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汤疗效探讨
桂枝茯苓汤加减辅治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探析

桂枝茯苓汤加减辅治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探析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31例观察组患者增加桂枝茯苓汤加减;对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复发率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进行组间对比。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复发率更低、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效果优于对照组。
结论采用中药桂枝茯苓汤加减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更有效地降低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治疗后疾病复发机率。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桂枝茯苓汤;对照治疗观察盆腔炎是一种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
以生育期性活跃女性为主要发病人群,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感染是盆腔炎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一般以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经淋巴系统蔓延、经血液循环传播、直接蔓延为主要感染途径。
慢性盆腔炎如未给予及时、正确的诊治,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等,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研究采取分组对比的方法,选取两组6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样本均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和观察组(联合使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患者平均年龄(37.50±6.50)岁;平均病程(2.10±0.50)年;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包括白带增多、月经异常、下腹坠胀感、压痛感,均经结合临床相关检查结果确诊为慢性盆腔炎;样本排除有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有严重脏腑疾病患者处于妊娠哺乳期患者及相关药物过敏史患者。
相关资料数据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药物使用克林霉素、替硝唑两种,用法用量:克林霉素,1次/d、0.9g溶于500mL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替硝唑,1次/d、0.8g溶于500mL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治疗一周后改为口服克林霉素,0.3g/次、1次/d一周。
桂枝茯苓汤辅治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桂枝茯苓汤辅治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桂枝茯苓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历史悠久,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桂枝茯苓汤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晚期宫颈癌,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本文将对桂枝茯苓汤辅治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1.疗效观察近年来,一些临床观察研究表明,桂枝茯苓汤在辅治晚期宫颈癌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研究发现,患者在接受桂枝茯苓汤辅治后,癌症相关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部分患者体内肿瘤负荷也有所减轻。
这些观察结果表明,桂枝茯苓汤对晚期宫颈癌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2.免疫调节作用桂枝茯苓汤在辅治晚期宫颈癌过程中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发挥作用。
现代研究显示,桂枝茯苓汤中的部分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
在辅治晚期宫颈癌中,桂枝茯苓汤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减轻患者的癌症相关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3.抗肿瘤作用桂枝茯苓汤中的一些成分也被发现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这些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且对某些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在辅治晚期宫颈癌中,桂枝茯苓汤可能通过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减轻患者的症状。
1.治疗原则桂枝茯苓汤通常作为辅助治疗晚期宫颈癌的药方之一,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患者应配合规范的放化疗和手术治疗,综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用药方法桂枝茯苓汤的用药方法一般是口服,根据医生的嘱咐进行用药。
在用药的过程中,应遵从医生的处方,按时按量服用,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3.疗程辅治晚期宫颈癌,桂枝茯苓汤通常需要配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疗程的长短应根据病情变化及患者的身体状况来决定,一般需长期用药,并且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桂枝茯苓汤作为辅治晚期宫颈癌的药方,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需要患者和医生充分认识到其局限性,不能替代放化疗和手术治疗。
