与其他图形不同的一组图形,并圈出来。
6.找一找,有什么规律?画一画。
答案1.圈图略 (1)第2个 (2)第2个 (3)第2个 (4)第2个 (5)第3个2.略3.(1)(2)(3)4.符合规律即可5.圈第2幅图6.《找规律》同步练习(三)一、按照下图中数的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二、看图填空,找规律。
1、(1)图中共有()个,()个,和个数()。
(2)规律: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组成封闭图形时,两种物体的个数()。
三、下面各图中,哪一行的规律和其他三行不一样?请在后面打“√”。
四、按规律填数。
(1)10、 9、、7、、、 4、、、。
(2)65 、、 55、 50、、 40、、、。
(3)38、35、32、、。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3.1 找规律》习题课件(附答案)

10.学校预定春季校服,大号校服120元一套,小号校服100元
一套,买大号校服30套,小号校服20套。
(1)两种校服分别付多少元? 120×30=3600(元) 100×20=2000(元) 答:大号校服付3600 元,小号校服付2000 元。 (2)李老师带了6000元买校服,够吗? 3600+2000=5600(元)
5600<6000,够
11.(1)一打袜子12双,20打袜子一共多少双? 12×20=240(双)
答:20打袜子一共240 双。
(2)一打袜子卖44元,20打袜子能卖多少钱? 44×20=880(元) 答:20打袜子能卖880 元钱。
12.一套少儿连环画共有14本,书店运来了30套,一共有多少
本?如果一套少儿连环画的售价是130元,这些少儿连环画
三
乘法
找规律
BS 三年级下册
作业习题
作业提升方向 1.用估算法巩固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2.解决价格问题
3.寻找有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4.用拆分法解决乘法算式问题
作业提升练
9.在 里填上“>”“<”或“=”。 50×16 = 800 49×20 < 1500 33×20 < 33×22
31×20 > 600 29×40 < 1200 21×20 > 21×10
12×50=600(米) 答:这个圆形广场的周长是600 米。
一共能卖多少元? 14×30=420(本) 130×30=3900(元) 答:这些少儿连环画一共能卖3900 元。
13.(1)1箱蜜蜂一年可以酿70千克蜂蜜,小强家的蜜蜂一年可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酿蜂蜜多少千克?(千克为质量单位)
70×11=770(千克) 答:小强家的蜜蜂一年可以酿蜂蜜770 千克。 (2)王家村共养了90箱蜜蜂,一年可以酿蜂蜜多少千克? 70×90=6300(千克) 答:一年可以酿蜂蜜6300 千克。 (3)1千克蜂蜜卖22元,30千克蜂蜜能卖多少钱? 22×30=660(元) 答:30千克蜂蜜能卖660元钱。
小学数学练习题找规律填数字的进阶练习

小学数学练习题找规律填数字的进阶练习数字找规律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里,我们将探讨一些小学数学练习题中的数字找规律问题,并进行进阶训练。
一、基本练习题1. 观察下列数列,填入合适的数字:(1) 2, 4, 6, 8, ___, ___;(2) 10, 20, 30, ___, ___;(3) 3, 6, 9, ___, ___。
解析:(1) 数列中的数字以2递增;(2) 数列中的数字以10递增;(3) 数列中的数字以3递增。
2. 观察下列数列,填入合适的数字:(1) 5, 7, 9, 11, ___, ___;(2) 30, 27, 24, ___, ___;(3) 8, 16, 24, ___, ___。
解析:(1) 数列中的数字以2递增;(2) 数列中的数字以3递减;(3) 数列中的数字都是原数的2倍。
二、延伸练习题1. 观察下列数列,填入合适的数字:(1) 6, 13, ___, 27, 34, ___;(2) 16, 21, ___, 31, 36, ___;(3) 18, 27, ___, 45, 54, ___。
解析:(1) 数列中的数字是原数加7或减7交替出现;(2) 数列中的数字是原数加5或减5交替出现;(3) 数列中的数字是原数加9或减9交替出现。
2. 观察下列数列,填入合适的数字:(1) 2, 6, 18, ___, 162, ___;(2) 5, 10, 20, ___, 80, ___;(3) 50, 25, 125, ___, 625, ___。
解析:(1) 数列中的数字是前一个数乘以3得到;(2) 数列中的数字是前一个数乘以2得到;(3) 数列中的数字是前一个数乘以5得到。
