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形式创新七法

合集下载

七种作文构思法和基本思路

七种作文构思法和基本思路

七种作文构思法和基本思路《七种作文构思法和基本思路》四川话版:各位同学,写作文是不是觉得脑壳痛?莫慌,我给你们摆一哈七种作文构思法,保证你们下笔如有神。

1. 故事法开头就讲一个故事,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比如:“从前有个娃儿,他特别爱吃辣……” 这样的故事开头,读者就想知道后面发生了啥子。

2. 疑问法用一个问题开头,激发读者的思考。

比如:“为啥子四川人那么爱吃火锅?” 这种问题,直接就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

3. 对比法把两个相反或者相对的概念拿来对比,让文章更有深度。

比如:“成都的悠闲与上海的快节奏,哪个更适合生活?”4. 引用法引用名人名言或者古诗文,增加文章的文采。

比如:“古人说得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年轻时候不努力,老了就只有后悔。

”5. 描述法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个场景或者人物,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比如:“那个老茶馆头,烟雾缭绕,老爷爷们围坐一桌,摆龙门阵。

”6. 列举法把要写的内容分成几个点,一点一点地列举出来。

比如:“四川的小吃有三大特色:一是辣,二是鲜,三是香。

”7. 反转法开头给出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让读者惊讶。

比如:“你以为四川人天天都吃火锅?其实我们也有不吃辣的时候。

”写作文,关键是要有自己的思路,不要拘泥于一种方法。

这七种构思法,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作文要求灵活运用。

记住,写作文就像是煮火锅,要慢慢熬,火候到了,味道自然就出来了。

加油哦,同学们!。

中学生作文创新的十种方法

中学生作文创新的十种方法

中学生创新作文的十种方法作文,不一定有创新的成分,而创新作文,必定有创新的因素。

世界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理应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题材,然而,我们的许多中学生依然对写作文毫无信心。

究其原因,除了缺乏丰厚的生活积淀和扎实的语言功底外,最重要的就是缺乏创新思维。

其实一个中学生只要养成了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进而形成创新思维的品质,那他一定能思人所未思,学人所未学,用人所未用,写人所未写,他的思维一定能“左右逢源,豁然开朗”,本来感觉还头疼的写作问题,也一定能够“迎刃而解”。

因此,可以说创新思维是创新作文的核心因素。

那么,中学生如何进行创新思维,以实现创新作文的目标呢,笔者结合自己十余年的教学经验,从十个方面对此作一粗浅的探索。

一、发现问题求创新创新作文,要靠思维的敏锐性,发现问解,解决问解,是进入创新大门的必由之路。

大千世界有无数的问号,创新作文应以问号为先导,从研究发现的问题入手,捕捉具有创新意义的素材。

一场并不大的风,竟刮倒了一棵大树。

许多人从它身旁匆匆而过,并不以为怪。

同学小张却觉得奇怪:这么大的一棵树,怎么那么弱不禁风。

一个特大的问号,驱使她上前看个究竟,原来树杆是空心的,里面还有一团白蚁……这一惊奇的发现,又使她想到了反腐败问题,想到了列宁所说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告诫,想到了江泽民总书记所说的:“反腐败问题解决不好,会亡党亡国”的论述。

“空心树现象”与“反腐败”问题就有了相通之处,借“空心树”现象为论题切入,生动形象地谈反腐败问题,自然会使文章入木三分且别具一格。

二、筛选题材求创新巧妇难作无米之炊,创新作文需要有创新题材。

对一个老生常谈的论题,要写得有新意,就必须注意创新材料的选择。

同样写“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话题可以选择的材料很多,而同学小王的三个例子:高射炮可以把飞机打下来,打蚊子就远不如用蝇拍;拳头可以致人于死命,而打跳蚤则只能是自己吃亏;人干渴于沙漠之中一口水能够救命,而所携带的千斤黄金则只能成了累赘。

作文创新技巧

作文创新技巧

作文形式创新技巧所谓“形式创新”,要求区别于中规中矩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中学生作文中的常见文体和“标题加上一口气的陈述到底”的结构形式。

远离常式,启用变式,能让我们的文章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分外惹眼,别致脱俗。

1 、小标题式(序号式)在文章(多为散文和记叙文)中间夹杂几个小标题,能让读者一看就知道本文写了什么内容,眉目很清楚。

运用小标题可以为你打破时空界限,提供选材便利,可以让你省却很多过渡性的话语。

如果小标题拟得好,还可以一展作者的文采。

一般而言,拟出3、4个小标题最为合适。

这是因为,小标题如果太少,说明本文涉及的片段和场景不复杂,只用廖廖数语的过渡句就能解决问题,就没有选用小标题的必要性;小标题如果太多,由于全文篇幅一般只在700字左右,则每部分字数会太少,不容易把有关内容交代清楚。

