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小组周天启 - 植物微嫁接技术及其应用论文阅读与分析

合集下载

嫁接技术在植物病害治疗中的应用

嫁接技术在植物病害治疗中的应用

嫁接技术在植物病害治疗中的应用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然而,植物病害却常常威胁着植物的生存和发展。

针对这些病害,人类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治疗方法。

其中,嫁接技术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在植物病害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嫁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优势嫁接技术是把两个不同的植物的组织部位以形成连接,使它们共生的过程。

嫁接是在植物体内人工接合不同的植物部位,使它们合并成一体,形成一个或多个新的生物体。

嫁接技术的优点是很明显的。

首先,它可以将根部和冠部分别繁殖,并保留原种的良好品质。

其次,不同种植物之间的嫁接可以充分利用可能存在的优势,并克服某种病症的困扰。

最后,它能提高植物的耐病性和适应性,使植物更加充满生命力和生产力。

二、嫁接技术在植物病害治疗中的应用嫁接技术在植物病害治疗中的应用有很多,其中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嫁接技术治疗生物性病害生物性病害是指由植物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生物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病害。

在实践中,对于一些脆弱的植物,嫁接技术可以将其与耐病或抗病的植物嫁接在一起,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保障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比如,对于柑橘树橙霉素病,可以将柑橘树嫁接到柚树上,从而避免传染。

2. 嫁接技术在果树病害防治中的应用不同种类的果树可能会感染不同的病害,病害对果实的质量和产量都有影响。

因此,嫁接技术便成为了果树病害防治中的一项重要治疗技术。

如,在桃树枯萎病的防治中,可将桃树嫁接到抗枯萎病的植物基上,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3. 嫁接技术在花卉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花卉的病虫害对花卉的生长、开花和色彩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嫁接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花卉病虫害的治疗中。

比如,对于长时间被草地夜蛾幼虫侵害的非洲菊,可以将其嫁接到抗草地夜蛾幼虫的苦楝或者垂枝海棠植株上,以增强其抗病能力。

三、嫁接技术的发展前景随着植物病害日益严峻,嫁接技术的应用前景也相当广阔。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嫁接技术的机理和规律,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植物病害的预防与控制。

茄子高抗轻简化栽培技术

茄子高抗轻简化栽培技术

前言:砧木材料说明:①泰国圆茄。

2020年,笔者对以往收集的种子资源种植对比。

种植期间,广州地区遇上极端天气,除泰国圆茄外,其它材料病害均严重。

对泰国圆茄性状调查后发现:泰国圆茄茎秆叶片多刺、叶片厚实、植株矮壮、果皮厚结实,具有较强的野生茄子特性。

②野茄子。

原为单位在广州市南沙区基地原母种场围墙边做栅栏用,因其浑身带刺、粗壮茂盛、根系发达、耐旱耐涝,故种在围栏处,2019年开始收集种子进行嫁接试验。

对比效果均能提高茄子的抗病性和产量,泰国圆茄的整体优势略差于野茄子。

野茄子在广州及周边地区数量极多,且其根系发达,侧枝埋土也能正常生根,利用成本较低;野茄子抗性极强,盐碱、多雨均能正常存活,且不容易感病,适合广州地区高温多雨气候。

野茄子生长势强、分支多且粗壮,嫁接后产量较能有效提高。

本文根据笔者工作经验,编写嫁接栽培方案。

前人研究:何作鹏等[1]选择托鲁巴姆作为砧木,解决随着日光温室的连年使用,加之设施大棚环境封闭,致使设施蔬菜种植因土壤条件恶化而产生连作障碍,严重降低种植户种植大棚的积极性等问题。

吴建烈[2]等利用以无刺托鲁巴姆、野生茄4号、浙茄砧1号为砧木,通过试验,筛选出有推广应用前景的茄子嫁接砧木品种,为茄子嫁接储备砧木品种。

周洪等[3]利用不同砧木品种为筛选出育苗容易、嫁接后茄子性状表现较好的砧木品种,用于浙江地区推广使用。

伍壮生等[4]为寻找适合海南冬季紫长茄嫁接的砧木,运用了12种砧木做对比试验,最终筛选出三个最适合海南紫长茄嫁接的砧木。

李彦等[5]通过嫁接茄子和实生茄子的多重试验对比,得出嫁接茄子能够明显提高抗病性和产量等等。

1砧木选择和接穗1.1砧木选择:砧木在广州地区应该选择根系发达,长势强,耐涝耐盐碱,嫁接成活率高,耐高温的品种。

1.2接穗选择:接穗应该选择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的品种,比如紫荣8号、阳光玫瑰茄等品种。

