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商住楼安全疏散消防设计评析

合集下载

高层商住楼消防设计分析

高层商住楼消防设计分析
维普资讯
第3 3卷 第 2 6期

24 ・ 1
20 0 7年 9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F L Ut E
Vo . 3 No. 6 I3 2 S p 2 0 e . 0 7
文 章 编 号 :0 96 2 (0 7 2 —2 40 1 0 —8 5 2 0 )60 1,2
中图 分 类 号 : U9 8 1 T 9 . 文献标识码 : A
近 年 来 , 到城 市 人 口 日益 增 长 、 划 用 地 紧 张 、 地 费 用 昂 2 2 防 火 分 区 受 规 土 .
贵等因素的制约 , 在城 市的中央区域 、 喧街 闹市 , 高层建筑不 断涌
为满 足建筑功 能需要 , 房商业 部分呈 大空 间布置 , 裙 其面 积 现, 其中商 住楼 居多 , 而且发展很快 , 在南方各大城市 中一种特殊 大大超过限制 , 一些裙房 的商业区域与公建 区域也没有进行 防火 的高层商住楼如雨后春 笋般不 断涌现 。采 取建造 商住楼 对于缓 分区。很 多的商住楼 与商业 区域及 住宅 区域完全 相通 。若商 业 解 以上因素的制约是较好 的办法 , 其既能实现黄 金地 段 的商业价 区域 起火 , 火灾负荷较 大 , 发生火灾 后如 果没 有妥 当的防火分 隔 值, 又能满足市 民的居住需 要 , 而 , 然 这种商住楼 由于人员 较多 、 措施 , 极易造成火灾蔓延 , 危及其他部分及上部住宅楼的安全。 体量大 、 沿街铺面长 、 住宅缩进深 、 用途功 能广等诸多特 点【 导 2 3 防排 烟 设 计 13 4, . 致了其在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上的“ 难” 况 , 两 情 给防火设计工作 些 开发商将裙房商业部分 布置成多排摊位房间 , 这样 除靠 带来了一些问题和矛盾 , 因此 , 有必要对这些 问题进行 深入探讨 , 裙房 四周 的房 间能 设外 窗外 , 其他部位 和房 间则呈 封闭状 态 , 不 并提出一些解决 的建议 。 能 利 用外 窗进 行 排 烟 。

试论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探讨

试论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探讨

试论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探讨摘要:安全疏散设计是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合理布置安全疏散通道,为人们的安全疏散提供有利条件。

本文根据笔者从事高层建筑事业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对安全疏散设施的防火设计作进一步的探讨,仅供同行参考。

关健词: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引言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室内人员大多因火烧、缺氧窒息、烟雾中毒和房屋倒塌而造成伤亡。

国内外群死群伤的大量恶性火灾事故的统计分析表明,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可靠的安全疏散设施和管理不善所致。

因此,必须根据建筑物不同的使用性质、不同的火灾危险性,对其安全疏散设施进行合理设计,才能保证人员和物资的安全疏散,这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引起高度重视。

1 规范要求及注意事项1.1安全疏散路线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路线应尽量连续、快捷、便利、畅通无阻地通向安全出口。

设计中应注意两点:一是在疏散方向上疏散通道宽度不应变窄,二是在人体高度内不应有突出的障碍物或突变的台阶。

1.2安全出口为保证使用人的安全,建筑物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

建筑设计中应密切结合安全疏散的路线布置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应分散设置,易于寻找,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剧院、礼堂、体育馆的观众厅等公共建筑以及多层通廊式居住建筑、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及半地下室等的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但当建筑物层数较低(3层及3层以下),占地面积较小,使用人数又不多的时候,也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例如,当面积不超过6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以只设一个出口。

1.3疏散门疏散门是安全疏散路线中的最后关口,也是防火设计的重中之重。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疏散门的形式、宽度、开启方式与方向等都作了严格限定。

