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汇率战争

合集下载

战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战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战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战争,作为人类历史上无法忽视的重要事件之一,不仅导致了无数生命的逝去和大规模的破坏,还对国际贸易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当战争爆发时,贸易体系往往会遭受重创,为了应对战争所带来的挑战,国际贸易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

本文将探讨战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后果。

1. 贸易中断和减少战争往往导致贸易中断和减少。

当敌对国家之间发生冲突时,各国可能会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例如实施经济封锁、禁止进出口以及加征关税和配额等。

这些限制措施使得商品无法顺利流通,进而导致贸易中断。

此外,战争也可能破坏基础设施和运输系统,使得物资交流受阻。

2. 经济动荡和不确定性战争带来的经济动荡和不确定性对国际贸易造成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战争爆发后,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会导致投资和交易活动的减少。

企业和个人在面临战争的时候往往会采取保守的姿态,缩减投资和消费,致使贸易活动锐减。

3. 贸易量转移和结构变化在战争期间,某些产业和地区可能受到战争的破坏和压力,而导致贸易量的转移和结构变化。

为了应对战争的影响,某些国家可能会寻找替代国家或地区进行贸易,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

此外,一些战争所需的武器和军事装备的需求可能会导致军火贸易的增加,从而改变了贸易结构。

4. 贸易成本上升和贸易环境改变战争常常导致贸易成本上升和贸易环境的改变。

在战时,国际贸易需要面对更高的运输成本、保险费用以及政治和经济风险。

此外,由于战争对国家经济和法律体系的冲击,贸易环境往往发生变化,例如政策和法规的调整、市场准入的限制等,这些都将使得贸易更加困难和复杂。

5. 货币和汇率波动战争对货币市场和汇率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战争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和风险往往导致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回避,从而导致货币市场的波动性增加。

此外,战争还可能导致国家货币贬值或升值的风险,使得货币汇率出现剧烈波动,进而影响国际贸易的定价和成本。

总结而言,战争对国际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

汇率战争

汇率战争

汇率战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是战争的过程与结局,可能关系到国家财富的得失、增长的消长、就业机会的迁移。

汇率,是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之一。

经过了二十余年平静之后,新古典主义的均衡理论在政策实践中让位给博奕论。

汇率的走向,不再以资金流向、经济周期、利率起伏为依据;国家意志、央行政策成为新的主导力量。

当所有国家均卷入政策的博奕时,旧的秩序被推翻了。

汇率战争的始作俑者,是美联储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

经济复苏乏力、就业市场不景,给美国政府及货币当局带来沉重的政治压力。

新的量化宽松政策的如意算盘是,通过天量的流动性注入,拉低美元汇率,藉此通过通胀减轻债务负担,同时吸引海外资金流入推高资产价格。

弱美元的代价是输入性通胀,但是如今美国面临通缩风险,通胀因素暂时无须央行担心。

这样做的好处是,美国的商品与服务在海外更具竞争力,有利于出口。

同时美元资产在海外资金眼中更便宜。

然而,美元的贬值,是建立在其它货币升值的基础之上,联储的复苏大计无可避免地影响其它国家的增长与就业。

在其它国家也面临增长放缓、财政刺激强弩之末时,美国这种以邻为壑的作法,自然招致他国的反击。

日本率先推出自己的量化宽松政策,欧洲央行也大幅增加国债购买,英国的量化宽松由退出变成重入。

新兴市场国家的基本面良好,热钱蜂拥而来,炒高了那里的汇率和房地产,巴西、泰国、韩国纷纷出招,对海外热钱征税,不少其它国家提高外资购买本地物业的门坎。

汇率战目的是通过贬值获取额外的增长动力,如果所有国家都贬值,都设立门坎,则美国的量化宽松就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样只会导致量化宽松的加码,或者贸易战。

汇率政策成为战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溃败。

在一般均衡理论中,国际收支、汇率、利率、增长,像一串珍珠优雅地排列在一起,因果互动,最终达成合理的均衡的结果。

一切透着数学的完美,一切由价格变化实现理性的统一。

然而攀比贬值,打破了古典意义上的均衡,政策在博奕假设下寻求最大利益。

个体国家“自私”的理性行为,未必带来全球利益的最大化,甚至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中美汇率大战