桂枝茯苓汤辅治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桂枝茯苓汤辅治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本文对桂枝茯苓汤在辅治晚期宫颈癌中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
首先介绍了宫颈癌的疾病背景及桂枝茯苓汤的传统应用。
接着解析了桂枝茯苓汤的药理作用以及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通过临床疗效观察和实验结果分析,发现桂枝茯苓汤在治疗晚期宫颈癌中表现出较好的临床疗效。
最后对该疗法的有效性做出结论,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建议。
本研究为探讨桂枝茯苓汤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为临床实践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宫颈癌, 桂枝茯苓汤, 临床疗效分析, 药理作用, 实验结果, 有效性, 进一步研究1. 引言1.1 疾病背景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特别是在晚期,病情严重,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
宫颈癌通常会表现为不规则的阴道出血、下腹部疼痛、性交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中医认为,宫颈癌是由气滞血瘀、阴虚阳亢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针对宫颈癌的治疗,中医药在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桂枝茯苓汤作为传统名方之一,有着祛风散寒、调和胃气的作用,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探讨桂枝茯苓汤在辅治晚期宫颈癌中的临床疗效,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延长生存期,具有积极的意义。
接下来将详细分析桂枝茯苓汤的药理作用以及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具体作用,从而为临床疗效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和疗效分析提供依据。
1.2 桂枝茯苓汤的传统应用桂枝茯苓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
据古籍记载,桂枝茯苓汤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是由东汉名医张仲景所创。
其主要成分包括桂枝、白芷、生姜、大枣、茯苓等草药。
桂枝茯苓汤具有升发清热、祛风利湿的功效,被用来治疗热病发热、关节疼痛、水肿等症状。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桂枝茯苓汤被认为可以调整人体气血阴阳平衡,改善气血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
桂枝茯苓汤常被用来治疗各种由气血失调引起的疾病,包括妇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桂枝茯苓汤加减案例

桂枝茯苓汤加减案例
桂枝茯苓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温经散寒、祛湿利水的功效。
在临床上,常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加减,以增强药方的疗效。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桂枝茯苓汤加减的案例。
案例一:
患者李女士,45岁,因寒湿困脾,出现腹胀、纳呆、腹泻等症状。
经诊断为湿阻脾胃证,医生给予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
加减处方为,桂枝1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6克,陈皮6克,生姜3片。
服药后,患者腹胀明显减轻,纳
呆情况有所好转,腹泻症状也有所缓解。
案例二:
患者王先生,50岁,因风寒湿痹,出现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经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医生给予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
加减处方为,桂枝1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6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
服药后,患者关节疼痛减轻,活动能力有所恢复。
案例三:
患者刘女士,35岁,因情志不畅,导致气滞血瘀,出现胸闷、情绪低落等症状。
经诊断为气滞血瘀证,医生给予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
加减处方为,桂枝15克,
茯苓15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香附6克。
服药后,患者胸闷明
显减轻,情绪也有所好转。
结语:
通过以上几个桂枝茯苓汤加减的案例可以看出,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常常会根据
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加减,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加减药方必须在
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更改药物剂量或组合。
希望患者能够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早日康复。
桂枝茯苓汤辅治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桂枝茯苓汤辅治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桂枝茯苓汤源自于《伤寒论》,是由桂枝、茯苓、生姜、炙甘草组成的方剂,具有温
阳化湿、祛风散寒、健脾化痰等作用。
据研究表明,桂枝茯苓汤可以通过调理人体的脾胃
功能,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延缓晚期宫颈癌的进展,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桂枝茯苓汤具有温阳化湿的作用。
中医认为,晚期宫颈癌患者往往阳气不足,寒湿内生。
桂枝茯苓汤中的桂枝可以温阳散寒,茯苓可以健脾化湿,有助于调节患者体内的寒湿
