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习作 我眼中的缤纷世界教案 新人教版(1)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眼中的世界”的描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描述技巧。
2.了解事物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各种事物的欣赏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
3.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动手描述观察到的事物,达到从观察事物中学习的目的。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提高学生对各种事物的欣赏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
2.难点:让学生动手描述观察到的事物。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图片和文本引入课程主题。
2.展示若干张图片,鼓励学生谈论他们看到的事物。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中的事物。
2. 讲解1.通过教材《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师对“眼中的世界”进行解说,讲述不同人心目中的世界是如何不同的。
2.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范例,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多种手法、多种词汇、多种结构等来进行描述。
3. 操练1.教师提供话题,比如家乡、校园、自然风光等,让学生描述他们眼中的这些事物,重点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尽可能详细、生动地描绘。
2.学生们可以在课堂进行写作活动,也可以选择回家后完成作业。
3.完成后,部分学生可以朗读自己的作品,学生们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写作技巧,一起总结好的写作经验。
4. 小结1.教师对本次课程内容进行小结,总结学生们对事物的欣赏能力和描述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向学生介绍下一阶段的写作任务,建议学生继续练习描述自己喜欢的事物。
四、教学评价1.教师可以通过听取学生的朗读、阅读学生的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2.评价重点在于是否达到本次课程目标,如对事物的欣赏能力和描述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写作是否严谨、规范等。
五、教学延伸让学生动手拍照,将他们喜欢的事物进行拍照。
课后可以让他们互相交换并讲述,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知与观察能力。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用语言表达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周围环境的情感。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习作。
4.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
2. 分析并学习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
3. 进行习作训练,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用语言表达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
2. 难点: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习作。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示范法:教师进行示范写作,引导学生学习。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素材,如图片、视频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准备习作范例,用于学生参考和模仿。
3. 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幅丰富多彩的画作,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
2. 观察与思考: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用词语表达出来。
3. 示范写作:教师进行示范写作,展示如何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
4. 学生习作:学生根据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进行习作训练。
5. 分享与评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七、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自行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观察和思考。
2. 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将观察和思考的结果写下来。
3. 学生互相交换习作,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邀请家长或朋友参与,一起观察和描述眼中的缤纷世界。
2. 学生可以尝试用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
3. 学生可以组织一次展示活动,向全校师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九、教学反思:十、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继续观察和描述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
第5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案

3.创设更多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观察与表达。
4.注重培养学生的互评能力,让他们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提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将观察与表达结合运用到写作中”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写作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第5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5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案,本章节内容基于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内容主要包括:
1.回顾与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眼中世界的美好事物,激发观察与表达的兴趣。
2.观察与发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语言的精准运用: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如何运用准确、生动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一个难点。教师可以通过示例、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技能。
-作文结构的安排:指导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素材进行合理组织,使作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例如,教会学生运用“总—分—总”的结构,使作文更具逻辑性。
-互评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进行作文互评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教师需要教授评价方法,引导学生关注作文的主题、内容、语言等方面,学会互相欣赏和提出改进建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观察和表达的基本概念。观察是通过我们的感官去注意和了解周围的事物;表达则是用语言文字来描绘我们的观察和感受。它们是我们记录和分享生活中美好瞬间的重要方式。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并能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缤纷世界。
2. 学生能够按一定顺序写出观察过程,并表达观察中的新发现、真感受。
3. 学生能够运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作文,做到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
3. 学生通过修改作文,提高写作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生活中的缤纷世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1. 观察身边的事物,如植物、动物、景物等,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缤纷世界。
2. 按一定顺序写出观察过程,并表达观察中的新发现、真感受。
3. 运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作文,做到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并能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缤纷世界。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按一定顺序写出观察过程,并表达观察中的新发现、真感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作文纸、笔、橡皮、修改符号卡片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缤纷世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缤纷世界。
2. 新课:教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身边的事物,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缤纷世界。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视频和实例来引导学生。
3. 练习:教师给出一些观察题目,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写作文。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指导。
4. 讨论与分享: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与同学分享,互相讨论并给出建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
