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15届高三5月(三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滨州市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滨州市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滨州市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20·深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所谓“夜经济”,一般指从傍晚6点到次日凌晨6点之间发生的各种消费活动,包括旅游、餐饮、购物,健身等。

“夜经济”的根本动力是生产效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经济繁荣发展、休闲时间增加的历史产物。

20世纪70年代,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收入上升,()。

在经济学家计量分析休闲时间与产业效率的____ 之后,各国开始大力推动休假制度改革,保护劳动者休息权利,______劳动效率提升。

生产线_____手工作坊之后,人们就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闲暇时间______。

2019年我国法定节假日达115天,占全年时间的31%。

这份与传统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期不同的工作生活表,让我们可以尽情享受夜生活,体验夜文化,进而拉动“夜经济”。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夜经济”的根本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是经济繁荣发展、休闲时间增加的历史产物。

B . “夜经济”以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为根本动力,也是经济繁荣发展、休闲时间增加的历史产物。

C . “夜经济”是经济繁荣发展、休闲时间增加的历史产物,其根本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

D . “夜经济”是经济繁荣发展、休闲时间增加的历史产物,其根本动力是生产效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国民幸福感不升反降,这一现象被称为“收入—幸福感悖论”B . 国民幸福感不升反降,人们称这一现象为“收入—幸福感悖论”C . “收入—幸福感悖论”的现象开始出现,国民幸福感不升反降D . 开始出现“收入—幸福感悖论”的现象,国民幸福感不升反降(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相关性倒逼取代持续增加B . 关联度倒逼替代越来越多C . 关联度促使取代越来越多D . 相关性促使替代持续增加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三上·白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东版)2015届全国高三语文第三次大联考

(山东版)2015届全国高三语文第三次大联考

2015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山东卷】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A)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①回到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当战争和暴力屡屡击碎人们的和平梦想,如果政治精英能想想“②”;当饥饿和贫困的阴影仍然笼罩着欠发达国家;当不断膨胀的感官欲望把环境伤害得千疮百孔……“回到孔子”至少能让现代人在踏上歧途时,听到内心“咯噔”一声。

当然,对于在现代化座标中登攀高点的中国人而言,“回到孔子”更意味着一个古老民族在价值和情感上的回归。

当越来越多的人痛心嫉首于“故乡沦陷”,(B)满心渴望从传统典籍中找到此心安处,当一个国家把建设文化强国、(C)塑造核心价值观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都表达着上至庙堂、下及万民的共同③:中国越是在现代化道路上狂彪突进,就越需要仰望历史星空校准价值航向、补充精神给养。

二千多年前,孔子在竹简上写下“君子和而不同,”(D)这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想象。

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④。

只有每一颗星星都发光,人类文明的星空才会更加璀灿。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呼吁(yù)歧途校准(xiào)狂彪突进B.给养(gěi)座标汲取(jí)千疮百孔C.沦陷(lún)璀灿笼罩(lǒng)痛心嫉首D.膨胀(péng)登攀塑造(sù)传统典籍2.在文中①—④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A.必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平分秋色B.必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诉求各有千秋C.必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诉求各有千秋D.必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要求平分秋色3.文中A.B.C.D四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步之遥》以其豪华的明星阵容和雄厚的制作班底无可厚非地成为了2014年春节档唯一一部国产“超级大片”。

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首发纯word版】

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首发纯word版】

某某省实验中学2012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2014.12 说明:试题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4页。

第II卷为第5页至第8页。

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或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A.剽.窃/瓢.虫落.枕/落.不是浑身解.数/解.甲归田B.笑靥./梦魇露..脸/露.头角差.强人意/一差.二错C.订.正/钉.子冠.名/冠.心病绿.林好汉/绿.色通道D.私邸./诋.毁炮.烙/炮.羊肉哄.堂大笑/一哄.而散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幅员陨落钉书机名门望族B.引申修葺影碟机金榜题名C.怄气蛰居哈密瓜扇风点火D.宣泄博弈挂倒挡再接再砺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舞台上,某某市代表团全体成员通力合作,长袖善舞....,终于使某某市获得了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办权。

