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思品上册教案:新学校 新同学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1课 第1框 新学校,新同学教案 新人教版

巩固达标
课堂巩固练习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收获。
思考并回答问题。
课堂小结
进行课堂小结,并介绍名人 名言。
根据学生的归纳出示知识结构。
思考回顾归纳本课的知识点。
060
激情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
认真倾听老师的话,并打开课本。
展标导学
1、了解我们的学校。2、认识新同学、新朋友,并知道怎样与新同学相处。
将学习目标以PPT的形式展示,提出自主 学习的要 求。
浏览学习目标,倾听老师的要求。
自主合作
我对新学校的了解:1.我们学校建于哪一 年?2.我们学校提倡的校训是什么?3.我们学校的美术室、图书馆分别在什么位置?4.我们学校的校 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分别在什么位置?
教学流程
教学素材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创境引入
在打开课本之前,你们来猜一猜我们第一 课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好了,那么从踏入着所学 校的大门开始,你们已经从一名小学生变成了一名中学生了。可以说,升上初中是你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 点,那么,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迎接这个新的学习生活呢?你们都熟悉了这里的环境,适应了 新的校园了吗?你们都认识了周围的同学吗?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 一课的第一节“新学校,新同学”。
巡回倾 听学生的发言。
阅读课文,做好记号,自主思生日、来自的学校、兴趣爱好等。形式:轮流介绍,时间每个人在1分钟内。 活动:写一写我和等是同一所小学毕业的。我和等是同一个月出生的。我和等有着相似的兴趣爱好。我和等住在同一个小区。
点拨、评价学生的发言。
新学校,新同学
自主学习目标
掌 握与人交往的一些技巧,如怎样记住别人以及怎样让周围人记住自己;懂得团结与友谊的重要性。
初中思想品德 新学校 新同学 教案一

新学校,新同学【教学设计说明】通过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感受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本课注重学生对初中生活的体验,采取设置问题,设置与学生生活中遇到的情境,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尽快融入新的学习生活,建立新友谊,满怀信心地开始初中的学习生活。
【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在集体中成长”部分中“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
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挚友谊。
”本课是开学的第一课的内容,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和谈话,尽快适应初中生活,熟悉老师和同学,建立新的友谊,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刚升入中学,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好奇的。
他们对学校、老师、同学、课程、学习充满着陌生的感受。
适应快的学生可以很快的建立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形成对新学校的认识;适应慢的学生可能易产生担心或紧张的心理,对周围的人和环境不敢去探索,去交往,这样很难尽快融入新的集体,更谈不上适应新的初中生活。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初中学校的特点,懂得与新朋友结伴成长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了解新学校、新同学的新特点,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尽快建立新友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同学与新的班级,与同学友好相处,对新的学校和班级产生一定的归属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同时对初中生活充满兴趣,满怀信心地迎接初中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珍惜新友谊【课时安排】1课时【教法方法】根据本课教材特点,依据新课标,采取如下教学方法:观察法、提问法、情景教学法和活动探究法,同时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多媒体课件,展示资料与图片、显示知识框架,提高教学效率。
新学校、新同学_七年级政治教案_模板

新学校、新同学_七年级政治教案_模板一、链接新课标1、本案例对应的是《思想品德》内容标准“成长中的我”主题中的内容目标1—2和1—6。
2、①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小学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初中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学习适应能力。
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③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初中生活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二、教学总体设想及依据授课理念:坚持“还课堂于学生”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学”,在开放性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
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
授课思路:本框内容分目,首先学习第一课第一框第一目“初中生活新体验”。
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是其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
中学和小学相比,无论在同学、老师、校园环境还是在课程设置上都有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带给七年级新生带来新鲜感,让学生体验初中新生活,珍惜新起点。
其次以活动课的形式,学习第二目“珍视新友谊”和第三目“与新朋友结伴同行”。
因为在进入中学最初的阶段,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也是能否适应中学生活的问题。
而在这一方面可能存在比较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能迅速地和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的也许历时三年也未能建立起来。
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辅导是十分必要的。
三、教案特色:用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在初中生活中的新体验和新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寓教于乐。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包括同学、老师、环境、课程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
【七年级】第一课 新学校新同学教案

