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试卷及答案详解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试卷及答案详解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积累1.看拼音,写词语。

(1)这株zĭsè的牵牛花真好看,在花丛分外夺目。

(2)仿佛chànà间,山上的dùjuān花都开放了,芬芳浓郁的花朵聚集起来,是那么càn làn,那么美好。

(3)zhúsŭn吸收着春天的rŭzhī,从土里露出étóu来。

二、请选择最恰当的答案,把序号填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2.下列词语的注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扩.大(kuò)ㅤㅤ重荷.(hé)蜿蜒..(wān yán)B.一簇.(cù)镶.边(xiāng)臀.部(tún)C.范围努力代替分辨双肩D.浙江气势挤压登陆源头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选择不正确的一项是()端:①端正;②(东西的)头;③方面,项目;④(事情的)开头;⑤原因,起因;⑥平举着拿。

A.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③)B.真没想到,一段无法删除的痛苦记忆却成为她开始写童话的端.由。

(④)C.阿姨端.来水果,热情地招待我。

(⑥)D.刀子的尖端.不要对着别人。

(②)4.下列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冲破云霞跳出海面透过重围染成红色B.慢慢地上升渐渐地加强缓缓地奔腾高高地举起C.夺目的亮光伟大的奇观各色的映山红高高的石顶D.一块亮光一道红霞一片浅蓝十来进房子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其他三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B.尽管天气寒冷,但工地上的工人们仍精神..抖擞。

C.这孩子眼睛大大的,挺精神..的。

D.自从开展学雷锋活动以来,同学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B.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范文游_(5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范文游_(5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范文游_(5篇) 篇一游天鹿湖公园天鹿湖公园是国家二级景点。

天鹿湖公园占地面积约880公顷,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走进天鹿湖公园的南门,绕过停车场,就来到了智慧与体力相结合的丛林冒险。

丛林冒险分金线、橙线、黑线、红线、绿线、蓝线等。

最难走的线路要数黑线了。

黑线中最难的关卡就是“穿越时空”,“穿越时空”是一个把独木桥横着放,“穿越时空”建在20米高空之中,独木桥前面和后面都是空的,只能手力抓着两边的绳子艰难前行,因为怕一不留神,脚踩空,就会掉入万仗深渊。

玩完了丛林冒险,向前走100米就来到了禾雀花台。

四月份的禾雀花开得正艳。

为什么它会叫禾雀花呢?因为这种花开时十分灿烂,如同活泼的小禾雀一般生动可爱,吊挂成串的时候好像是禾雀群飞舞,一片繁盛的美景。

禾雀花的医用价值很高:把禾雀花晒干后能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据说禾雀花还有一个传说:明代神仙之一铁拐李在经过一片田地的时候,看见麻雀在抢夺农民的食物,农民用斗笠将麻雀扇跑,可是刚接出地面,麻雀又来了。