B.某某市政协委员钱程为青少年对方言的驾驭能力每况愈下....忧心忡忡,并在某某两会上提出强化对学龄前儿童的沪语教育的提案。

C.在第三轮客战某某队受伤后,拉杜已经缺席了四场比赛,整整休息了10天,不光是球迷等得焦急,连他自己都刻不容缓....要上场了。

D.从清末太爷爷到爷爷、父亲,再到自己,陈家四代人部是远近闻名的木版年画艺人;昨日,86岁的陈义文老人回首自己一生的蹉跎岁月....,感慨万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某某过去对新能源汽车准入附带特殊的地方标准,新能源汽车要想进入某某市场,必须在6秒以内加速到50公里,同时百公里耗电要低于15度。

B.某某推出首款纳入政府监管的打车软件“爱召年”,意在规X自主召车市场秩序,防止“黑车”进入城市公共客运市场,避免挑客、加价、宰客等违规行为的产生。

滨州市高三校际联合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题

滨州市高三校际联合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题

滨州市高三校际联合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 美国重返亚太地区,并在暗中纵容和怂恿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利用领海问题,不断挑起争端,其根本原因还是冷战思维所导致的。

B . 虽然精彩绝伦的CBA总决赛已落下帷幕,但那跌宕起伏的过程、充满血性的身影、顽强拼搏的精神依然闪现在人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C . 马航MH370失联后,中国政府一直牵挂着失联同胞的生命安全,启动全面应急和搜救,不放过任何疑点,表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绝不放弃。

D . 重拳出击,反腐倡廉,推动反腐迈向制度化、法治化依然成为今年“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也是“两会”期间民众最为关注的议题。

2. (2分)(2018·安庆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在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里,西伯利亚小天鹅翩跃而至、群集回翔,候鸟的复归意味着岳阳市生态修复举措行之有效。

②为全球经济增长推波助澜,与各国一道让正在滑向悬崖的世界经济稳定复苏,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深知自身责任重大。

③中国活力的迸发离不开朝气蓬勃的青年,这己经被过去几年的生动实践证明,如“长征六号”火箭研制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7岁。

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元旦晚会上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登台者竟然是校门口拉二胡的老大爷,其表演烹得莘莘学子们热烈欢呼。

⑤合肥轨道公司与皖新传媒珠联璧合,近日在地铁2号线安徽农大站创办全国首家轨道交通共享书店,此举促进了全民阅读活动。

⑥今后文化部将不定期开展全国地方戏剧种普查,刻不容缓地掌握地方戏剧种情况,实现文化行政部门对地方戏资源的动态管理。

A . ①③⑤B . ②④⑥C . ①②⑥D . ②③④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3分)3. (6分) (2017八上·衡阳月考) 论述类文本阅读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

山东省2015届高三冲刺模拟(五)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2015届高三冲刺模拟(五)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资料概述与简介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字内悟与字外悟 书法上的悟大致可分字内悟,字外悟。

这是从学习和创作两个阶段来区分的,两者缺一不可。

字内悟,主要是以古人为师,通过长期的临摹,逐渐领悟并掌握书法的书写法则,这是学习的第一阶段;字外悟,是在以古人为师的基础上,进一步以造化为师,从无法中求法,从观察天地万物的自然和变态中领悟书法的真谛,这是书法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在书法学习中,要观其形、得其意,要写写想想,手摹心追。

清代书法家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这样说:“观能书者,仅得数字揣摩,便自成体。

无他,专心即久,悟其用笔、用墨及结体之法,供我运用耳。

”他主张临摹应学得精到,关键在于用心揣摩,认真领悟古人用笔、结体的方法,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找出神妙之处。

近代书画家沈尹默先生曾谈到米芾的《十七帖》,对米芾的“惜无索靖真迹,观其下笔处”一语不理解而感到疑惑:为什么米芾不说观其用笔处,而要说下笔处?后来恍然大悟,原来历代名家下笔皆用中锋。

