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学洪水灾害课件.
自然灾害洪涝、干旱、台风多动态图优质课件

(2)多发地区: 我国多出现在南方地区、华北地区。 (3)发生时间: 我国多出现在夏秋季节。
我国洪涝分布图
(4)洪水会造成哪些危害?
①冲垮河堤
②破坏交通等公共设施
洪水会造成哪些危害?
淹
③淹没农田与村庄
洪水会造成哪些危害?
④对沿岸城市构成巨大威胁
⑤造成人畜伤亡
亚洲洪水最多。如:中国、孟加拉国、日本、巴基 斯坦等
(3)、产生的危害:5点 (4)、防御措施:3点
然 灾 害
2、干旱
(1)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2)多发时间分布地区特点: (3)产生的危害:4点
(4)防御措施:5点
与 防 治
3、台风 4、寒潮
(1)成因: (2)多发时间分布地区:
(3)有利不利影响: (4)防御措施:
5、沙尘暴
二、地质灾害
三、海洋灾害
• 缓解旱情与酷暑 • 拥有巨大的能量 • 调节全球的热量
台风的防御措施:
加强监测,及时发布预报或警报,建立台风 防御机制,制定防灾减灾的应急措施。
台风预警信号
西北太平洋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印度洋 和大西洋上称为飓风。
知识框架总结:
(1)、成因:3点
(2)、发生的时间及分布地区:
自
一、气象灾害 1、洪涝
四、生物灾害
1024 1020
风
风
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夏
季
风
东部地区
的
雨带推移
进
退
华北、东北 7、8月
北方 雨季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短
长江中下游地区 9月
6月 南部沿海地区
南方 雨季
开始早 结束迟 雨季长
6-1 气象灾害 洪涝和干旱课件(34张PPT)

2、旱灾 当干旱持续时间长较长,影响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世界上旱灾频发区
非洲
亚洲 大洋洲
2.干旱灾害的分布(世界) Distribution of drought disaster
• 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上旱灾频繁发生的地区
• 其中非洲的旱灾最严重
2.干旱灾害的分布 (我国) Distribution of drought disaster
读图,说出我国旱灾多发区。
我国东部季风区易发生旱灾; 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灾多 发区
为什么华北地区旱灾发生最 频繁、影响最严重?
华北地区:旱灾频繁、严重
“春雨贵如油” 春旱
——F-C and d-reduction
5.洪涝灾害的对策 The harm of flood disaster
工程措施:
建分洪、泄洪区 裁弯取直、修建水库、修筑堤坝 恢复植被、疏浚河道 退田还湖还河
非工程措施: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法律法规 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加强监测预报
贵州望谟县特大洪涝灾害
案例
• 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
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
带海洋性气候区
—— Climatic factors
• 从地形因素看,沿河、沿海地势低 洼地区常受洪涝威胁
—— Topographical factors
3.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 Distribution of flood disaster
·西南地区 夏季受西南季风干热风和 高温天气影响,形成四季均可发生的旱灾
3.干旱灾害的危害 The harm of drought disaster
气象灾害和防御ppt课件

概 西北太平洋上中 印度洋和大西洋
念 心附近最大风力 上中心附近最大
在12级以上的热 风力在12级以上的
带气旋
热带气旋
源地
西北太平洋
影响地区 亚洲东部、我国 沿海地区
印度洋、大西洋
亚洲南部、北美 洲东海岸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3、防御
项目
内容
监测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
预报
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防洪措 工 程 措 施 ①修筑堤坝、整治河道②修建水
施
库③修建分洪区
非工程 措 ①红泛区土地管理②建洪水预报 施 系统③预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 和对策④实行防洪保险等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三 、暴雨洪涝
1、成因
条
(1)源源不断水汽供应
洪涝灾害 暴雨 件
(2)强烈的上升运动
(3)形成降水的天气系 统持续时间较长
全球:亚洲最多
2、分布
我国:主要在南方和东部地区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Biblioteka 热带季风景观南亚的旱季和雨季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气象洪水灾害