【七年级】第一课新学校新同学教案【七年级】第一课新学校、新同学教案第一课新学校和新生的教案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入学教育。
指的是初中学习生活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新起点,面对新同学、新老师、新学校我们要有新的起色,一切从新开始。
其核心是调整心态迎接初中新生活,理解他的关键就是要热爱新的学习环境,对初中生活充满兴趣。
由于它还与第二框的创建新集体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在本节课有基础的地位,并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学科本单元的一般内容。
的重点是在新的班集体里同学之间相互认识的方法,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通过肢体语言,微笑与他人打招呼;同学之间通过语言交流了解刚到初中后的新体验,发现新朋友,珍视新友情;在老师的组织下,采用书面介绍,让同学互相了解。
二、目标及其解决方案1.目标定位(1)了解初中生活中的新事物,努力寻找新生活的乐趣。
(2)从现在起学习认识新同学、结交新朋友、与同学友好相处。
2.客观分析(1)知道初中生活的新鲜事,努力发现新生活的乐趣。
指的是进入新学校要有新的开始,善于观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初中生活的开始,是入学教育。
(2)从现在开始,学会认识新学生,结交新朋友,与学生和睦相处。
这意味着在新的学校和新的班级里,我们应该和谐相处,共同分享成长的快乐。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这门课上,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他们对初中生活的变化持片面看法,不能准确地理解初中是一个新的起点。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完全适应初中生活,没有积极适应或接受新环境中的新生。
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和学生应该讨论彼此的活动和问卷,其中的关键是讨论和调查学生在新环境下对新生的感受。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本课程(初中新生活体验)的教学中,准备使用(问卷)。
因为使用(相关问卷)有助于(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适应问题和进入初中后的心理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一:进入初中后,你会遇到哪些新事物和新人物?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升学后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
七年级政治上册1.3新学校新同学教案新人教版

学生拿出设计好名片,并介绍自己,并送给朋友。小组选出代表谈体会。
学生思考并讨论回答。
提问,小 组抢答。
作业
尝试题1、2、3、4。
板书设计
新学校,新同学
1、初中生活新体验:新鲜、 好奇、欣喜……
2、珍视新友谊:主动认识新同学,结交新朋友
3、与新朋友结伴成长:
任务三、与新朋友结伴成长。
活动三、请你来帮忙。
小玲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初一新生,初到新学校新班级,一个同学也不认识,在学校中生活学习很不习惯,特别是她害怕与城里的同学交往,他们好像不喜欢他 ,总是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他觉得在新班级中很孤独。请大家来帮帮她。
五、当堂记忆
升入中学后,我们将会有许多新的体验,我们该怎样对待这个“新”字?
(1)、与新同学团结友爱,和谐相处,共同建立亲密的友谊
(2)、是青春 的生命充满阳光
教学反思
回忆一下,升入初中后 遇到了那些新鲜事?发现了什么新事物? 在新的天 地里,站在新的起点上获得了哪些新体验?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一课的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适应新的环境,对初中生活充满兴趣,满怀信心的迎接初中生活。
2、正确理解友谊的作用,在新环境中结交新朋友,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法
尝试教学法,讨论法。
教具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设计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情景设疑:
参天大树的起点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万丈高楼的起点是一块平常的基石。告 别小学进入中学,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名中学生了。中学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一切都是崭新的。中学阶段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校园是播种希望的田野,我们要把希望的种子播撒下去,就要了解我们的“田野”。
新学校 新同学_七年级政治教案_1.doc

新学校新同学_七年级政治教案在音乐声中,老师说:时间过得真快,已经到了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让我们珍视新友谊,与新朋友结伴成长!(板书:珍视新友谊,与新朋友结伴成长)引导学生在歌曲中回味与感悟,升华心中的友谊。
附:问卷表你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位同学。
其中我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好相似,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格相近,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上可以互相帮助。
《创建新集体》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班级,以愉快的心情生活在这个新的环境中,并对新的集体产生一定的归属感与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教学难点团结、协作。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导入当同学们从四面八方走进教室时,一个新的集体诞生了,彼此的陌生,会勾起对往事的回忆,能否把在小学班集体中发生的令人难忘的、给你留下美好回忆的、受益匪浅的、引以自豪的事情告诉新的同学?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引发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优秀班集体。
·我心中理想的班集体每位同学介绍的班集体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班集体好在哪里?什么是优秀班集体?优秀班集体有哪些特点?对同学们的成长有哪些影响?为了我们班集体中每个同学的健康成长,我们准备创建一个什么特色的班集体?同学们想拥有一个团结互助的集体,在这样的集体中,我们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集体力量,带动每一个同学,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取得进步。
我们的集体将是拼搏进取的集体,这富有挑战性的集体,使我们学到许多科学文化知识,能激发我们的内在潜力,还锻炼了我们坚强的意志。
我们的集体将是一个温馨快乐的集体,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们能感受到老师慈母般的爱,同学之间兄弟姐妹般的情,我们还拥有舞台上、球场上的欢声笑语。
初一年级政治新学校新同学的教案