2种子处理及播种2.1种子处理:茄果类种子一般休眠较为严重,可以采用热水浸泡或者赤霉素处理,热水浸泡为用55℃的[6]热水浸泡种子,待水自然冷却后继续浸泡8个小时,赤霉素处理[7]为用浓度为250mg/L 的赤霉素浸泡种子8个小时,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的赤霉素溶液,擦干种子表面水分后。

植物嫁接实验报告doc(两篇)2024

植物嫁接实验报告doc(两篇)2024

植物嫁接实验报告引言:植物嫁接是一种重要的研究与应用技术,可以促进植物品种的改良和农作物的生产效益。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植物嫁接的原理、过程和效果,以及探讨嫁接技术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前景。

概述:植物嫁接是指将不同植物的组织相互连接,促使它们在一起生长形成一个整体。

嫁接可以实现两种或更多植物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互补,以达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常见的嫁接方式包括穗接、接枝、接替和菌蕾接等。

本文将从原理、过程和效果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植物嫁接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一、嫁接的原理1.1 组织合并理论:嫁接过程中的组织接触可以使不同植物的细胞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这种组织融合能力是植物自身的一种保护机制,也是嫁接成功的基础。

1.2 代谢耦合理论:嫁接后,接受器官和供体植物之间的代谢物可以互相传递和分享,达到资源共享和效果增强的目的。

这种代谢耦合是嫁接成功后植物互助生长的关键。

二、嫁接的过程2.1 嫁接前的准备工作:选择适合嫁接的供体和接受器官,准备嫁接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2.2 切割与对接:将供体和接受器官分别切割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匹配,然后进行对接。

切割的得当与对接的准确是嫁接成功的前提。

2.3 固定与保护:将对接好的组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固定,防止移动和愈合过程中的干扰。

同时,对嫁接处进行保护,防止感染和干扰。

2.4 愈合与生长:嫁接成功后,供体和接受器官开始愈合和生长。

这个过程需要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养分供应,以促进愈合和生长的顺利进行。

2.5 监测与调整:嫁接后的植物需要不断监测,及时调整养分供应和环境条件,以保证嫁接的成功率和综合效果。

三、嫁接的效果3.1 获得新品种:嫁接可以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植物特征合并,形成新的品种。

这对于农作物改良和植物繁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3.2 增强植物的适应性:通过嫁接,可以使植物获得更好的适应力和生长能力。

特别是对于一些负土壤条件的农作物,嫁接可以提高其抗逆性和产量。

植物嫁接研究报告

植物嫁接研究报告

植物嫁接研究报告1. 引言植物嫁接是一种重要的园艺技术,通过将一个植物的根茎(称为砧木)与另一个植物的枝条或茎(称为接穗)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植株。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的育种、病虫害防治和花卉观赏等方面。

本研究旨在探究植物嫁接的原理和技术,并评估其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方面的潜力。

2. 嫁接原理植物嫁接的原理基于植物的组织再生能力和相容性。

通过将砧木和接穗接触在一起,它们之间形成的切面会发生细胞分化和再生,从而使两者融合为一个新的植株。

此过程中,砧木提供了根系和生长环境,而接穗则提供了上部茎和叶的遗传特性。

3. 嫁接技术3.1 嫁接工具准备进行植物嫁接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例如手术刀、剪刀、嫁接胶带、嫁接刀等。

这些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切割、整形和固定等操作。

3.2 嫁接步骤步骤1:选择砧木和接穗首先需要选择健康的砧木和接穗。

砧木应具有强健的根系和抗病虫害能力,而接穗应具有优良的品种特性。

步骤2:准备砧木和接穗将砧木和接穗剪成适当的长度,一般接穗长度应为5-10厘米,砧木则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步骤3:切割砧木和接穗使用嫁接刀或手术刀将砧木和接穗切割成匹配的切面。

