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常识练习
高考语文高考文化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高考语文高考文化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的文学家。
他的诗歌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B. 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朝花夕拾》等。
C.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他与契诃夫、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简称。
这种方法把干支按顺序相配六十个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边城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这一天全家出门上山插茱萸、到河边看划船。
B. “襟三江而带五湖”的“五湖”指鄱阳湖、洪泽湖、巢湖、太湖和鉴湖。
C. “才高八斗”形容书读的多。
谢眺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D. 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州,后“九州”代指中国,沿用至今。
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
出于礼貌和尊敬,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如称司马迁为司马子长,杜甫为杜子美,柳宗元为柳屯田,韩愈为韩退之。
B. 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定丧服的轻重。
期,指的是穿三周年丧服;功,又分为大功、小功。
大功,穿九个月丧服;小功,穿五个月丧服。
C. 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伯、仲、季以示区分,如伯秋、仲秋、季秋。
中秋节又处在仲秋的中间,所以也叫仲秋节。
D. 魏晋时期,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郎中是尚书省的属官;洗马,即太子洗马,是太子侍从官。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A. “孝廉”是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即选拔奇才异能之士来补充内廷。
汉武帝时开始令州郡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B.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曾流行一时。
(完整版)高考文学常识题

高考文学常识题(一)姓名:班级:得分:一、(91年)阅读下面三副对联,回答13—14题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③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13.上述对联都出自中学课文,这些课文的作者依次是(2分)()A. 邓拓毛泽东曹雪芹B.邓拓邓小平曹禺C. 吴晗毛泽东曹禺D.吴晗邓小平曹雪芹14.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使用上述对联用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用来指出知识分子要认真读书,更要关心国事;②用来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③用来批判炫耀财富的朱门大族。
B.①用来赞扬旧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②用来讽刺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③用来揭露富贵人家的奢华。
C.①用来说明我国知识分子有着既致力于学问又关心政治的传统;②用来批评主观主义的作风;③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
D.①用来歌颂既重视学问又重视品德修养的人;②用来挖苦没有真才实学却好大吹大擂的人;③用来显示高贵门第的权势与财富。
2、下面三句是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对三个人的描写。
在句后的括号中分别填写出相应的人名。
(2分)①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②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③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3、.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一个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请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陋室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92年阅读下列句子,完成7~8题。
①一骑红尘妃子笑,谁人知是荔枝来。
②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
③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高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200题与答案

高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200题与答案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 )A、月亮B、姻缘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C )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C )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 )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 )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 B )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C )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8、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 A )A、胡适之B、周作人C、郁达夫D、唐三藏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B )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B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D )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1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C )A、乌B、巫C、肖D、萧1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 )A、男角B、女角1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A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B、十八种武术动作16、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 B )A、50元B、100元C、200元17、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A )A、戊B、戍C、戌18、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 ( A )A、“白马非马”B、“指鹿为马”19.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A、早上B、中午C、傍晚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B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A、《孟子》B、《庄子》22、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 B )A、欧阳修B、欧阳洵2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 B )A、李贺B、李商隐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 B )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 A )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 C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C )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 、众多宫殿D、美丽的地方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 )A、玄奘B、鉴真2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 A )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高考语文复习:第九章--文学常识练习