开启方向:单、多层民用建筑及厂房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

门的形式,疏散用门不应采用侧拉门(库房除外);严禁采用转门;库房门应向外开或靠墙的外侧设推拉门;但甲类物品库房不应采用侧拉门。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不足点及应对措施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不足点及应对措施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不足点及应对措施摘要:在建筑工程消防设计中,除了必备的防、排烟系统、灭火系统和电气消防设备设计之外,还有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便是人员安全疏散设计。

特别是当前建筑普遍以高层为主,人员密度大并且建筑功能、结构布置复杂。

因此一旦发生火灾意外事故,群众能否在危险来临之前疏散到安全地带便成为了衡量建筑消防安全设计的标准之一。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加强对建筑整体布局的考虑,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消防安全措施,以确保能够有效减少事故带来的安全风险。

关键词: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不足点;应对措施引言21世纪以来,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使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近1.2万栋超高层建筑,已成为全球超高层建筑发展的中心,在该领域总体上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随着高层建筑的日渐增多,承载的人口愈加密集,封闭的空间、复杂的功能、过大的体积等,如果出现火情,极易造成较大的人员、财产等损失。

高层建筑安全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安全疏散作为降低火灾危害的主要措施,其设计应具有合理性、科学性与高效性。

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来解决消防安全疏散问题,提高消防安全,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1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不足点1.1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不足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是确保火灾安全疏散的前提,也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保障。

传统高层建筑体量小、功能单一,难以适应现代化火灾防控要求。

由于高层建筑集中在城市商圈地带,投资成本较高,高层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应付消防审批,在疏散出口设计方面,为了节约投资,压缩了安全疏散通道数量和面积,导致疏散距离过长。

部分开发商将消防电梯设计与普通电梯等同,未能设置排烟口、自然通风和防排烟设施,无限度压缩楼梯间面积和数量,导致高层建筑安全疏散及人流组织的设计先天不足。

1.2消防设备存在隐患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的相关设备,主要是指消防电梯、消防指示灯、排烟系统等关键设施。

论性能化防火设计中安全疏散设计的检验

论性能化防火设计中安全疏散设计的检验

论性能化防火设计中安全疏散设计的检验摘要:以超高层商住楼为例,对“性能化”防火设计中安全疏散设计的检验原理、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目的在于为我国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防火设计;性能化;超高层商住楼;安全检验1 前言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防火设计方法是基于“处方式”规范的防火设计,这种设计方法的局限与弊端已日益明显,尤其是对于功能较复杂的建筑物来说,难以达到科学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统一。

而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国际上流行的“性能化”设计方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尝试,因为“性能化”设计方法的精华在于: (1) 对不同建筑物及不同用途的房间进行火灾模拟,即“设计火灾”场景; (2) 建立在“设计火灾”之上的“性能化”设计; (3) 进行安全检验,主要包括:结构耐火性能的检验、安全疏散设计的检验等。

其中“安全检验”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本文仅结合实例针对超高层商住楼裙房商场部分的疏散设计进行“性能化”安全检验。

其中数学模型及公式取自“2002 年3 月澳大利亚墨尔本性能化设计国际会议”上的一个日本的案例。

2 对超高层商住楼进行安全检验的重要性超高层商住楼整体高度超过了100m ,属超高层建筑中的一种。

其结构上采用了框架- 剪力墙结构,底部裙楼采用了框架结构,上部的塔式住宅楼为剪力墙结构。

而裙楼以上塔式住宅以下还有一个架空层作为结构转换层。

从功能上讲底部裙房均做商场及公建配套使用,上部为住宅用房, 因而可以看成是底部的多层综合楼和上部的单幢或多幢的塔式住宅楼围合组成的高级住宅小区合二为一的复合建筑。

这样“商”与“住”就被较好的分隔开来,既保证了建筑物的商业价值,又能通过裙房屋顶架空层的园林绿化实现上部住宅小区的环保、绿化及营造良好的小区生活氛围。

但是这类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将给超高层建筑内人员的安全疏散造成许多困难,这表现在:(1) 疏散手段有限。