三、综合练习题观察下列数列,填入合适的数字:(1) 1, 3, 8, 18, ___, ___;(2) 10, 15, 18, 21, ___, ___;(3) 11, 22, 44, 88, ___, ___。
《找规律》案例分析

《找规律》教学片段二:
动手操作,巩固规律。 师:下面我们来动动手吧!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小棒 和圆片。(1)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 每两根小棒中间摆一个圆片。数一数小棒和圆片的个数, 看看有什么关系。 学生操作,展示学生作品,(有几种就展示几种)。 师:观察一下,你们有什么发现? w生:这几种都是属于首尾相同,开头物体比另一物体多 一的情形。
《找规律》 案例分析
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 洪万玉
《找规律》教学片段一:
课前游戏交流:上课前我们先做个游戏,这个游戏叫 “跟我学”,老师做完一组动作,你们跟着做好吗? (好) 看仔细:师示范第一个动作:拍双手、拍桌面各一下, 重复3次。会吗?(会)开始!学生齐做。 师:真不错!再来一个。
注意!师示范第二个动作:交叉抱臂拍两下,双手拍一 下,重复3次。开始!
生:只要圆片放在首尾,小棒放在每两个圆片中间。圆片同样多? 生2:如果有3个圆片,使得小棒比圆片多1,可以怎样摆? …… 学生一一操作,教师在每一种情况后适当引导学生进行 小结。
师:(2)怎样摆,使得圆片比小棒多1?先想一想,1分钟, 开始!指名几人汇报。
生:只要圆片放在首尾,小棒放在每两个圆片中间。
师:你能自己设计一个问题,让其他同学摆一摆吗?
生1:怎样摆,小棒数量和圆片同样多?
生2:如果有3个圆片,使得小棒比圆片多1,可以怎样摆? ……
学生一一操作,教师在每一种情况后适当引导学生进行 小结。师:(2)怎样摆,使得圆片比小棒多1?先想一 想,1分钟,开始!指名几人汇报。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奥数知识点讲解第11课《找规律法》试题附答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奥数知识点讲解第11课《找规律法》试题附答案算+一讲找规律法观察,搜集己知事实,从中发现具有规律性的线素,用以探希未知事件的 奥秘,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主要内容.数学上有很多材料可用以来模拟这神活动、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例1观察数列的前面几项,找出规律,写出该数列的第10硕来?12345, 23451, 34512, 45123,…例2把写上1到100这1。
0个号码的牌圭 像下面那样依次分发给四个人,你 知道笫73号牌子会落到谁的手里?g囹口回小囹回E RN E J a a E J 例3四个小动物换位,开始小鼠,小装 小兔和小猫分别坐在1、2. 3、4 号位子上(如下图所示)•第一次它们上下两排换位.第二次左右换位,第三次 又上下交换.第四次左右交换.这样一直交换下去,问十次换位后,小兔坐在笫 几号座位上?例4从1开始,每隔两个数写出一个数,得到一列数,求这列数的第100个 数是多少?1, 4, 7, 10. 13,…例5画图游戏先画第一代,一个△,再画第二代,在△下面画出两条线段,在一条线段的末端又画一个在另一条的末端画一个。
;画第三代,在 第二代的△下面又画出两条线段,一条末端画△,另一条末端画。
;而在第二 代的。
的下面画一条线.线的末端再画一个△;…一直照此画下去(见下 图)•向第十次的△和。
共有多少个答案第十一讲找规律法观察、搜集己知事实,从中发现具有规律性的线索,用以探索未知事件的 奥秘,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主要内容.数学上有很多材料可用以来模拟这种活动、培葬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例1观察数列的前面几项,找出规律,写出该数列的第100项来?12345, 23451, 34512, 45123,…解:为了寻找规律,再多写出几项出来,并给以编号:1 23 4 5 612345, 23451, 31512, 45123, 51234, 12345,78910111223451, 34512, 45123, 51234, 12345, 23451,仔细观察,可发现该数列的第6项同第1项,第7项同第2项,第8项同第3 项,…也就是说该数列各项的出现具有周期性,他们是循环出现的,一个循环节包含5项.100-5=20.可见剌00项与第5项、第10项一样(项数者晓被5整除),即第L00项是51234.例2把写上1到100边00个号玛的牌子,像下面那样依次分发给四个人,你 知道勒3号牌子会落到谁的手里?小明小英小方小军m国ra 0E E解: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分绐小明的牌子号码是L, 5, 9, 13,…,号词除以4余1分给小英的牌子号码是2,6,10,14,号码除以4余2;分给小方的牌子号码是3,7,11,号码除以4余分给小军的牌子号码是4,8,12,…,号码除以4余0(整除).