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3.21苯结构与性质(1) Word版含答案
《苯的结构和性质》高中化学优秀教案.doc

《苯的结构和性质》教学设计行化学2班1132010057 王星蝶一、教材分析:“煤的综合利用——苯”是苏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内容,苯来源于煤的干餾产物煤焦油中,结构特殊,性质也极为特殊,因此应用广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节课主要介绍苯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从结构角度适当深化学生对苯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苯分子结构中特殊的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
它是对中学阶段怪类成犍知识以及性质的总结与拓展。
学好苯的知识对后续有机物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
通过这节课,学生基本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能利用物质的结构推断物质的性质,利用物质的性质来推断物质的结构。
二、学生情况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学习苯的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甲烷和烷怪、乙烯,初步掌握了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的结构特征和特征反应。
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这些知识就是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具备的“先行组织者”,苯有关知识的学习要以此为基础,注意新知识和“先行组织者”之间的联系。
学生运用“先行组织者”对苯分子的结构进行推测,继而根据分子结构推测苯的化学性质。
上节课已经学习苯的来源与应用,本节课则主要探讨苯的结构和性质,面向学生为学习能力中等及偏上的学生。
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例举苯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熔点、沸点、毒性,溶解度、密度等);%1、掌握苯的分子结构并能够描述其结构特征;%1、了解苯能燃烧、易取代、难加成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苯分子组成及结构、性质的探究加强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及技能的训练,进一步认识研究有机物的一般过程和方法;%1、以苯为例,论证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参与苯分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五 3.2.1 苯的结构与性质 (2)(共24张PPT)

•
(g)+ H2 (g)→
(g);△H=-119.6kJ·mol-1
• (g)+ 2H2 (g)→ (g);△H=-237.1kJ·mol-1
• (g)+ 3H2 (g)→ (g);△H=-208.4kJ·mol-1
等物质的量的环己烯、环己二烯和苯在加 氢时放出的热量不成正比。
苯能量低 苯环是一种稳定的特殊结构。
苯的结构探究
1、用实验事实说明
往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苯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
往溴水中加入苯:
上层橙色,下层无色
苯不能像烯烃那样使酸性KMnO4溶液褪 色,也不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
说明苯分子中不含有像乙烯分子中的C=C
2、邻二甲苯只有一种,其结构简式为 说明没有单双键交替结构
3、从能量的角度分析
“结构决定性质”
根据苯的组成元素 及特殊的结构,猜测 一下,苯的化学性质 应该具有什么特性?
g5. 如何证明发生了取代反应而不是 加成反应? 苯与溴反应生成溴苯的同时有溴化氢
生成,说明它们发生了取代反应而非加 成反应。因加成反应不会生成溴化氢。
法一、取锥形瓶中溶液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
Ag++Br- → AgBr↓(淡黄色)
(1)苯分子是平面六边 形的稳定结构;
(2)苯分子中碳碳键是
振 苯 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
谱 的 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1H
图 核
碳原子采取sp2杂化;
磁。(3)苯分子中六个碳原子
共 等效,六个氢原子等效
• 交流讨论
• 我们已知道凯库勒式并不能准确的表示苯环的 结构,请大家根据已学的知识讨论一下哪些事 实能证明苯不是单双键相间隔的结构?
3.2.1苯的结构和性质(课件)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香族
化 合 物
一、芳香烃及苯的结构
一、芳香烃及苯的结构
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一、芳香烃及苯的结构
苯的物理性质
1.无色、有毒的液体 2.沸点为80℃,熔点为5.5℃ 3.密度比水的小 4.不溶于水 5.能溶解许多物质,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一、芳香烃及苯的结构
苯的分子组成及结构特点
分子式
结构式
键线式
球棍模型
二、苯的化学性质
苯的结构比较稳定 化学性质也较稳定
催化剂
取代反应(较易) 加成反应(较难)
二、苯的化学性质
1、苯的溴化
二、苯的化学性质
溴化铁
实验现象
剧烈反应,出现沸腾现象,烧 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导管口附 近出现白雾,由溴化氢遇水蒸气 所形成。反应完毕后,向锥形瓶 内的液体里滴入硝酸银溶液,有 浅黄色溴化银沉淀生成。所产生 的溴苯是密度比水大的无色液体, 实验中由于溶解了溴而显褐色。
二、苯的化学性质
实验原理
断键位置:苯环上的碳氢键。 注意: ①Br2为液溴 ②催化剂实质为Fe与Br2反应的产物FeBr3 ③溴苯为密度大于水的油状液体
二、苯的化学性质
1.长导管的作用 ?