病理状态,增加机体内部的阳气,从而提高患者抵抗力和免疫力。
桂枝茯苓汤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
晚期宫颈癌患者往往伴随着寒湿病理的还伴有风痰
的发生。
桂枝茯苓汤中的桂枝具有祛风之力,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如头痛、身体酸痛等。
而炙甘草则可以调和桂枝的力量,避免因为阳气的升发导致更严重的不良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桂枝茯苓汤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在治疗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还存在
一定的局限性。
中医药的疗效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患者自身的体质、病情的严重程度等。
桂枝茯苓汤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等。
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
情况进行调整,结合中西医的治疗手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桂枝茯苓汤辅治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桂枝茯苓汤辅治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高。
尤其是晚期宫颈癌,由于病情严重和治疗困难,治愈率相对较低,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但存在着副作用大、毒性强、疗效有限等问题。
鉴于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以及桂枝茯苓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探讨桂枝茯苓汤辅治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为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桂枝茯苓汤辅治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验证桂枝茯苓汤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促进疾病的控制和治疗进展。
通过对桂枝茯苓汤的药理作用和宫颈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的研究,我们希望揭示其在晚期宫颈癌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为医学界对于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选择,促进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和运用中医药辅助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1.3 研究意义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命。
目前,早期宫颈癌的治疗相对比较成功,但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
桂枝茯苓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温中理气、和血祛瘀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桂枝茯苓汤可以调和人体气血,增强免疫力,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将桂枝茯苓汤应用于辅治晚期宫颈癌的临床实践,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分析桂枝茯苓汤辅治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在宫颈癌治疗中的潜在作用和价值。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为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临床医生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具有积极的研究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
桂枝茯苓汤加减案例

桂枝茯苓汤加减案例
桂枝茯苓汤加减是一种中药汤剂,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以下是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不同疾病的案例:
1. 卵巢囊肿:采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38例卵巢囊肿患者,年龄在21~
55岁之间,其中未婚4例,已婚34例。
治疗方法为口服中药汤剂,药物组成包括桂枝、茯苓、白芍、赤芍、桃仁、丹皮、当归、益母草和茜草。
每剂药用水煎服,每天一剂,疗程为4个,以活血化瘀、缓消症块为治疗原则。
2. 冠心病:对于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如出现胸满短气、不能登楼爬坡等症状,可以采用桂枝茯苓汤加减进行治疗。
药方包括桂枝12克、茯苓30克、白
术10克和炙甘草10克。
患者服药后,胸满转舒,气息变长,面黑变淡,
连服五十余剂后,病情可得到明显改善。
请注意,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
在使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桂枝茯苓汤辅治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桂枝茯苓汤辅治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引言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宫颈癌病情严重且治疗难度大。
中医药治疗擅长调理体质、增强人体免疫力,并具有较好的抗癌作用,而桂枝茯苓汤作为中药方剂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等功效。
本文对桂枝茯苓汤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材料和方法选取晚期宫颈癌3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35~65岁之间。
其中IIB期14例,IIIA期8例,IIIB期8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放疗、化疗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桂枝茯苓汤辅助治疗。