超高层商住楼的平时垂直交通主要是电梯,而一般客用电梯没有防烟、防火、防水等措施,火灾时必须停止使用,消防电梯又主要为消防队员扑救火灾进行救援使用,加上住宅塔楼没有进行避难层设计等种种原因,因此火灾时有限的楼梯间(一般为一对防烟剪刀楼梯) 是室内人员垂直疏散的唯一途径。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要点分析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要点分析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要点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城市规模迅速膨胀,超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等大型、多功能建筑不断增多,其所承载的人口越来越密集,火灾荷载越来越多,如果安全疏散设计不合理,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

这样,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从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出发,分析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必要性,并就具体的设计要点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1.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1.1灭火困难根据实验表明,消防队员携带水带、水枪、背负空气呼吸器步行上18层楼,心律140次/分钟,平均耗时4分钟,导致战斗能力非常低,建筑高度制约了内攻时消防人员作战能力和消防器材装备效果的发挥。

高层建筑通常存在内部消防设施失效或缺失的情况,而火灾时假如消防电梯不能正常运行,消防队员内攻只能通过楼梯徒步攀登,受到体力限制严重影响了灭火战斗,并且增加了消防人员内攻的危险系数,同时影响被困人员向下疏散的速度。

1.2容易形成立体火灾由于高层建筑内的房间很多、装修装饰多,贯通整个建筑的管道、孔洞容易导致火焰和烟雾迅速扩散和蔓延。

根据测定,在烟囱效应和火风压的共同作用下,火势发展阶段垂直延伸速度为3-4 m/s,水平延伸速度为0.5-0.8 m/s,100m的走廊仅仅需要2分钟就能充满烟雾,100m的高层建筑,在没有阻挡的情况下,烟气沿着竖向由底扩散至楼顶只需要30s,并且很容易形成立体燃烧。

1.3人员疏散困难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高,各种管路交错纵横,一旦发生火灾蔓延非常迅速,同时高层建筑具有人员密集、结构复杂等特点,等待消防人员到现场进行救援具有一定困难。

此外,高层建筑内同一平面的疏散楼梯的数量是有限,里面的人想要在短时间内疏散到安全的地点十分困难,加上群众缺乏消防安全的常识,防火门常开,随意堵塞通道等现象突出,人员疏散存在困难。

2.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必要性安全疏散是指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引导人们向安全的区域撤离。

浅谈商住楼的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李厚强)

浅谈商住楼的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李厚强)

