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呋辛酯片溶出度研究分析

合集下载

两种头孢呋辛酯片体外溶出度的比较

两种头孢呋辛酯片体外溶出度的比较

◇ 药物分析 ◇
两种头孢呋辛酯片体外溶出度的比较
金澄滔 ,方红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药剂科 ,浙江 杭州 310016)
摘要 : 目的 对国产头孢呋辛酯片 (联邦赛福欣 )与进口头孢呋辛酯片 (西力欣 ) 进行溶出度比较 。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 2000 版采用浆法测定溶出度 。结果 赛福欣与西力欣溶出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两种片剂均符合质量标准中所规定的溶出限度 。 关键词 : 头孢呋辛酯片 ; 溶出度
[1] 杨开金 . 两种对照法测定头孢氨苄胶囊溶出度结果的比较 [ J ].
-1
, there is a good regressive relationship. The lowest li m it of detection was 0. 05 mg・L . The recovery of the meth2
-1
od was over 70% , and the relative recovery was betw een 85% and 115%. Inter2day, intra 2day RSD were under 10%. Conclusion The assay method established by our lab can satisfy analytical requirement of biological p reparation. Key words: paracetamol; HPLC; p las ma concentration
对乙 酰 氨基 酚 , 又 名扑 热 息 痛 ( Paracetamol, 以 下 简 称 PA ) ,属吡唑类非甾体解热镇痛药 。临床上常用于感冒发热 、 关节痛 、 神经痛 、 偏头痛 、 癌性痛及手术后止痛 。不良反应少 见 ,但剂量过大或长期用药可引起肝脏损害 ,严重者可致昏迷 盐酸溶液精密配制 15 mg・L 头孢呋辛酯溶液 ,于同一天配制后的 0、 1、 2、 3、 4 h 测得在 ( 278 ± 1 ) nm 处的吸收度分别为 0. 454、 0. 453、 0. 453、 0. 453、 0. 0452,求得日内变异系数 RSD = 0. 011% 。 2. 4 日间变异系数 用 0. 1 mol・L - 1盐酸溶液精密配制 -1 15 mg・L 头孢呋辛酯溶液于 0、 1、 2、 3、 4 d,测得其在 ( 278 ± 1 ) nm 处 的 吸收 度 分别 为 0. 454、 0. 454、 0. 453、 0. 455、 0.

头孢呋辛酯片制剂工艺研究

头孢呋辛酯片制剂工艺研究

头孢呋辛酯片制剂工艺研究目的:通过选择合适辅料及适当的工艺方法,制备溶出度符合要求的头孢呋辛酯片。

方法:考察包括淀粉、微晶纤维素、乳糖、羟丙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维酮、硬脂酸镁、滑石粉、十二烷基硫酸钠、聚维酮K30、微粉硅胶、2%HPMC水溶液、5%HPMC水溶液等辅料进行湿法制料压片、粉末直接压片对样品溶出的影响。