中美汇率大战

4月3日,美国财政部长盖特 纳宣布,美国政府将推迟原 定于4月15日发布的一份包括 中国在内的主要贸易对象国 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情况报告。 同时,中国商务部也在多个 场合对美国商界释放善意。 中美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 关系开始趋于缓和。
美国迫使人民币升值的 原因
1,中国崛起已对美国霸 主地位构成压力,迫使 人民币升值是其遏制 中国战略的一部分;
3月12日,奥巴马发表演 讲,再次呼吁中国依市场 需求调整人民币汇率。
美国财政部表示会在4月15 日通过将中国列为“汇率操 纵国”的调查结论,至此, 这场新一轮的中美汇率之战 被推上了顶峰。
中方
2月24日,全国政协十一届 三次会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 称人民币汇率不会大幅、突 然调整,中国对人民币问题 态度是谨慎的,人民币问题 中国必须考虑自己的利益。
中美汇率大战
Hale Waihona Puke 大危机资产泡沫化 经济停滞化 通货膨胀化
三大礼物
第一场战争:汇率之战 第二场战争:贸易之战 第三场战争:成本之战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 有永远的利益——— 丘吉尔
战争如何演绎?
我们拭目以待。
美方
奥巴马1月29日发表国情咨文, 提出要在5年内让美国的出口 额翻一番,同时要求人民币 升值。
3.目前美国还需中国在朝鲜、 伊朗和阿富汗等重大国际事务 的支持,如果与中国翻脸,将 “汇率政治化”,势必在国际 事务更为跛脚,无法达成其政 治意图。
• 不过,倪峰认为,目前中 美双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十 分重要,因为贸易涉及到 双方的利益;但同时斗争 也是必要的,只有通过斗 争和博弈才能获得有利的 妥协。目前这个问题处于 风口浪尖,中美双方必须 保持冷静。
2,人民币国际化威 胁到美元在世界金 融市场上的地位, 美国必须加强美元 的国际货币地位 。

战争对货币汇率的影响

战争对货币汇率的影响

战争对货币汇率的影响在国际经济领域中,货币汇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到国家间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然而,当国家陷入战争状态时,货币汇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战争对货币汇率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经济机制。

一、战争引起的经济不确定性战争往往伴随着经济不确定性,投资者和外汇交易商会对政治和经济前景感到担忧,导致资本的流动性下降。

这种不确定性会引起国际投资者对于战争国的货币失去信心,从而导致该国货币贬值。

二、战争冲击实体经济战争往往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包括生产力的降低、资源的短缺以及基础设施的破坏。

这些因素会导致贸易受阻,影响到国际收支平衡。

当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时,战争国的货币汇率可能会贬值。

因为需求减少,出口产品的价格可能会下降,导致外国资金不再购买该国货币,进一步增加了贬值的压力。

三、战争引发的通货膨胀风险战争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军费开支和战争经济。

政府可能会通过印钞等方式增加货币供应,这会引发通货膨胀,进而导致货币贬值。

通货膨胀会使得该国商品价格上涨,削弱该国的竞争力,进而影响到货币汇率。

四、外汇储备的影响在战争爆发前,国家通常会采取措施增加外汇储备,以应对潜在的货币压力。

然而,在战争期间,外汇储备往往会迅速减少,因为国家需要使用储备来支付军费和进口物资。

外汇储备的减少会导致该国的货币贬值。

五、市场情绪与货币供求关系战争对市场情绪产生重大影响,投资者的情绪波动可能导致短期大规模资本流动,进而影响货币供求关系。

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可能导致大规模抛售该国货币,使其汇率下降。

相反,如果投资者对战争国的前景持有积极态度,他们可能会投资于该国,提高其货币的汇率。

六、政府干预与货币汇率稳定在一些情况下,战争国的政府可能采取干预措施来保持汇率的稳定。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利率、购买外汇和限制资本流动等方式干预市场。

然而,这些干预措施通常只是短期的,长期来看,战争的不确定性和经济冲击可能会继续影响货币汇率。

总结起来,战争对货币汇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战争对金融市场的利率与汇率的影响与调控

战争对金融市场的利率与汇率的影响与调控

战争对金融市场的利率与汇率的影响与调控在当今社会,战争无疑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仅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威胁,还对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战争对金融市场的利率和汇率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探讨战争对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影响,并讨论如何对这些影响进行调控。

一、战争对利率的影响1.1 增加贷款需求和供给战争对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战争支出。

此时,政府通常会增加贷款需求以筹措资金,导致贷款利率上升。

同时,金融机构也会提高利率以应对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这增加了企业借贷的成本。

1.2 不确定性导致利率波动战争会带来政治、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在面临不确定性时往往倾向于保守投资,选择低风险的资产,导致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下降。

这种情况下,利率通常会上升,以吸引足够的资金进入市场。

1.3 通胀压力下的利率调控在战争期间,政府通常会通过大规模的财政支出和货币发行来满足军队和国民的需求。

这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往往会导致通货膨胀,为了控制通胀,央行会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