第九章文学常识练习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B.《安徒生童话》——安徒生—一丹麦C.《朝花夕拾》——鲁迅——中国现代D.《海底两万里》——凡尔纳——英国2.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师表》——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B.《小石潭记》——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C.《空城计》一一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D.《采薇》——《乐府诗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狼》一一蒲松龄——《聊斋志异》B.《隆中对》一一罗贯中——《三国演义》C.《祖国》一一莱蒙托夫——俄国诗人D.《骆驼祥子》一一老舍一一中国现代作家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唐朝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三峡》里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风光。
B.杨绛是著名作家,她的作品《老王》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C.《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经典散文,文中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感人至深。
D.法国作家都德在小说《最后一课》里塑造了韩麦尔先生这一爱国者形象。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史书,《唐雎不辱使命》就选自此书。
B.《孔乙己》《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C.《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戴望舒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一首诗。
D.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6.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水浒传》以农民起义为题材,深刻揭示了封建制度下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B.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是一则童话故事,启示我们要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C.“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刘姥姥进大观园”等故事都选自经典小说《三国演义》。
D.《范进中举》塑造了一位热衷功名、懦弱无能而又圆滑世故的旧社会知识分子形象。
7.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高考文学常识基础训练

[解析] “身无彩凤双飞翼”应为李商隐诗句。
19.对下列作家作品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顶峰。全书共置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作,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 B.《少年维特之烦恼》、《唐璜》、《钦差大臣》、《神秘岛》的作者分别是德国的歌德、英国的拜伦、俄国的果戈理和法国的凡尔纳。 C.在我国文学史上,两人以同一题目作文且成名篇,古代有苏洵、苏辙的《六国论》,现代有朱自清、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D.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伏尼契《牛虻》、易卜生《玩偶之家》的主人公分别是保尔·柯察金、亚瑟、安娜。
答案: C
[解析] 《王昭君》是曹禺的作品 。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游的诗主要抒写一腔爱国激情,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其中《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都是后世传诵的名篇。 B.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重要特征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 C.朱自清是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其散文么背影》、《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D.惠特曼是美国伟大的民主诗人,他的代表作《草叶集》创立了自由诗体,开一代诗风,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
答案: A
[解析] B中《暴风骤雨》是反映土改运动的一部小说;C中法捷耶夫的代表作是《青年近卫军》; 《静静的顿河》是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代表作;D中吴趼人的代表作应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18.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赞誉司马迁历史巨著和文学杰作《史记》的名言。 B.“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这副对联写的是蒲松龄和他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C.“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唐代杜牧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唐代李白的诗句。 D.白居易是我国唐代继杜甫之后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高考文学常识测试

高考文学常识测试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近500年间的诗歌305 篇。
它以四言诗为主,主要运用风、雅、颂的表现手法。
B、“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是句式长短不一。
形式灵活,多用“兮”字。
C、乐府原指国家设立的诗、乐、舞相结合的音乐机构。
六朝时期人们把这个机构制作、采集的乐歌也叫乐府,乐府便由机构名称变为一种带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D、近体诗指初唐逐渐形成的格律诗,它包括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及排律。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传统,汉代民间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唐代杜甫的《春望》都是继承这一传统的代表作;楚辞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唐代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白居易《琵琶行》都是继承这一传统的代表作。
B、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律诗每首四句,绝句每首八句,它们都很重视韵律,押的韵都有固定的位置,偶句押韵,有的首句也押韵。
C、词又叫长短句、诗余、曲词、曲子词,每一首词都必须有词牌和题目,词牌规定这首词的韵律,题目表明这首词所写的内容。
D、元曲包括散曲、杂剧,散曲包括两类,一类是套曲,一类是小令。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经历了六朝志怪、唐代话本、宋元传奇、明清章回小说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
B、李清照是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有《漱玉词》传世。
C、杂剧在元代文学中有突出的地位,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D、唐代的古文运动是一次文体改革运动,到宋代继续发展。
其间出现了唐宋八大家。
即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范仲淹。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宋词是古代诗歌发展的又一高峰,按艺术风格分,宋词有“婉约派”和“豪放派”。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经典试题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经典试题高考语文文学常识经典试题中国古代l、《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________”为代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创始我国文学________传统,列为“_________”之一。