商住楼消防设计探讨李厚强(徐州市公安消防支队防火处,江苏徐州221000)摘 要:在临街建筑中,商住楼是主要的建筑形式之一,商住楼的设计有多种多样,从几种消防设计形式、规范要求及消防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严格防火分隔、相互独立疏散、分段按功能的符合规范的消防设计建议.关键词:商住楼;消防设计;层数修正中图分类号:TU 9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8992(2004)022*******Fire Considerations in the Design of theBusiness 2and 2R esidence BuildingL I Hou 2qiang(Section of Fire Preve ntion ,Xuz hou Fire Detac h me nt ,J ia n gsu ,221000,Chi na )Abstract :The business 2and 2residence building is a common building pattern found along streets ,and there are varieties of designs of this kind of building.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patterns ,norms and fireproofing effects ,and suggests implementing strictly the separation measures ,escaping disconnected 2ly ,and conforming to different norms when the building function is different.K ey w ords :business 2and 2residence building ;fireproofing design ;revision of the storey number收稿日期:2004202224作者简介:李厚强(1974-),男,江苏邳州人,助理工程师,工程硕士. 在临街建筑中,因商住楼具有商业和住宅两方面的特点,使之成为主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有关规范对商住楼的底部商业营业厅和上部住宅层的防火标准尚无明确的规定,给设计人员的消防设计及建筑工程审查带来了困难.本文结合建筑工程审查,对商住楼的几种消防设计形式进行了探讨.1 商住楼与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住宅的区别G 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高层居住建筑的界定是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属于高层居住建筑[1];对底部为商业营业厅与上部为住宅组成的高层建筑称之为商住楼;而对首层为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未作明确表述.由于对首层为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没有明确的定义,造成与商住楼混淆不清.本人认为商业服务网点的定义可以借鉴G B16—6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商业服务网点的表述:当首层设置每个用房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 2的商业服务网点时,列为普通住宅;当单个商业用房建筑面积超过300m 2或设置商业用房的层数多于1层时,应列为商住楼[2].同时G B50045—95规定: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属于居住建筑,商住楼属于公共建筑.2 商住楼的设计形式G B50045—95对商住楼的解释是:商住楼一般是下面若干层为商业营业厅,其上面为塔式普通或高级住宅.但是目前商住楼上面也有单元式、通廊式普通或高级住宅这些形式[3].如图1所示.(a )带塔式住宅的商住楼 (b )带单元式住宅的商住楼 (c )带通廊式住宅的商住楼 (d )单元式和塔式住宅的商住楼图1 商住楼的类型Fig.1 The design patterns of the business 2and 2residence building3 商住楼消防设计中的问题目前对于商住楼的底部商业厅按照公共建筑设计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商住楼的上部住宅如何进行设计,分歧较大[4],存在着两种观点:一是因商住楼属于公共建筑,应整体按照公共建筑的要求进行设计;二是认为商住楼上部住宅应按照住宅的要求进行设计.(1)若商住楼上面住宅部分按照公共建筑进行消防设计,例如:疏散楼梯设置应符合G B50045—95的要求,即每个防火分区应设两个安全出口;内走道的净宽和首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以及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应按公共建筑的要求进行设计;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一类建筑和超过32m 的二类建筑设置防烟楼梯间及消防电梯,建筑高度不超过32m 的二类建筑设封闭楼梯间,可不设消防电梯”;前室面积不应小于6m 2,合用前室面积不应小于10m 2.商住楼的住宅部分按照公共建筑进行设计必然造成4个方面的问题:1)所有建筑高度大于24m 的商住楼,住宅部分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即必须设计两部疏散楼梯,致使G B50045—95中第6.1.1条的第一款和第二款无法适用,给此类建筑的设计带来困难.2)对高层住宅的特殊规定不能适用,增加了设计难度.如G B50045—95中“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一个前室……”和“高层居住建筑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当确有困难时,部分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3)上部为塔式住宅或高级住宅,建筑高度大于24m 且不超过32m 的商住楼可不设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即塔式住宅或高级住宅可以不设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既满足规范的要求,又违背了规范中“一类建筑和塔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和“塔式住宅应设消防电梯”的本意.4)商住楼按照G B50045—95设计的楼梯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2m ,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m 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10m 2,则造成住宅部分公摊面积较大.