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调制光纤通信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研究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研究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研究光纤通信系统是一种高速、高容量的远程传输技术,其核心是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

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在光纤通信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增加传输速率、提高传输质量和增强传输距离。

1. 信号调制技术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信号调制是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光纤传输的光信号的过程。

常用的信号调制技术有两种: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

模拟调制技术:模拟调制是将连续时间的模拟信号通过调制器转换为连续时间的模拟光信号。

常见的模拟调制技术有频率调制(FM)和振幅调制(AM)。

频率调制可以通过改变光信号的频率来表示模拟信号的变化,而振幅调制则是通过改变光信号的幅度来表示模拟信号的变化。

数字调制技术:数字调制是将离散时间的数字信号通过调制器转换为离散时间的数字光信号。

常见的数字调制技术有脉冲振幅调制(PAM)、脉冲位置调制(PPM)和正交振幅调制(QAM)等。

数字调制技术可以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光脉冲序列,在光纤中传输。

2. 信号解调技术信号解调是将光信号转换为原始模拟或数字信号的过程。

解调过程中,需要恢复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等特征,并消除光纤传输过程中引入的噪声和失真。

模拟解调技术:模拟解调技术主要针对模拟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常见的模拟解调技术有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

其中相干解调是一种通过对比光信号与参考信号的相位差来恢复模拟信号的技术,常用的相干解调技术有同步解调、相位锁定环(PLL)解调等。

非相干解调则是通过直接检测光信号的强度来恢复模拟信号。

数字解调技术:数字解调技术主要针对数字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常见的数字解调技术有采样和保持、时钟恢复和数据恢复等。

采样和保持技术将离散时间的数字光信号转换为连续时间的模拟光信号,时钟恢复技术则是通过对光信号中的节拍进行识别,从而将光信号恢复为与原始信号同步的数字信号。

3. 技术研究进展随着光纤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改进。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与调制技术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与调制技术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与调制技术在现代通信领域中,光纤通信系统成为了主要的数据传输方法之一,其传输速度快、带宽大、抗干扰性强等优点使得其在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与调制技术被视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它们决定了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和传输质量。

本文将会探讨光纤通信中的信号传输与调制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光纤通信系统中,信号的传输是通过光信号的传播完成的。

光信号的传输是指通过光纤将信息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的过程。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信号的传输主要涉及两大方面的技术:光纤的特性和光源的辐射。

首先,光纤的特性对信号的传输起着重要的作用。

光纤是一种用来传输光信号的导光介质,其具有低损耗、高带宽和高速度的特点。

光纤的核心部分是由折射率较高的材料制成,而外部包覆着折射率较低的材料。

这种结构使得光信号在光纤中可以得到有效的传播。

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受到折射和色散的影响。

折射是指光信号在光纤中由于折射率的差异而发生的偏折现象,而色散则是指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不同频率光的光速不同而导致的信号的扩散。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可以采用光纤的折射率剖面控制和非线性光纤等技术手段来提高光信号的传输质量和速度。

其次,光源的辐射光是实现光信号传输的关键因素之一。

常用的光源包括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

激光器具有高亮度、窄光谱和低相干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高速传输等场景中。

发光二极管则具有均匀度好、调制能力强等特点,适用于近距离、低速传输等场景中。

光源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及需求进行,以保证在光纤中能够传输良好的信号。

除了信号传输技术外,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

信号调制是指在发送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过程,常用的调制方法有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等。

其中,光纤通信系统中常用的是强度调制和相位调制技术。

强度调制是利用激光器的光强进行调制的方法。

通过改变激光器的驱动电流,使得输出光强发生变化,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光强的高低。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与调制技术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与调制技术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与调制技术光纤通信系统是现代通信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通信技术,它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将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目标地点。

信号传输与调制技术在光纤通信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影响着信号传输的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从信号传输和调制技术两个方面探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相关知识。

一、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1. 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纤的高折射率和光的全内反射特性,将光信号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信号的传输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信号的发射、输送和接收三个环节。

在发射端,光源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光信号,并通过调制技术将信息编码成光信号。