5. 修改作文:学生根据同学和教师的建议,运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作文,做到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备选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用文字描绘出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周围环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景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 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习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用文字描绘出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
四、教学难点:1. 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周围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 讲解:教师讲解习作的要点,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 示范:教师示范写作,展示如何用文字描绘出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
4.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习作练习。
5. 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用文字描绘出来。
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时,注重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写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观察能力。
2. 使用示例引导法,教师通过展示自己的写作示例,让学生模仿和理解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
3. 采用互相评价法,学生之间互相展示和评价习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或视频,用于导入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
2. 教师准备习作指导示例,用于讲解和示范如何用文字描绘出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
3. 学生准备纸笔,用于书写习作。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能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2.能继续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3.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学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提前做好豆芽生长的观察记录。
课时安排2课时一、实践引入,激发兴趣1.教师询问学生豆芽生长的情况,交流发现。
教师相机评价。
2.教师出示豆芽不同生长阶段的图片,引导学生按照顺序说一说豆芽的变化。
3.教师小结,鼓励学生继续观察。
二、温故知新,点明主题1.出示教材第63页单元学习“提示”,明确本单元的主要学习任务。
2.回顾“交流平台”“初试身手”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交流习作素材。
过渡:在上节课的交流和仿写训练中,同学们把自己平时的观察发现和大家进行了分享。
那么课后,大家又进行了怎样的观察?有什么新发现?运用了什么观察方法?向同学们介绍介绍。
交流时可以互相问答,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3.学生自由交流感兴趣的发现,或是习得的观察方法。
4.引导学生留意“习作”部分的三幅插画,教师小结。
小结:老师很高兴看到大家都能主动去观察。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观察并不是一个任务,而应是一种习惯。
只要有心,随时随地我们都可以尝试去观察。
在家里,我们可以观察家里的植物、动物的生长或生活习性,可以观察家里的布置,家人一起吃饭时每个人的表现;在户外,我们观察到的会更多,比如大自然某种景色的变化,路上偶遇的某种动物或植物,街道、商场、公园等不同地方的场景;在学校,我们不仅可以观察上课时老师和同学们的表现,还可以仔细观察课间活动时,教室里大家在做什么,操场上的各种游戏活动……,这都是观察。
有了这种好习惯,我们写作的时候就有话可说了。
三、例文导航,感知方法过渡:好的文章总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更来源于对生活中事物的认真观察和细心品悟。
“习作例文”部分就提供了两篇美文供大家参考,一篇是写动物的文章《我家的小狗》,另一篇是经典美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周围环境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例如:自然景观、动植物、人物等。
2. 学习使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来描述所观察到的对象。
3. 培养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范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PPT或范文,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如何观察和思考,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示范写作,让学生明白写作的要求和技巧。
3.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观察和思考,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4. 小组交流: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给予评价和建议。
5. 佳作展示:教师选取几篇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和学习。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观察和思考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评估学生在写作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程度。
3. 通过小组交流和佳作展示,了解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情况。
七、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写作练习,完成一篇关于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的作文。
2. 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八、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让学生在班级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
2.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写作能力。
九、家长沟通:1. 向家长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五单元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激趣导入,明确习作要求1.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发现事物的奥秘,享受到观察的乐趣。
2.今天,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到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者一处场景写下来。
3.明确习作要求。
本次作文主题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把自己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4.审题立意。
审要求:本次习作是写一篇观察作文,观察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
审重点:观察作文重在观察,观察要全面、细致,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物或场景观察写下来。
5.说一说你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物或场景呢?小组交流。
预设:暑假,爷爷带我到乡下小河里捉了一只螃蟹,它实在太可爱了,我想写一写它的外貌特征以及它的生活习性。
我发现蚂蚁总能搬动比自己身体重好几倍的东西。
这让我感到不可思议,决心去看个究竟,然后把这个场景写下来。
学习任务二:方法指导,掌握写作技巧怎样把你观察到的事物细致地描写出来呢?1.抓住事物的特征。
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事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的特点,通过眼、耳、鼻、舌等感官去体会。
观察时还要注意事物的变化,并将这种变化记录下来,探究变化的原因。
例如:《金色的草地》中抓住不同时间写出草地的不同特点:草地在早晨和傍晚是绿色的,在中午是金色的。
再如习作例文《我爱家乡的杨梅》中细致地写出了杨梅颜色的变化: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它不是真的变黑,而是因为太红了,看上去像黑的。
再如这一点对芒果外形和味道的描写,充分运用了看、摸、闻、尝等感官:表姐送给我一个芒果。
它的皮是黄色的,摸上去很光滑。
放到鼻子边闻,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剥开皮尝一下,是一种很特殊的香甜的味道……2.选好观察的角度。
选好观察的角度,就要先确立观察点。
观察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如写动物的外形时要注意先观察整体,然后到部分,从头开始,身体、尾巴、四肢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学目标】
1.把自己观察的一种事物、一个人或一处场景的特点写出来,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2.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能够主动地关注生活,乐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并虚心接受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重点】
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按一定顺序写具体,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教学难点】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主题。
1.(课件出示)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2.谈话导入: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身边的不少事物,你一定有了新的发现。
这一次习作,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一个人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课件出示)一种事物、一个人物或一处场景
二、仔细审题,明习作要求
1.(课件出示)出示题目,审题:默读文题,你知道了什么要求?