农民们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半年时间的辛苦劳作被麻雀毁了。

铁拐李看见这样情景就使用自己学的仙术,将麻雀绑了起来,后来,麻雀就成了招人喜爱的禾雀花了。

欣赏完禾雀花后,向西北方向走300米,就到了麻鹰岭。

它为什么要叫麻鹰岭呢?因为在山顶上有一块身形像麻鹰的褐色大石头,所以叫作麻鹰岭。

麻鹰岭山下还有一棵宛如形鹿的橄榄树,天鹿湖公园的名字就由此而来。

据说关于这棵橄榄树还有一个传说:一只神鹿非常喜欢这里的美景,不愿离开,但天兵要捉它回天庭,为了躲避天兵的追捕,他就化身为这棵橄榄树,留在了人间。

爬完了麻鹰岭,向左走500米就看到了一片竹林。

枝叠相连,葱绿俊秀。

每一棵竹子旁边往往会有两三棵竹笋,这些竹笋像一个个刚探出头的婴儿,在自己的“床”上睡着懒觉。

一阵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让我浮想联翩,仿佛我就是那个仗剑走天涯的白衣少年。

天鹿湖的景色说不完道不尽,请你自己去感受一番吧!篇二游植物园星期天,爸爸带着我来游长葛的植物园,这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四边形的内角和 (课件)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四边形的内角和 (课件)
四边形的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学习目标:
1、通过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探究四边形的内角和。2、会运用转化思想,探究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的内角和。
小组合作要求:
1、先把准备好的四边形的每个内角标上角符号,并写上∠1、∠2、∠3、∠4。2、利用你们手中的工具,想办法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看看能有几种方法。3、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我也是把每个多边形分成三角形,但我的分法与他的不同,分出的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的边数相同。多边形的内角和=180º×边数-360º。
课堂小结:
1.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
2.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多边形的内角和=180º×(边数-2)
360°
作业布置!
练一练!
1
2
3
4
1
2
3
4
=
=
=
=
六边形的内角和怎么算呢?
把这个六边形分成了4个三角形,180º×4=720º。
把这个六边形分成了6个三角形,把6个三角形的内角加起来再减去中间的一个周角就是六边形的内角和,180º×6-360º=720º
这样可以算出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画一画,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1+∠2+∠3+∠4+∠5+∠6=( )°
6
7
2
3
180º×5=900°
180º×4=720°
每个多边形都可以分成“边数”-2个三角形,多边形的内角和=180º×(边数-2)。
180º×4-360º=360º
180º×5-360º=540º
180º×6-360º=720º
180º×7-360º=900º

人教版四下数学四边形的内角和PPT

人教版四下数学四边形的内角和PPT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四边形的内角和
四边形的内角和
旧知回顾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2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
1
3
四边形的内角和
新知引入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多少度呢?
四边形的内角和
探索新知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我们已经学过的四边形有哪些呢?
长方形、正方形、梯形……

(拼角求和)
四边形的内角和
分析与操作
(分角求和)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四边形的内角和 等用四于一边两条形对个的角三内线角角将形分四到边 形了分的两割内个成角三两角和个形三中角形
四边形的内角和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回顾与反思 拼角求和、分角求和、量角求和
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 360°。
四边形的内角和
分析与操作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 90°× 4 = 360°
四边形的内角四和边形的内角和
探索新知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人第教五版单数元学第四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节第二课时
这些四边形 的内角和也 是360°吗 ?
四边形的内角和
分析与操作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四边形的内角和
拓展提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我发现: (1)分出的三角形个数=多边形的边数 (2)多边形的内角和=180°×边数-360°
四边形的内角和
课堂小结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360 °
四边形的内角和
练习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求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还有很多,希 望同学们课后继续认真探究、动手实践、 收获更多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认识三角形PPT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认识三角形PPT

课堂练习
1.下面哪些图形是三角形?在三角形下面的 ( )里画“√”。
( ) (√) ( ) (√)
(√) ( ) (√) ( )
2.说出下面每个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画 出指定底边上的高。
顶点
顶点 顶点
边角 边
边 角边
角角
角角
顶点 边 顶点 顶点 边 顶点
角边 边角 角
顶点 边 顶点
教材第58页“做一做”
三角形的高和底
A 注意 不要忘记标出

垂直标志。
Γ
B底
C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
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高。
这条对边叫作三角形的底。
还能通过哪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 画高?
A 底

高高 B
Γ
你能画出另外 两条高吗?
C
动手操作:你能画出下面三角形 的高吗?
A
A
B
C
B
C
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几条高?
A A
A
B
CB
Γ
C
B
C
一个三角形可以画3条高。
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A
三角形ABC
B
C
如果用字母A、B、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 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
小结
1.画三角形的高要用虚线,从一个顶 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并标上 直角符号。
2.三角形有3条高,且底和高是一一对应 的,在哪条边上作高,垂足就在那条 边所在的直线上,那条边就是这条 高所对应的底。
5 三角形
第1课时 认识三角形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
学习目标
1.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认识三角形 有3个顶点,3条边,3个角,会用字母表示三 角形。