然后,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接收端,在接收端,光信号经过解调技术还原成原始的信息信号。

2. 光纤通信的传输损耗光纤通信的传输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传输损耗。

主要的传输损耗因素包括光纤材料的吸收损耗、散射损耗和弯曲损耗。

吸收损耗是由于光信号在光纤材料中与材料的原子和分子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散射损耗是由于光信号在光纤中受到微不均匀的折射率变化引起的。

弯曲损耗是由于光纤被弯曲时,光信号在弯曲区域发生能量传递而引起的损耗。

3. 光纤通信的传输方式光纤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两种传输方式分别是多模光纤传输和单模光纤传输。

多模光纤传输是指光信号在光纤中可以沿多个光路模式传输的方式,一般适用于短距离通信。

而单模光纤传输是指光信号只能沿一个光路模式传输,适用于长距离通信。

单模光纤传输方式相比多模光纤传输方式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和更低的传输损耗。

二、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技术1. 数字调制技术数字调制技术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一种调制技术。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数字信号的调制是通过改变光的折射率来实现的。

常用的数字调制技术包括脉冲振幅调制(PAM)、脉冲宽度调制(PWM)、脉冲位置调制(PPM)等。

这些调制技术可以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光脉冲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目标地点后,再经过解调技术将光脉冲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光纤通信系统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技巧

光纤通信系统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技巧

光纤通信系统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技巧光纤通信系统是一种利用光信号作为信息传输载体的通信系统。

在这种通信系统中,通过光纤传输的信号需要经过调制与解调的过程,以确保信号能够正确地传输和解码。

信号调制与解调技巧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提高信号传输效率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一、信号调制技巧1. 脉冲调制:脉冲调制是一种常用的信号调制技术,它将信号转化为脉冲形式,以便在光纤中传输。

常见的脉冲调制技术包括脉冲幅度调制(PAM)、脉冲位置调制(PPM)和脉冲宽度调制(PWM)等。

通过控制脉冲的幅度、位置和宽度,可以实现不同的信号传输方式。

2. 相位调制:相位调制是一种利用信号的相位信息进行调制的技术。

常见的相位调制技术包括相移键控(PSK)、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和四进制相移键控(QPSK)等。

相位调制技术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和频谱效率,但对系统的调制解调器有较高的要求。

3. 频率调制:频率调制是一种利用信号的频率信息进行调制的技术。

常见的频率调制技术包括频移键控(FSK)和连续相位频移键控(CPFSK)等。

频率调制技术适用于信号频率范围较高的场景,但对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和抗噪声性能有较高的要求。

二、信号解调技巧1. 同步检测:同步检测是一种常用的信号解调技术,它通过与已知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实现对信号的解调。

同步检测可以消除噪声和失真对信号解调的影响,提高信号的解调准确性。

常见的同步检测技术包括锁相环(PLL)和射频捷模(RFM)等。

2. 相位恢复:相位恢复是在信号解调中常用的技术,它可以通过估计信号的相位信息,实现对信号的解调和恢复。

常见的相位恢复技术包括最大似然估计(ML)和相位锁定环(PLL)等。

相位恢复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信号的解调性能和抗噪声能力。

3. 频率恢复:频率恢复是在信号解调中的重要技术,它可以通过估计信号的频率偏移,实现对信号的解调和恢复。

常见的频率恢复技术包括线性相位差分调制(PSDM)和频率锁定环(FLL)等。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光纤通信系统是现代通信领域中一种重要的通信传输方式,其高带宽、低损耗、长传输距离等优势使其成为现代通信系统的主要选择。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将通信中的信息转换为可传输的光信号,并在接收端将光信号转换回原始的信息信号。

本文将重点介绍光纤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

一、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技术1. 直接调制技术直接调制技术是指将电信号直接调制到光载波上进行传输的技术。

在直接调制技术中,调制信号直接作用于激光器的电流或电压上,通过改变激光器的输出光强度来实现信号调制。

直接调制技术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短距离和低速率的光通信系统。

2. 外调制技术外调制技术是指在调制信号和光载波之间引入光学调制器来实现信号调制的技术。

外调制技术的核心设备是光调制器,它可以调制光的强度、相位或频率。

光调制器通常采用半导体材料或电光晶体材料制成,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适用于高速率的光通信系统。