二、战争对汇率的影响2.1 贸易逆差与汇率贬值战争通常会导致贸易受阻,国际贸易额大幅下降。

这将导致经常账户出现逆差,汇率会受到压力而贬值。

此外,战争还可能导致原材料和能源的供应紧张,加剧国家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推动汇率贬值。

2.2 投资者避险需求与汇率升值战争风险的增加会引发投资者的避险情绪,他们倾向于将资金从高风险国家转移到低风险国家。

这种情况下,低风险国家的货币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导致该国货币升值。

2.3 政府干预与汇率调控在战争期间,为了保持国内经济的稳定和国家利益的安全,政府往往会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调控汇率。

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来影响汇率,例如购买或出售本国货币,限制资本流动等,以稳定或调整汇率。

三、战争对金融市场利率与汇率的调控3.1 货币政策的调整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政策来对冲战争对金融市场利率的影响。

战争对外汇储备与汇率政策的影响

战争对外汇储备与汇率政策的影响

战争对外汇储备与汇率政策的影响随着国家间的战争不断爆发,人们对于战争所带来的各种影响也越发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战争对外汇储备和汇率政策的影响。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战争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持有的外国货币和其他可以用来进行国际支付的资产。

战争对外汇储备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战争会导致国家战力投入的增加,军费的大量开支使得国家财政压力增大。

国家为了筹集军费,往往会减少对外汇市场的干预,降低对外汇市场的购买力,从而导致外汇储备的减少。

其次,战争会破坏国家的经济基础设施和生产力。

战争带来的经济动荡会导致国家出现资金短缺和贸易停滞的局面,这也会导致外汇储备的流失。

此外,战争还可能导致国家的贸易逆差加剧,进一步削弱外汇储备的实力。

最后,战争还将给国家的信誉带来负面影响。

战争常常伴随着灾难和人道危机,这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批评。

国际社会可能对参战国施加制裁,限制其金融交易和国际贸易,极大地影响了该国的外汇储备。

二、战争对汇率政策的影响汇率政策是国家调控货币汇率的措施和政策。

战争对汇率政策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战争可能导致本国货币的贬值压力增加。

战争会削弱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加大贸易逆差和资金外流的风险,这会使得本国货币面临贬值的压力。

其次,战争可能导致汇率的波动增加。

战争状态下,国际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投资者往往会转移资金,导致货币汇率的快速波动。

这将给国家调控货币汇率带来极大的困难。

最后,战争可能导致国际投资的不确定性增加。

战争常常伴随着政治和经济的不稳定,这使得国际资本流动变得不稳定和不可预测。

投资者对于国家的政策信心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资本的流出和汇率的下跌。

综上所述,战争对外汇储备与汇率政策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战争往往使得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减少,降低了国家的外汇实力;同时,战争也会给国家的汇率政策带来压力,使得货币面临贬值风险和汇率的波动。

战争与货币汇率的关系

战争与货币汇率的关系

战争与货币汇率的关系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常见而又极具破坏力的现象。

在战争背景下,不仅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人员和物质损失,还会对经济稳定和货币汇率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战争与货币汇率之间的关系,以及战争对货币汇率所造成的影响。

1. 战争对经济稳定的冲击战争的爆发往往意味着政治和社会不稳定,这给经济环境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在战争期间,工厂、企业和农田被毁坏,资源和生产能力的减少导致了经济活动的减缓。

此外,战争还带来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人口流动,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不稳定性。

2. 货币汇率的定义及影响因素货币汇率是指两种不同国家的货币之间的比值。

汇率的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基本面、政府政策、利率差异、经济数据和国际贸易等。

在此基础上,战争的爆发也成为汇率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3. 战争对货币汇率的影响3.1. 风险逆转和避险需求战争导致忧虑情绪的扩散,市场参与者开始转向较为安全的投资选择。

在此情况下,通常会出现避险资金的大规模流入,导致投资者对于相关国家的货币抱有相对较高的需求。

这种情况下,货币汇率可能出现上涨的走势。

3.2. 经济衰退和贸易压力战争期间,经济活动的减缓和资源短缺可能导致相关国家经济陷入衰退状态。

这将进一步对汇率产生影响。

经济衰退会引发贸易不平衡、外债扩大以及国际收支紧张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货币贬值,进而影响到货币汇率的变动。

3.3. 政府政策和市场干预在战争期间,政府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应对战争的影响。

这些政策的实施可能包括货币贬值、外汇管制、出口激励和资本管制等措施,旨在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定和出口的竞争力。