第三章气象、洪水灾害气象、洪水灾害都是由于大气圈的变异造成的灾害。
气象灾害可以理解为能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损害的气象事件。
“气象法”指出,气象灾害是指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造成的灾害。
本章在气象灾害部分主要介绍对人类生命构成直接威胁的台风、暴雨(雪)、大风(沙尘暴)、雷电、冰雹和龙卷等气象灾害;在洪水灾害部分主要介绍七大江河洪水灾害、洪水灾害的类型、时空分布、灾害特点和规律以及预防措施;最后介绍高温天气引起的中暑,和人处在洪水灾害等水环境下的溺水事故其现场急救方法作简要叙述。
第一节基本知识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到3300万ha,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3%~5%。
据世界银行(Kreimerh和Munakinghe,1991)指出,全球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与天气有关的死亡人数每年增加5%。
一气象灾害特点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变,气象灾害有三个特点。
(一)季节变化气象灾害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
例如暴雨主要出现在4~10月,大降雨带有规律地自南向北推进。
华南地区4~5月就进入前汛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在6~7月进入梅雨期,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出现在7~8月,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也出现在这一时段内。
雷暴、冰雹主要出现在3~5月(早在2月),6~8月(晚在9、10月)。
台风一般出现在7~9月(华南地区在7月以前、9月以后也会出现)。
(二)年际变化气象灾害出现的频率不均匀,呈现出年际变化特征。
研究指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约有36a的波动:1873~1891年(19a),多雨占优势;1892~1904年(13a),少雨占优势;1905~1922年(18a),多雨占优势;1923~1936年(14a),少雨占优势;1937~1957年(21a),多雨占优势;1958~1976年(19a),少雨占优势;1977年以后,多雨占优势。
《中 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 讲义

《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讲义一、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中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
(一)干旱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水分不足、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的气象灾害。
在中国,干旱的分布范围广泛,华北地区常常出现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多伏旱,西南地区易发生冬春连旱。
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水资源的供应,造成人畜饮水困难,还可能引发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
(二)洪涝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
洪水灾害是指由于暴雨、融雪、冰凌、风暴潮等引起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水位迅猛上涨而引发的灾害;雨涝灾害则是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产生的积水和径流淹没低洼土地所造成的灾害。
中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东部季风区,尤其是长江、黄河、淮河等流域。
洪涝灾害会淹没农田、冲毁房屋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三)台风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
每年夏季和秋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常常受到台风的侵袭。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会摧毁建筑物、破坏农作物、影响交通运输,严重威胁着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寒潮寒潮是一种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寒潮入侵时,会带来急剧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中国的寒潮主要发生在秋末、冬季和初春时节,北方地区受其影响较大。
寒潮可能会导致农作物遭受冻害,影响畜牧业生产,还会对交通运输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
(五)沙尘暴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 1 千米的天气现象。
中国的沙尘暴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
沙尘暴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出行和健康,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二、洪涝灾害(一)形成原因1、气候因素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这是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气候原因。
2、地形因素地势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形成洪涝。
气象灾害学洪水灾害

3.下垫面因素
地貌因素 土壤与基岩岩性因素
有深厚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地表,由于透水能力强, 一部分水下渗补给地下水,再以地下径流的形式源源不断 地补给河流,从而减缓河流径流的变化。
植被因素
森林对降水能进行一系列再分配,以一定比率分配给林地的不同部位, 减少江河洪水水量。植物的枝叶树干能截留雨水,这部分雨水在雨后 耗于蒸发而不形成径流,截留量的大小取决于降水的性质、植物的种 类和覆盖度的高低。 植被可以增加地面糙度,枯枝落叶层、生草层可改变土壤结构,同时 其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持水性。 森林枝叶和地被物的挡雨,根系固土,减少水土流失,使入河泥沙减 少,从而减轻洪水危害。
1.气象气候因素
它是影响径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其中尤以降水和蒸发最为重要,它们 直接影响径流量和损失量的大小。
2.海洋水文因素
海洋水文因素中影响洪水的主要有波浪和潮汐。
3.下垫面因素
它主要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及流域形态等,它们一方面直接影响径 流汇集的大小和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气象气候因素直接影响径流。
雨量的定义
雨量是指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作用,而以积聚的深 度来确定的。
我国规定以毫米为深度的单位。雨量的等级根据二十四小时内降雨量的大 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几个等级。小雨: 降雨量在十毫米以内,雨滴清晰可辩,落到屋瓦和硬地上不四溅,雨声缓 和淅沥;通常需两分钟后,始能完全润湿石板和屋瓦,水洼形成很慢。中 雨:降雨量在10-25mm之间,可听见沙沙的雨声,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 辨,落到屋孔和硬地上略有四溅,水洼形成较快。大雨:降雨量在2550mm之间,大雨时,雨落如倾盆模糊成片,雨滴落到屋瓦和硬地上四溅可 达数寸,雨声如擂鼓,水潭形成极快。暴雨:降雨量在50-100mm之间,马 路积水。降雨量100-200mm之间的叫大暴雨;降雨量在200mm毫米以上的叫 特大暴雨,地势低处受淹。
气象灾害PPT演示课件

