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近代中国文明 第2讲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1895-1919)(A卷)(含解析)
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限时训练(含解析)

【高考解码】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限时训练(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和约批准后,清帝下罪己诏曰,“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
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
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
战后签订的这一“和约” ( ) A.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到长江口岸航行B.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C.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建立解析:B 由“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可知战争既有陆上又有水上,由此可知该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
A项属于《天津条约》的内容,B项属于《马关条约》的内容,C项属于《南京条约》的内容,D项属于《辛丑条约》的影响。
故选B项。
2.下面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条约》的签订对社会影响的几段史料。
据此他要论证的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势是 ( ) 错误!A.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B.我国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的逐步过渡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抵御侵略D.用西方民主与科学去唤醒民众解析:A 从史料中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清政府奴颜媚骨、德军控制区民族资产阶级的变化及知识分子的前后态度等信息可知,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人们民族意识的淡漠和沦丧,由此可判断20世纪初的中国反帝反封建成为主要任务,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
故本题选A项。
3.(2014北京检测)两江总督刘坤一在奏疏中说:“窃查此次战事,由于匪徒藉口仇教,肆行烧杀,致酿大患,各国……调舰增兵,合而谋我。
”这里所说的“匪徒”是 ( )A.太平军 B.英法联军C.义和团 D.八国联军解析:C 由于“匪徒”“仇教”而致“各国”“合而谋我”,“匪徒”是指国内的民众,B、D两项错误。
太平军信奉拜上帝教,故A项错误。
义和团是由反洋教斗争发展而来的,故C项正确。
2015高考历史真题分项解析:专题02《近代中国反侵民主》(含解析)解析

考点一: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01.(2015年山东卷文综17)图5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A.英国 B.德国C.俄国 D.日本【答案】D【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的中外关系变化。
【名师点睛】本题学生首先要注意时间,主要是从1871年至1921年,由此联系在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侵略的具体情况,如地位势力的消长,侵略具体内容的变化: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等;其次要注意曲线的总体趋势,第三要注意两个“节点”:一是1881年,一是1911年。
再结合相关知识判断解答。
02.(2015年安徽卷文综15)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
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
”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调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紧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即“拿破仑三世”,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拿破仑三世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可以得出本题的时间范围,由“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即得出外国人深入到中国内地,且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到北京,综合判断得出,此条约应该是《北京条约》,B符合题意;而ACD条约内容与时间上均与题意无关。
故选B。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北京条约》【名师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而且本题的材料选取与设问都比较的巧妙,通过拿破仑三世的评论,来考查近代的不平等条约,角度新颖。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近代中国文明 第1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5)(A卷)(含解析)

专题4 近代中国文明第1讲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1840—1895年)(A卷)(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2015·四川省成都市三诊·5)1839年林则俆在广州敦促洋人谨守合法贸易,主动上缴鸦片。
在遭到外国商人拒绝后,他宣布全面断绝对外通商,封锁烟馆,直至外国人答应交出鸦片。
林则徐采取这种“先礼后兵”的策略主要是为了()A.树立平等交往的形象B.扩大对外贸易的需要C.达到禁绝鸦片的目的D.应对敌强我弱的态势2. (2015·山东省德州市4月二模·16)“但这一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
”这段话中的“战争”是指()A.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3.(2015·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4月过程性检测·17)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廷所重视。
“他们”应是指()A.抵抗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4.(2015·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学情调研二·5)朱维铮在《重读近代史》中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直到民国,苏南农村说到‘长毛’,仍然鲜有好话。
”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5.(2015·北京市东城区5月综合练习二·16)以下史实中,反映自然经济瓦解的是()①1905年昆山县农户中佃农的比例为57. 4%,1924年增加到77. 6%②20世纪初山东省棉花大部分供应济南、青岛及外地纱厂,部分出口国外③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大布〔粗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④19世纪末受印度和日本的冲击,中国失去了长期以来的世界最大茶叶生丝出口国地位A. 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6.(2015·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4月过程性检测·18)下表是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投资的基本状况,这些投资()A.是清政府“求富”的重要途径 B.遏止了列强的经济侵略C.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D.使民族工业迎来了春天7.(2015·山东省临沂市模拟二·16)京师同文馆开办之际,前门大街却贴出了对联:“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随堂演练(含解析)