拟定小标题,应该简明、准确地概括每部分的内容,小标题之间要有必要的关联:或者结构形式一致,或者内容上属于并举,或者情节上有前后勾联。

需要提醒的是,各个小标题下的内容,必须锁定在指定话题之内。

否则,就容易出现偏离题旨的问题。

打造友善的天空起风了春天还没有过去,不知怎么了,天气忽地变冷了,风赶走了太阳,吹散了花香,吹谢了百花,又回到冬天了吗?风肆虐地狂刮着。

“你做错了事,为什么不去道歉?”“我没有错,你不要乱讲!”“你错了……”“我没有……”风吹乱了我的头发……下雨了昨夜难眠!冰凉而硕大的雨滴砸在马路上、玻璃上、房顶上,升起一阵雨雾,“吧嗒吧嗒”作响,透骨的寒气在雨中游荡,侵袭着慌忙奔走的人们。

那天我和他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不欢而散,各自回到寝室。

不知道现在他怎么样了,碰上这样的天气,瘦弱的他会不会感冒?有没有人陪他去医务室?他总喜欢在病中逞能,不知道这次怎么样?想着以前的形影不离、不分彼此,连吃饭时两只碗也总是并排在一起,现在已经有两顿饭不在一起吃了,搞得我自己吃的是什么自己也不清楚;想着以前在一起嬉闹,从没有红过脸,而这次却成了这种局面,可是明明是他做错了事啊!唉,我应该对他耐心点,为什么非要吵呢?悔意慢慢的沉重起来,我真害怕看到友谊的破裂后,狼狈的我们再次相遇的尴尬情景……云散了雨停了,云慢慢散开,太阳撒下一片温暖,整个世界又都恢复了生机,树叶花蕾上的雨水在晶莹发光,风变得柔和了,空气是那么清新。

写作文如何进行创新作文创新的具体要求

写作文如何进行创新作文创新的具体要求

写作文如何进行创新作文创新的具体要求文章切忌随人后,文若春华贵出新。

作文的本质就是创新。

只有创新,才有生气,才有活力,才能动人,才能洗人耳目。

“创新”的具体要求是:1、见解新颖:要有新颖独到的见解,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

正面思维---立意更高更新更全面;逆向思维---反其意而用之;联想创新---变换角度,出奇制胜。

2、材料新鲜:现实中的鲜活材料;精心比较后选出的典型材料;虽旧而有新意、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的材料。

3、构思新巧:这是作文创新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也是考生最能发挥创新精神的地方,应该充分展开想象,以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选择新的角度,新的形式,新的体裁,构思出独具慧眼,极富个性,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来。

4、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能突破思维定势,推导出与一般人不同的原因或结果:想象奇特、独到,或新颖别致,或含意深长,耐人寻味。

5、有个性特征:文章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能表现自己独特的人性感悟,能抒发自己真实的喜怒哀乐,不是千人一面、人云亦云的东西。

如何创新?1、改变观念勇敢创新很多同学在构思时不敢大胆创新,不敢施展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其实作文就是让你施展才华展示个性的,只要你不违背题意,就不算跑题,要大胆创新,才能获得高分。

2、突破思维定式进行创造性思维要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从而获得正确的深刻的认识;要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追求新的发现;要会将侧向与反向、纵向与横向、发散与聚合等各种对立统一的思维形式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文思泉涌。

3、善于联想巧用比喻,巧用诗词名句深刻揭示中心,勤于思考见解新颖“新”从思考中来,要勤于动脑,留心观察,紧扣时代脉搏,从丰富多彩的现实中捕捉新意;要充分展开联想,从无垠广阔的天地中寻觅新意;要善于逆向思维,从习以为常的素材中挖掘新意。

这样就能够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写出有创新的好文章了。

作文创意初二语文作文创新写作方法

作文创意初二语文作文创新写作方法

作文创意初二语文作文创新写作方法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重要手段。

初二时期是进行作文训练的关键时期,为此,我们需要创新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下面将介绍几种创新的初二语文作文写作方法。

一、感官写作法感官写作法是运用五感触发想象,通过描写事物的声、色、香、味、触来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例如,当我们写一朵花时,可以用文字描绘出花朵的颜色、花香的味道、花瓣的质地等,使读者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二、对比写作法对比写作法是通过对比两个相似或相反的事物来突出主题,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季节的特点、不同人物的性格、不同环境的变化等来展示文章的主题,提升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三、人物心理独白写作法人物心理独白写作法可以通过设身处地的方式来描写人物的情绪和思想,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作文中,我们可以通过描述人物的情感变化、内心的矛盾与纠结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塑造形象。

