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课时习题:专题二_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练习_含答案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转化与推断》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的转化与推断》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2020江苏苏州】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A.2O C2C CO CO ⎯⎯⎯→⎯⎯⎯→点燃高温 B.22O H O223S SO H SO ⎯⎯⎯→⎯⎯⎯→点燃溶液 C.24H SO NaOH 42Cu CuSO Cu(OH)⎯⎯⎯⎯→⎯⎯⎯⎯→稀溶液溶液D.22CO CaCl 23NaOH Na CO NaCl ⎯⎯⎯→⎯⎯⎯⎯→溶液溶液溶液溶液【答案】C【解析】A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B 、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故不符合题意;C 、铜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故符合题意;D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2、【2021山东临沂】X 、Y 、Z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下列选项不符合该转化关系的是( )A. CO 、C 、CO 2B. NaCl 、NaOH 、Na 2CO 3C. MgCl 2、Mg 、MgOD. Ca (OH )2、CaCO 3、CaCl 2【答案】D【解析】A 、C 在氧气不足时燃烧会生成CO ,在氧气充足时燃烧会生成CO 2;CO 2在高温条件下会和C 反应生成CO,与镁在点燃时会生成C,符合转化关系;B、NaOH与盐酸反应有生成NaCl,与CO2反应能生成Na2CO3;Na2CO3与盐酸反应有NaCl生成,与Ca(OH)2反应有NaOH生成,符合转化关系;C、Mg与氧气反应有MgO生成,与盐酸反应有MgCl2生成;MgO与盐酸反应有MgCl2生成,在加热时与氢气反应有Mg单质生成,符合转化关系;D、Ca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aCl2,但不能一步转化为Ca(OH)2;CaCl2可以和Na2CO3反应生成CaCO3,但不能一步转化为Ca(OH)2,不符合转化关系;故选D。
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常考题型突破题型五物质的推断与转化题

5. (2023·陕西)如图所示为初中四种常见物质之间的常见反应关系
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两端的物质通
过一步反应能转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 X一定是Ca(OH)2 B. Y可能是钠盐
C. X与Y不可能都是盐
D. X与Y反应能生成NaOH
第5题
6. (2023·无锡宜兴一模)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利用太阳能可将
解推断类试题的步骤:首先,读审——仔细读题、审清题意,即弄清题 意和要求,明确已知和未知条件,找出明显条件和隐藏条件。其次,找 突破口或“题眼”——通过分析结构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和现象 特征及特征数据等,确定某一物质或成分的存在,以此作为解题突破 口。然后,推理——从突破口向外扩展,通过顺推法、逆推法、假设法 得出初步结论,最后做全面检查,验证推论是否符合题意。
第3题
(1) E的化学式为 HCl 。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电
① C→B: 2H2O
2H2↑+O2↑ 。
② G与H: Na2CO3+Ca(OH)2 CaCO3↓+2NaOH 。
③ I与J: Fe+2AgNO3 Fe(NO3)2+2Ag 。
类型二 物质转化类 4. (2023·济宁)通过物质间相互反应可以实现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下 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B ) A. Ca(OH)2→CaCO3→Ca(HCO3)2 B. CuO→Cu(OH)2→CuSO4 C. H2→H2O→O2 D. NaOH→Na2SO4→NaCl
第2题
(1) 物质E的化学式为
H2O
。
(2) 物质B的用途为 用于灭火(或用于人工降雨等合理答案均
广东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汽油挥发C.大米酿酒D.玻璃破碎2.下列广东美食中富含淀粉的是()A.客家豆腐B.广式腊肠C.深井烧鹅D.陈村米粉3.酒精运输车合适位置应张贴的标志是()A.B.C.D.4.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硫5.Na2CO3俗称纯碱,侯德榜为纯碱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Na2CO3属于()A.氧化物B.盐C.有机物D.混合物6.公园里能闻到花香,合理的解释是()A.分子体积变大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数目变多D.分子发生了分解7.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
下列物品是用有机合成材料制作的是()A.塑料桶B.纯羊毛衫C.铅笔芯D.青铜铸像8.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
钇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钇属于金属元素B.钇的原子序数是39C.钇的相对原质量是88.91克D.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9.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1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缺碘会引起贫血B.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氮肥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铁制品表面刷漆可防止生锈11.20gKOH加入100g水中,配制成溶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KOH在水中解离出K+和OH-B.一个K+带一个单位正电荷C.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D.向该溶液中滴入酚酞指示剂,溶液变红12.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从b点降温到a点,有晶体析出B.60℃时,b、c点对应的都是饱和溶液C.将a点的饱和溶液从20℃升温到60℃时仍是饱和溶液D.60℃时,向50g水中加入60gKNO3,形成不饱和溶液第12题图第13题图13.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⑤C.②③D.②④14.2020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
2020年中考化学推断题(有答案)

硫酸亚铁
晶体 。
(2)步骤③中:需加入的物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某同学认为经过步骤②后所得固体就是纯净的银,不需要进行步骤③,你认为是否合理?