2、《》《》《》《》合称为儒家“四书”。
3、《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体著作,相传为所作,司马光以《左传》为法,写出了著名的《》。
4、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是学派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其文章具有浓重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5、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6、屈原,名平。
我国第一位________诗人,创始了一种新诗体,因具有浓重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__________,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____”,创始了我国___________诗歌传统。
《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_________”,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7、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
与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并称“班马”。
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
教材中《》《》《》《》等均出于此书。
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创始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汉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参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其中《__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__________》合称“乐府双璧”。
9、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谥靖节,我国第一位出色的诗人。
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高考文学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花间派”是产生于晚唐五代的一种词派,得名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
词作内容多为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代表作家有温庭筠、韦庄等。
B. 古诗有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近体诗,杜甫的《登岳阳楼》为古体诗。
C. 孟浩然的诗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坛将他们二人并称“王孟”。
D. 《黍离》出自于《诗经·王风》,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历来被视为悲悼故国的代表作。
《黍离》之悲,指国家沦亡的悲痛。
2.下列有关古人的名、字、号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B.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C. 辛弃疾,字易安,号稼轩D. 归有光,字熙甫,别号震川3.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4.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均选自《左传》。
B. 《战国策》内容多为战国时期策士的活动和言论,经西汉刘向整理,属国别体。
C. 朱自清,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我们学过他的作品《背影》、《荷花淀》等。
D. 《国语》以“国”为目,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部分史实,属国别体史书。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是东晋著名诗人。
他的田园诗被誉为“中国田园诗的基石”,代表作有《饮酒》等。
B.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中国的鲁迅和法国的果戈理。
C. 巴金的《家》塑造了觉慧这一积极投身民主运动的青年,反映了封建大家庭的生活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学常识练习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1、孔子,名丘,字,与弟子合著语录体专集《》20 篇,在鲁国旧史基础上修成编年体史书《》。
2、春秋笔法:。
3、孙子,名武,春秋齐国军事理论家,著有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4、管子,字夷吾,春秋国政治家,著有《》。
5、孟子,名轲,字,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著有《》一书。
6、庄子,名周,战国蒙人,家代表人物,著有《》,又名《》。
7、荀子,名况,尊号“卿”,家学派代表人物,著有《》。
8、韩非,战国末韩国人,弟子,家代表人物,著有《》。
9、苏秦,主张;张仪,主张,俱为鬼谷子门生,代表人物,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10、吕不韦,代表人物,他集合门客编写了《》。
11、列子,名,战国时郑人,被道家尊为前辈,著有《》。
12、屈原,名平,字原,号,战国楚国人,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英国、意大利)。
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
13、贾谊,世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西汉洛阳人,著有《》。
14、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大辞赋家,代表作《》、《》。
15、刘安,汉高祖孙,袭父爵封为淮南王,集体编著《》,又名《》。
16、司马迁,字子长,太史令司马谈之子,所著《史记》,开创了我国古代纪传体史书创作先河,分为书、十表、本纪、世家、列传,被鲁迅誉为“,”。
17、刘向,西汉文学家,撰有《》、《》,整理修订《》(国别体史书)、《》(我国第一部主义诗歌总集)。
18、班固,东汉史学家,修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
19、曹操,字,死后追尊为魏武帝。
有《》、《龟虽寿》、《蒿里行》等乐府歌辞。
20、曹丕,字,魏文帝,代表作《燕歌行》,其《·》为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21、曹植,字,名作为《名都篇》、《》、《》、《七步诗》。
22、陈寿,字承祚,西晋史学家,著有纪传体、体史书《》。
23、陶渊明,名,字,世号,自称,诗人,我国第一位诗人。
24、干宝,东晋文学家,撰写出我国第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
25、范晔,,南朝宋史学家,著有体史《》。
26、刘义庆,南朝宋代小说家,著有我国第一部小说集《》。
27、刘勰,南朝代文学理论家,著有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
28、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撰成富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志《》。
29、钟嵘,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著有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
30、初唐四杰:、、、。
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唐代诗人。
31、孟浩然,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唐代诗人。
32、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擅长七绝,人称“七绝圣手”、“诗家天子”,名作有《》、《》。
33、王维,字,世称,唐代诗人,“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赞王维之语,因其诗作多宣扬隐居生活和佛教禅理,后世誉其“”。
34、李白,字太白,号,唐代伟大的主义诗人,有《李太白全集》,后世誉其“”。
35、高适,字达夫,世称,唐代边塞诗人,有《》、《》等名作。
崔颢,唐代诗人,《》甚得李白推崇。
36、杜甫,字,自称,世称、、,唐代伟大的主义诗人。
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后世誉其“”、“”。
37、岑参,唐代诗人,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张志和,唐代诗人,代表作《》。
