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高考作文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作文材料讲义-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作文材料讲义-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不成体系,没有章法,重在原创,敬请谅解。

海头高中作文材料海头高中一、关于2020年高考作文材料形式的猜想一、江苏卷作文近三年的变化趋势2017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

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2018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比较2017和2018年江苏卷作文材料,可以看出,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它们都有高度的相似性。

从内容上看,它们分别讲述了“车”和“语言”的特点、功能、意义;从形式上看,他们都是按照由实到虚的顺序来表达。

就其实质而言,它们和仍然是话题作文,和2015年的“智慧”材料类似,只要写作范围跟“车”“语言”“智慧”等关键词相关,立意上基本不受拘束。

到了2019年,作文材料出现了一大变化: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

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

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

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这则材料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句是引子,“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第二句是举例,“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第三句是主旨,“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第四句则是扩展和引申“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因此,2019年的作文立意是确定的,必需表达“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的主旨。

如果沿袭2017、2018年的话题作文的立意习惯,抓住第一句“物各有性”来构思立意,就会偏离题意。

二、近三年变化给我们的启示:1.注意研判材料。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学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学案

2020高考复习:古典诗词鉴赏专题教学案第二专题诗歌形象的把握和鉴赏【学习目标】1.要学会知人论世。

准确把握诗人的生平经历、所处时代的特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

2.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形象和意象以及诗歌鉴赏有关形象命题的一些思路和答题策略。

如:人物形象的特点,形象蕴含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感情;景物的特点和塑造的方法或角度(近远、动静、色彩、各感官、大小等),景物的层次和作用,意象的含义和深层含义,意象组合而表现出来的意境。

【考点精析】一、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1.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2.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就是一个年老色衰、委身商贾、寂寞孤独的艺伎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二、古代诗歌中景物形象:古代诗歌讲究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古代诗歌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命题者关注的热点之一。

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它们往往承载着作者的主观感情。

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景物,因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所以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

因此在鉴赏景物形象时,常常要联系诗人的形象。

三、事物形象1.内涵有些诗歌在描写形象时,将事物人格化,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又称物象。

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如明朝诗人于谦借石灰这一常见的物品,表达了自己清白刚正、不畏邪恶、不怕牺牲的高尚节操。

2.目的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如何打造记叙文的开头素材不分版本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如何打造记叙文的开头素材不分版本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如何打造记叙文的开头素材不分版本记叙文常用的开头方法常言道:“万事开头难。

〞又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作文也是如此,尤其是记叙文。

开头是在给文章造气氛、定调子,要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因而十分重要。

作文开头如果能恰到好处,常常能一下子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也能增加文章的亮点。

所以,能否灵活自如地、独特精当地写好作文开头往往关系到一篇文章的成败。

记叙类文章的开头方法很多,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等的描写点题;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开头就可以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背景,进入主题。

如:1.夕阳的窗前,一个漂亮的少女站在那儿,凝视着外面初春美丽的景色。

她叹了口气,低下头,打量着手中的那朵插在蓝白瓷瓶里的粉色玫瑰。

她闭上眼,回想着以前的事。

〔《粉色玫瑰》〕2.那天,鲜花店门口贴了一张大红告示:母亲节预定鲜花。

哦!母亲节快到了,我该为母亲准备节日礼物了。

〔《母亲节的礼物》〕二、写景状物,渲染气氛文章的开头从写景状物入手,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或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以此衬托人物,展开故事。

如:1、朝阳出来了,湖水为它梳妆;新月上来了,群星为它做伴;春花开了,绿叶为它映衬;鸟儿鸣唱,蟋蟀为它拉琴……天地万物都在向我们讲述着关爱的故事。

〔《关爱永远》〕2、太阳落山了,昏黄的光晕渲染了半边天,我寂寞地趴在阳台上。

窗外那棵老杨树上,不知名的大鸟仍在不知疲倦地喂食它的小宝贝。

它那绿豆般的眼睛温柔而慈祥地注视着意欲飞出温巢的小鸟。

这画面,这眼神,让我想起了母亲……〔《面对母亲的目光》〕三、总领全篇,提示要点这种开头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看便知文章的要点,如:1、郑振铎《猫》的开头“我家养了好几只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这一句提纲挈领,表示全文主要内容就是讲自己家养三只猫的经过。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传记知识学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传记知识学案

传记文段高频词分类积累导学(3课时)【自主学习素材】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基本是人物传记。

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或几件突出的事迹,凸现该人物正直敬业、奉公孝顺的品行或卓越的才能;选材多来自全是纪传体的“二十四史”。