,
理由是
.
(4)步骤④的操作是
,溶液 2 和溶液 3 为什么要混合?
.
11.右图表示的是物质 A-H 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表示两端的物
引入,可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后,直接进行操作②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8. A.、B、C、D、E、F、G、H、I 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 E、F、H 均为黑色固体 B 为紫红色固体,D 为混合物。
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用化学式表示 D 的组成
;
(2)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③
;④
;
(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点即可);
(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
。
参考答案
1. NaOH、CuCl2、Na2CO3 NaOH、HNO3、Fe2O3
(2)Na2CO3+2HCl==2NaCl+H2O+CO2↑
[或 NaOH+HCl==NaCl+H2O 或 2NaOH+CuCl2==Cu(OH)2↓+2NaCl 或 Na2CO3+CuCl2==CuCO3↓
、
;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B+C:
。
10.有一种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的银离子以及污泥。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银和硫酸亚铁晶体。方案流程如下:
广东省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二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练习(含答案)

专题二物质的转变与推测一、解题思路二、推测题常有的打破口1.常有物质的特点颜色和状态状态颜色物质固体黑色炭粉 (C) 、铁粉、 CuO、 MnO2、 Fe3O4红色Cu、 Fe O23浅绿色含 Fe2+的溶液溶液 (2011考 )黄色含 Fe3+的溶液蓝色含 Cu2+的溶液①不溶于稀硝酸的盐:BaSO、 AgCl4白色②溶于酸的难溶性碱:Mg(OH)2③溶于酸的难溶性盐: CaCO3、积淀 (2013考 )BaCO3蓝色溶于酸的难溶性碱:Cu(OH)2红褐色溶于酸的难溶性碱:Fe(OH)32. 物质的俗称 (2015 、2010 考 )2化学式CO( 固CaO Ca(OH)CaCO Na CO NaHCO NaCl NaOH 态 )23233石灰熟石石、大纯碱、食盐的烧碱、俗称干冰生石灰灰、理石的苏打小苏打主要成火碱、消石灰主要成分苛性钠分3.化学反响的基本种类 (2016 考)(1)常有的能发生疏解反响的物质:H2O2、 KClO3、 KMnO4、 H2O、 H2CO3、 CaCO3、 Cu2(OH)2CO3等。
(2)常有的能发生置换反响的物质:①复原性单质(C、 H2) +金属氧化物;②金属 (H 前 ) +酸;③金属+1盐溶液。
4.特别反响条件(1) 通电:水通电分解。
(2) 高温:碳酸钙分解、C+CuO、 C+ CO2、 C+ Fe2O3、 CO+ Fe2O3。
(3) 加热:氯酸钾、高锰酸钾分解、H2+ CuO、 CO+ CuO。
(4) 催化剂:氯酸钾、过氧化氢分解。
5.物质的类型 (2017 、 2014 考)气体单质H2、O2、 N2单质金属单质: Na、Mg、 Ca、Fe、 Cu、Zn 等固体单质非金属单质: C非金属氧化物H O、 H O、 CO、 CO2222氧化物CaO、 CuO、 Fe2O3、 Fe3O 等金属氧化物4酸HCl、 H2SO4、 H2CO3、 HNO3碱KOH、 NaOH、 Ca(OH)2、 Mg(OH)2、 Ba(OH)2等NaNO3、Ca(NO3) 2、 NaCl、 CaCl 2、Na2CO3、 CaCO3、Na2SO4、 MgSO4、盐BaSO4、AgCl 等6. 物质的用途 (2014 、2010 考 )(1) 常用作灭火剂的是CO2。
广东省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二物质的转化与推断课时练习

专题二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类型一 未知物质型1.如图所示,A ~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
A 是红棕色的固体氧化物,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 G ,B 和 D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F少量存在于人的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E 属于碱。
(1)F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D 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
(3)B 与 E 反应生成 C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 A 转化为 G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右图所示的反应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最多有__________种。
2.如图是关于铜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A 、B 、C 分别是不同类别的铜的化合物,其中 A 物质为黑色粉末,B 物质易溶于水。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2)写出①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 图 示 转 化 关 系 中 能 发 生 逆 向 转 化 的 有 : __________→__________ 、CuSO 4→Cu(OH)2、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3.(2017 大庆)A ~J 均为初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省略。
