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训练2018

合集下载

2018初中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精】

2018初中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精】

2018初中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1、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B、《关睢》和《蒹葭》两首诗都选自《诗经》。

C、《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江城子”为词牌名。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苏轼。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是()A、《春》和《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

B、《马说》和《捕蛇者说》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韩愈。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

D、《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和《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都是法国作家。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A、《关睢》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是元朝马致远所作的散曲。

B、《枣核》和《背影》是叙事散文,《白杨礼赞》和《春》是抒情散文。

C、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出师表》《捕蛇者说》《醉翁亭记》《陋室铭》。

D、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变色龙》和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都是小说。

4、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莎士比亚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

B、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中,有苏氏三父子,他们是父亲苏洵,儿子苏轼和苏辙。

C、《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建功立业、辞官还乡的故事。

D、我们学过的鲁迅的《故乡》、《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宋代人,他的作品还有《岳阳楼记》。

B、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C、《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孔乙己》。

D、《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新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及答案

新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咬文嚼字》公布2018十大流行语,“锦鲤”“店小二”“巨婴”“教科书式”均是其中之一,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锦鲤,本是一种高档观赏鱼,极富观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

现已经成为“好运”的象征。

随着热度增长,“锦鲤”开始泛指在小概率事件中运气极佳的人。

B. 店小二,原指旧时茶馆、酒肆、旅店等处负责接待顾客的伙计。

当下,“店小二”便逐渐演化出新义,指推进经济发展、为当地经济繁荣作出贡献的小微企业和小老板。

C. 巨婴,本是指体形巨大的婴儿。

近年来,人们用“巨婴”指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

这类人以自我为中心,一旦出现超乎自己预期的情况,就会情绪失控,产生过激的非理性行为,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D. “教科书式”是人们用它来指“规范的”“典范的”“经典的”“示范的”“完美的”等,形容某事做得非常标准、规范,如“教科书式表演”“教科书式避险”“教科书式设计”等等。

【答案】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流行语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分析评选《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基于的社会学价值原则所蕴含的道理,属于体现类型题。

B、错误;店小二,原指旧时茶馆、酒肆、旅店等处负责接待顾客的伙计。

当下,店小二”便逐渐演化出新义,指推进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的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流行语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对一些流行语做一些理解和积累是做题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这两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是宋代的文学家。

B.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故乡》《社戏》等。

C. “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庄子》《孟子》。

D. 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答案】 C【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2018初中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doc

2018初中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doc

2018初中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及答案1、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B、《关睢》和《蒹葭》两首诗都选自《诗经》。

C、《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江城子”为词牌名。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苏轼。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是()A、《春》和《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

B、《马说》和《捕蛇者说》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韩愈。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

D、《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和《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都是法国作家。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A、《关睢》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是元朝马致远所作的散曲。

B、《枣核》和《背影》是叙事散文,《白杨礼赞》和《春》是抒情散文。

C、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出师表》《捕蛇者说》《醉翁亭记》《陋室铭》。

D、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变色龙》和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都是小说。

4、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莎士比亚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

B、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中,有苏氏三父子,他们是父亲苏洵,儿子苏轼和苏辙。

C、《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建功立业、辞官还乡的故事。

D、我们学过的鲁迅的《故乡》、《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宋代人,他的作品还有《岳阳楼记》。

B、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C、《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孔乙己》。

D、《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文学常识填空练习

文学常识填空练习

2018年第十七届古诗文大赛文学常识班级姓名1、《诗经》。

我国第一部,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篇,又称,先秦称为《诗》。

被称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战争与徭役、压追与反抗、、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2、乐府和汉乐府。

乐府是自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

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民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魏晋时始称“”或“”。

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汉乐府是继《》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开创了的新风。

3、江南,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狭义上指。

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和美丽富庶的南方水乡,如《江南春》所描绘的“,”。

江南也代表了中国人,南京有“,”的美誉,而和作为江南的代表,“,下有苏杭”的美称也世代流传。

4、古体诗。

指产生以前的诗歌形式,又称“”或“”,包括、、、等。

古体诗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博,形式比较自由,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