选材的相对稳定,必然带来遣词用字的相对稳定。

如果我们理解并牢记这些比较稳定的常用字,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会提高准确率。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记叙文细节描写学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记叙文细节描写学案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学习目标】1. 掌握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

2.理解细节分解和放大的方法【知识链接】一、曹文轩的写作观1. 《狼来了》这则故事大家都知道,告诉我们做人不可以说谎话,否则定会自食其果。

但著名作家纳博科夫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说在尼安德特峡谷里,孩子跑出来大叫“狼来了”,如果背后真的跟来了一只狼,这算不了什么。

而孩子大叫“狼来了”,背后却没有狼,这便成了文学。

因此,做人不该做那个放羊的孩子,作文却应当做那个放羊的孩子。

作文,除了要陈述已经存在的世界,更要编织和虚构不可能存在的世界。

写文章要学会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在这里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褒义词。

无论是写小说还是写作文,都必须有创造的自由,要学会虚构,好比喊“狼来了”的那个孩子。

狼并没有来,但孩子却突发奇想,喊着“狼来了”。

这便是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需要借助想象力,作文离不开想象力。

因此我们又可以说:想象力有多强,作文的世界就有多大。

2.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

生活当中,如果你不凝视,你将什么也看不见,这个世界对你来说也就等于零。

要写好文章,就必须学会凝视,留心身边的事物。

比方说墙壁上面的斑点,如果不留意,谁都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但如果同学们用心去凝视,就会发现斑点的存在。

你们当中可能有人读到过英国著名作家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正因为作家的凝视和专注,才诞生了这篇经典作品。

俄国短篇圣手契诃夫的小说为什么写得那么好?让我来告诉你们,生活中的契科夫,会将突然听到的一个故事乃至一句有意思的话随手记下来。

因此,我希望同学们也能养成观察、记录生活的好习惯。

3.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

写好文章,一切一切都要回到读书上面来。

写作技法固然很重要,但还是要以阅读量为前提。

见多识广,见得多了,读得多了,才可能写好。

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书都值得一读。

我们平时要多读点那些血统高贵的书,像《红楼梦》和《安娜·卡列尼娜》以及鲁迅的所有作品,都是血统高贵的书,必须多读;而对于那些破坏天然语感的书,则完全没必要去读。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专题 作文拟题不分版本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专题 作文拟题不分版本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专题作文拟题不分版本作文拟题一、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片树叶从树上向下跌落。

“我想落到大地上。

〞树叶说。

西风刮起并改变了树叶的方向,树叶说:“其实我正想向东飞。

转眼东风刮起并把西风压倒,树叶说:“向西飞其实正好。

〞接着势均力敌,西风对抗东风,树叶说:“理智告诉我悬浮在空中。

〞东风西风都停了,树叶猝然跌落,树叶说:“我已决定径直飞向地球。

〞审题立意:1. 认清形势,顺势而为;要顺应潮流,爱我所有;乐观处世,随遇而安;。

2. 毋随波逐流;要坚决立场,逆流而上,选择自主,选择坚强。

拟题:•《掌舵人生》《识时务,方成俊杰》《人,没有飘摇》《携带生命之重》《用乐观点亮生命》《不做自己的奴隶》《带乐观上路》《从俗沉浮,与时俯仰》《心随风动》《做片快乐的树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路不因风改》《活出自己》《悔不该当初随那风儿飘》《把握生命的方向》《不要迷失自己》《为自己找个快乐的借口》《心快乐,所以生活快乐》《顺其自然》《沉着面对》《任尔东南西北风》《西风东风都是我的歌》《审时度势任逍遥》《风飒飒,乃我如何》《战场》《凝视内心》《御风而行,泠然善也》《风物长宜放眼量》事例素材:1. 屈原渔父的历史故事。

2. 谭嗣同坚持改革为后代开革命之路。

3. 守住自己的良心,扶起跌倒的老人。

4. 郑板桥的事迹。

5. 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乐观旷达。

名句素材:1. 穷那么独善其身,达那么兼济天下。

2.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3. 人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要有敢做自己的胆量------林清玄4. 有理性的人坚持使自己适应世界,无理性的人坚持使世界适应自己------黑格尔5. 哪怕全世界都背叛了你,你也不能去对抗世界,你所需要做的仅仅是背叛自己以保持和世界同步。

-----罗素6.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书信体训练学案不分版本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书信体训练学案不分版本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书信体训练学案不分版本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书信体训练学案不分版本文言文复习专题之书信体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以下各题。