沈尹默用这个方法去发奋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便渐能上手,心驰笔重。

这是字内悟的很好例子,由此可见,向古人求法绝非一朝一夕之易事,而是需要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要循序渐进,边学边想,屡疑屡悟,有了悟才能有长进。

字外悟与字内悟不同。

清代书法家宋曹认为,书无完法,“必以古人为法,而后能悟生于古法之外也。

悟生于古法之外而后能自我作古,以立我法也”。

这就是从字内悟“入门得法”而转化为字外悟。

“入”是为了“出”,能“出”方能创造书法艺术,创立“我法”而独树一帜。

字外悟,决不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马马虎虎,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必须深入事物的本质,探索它们发展变化的规律。

只有理通神会,才能进入“融天机于自得,会群妙于一心”的高妙境界。

古人从鹅群戏水、逆水行舟、担夫争道、群丁拔棹、人舞蛇斗、雨漏屋痕、夏云变幻、江涛翻腾等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中领悟书法的真谛,都是字外悟的生动事例。

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中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代人大多过得可怜,因为他们天天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所以用钱买回其实并不十分需要的一堆东西来安慰自己。

生命长远,但若是为了得到所谓的社会承认而永远要做不愿意做的事,不如生命短暂,做了自己愿意做的事。

需要追问的是,(),在我们和这些东西之间,究竞谁占有谁?是我们占有物品,还是物品占有我们?如何超拔于一望无际的物欲与喧嚣之上,得物欲与成功之外的自由?这样的时代常常让我想起亨利·梭罗,那位在瓦尔登湖畔______________的思想者。

梭罗坚称,“如果我像大多数人那样,把自己的上午和下午都卖给社会,我敢肯定,生活也就没什么值得过的了。

”梭罗同样看破人类文明的悖谬与困境,“如果一个人因为喜欢树林,每天在树林里度过半天时光,那他可能被人看作是流浪汉;可要是他全天做个投机者,锯光树木,让大地________________,人们却把他看成是勤勉进取的好公民。

”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像流浪汉一样自由?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碎步________________于梭罗笔下郁郁葱葱的树林?在那里,简单生活不被视为一种_________________,勤劳的人节制勤劳。

在那里,你可以坐在时间的溪水里垂钓天上的星星,不必终日奔波于风尘。

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看种子播撒信念,古树支起苍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深居简出光溜溜徜徉沦落B . 深居简出光秃秃踟蹰沦落C . 离群索居光溜溜踟蹰堕落D . 离群索居光秃秃徜徉堕落(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一堆死后并不带走的东西花费了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B . 一堆死后并不带走的东西需要我们花费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来换回C . 当我们花费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换回一堆死后并不带走的东西D . 如果我们花费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才能换回一堆死后并不带走的东西(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现代人大多过得可怜,他们因为天天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所以用钱买回一堆其实并不十分需要的东西来安慰自己。

山东省滨州市十二校联考高三第三次测评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滨州市十二校联考高三第三次测评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滨州市十二校联考高三第三次测评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孔子在谈到读《诗经》的益处时,特别提到它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已将《诗经》当作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来看待。

《毛诗故训传》对诗中提及的动植物加以注解,这为人们理解《诗经》及其产生时代提供了一种路径。

(乙)受前贤著述启发,三国吴人陆玑撰成《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不仅枚举..出《诗经》中动植物的名称,还附述其样貌、形态、功用和生长环境。

(丙)比如《秦风•蒹葭》第一句“蒹葭苍苍”,陆疏云:“蒹,水草也。

坚实,牛食之令牛肥强。

青、徐州人谓之蒹……。

”明人毛晋据陆疏所作《毛诗陆疏广要》,其中辨蒹、葭之别,并录别名十五种。

如此处心积虑....后所得出的结论。

....,既存注疏者本人的见闻,也有他们行思坐想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甚至B.枚举C.处心积虑D.行思坐想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46年,17岁的梁再冰报考清华建筑系,差两分。