导气、冷凝回流
2.导管出口为何不插入到溶液中?
防止倒吸
3.导管出口为何出现白雾?
HBr在空气中形成小液滴
4.锥形瓶中的溶液为何有浅黄色沉淀?
随堂练习
2、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与水混合浮在上层B.②为氧化反应,燃烧 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C.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D.④ 中1 mol苯最多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是因为苯分子中含有三个碳碳双键
苏教版化学选修5学案:专题3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苯的结构与性质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芳香烃第一课时苯的结构与性质[课标要求]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2.掌握苯的主要性质。
3.掌握与苯有关的实验。
1.苯的结构简式为或,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2.苯与液溴在FeBr3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苯在浓硫酸作用下,与浓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苯的组成与结构1.三式2.空间结构平面正六边形,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3.化学键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1.如何证明苯的分子结构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提示: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证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2.1 mol含3 mol 碳碳双键和3 mol碳碳单键吗?如何用实验证明?提示:不是,苯中无碳碳双键;滴入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中,颜色无变化。
(1)结构简式正确地表示了苯分子结构的客观特点,而凯库勒式不符合苯分子结构的实际情况。
但是,以凯库勒式表示苯分子结构的方法仍被沿用。
(2)在用凯库勒式表示苯的分子结构时,绝不应认为苯环是碳碳间以单、双键交替构成的环状结构。
实际上,苯分子里任意两个直接相邻的碳原子之间的化学键都是一种介于单、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这可以从以下事实中得到证明。
①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和键能都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
②和是同一种物质而非同分异构体。
③从性质上讲,苯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但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能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
1.能说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而是所有碳碳键都完全相同的事实是()A.苯的一元取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B.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C.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D.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解析:选B A项,苯的六个顶点上的碳原子完全相同,故一元取代物肯定只有一种,无法证明,错误;若苯分子中为单、双键交替,则苯的间位和对位二元取代物均只有一种(即取代物分别位于单键和双键上),而邻位二元取代物有两种(位于单键两端和双键两端),因此B正确,C、D错误。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五3.21苯结构与性质3 导学案(无答案)

3.22苯结构与性质班级姓名【目标诠释】——我来认识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理解苯的同系物结构中苯环和侧链烃基的相互影响【导学菜单】——我来预习(1)苯的溴代反应原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向三颈烧瓶中加苯和液溴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反应结束后,三颈烧瓶底部出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锥形瓶内有白雾,向锥形瓶中加入AgNO3溶液,出现沉淀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向三颈烧瓶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注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直型冷凝管的作用:(HBr和少量溴蒸气能通过)。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锥形瓶的作用:(AgBr)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锥形瓶内导管为什么不伸入水面以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碱石灰的作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纯净的溴苯应为无色,为什么反应制得的溴苯为褐色: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aOH溶液的作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最后产生的红褐色沉淀是什么:,反应中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2)苯的硝化反应:原理: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反应完毕,将混合物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在烧杯底部出现注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硝基苯溶于水,密度比水,有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长导管的作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什么要水浴加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温度计如何放置?(3)苯的加成反应在催化剂镍的作用下,苯与H2能在180~250℃、压强为18MPa的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4)氧化反应可燃性:。
现象:燃烧产生明亮火焰,冒浓黑烟。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使溴水褪色。
【困惑扫描】——我来质疑【感悟平台】——我来探究苯的性质如何体现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性质的?苯又与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性质有什么不同?【建立网络】——我来归纳苯的结构与性质【过关窗口】——我来练习1.与饱和链烃、不饱和链烃相比较,苯具有的独特性质是A.难氧化、易加成、难取代B.难氧化、易取代、难加成C.易氧化、难加成、易取代D.易氧化、难加成、难取代2.除去溴苯中的少量杂质溴,最好的试剂是A.水B.稀NaOH溶液C.乙醇D.已烯3.下列反应需要水浴加热的是A.苯与溴的取代反应B.苯的硝化反应C.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D.葡萄糖的银镜反应4.下列对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A.易被强氧化剂KMnO4等氧化B.属于不饱和烃易发生加成反应C.属于不饱和烃但比较易发生取代反应D.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可广泛应用于生产绿色油漆等5.同时鉴别苯、己烯和己烷三种无色液体,在可以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可选用的试剂是A.溴水B.硝酸C.溴水与浓硫酸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6.某同学设计如右图装置制取少量溴苯,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室制取溴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 __ 。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五 3.2.1 苯的结构与性质(共17张PPT)

C.苯环中碳碳键的键长介于C-C和C=C之
间
D.苯
分子中各个键角都为120o
三、苯的化学性质
1.卤代反应
FeBr
—Br +HBr
溴苯:无色油状液+体B,r2密度3 大于水
实验思考题:
1.实验开始后,可以看到哪些现象?