结果:采用内外加法添加羧甲基淀粉钠,用微粉硅胶吸附原辅材料,湿法制粒压片,片芯迅速崩解为颗粒,然后再将其崩解为细粉,这样有利于颗粒继续崩解成细小颗粒,样品溶出度较为理想,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结论: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且成品合格率高,可用于头孢呋辛酯片的规模化生产。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epare the Cefuroxime Axetil Tablets with the dissolution rate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by selecting the right auxiliary materials and appropriate processing methods. Methods: The impact of starch,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lactose, hydroxypropyl cellulose sodium, sodium carboxymethyl starch, cross-linked povidone, magnesium stearate, talc powder, lauryl sodium sulfate, povidone K30, aerosil, 2% HPMC aqueous solution, 5% HPMC aqueous solution and other auxiliary materials used in the wet process material tabletting and the powder direct tabletting on the sample dissolu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ddition method to add sodium carboxymethyl starch was used, the aerosil was used to absorb the raw auxiliary materials and the wet granulation to compress tablets, the tablet cores rapidly disintegrated into particles, then collapsed into fine powder, which was conducive to the disintegration of particles into fine particles. The sample dissolution rate was ideal and met the quality standards. Conclusion: The method has simple preparation process, low equipment requirements and high product qualification rate, and therefore can be used for the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Cefuroxime Axetil Tablet.[Key words] Cefuroxime Axetil Tablet; Internal and external addition method; Wet granulation tabletting; Sodium Carboxymethyl Starch; Aerosil頭孢呋辛酯(Cefuroxime Axetil,Ceftin)又名头孢羟苄四唑甲酸酯、头孢呋辛乙酰氧乙酯[1],系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创制的第二代半合成头孢菌素,口服经胃肠道吸收后,在酯酶作用下迅速水解释放出头孢呋辛而发挥抗菌作用,具有广谱、杀菌力强、对β-内酰胺酶有内在稳定性等作用,并有良好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等特点,血药浓度高,能透入痰液、骨组织和炎症脑脊液,肾毒性小,可口服给药。

国产头孢呋辛酯片(胶囊)质量分析

国产头孢呋辛酯片(胶囊)质量分析

国产头孢呋辛酯片(胶囊)质量分析马晓宁;文亮;梁晟;万凡;李晓燕;李昌亮;胡昌勤【摘要】目的通过对15个生产企业的211批头孢呋辛酯片(胶囊)的评价性抽验结果分析,评价国产头孢呋辛酯片(胶囊)的质量现状.方法采用法定检验方法和探索性研究进行样品检验,统计分析国产头孢呋辛酯片(胶囊)的质量现状并进行评价.探索性的考察样品的聚合物、溶出曲线、杂质谱和晶型.结果法定检验结果显示211批样品除1批不合格外,其余均符合规定;探索性研究显示国产头孢呋辛酯片(胶囊)的质量与原研药品存在一定差距.结论头孢呋辛酯制剂总体内在质量一般;胶囊剂质量优于片剂,现行质量标准有待提高.【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年(卷),期】2014(039)004【总页数】6页(P276-281)【关键词】头孢呋辛酯片;头孢呋辛酯胶囊;质量分析【作者】马晓宁;文亮;梁晟;万凡;李晓燕;李昌亮;胡昌勤【作者单位】湖南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长沙410001;湖南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长沙410001;湖南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长沙410001;湖南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长沙410001;湖南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长沙410001;湖南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长沙410001;湖南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长沙4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1头孢呋辛酯又名头孢羟苄四唑甲酸酯、头孢呋辛乙酰氧乙酯,属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国家基本药物。

该药于1988年由葛兰素-威康公司推出,商品名为西力欣 (CEFTIN)[1],国内自2001年以来,多家企业相继研发成功。

头孢呋辛酯制剂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分散片和干混悬剂。

国内现有头孢呋辛酯原料及制剂共21家生产单位,注册批准文号37个。

本次抽到头孢呋辛酯片、分散片和胶囊3种剂型、共211批次,其中片剂146批,胶囊剂62批,分散片3批;此次抽样涉及全国31个省,片剂企业9家,胶囊剂企业4家,分散片企业2家。