【高考解码】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随堂演练(含解析)一、选择题1.(2014石家庄一模)梁启超指出:“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
”可见,梁启超认为 ( ) A.甲午战争战败促进了民族觉醒B.发动民众进行变革迫在眉睫C.经济发展是民族意识提升的关键D.国民素质亟待提高解析:A 从材料信息看,梁启超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都没有使国人觉醒,但甲午战争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促进了民族觉醒,故选A项。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发动民众”,排除B项;C、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2.(2014荆州一模)“及乎拳祸猝起,两宫蒙尘,既内恐舆论之反侧,又外惧强邻之责言,乃取戊己两年初举之而复废之政,陆续施行,以表明国家实有维新之意”。
清廷发布这一上谕的意图是 ( ) A.完成百日维新的未竟之业B.消弭社会矛盾以维护统治C.下罪己诏以讨好西方列强D.主动改革以重塑良好形象解析:B 根据材料信息“既内恐舆论之反侧,又外惧强邻之责言”可知清廷改革的意图在于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为最佳答案;A、C两项都不是清廷发布上谕的主要目的,故排除;清廷改革是迫于内外压力被动进行的,故D项错误。
3.(2014盐城调研)据统计,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多达1 300多次,发生地区遍布直隶、东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全国各省份。
材料充分说明当时中国 ( ) A.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B.清王朝灭亡的内在原因C.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解析:B 从材料中时间、“民变”次数及发生地区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前阶级矛盾的尖锐,这是清王朝灭亡的内在原因,故B项正确。
“民变”无法说明民族矛盾尖锐,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湖北武汉,排除C项;D项材料无体现。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专题3 近代世界文明 第2讲 工业革命时期西方文明的发展(A卷)(含解析)

专题3 近代世界文明第2讲工业革命时期西方文明的发展(1765—1917年)(A卷)(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2015·湖北省武汉市五月模拟·33)英国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曾写道“据他们(指英国民众)看,历史对他们来说已经结束。
在外交事务方面,历史已于1815年随着滑铁卢战役的结束而告终;在国内事务方面,历史已于1832年随着《改革法案》的产生而完结;在帝国事务方面,历史已于1859年随着印度兵变的被镇压而终止。
他们有一切理由为历史的这种结束所赐予他们的永久幸福而庆贺。
”当时的英国民众产生这种“永久幸福”感的主要原因是( )A.外交:推行“独立主义”,开始确立欧洲霸权B.国内:议会改革,顺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C.帝国:逮捕甘地,对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D.思想:启蒙思想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影响巨大2.(2015·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学情调研一·14)1862年《纽约晚邮报》写道:“在美国政府行政系统,总统大胆地乐于承担一切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大家共同负责的想法。
从最上边发号施令,要下边行动,有时内阁官员对这些号令并不同意。
”出现上述情况是由于()A.美国总统的工作作风专横 B.美国总统具有强烈责任心C.美国内阁实行共同负责制 D.美国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3.(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一模·1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含混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
”材料中的“特殊的政治环境”主要是指()A.封建专制势力强大B.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激烈C.普法战争法国战败D.无产阶级革命的迅猛发展4.(2015·山东省临沂市模拟二·21)19世纪晚期,德国资产阶级政党,包括工人政党都可以选举自己的代表参加议会。
到1890年,社会民主党在帝国议会中的席位已达35个。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二卷答案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简析24.【答案】C【解析】实质类试题。
儒家学者希望统治者效法先贤,创造的理想政治环境。
25.【答案】A【解析】实质类试题。
翻译文言文是关键,“与我共同治理天下的,就是那些称职的郡守啊!”可见帝王对地方吏治的重视程度。
26.【答案】C【解析】原因类试题。
材料问的并不是“南宋完成南移”(时间点),而是中国历史上整个经济南移的过程。
经济重心南移显然是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
当然,农业发展的同时,其他行业也会相应发展。
27.【答案】B【解析】影响类试题。
迁都北京使政治中心北移,经济发达的南方要为北方提供援助。
经济重心未变化,仍在南方,排除D。
28.【答案】A【解析】影响类试题。
观念守旧者(其实是当时的很多人)对亲西方者充满鄙夷。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思想还处于被愚昧迷信和传统礼教束缚的阶段等。
29.【答案】C【解析】目的类试题。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揭露古文经系伪造的手法就是康自己伪造史实(排除A)。
甚至后来写入大陆教科书的康有为事迹,也是老头自己在海外杜撰吹嘘出来的伪史。
《新学伪经考》认为古文经是西汉刘韵为王莽窜汉伪造的,因是王莽新朝之学,故称。
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借助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
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孔也,其心则夷也”。
30.【答案】B【解析】目的类试题。
日军的战争消耗转嫁给中国人。
AC地点与材料不符,D在材料中无体现(起码不是核心意思)。
31.【答案】D【解析】原因类试题。
某网站把答案错误成了A。
不是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而是转变的“结果”。
32.【答案】D【解析】原因类试题。
不是等级观念淡化也不是贫富差距缩小(差距扩大才对),而是东西方贸易更方便,易购得。
B项不能体现出茶叶“由小众到大众”的变化,穷人即使崇尚但买不起或买不到还是喝不上。
(上世纪70年代中国人谁不想买台电视机?但你家“有钱+有票”吗?)33.【答案】B【解析】原因类试题。
2015高考历史真题汇编 人民版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1.(2015·北京文综·21)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英国启蒙思想家),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②《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③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④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考点】启蒙运动;《独立宣言》【解析】卢梭是法国人,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读者不可能不了解卢梭的学说,故①错误;“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意思是《独立宣言》既来自卢梭,也来自洛克,故②错误;“人人生而平等”等思想在法国广泛传播,1776年的《独立宣言》发表时,法国启蒙运动方兴未艾,当时法国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故③正确;“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即天赋人权,在美国《独立宣言》中出现,也在法国哲人们的笔下出现,说明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故④正确,选择D 项符合题意。
【答案】D2.(2015·安徽文综·21)“在对自由权、参与权、反抗权的一片欢呼声中,得到《人权宣言》认可的人民大众似乎忘却了宣言制定者一再强调的依法行事的原则;而失却这一‘羁绊’,自由也就将如脱缰的野马而狂奔不止。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宣言制定者脱离民众B.《人权宣言》引起法国大革命C.法治比自由更加重要D.绝对自由违背了《人权宣言》【考点】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法国《人权宣言》【解析】按材料意思,宣言制定者是顺应人民大众的意愿承认更多的权利的,故A项错误;《人权宣言》是大革命的成果而不是原因,故B项错误;“法治比自由更加重要”过于抽象,没有说明是专制体制下的法治还是民主体制下的法治,另外启蒙思想家主张自由与法治的并重,故C项错误;材料中“人民大众”“忘却”“依法行事”、“自由”“脱缰”等关键信息表达了作者认为大众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失去了底线,事实上违背了《人权宣言》规定的理性,故D项正确。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 专题3 近代世界文明 第2讲 工业革命时期西方文明的发展(B卷)(含解析)