初一年级政治新学校新同学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新学校的历史和办学理念;2.了解新同学背景、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3.发现并培养新同学的个人优势,帮助其顺利适应新环境;4.培养新同学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班级凝聚力。
教学内容第一节课:新学校的历史和办学理念课时安排1.上课时间:周一第一节课;2.上课地点:教室;3.上课人数:40人左右;4.上课时间:60分钟左右。
课堂教学内容1.介绍学校的历史和办学理念,包括学校校训、办学宗旨等;2.分组讨论新学校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让新同学感受到学校的开放和包容;3.教师组织游戏活动,考察新同学对学校的了解程度与经验。
课堂作业1.搜集自己最喜欢的学校资讯,包括历史由来、办学理念、特色课程等;2.发表自己对于新学校的想法和看法,包括自己期待学校能为自己带来什么。
第二节课:新同学背景调查和自我介绍课时安排1.上课时间:周二第一节课;2.上课地点:教室;3.上课人数:40人左右;4.上课时间:60分钟左右。
课堂教学内容1.教师让新同学介绍自己的基本信息和表达自我;2.教师开展调查活动,了解新同学的性格、兴趣等信息,帮助新同学在班级中找到更多的朋友;3.新同学分组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成长历程。
课堂作业1.搜集班级同学的基本信息和兴趣爱好等,为下一周的活动做准备;2.自我介绍的记录,需要在后续的课程中用到。
第三节课:新同学团队合作活动课时安排1.上课时间:周四第一节课;2.上课地点:教室和校园;3.上课人数:40人左右;4.上课时间:120分钟左右。
课堂教学内容1.教师启发新同学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2.分组让新同学合作完成班级创意草图设计,并在班级内评选最佳作品;3.教师组织班级活动,提倡新同学之间的协作、支持和帮助。
课堂作业1.团队协作记录和创意草图设计,需要在后续的课程中用到;2.反思整个团队合作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教学评估1.每节课课后听取每位同学的反馈意见和感受;2.课程结束后进行班级成员情况反馈和评估,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七年级政治上册 1.1.1 新学校 新同学教案4 新人教版

新学校,新同学教学目标:1.调整心态,对初中生活充满兴趣,满怀信心地迎接初中生活。
2.提高交往能力,能够在新的集体中建立新的友谊。
3.了解自己学习环境的变化。
教学重点:热爱新的学习环境,珍视新的个人人际环境。
教学难点:了解并适应学习环境的变化。
时间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展示学生:学生自学习1.自主完成“我的积累”“我的搜集”我的积累认识新同学后,我们将在这个班级中共同学习和生活,我们都希望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生活在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中。
我的搜集告诉我们关于友谊的名句:2.自主完成下列“我的合作探究”(1)讲讲你进入初中遇到的新鲜事。
(2)进入新环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3)完成课本P5页的活动。
二、师生互动(一)教师检查、纠正、补充“我的积累”“我的搜集”(二)互动交流“我的合作探究”三、展示运用(一)我的展示运用赵谦刚上初中一年级,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内心虽有与人交往的愿望,脸上却是一副高傲的表情。
他不肯主动与人打招呼,觉得“先与别人打招呼,好像就低人一等”,只想等着别人跟他打招呼。
(1)请问赵谦同学的这种想法和做法能与同学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吗?为什么?(2)请你给赵谦同学想想办法,使他能更快地融入到同学中去。
(二)巩固与练习1.巩固“我的积累”“我的搜集”“我的合作探究”2.完成我的“练习提高”我的练习提高必做题:1.“笑迎新生活”,“笑迎”说明我们要用的态度去迎接新生活。
( )①乐观②积极③主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2.小铭成为一名初中生了,他来到学校感到非常高兴。
你认为他高兴的原因可能是 ( )①从此我可以独立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②学校有很多新鲜的事物③有好多新的知识等着我去学习④认识了很多新老师、新同学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3.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我们可能会不适应,这是正常的现象,于是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来调节。
( )①以开放的心态与同学交流②主动与教师沟通③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④写日记⑤读名人传记A.①②③④ B.①④⑤C.②③④ D.①②③⑤4.当你第一天迈进中学校园看到很多陌生面孔时,你会 ( )A.很想与他们打招呼,希望与他们成为好朋友B.习以为常,无感觉C.视而不见,任其发展D.感到很讨厌5.巴金说:“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