这些政府政策和市场干预也将对货币汇率产生明显的影响。

4. 示例:二战和货币汇率的关系二战期间,战争的爆发导致了欧洲和亚洲等地区的经济环境剧变。

例如,在此期间,欧洲的大部分经济体都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和资源缺乏。

与此同时,战争也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美国是二战期间的主要战胜国之一,其经济相对较为稳定,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流入。

战争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冲击

战争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冲击

战争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冲击战争,作为国家间冲突的最高形式,其不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同时也对国际金融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冲击。

在战争爆发的背景下,各国的金融市场和经济体系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战争对国际金融体系带来的冲击,并分析其对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经济不稳定性战争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最明显冲击就是造成经济的不稳定性。

战争的爆发会导致各个国家经济的停滞甚至衰退,因为战争需要大量的资源和人力投入,各国不得不暂停正常生产和贸易活动,转向军事生产和战争物资的生产。

这就会导致全球经济活动的减弱和金融流动的停滞,进而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不确定性。

二、货币贬值和汇率波动战争爆发会直接冲击参战国家的货币价值,导致货币贬值和汇率的剧烈波动。

战争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使得投资者对参战国家的经济前景缺乏信心,他们会将资金撤离该国,导致该国货币贬值。

同时,战争还会通过破坏贸易和停滞经济活动来影响国际收支平衡,进一步推动汇率的波动。

这种货币贬值和汇率波动会对国际贸易和金融流动造成不利影响,增加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三、资本流动性减弱战争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冲击还表现在资本流动性的减弱。

战争的爆发会引发投资者的恐慌和担忧,他们会纷纷撤回投资,寻求安全和稳定的避险资产。

这会导致资本流出战争国家,投资流向相对安全的国家或地区,从而减弱了资本的流动性和市场的活力。

此外,战争还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和机构投资者陷入困境,进一步加剧了资本流动性的减弱。

四、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战争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不仅限于直接参战国家,而是全球范围的。

在战争爆发的背景下,全球金融市场将经历动荡和不确定性,投资者情绪容易波动,市场波动性增加。

战争往往会引发恐慌,投资者会纷纷抛售资产,导致股票、债券和商品市场的价格大幅下跌。

这种市场动荡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深远的冲击,让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受到威胁。

总结起来,战争对国际金融体系带来的冲击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不稳定性、货币贬值和汇率波动、资本流动性减弱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汇率战争”是一场体制大战
作者:冯梦云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0-10-2
本站发布时间:2010-10-2 11:38:28
阅读量:47次
随着世界各国政府竞相压低本币汇率来挤高人民币,巴西财政部长吉多•曼特加(Guido Mantega)周一在圣保罗表示,一场“国际汇率战争”已经爆发。

汇率是各国政府经济竟争唯一能用的武器。

反映的体制效力超过经济实利。

日本、韩国和台湾央行出手干预为了让本币变得更廉价,与此同时,从新加坡到哥伦比亚阿根廷等多个国家的央行主管,都已对本币目前的强势发出了警告。

一个国际联盟已经形成。

在近期实施了一系列干预行动,并实施“一篮子货币汇率调整”的出口大国中国,在美国压力之下,再度面临“篮子货币廉价”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资料显示,周一的人民币比美元已破6.7大关,创十年来最高币值,中国“货币篮子”里的币值同时降价,就加速了人民币的上升值。

巴西雷亚尔比美元从1.83升到1.78之后,联邦银行奉命抛售雷亚尔吸进美元,仍然压不住热钱涌入。

这说明,世界金融中心己经从伦敦转移到中国的香港,纽约转移到巴西的圣保罗。

中国政府成为巴西最大的投资者,巴西的淡水河和亚马森土地在香港上市,一场在美国指挥下的盟国与中国的“货币战争”在圣保罗和香港开战。

英国《金融时报》社评 2010-09-29:“一个世纪前,巴黎曾流行这样一句话,叫做“富如阿根廷人”。

当时,阿根廷是全球最富裕的十个国家之一。

今天,这句话可以改成“富如巴西人”,因为上周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进行了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股增发。

这家国有控股石油公司在此次增发中筹资670亿美元,大致相当于伊拉克这样的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产出。

而且,正如巴西总统卢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欢呼的那样(如果说他讲的并不完全准确的话),这一切都发生在圣保罗。

此次财力彰显发生在巴西总统大选一周前。

它对迪尔玛•罗塞夫(DilmaRousseff)有所帮助,但并不具有决定意义,因为外界预计,这位Petrobras的前董事长及卢拉选定的继任者,无论如何都将在大选中轻易胜出。