(2)若商住楼上面住宅部分的消防设计按照居住建筑进行设计,这样就使上部住宅设计可以按照G B50045—95中相关条款,使住宅部分设计更加经济、合理.但是由于底部商业建筑的层高一般较大,所以造成商住楼上部住宅的建筑分类与商住楼的建筑分类不能统一.例如:一幢商住楼共17层,底部4层为商场,上部13层为单元式住宅,假设底层层高5.1m ,2~4层层高4.2m ,住宅层高2.8m ,总建筑高度为54.1m ,因此属于一类高层建筑,楼梯间应设防烟楼梯间;然而住宅层数在18层以下,单元式楼梯间只要设计封闭楼梯间即可,这样便造成楼梯间设置形式出现相互矛盾.4 商住楼消防设计建议针对商住楼消防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商住楼的消防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要确定好商住楼的建筑分类,依据G B50045—95,商住楼按照建筑高度超过50m 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m 2划分,同时要结合住宅类型来确定.例如若商住楼的高度小于50m ,而上部住宅为高级住宅时,则可定为一类高层建筑.(2)商用部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 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h 的不燃烧体楼板与住宅隔开.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 的不燃烧体防火挑檐或设置高度不小于1.2m 的窗槛墙.(3)对商住楼的商业建筑和住宅建筑要分别独立进行消防设计.商业部分根据建筑分类,按照公共建筑的相关规定进行消防设计;住宅部分应以住宅的类型和楼层数为基准进行消防设计,且独立设置安全疏散楼梯.但是在设计时必须重新界定商住楼上部住宅的层数,解决同等高度的商住楼与普通住宅楼层数不一致的问题,并且使商住楼与上部住宅的建筑分类相统一,避免出现矛盾.为此要采取措施,对商住楼商业部分的层数按照上部住宅楼层的性质进行重新界定,其界定公式如下:N=n1+n2,(1)其中:N为住宅修正后的总层数;n1为商住楼上部住宅的设计层数;n2为商业部分换算为住宅的层数,n2=h0/h;h0为商住楼商业部分建筑总的设计高度;h为商住楼上部住宅设计层高.商住楼的上部住宅设计应按照住宅的类型、住宅修正后的总层数N为基准进行消防设计.上述消防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有5个方面:1)对于商住楼,因为底部商业场所内可燃物多,功能复杂,人流量大,以建筑高度、每层建筑面积大小以及住宅类型为基准进行建筑分类,相应与同等高度、层数的居住建筑而言,商住楼提高了建筑的耐火等级和安全系数,并且符合规范的要求.2)商住楼的住宅部分可以完全按照居住建筑进行设计,使住宅设计更加经济、合理.3)按照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m2和住宅类型来确定,使商住楼与上部住宅的建筑分类相统一,并且通过层数换算,使商住楼中住宅层数与同等高度的普通住宅楼的层数统一了标准,使建筑分类、安全疏散设计、消防电梯等消防设计更加合理;4)商、住之间采取严格防火分隔措施,减少了火灾向上蔓延的可能性,同时,商住楼中住宅疏散楼梯的独立设置确保了住宅部分的人员安全疏散.5)促使商住楼的设计形式多样化.5 多层商住楼的消防设计目前,在各城市中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底部商业、上面住宅的建筑形式大量存在,多数为底部占地面积为1km2至1万m2,一层为商场,商场屋面上部为2~8栋7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或者底部为两层商业,上部为多栋5层单元式住宅的设计形式.在消防技术规范中,只有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住宅的定义,对此类建筑没有给与定义.由于此类建筑在形式上类似于G B50045—95中的商住楼,笔者认为可以把此类建筑定义为“多层商住楼”,在规范修改时应引入“多层商住楼”的概念[4].对于“多层商住楼”的消防设计,仍可按照上述商住楼的消防设计要求进行,即根据商业和住宅部分的各自特点,在商业和住宅间采取严格的防火分隔措施,使安全疏散相互独立,分段按功能进行消防设计.“多层商住楼”与G B50045—95中商住楼在消防设计方面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区别:(1)商住楼应首先确定建筑分类,而“多层商住楼”不需要考虑建筑分类,只需对住宅部分按照式(1)进行层数重新界定,按照修正后的层数对上部住宅进行消防设计即可.(2)“多层商住楼”的住宅部分安全疏散设计一般是疏散到底部商业屋面,再通过屋面四角室外楼梯疏散到地面,而商住楼住宅部分疏散一般直接疏散到地面.(3)当商住楼底部商场屋面上有多栋住宅建筑时,对高层建筑主体需要按G B50045—95设置火灾扑救面,而“多层商住楼”则无需考虑这个问题,这样上部住宅的朝向就更加合理.(4)商住楼是按照建筑分类来进行消防设施的设计(如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5],而“多层商住楼”是按照建筑高度和商业部分的每层建筑面积的大小为标准来设置消防设施的[6].6 结 语经分析可见,对于商住楼的消防设计不可孤立看待,应在统一建筑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商业和住宅部分各自特点,在商业部分和住宅部分间采取严格的防火分隔措施、相互独立疏散、分段按功能、符合规范要求来进行消防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商住楼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G 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G B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3] 陈亚促.高层商住楼建筑消防安全设计[J].上海消防,2003,(5):38240.[4] 盛 涛.对多层商住楼工程消防设计的探讨[J].安徽消防,2003,(3):32233.[5] 徐 杰.高层商住楼消防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广州土木与建筑,2003,(3):48249.[6] 牛乐生.多层住宅楼消防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1,(3):55257.。