3. 直接调制与外调制相结合技术直接调制和外调制技术可以相互结合,利用各自的优势来实现更好的性能。

在这种技术中,可以先利用外调制技术提高光信号的品质,然后再使用直接调制技术进行信号调制。

这种结合技术可以提高光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传输的光纤通信系统。

二、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解调技术1. 直接检测技术直接检测技术是指直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解调的技术。

在直接检测技术中,接收端利用光电二极管或光电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

直接检测技术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低速率的光通信系统。

2. 同步检测技术同步检测技术是指利用射频信号使接收端与发送端同步,从而实现信号的解调。

在同步检测技术中,接收端的光电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与射频信号进行比较和同步,然后通过滤波器提取所需的信息信号。

同步检测技术在高速率的光通信系统中具有较好的性能。

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与调制技术研究

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与调制技术研究

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与调制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光纤通信系统成为了传输大容量信号的重要技术。

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与调制技术研究对于实现高速、稳定和可靠的数据传输至关重要。

本章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并提出本文的结构。

第二章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纤将信号转化为光信号进行传输。

光纤通信系统由光源、调制器、光纤传输介质、光接收器和信号处理器等组成。

光源发出的光信号经过调制器调制后在光纤中传输,然后由接收器接收,并经过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

本章将详细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第三章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系统的架构设计、光源的选择、调制器的设计以及信号处理器的性能等。

本章将针对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过程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各个方面的考虑因素和设计方法。

第四章光纤通信系统的调制技术光纤通信系统的调制技术是实现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关键。

调制技术可以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并在光纤中进行调制。

常用的调制技术包括直接调制技术、外差调制技术和间接调制技术等。

本章将介绍各种调制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分析它们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第五章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是提高系统传输能力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本章将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如位错率、传输速率和信噪比等,并针对这些指标进行系统性能的分析和优化方法的研究。

同时,我们还将讨论如何在系统设计和调制技术中优化性能。

第六章光纤通信系统的应用前景与展望光纤通信系统在当前和未来的通信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章将介绍光纤通信系统在数据通信、视频传输、远程监控和军事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同时也对光纤通信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包括纳米光纤技术、多波长通信技术以及量子通信技术等。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本文通过对光纤通信系统的整体设计和调制技术的研究,对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性能分析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调制与解调技术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调制与解调技术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调制与解调技术光纤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输速度快、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调制与解调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光调制与解调技术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其原理。

一、光调制技术光调制技术是将传输的信息信号转化为光信号的过程。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常见的光调制技术有直接调制技术和外调制技术。

直接调制技术是将信息信号直接作用在光源上,改变光源的光强。

这种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调制速度快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中。

其原理是通过在光源前端加入调制电流,控制光源的输出光强,实现信息信号的调制。

外调制技术则是将信息信号与携带信息的光束相互作用,改变光束的某个参数。

常见的外调制技术有振幅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外调制技术相对于直接调制技术,具有更高的调制深度和大带宽的优势。

二、光解调技术光解调技术是将光信号中携带的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

光解调技术是光纤通信系统中重要的环节,涉及到光电器件和信号处理技术。

光电器件是光解调的关键组成部分,常见的光电器件有光电二极管(PD)和光电倍增管(PMT)等。

这些器件能够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而进行信号的放大和处理。

信号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前级放大、滤波、时钟还原等。

前级放大是为了增强接收到的微弱光信号,保证其能够被后续电路精确解调。

滤波则是用来去除杂散信号,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时钟还原则是通过解调出的信号提取出发送方的时钟信号,用于保持解调的同步性。

三、光调制与解调技术的应用光调制与解调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光纤通信系统中,为信息的高速传输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光纤通信广泛应用于电信、互联网、无线通信等领域。