不过,从全球角度看,Petrobras的增发绝不仅仅是一宗大型交易。

它反映出巴西对国际金融的影响力正日益增强。

长期以来,Odebrecht等企业巨擎在海外一直较为活跃,但主要是在拉美地区。

从全球来看,葡语企业帝国主义的知名度更多是靠淡水河谷(Vale)和全球最大肉类生产集团JBS 之类的企业树立起来的。

巴西的银行——如市值排名全球第八的巴西伊塔乌联合银行(Itaú-Unibanco)——纷纷追随这些客户涉足海外市场。

它们全都是些知名的交易撮合商,也是全球范围内活跃的股票及债券发行商。

但Petrobras的增发却为巴西带来了全新的投资者群体。

迄今为止,大多数投资者是通过巴西的债券认识这个国家的——尤其是在日本,今年,该国散户投资者购买了约80亿美元的巴西主权债务。

中国则更倾向于直接投资。

无论是哪种方式的投资,巴西都需要通过此类获取国际资金的渠道,为本国每年约500亿美元的经常账户赤字融资。

投资者似乎乐意掏这笔钱。

在信贷危机期间,巴西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拥有净资金流入的新兴国家之一。

国际金融中心将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巴西金融全球化的趋势。

纽约是北美地区传统的金融中心,但伦敦(从圣保罗飞往伦敦和纽约的航程相同)的重要性正在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伦敦所在的时区使得“南南”交易能够在同一工作日内(在伦敦)得到执行。

巴西国家开发银行(BNDES)选择伦敦作为其海外的主要办事处决非偶然。

BNDES的资产负债规模比世界银行(World Bank)还要大,并且正致力于成为巴西主权财富基金的管理者。

虽然对冲基金扬言要从伦敦迁至税收较低的地区,但金融城却无须恐慌,因为巴西人正向这里走来。


在过去两周的大部分日子里,巴西央行每日买入多达10亿美元(约相当于其近几个月来日均美元买入量的10倍),但这主要是为了消化进入该国参与上周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 670亿美元新股增发的资金。

这些国际热钱都投在巴西的长期基础产业上,大家获利。

野村证券(Nomura Securities)驻纽约的美洲区新兴市场研究主管托尼•沃尔本(Tony Volpon)表示:“言论和行动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其意指出巴西并不为本币走强担心。

九月的联合国大会上,温家宝总理与美国领导人会面时,斩钉截铁地拒绝了让人民币大幅升值的要求。

中国的难处是内需不振,国内市场消费严重衰退。

产能过剩,资金外逃。

西北的开发比不上亚马森的利润。

中国与巴西形成强烈对比,但是,国际资本正悄悄地撤出中国流向巴西。

巴西的国际竟争力超过了中国的廉价劳动力。

美国提供的深海采油高科技和农业现代技术战胜了中国廉价劳力的不可战胜的神话。

印度的软实力没有用于本土开发,但是在国际上的投资获取了丰厚的回报和欢迎。

巴西卧薪尝胆二十年,被工人党领袖卢拉一举开发在亚马森的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上,使他的政党如日中天,连任8年后,民意显示他推荐的总统候选人将轻易接班。

一改南美政局动荡的传统,进入十年不衰的镀金时代。

中国是当今唯一一个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自由市场经济盟国交战。

中国的朋友在那里?只剩下北韩和索马里(非洲)。

指出来是有点伤面子,毛泽东的永远站在多数人一边的战略一经放弃,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就亏于一次廉价劳动力的肉搏拚命。

何况,中国农民今非昔比!
中国的投资将在巴西获利,中国的官员和人民将在亚马森的土地上反思苦难动荡的中国政治。

中国政治改革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上,对拉丁美洲的研究是揭开神奇的面纱的时候了。

别小看了阿根廷总统梅内姆,他是巴西总统卢拉的老师。

卢拉走的就是阿根廷的老路,但是启动了亚马森领域的宝地开放。

梅内姆没能开发南部的宝藏。

但是,体制的路子是对的,坚决走私有制自由市场经济。

而保障这个市场内需不衰的体制是民主自由人权和不扩军备战。

美国无法走出衰退的阴影就是挥之不去的国际雇用军的旧体制。

中国反对的西化,主要是反对与人为敌,以邻为壑,军权治国的社会主义,发挥中国本土以人为善,以邻为亲,以德治国的特色,学习西人以人为本,而下是代表别人决定先进的民主人权思想,国家再欠债再穷,只做为人民富裕幸福人民的父母,而不做穷兵黩武的国家的主人!
没有亲爹娘肯送儿女为欺压自己的官爷去打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