四、写景写人结合法写景写人结合法是将景物描写与人物描写相结合,使文章更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我们可以通过环境对人物的影响,人物对环境产生的情感反应,来构建文章的背景和情节,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五、设问引发思考法设问引发思考法是通过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的思考与回答。

在文章开头可以引用一个疑问句或者反问句,激发读者的思维,引导读者进入文章的内容。

在文章结尾也可以提出一个或多个问题,用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对主题的思考。

在提高语文写作水平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以上几种创新的写作方法,通过富有创意的构思和灵活运用技巧,来打破传统的写作模式,使自己的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富于思考和感染力。

希望大家能够勇敢尝试,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让我们一起迎接作文创新的挑战!。

创新作文技法指导书

创新作文技法指导书

创新作文技法指导书一、引言作文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训练方式之一,在日常的学习中,创新作文技法的运用将大大提升作文的质量和深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创新的作文技法,帮助读者提升作文水平,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二、角度切入在写作文时,选择一个新颖独特的角度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尝试以下几种角度:1.以反转视角切入,站在与常人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2.以比较对照的方式呈现,将两个事物进行对比分析。

3.针对当下热点话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考。

三、情节设置创新作文需要具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设置。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增加作文情节的吸引力:1.采用反转情节,突然改变故事走向。

2.运用意想不到的情节展开,让读者始料未及。

3.在情节中加入悬念,引发读者的好奇心。

四、语言表达语言是作文的灵魂,精准的语言表达是作文成功的关键。

可以尝试以下技巧:1.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丰富文章表达形式。

2.注重词语的选择,避免重复使用,使文章更生动有趣。

3.适当运用句式变化,让句子结构多样化。

五、结尾收尾作文的结尾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出色的结尾会让整篇作文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可以考虑以下方式结束作文:1.总结全文,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提出问题或留下思考,引发读者对话题的深入思考。

3.结尾语言要简练有力,留下深刻印象。

六、实践演练为了提高作文技巧,建议阅读大量优秀的作文范例,并尝试模仿其中的技法。

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思考,多动笔写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已经对创新作文技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未来的作文中,不妨尝试运用这些技法,展现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提升作文表达能力。

希望本文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作文的创新构思与精彩呈现

作文的创新构思与精彩呈现

作文的创新构思与精彩呈现作文是语言文字的艺术表达形式,是学生进行思维展示和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

在写作过程中,创新构思和精彩呈现是提高作文质量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探讨作文的创新构思和精彩呈现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提升作文水平。

一、创新构思1. 视角转换创新构思的第一步是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

可以尝试站在不同的人物角度,如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等,来思考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拓宽思维边界,发现问题的多个层面,从而有更多的素材和观点可供选择。

2. 反转思维反转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考方式。

可以尝试将问题或情节反转,从相反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新颖解决方案,使作文更具创新性和独特性。

3. 联想思维联想思维是通过将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产生新的观点和想法。

可以通过类比、比喻、象征等手法,将不同的概念、事物或情感联系起来,创造出新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这种创新的联想思维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二、精彩呈现1. 生动描写生动的描写可以使作文的场景更加真实感人。

可以运用形象、细腻的语言描绘人物形象、环境氛围和事件细节,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通过运用五官的感官描述,如视觉、听觉、嗅觉等,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2. 对话交流通过对话交流可以使作文的情节更加紧凑和生动。

可以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展现人物性格、情感和冲突,使作文更具张力和吸引力。

在对话中可以运用幽默、夸张、反讽等手法,增加作文的趣味性和独特性。

3.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作文中丰富表达的重要工具。

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使作文的语言更加生动有力,增强作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但要注意适度运用,不要过度修饰,以免影响作文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三、总结作文的创新构思和精彩呈现是提高作文质量的关键要素。

通过视角转换、反转思维和联想思维,可以产生创新的观点和想法。

通过生动描写、对话交流和修辞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出现冗长、啰嗦的表达。

中考作文结构创新方法举要

中考作文结构创新方法举要

中考作文结构创新方法举要一、承上启下型1. 承前启后型文章通过前面所述的某一内容作为开头,与后面将要阐述的内容相衔接。

比如:文章讨论的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那么开头部分可以写“上星期,我们班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集体活动……”。

这样开头直接进入活动的主要内容,而且主题明确,读者对文中的内容也就有了一定的期望。

2. 转折型文章的开头部分往往是一个引入,可以是一个佳句,或一个故事,或一个问题等,但要引出一个转折。

比如:文章的主题是如何保护环境,在开头可以写“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保护环境,可是我们最近的生态破坏事件却给人带来了惊人的震撼……”。

这样起笔既能吸引读者,又能引出主体内容。

二、递进发展型文章开头的内容,随着文章的发展,需逐步推进,从而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密有序。

比如文中主题是如何保护环境,可以先写“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然而,很多人却无从下手……”。