高层商住楼消防安全及防火设计

高层商住楼消防安全及防火设计

浅议高层商住楼消防安全及防火设计摘要:本文分析了高层商住楼的火灾危险性及主要建筑特点,对消防设计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消防设计建议。

关键词:商住楼消防安全防火设计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迅猛的发展,城市构造随之高层化,高层商住楼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

近年来商住楼火灾事故频发,由于高层建筑的楼层高、体积大、人员多、功能繁杂,火灾危险性大,如何做好高层商住楼的消防设计,对避免群死群伤恶性火灾,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就高层商住楼的火灾危险性及主要建筑特点及消防设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现代高层商住楼的建筑特点1、使用功能多样、分布广泛。

商住楼多为底框架结构,即在建筑物底层(或临地面若干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柱构成框架,形成大空间,作为商店、商场或批发交易区等用途;在上部则采用砖墙承重结构,形成小开间房屋,作为住宅。

此类沿街布置较多,城市建成区人口密集、商业繁荣,商住楼既能满足人民群众从事商业活动的需要,又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住房压力,因而商住楼普遍存在,广泛分布在市区各处。

2、人流量大,情况不明。

商住楼人员密集,且人流量随时间变化较大,情况复杂。

住宅区常住人口上百,日间居民外出工作、学习,滞留居民中老弱、妇幼比重大,夜间较之日前有大量居民滞留。

商业区营业期间有大量流动人口,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

二、商住楼的火灾危险性1、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

商住楼与其他场所不同,存在楼上住户集中,人员疏散困难,底商可燃物较多,起火因素繁多,火灾蔓延迅速,火灾扑救难度大等火灾危险性。

一旦发生火灾,严重威胁楼上广大住户安全,极易造成群死群伤恶性事故。

2、火灾因素多、火灾荷载大。

商住楼兼有商业、住宅及仓储等诸多功能,建筑内部设备、设施大多可燃,如商场内的货柜、展台、货物,及住户家具等都具有可燃性。

商住楼内人员大量商业活动与居民生活用火使诱发火灾的因素增多。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发表时间:2016-09-08T13:54:30.413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9期作者:魏欣[导读] 文章分析了安全疏散危险性,阐明了消防设计需要坚持的原则,探讨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上海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0014【摘要】文章分析了安全疏散危险性,阐明了消防设计需要坚持的原则,探讨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一、前言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地价飞涨,尤以北京、上海明显,中高层建筑迅速崛起,尤其是各种综合性的建筑更是不断涌现,既为人们生活提供了种种便利,也留下了隐患,尤其是建筑消防及安全疏散问题。

高层建筑往往垂直疏散距离较长,发生火灾后,电梯无法运行,人们往往选择应急通道逃生,但是由于人员过于集中,对火灾的恐惧以及缺乏必要的消防经验,拥挤仅有的几条应急通道,往往会引起人们恐慌,发生踩踏事故,不利于安全疏散,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我们要重视建筑消防及安全疏散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挽救生命。

二、安全疏散危险性分析高层建筑火灾呈现出蔓延速度快、人员密集难疏散、装备局限等特点,使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必须考虑人群疏散危险性因素。

在进行人员疏散时必须同时参考人群和环境因素,危险性因素主要如下1.建筑功能复杂现代化高层建筑对装修、设施设备等要求较高,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火灾负荷。

设计在空间的组织与安排、人流的集中与疏散、功能的分区与串联方面都需要综合考虑。

2.火势蔓延途径复杂如果没有对高层建筑,尤其是科研楼、办公楼、图书馆以及综合楼的电缆井、管道井以及排气道等进行防火处理,如果发生火灾,那么就会发生猛烈燃烧。

3.疏散困难高层建筑中人员集中,容易出现拥挤和混乱。

在具体的人员疏散过程中,因为存在着恐慌以及从众心理等各种因素,很大程度增加疏散难度。

4.扑救困难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的扑救很大程度依赖于自救,主要原因是消防设施方面的限制,另高层建筑原来越高,给消防人员和设备救援造成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