在电信领域,由于光纤通信具有带宽大、传输速度快等特点,它已经成为长途通信的首选方式。

通过光调制与解调技术,光纤通信系统能够实现高质量的语音通信、视频传输等;同时,光纤通信系统的巨大带宽也为宽带接入提供了可能。

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

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

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对高速宽带网络的需求日益增加,光纤通信系统成为了当今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纤通信系统具有传输带宽大、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随着用户数量和数据传输量的快速增长,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变得非常重要。

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是通过对系统中各个部分的性能参数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了解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瓶颈,为后续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传输速率、干扰噪声、信号衰减、位错率等。

首先,传输速率作为光纤通信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需要通过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和分析。

传输速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光纤的损耗、色散、非线性效应和光纤器件的性能等。

通过测量光纤的损耗和色散等参数,并结合光纤器件的特性,可以对传输速率进行精确分析,从而确定系统瓶颈并进行性能优化。

其次,干扰噪声是光纤通信系统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干扰噪声包括光源的噪声、光纤传输过程中的非线性效应和接收端电子器件的噪声等。

针对这些干扰噪声,可以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

例如,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加入适当的滤波器、增加信号放大器以增强信号强度,以及改进接收端电子器件的设计等。

此外,信号衰减也是光纤通信系统中需要关注的性能问题。

信号衰减主要由于光信号在光纤传输过程中受到纤芯和纤壁的散射、吸收和色散等因素的影响而衰减。

为了减少信号衰减,可以采取调制技术、增加光纤的掺杂物、选择合适的光纤材料等措施。

通过对信号衰减的分析,可以针对问题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系统的传输质量和可靠性。

最后,位错率是光纤通信系统中评价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位错率是指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的概率。

位错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可靠性和传输质量。

为了降低位错率,可以通过优化光纤的传输距离、改进调制解调器的设计、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等手段,从而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题目:外调制光纤通信系统设计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09级光电子1班
学号:xxxxxxxx
学生姓名:xxxxx
指导教师:xxx
一、设计要求
设计10Gpb速率的外调制光纤链路,保证链路能正常通信,误码率BER小于10-12,对应的品质因数Q大于7
二、设计技术参数
1)DFB-LD(SLM),光源中心波长λ0=1552.5nm(193.1Thz),谱线宽度Δλ=0.1 nm(12.5GHz)
2)光纤传输距离120km
3)光发射机发射光功率范围:10dBm~13dBm,可取10dBm
4)APD光接收机灵敏度范围:-25dBm~-9dBm ,可取-18dBm
5) G.652标准单模光纤,光纤的衰减系数α=0.2dB/km,色散系数D=17ps/nm/km
6) 色散补偿光纤衰减系数α=0.5dB/km, 色散系数D=-100ps/(nm.km)
7) 线路编码为NRZ
8) 连接器损耗α=1dB/个
二、设计要点
链路采用外调制的模式,系统通过电信号(NRZ码)控制光调制器产生光信号。

产生的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至信号接收端,经光电探测器转换为电信号,完成链路的传输。

衰减:在实际工作中,光纤有一个衰减系数,光信号会随着传输而衰减。

为了使光信号传输到探测器时,信号的功率在光电探测器的灵敏度范围之内,链路设计放大模块将信号放大。

色散:不同频率的光波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频率较小的光传播速度快,频率较大的光传播速度慢。

由于链路采用的光源激光器存在一定的带宽,因而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色散,传输距离越长,色散现象越严重。

针对色散问题,链路设计了色散补偿光纤来消除色散。

因此,设计链路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色散和衰减。

通过改变色散光纤的长度和放大器的放大方法来消除传输中带来的色散问题和衰减问题。

另外,在设计时,系统的噪声因素也应考虑在内。

三、链路设计
1.根据要求设计链路
通信链路由信号源、线路编码器、光源、连接器、光纤、必要补偿单元、连接器、光接收机组成。

设计时,使用伪随机码发生器充当信号源,用连续波激光器和M-Z调制器组成外调制型光源,用1dB衰减器充当连接器,使用不同参数的光纤分别充当传输光纤和色散补偿光纤,使用7dB衰减器充当系统衰减富余量,使用眼图分析仪来观察链路传输的眼图、分析链路的误码率和品质因数。