对一手创建了清华建筑系的梁家而言,女儿报考清华建筑系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家族情怀。

父母决定调出女儿的试卷,核实无误。

( 当时是学校完全自主招生。

) 梁再冰转身去了北大西语系,一生便与建筑再无瓜葛。

山东省滨州市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山东省滨州市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山东省滨州市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试卷说明: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滨州届高三语文试题.03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本身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标题问题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需写在答题卡各标题问题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本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召唤(zhào)发酵(jiào)捋虎须(luō)悄然无声(qiǎo)B.纰漏(pī)证券(quàn)撂挑子(liào)急不可待(jiàn)C.遒劲(qiú)星宿(xiù)露马脚(lù)不落俗套(kē)D.畏葸(sī)戏谑(xuè)嚼舌头(jiáo)披星戴月(zhì)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凶。

B.一些从天际流进诗里和画里的河流,突然丧失了衬托落霞孤鹜的闲情逸致,突然关闭了博览千帆万木的宽阔胸怀。

C.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雅正当其时,需要我们乘势而上,愤发有为。

D.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这句话是我的坐右铭,它一直激励着我在前进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没有人不巴望幸福,但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它不成琢磨,却又似乎无处不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州市高三语文试题2015.05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掸.子(dǎn)惊悚.(sǒnɡ)压轴.戏(zhîu)积极斡.旋(wî)B.觐.见(jìn)翌.日(lì)肇.事者(zhào)波诡云谲.(juã)C.夯.实(hānɡ)发酵.(xiào)脖颈.儿(ɡěnɡ)风驰电掣.(châ)D.烙.印(lào)毗.连(pí)一沓.纸(tà)模棱.两可(lãnɡ)2.下列语段中,填入括号内的汉字及词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落了,但他是永生的。

他著述极富,肩负着最荣耀也最艰巨的任务,那就是:()良知,()人类。

这二者对于他来说都是无()光荣的。

他受到旧时代的咒骂,历尽挫折;但他又受到未来的祝福,光照万代。

他在咒骂与祝福中溘然长逝。

A.陨培养教化尚B.陨培育教化上C.殒培养教育上D.殒培育教育尚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教学语言要做到严谨简洁,不要繁文缛节....,应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最多的信息。

B.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前几年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中的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不多的几家平分秋色....。

C.当“伪文艺”进入我们的文艺阵地后,文艺生态受到很大破坏,优秀作品主导文艺创作的生态格局岌岌可危....。

D.《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偷猎行为,使得许多珍稀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这些珍稀动物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B.无论张大千怎样模仿石涛,都会或多或少带有一两分自己的味道,这种味道仅从局部观察是很难体会到的,必须从大局品味,即“远观其气”。

C.滨海新区作为改革的试验田,强力推进城乡统筹、简政放权、自贸区建设等改革落到实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D.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微博快速浏览新闻,发布信息,在冲击传统纸质媒体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提供更快速更鲜活的新闻线索和新闻资讯。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那就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

除非像有的人那样,从不固步自封,思想开放,能够不断自新自强,但这种人毕竟太少了。

①可见,晚学总不如早学那样从容自如②幼年时养成良好的习惯最为重要③在体育方面,年轻人四肢柔软,比老年人更适应各项运动④这是早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⑤比如学习语言,在表达和发音方面,年轻人的舌头比老年人更灵便⑥实际上早期教育的重点就应该是培养习惯A.⑥③⑤①②④B. ②⑤③⑥④①C. ②④⑥⑤③①D. ⑥②⑤①③④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中国散文在五四时期获得了新的发展。