2.这次习作写什么?(一种事物、一个人物或一处场景)写作范围是怎样的?(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写几个印象深刻的?(一种、一个或一处)
三、选择交流,了解要求。
1.小组同学选择组内同学普遍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探究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按照学生发言的顺序就某一方面进行小结。
四、怎样写好一个人。
1.“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你想写谁,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边说,老师边写词,比如:活泼,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
2.如何将人物写具体、鲜明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别人眼中的人:(出示片段描写)
(1)(课件出示)
她,身穿一件朱红色的春秋衫。
身材苗条,扎着两条羊角小辫。
长圆形的脸蛋儿,两道细长的柳眉,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忽闪忽闪的。
她爱笑,一笑起来,腮边就露出一对甜甜的酒窝,那清脆、婉转的笑声,就像是美妙的歌声。
她高兴时,两条羊角小辫也似乎在欢她高兴时,两条羊角小辫也似乎在欢笑。
她感到羞愧时,那两条羊角小辫就耷拉下来了。
①学生自由默读这段话。
②请班上朗读最优秀的女生读给大家听。
③交流探究,了解写法:一看就不是一个漂亮、乐观、活泼、开朗的人,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写。
)(板书:外貌描写)
(2)(课件出示)“他双手捧着球,深吸一口气,然后踮起脚尖,原地弹动了三四下,接着,他突然如离弦的箭一般朝着篮下奔去。
离篮架足有四五米远,他把球交到右手中向篮板抛去,球“碰”的一声反弹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他三步就跨到篮下,“蹭”地跳起来,双手抓住飞来的球,举到头顶,腰一挺,然后“嘿”地叫了一声,把球灌进了篮筐……”
①请班上朗读最优秀的男生读给大家听。
②交流探究,了解写法:多么娴熟的篮球动作,多么高超的扣篮技巧,栩栩如生。
片段中抓住什么来表现的呢?(准确的用词,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细致的描写,写的活灵活现。
)
(板书:动作描写)
③学生一起朗读下,再次感受作文细腻的文笔带给我们生动的人物形象。
(3)(课件出示)我小时候在家里听得最多的一句话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上小学时,爸爸对我说:“好好学习,家里什么活也不用你干!”;到了初中,爸爸还是对我说:“好好学习,家里什么活也不用你干!”;上了中师,每次回家,爸爸依然对我说;“好好学习,家里什么活也不用你干!”,上班以后,爸爸仍然对我说:“好好工作,家里什么活也不用你干!”
①一起读读,这是作者在回忆父亲对我说的话,这一段突出人物形象采用了什么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来品味父亲的爱)
(板书:语言描写)
②自由朗读,读出父爱。
(4)(课件出示)我站在舞台上,听着台下响亮的掌声、欢快的笑声,心里美滋滋的,别提有多快慰了。
我演的是“小丑”,可我的心灵是美的。
我给了大家欢乐,大家给了我幸福。
我想:我是幸运的。
内心的喜悦一下子涌遍了全身,真的心花怒放了。
①教师范读这段话。
②请班上朗读最优秀的女生读给大家听。
③交流探究,了解写法:“我”的快慰、自豪、幸福、喜悦连读者都被感染了。
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抓住人物的心理描写。
)
(板书:心理描写)
五、怎样写好一种事物。
1.语言简洁、准确、通俗(板书:语言简洁、准确、通俗)
(课件出示)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草地的特点。
)
2.抓住特征(板书:抓住特征)
(课件出示)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抓住草原辽阔、美丽、碧绿的特点。
)
3.理清顺序(板书:理清顺序)
(课件出示)
(1)空间顺序:走进校门,迎面吹来一阵阵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风,旁边是一个花红柳绿的喷水池,柳树的枝干正在随风飘跳动。
向里走就有三百棵大树巍然屹立在大路两旁为我们遮挡炎炎烈日。
再往里走就是我们的操场了,操场里设备齐全。
最后就是我们教学楼了,那洁白的教学楼在阳光下特别显眼。
(课件出示)
(2)时间顺序: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六、怎样写好一处场景。
1.阅读例文
(课件出示)
新年快到了,大家都开始准备年货。
今天我们一家闲来无事也一块去逛集市,一走进集
市我便眼花缭乱,到处张灯结彩,一种节日的气氛很快拥到我这里。
商场的天花板上挂着一排排祝福语,许多商品也开始打折了。
商场一楼商品很多:有各种各样鞋子,有时髦的衣服,有潮流的裤子,还有色彩鲜艳小饰品和包包。
商场里人来人往,人群川流不息,人们正忙着选购自己满意的商品。
2.各小组交流总结写作方法,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提示:
(课件出示)
第一:交代场景发生的时间、地点。
第二:描述场景要抓住场景氛围和特点。
第三:对场景描述要抓住场景中代表性人物的神态、言行。
第四:描述场景要注意点面结合、详略得当。
第五:在描述中要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触。
(板书:场景发生的时间地点氛围特点
人物神态、言行)
七、学生动笔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自由写作。
2.教师巡视指导。
八、展示习作。
1.小组同学互相读听自己的习作,相互交流,提出修改意见。
2.小组评选出优秀习作,小作者读写作,老师、学生评议(这一段话哪里最吸引你?为什么?)
【板书设计】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描写人:外貌动作语言心理
描写事:语言简洁、准确、通俗
抓住特征理清顺序
描写场景:场景发生的时间地点氛围特点
人物神态、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