头孢呋辛酯片国内外质量现状分析

头孢呋辛酯片国内外质量现状分析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9年3月第40卷第2期
.141 .
两种,由于采用湿法制粒工艺的头抱咲辛酯片的水分 和△」-异构体杂质的量明显高于干法工艺的样品 且湿法制粒可导致部分无定形头抱咲辛酯药物转变 为a晶型g,国内以干法制粒为主胸。干法制粒流程 为:原辅料预处理〜称量〜预混-■制粒f总混f压 片一包衣〜包装。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生产环境 温湿度、制粒的液压压力、挤压速度及加料速度的 控制〔叫 5国内外情况比较 5.1原料药的晶型
在溶出度测定上,各国质量标准、原研品、日 本橙皮书、美国FDA溶出曲线数据库及中检院公示 的头苞咲辛酯片参比制剂一致性评价溶出曲线(草 案)(以下简称草案),在溶出介质的pH、转速均有一 定的差异。头抱咲辛酯属于低渗透性物质,FDA及 TSRL (治疗系统研究实验室)将其归为BCS (生物 药剂学分类系统)IV类,BDDCS (基于药物体内处 置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将其归为III类。由于固 体口服制剂在胃肠道中必须首先溶出才能被吸收并 进入体内循环,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和吸收直接影响 其药效"1。对比国产制剂与参比制剂溶岀曲线时发 现,国内仿制制剂溶出/释放行为与原研有一定的差 异,4条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均不相似,或仅部分曲 线与参比相似,见图3。虽然在这些企业中,已有企 业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审评,但产品的批间仍有一 定的差异。 6讨论
业产品有X-射线粉末衍射峰,但原研基本无明显X射线粉末衍射峰⑴。为确保与原研产品的一致性,
头砲咲辛酯为头抱咲辛的乙酰乙酯,在体内水 解后释放出头苞咲辛而发挥抗菌活性,为一对非 对映异构体,分别为A异构体和B异构体⑶,结构 式如图1。
其作用机制、抗菌谱和抗菌作用皆与头抱咲辛 相同,为头泡咲辛的前药。适用于敏感菌株所致咽 炎或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头孢呋辛酯片的制备及溶出因素的考察

头孢呋辛酯片的制备及溶出因素的考察

溶出度实验,Yi=15.35,与正交实验分析结果一致。
5结论
的计算公式:
Yi=│P15-70%│×1 +│P30-75%│×1+│P45-95%│×1
具体结果见表 3。
单因素实验表明,载体的种类和用量、崩解剂的 加入方法对溶出度的影响显著,应当优先考虑,表面 活性剂的加入对溶出度有一定影响,在制备过程中适
取头孢呋辛酯片参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溶
第 10 期
张祖俊3·
出度测定法 (2005 年版二部附录 XC 第二法),以 1 000 mL 磷酸盐缓冲液(0.07 mol/L)为释放介质, 转速为 55 r/min,温度为(37±0.5)℃,分别在 5、15、 25、35、45 min 时,取溶液 5 mL 滤过,并及时在操作 中补充上述溶剂 5 mL。以磷酸盐缓冲液为空白,在 278 nm 处测定吸光度,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溶出度。 2. 4 含量测定
方筛选。选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泊洛沙姆作为载体,用溶剂法制备少量的固体分散体,与大量采用普通制粒方法的头孢呋
辛酯颗粒相结合制成头孢呋辛酯片,并进行体外药物溶出度的测定。对影响药物溶出的因素:载体材料的种类和用量、崩解剂的
加入方法、表面活性剂的加入等因素进行考察,最后利用正交实验进行处方筛选。结果表明,可以选择 PVP 作为载体制备少量固
结果表明:采用内、外加入崩解剂的方法制备药
物时,当内加量与外加量的比例为 7∶3 时药物的溶
出最好。
3. 3 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药物溶出的影响
在选用 PVP 作为载体制备固体分散体的情况下,
t/min
图 3 载体 PVP 的剂量对药物溶出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载体比例的增大,药物的溶出也

头孢呋辛酯片干法制备工艺条件研究

头孢呋辛酯片干法制备工艺条件研究

头孢呋辛酯片干法制备工艺条件研究【摘要】目的:探索头孢呋辛酯片的干法制备工艺条件,为头孢呋辛酯片的干法制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方法:采用干法制备头孢呋辛酯片,针对其制作条件进行筛选,以制作过程中的颗粒粒度流动性和成频率作为观察指标,探索头孢呋辛酯片干法制备过程中的工艺条件标准。