温甫六弟左右:五月廿九、六月初一、连接弟三月初一、四月廿五、五月初一三次所发之信,并四书文二首,笔力实实可爱!信中有云:“于兄弟那么直达其隐,父子祖孙间不得不曲致其情。

〞此数语有大道理,余之行事,每自以为至诚可质天地,何妨直情径行。

咋接四弟信,始知家人天亲之地,亦有时须委曲以行之者。

吾过矣!吾过矣!香海为人最好,吾虽未与久居,而相知颇深,尔以兄事之可也。

丁秩臣、王衡臣两君,吾皆未见,大约可为尔之师,或师之,或友之,在弟自为审择。

假设果威仪可那么,淳实宏通,师之可也。

假设仅博雅能文,友之可也。

或师或友,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视为等夷,渐至慢亵,那么不复能受其益矣。

尔三月之信,所定功课太多,多那么必不能专,万万不可。

后信言已向陈季牧借《史记》,此不可不看之书。

尔既看《史记》,那么断不可看他书。

功课无一定呆法,但须专耳。

余从前教诸弟,常限以功课,近觉限人以课程,往往强人以所难,苟其不愿,虽日日遵照限程,亦复无益。

故近来教弟,但有一“专〞字耳。

专字之外,又有数语教弟,兹待将冷金笺写出,弟可贴之座右,时时省览,并抄一付寄家中三弟。

香海言时文须学《东莱博议》,甚是。

弟先须用笔圈点一遍,然后自选几篇读熟。

即不读亦可。

无论何书,总须从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此书之大局精处,茫然不知也。

学诗从《中州集》入亦好。

然吾意读总集不如读专集。

此事人人意见各殊,嗜好不同。

吾之嗜好,于五古那么喜读《文选》,于七古那么喜读昌黎集,于五律那么喜读杜集,七律亦最喜杜诗,而苦不能步趋,故兼读元遗山集。

吾作诗最短于七律,他体皆有心得。

惜京都无人可与畅语者。

尔要学诗,先须看一家集,不要东翻西阅,先须学一体,不可各体同学,盖明一体那么皆明也。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语言学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语言学案

2020届高考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学习目标】1.通过熟悉鉴赏诗歌语言的几种类型(炼字型(诗眼型)、关键词句引领型、语言特色风格型)来熟知诗歌语言类答题术语 2、掌握每种类型的设题模式和答题步骤【考点解读】1.与其他文学作品相比,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等特点。

古诗词鉴赏对诗歌语言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是呈现率较高的命题形式。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品读诗歌的语言意蕴,体味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魅力。

古诗词语言鉴赏部分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涉及遣词造句、语体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

从考查的方向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品评古诗中的炼字艺术或“诗眼”,(2)结合词语对诗中名句的含意、色彩、情味以及表达效果的理解分析,(3)总体上对古诗语言特色、风格的概括评析。

2.理解诗歌的语言,是读懂诗歌的前提;鉴赏诗歌的语言,则又是诗歌解读的深化。

尤其是,诗歌的语言,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有着特定的含义,如比喻义、隐含义、暗示义等,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艺术效果。

3.最高考P84考点解读炼字、诗眼型【理解炼字】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形象生动的效果。

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

在一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匠心的字是“炼”过的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意境全出。

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推敲”的贾岛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朝诗人卢延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一般说来,炼字往往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注意赏析时定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理解诗眼】古人作诗,喜设诗眼,善设诗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作文教学计划为了切实增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根据高考考纲中关于写作的内容规定,针对学生作文现状,特研究制定14——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作文教学计划如下。

一、基本设想1、目标:落实“两基”,即“基本文体”与“基础等级”。

本期作文训练,着眼于基础,着眼于全体学生。

通过训练,首先使学生能熟练写作议论文、记叙文这两类最基本的文体,再适当兼顾其他文体,力争拿到基础等级的上限分。

考纲中关于文体的规定是“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这三类大的文体分别包含众多的小的门类,如果分门别类、面面俱到地进行训练,势必分散精力,难以保证训练的实效性;因此,从学生的作文习惯、已有基础和高考的实际情况出发,拟集中力量抓议论文、记叙文这两类最基本的文体训练,使学生强化认识,掌握要诀,形成能力,从而保证大面积过关。

另一方面,学生作文水平差异很大,从保护和促进中上等层次学生的作文发展考虑,必须适当安排除两类基本文体之外的其他文体训练,并相应提高能力要求,以满足这一部分学生的作文需求,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从而使一个较大的群体达到二类作文及以上的层次。