切面应平整和光滑,以便于更好的结合和愈合。

步骤4:结合砧木和接穗将接穗的切面与砧木的切面紧密结合,确保它们完全贴合。

此时可以使用嫁接胶带或者胶水进行固定。

步骤5:后续护理完成嫁接后,要给予嫁接处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供应,同时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以促进愈合和生长。

4. 嫁接应用4.1 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植物嫁接可以将具有良好品质或抗病虫能力的接穗与根系强健的砧木相结合,从而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在苹果树嫁接中,将优良的苹果品种接穗接到砧木上,不仅可以提高果实的口感和产量,还能增加树木的抗病能力。

4.2 病虫害防治通过植物嫁接,可以将抗病虫能力强的接穗与易受病虫害侵害的砧木相结合,从而提高整个植株的抗病虫力。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蔬菜和花卉的生产中,可以有效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

植物之间能嫁接成功的原因与嫁接的作用和意义

植物之间能嫁接成功的原因与嫁接的作用和意义

植物之间能嫁接成功的原因与嫁接的作用和意义以前总是疑惑为什么不同品种的植物为什么能进行嫁接,这些植物之间嫁接后为什么不产生排斥现象,后来通过了解才知道嫁接能够成功的原因,并且知道了嫁接并非都能成功,还要分析嫁接成活难以砧木和接穗之间的亲和力。

首先来说嫁接成活的难易。

从植物分类学上讲,亲缘关系越近的植物嫁接越易成活,这是植物组织结构的不同造成的。

嫁接成活与否首先取决于砧木和接穗削面间形成愈伤组织的愈合程度。

嫁接后,砧、穗削切面愈伤组织形成的快,而且形成量也多的植物容易成活,反之则成活困难。

嫁接成活是指砧木和接穗各自的削切面形成层彼此之间相互密接,从双方削切面分化出愈伤组织,这是植物本身具有的再生能力。

发育的愈伤组织结合起来添补空隙,砧木吸收的养分通过愈伤组织向接穗运送。

在愈伤组织形成的过程中接穗萌芽,开始生长。

当然,嫁接成活的难易也受砧木、接穗当时的形态、外界因素及操作技术的影响。

其次是嫁接亲和性。

嫁接亲和性指的是砧木和接穗在嫁接后能正常愈合、生长和开花结果的能力。

嫁接成功后,植物会从一株小苗一直到成年树,长期能正常生长发育。

假如嫁接成活后,树势逐渐衰弱而枯死,或嫁接部位发育不良容易被风吹断等,就被认为不亲和。

但有些不亲和现象表现为树体矮化、叶片黄化、接口上粗下细或上细下粗等。

但从栽培角度上讲,在这些现象之后树体若能发育正常,在庭园栽培或盆栽上就可以利用。

嫁接亲和与否,受砧木、接穗的遗传特性、生理机能、生化反应及内部组织结构等的相似性和相互适应能力的影响,也与气候条件和病毒侵染有关。

嫁接亲和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嫁接成活,嫁接体的长势、抗性和寿命,以及产量和品质等。

嫁接亲和力的强弱,主要决定于接穗与砧木之间的亲缘关系,即一般是因二者的品种,种,属,科间的关系远近而定.其次是因接穗与砧木的代谢作用而异,二者的代谢作用相近,其亲和力则强,反之则弱。

那为什么要进行嫁接呢?嫁接在生产中有重大意义。

嫁接对一些不产生种子的果木(如柿,柑橘的一些品种)的繁殖意义重大。

林木嫁接论文

林木嫁接论文

目录浅析《林木嫁接技术》............................................................ - 2 - 1嫁接技术的定义................................................................. - 2 -2.嫁接的作用.................................................................... - 2 -3.嫁接技术的意义、原理、成活因素及嫁接时期 ...................................... - 3 -3.1.嫁接意义................................................................ - 3 -3.2嫁接的原理............................................................... - 3 -3.3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 - 3 -3.4嫁接的时期............................................................... - 4 -4.嫁接的环境条件................................................................ - 4 -5.嫁接的使用工具................................................................ - 5 -6.接穗的采集与贮藏.............................................................. - 5 -6.1 接穗的采集............................................................. - 5 -6.2 贮藏................................................................... - 6 -6.3影响接穗质量的因素....................................................... - 6 -7.嫁接前接穗的准备.............................................................. - 6 -7.1.芽接法.................................................................. - 7 -7.2.嵌芽接.................................................................. - 7 -7.3.腹接法.................................................................. - 8 -7.4舌接法................................................................... - 8 -7.5劈接法................................................................... - 9 -7.6插皮接................................................................... - 9 -8.东北树种嫁接案例............................................................. - 10 -8.1红松嫁接: (10)8.2两种新的嫁接方法简介.................................................... - 12 -8.3嫁接方法................................................................ - 12 -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嫁接技术的应用及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嫁接技术的应用及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嫁接技术的应用及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嫁接技术是一种常用于植物栽培和繁育中的技术。