结果:在进行头孢呋辛酯片干法制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满足三大工艺条件,即液压压力控制为2.5~3MPa,挤压速度控制为15~20转/分钟,加料速度控制为200~300克/分钟,可制作饼厚为1~2毫米的饼状头孢呋辛酯片且16~30目的合格颗粒可达到90%以上,压片成片率可达到94%,药物各项指标符合中国药典的相关基本要求。

结论:在进行头孢呋辛酯片干法制备的过程中需要严格进行相应工艺条件的筛选,充分满足该药品的干法制备要求,确保所制作出的药品合格率和成品率更高,体现出干法制备工艺的优势和特性。

关键词:头孢呋辛酯片;抗菌药物;干法制备;工艺条件头孢呋辛酯片是常见的抗菌药物,属于第2类头孢菌类抗生素,该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肾脏毒性影响很小等众多优势,头孢呋辛酯片作为常见的头孢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以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疾病。

对于头孢呋辛酯片的临床应用大多采用进口产品,而随着制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借助于国产原料进行该药物制作的过程中,传统的湿法制备工艺在应用时具有一定的缺陷,主要是采用湿法制备时相应的原料会受到制药过程中的湿度热度等影响,导致所制成的药品在含量和相关副产物方面达不到标准和要求。

而干法制备工艺能在应用的过程中则有效规避了湿法制药工艺的缺陷,将药物和辅料等研成粉末进行经营混合,然后采用干法制药机进行压制,制成饼状或者是板状的药品,在应用筛粉机针对相应药品进行筛选制造成颗粒,制作成进而制作成头孢呋辛酯片的成品。

在采用该方法进行制药的过程中不仅不会受到热敏性的影响,而且在制作时不用添加任何粘合剂,同时制药过程中只需要严格控制好压力、挤压速度、加料速度3大主要要素,能够实现更高合格率的头孢呋辛酯片预备。

使用微粉化技术改善头孢呋新酯片的溶出

使用微粉化技术改善头孢呋新酯片的溶出

中 国 药 科 大 学 学 报Jou rnal of Ch ina Pharm aceu tical U n iversity 2000,31(3):188~191使用微粉化技术改善头孢呋新酯片的溶出Ξ柯 学 平其能3 朱 颖(中国药科大学药剂教研室,南京210009)摘 要 为改善头孢呋新酯片的溶出,采用气流粉碎、球磨、重结晶、固态分散技术等多种微粉化技术,通过差热分析和X衍射研究微粉化后头孢呋新酯的晶型特征。

结果表明,固态分散技术可使该药由晶型转变为无定型,从而大大增加其片剂的溶出。

溶解热的计算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果。

关键词 头孢呋新酯;微粉化;气流粉碎;球磨;重结晶;固体分散 头孢呋新酯作为第二代头孢菌素,在临床上广为使用,它是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头孢呋新的前药,口服后在胃肠道水解释放出头孢呋新。

临床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脑膜炎、败血症、淋球菌感染等[1,2]。

因其在水中溶解度极小以及强疏水性,美国药典23版规定头孢呋新酯片的溶出标准为:15m in 和45m in的溶出分别为60%和75%以上。

目前市售产品为葛兰素公司的钦钠特(Zinnat)片。

我们采用一系列微粉化方法,对原料进行处理以寻求改善头孢呋新酯片溶出的途径。

这些方法包括:气流粉碎、球磨[3]、重结晶[4]、固态分散技术[5]。

类似的技术广泛用于其它一些药物,如速尿、尼莫地平等。

1 仪器与药品低温气流超微粉碎机(南京理工大学超微粉碎实验室),球磨机(南京化工大学硅酸盐教研室), M ET TL ER25型差式扫描分析仪(瑞士),D M ax2 3型X2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学制作所)。

十二烷基硫酸钠、乳糖、可压性淀粉、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PV PK30等均为药用辅料。

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正丁醇、异丙醇等均为分析纯试剂。

2 实验方法2.1 微粉化方法2.1.1 重结晶 分别采用不同的有机溶剂对头孢呋新酯进行重结晶,这些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正丁醇、异丙醇。