2、重点:文体与考纲要求并重。

以文体训练为线,以考纲规定的能力要求为点,把相关能力点穿插在文体训练之中。

3、题型:以新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为主,注重二次作文训练。

从总的趋势来看,新材料作文正占据主要地位,但广东省等省份一直采用话题作文形式,所以要一方面继续重视话题作文,另一方面不能不十分重视直接命题作文,此外,命意作文也不能忽略。

4、课时、篇数及其他:20课时,8篇作文。

原则上每两周一次作文和讲评,每次两课时,共计20课时,有计划的作文8次;此外穿插校内月考,每次均安排作文测试,全学期总共作文不少于15次。

除测试外,采用课内限时作文和课外限时作文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课内安排有计划的写作指导5次;评改和讲评的方式与详略,视作文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每次指导、评改、讲评均紧扣目标,有明确的针对性。

二、内容与序列前半学期以巩固、提高议论、记叙两种基本文体的写作能力训练为主,将考纲中相应的“基础等级”的能力要求分散穿插于各次作文中;后半学期以学生自定文体为主,在继续强化“基础等级”能力的同时,分步实施“发展等级”的能力训练。

训练体系安排如下:周次/篇序体裁训练点要求2/1 议论文审题与立意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指导(一)4/2 议论文议论文结构掌握议论文的各种结构方式,使结构完整。

6/3 议论文论证的方法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使议论文内容充实。

8/4 记叙文审题与立意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指导(二)11/5 记叙文构思与表达学会选材并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充实内容。

13/6 议论文深刻、透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指导(三)16/7 自定文体丰富、丰满运用各种手法使内容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18/8 自定文体生动、有力运用修辞使语言生动、文句有表现力。

指导(四)20/9 自定文体有创新(一)学会命题创新、立意创新、题材创新。

21/10 自定文体有创新(二)学会体裁创新、手法创新。

指导(五)三、参考题目与写作指导第一次作文·议论文的审题与立意[参考题目]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

只是这痕迹有的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不待日久而消失。

回想起来,有的令人愉悦,有的让人怅惘……那么,关于“痕迹”,你有怎样的经历?又有什么感悟呢?请以“痕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写作指导]见最高考256页第二次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与拟题阅读下面明代《笑林》中的一则笑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

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门者曰:“出外捉萤火虫去了。

”已而胤答拜康,见康闲立庭中,问:“何不读书?康曰:我看今日这天不像个下雪的。

”【审题立意】“囊萤映雪”向来是克服物质条件的艰苦,发奋苦读的代名词。

而《笑林》中的这则笑话,属于“故事新编”。

在传统典故中添加了新元素,从而焕发出新意。

笑话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那种一味追求外在形式,从而忽视本质意义的可笑行为,情感倾向也由传统的肯定赞许转变为讽刺否定。

这是一则理想的作文材料,它具有现实性、开放性和思辨性的特点。

与往往揭示蕴含意义的寓言故事不同,“笑话”纯为叙述性文字,它追求言外之意、文外之趣。

提供的“笑话”显然是一则反面材料,可作为靶子供读者审视批判和内省反思。

“笑话”中二人的“可笑之处”便成为作文审题立意的依据:1.一味追求形式,忽视本质意义;2.拘泥于成法习惯,不知道灵活变通;3.刻意作秀,失却本真。

为方便判卷,上述立意可用“内容(实)与形式(名)”、“拘执与变通”“求实与失真”几组关键词来提炼和把握。

需要说明的有两点,一是不管是何种立意,必须是从材料中来(自然生发),并能回到材料中去(圆合印证)。

比如,谈“切忌拘执,学会变通”,谈“天变道亦变”则可,而谈“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则不可。

二是其它立意定然还有,不能一一列举,但是一则材料总有其核心旨趣,这则材料的内涵特质则是意在讽刺那种热衷形式本末倒置的可笑行为,评判一篇作文切、合、偏、离均应以此为标的。

第三次作文·材料的选材与素材的裁剪方法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头雄狮正在和儿子散步,远远地看见一条疯狗过来,雄狮赶紧带着儿子躲开了。

小狮子说:“爸爸你敢和老虎拼斗,与猎豹争雄,如今却躲避一条疯狗,多丢人啊!”雄狮说:“孩子,我问你?打败一条疯狗光荣不光荣?”小狮子摇摇头。

雄狮又问:“让疯狗咬一口倒霉不倒霉?”小狮子点点头。

“既然这样,咱们干吗去招惹一条疯狗呢?”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这是一则寓言类的作文材料,材料中涉及三个对象:雄狮,小狮子,还有疯狗。