★ 洪涝的防御:
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
修建分洪区等 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
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
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9
干旱——突出的世界性问题
10
(1)危害
长时间无 降水或降 水异常偏 少
空气干 燥,土 壤缺水
粮食减 少,饮 水困难
影响经 济,社 会安定
(2)防御
(1)改善农业区农业生态环境
(2)在干旱多发区选择耐旱的作物。
(3)开发农田水利基础建设,营造防护林 等,改进耕作制度
11
寒 潮 入 侵 我 国 路 线图
风成 寒 、大 潮 雨范 : 雪围 由 、的 强 冻剧 冷 害烈 空 等降 气 现温 迅 象, 速 。并 入
伴侵 大 造12
危害:
降温 作物遭冻害,秋、春季危害大
地球
试在下列坐 降水的变 化曲线示意图。
气压
气温
降水
O
O
O
1返7 回
地球
台风眼
漩涡风雨区
外围大风区
1返8 回 地球
A
B
O
在下列坐标图中分别作出上图中沿AB线的气压、气温、降 水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气压
气温
降水
O
O
O
1返9 回
地球
2007年高考(山东卷)
4
台风:形成在热带和副热带海面温度
在26℃以上的广阔海面上,是 一种 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台风的范围
时间:每年夏秋季节
空间:西北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台风)
(飓风) 5
★ 台风的危害
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等造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泊因素 河流形状和面积因素
(二)社会因素
(1)破坏植被,水土流失。 (2)围湖造田,与水争地。 (3)圩堤薄弱,标准偏低。 (4)河道设障,影响行洪。
我国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 1、自然地理因素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纬22o-53o之间, 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大多数河流由西向东流入海洋,这种 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国是洪涝灾害多发区。 其中,西部地区的洪涝气候显著,是世界上水灾频 发且影响范围较广泛的国家之一。我国洪水灾害主要分布在 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等七大河流 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
我国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共造成农作物受灾 1080.7万公顷,受灾人口10169.2万人,死亡 人口2140人,直接经济损失1450.9亿元。
特大暴雨,地势低处受淹。
(三)洪水灾害的危害
(1)农业减产 洪涝灾害主要危害,往往使夏粮严重减产或绝收; (2)工业交通部门损失严重 工厂、道路被淹,企业停产、交通中断; (3)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农田淹没
农田淹没
机关、工厂、道路被淹
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二、洪水的发生基础
(一)自然因素
洪水的形成受多种自然地理要素的制约,概括起来可以 分为三大类:气象气候因素、海洋水文因素和下垫面因素。
雨:降雨量在10-25mm之间,可听见沙沙的雨声,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 辨,落到屋孔和硬地上略有四溅,水洼形成较快。大雨:降雨量在25-
50mm之间,大雨时,雨落如倾盆模糊成片,雨滴落到屋瓦和硬地上四溅可
达数寸,雨声如擂鼓,水潭形成极快。暴雨:降雨量在50-100mm之间,马 路积水。降雨量100-200mm之间的叫大暴雨;降雨量在200mm毫米以上的叫
洪水灾害
洪水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是由于特大的地表径 流河槽不能容纳,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出,或海面突然上 升海水侵陆而泛滥成灾。 洪水灾害时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不仅发生的频 率高、范围广,而且影响比较深远。 洪水往往分布人口稠密、农业垦殖度高、江河湖泊集中、 降雨充沛的地方,如北半球暖温带、亚热带。 中国、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美 国、日本、印度和欧洲的洪水灾害也较严重。