头孢呋辛酯片制剂工艺研究

头孢呋辛酯片制剂工艺研究
干燥 温度 4 o一 5 O ℃, 包衣液 喷速控制较慢 , 以保证片芯随时干燥。 头孢呋辛酯 ( e e f u m x i m e a x e t i l , C e f t i n ) 又名头孢羟苄 四唑甲酸酯 、 头孢呋辛乙酰 行 , 氧乙酯 … 1。系英 国葛兰素史克公司创制的第二代半合成头孢 菌素 , 具有广谱 、 杀菌 1 . 2 . 4 溶 出 度 考 察 取样品 , 分别 照溶出度测定 法( 中国药典 2 0 0 5年版二部 附录X C第=法 ) 【 l l , 力强 、 对B 一内酰胺酶有内在稳定 性 , 并 有 良好 的人体药 代动力 学等 特点 l , 血药 浓度高 , 能透人痰液 、 骨组织和炎症脑脊液 , 。 肾毒性 小 , 可 口服给 药。因头孢 呋辛酯 以0 . 0 7 m o l / L的盐酸溶液 9 0 0 m l 为溶 出介质 , 转速 为每分钟 5 5转 , 依法 操作 , 分别 遇水或 乙醇会产生非常强 的粘性 , 国内外生 产企业 普遍认 为无 法采用 湿法 制粒压 与 l 5 、 4 5分钟时取溶液 5 m l ( 同时补充等量 溶出介质 ) , 滤过 , 分别精 密量取 续滤液 片, 转 而采用 干法制料压片或 采取全粉末压 片。这两种压 片方法 , 对辅料要求太 高 , 适量 , 用溶出介质稀 释成每 1 m l 中约含 1 5 l  ̄ g 的溶液 , 作为供试 品溶液 , 照紫 外 一 可 大部分需进 口, 制备过程中一 次合格率低 , 且要求专用设备 , 生产成本偏 高。本研究 见分光光度法 ( 中国药典 2 0 0 5年版二部 附录Ⅳ A ) , 在2 7 8 n m波长处分别 测定其 吸 采用 内外加法添加羧 甲基淀粉粒 , 能够首先将片 芯迅 速崩解 为颗粒 , 然后次 崩解为 收度 E 2 J 。另取本品 1 O片, 研细 , 精 密称取适量 ( 相 当于平 均片重 ) , 按标示 量用上述 细粉 , 使得有 效成份快速释放。 溶 出介质制成每 l r a l 中约含 1 5 1  ̄ g的溶液 , 作为对照溶 液 , 同法测定 , 计算每 片在不 1 材 料 和 方 法 同时间的溶 出量 , 根据时间与溶出量绘制溶 出曲线。附加剂在 2 7 8 n m处无 吸收, 表 1 . 1 材 料 明附加剂对测定无 干扰 。A= O . 0 3 6 3 C+ 0 . 0 1 8 , r = 0 . 9 9 9 6 , 平均 回收率 为 1 0 0 , 5 %, 1 . 1 . 1 仪器设备 R S D为 0 . 3 8 %( 1 1 =9 ) 。 单 冲压 片机( D P一 1 . 5 , 新 昌县 城关 红利数 控制 造厂 ) ;扭力 天平 ( T N一1 0 0 , ? 2 结果和分析 苏州博 泰伟业 电子科技 有限公司) ; 智能溶 出度测定仪 ( R C一 6 , 天津市新 天光分 析 2 . 1 处方筛选结果 仪器技 术有限公司) , 紫外分光光度计 ( u V一 7 6 5 , 上海 精密科学仪 器有限公 司) , 包 2 . 1 . 1 普通湿法制粒压片 ’ 衣锅 ( B Y 3 0 0 , 泰州市黎 明制药 机械有 限公 司) 。 处方 1 : 聚维酮 K 3 0用 5 0 % 乙醇配制成 5 %浓度作 粘合剂 , 制粒 后压 片。制得 1 . 1 . 2 原辅材料 的片剂 , 表 面光 洁 , 色泽均 匀, 硬 度 5— 6 k g , 溶 出度很低 , 1 5分钟 5 %左右 , 4 5分 钟 头孢 呋辛酯, 购 自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批号: 2 0 0 8 0 1 2 3 ; 淀 粉、 羧 甲基 淀 2 0 %左右。 粉钠 、 乳糖 、 微粉硅胶 、 羟丙基 甲基纤维素 ( H P M C ) 、 羧 甲基 淀粉钠 、 硬脂酸镁 购 自湖 处方 2 : 聚维酮 K 3 0作粘合剂 , 增 加 了崩解剂 , 用 滑石粉 替换 硬脂酸镁 作 润滑 州展 望药业有限公 司 ; 交联聚维酮 K 3 0 、 滑石粉 、 十二烷基硫酸 钠、 聚维酮 K 3 0购 白 剂, 制得 的片剂 , 表面光 洁 , 色 泽均 匀 , 硬 度 4— 5 k g 左右, 溶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孢呋辛酯片溶出度研究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适宜头孢呋辛酯片的处方与制备工艺,以此来提高其溶出度和利用率。