每剂桂枝茯苓汤包含桂枝9克,茯苓9克,白术9克,生姜3克,大枣3枚,甘草3克,每日口服3次。
评价指标包括患者总生存率、客观缓解率、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等。
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了治疗。
2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3.3%和33.3%。
治疗后,8例患者客观缓解,缓解率为26.7%;19例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缓解率为63.3%。
治疗后患者体质得到改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胃口增加,无明显不良反应。
讨论桂枝茯苓汤具有温阳散寒、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等功效,适用于因寒凝血瘀引起的各种癌症,对晚期宫颈癌的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其主要成分桂枝、茯苓、白术等能够调节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癌能力。
此外,桂枝茯苓汤还具有镇痛、抗感染等作用,能够缓解病人疼痛和不适症状,提高治疗的耐受性。
结论桂枝茯苓汤作为晚期宫颈癌辅助治疗的药物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和症状缓解率,改善患者体质和精神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但需要强调的是,本研究仅为小样本研究,缺乏对照组,因此仍需要更多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桂枝茯苓汤的临床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枝茯苓汤疗效探讨
作者:贾改萍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14期
【摘要】本研究采用桂枝茯苓汤中医保守治疗血瘀型卵巢囊肿,其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5%。
结论:桂枝茯苓汤治疗功能性卵巢囊肿效果满意。
【关键词】桂枝茯苓汤治疗血瘀型卵巢囊肿方法
盆腔淤血引起的卵巢综合征是妇科临床常见病之一,近年来有日渐增多趋势。
患者常以月经失调、下腹部有不同程度的坠、胀、疼痛不适感,伴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如:心情不舒、忧郁、情绪低落、感情激动、易怒、兴奋、失眠、多梦、眩晕、易疲劳、胸闷、气短、心悸、叹息、腹胀、嗳气、尿频、便秘、肩膀痛、腰酸、两下肢无力等等不良愁诉的身心症状而辗转求治于妇科、内科、神经科。
功能性卵巢囊肿是常见的卵巢囊肿之一,也称为生理性囊肿,这类囊肿在生殖年龄的女性当中相当普遍。
这类囊肿通常会在月经来潮时消失。
因此在月经期间或刚过时以超声波检查囊肿是很重要的。
处于更年期或更年期之后的妇女是不会有功能性囊肿的。
功能性囊肿和其他如皮状囊肿、浆液状囊肿和粘液状囊肿通常没有什么症状,但囊肿变大,就可能使患者的下腹或背部隐隐作痛或感到肿胀。
囊肿也可能挤压膀胱导致频尿或排尿困难。
囊肿甚至有可能演变成并发症、感染、变得扭曲、出血或爆裂。
这些症状都可能引发反胃、呕吐、发烧和腹部剧痛,必须即刻动手术。
这类囊肿偶尔也会癌变。
除了感觉食欲不良、体重减轻和腹部肿胀之外,卵巢癌早期通常没有任何症状。
后期则会有腹部与四肢水肿的现象。
笔者于2011——2013年对 40 例卵巢囊肿患者经桂枝茯苓汤长期治疗后,对卵巢囊肿直径小于 5 厘米的功能性囊肿疗效显著,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金匮玉函经二注》:桂枝、桃仁、丹皮、芍药能去恶血;茯苓亦利腰脐间血,即是破血。
然有散有缓、有收有渗、结者散以桂枝之辛;肝藏血,血蓄者肝急,缓以桃仁、丹皮之甘;阴气之发动者,收以芍药之酸;恶血既破,佐以茯苓等之淡渗,利而行之。
《金匮要略方义》:本方为化瘀消症之缓剂。
方中以桃仁、丹皮活血化瘀;则等量之白芍,以养血和血,庶可去瘀养血,使瘀血去,新血生;加入桂枝,既可温通血脉以助桃仁之力,又可得白芍以调和气血;佐以茯苓之淡渗利湿,寓有湿祛血止之用。
综合全方,乃为化瘀生新、调和气血之剂。
制作蜜丸,用法从小量开始,不知渐加,亦有下症而不伤胎之意,更示人对妊娠病证应持慎重之法。
如此运用,使症消血止,胎元得安,故本方为妊娠宿症瘀血伤胎之良方益法。
1.2 方法:
本组 74 例卵巢囊肿病例均符合《现代中医妇科治疗学》诊断标准,均于非排卵期及月经期经彩超确诊,并排除恶性肿瘤,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 40 例,年龄 21-50 岁,平均 37岁,年龄 20-40 岁,平均 30 岁,囊肿最小 16×34 毫米,最大 87×92 毫米,两组病程均为 2 月至 3 年。
2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于针对囊肿部位理疗.中药(丹参赤芍桃仁川芎当归元胡三棱莪术 15-20g)热敷治疗,实验组在局部热敷治疗基础上给与桂枝茯苓丸服用,前三月为汤剂,每日一剂,之后服用丸剂 30 天为一疗程,一到三疗程判断疗效,复查彩超。
疗效判断标准:?痊愈:囊肿及症状消失;?有效:囊肿缩小,症状好转或消失;?无效:治疗前后囊肿大小无明显变化,症状无改善。
2.结果
治疗 1-3 疗程后,对照组显效 18 例(48.6%),有效 7 例(18.9),无效 12 例
(32.4%),总有效率为 67.5%。
实验组显效 28 例(70%),有效 9 例(22.5%),无效 3 例(7%),总有效率达 92.5%。
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生育年龄的妇女最容易发生的卵巢囊肿是卵巢功能性囊肿。
如:卵泡囊肿、黄体囊肿、多囊卵巢,这是由于内分泌机能失调、促黄体素分泌不足、药物刺激等造成的过度生理性反应所致。
桂枝茯苓汤主要成分为桂枝、茯苓、丹皮、赤芍、桃仁。
具有活血、化瘀、消藢作用。
桂枝茯苓丸对外周性及中枢性疼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改善局部微循环,促使卵泡増厚薄胞膜溶解、消散和囊内液的吸收,降低血液粘度及血小板聚集作用。
桂枝茯苓汤是治疗少腹瘀血征的
有效方。
除本方外尚有桃核承气汤、下瘀血汤、大黄蛰虫丸及用于“虚”或“寒”症的当归芍药散和温经汤。
汤者荡也,丸者缓也。
坚持长期小剂量服药,慢慢地调整其机体由失衡状态逐渐恢复到平衡状态。
仲景下瘀血汤和大黄蛰虫丸方一向以“干血着于脐下”为目标,治疗上以有形之血凝结于脐下之块为依据。
而本证仅有瘀血而未成结。
研究证实桂枝茯苓汤配合局部理疗和中药热敷治疗卵巢囊肿,临床疗效满意且安全方便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悦.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06,46(1),70
[2]王绵之.王绵之方剂学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