已知 A 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B 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类,C 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E 是厨房重要的调味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F________、H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022年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类广东专用解析版》重难点配套精选卷

热点02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命题趋势】物质的转化与推断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是近几年广东中考化学高频考点题型。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题涉及知识点多,复习起来有难度。
但只要掌握根本的解题步骤,再记忆常见的题眼,也是很容易攻破的。
随着广东中考的改革,单独的推断题较少出现,这局部内容转为综合能力题,通常和工艺流程题合在一起出综合能力题。
【总分值技巧】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遵循以下根本步骤:首先标出相关信息,然后寻找突破口,再推出其他物质,最后代入验证。
代入验证很关键,很多同学不能瞻前顾后,导致最后推出来的结果不合理。
【热点内容】物质的转化与推断题的题眼有:1常见物质的状态和颜色2常见物质的俗称3根本反响类型4特殊反响条件5物质的类别、用途、特殊性质6元素或物质之最7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12021广东省卷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
A、B、C、D、E、F、G是初中化学所学物质,分别由H、O、S、C、K、Ba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请答复:1A和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D与G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响属__________________填根本反响类型。
3A~G物质间,发生中和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可推测,单质可能是氧气,氧气与硫反响生成A〔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以转化为B〔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可与水反响生成C〔硫酸〕,硫酸可与碱〔氢氧化钾〕反响生成D〔硫酸钾〕,氧气可与钡生成E〔氧化钡〕,氧化钡与水反响生成F〔氢氧化钡〕,氢氧化钡与酸反响生成G〔氯化钡〕。
代入题中,可知推测正确。
【答案】1SO2BaO2K2SO4+BaC2=== BaSO4↓+2KC 复分解反响3BaOH2+H2SO4=== BaSO4↓+2H2O22021广东省卷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发现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在发生反响时都有盐生成其他物质省略,如下图。
(金牌中考)广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部分 专题复习 专题二 物质的推断与转化名师精编课件

解题技巧
(11) 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12)酸+碱→盐+水 (13)碱+盐→ 盐+碱 (14)酸+盐→盐+酸 (15)盐+盐→盐+盐 (16)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①Mg——MgO——MgCl2—— Mg(OH)2—— MgSO4 Na——Na2O —— NaOH—— Na2CO3—— NaCl ②C ——CO2—— H2CO3 ——CaCO3—— Ca(HCO3)2— — CaCO3—— CO2
金牌中考总复习
第六部分
专题复习
金牌中考总复习
专题二 物质的推断与转化
1 …解…题……技…巧..… 2 …重…难……点…突..…破 3 …专…题……演…练..…
解题技巧
推断题的常见突破口。 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1)固体颜色 黑色:CuO、C粉、MnO2、Fe3O4、Fe(还原) 红色:Cu、Fe2O3 蓝色:CuSO4·5H2O 黄色:S粉 绿色:Cu2(OH)2CO3 (2)溶液颜色 蓝色溶液:含有铜离子的溶液。如:CuSO4、CuCl2、 Cu(NO3)2溶液 黄色溶液:含有铁离子的溶液。如:FeCl3、Fe2(SO4)3、 Fe(NO3)3溶液 浅绿色溶液:含有亚铁离子的溶液。如:FeCl2、FeSO4、 Fe(NO3)2溶液 紫红色溶液:KM烧呈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呈明亮 的蓝紫色火焰是硫;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的有H2、CO、 CH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物质的转化与推断一、解题思路二、推断题常见的突破口13.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2016考)(1)常见的能发生分解反应的物质:H2O2、KClO3、KMnO4、H2O、H2CO3、CaCO3、Cu2(OH)2CO3等。
(2)常见的能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①还原性单质(C、H2)+金属氧化物;②金属(H前)+酸;③金属+盐溶液。
4.特殊反应条件(1)通电:水通电分解。
(2)高温:碳酸钙分解、C+CuO、C+CO2、C+Fe2O3、CO+Fe2O3。
(3)加热:氯酸钾、高锰酸钾分解、H2+CuO、CO+CuO。
(4)催化剂:氯酸钾、过氧化氢分解。
56.物质的用途(2014、2010考)(1)常用作灭火剂的是CO2。
(2)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Ca(OH)2(熟石灰)。