五四时期,先驱者面对的是统治清一代的文以载道的桐城派,它与个性解放可谓迎头相撞,对于强调“人的文学”的五四先驱者来说,它理所当然地遭到抛弃。

五四先驱者力主散文应该像公安派一样“独抒性灵”,以“叙事与抒情”为主的观念就是这样来的。

以个人化的情感解放为目的,成为散文家的共识。

“叙事与抒情”的诗性审美观念,其狭隘性在于窒息了散文的智性生命,束缚了散文的发展。

“叙事与抒情”的“美文”,与鲁迅智性的文化文明批判不能相容,于是鲁迅将自己的散文另立名目曰“杂文”。

这样的文体命名有些随意,以致“杂文”自鲁迅之后无经典。

另外,将智性排斥在散文正宗之外,限制了散文的思想容量,造成散文长期小品化,使其成为鲁迅所担忧的“小摆饰”。

抒情审美,并不能涵盖幽默散文。

抒情审美以追求诗化美化环境和主体心灵为务,其性质乃是情趣。

幽默散文则相反,往往自我调侃、贬抑,以喜剧性的“丑化”为务。

由于对智趣和谐趣的排斥,叙事与抒情封闭越紧密,二者的矛盾就越尖锐,到一定社会条件下朝相反方向转化。

过分强调叙事,就可能压倒抒情。

散文的生命受到窒息,构成了散文作为文体的第一次危机。

叙事走向了极端是必然的。

走向极端的叙事,再度走向反面,也是必然的。

最明显的就是把抒情作为唯一的选择。

把散文的审美价值从实用功利价值中解放出来,从挽救散文的文体危机而言,功不可没。

但是,轻率地把它关到诗的牢笼中,就造成散文的另一次文体危机。

诗与散文,二者都属于审美价值,但是,如人体的两种血型不可混淆,混淆必然导致对散文生命的威胁,扼杀散文文体。

因为有诗的外衣,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多愁善感失去智性的节制,成为感伤,注定导致滥情。

滥情遂成持久的顽症,沦为矫情而不自觉者比比皆是。

一切文体的生命就是它和其他文体的区别,散文家的才华恰恰表现于在诗歌无能为力的地方发现散文的艺术价值。

但是,这种发现是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是散文文体的生命力所在。

以余秋雨为代表,散文的发展还表现在把抒情与智性结合,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阐释,进行文化人格批判。

他的散文的思想容量重新使中国散文恢复了智性大品的风貌。

散文理论家,比之小说和诗歌理论家,面临着一种先天的不利局面,那就是没有西方文论,包括流派更迭的丰富资源。

不过这也可能成为优于小说和诗歌理论家的条件,即没有那么多权威理论的遮蔽。

有出息的理论家,可以面对创作实践直接进行原创性的概括,独立形成范畴,并构成系统。

不过,散文理论家需要保持清醒:如果一味对现成贫困“理论”盲目拘执,就不能追随散文日新月异的实践,从而突破陈腐观念,调整、建构中国特有的散文理论。

(摘编自孙绍振《从抒情审美的小品到幽默“审丑”“审智”的大品》)6.下列关于“散文”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追求个性、强调“人的文学”的五四先驱者发起的文学运动,抛弃了统治清一代的文以载道的桐城派,使中国散文在五四时期获得了新的发展。

B.五四先驱者极力主张散文应该“独抒性灵”,以“叙事与抒情”为主,以个人化的情感解放为目的,但是把抒情作为唯一选择,构成了散文作为文体的第一次危机。

C.散文经历第一次文体危机后,抒情性把散文的审美价值从实用功利价值中解放出来,从而挽救散文的文体危机,但又受到诗性的束缚,从而造成散文的另一次文体危机。

D.余秋雨把抒情与智性结合,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阐释,进行文化人格批判,他的散文的思想容量重新使中国散文恢复了智性大品的风貌,推动了散文的发展。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叙事与抒情”的诗性审美观念,其狭隘性在于窒息了散文的智性生命,限制了散文的思想容量,造成散文长期小品化,使其成为鲁迅所担忧的“小摆饰”。