格律诗兴起之后,也有很多诗人喜爱用古体写诗,如陈子昂的《》、白居易的《》、李白的《》、李贺的(李凭空篌引)等。

5、近体诗。

指形成的格律诗体,对诗歌的、字数、、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

近体诗包括、、排律等三种,以为基准。

6、古代亲属的称谓。

古代将的同姓本族和都称作亲属,通常指的任何血亲成烟亲。

称呼自家的亲属时,常用“、、、、、”这几个字,含有谦恭平常之意。

“家”用来称的亲人,如称己父为“”“",称母为“”“”,称丈人为“”等。

“含(She)”用来谦称比自己卑幼的亲属,如、、。

“先”是对的尊称,如、、、先母、先她、先等。

“亡”用于对的称呼,如亡妹、亡夫、亡妻、亡友。

“犬”用于谦称的子女,如犬子、犬女等。

2018高考文化常识专题训练题及答案

2018高考文化常识专题训练题及答案

2018高考文化常识专题训练题及答案第一篇:2018高考文化常识专题训练题及答案高三文言文文学常识专题练习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C.比部,魏晋时设,为尚书列曹之一,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是隋唐时的中枢权力机构。

D.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称为“勤王”是因为夏商周时只天子称王,其他是公侯伯子男等诸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科举时代用来称呼殿试考取的人。

考中进士的人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B.“博士”古为官名。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服除”指守丧期满,“五服”制度是中国统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

D.“丁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需离职。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

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东”,地理区域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

B.“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讳称死,还有“崩”“薨”“卒”“不禄”等。

C.“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形容心胸狭窄。

2018年最新语文中考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及答案

2018年最新语文中考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及答案

专题巩固(四)文学、文化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

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了作者的感想和回忆。

B.《水浒》中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而被官府判了死罪,在江州刑场上被以晁盖为首的梁山好汉搭救,最终上了梁山。

C.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

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

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陋室铭》的“铭”和《马说》的“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B.词又称“散曲”“曲子词”,也叫“绝句”“长短句”等。

C.《背影》《藤野先生》都是我国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作品。

3.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实行科举制度,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全省考试,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

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

C.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D.《繁星》《春水》是冰心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写成的诗集,其内容大致包括: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三个方面。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故乡》《孔乙己》均选自小说集《呐喊》。

B.《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

C.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中,主人公保尔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是在他患伤寒症病愈后,在烈士墓前进行的。

D.古人将“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作阴。

2018高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项复习检测(附参考答案)

2018高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项复习检测(附参考答案)

2018高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项复习检测(附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_____,通称为《诗》《诗三百》,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约五百年间的________篇诗歌,按内容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____________传统的源头。

《诗经》以________为主,间有杂言,其表现手法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秦散文包括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主要包括________、《战国策》、________等,诸子散文则包括《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齐桓晋文之事》选自________,《秋水》则选自________。

3.(1)《楚辞》收集了战国时期楚国________、宋玉等人的诗歌,由西汉________编辑。

由于其浓郁的楚地色彩,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________”或“________”。

(2)屈原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诗人。

他的主要诗歌有________、《九歌》《九章》《天问》等,作品经常运用奇特的幻想和神话传说来表现现实斗争生活和个人政治理想,感情强烈,语言华丽,富于积极的________精神。

4.《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________体________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________,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三千年的历史,共________篇,分为本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等五种体裁。

它与我国古代最大的________体通史____________一起被誉为“史学双璧”。

5.(1)古体诗,指唐代以前流行并和唐代形成的________相对存在的一种诗体。

近体诗讲求严格的格律,它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最新2018年小学语文文学常识训练50题