方法:设计处方运用不同的辅料,筛选最适宜的辅料,并通过研究微晶纤维素的用量、
硬度及含水量,选出头孢呋辛酯片的最佳处方与制备工艺。

结果:观察当微晶纤维素的硬度
为4~6kg,用量为主药的50%,水分为2% 时,所制备的头孢呋辛酯片溶出度为91%,符合相关标准。

结论:运用适宜的辅料及制备工艺,能有效提高头孢呋辛酯片溶出度和增强药物利
用率。

【关键词】头孢呋辛酯片;溶出度;处方;制备工艺
溶出度是指在规定的溶剂中,药物从固体中溶出的程度与速度,其是一种通过模拟固体制剂
或片剂在消化道中的崩解与溶出,反应出固体制剂或片剂质量的主要方法。

头孢呋辛酯具有
抗菌活性的作用,口服后会被肠道内的酯酶水解,释放的头孢呋辛可以发挥抗菌作用。

由于
其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已被用于各种敏感菌治疗中,如金葡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
等所导致的泌尿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软组织等感染。

筛选出适应的辅料和制备工艺,能有效
提高药物溶出度和利用率,本文通过研究适宜头孢呋辛酯片的处方与制备工艺,通过设计处方,并运用正交实验设计出制备工艺,最终筛选出适应的辅料和制备工艺,以提高头孢呋辛
酯片的溶出度。

详细报告如下。

1 仪器与食试药
1.1 仪器
采用RCZ-5A型智能溶出测定仪、TU1901紫外分光光度仪、TDP型压片机。

1.2试药
头孢呋辛酯原料(深圳致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4000 .25g*6s)、羧甲基淀粉钠(CMS-Na)(西安富士得)、Vivastar P(海森君化工制剂辅料有限公司)、国产微晶纤维素(曲阜市药用辅料有限公司鲁药准字(2002)第582007号)、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进口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十八烷酸、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2 实验方法
通过相关实验,找出影响孢呋辛酯片溶出度的因素,并运用正交实验设计出制备工艺和优化
处方,以确定其最佳工艺和处方。

2.1制备片剂方式
先对头孢呋辛酯原料与辅料进行称量,称取适宜的量以达到最佳的药物疗效,通过研细、过筛、混匀,制成颗粒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润滑剂,然后进行压片,最后对片剂的质量进行检测。

2.2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利用搅拌法,水温(36度±0.7)℃,转速(60r/min),并以900mL 0.07mol/L的盐酸溶液作
为介质,在15~45min时间段选取适量的溶液,补充溶出的介质量,把溶液进行过滤、稀释,然后再(275±2)nm处对头孢呋辛酯片吸收度进行测定,最后算出头孢呋辛酯片的溶出度。