因此,试用4除73看看余几?73*4=18…余1可见73号牌会落到小明的手里.这就是运用了如下的规律:小明小英小芳小军用这种规律预测第几号牌子发给谁,是很容曷的,清同学们自己再试一试.例3四个小动物换位,开始小鼠、小猴、小兔和小猫分别坐在L2、3、4号位子上(如下图所示).第一次它们上下两排换位,第二次左右换位,第三次又上下交换,第四次左右交换.这样一直交换下去,问十次换位后,小兔坐在第几号座位上*?解:为了能找出变化规律,再接着写出几次换位情况,见下图.第三次交换盯住小兔的位置进行观察:第_次换位后,第二次换位后,笫三次换位后,第四次换位后,笫五次换位后,它到了第L号位:它到了第2号位;它到了第4号位;它到了第3号位;它又到了第1号位可以发现,每经过四次换位后,小兔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利用这个规律以及10-4二2…余2,可知:第十次换位后,小兔的座位同第二次换位后的位置一样,即在第二号位.如果再仔细弛把换位图连续起来研究研究,可以发现,随着一次次弛交换,小兔的座位按顺时针旋转,小鼠的座位按逆时针旋转,小猴的座位技顺时针旋转,小猫的座位按逆时针旋转,按这个规律也可以预测任何小动物在交换几次后的座位.例4从1开始,每隔两个数写出一个数,得到一列数,求这列数的第100个 数是多少?1,4,7,10,13,…解:不难看出,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它的后一项都比相邻的前一项大3,即 公差二3,还可以发现:第2项等于第1项加1个公差即4=111X3.第3项等于第1项加2个公差即7=1+2X3.第4项等于第1项加3个公差即10=14-3X3.第5项等于第1项加4个公差即13二1+4X3.• ••可见第硕等于第1项如(n-1)个公差,即|第2项=第1项+〔n-1)X公差-按这个规律,可求出,第100项=1+(100-1)x3=1+99X3=298.例5画图游戏先画第一代,一个△,再画第二代,在△下画画出两条线段,在一条线段的末端又画一个△,在另一条的末端画一个O;画第三代.在笫二代的△下面又画出两条线段,一条末端画△,另一条末端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 》第四课时《解决问题》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第四课时《解决问题》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1.丽丽穿了一条手链,但掉了2个贝壳,掉的是哪两个?请把它们圈出来。
2.找位置,连一连。
3.第13棵树是什么树?在后面圈出来。
4.按规律接着画。
5.找规律,画一画。
参考答案1.2.3.4.5.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 》第四课时《解决问题》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1.根g ēn 据j ù 珠zh ū 子z ǐ 的de 规gu ī 律l ǜ,请q ǐng 你n ǐ 接ji ē 着zhe 往w ǎng 后h òu 画hu à 三s ān 个g è 珠zh ū子z ǐ。
2.请q ǐng 在z ài里l ǐ 画hu à 出ch ū 缺qu ē 失sh ī 的de 珠zh ū 子z ǐ。
3.第13只是什么鸟?在后面圈出来。
4.体育课时,同学们从左往右1至2报数,1,2,1,2……小明站在第一排从左往右数第10个,请你猜猜看,他报的数字是( )。
5.科学课上,为了让同学们分小组活动,老师让同学们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报数,报到哪个数字就是第几组,1,2,3,4,5,1,2,3,4,5,1,2…按照这个规律,小红站在从左往右数第19个,她报完数后属于第( )组。
6.猜一猜,盒子里有( )个●和( )〇,并在图中画一画验证你的猜想。
7.根g ēn 据j ù 规gu ī 律l ǜ 接ji ē 着zhe 画hu à。
8.把☆、△、口、O 画在方格里,使每一横行、竖行都有四种图形。
参考答案 1. 2. 3.4.25.4 提示:所报的数每5个为一组,报3组后一共报了15个数,还有4个,则第19个报4,即为第4组。
6.6 2 提示:在图中先画一画。
7.提示:方框内的线段逐渐减少,且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消失。
8.提示:先将四个图形填在第一列中,然后按一定的顺序向左或向右移动来改变位置,分别填到其他几行中。
幼儿园大班数学《找规律》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找规律》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1. 观察并发现生活中常见的重复性规律,如衣服上的花纹、地板砖的铺设等。