最新2018年小学语文文学常识训练50题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训练50题一.选择题(共19小题)1.下列文字作品名称与作者的搭配错误的是哪一项?()A.《红日》一一吴强B.《赤色小子》一一张品成C.《红岩》一一叶挺D.《铁道游击队》一一刘知侠2.下面四个故事情节,不属于《西游记》中的是()A.大闹天宫B.三借芭蕉扇C.智取生辰纲D.三打白骨精3.下面选自唐代诗人杜甫所写的诗句是()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B.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D.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4.鲁迅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A.《彷徨》B.《呐喊》C.《朝花夕拾》D.《狂人日记》5.《红楼梦》中,“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句话描写的人物是()A.薛宝钗B.林黛玉C.贾探春D.王熙凤6.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是()A.《三国演义》B.《红楼梦》C.《史记》D.《水浒传》7.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下面()组作品是他的。

A.《透明的红萝卜》《欢乐》《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B.《春之声》《蝴蝶》《相见时难》《青春万岁》C.《女生日记》《非常男生》《暑假奇遇》《寻找快活林》8.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词人的卓越代表,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C.一首律诗分为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初唐四杰”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出自骆宾王的《滕王阁序》。

9.诗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出自名著()A.《三国演义》B.《红楼梦》C.《水浒传》D.《西游记》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孟子》三孟子及门人所作,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孟子的仁政、民本等政治主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常识训练
21、《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是参加了()
A.乡试
B.会试
C.院试
D.殿试
22、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在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称黄甲、金榜。

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天子门生,分别开始出现于()
A.隋朝、北宋、南宋
B. 唐朝、唐朝、北宋
C.隋朝、唐朝、明朝
D.隋朝、唐朝、北宋
23、先秦和秦汉文学中常出现“关”和“山”,如“关中”、“山东”等。

请问“关”和“山”分别指哪那道关和哪座山()
A.山海关和泰山 B.雁门关和太行山
C.玉门关和贺兰山 D.函谷关和崤山
24、下列作品中不是以谥号来命名的是()
A.《聊斋志异》 B.《王文公文集》
C.《欧阳文忠公文集》 D.《范文正公文集》
25、好汉宋江、林冲所受的刑罚是()
A.黥刑
B.膑刑
C.宫刑
D.劓刑
26、“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

在拜礼中,礼节最重的是()A.空手 B.顿首 C.稽首 D.肃拜
30、五岳中“东岳”指的是()
A.华山 B.泰山 C.嵩山 D.衡山
27、下列关于古代音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音。

B.古代各种民间音乐和外来音乐被称为“雅乐”。

C.《阳春》、《白雪》都是古代秦国的歌曲名。

D.《六幺》是唐朝有名的古筝曲名。

2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

B.古时座次、坐向规定严格,一般坐北朝南为“尊位”。

C.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主要分国讳、家讳两类。

D.古人讳言死:天子死曰崩,大夫曰薨,庶人曰死。

29、指出内容有错误的一项()
A.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纪的别称或解释,如“垂髫(tiao)”指童年,“不惑”指四十岁,“黄发”指老年。

(长寿老人)
B.《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人定初”指二更刚开始。

C.古代“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帝王所居,左宗庙,右社稷,以时祭祀,十分看重,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古代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为“监生”。

3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三纲”是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后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禁锢人们思想的封建教义。

B.在古代,“亲戚”中的“亲”主要指(族)内亲,“戚”指外亲。

C.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簸箕的坐姿叫做“长跪”,挺直上身而跪叫做“箕踞”。

D.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叫做“封禅”。

31、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须改用其他字。

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32、“豆蔻年华”和“弱冠之年”分别指女子和男子的岁数是()
A.13、18 B.15、20 C.15、18 D.13、20
33.古代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

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位卑处下位。

而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

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因此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
A 坐东面西
B 坐西面东 C坐南面北 D 坐北面南
34、在称呼上,古人常常把几种特征杂在一起来称呼,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请说一说前两人的称呼依次是用其什么。

A、籍贯、姓、名及字
B、籍贯、姓、字及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