设计链路,初始时不添加色散光纤(色散光纤长度为0)和增益,检测系统的眼图和品质因数。

如下图所示:
图1 链路连接图和眼图
由眼图可以看到,此时眼图无规则形状,误码率为1,品质因数为0。

要想使链路能正常工作,必须添加色散补偿模块和功率放大模块。

本链路采用色散光纤来消除色散,当链路引入色散光纤时,光信号的传输距离会加长,信号衰减会增大,色散光纤就成为了信号衰减的元素之一;采用光放大器增加信号功率,光放大器是独立的器件,不会影响光的色散。

所以,应先消除链路的色散,再设计功率的放大。

2.色散补偿
光在光纤中传输会产生色散,传输光纤中的色散系数为17ps/nm/km,为了消除色散,链路增加了色散系数为-100 ps/nm/km的色散补偿光纤。

根据色散补偿公式:D E L E+D C L C=0 可计算出需要的色散补偿光纤长度为20.4km。

为了调试系统的色散补偿,可以先将传输光纤和色散补偿光纤的衰减因数设置为0,即不考虑光纤的衰减,再选取不同长度的色散补偿光纤进行调试,找出实际中最佳的长度。

色散光纤长度与Q值
3.5
3.63.73.83.94
4.14.24.34.419.8
20
20.2
20.420.620.8
21
色散光纤长度/km
Q 值
图2 色散光纤长度对Q 值的影响
如图2所示,为测试得到的色散光纤长度对品质因数的影响。

由图可见,当色散光纤长度为20.4km 时,Q 值最高,此时链路的色散达到最小,并且此时的色散补偿光纤长度与计算出的理论值相同,故我们可以将色散补偿光纤设置为20.4km ,来消除链路的色散。

此时系统眼图如下:
图3 色散补偿后眼图
将图3与图1对比可以发现,链路经过色散补偿以后,眼图已经出现规则的形状。

但是眼图“上眼皮”仍是比较杂乱,这主要是由于光在光纤传输过程无衰减(前面设置的)而造成噪声的积累。

当给光纤加上衰减系数后,噪声会得到衰减,我们再适当的添加增益,系统会将噪声的影响减小,眼图得到改善。

3.功率补偿
色散补偿后,恢复光纤的衰减系数,运行该工程,得到如图4所示眼图:
图4 光纤加入衰减后眼图
可以看到,由于光在光纤传输的衰减,使得光信号功率在接收端低于光接收机的灵敏度,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误码率为1,品质因数为0,因此,链路需要添加增益模块来提高信号的功率。

光放大有三种:前置放大、功率放大和在线放大。

前置放大是在光接收机前加一光放大器,来增加信号的功率。

这种放大方式往往需要较大增益的放大器功率,并且放大出的信号噪声较大。

功率放大是在光信号发送端加一光放大器,通过提高链路光信号初始功率来进行传输。

这种方式初始功率较大,损耗功率较大,使得整个链路拥有较高的损耗。

在线放大是在光信号传输中途对光信号进行中继。

优点是光功率在整个链路中分布相对比较均匀,缺点是需要的中继器比较多,引入噪声也较多。

本链路的光源光功率为10dBm ,无需功率放大,只需一个在线放大器在光纤60km 处中继一次,再用一个前置放大器在信号接收端放大光信号就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

将前置放大器和在线放大器的放大系数同时变化,得到如下图:
-202468
1012140
2
4
6
810
12
14
16
增益/dB
Q 值
系列1
图5 放大器增益与品质因数关系
由图5可以看出,放大器增益为6-12期间,Q值会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而增加。

当放大器增益为9dB时,取得的Q值为6.64,再微调前置放大器的放大增益,使得Q值大于7。

实验测得,当前置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10dB时,链路的品质因数为7.92,满足设计要求。

眼图如下:
图6 功率补偿后眼图
四、总结
当链路进行色散补偿和功率补偿后,可得到规范的眼图(图6),此时的误码率为1.17×105,品质因数为7.92,达到设计要求。

图7 系统设计链路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