液体轻微翻腾,有气体逸出.导管口有白雾,溶液 中生成浅黄色沉淀。烧瓶底部有褐色不溶于水的 液体 2.Fe屑的作用是什么?
遇水蒸气而形成的。
3)反应完毕后,向锥形)反应完毕后,将烧瓶a中的液体倒入
盛有冷水的烧杯里,可以观察到烧杯底部
有 色不溶于水的液体。这是溶解了
的粗产品溴苯。如何提纯?
(5)写出烧瓶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2.硝化反应
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 混合物在60℃时生成 一取代硝基苯。
因为未发生反应的溴和反应中的催化剂 FeBr3溶解在生成的溴苯中。用水和碱溶液反 复洗涤可以使褐色褪去,还溴苯以本来的面 目。
用下图装置制取少量溴苯,请填写下列空
白
1)在烧瓶a中装的试剂是苯、溴和铁
屑。导管b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导气,二
是兼起
的作用。
2)反应过程中在导管的下口C附近可以
观察到有白雾出现这里是由于反应生成的
1.什么叫芳香烃?
分子中含有苯环的一类烃属于芳香烃
2.最简单的芳香烃是
苯
第一节 苯的结构与性质
一、苯的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气味: 特殊气味 状态: 液态
熔点: 5.5℃ 沸点:80.1℃ 密度: 比水小 毒性:有毒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
溶剂。
二、苯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 C6H6
2019高一化学苏教版选修五课件:专题3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苯的结构与性质(66张PP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探究]
人教版教材实验设计 苏教版教材 实验设计 (根据苯与溴反应的条 件, 请你设计制备溴苯 的实验方案) 实验现 象 ①锥形瓶内导管口附近出现白雾; ②圆底烧瓶(或三颈烧瓶 )底部有褐色 油状液体。
1.直立冷凝管的作用是什 么? 提示: 导气兼冷凝回流作用。 2.干燥管中加入碱石灰的作 创新 发掘 用是什么?
[成功体验] 4.(新课标全国卷)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 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苯 密度/g· cm-3 沸点/℃ 0.88 80
溴 3.10 59 微溶
溴苯 1.50 156 微溶
水中溶解度 微溶
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1)在 a 中加入 15 mL 无水苯和少量铁屑。 在 b 中小 心加入 4.0 mL 液态溴。 向 a 中滴入几滴溴, 有白色烟雾 产生,是因为生成了________气体。继续滴加至液溴滴 完。装置 d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苯能发生硝化反应,其反应产物 是什么?
提示:硝基苯(
)
[课堂互动区]
[新知探究]
探究 1 苯的凯库勒式如何书写?苯分子
中碳碳键是否完全相同?
提示: ; 相同。 ;苯分子中碳碳键完全
探究2
如何证明苯的分子结构中碳碳间不是
单、双键交替?