海地区暴雨或洪涝灾害多集中在5-11月。
潮汐现象中天文大潮对洪水的影响较为明显,大 潮可造成海水入侵,高潮位也使江河下游水面比 降减小,造成洪水宣泄不畅,甚至出现潮流的上 溯倒灌和泛滥。
3.下垫面因素
地貌因素 土壤与基岩岩性因素 有深厚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地表,由于透水能力强, 一部分水下渗补给地下水,再以地下径流的形式源源不断 地补给河流,从而减缓河流径流的变化。
植被因素
森林对降水能进行一系列再分配,以一定比率分配给林地的不同部位, 减少江河洪水水量。植物的枝叶树干能截留雨水,这部分雨水在雨后 耗于蒸发而不形成径流,截留量的大小取决于降水的性质、植物的种 类和覆盖度的高低。 植被可以增加地面糙度,枯枝落叶层、生草层可改变土壤结构,同时 其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持水性。 森林枝叶和地被物的挡雨,根系固土,减少水土流失,使入河泥沙减 少,从而减轻洪水危害。
我国洪水灾害在20世纪末是一个高峰,本世纪 2002年又是一个小高峰。
一、洪涝灾害概述
(一)洪涝灾害定义
洪水一般来源于流域之外,由客水大量涌入 造成地面严重积水并造成人们生命财产损失的现 象称为洪灾;而流域范围之内的降雨所引起的地 面积水并造成人们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称为涝灾。 前者的水量和损失要大于后者,但二者一般是同 时发生的。
1.气象气候因素
降雨的时空分布对径流的影响极为明显,在相同 降雨量的情况下,降雨越集中(如暴雨),则径 流量越大,径流过程线的现状越陡;反之,降雨 历时越长(如霪雨),则径流量越小,径流过程 线的现状越缓。若降雨集中在流域的下游,径流 起涨往往较快,且涨洪历时短,洪峰流量大。
2.海洋水文因素
1.气象气候因素
它是影响径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其中尤以降水和蒸发最为重要,它们 直接影响径流量和损失量的大小。
2.海洋水文因素
海洋水文因素中影响洪水的主要有波浪和潮汐。
3.下垫面因素
它主要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及流域形态等,它们一方面直接影响径 流汇集的大小和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气象气候因素直接影响径流。
成;东部地区的洪涝灾害主要由台风、风暴潮、暴雨所形成。
2、气候水文因素
我国东临太平洋、是世界上季风气候(随季节更替而产 生、而改变的盛行风)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夏季盛行东南 风和西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和东北风。长江以南地区汛 期集中在5-8月;华北、东北地区雨季集中在6-9月,且 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受热带风暴和台风影响,我国东南沿
雨量的定义
雨量是指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作用,而以积聚的深 度来确定的。
我国规定以毫米为深度的单位。雨量的等级根据二十四小时内降雨量的大
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几个等级。小雨: 降雨量在十毫米以内,雨滴清晰可辩,落到屋瓦和硬地上不四溅,雨声缓
和淅沥;通常需两分钟后,始能完全润湿石板和屋瓦,水洼形成很慢。中
(二)洪水分类
1.洪水按成因不同分类
河流洪水:因降雨、下雪或融雪、融冰引发河流暴涨形成 的洪水。 湖泊洪水:湖泊因降雨、下雪或融雪、融冰引起溢流形成 的洪水。 风暴潮洪水:因台风引起的涨潮巨浪,淹没沿岸地区形成 的洪水。
2.洪水按成因和地理位置不同分类
暴雨洪水: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洪水。它是由较大强度的降 雨形成的,简称雨洪。 山洪: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暴落的洪水。 融雪洪水:主要发生在高纬度积雪地区或高山积雪地区。 冰凌潮洪水:冰凌形成冰坝引起的洪水。 溃坝洪水:大坝或其他挡水建筑物发生瞬时溃决,水体突 然涌出,造成下游地区灾害。 海岸洪水:台风或热带气旋伴随着大暴雨登临海岸上空并 引发海岸洪水;或海底地震或近海域火山爆发,使海洋水 体扰动引起重力波,在近海岸或海湾波峰拥高,由此产生 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