2.3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数数据采取x2检验。

3实验结果
3.1处方设计与结果
根据头孢呋辛酯的特点及其性质,共设计三个处方,各个处方均有250g头孢呋辛酯原料和
6g SDS辅料以及2g十八烷酸。

其中处方一予以10g羧甲基淀粉钠和150g国产微晶纤维素以
及20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处方二予以10g Vivastar P和150g进口微晶纤维素以及加入适
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处方三予以10g Vivastar P和150g进口微晶纤维素。

在15~45min内检
测三个处方运用不同辅料后的溶出度,通过检测,筛选出提高溶出度最适宜的辅料。

根据实
验结果显示,运用进口微晶纤维素的处方一、处方二溶出度比处方一的要高,可达到头孢呋
辛酯溶出度的相关标准。

详细见表1。

表1 头孢呋辛酯片不同处方的溶出度(%)
4讨论
头孢呋辛酯属于酯溶性药物,具有低溶解性和强疏水性特点[1],其一旦接触到水,便可立即
凝结成团,降低溶出度,从而导致药物的吸收利用率下降。

因此,制备此药物的关键就是加
速固体制剂在水中的崩解与溶出,以增强头孢呋辛醋的分散率,提高溶出度和利用率[2]。


研究通过拟定了不同的处方,运用不同的崩解剂、润滑剂以及助流剂等辅料,以此来筛选能
提高孢呋辛溶出度的最佳辅料,并使用了正交试验设计对微晶纤维素用量、硬度及水分进行
了观察分析,通过此种方式选出了提高头孢呋辛酯片溶出度的最佳处方与工艺。

其中崩解剂Vivastar P辅料能在水中形成无粘性的脱水收缩性溶液,具有较强的崩解作用,促进了药物的
溶出与崩解。

而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与羧甲基淀粉钠具有膨胀性与亲水性的特性[3],但是在
水中易发生反应,形成胶体溶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头孢呋辛酯的溶出度,因此,辅料应
选择崩解剂Vivastar P。

本研究结果显示,处方三的崩解快、溶出度高,说明Vivastar P是制备的头孢呋辛酯最佳辅料。

微晶纤维素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结晶粉末,它通过抑制药物分子间的吸引力来加快药物分
解速率,从而加速固体制剂的崩解与溶出,其属于优良的崩解剂、充填剂、赋形剂。

其中进
口微晶纤维素呈颗粒状,便于捣碎,粒度50m以下,将其与药物进行混合,有利于提高药物
的分散度和溶出度,其功能比国产的微晶纤维素要强。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得知,采用进口微
晶纤维素的处方比运用国产微晶纤维素的处方[4]溶出度更好,从表2 的正交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当微晶纤维素的硬度为4~6kg时,用量占主药的50%,水分为2%时,所制备的头孢呋
辛酯片的药物性状及溶出度均符合相关标准。

因此,应将微晶纤维素硬度控制在4~6kg,若
硬度大于6kg或小于4kg时,会延缓崩解的速率和降低药物包衣的形成,从而影响溶出度。

用量占主药的50%时,溶出度可达到最佳,所以不需要再添加用量,
综上所述,微晶纤维素是制备头孢呋辛酯片的主要辅料,进口微晶纤维素又比国产微晶纤维
素效果要好。

另外,微晶纤维素的硬度、用量及水分等是影响头孢呋辛酯片溶出度主要因素,故要进行控制,选择适应的硬度、用量并调整其水分,这样有利于提高头孢呋辛酯片的溶出度,增强药物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傅小英.光纤药物溶出度实时测定仪监测头孢呋辛酯片的溶出度[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1,27(5):422-424.
[2]武宏伟,相婷,李银等.头孢呋辛酯片的制备及其溶出度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12,27(5):466-468.
[3]刘晓艳.头孢呋辛酯片制剂工艺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32):57-59.
[4]陈欣华.头孢呋辛酯片溶出度的研究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0):500-5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