38、韩愈,字,世称,谥号文,又称韩文公、韩吏部,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运动”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39、刘禹锡,字,世称,唐代杰出诗人,白居易推其为“”,有《刘梦得文集》。
40、白居易,字,号,世称。
主张“,”,运动倡导者。
写诗非常刻苦,有“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之句,后人誉其“”,他与私交甚好,常相唱和,时称“刘白”、“元白”,著有《白氏长庆集》。
41、柳宗元,字,河东(山西)人,世称;又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
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
42、李贺,字,少年英才而早夭,其诗作想像瑰丽奇特,后世誉其“”。
43、杜牧,字牧之,世称,唐代文学家,著有《樊川文集》。
李商隐,字,号,唐代杰出诗人,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
44、温庭筠,字,有“”美称,为“”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45、柳永,字,原名三变,因排第七,世称,又曾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
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著有《》。
46、范仲淹,字希文,谥号,名词《》、名文《》,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47、欧阳修,字,号、,谥号,北宋古文运动领袖。
《》开创了“诗话”这一新体载,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48、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北宋著名宰相词人(派)。
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的影响。
存《》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
人称大晏。
49、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人称。
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
有词集《》。
50、苏洵,字,号,四川眉山人,北宋散文家。
著有《嘉祐集》,与其子苏轼、苏辙(字)并称“三苏”。
51、司马光,字,世称,追封,谥文正。
著有《司马文正公文集》。
历时十九年主编成我国最大的一部体《》,与《》一起被誉为“史学双璧”。
52、王安石,字,晚号,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谥号文,亦称王文公。
北宋政治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文公文集》。
53、沈括,字存中,北宋科学家,著有我国第一部体科学著作《》。
54、苏轼,字,号,谥号文忠,北宋伟大文学家,著有《东坡全集》、《》等。
55、黄庭坚,字,自号,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为派开山之祖。
有《》。
另有诗文集名《》,词集名《》。
56、李清照,字易安,号,我国第一位女词人,有《》、《李清照集》。
57、陆游,字,号,南宋伟大爱国诗人,著有《》、《》。
58、辛弃疾,字,号,南宋伟大爱国词人,与苏轼共为派的代表,著有《》。
59、姜夔,字尧章,号,代表作《扬州慢》,有《白石道人诗集》。
60、文天祥,字,又字履善,号,与醉翁同为江西庐陵人,著有《》。
61、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北京)人,奠基人,有《关汉卿戏曲集》。
王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杂剧(戏曲)作家,代表作《》。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北京)人,元代作家,代表作有杂剧《》、散曲《天净沙·秋思》。
62、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代表作为长篇白话体小说《水浒传》(又名《》)。
63、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元末明初小说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64、于谦,字延益,钱塘(浙江)人,有《于忠肃集》,《》为其12 岁所作名篇。
65、吴承恩,字汝忠,号,明代小说家,晚年著成我国第一部小说《西游记》。
66、归有光,字熙甫,号,江苏昆山人,朝末年散文家,有《》。
67、汤显祖,明代伟大戏曲家,有《》(又称《还魂记》、《还魂梦》、《牡丹亭梦》)、《》、《》、《》等“临川四梦”(又称“四梦”)。
68、冯梦龙,字犹龙,号,明代文学家,辑有话本集《》(又称《古今小说》)、《》、《》,与之《》、《二刻拍案惊奇》被后世合称“”“”。
69、徐宏(弘)祖,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代文学家,著有体游记散文《徐霞客游记》。
70、李渔,字,号,浙江兰溪人,生于雉皋(今市),戏曲理论家,著有奇书《》。
71、蒲松龄,字留仙,号,世称,清代文学家,著成我国第一部集《聊斋志异》。
72、方苞,字灵皋,号,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为派创始人。
73、吴敬梓,字敏轩,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小说。
74、曹雪芹,名,字,号,生于南京,清代小说家,以十年时间从事《》(即《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创作,全书未成,病而卒,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为我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主义作品。
75、袁枚,字子才,号简斋、,自号仓山居士,清代诗人、散文家,著有《小仓山房文集》、《诗话》。
他提出的说与王士禛的说、的格调说、翁方纲的说并为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
76、姚鼐,人称,是继、、之后“桐城派”之集大成者,有《惜抱轩诗文集》。
77、龚自珍,后人常称“龚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有诗集《》。
梁启超,别号,有《饮冰室合集》。
二、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并称1、屈宋:战国时楚国诗人和。
班马:汉代史学家与。
2、建安七子:、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二陆:西晋时、兄弟。
3、竹林七贤:、稽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4、陶谢:晋末诗人和都长于描写自然景物,故并称。
5、元白:、并称,他们共同倡导了“”运动。
6、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字子固,世称“”)。
7、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
8、苏门四学士:、、、。
二晏:北宋词人与其子。
9、南宋四大家:陆游、、、。
明初诗文三大家:、、。
10、公安派“三袁”:晚明、、三兄弟,籍贯湖北公安。
11、北宋四大书法家:、、、。
12、元曲四大家:、、、。
13、明朝江南四才子:、、文征明、周文宾。
14、清初三大思想家:王夫之,世称;顾炎武,世称;,世称梨洲先生。
15、南洪北孔:清初钱塘创作戏剧《》、曲阜创作戏剧《》,代表了清代戏曲创作高峰。
16、编年体史书“春秋三传”:《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所著(相传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亦为其所著);《公羊传》,相传为齐国所著;《谷梁传》,相传为鲁国所著。
17、四书:《》《》《》《》。
18、五经:《》、《》、《》、《》、《》,始称于汉武帝时。
19、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另有礼、乐、、、书、,为古代儒生必须掌握之技能。
20、风骚:《》与《》并称。
后世也用“风骚”泛指文学。
乐府双璧:《》和《》喻称。
21、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22、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纪君祥《》。
23、元杂剧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郑光祖《》。
24、明清三大奇书:《》(明•洪应明)、《小窗幽记》(明•陈继儒)、《围炉夜话》(清•王永彬)。
25、我国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刘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孽海花》(作者,作品刻画了清末状元形象)。
三、中国古代重要文史典籍1、《文选》:现存最早的,南朝梁(昭明太子)编选,世称《》。
2、《二十四史》:从《史记》至《明史》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合称。
其中《史记》是,其余均为。
除前四史外,历代重要作家参与编修的有:《隋书》(唐·等)、《新唐书》(宋·、宋祁)、《新五代史》(宋·)、《元史》(明·等)、《明史》(清·张廷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