通过将不同的植株组合在一起,通过嫁接部位的愈伤组织结合形成新的植株,可以达到改善植物生长和产量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嫁接技术的应用及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嫁接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嫁接技术常用于果树的繁育。

果树常常因为病虫害或环境适应问题而生长不良,导致果实产量下降。

通过将耐病虫害或适应恶劣环境条件的砧木和果树结合在一起,可以提高果树的生长状况和抗病能力,从而增加果实产量。

其次,嫁接技术也常用于蔬菜的栽培。

一些蔬菜植株的根系较浅或者不耐寒冷,容易受到灾害的影响。

通过嫁接的方式,可以将这些蔬菜植株与具有深层根系或耐寒性的植株结合起来,使蔬菜植株的生长环境得到改善,提高生长速度和产量。

此外,嫁接技术也常用于花卉的繁育,通过将具有高观赏价值的花朵和具有耐寒、耐热能力的植株结合,可以培育出更加美丽、适应力强的花卉品种。

嫁接技术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非常显著。

首先,通过嫁接技术,可以将两个植株的优势特点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植株,从而提高植株的适应能力和生长速度。

例如,在果树的嫁接中,将对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砧木与果实品质优良的果树结合,能够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和果实的品质,进而提高果实的产量。

其次,嫁接技术可以改善植物的根系环境。

一些植株的根系较浅或者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容易受到干旱、涝、高温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和产量。

通过嫁接的方式,可以将这些植株与具有深层根系或耐旱、耐涝、抗寒、抗热能力的植株结合在一起,使植株的根系能够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提高植株的生长能力,增加产量。

此外,嫁接技术还可以改善植物的光合能力。

通过嫁接的方式,可以将具有光合效率高的植株与受到光照限制的植株结合在一起,使植株的光合能力得到提高,促进植株的生长,提高产量。

总之,嫁接技术是一种在植物栽培和繁育中广泛应用的技术。

通过嫁接技术,可以将植株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更强的抗病虫害能力、更适应恶劣环境条件的新植株,从而提高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嫁接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嫁接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嫁接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植物育种是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获取更高产量、更好品质的作物。

嫁接技术是一种植物繁殖技术,将两个或以上的植物组合在一起,使它们在一个根系下生长,互相合作。

近年来,嫁接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嫁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嫁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一株植物的茎或枝接到另一株植物的根或茎上,使两株植物组成一个整体并能生长繁殖。

根据接口处不同的形状和位置,可以将嫁接技术分为台接、侧接、蒂接、半接、吻合接等几种不同的类型。

台接是将一根茎合在另一树上的平坦部位上,成为平台式的连接;侧接是将一株植物的根系和另一株植物的茎连成一体,此时茎的一侧围绕在根上;蒂接是两株植物连接处留下一段纤维组织,使它们在接口处合并生长;半接是两株植物的茎接口交叉固定而形成的接合部位;吻合接则是将两株植物的各种情况下的接口对接在一起,成为完全合抱的连接。

二、嫁接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嫁接技术在植物育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在常规育种中用于杂交育种的后续过程,还可以在病学、环境和效果等方面加强植物育种的前沿技术,提高植物育种的科学水平。

1. 杂交育种后续操作嫁接技术在杂交育种后续操作中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例如,将高产且耐病的树木和优质果实木进行嫁接,可以增加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延长生命周期和增加产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选方法。

2. 防治病原物和环境嫁接技术能够帮助诊断病菌,也可以促进根系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增强耐病性、抗逆性等。