(3)工业上用于金属除锈的是盐酸和稀硫酸。
(4)人体胃液中用于帮助消化的酸是盐酸。
(5)可用作调味品的是NaCl。
(6)用于治疗胃酸的是Al(OH)3。
(7)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干冰(固态CO2)。
(8)可用作干燥剂的固体物质有CaO、NaOH,液体物质为浓硫酸。
(9)可用作补钙剂的是CaCO3。
(10)用于造纸、玻璃、纺织和洗涤剂生产的是Na2CO3。
(11)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为CO2。
(12)可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是O2。
(13)可用于实验室检验水的存在的是无水硫酸铜。
7.物质的特殊性质(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3)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C、CO、H2。
(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
(5)与酸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物质是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6)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显碱性。
(7)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显酸性。
(8)能与碱反应生成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气体的物质是铵盐。
(9)能与硝酸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盐或碳酸盐。
(10)具有吸附性的物质是木炭或活性炭。
(11)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NH3、HCl和SO2等。
(12)有毒气体是CO和SO2等。
(13)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CO2。
8.元素或物质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Ca。
(5)最轻的气体是H2。
(6)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7)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8)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9)最常用的溶剂是H2O。
(10)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11)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Cu。
(12)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
9.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1)气态氧化物是CO2和CO。
(2)液态氧化物是H2O和H2O2。
(3)固态氧化物是FeO、Fe2O3、Fe3O4。
(4)盐是FeCl2和FeCl3、FeSO4和Fe2(SO4)3。
(5)碱是Fe(OH)2和Fe(OH)3。
三、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1.氧气、氢气、水、氧化物、酸2.碳与碳的化合物3.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4.含钙化合物5.氢氧化钡、氯化钡、硫酸钡6.镁、铝、锌、铁、铜及其化合物例1 右图中A~J分别是H、O、S、Cl、Mg、K、Cu、Ba八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虚线圈中的两物质类别相同。
F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检验水的存在;I是最轻的气体。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__,G__________。
(2)生成I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
(3)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和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2016江西)赣南的客家围屋如同城堡,可以抵御外敌入侵。
现有五种物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作为围屋的守护“卫士”,只有相邻物质间能发生反应才能组成守护的防线(如图所示)。
其中物质A常用于铅酸蓄电池中,其浓溶液有脱水性;物质C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
(提示:碳酸钡不溶于水)(1)A物质是__________。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与E反应时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下列物质作为“外敌”分别对围屋发起进攻,若该物质与两位相邻的守护“卫士”都能发生反应才能攻破防线,那么能攻入围屋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铁②氧化铁③二氧化碳④氢氧化钡例3 (2016广东)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I分别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锌、氢氧化钠、硫酸铜溶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石灰水、生石灰、石灰石和水。
它们之间相互的反应(每种物质只能用一次)恰好包含了化合反应(A+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E)、中和反应(F+G)、复分解反应(H+I)等反应类型。