我们可以分别从这三个对象出发,确定不同的话题,表达不同的观点:一、雄狮的视角:雄狮认为打败疯狗并不光荣,被疯狗咬一口却很倒霉,所以选择了躲避。

这一选择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可以否定的地方。

从肯定雄狮的角度,我们可以确定以下立意:1.雄狮认为疯狗配不上做自己的对手,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对手”这一话题,论述“选择什么样的对手”“怎样选择对手”等问题,表达“不要为不值得的人拔剑”“赢要赢得漂亮”等观点。

2.雄狮认为与疯狗拼斗没有意义,而躲开疯狗是最明智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躲避”这一话题,表达“躲避是一种智慧”等观点。

3.雄狮躲避疯狗,并不是因为他没有力量没有勇气,而是因为它可以忍耐。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忍耐”这一话题,谈“忍耐的作用”等问题。

4.雄狮之所以能够忍耐,是因为它目光长远,胸怀宽大,不在意眼前的得失,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目光”“胸怀”的话题,表达“心有多大,道路就有多宽”等观点。

5.雄狮的躲避会被有些人误解为胆怯,其实敢于躲避更是一种勇气,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勇与怯”的话题,表达“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匹夫之勇与君子之勇”等观点。

6.面对小狮子的质疑,雄狮并没有急于展示自己力量的强大,而是心平气和地予以解释,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成熟”这个话题,表达“什么是成熟”“怎样才能变得成熟”等观点。

7.面对小狮子的质疑,雄狮没有置之不理,也没有讥笑小狮子的幼稚,而是选择了耐心说理,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家庭教育”这个话题,论述什么才是好的家庭教育等问题。

从否定雄狮的角度,我们可以确定以下立意:1.雄狮为了保全自己,选择躲开疯狗,却把驱逐疯狗的责任推卸给别人,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确定“责任”这一话题,论述我们应该怎样担负起自己的人生责任。

2.雄狮不愿意面对疯狗,是因为矜持和骄傲,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确定“矜持”“骄傲”的话题,论述矜持和骄傲带来的危害。

3.雄狮不愿意面对疯狗,还因为它觉得这件事太小,没有意义,不值得去做,其实,小事情也有小事情的意义。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小与大”这个话题,探索一些小事中蕴含的大意义。

二、小狮子的视角:1.小狮子认为雄狮躲避疯狗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荣誉”这一话题,谈“什么是真正的荣誉”“怎样获得荣誉”等问题。

2.小狮子担心躲避疯狗会让人怀疑自己的力量,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自信”的话题,表达“强者不需要证明自己”的观点。

3.小狮子年青气盛,缺少阅历,还不会应对疯狗这样的对手,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岁月”“阅历”等话题,论述成长的代价。

三、疯狗的视角:1.疯狗能让雄狮躲避,说明疯狗身上有令人畏惧的力量,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疯狗精神”这个话题,探索疯狗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些地方。

比如前国家足球队教练朱广沪提倡的“疯狗精神”:“与外国人比什么?比技术?免了!比战术?差了!只有比这疯狗的精神!你看他们会不会怕?”2.疯狗虽然令人畏惧,但并不是因为它有不可战胜的力量。

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恶人,他们能够大行其道就在于他们利用了人性的弱点。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确定“恶人不可怕”的话题,探索应对恶人的办法。

第四次作文·议论文的开头【题目设计】以“说‘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导写思路】这是一篇限定体裁的命题作文从形式上看,它对学生的束缚的确比较多。

但是从内容上,也就是立意方面来看,这个题目仍然比较开放,因为“狂”的内涵很多,既可以做正面的解读,如清狂、狂放等等;也可以作为批评的对象,如狂妄、狂躁等等。

总体来看,学生写作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思路设计一)常规思路:“狂”的表现及其危害→“狂”的原因→避免、抵制“狂”的方法。

其实这就是传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虽然形式比较呆板,但是符合一般人的思维习惯,可操作性强。

同学们可以在这种思路的基础上去尝试创新。

(思路设计二)大多数同学都会反对“狂”,但是为了求新,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要欣赏“狂”,进而谈一谈什么样的“狂”才值得人尊重,我们必须具备怎样的资格才能谈得上“狂”。

(思路设计三)“狂”具有多重内涵,在生活中具有复杂表现,我们可以将其分类,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采用并列式的结构逐个阐释。

【素材超市】1.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魏徵2.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3.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鲁迅《拿来主义》4.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于天上的东西。

——冯雪峰:《雪峰寓言》5.如果说方正只有一个高级程序员,那就是我。

——雅虎前中国掌门人周鸿袆6.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撬动地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