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目录

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目录

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目录第一单元:小故事大道理
1. 小人物与心灵
2. 做事要有恒心
3. 心灵的彩虹
4. 家人的爱
第二单元:导游词
1. 牧羊人的故事
2. 养蜂人的家
3. 泉水的故事
4. 售货员的工作
5. 金牌课代表
第三单元:广告世界
1. 高空广告
2. 儿童用品广告
3. 健康食品广告
4. 眼镜广告
5. 电子产品广告
第四单元:花开的声音
1. 鸟语花香的春天
2. 果香四溢的盛夏
3. 枯叶沙沙的秋天
4. 雪花飘飘的冬天
第五单元:历史与传说
1. 石器时代的故事
2. 小孩怕小怪物
3. 沉船考古
4. 传说的故事
第六单元:童话的乐园
1. 魔法王国
2. 快乐城堡
3. 神奇花园
4. 童话故事大王
以上是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的目录。

该教材涵盖了不同主题的文本,并通过故事、导游词、广告、自然景观、历史和传说以及童话等形式,帮助学生研究和理解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以及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上目录仅为简要介绍,具体内容请参考教材本身。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英语五单元课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英语五单元课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英语五单元课文Unit 5 Friendship Unit 5 in the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PEP) English textbook for fourth graders explores the theme of friendship. This unit introduces students to various aspects of friendship, including making friends, helping others, and expressing feelings. Through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wewill delve into the key topics covered in this unit without including any contact information, images, or tables, and aim to exceed a word count of 1,000 words. The unit begins with a story titled "Happy Birthday, Millie!" The story revolves around Millie's birthday party and her excitement to celebrate it with her friends.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friendship and the joy it brings to our lives, highligh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celebrating special moments with loved ones. This story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lessons in the unit. In Lesson 1, students delve into expressions of gratitude with the lesson title "Thank You, Wu Yifan!" The lesson focuses on teaching students how to express appreciation and thankfulness to their friends.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reflect on their own experiences and consider moments when they have been grateful for their friends' support. Through various activities and exercises, students learn new vocabulary related to expressing gratitude and practice using these words in meaningful sentences. Lesson 2, titled "What Can You See, Millie?" expands on the previous lesson's theme. This lesson introduces students to different animals and their unique characteristics.Students learn how to describe animals using adjectives such as big, small, tall, and short. Additionally, they develop their language skills by answering questions about animals and engaging in class discussion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Lesson 3, "My Pen Pal Sam," guides students towards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having a pen pal. They learn how to write letters, introduce themselves, and express their interests and hobbies to someone they have yet to meet. By discussing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cation and building connections, students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of developing friendships through written correspondence. In Lesson 4, students encounter the story "How Can We Help Cindy?" This lesson focuses on teaching students how to help others in need. Through various activities and discussions, students explore different ways they can provide assistance and support to their friends or those around them. They are encouraged to think of specific situations whentheir help or kindness made a difference. The final lesson in this unit, Lesson 5, is titled "Can You Help Us, Mrs. Smith?" This lesson aims to strengthen students' ability to offer help when someone is in need. By engaging in role-playing activities and brainstorming sessions, students learn how to respond appropriately and effectively when faced with situations that require assistance. They develop their communication skills while exploring different ways to help others. Through Unit 5, students not only enhance their language skills but also develop essential qualities such as empathy, gratitude, and kindness. The unit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reflect on their own friendships and encourages them to be proactive in expressing their feelings andoffering support to others. By fostering these values, the unit promotes the overall well-being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conclusion, Unit 5 of the fourth-grade English textbook published by the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explores the theme of friendship. It emphasizes gratitude, communication, and empathy while teaching students to appreciate their friends, express their feelings, and provide support when needed. By incorporating engaging stories and interactive activities, this unit aims to enhance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 and nurture their soci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
1. 课文内容,这个单元的课文主要包括一些寓言故事、神话传
说等。

例如《聪明的乌鸦》、《夸父追日》等。

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一些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2. 词语学习,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一些新的词语,包括
词义辨析、词语搭配等。