B.由于对智趣和谐趣的排斥,叙事与抒情封闭越紧密,叙事、抒情与智性的矛盾就越尖锐,到一定社会条件下朝相反方向转化,如过分强调叙事,就可能压倒抒情。

C.鲁迅智性的文化文明批判与“叙事与抒情”的“美文”不相容,他把自己的散文另立名目叫“杂文”,这样的文体命名有些随意,以致“杂文”自鲁迅之后无经典。

D.散文因为有诗性成分的外衣,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多愁善感失去智性的节制,成为感伤,必定导致滥情,成为持久的顽症,因此,要区分散文和诗歌的界限。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抒情审美以追求诗化美化环境和主体心灵为务,其性质是情趣,不能涵盖幽默散文,与往往自我调侃、贬抑,以喜剧性的“丑化”为务的幽默散文相反。

B.一切文体的生命就是它和其他文体的区别,散文家的才华恰恰表现于在诗歌无能为力的地方发现散文的艺术价值,不断发展变化是散文文体的生命力所在。

C.没有西方文论,包括流派更迭的丰富资源,对于散文理论家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与小说和诗歌理论家相比,散文理论家没有那么多权威理论的遮蔽。

D.散文理论家在散文理论相对贫乏的情况下,可以有建树。

散文理论家只要不盲目拘执现成贫困“理论”,就一定能突破陈腐观念,建构中国特有的散文理论。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

宇文士及,字仁人,京兆长安人。

父述,为隋右卫大将军。

开皇末,以述勋封新城县公,文帝引入卧内,与语,奇之。

诏尚炀帝女南阳公主,为尚辇奉御,从幸江都,以父丧免,起为鸿胪少卿。

其兄(宇文)化及谋弑逆,以主婿忌之,弗告。

已弑帝,乃封蜀王。

初,士及为奉御,而高祖任殿中少监,雅.自款结。

及从化及至黎阳,帝手书召之。

士及亦遣家童间道走长安,通谆勤,且.献金环。

帝悦曰:“我尝与士及共事,今以此环献,是将来矣。

”化及兵日蹙,士及劝归命,不从,乃.与封德彝诡求督饷。

俄而化及败,与德彝等自归。

帝让之曰:“汝兄弟率思归之人为入关计,尔得时,我父子尚肯相假.乎?今欲何地自处?”士及谢曰:“臣罪当死,但臣往在涿郡,尝与陛下夜论世事,顷又奉所献,冀以此赎罪。

”帝笑谓裴寂曰:“彼与我论天下事,逮今六七年,公等皆在其后。

”时士及女弟为昭仪,有宠,由是见亲礼.,授仪同三司。

从秦王平宋金刚,录功,复隋旧封,以宗室女妻之,迁王府骠骑将军。

从讨王世充等,进爵郢国公。

武德八年,权检校侍中,兼太子詹事。

王即位,拜中书令,以本官检校凉州都督。

时突厥数入寇.,士及欲立威以镇耀边鄙,每出入,盛陈兵卫,又痛折节下士。

或告其反,讯无状,召为殿中监,以.疾改蒲州刺史。

政尚宽简,人皆宜之。

擢右卫大将军。

太宗延入阁语,或至夜分出,遇休沐,往往驰召。

士及益自谨,其妻尝问遽召何所事,士及卒不对。

帝尝玩禁中树曰:“此嘉木也!”士及从旁美叹。

帝正色曰:“魏征常劝我远佞人,不识佞人为谁,乃今信然。

”谢曰:“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帝意解。

又尝割肉,以饼拭手,帝屡目,阳若不省,徐啖之。

其机悟率类此。

久之.,复为殿中监。

卒,赠左卫大将军,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雅.自款结雅:平素B.我父子尚肯相假.乎假:借助C.由是见亲礼.礼:礼遇D.时突厥数入寇.寇:侵犯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通谆勤,且.献金环且.放白鹿青崖间B.乃.与封德彝诡求督饷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C.以.疾改蒲州刺史不赂者以.赂者丧D.久之.,复为殿中监之.二虫又何知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B.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C.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D.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宇文士及和宇文化及是兄弟,因为宇文士及做了隋炀帝的乘龙快婿,宇文化及在谋划弑杀隋炀帝的时候,对宇文士及严守秘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