提示: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证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提高了冷却效 ①苏教版实验使用了冷凝回流装置, 果,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个性 ②苏教版实验增加了尾气处理装置(干燥管),增强 评点 了环保意识; ③苏教版实验中在反应完毕后,又加入 NaOH 溶 便于观察溴苯的颜色。 除去了溴苯中溶解的溴, 液, 验证苯与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思维 的方法是:将反应产生的气体先通入 CCl4 中除去 再用硝酸酸化的 AgNO3 溶液检验 HBr 的 引领 溴蒸气, 存在。
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选修五专题第二单元第一课苯的结构与性质优质PPT资料

1.苯的结构简式为 或 ,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是一种 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2.苯与液溴在 FeBr3 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苯在浓硫酸作用下,与浓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实验室制取溴苯(简易装置如图)
[问题思考] (1)该实验中能否用溴水代替纯溴? 提示:不能。苯与溴水不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 (2)反应中加入 Fe 粉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Fe 与 Br2 发生反应生成 FeBr3,FeBr3 作该反应的催化剂。
(3)纯净的溴苯是一种无色密度比水大的油状液体,但实验得
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2.1 mol
含 3 mol 碳碳双键和 3 mol 碳碳单键吗?
如何用实验证明?
提示:不是,苯中无碳碳双键;滴入溴水或酸性 KMnO4 溶液中,颜色无变化。
(1)结构简式 正确地表示了苯分子构的实际情况。但是,以凯
库勒式表示苯分子结构的方法仍被沿用。 (2)在用凯库勒式表示苯的分子结构时,绝不应认为苯环是碳
A.由苯的结构 式知,苯分子中含有三个碳碳双键 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选修五课件专题第二单元第一课苯的结构与性质
①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
反应完毕后,向锥形瓶中滴加AgNO3溶液,有浅黄色的AgBr沉淀生成;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②必须用水浴加热,温度计插入水浴中测量水的温度
②要使用催化剂Fe,无催化剂不反应;
1.三式 分子式
苯的组成与结构
结构式
结构简式
C6H6
2.空间结构 平面正六边形,所有的原子都在 同一平面 上。 3.化学键 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 的独特的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1苯结构与性质(1)
【目标诠释】——我来认识
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组成以及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的概念;掌握苯的结构式并认识苯的结构特征。
【导学菜单】——我来预习
1.烷烃和烯烃的特征反应是什么?如何鉴别烷烃和烯烃呢?
2.什么是芳香族化合物?什么是烃?什么是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和芳香烃之间是什么关系?
3.想一想,苯的物理性质有哪些?萃取水溶液中的溴单质是利用了苯的什么性质?
4. 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请写出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思考:从苯的分子组成看,高度不饱和,苯是否具有不饱和烃的典型性质?
(做实验)
1mLKMnO4酸性溶液
2mL苯()
振荡
1mL溴水
2mL苯()
5.根据教材P48图3-7苯的氢核磁共振谱图,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6.阅读教材P48—49交流与讨论,说说你对苯环结构的认识。
7.阅读教材P49拓展视野《苯环的大∏键》,想想苯环的
【困惑扫描】——我来质疑
【感悟平台】——我来探究
如何证明苯环中碳碳键是一种特殊的键,而不是碳碳单键和双键交替出现?
【建立网络】——我来归纳
1苯的物理性质
2苯的结构及理论和实验验证
【过关窗口】——我来练习
1.下列事实不能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的是
A .苯分子中的6个碳碳双键的键长均相同 ,且长度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
B .苯的二氯代物只有三种同分异构
C .苯不能使溴的CCl 4溶液褪色
D .苯的1H 核磁共振谱图中只有一个峰
2.同时鉴别苯、己烯和己烷三种无色液体,在可以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可选用的试剂是
A .溴水
B
C .溴水与浓硫酸
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有关 CHF 2-CH=CH - ≡C -CH 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B .12个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C .除苯环外的其余碳原子不可能共直线;
D .12个碳原子有可能共平面。
4.下列对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易被强氧化剂KMnO 4等氧化
B .属于不饱和烃易发生加成反应
C .属于不饱和烃但比较易发生取代反应
D .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可广泛应用于生产绿色油漆等
5.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B .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液体
C .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 .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应具有的加成反应,故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
6.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合物是
A .溴和苯
B .苯和溴苯
C .水和硝基苯
D .苯和汽油
7.(08海南卷)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8.碳碳双键加氢时总要放出热量,并且放出的热量与碳碳双键的数目大致成正比,现有如下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H=-237.1kJ/mol (g)(g)
+2H 2
;△H=-208.4kJ/mol
请写出气态 去氢转化成气态
的热化学方程式: ,试比较 和 的稳定性 。
参考答案:
1.D
2.C
3.CD
4.C
5.D
6. C
7.B
(g)+3H 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