通过学习这些词语,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
词汇量,并且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意思。

3. 语法知识,这个单元将进一步学习一些语法知识,如动词的
时态、动词的单复数等。

通过学习这些语法知识,学生可以提高自
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语言更加准确、流畅。

4. 阅读理解,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进行一些阅读理解的训练。

通过阅读一些短文或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
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文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5. 作文训练,这个单元还将进行一些作文训练,如写寓言故事、写神话传说等。

通过写作训练,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培
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内容涵盖了课文阅读、词语学习、语法知识、阅读理解和作文训练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培养他们的阅读、写作和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单元要求: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教材中的“资料袋”,语文园地中围绕文物保护展开的口语交际,以写导游词为内容的习作,“宽带网”建议学生继续搜集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语文实践活动,都是围绕本组专题展开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查(资料)等活动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本组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经历,将围绕这一专题进行的资料搜集、整理、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延伸至整个学期以至今后的学习生活之中;提倡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将搜集到的资料放入本学期的“语文资料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交流相关的图片画作、诗词楹联、故事传说等,不断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的魅力。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9~10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1课时。

17、长城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教学重点: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互动二次备课展示资料,交流信息1、分小组展阅和简介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资料与信息,并确定在全班交流的小组最感兴趣的内容。

2、全班交流,分享信息。

可用多种方式交流与展示。

对学生的资料和信息老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对于其来源作适当的追问。

(鼓励学生将图片和资料整理好办展览或专刊)对于已去过长城的学生,鼓励他们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印象。

老师再概述长城的特点、影响与魅力(顺势引入书中的长城)。

感知课文,识写生字1、板书课题。

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背景图或插图再读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再抓住课文景奇文美情浓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当解说员人手,引发学生与课文形成真情互动。

2、引入识字(要当好解说员,必须从正确、流利读课文起步)。

a.识字:如易读错字:“峻”不能读成jìn,“峪”不能读成yì,“屯”不能读成tén;能巧记字:“嘉”用形声法,“嘹”可用意合法组成“嘹望”来识记等。

老师用多种形式对生字特别是难记难识字进行强化。

b.写:老师对学生已写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点拨即可,如“嘉”字的“吉”下不能少两点,“隔”中门字里的部分两点一横一竖不能多写一横;其次要强调把字写的工整好看;更正写字本上的错别字。

朗读课文,朗朗上口重点在读正确、流利、熟练上下功夫。

1、反复自读,细心琢磨,初步读出语言的流动感;同桌互读,相互指点,初步读出语言的灵动感。

2、自由展读,共同欣赏,互评提高,在难读处老师作适当点拨,同时,要关注读书发展慢的学生,多给机会他们展示自己的进步。

布臵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生字242板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1、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2、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互动二次备课复习1、分小组朗读课文。

2、听写生字创设情境,放开品读1、由学生交流怎样进一步读书。

老师围绕“解说”引导激发。

一是要读出理解,让文本语言承载的意旨触摸学生的心灵;二是读出感悟,变话为画,让文本语言激荡学生的精神,引发情感共鸣。

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只有这样才可能当一个有魅力的解说员。

2、自选方法,自读自悟。

一是要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和见解;二是在自己最想读的句段上多读,读出自己的感悟和想象。

三是注意作者几个观察点。

教师融入学生之中,和学生同读共品,人情人境,不断生成与发展。

重点可放在第三段上。

第一段:读文看图,看图读文。

读中一观山势——崇山峻岭;二看长城——蜿蜒盘旋;三想画面——气势飞扬、雄伟壮观。

注意结合地图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长。

问:读了这段,你们有话想说吗?第二段:读文解图,认识长城。

问:从这段中你们读出了什么?一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的结构,可由学生板图标注理解;二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作用,可图文对照讲述(对其作用可适当拓展,或由学生简说,或由老师简介);三是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

第三段:走上长城,体验伟大。

a、相机抓住学生的第一句朗读:在品味“站”“踏”“扶”中,多形式地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步融进作者的思绪与情感。