试回答下列问题:(1)A+B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硫酸铜溶液参加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3)H+I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4 (2017营口)已知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其中A、B、C、D、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D组成元素不同,F、G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相邻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部分物质间的关系未写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1)G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E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③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 (2017株洲)现有A、B、C、D、E、F、G、H八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某些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
其中A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B为黑色粉末,C是单质,H是蓝色沉淀,E、F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E和H的化学式:E__________、H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看作是复分解反应,则图示6个转化关系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反应序号)。
例6 (2015广东)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铁、氢气、氧化铜、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铜。
它们进行击鼓传花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
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G的位置上,使花束能从A传到G。
其中A的固体俗称干冰。
请回答:(1)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________上。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上述物质除了发生从A到G的化学反应外,常温下还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G换成另一个同类别物质时就能将花传回起点A,它是________(写名称)。
专题二物质的转化与推断例1 (1)Ba(OH)2CuO (2)置换反应(3)H2SO4+BaCl2=== 2HCl+BaSO4↓2KOH +MgSO 4=== K 2SO 4+Mg(OH)2↓【解析】突破口是物质的类别、用途、物质之最。
A ~J 分别是H 、O 、S 、Cl 、Mg 、K 、Ca 、Cu 八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F 可用于检验水的存在,则F 是硫酸铜,F 与J 可以发生反应,推测J 是金属镁,G 可以转化为F ,推测G 是氧化铜;E 、F 物质类别相同,所以E 可能是硫酸镁;G 、H 物质类别相同,推测H 是水。
I 是最轻的气体,则I 是氢气。
A 、B 、J 都可以转化为氢气且A 可以转化为B ,A 、B 类别相同,推测A 是硫酸,则B 是盐酸。
根据物质类别确定C 、D 均为碱,推测C 是氢氧化钡,C 会转化成D ,D 会与E(硫酸镁)发生反应,则D 是氢氧化钾。
代入验证,推断合理。
例2 (1)H 2SO 4(2)NaOH +HCl=== NaCl +H 2O 产生白色沉淀 (3)④【解析】突破口是物质的特殊用途。
根据物质A 常用于铅酸蓄电池中,其浓溶液有脱水性,可知A 是硫酸;根据物质C 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可知C 是盐酸;所给物质中能够与盐酸反应的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B 、D 分别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因此E 是氯化钡;D 能够和氯化钡反应,因此D 应该是碳酸钠,则B 是氢氧化钠。
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例3 (1)CaO +H 2O=== Ca(OH)2 (2)CaCO 3 置换 (3)Na 2CO 3+Ca(OH)2=== CaCO 3↓+2NaOH【解析】突破口是反应类型。
九种物质中能发生化合反应的是A +B ,所以A 、B 是氧化钙和水;C 发生分解反应,所以C 是碳酸钙;F 、G 发生中和反应,所以F 、G 是盐酸和氢氧化钠;D 、E 发生置换反应,所以D 、E 是硫酸铜和锌;H 、I 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H 、I 是碳酸钠、氢氧化钙。
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例4 (1)H 2O 2 (2)改良酸性土壤 (3)2HCl +CaCO 3=== CaCl 2+H 2O +CO 2↑ (4)CO 2+2NaOH=== Na 2CO 3+H 2O (5)放出热量 (6)置换反应【解析】突破口是物质的俗称、类别、元素组成等。
A 、B 、C 、D 、E 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 是碳酸钙;A 、D 组成元素不同,碳酸钙会和D 发生反应,所以D 是稀盐酸;F 、G 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G 生成的F 、C 可以相互转化,所以G 是过氧化氢溶液,F 是水,C 是氧气;E 能与F 相互转化,能生成碳酸钙,所以E 是氢氧化钙;B 能与碳酸钙和氧气相互转化,所以B 是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