专题3 近代世界文明第2讲工业革命时期西方文明的发展(1765—1917年)(B卷)(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2015·湖北省武汉市五月模拟·32)美国联邦宪法规定:现在任何一州认为得准予入境之人(指黑奴)的迁移或入境,在1808年以前,国会不得加以禁止,但对此种人的入境,每人可征不超过十美元的税。
这表明( )A.1787年宪法是妥协的结果B.黑奴贸易不适应经济发展需求C.南部种植园经济受到限制D.统一征税是联邦政府经济职能2.(2015·海南省高考模拟·19)尽管法国主流文化不认可巴黎公社时代的社会主义,但是对巴黎公社还是有很多正面的评价。
他们痛恨第二帝国在1870年秋天的失败与新政府的妥协,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理想斗士而自豪。
据此判断,法国人正面评价巴黎公社是因为()A.其对民主政治的推动B.其对国际工运的支持C.其改造旧世界的理想D.其表现出的民族精神3. (2015·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七模·14)“那种对德意志政治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
帝国国会不是一个‘假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国会享有立法权”。
作者对近代德国政体的看法是()A.近代德国政体富有专制色彩B.德国国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C.国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D.德国政体不乏民主成分4.(2015·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第三次模拟·32)据统计,从1784年到1786年间,美国从英国进口的货物总值约760万英镑,而同期美国向英国出口则仅为249万英镑,其中原材料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75%,逆差高达519万英镑。
这表明当时( )A.英国技术革新推动经济迅速发展B.联邦政府尚未真正成为强有力的国家机构C.美国政治和经济仍然依赖于英国D.美国经济仍未摆脱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命运5.(2015·山东省淄博市5月阶段性诊断·34)有学者发现,加工、设计、营销各环节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创造的附加值是不同的,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设计、销售环节的收益越来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4 近代中国文明
第2讲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1895—1919年)
(A卷)(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 (2015·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七模·20)回眸百年中国历史,研究新文化运动有着“返本以开新”的特殊意义,这场运动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思想观念体系及中国历史的走向。
主要原因在于()
A.“新文学”推动了文学革命与文化平民化
B.改造中国已经从器物层面推进到制度层面
C.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封建旧礼教进行了全面清算
D.“民主”“科学”引领了价值理想和文化精神
2.(2015·山东省潍坊市二模·18)作家包天笑曾回忆道:“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打起仗来,而中国却打败了。
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
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
”当时“民族思想的发动”主要体现在()A.“开眼看世界” B.主张“中体西用”
C.宣传维新变法 D.倡导“实业救国”
3.(2015·山东省菏泽市5月模拟·16)下表是某一历史著作其中一章的目录,其中划线处应为( )
A
C.革命党结缘帮会的原因 D.清政府对于义和团的态度4.(2015·江苏省南通市、扬州市、淮安市、泰州市四市第三
次调研·5)右图为刊登在《巴黎人》杂志上的一张名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