你是怎样走上长城的?(在被深深吸引中、在忘情的观赏中、在无比的激动中不知不觉地走上长城的)这时,你脑海里出现了什么?——古代人民修建长城的情景(自然地——不容你不想)。

b.朗读第二句话,让学生充分感受工程的浩大,充分想象施工艰难,充分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所付出的代价。

此时,你面对的是什么?让学生走人情境:体会脚下陡峭的山岭、肩上沉重的条石。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长城伟大,古代劳动人民更伟大。

c、指名读第三句,让学生抓住“多少”“才”品味、想象:你们从“多少”这个词想到了什么?从“才”上体会到什么?更进一步激发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所以说————第四段:抓住“气魄雄伟”“伟大”引导学生读出精神丰收、读出无比自豪。

如果学生入文时直奔第三段,可在读第二句时引入第二段读悟,再回到第三段;第一段也可最后诵读。

)3、走出文本,抒发情怀。

学生读了课文,精神世界一定不能平静,让学生用自己的全部情感对着长城:a、说(喊)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b、面对长城这份世界遗产,你们想到了什么?解说《长城》拓展延伸 1、解说:a .自主准备,小组练习。

可以解说全文,也可解说某一部分;可以照文本讲,也可适当增减用自己的话讲。

b .展示风采,解说交流。

对着长城挂图、图片展览或影像讲。

以评价推波助澜。

2、积累:摘抄自己最喜欢的精彩词句。

3、拓展:自读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并择其一处写成百字景点简介,准备举行“中国的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展示会(可安排1~2课时结合“宽带网”进行)。

作业布臵1、背诵课文2、谢长城的导游词板书设计:17、长城(奇迹) 长高大坚固气魄雄伟课后反思:18、颐和园教学目标:1、认识“颐、耸、阁”等7个生字,会写“殿、廊、柱”等11个生字,理解并会书写“神清气爽、金碧辉煌、滑过、隐隐约约”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背诵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和摘抄最感兴趣的词句。

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学生结合课文查找有关图片、音像和文字资料;教师准备好相应的图片、挂图或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颐、耸、阁”等7个生字,会写“殿、廊、柱”等11个生字,解并会书写“神清气爽、金碧辉煌、滑过、隐隐约约”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互动二次备课激情引趣,初历景观1、承前导人。

由对长城和《世界遗产名录》的体验和了解人手,相机出示《颐和园》中的三幅挂图或展示相应课件。

2、看图引入。

先让学生认真观赏三幅图,再谈突出印象。

揭示并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品味文章的美1、交流(照应课前学生已有的准备):谁了解(插入曾三次被焚毁和遭破坏的简介)?谁去过?有想法吗?谈话:颐和园真是太美啦!今天,请同学们自由地去游、自由地去赏,再请你们用书中的话语把颐和园的美尽情地层示,有信心吗?那么,想怎样展示呢?(以美读、或以导游、解说等形式)非常好!现在,请你们选用自己最合适的读书方式开始进入颐和园(提醒学生注意结合课后思考题自读)。

相信你们一定会表现得非常优秀。

2、自主读书。

a、给学生不少于20分钟时间读书、识字和写字。

可点拨学生先充分自读自识自探,再自找伙伴合作交流与互助。

注意强调学生在读中批画,并做到读而有疑。

对易读错写错字,要求学生自主写上黑板。

b、有针对性指导识写字:“堤”不能读成ti;区分好“柱、栽、筑、朱、狮”平舌和舌音;注意多笔字“殿、廊、雕”等字的写法等。

3、、尝试朗读。

面向全体,由学生自主选段朗读,并自主发现问题,主动评价与助读。

特别要求学生注意生字和生词的正确识读以及长句的读法。

4、、粗说印象。

一是写景状物的语言美;二是体会有序叙述、抓景物特点描写的表现美的方法。

布臵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生字242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背诵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和摘抄最感兴趣的词句。

2、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互动二次备课复习导入1、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