2. 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学会用AAB、ABB、AABB等模式进行规律排列。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发现生活中的规律现象,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培养幼儿用规律进行排列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生活中的规律现象,并能够用AAB、ABB、AABB等模式进行规律排列。
难点:让幼儿理解规律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卡片、磁性教具等。
2. 学具:A4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PPT,呈现衣服上的花纹、地板砖的铺设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以磁性教具为例,展示AAB、ABB、AABB等规律排列模式,让幼儿观察并理解规律。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操作磁性教具,体验规律排列的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A4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规律排列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的疑问。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规律排列作品,分享创作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找规律》2. 内容:(1)生活中的规律现象(2)规律排列模式:AAB、ABB、AABB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A4纸上用彩笔画出AAB、ABB、AABB三种规律的排列。
(2)观察家中或幼儿园的环境,找出至少3处规律现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略(2)示例:家中床单的花纹、窗帘的条纹、幼儿园操场的地砖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学会了观察生活中的规律现象,并能运用规律进行排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规律》综合练习
《找规律》综合练习
1.(1)口算下面各题。
11×4= 1×2= 3×2=
11×40= 1×20= 30×2=
110×40= 10×20= 30×20=
(2)算一算,想一想,你是怎样算的?
7×40= 30×6= 600×8= 6×8=
4×60= 300×6= 700×9= 80×6=
(3)根据左边的算式快速地写出右边算式的得数。
56×2=112 560×2=()
14×5=70 140×5=()
25×8=200 25×80=()
29×3=87 290×3=()
96×7=672 960×7=()
(4)口算。
25×8= 70×14= 60×15= 18×30=
25×10= 30×14= 20×15= 24×50=
40×23= 50×69= 38×60= 70×36=
80×89= 40×45= 40×39= 30×99=
2.填空。
(1)口算40×30,可以先算4×3=12,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个0,结果是()。
(2)口算200×40,可以先算2×4=8,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个0,结果是()。
(3)口算12×50,可以先算12×5=60,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个0,结果是()。
3.计算下面各题。
15×20-130 (28+32)×30
40×(35+21) 40×40-395
4.下面是北京故宫门票的价格。
(1)50人在旺季去参观北京故宫,一共要花多少钱?
(2)36人在淡季参观北京故宫,一共要花多少钱?
5.王明从家去学校,每分走60米,走了15分后,离学校还有480米,王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6.王爽买40枚6角邮票和20枚8角的邮票。
(1)一共要付多少钱?
(2)付50元应找回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