这样既说明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又为后面的内容铺垫了基础。

三、总分式总分式结构是通过开头的一个话题,逐一列出具体分论点,最后作一个总结。

比如文中主题是读书的好处,那么开头可以写“读书,是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具有无穷的魅力……”,之后可以列出“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丰富人生阅历,提高自身素质”等读书好处的分段,最后可以作一总结:“读书,增长智慧,让生命更加美好。

”四、对比式对比式结构的文章十分有趣,往往由两个对称的部分组成。

比如“城市与乡村”,”大自然与人类”等。

文章可以分两个部分来叙述,第一部分阐述其一,第二部分为其二,最后进行对比。

最后可以通过对比来点明文章的主旨。

五、因果式因果式的文章中,作者通过陈述一些事情来表明一些现象或看法。

比如文中主体是网络文化的利与弊,可以先写“随着网络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化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这样,文章中的主题就非常明显了。

六、故事式故事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叙述方式,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形式创新七法
中考中,数以万计的考生同时面对同一作文题,在选材、立意上难免有“撞车”现象。

倘若我们能在作文形式上开动脑筋,让自己的作文形式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那我们的作文就可能脱颖而出,大放异彩。

那么,我们的作文形式可作哪些创新呢?
㈠分列标题式。

如,2002年四川省广安市一考生在《母亲陪我长大》一文中,选择了“童年锻炼”、“恋爱风波”、“考前放松”充满生活气息的情节,让我们看到“母亲”对子女的信赖和良好的家教方法。

小作者在行文中,以“锻炼”、“信赖”、“减压”三个小标题展开文章,不但在形式上有所创新,而且条理清晰地把主要内容显示出来了,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评分时,这样的文章往往比同类文章高3~4分。

㈡附加题记式。

就是在正文前先援引他人或自撰几句蕴涵哲理的话,或展示主体内容,或提示作品内涵,或阐述写作缘由,让阅卷老师从中透视到作品的亮点,触摸到情感的脉搏,从而激起他们的兴趣。

如,2003年江苏省淮安市一考生在《“鼓励”自传》一文中精选了一中一外两个典型事例阐述了鼓励的作用。

小作者在正文前加了这样的一段话:鼓励,是学海中劈波斩浪的桨,总在汹涌波涛中给予你无穷力量;鼓励,是人生中相互依持的拐杖,总在低谷中增强你的自信!
——题记
开头的“题记”提纲挈领,点明中心,再加上两个代表性的事例,以及挥洒自如的语言,这篇文章得到了59+2分的高分。

正文前的“题记”也可换为“前记”。

或在正文后添加“后记”可起同样的作用。

㈢文学剧本式。

将作文写成剧本,不失为一种结构文章的好形式。

2002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要求以“善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其中一考生采用独幕话剧的形式,通过四个具体场景的描述:善良巧遇金钱——善良巧遇地位——善良巧遇权利——善良巧遇时光老人,深刻地揭示了“人们需要善良,善良是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这一主题。

不仅立意深远,而且构思独特,令人拍案叫绝。

㈣镜头组合式。

蒙太奇是法语建筑上的术语,意思是装配、构成。

把它借用到电影电视上,就是把不同的镜头,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机地组接在一起。

中考作文也可借用蒙太奇的手法,通过镜头组合、画面切换的形式来展示丰富的内涵。

如,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其中一学生采用了这一方法,他将“解剖青蛙”,“酸、碱、盐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三个镜头组合到一起,阐述了从生物、化学、物理实验中获得的生命的感悟。

镜头组合式作文,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过渡语;有利于集中笔墨,叙述事件,刻画人物,从而使文章主题集中,节奏明快。

㈤段落排比式。

一篇文章中有三个以上的段落形成排比,排比段之间是并列关系或者是递进关系。

这样的文章气势磅礴,有利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如,2002年江苏省淮安市一考生在《生活好比一杯……》一文中,以“生活的杯中总是装着辛勤的汗水”、“生活的杯中总是装着晶莹的泪滴”、“生活的杯中总是飘散出浓浓的奶香”各为第一句,构思了三个排比段,多角度落笔,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该文获得38分(总分40分)。

㈥应用文体式。

中考作文若能巧妙借用日记、书信、倡议书、合同等应用文体,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如,2002年湖北省襄樊市一考生在以“信任”为话题的作文中,采用了日记体的形式,通过母亲和女儿的几篇日记,展示了事情发展的全过程,表现了“信任在长辈和小辈之间的重要性”这一主题。

该文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㈦解答题目式。

就像做某种题目的行文结构。

可以如语文政治的问答式,可以如代数的求
解式,可以如几何的证明式,等等。

如,一考生在以“少年愁”为题一文中,通过自己在假期中的几道耐人寻味题目的讲解,展露了当代少年在应试教育下的无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