例如嫁接花生的嫁接方法可以帮助抵御矮缩病和银斑病等植物病原;另外类似的研究也被用于栽培抗霜品种。

3. 植物育种的前沿技术嫁接技术可以实现让不同的植物结合在一起,达到更多的不同应用。

例如,在林业中,采用嫁接方法可以实现树木的速生性与强健性的结合,从而提高木材和竹材的品质和产量。

三、展望嫁接技术的前景嫁接技术随着科学技术持续发展,不断有新的应用领域开发,嫁接树木不但能够提高产量,抵御病菌侵袭等问题,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植物保护和美化等领域,形式十分丰富多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天启| 苗圃学 | 2014年3月31日
植物微嫁接技术及其应用
第七小组
植物微嫁接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微嫁接是一种在试管内将砧木与接穗进行嫁接的技术。

本文通过对数篇相关论文的仔细分析与深入探讨,总结并系统的阐述了植物微嫁接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微嫁接技术的简介
微嫁接(invitromicrografting)是一种在试管内将砧木与接穗进行嫁接的技术,它是植物组织培养与嫁接技术的结合。

根据微嫁接所选用的接穗不同,可分为茎尖嫁接(stem apex grafting)、微枝嫁接(microshootgrafting)、愈伤组织嫁接(callusgrafting)和细胞嫁接(cellgrafting)等。

茎尖嫁接:在无菌条件下将生长枝的茎尖嫁接在去顶的试管苗或茎段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成为新植株。

茎尖嫁接的反复进行可以诱导林木发育阶段返幼。

微枝嫁接:在无菌条件下将试管苗的茎段嫁接到另一株去顶的试管苗或茎段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成为新植株。

愈伤组织嫁接:将不同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混合培养,以获得嫁接嵌合体的方法,它可避免整体嫁接时由切割造成的隔离层对接穗与砧木细胞真正关系的掩盖作用。

细胞嫁接:将不同植物的细胞或原生质体进行混合并继代培养,诱导根、茎、叶的分化,形成植株。

二.微嫁接的特点
◆与常规的嫁接方法相比,微嫁接具有其自身特有的优越性:
(1)周期短、费用低、占地少、成活率高。

(2)进行微嫁接后,生长条件可以人为控制,提高了有关科学研究的可信度。

(3)不受季节的限制和环境的影响,可以在实验室常年进行。

(4)有利于进行嫁接亲和力的研究。

◆微嫁接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嫁接技术的结合,是一种十分先进的嫁接方法。

但是,同其它较先进的育种繁殖方法一样,有着十分明显的缺点:
(1)操作的成本较高。

(2)需要拥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才能进行操作。

(3)微嫁接对砧木和接穗的亲和性要求变低,对不同物种进行微嫁接操作时可能引发生物污染,引起生态危机。

三.微嫁接的发展现状
自1972年Murashige等人创立了微芽嫁接技术以来,微嫁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柑桔、苹果、桃、葡萄和龙眼等多种果树的研究与生
产中。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嫁接细胞学研究、微嫁
接的生理生化研究等不断进步,微嫁接的作用也在不断凸显,在病毒
脱除、快速繁育无病毒苗木、繁殖保存珍贵的育种材料和种质资源,
砧木生长型鉴定等方面大放异彩。

应用实例:
(1)嫁接亲和性鉴定 :
Miller对柑橘茎尖嫁接后进行细胞学分析,认为亲和性高的亲本,其砧穗的皮层薄壁细胞分裂是在嫁接 48 h后开始进行的。

并开始参与伤口愈合组织的形成。

普通植物的常规嫁接,其砧穗不亲和性需5~
10年才表现出来,而对于微嫁接技术则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完成。

茎尖嫁接可早期预测树木砧穗间的不亲和性,10~15 d即可发现病毒,可及时排除病毒对嫁接亲和性的干扰。

(2)植物病毒快速检测:
木本指示植物检测法检测果树病毒时,需要 2年时间,较费工、
费时,阻碍了无病毒苗木的生产。

而病毒快速检测缩短了繁育周期,可
加快树木无病毒苗木的繁育过程。

马云霞在对已知带葡萄扇叶病毒病
的葡萄组培苗检测中发现,仅8~ 12周葡萄组培苗即可显出病症,检出率为79.5 %。

(3)病毒脱除:
果树扇叶病、卷叶病等顽固病毒难以用热处理脱除,获得无病毒
材料的概率很低,茎尖培养困难。

而通过茎尖嫁接,我国己先后获得
了柠檬、脐橙等 20多个无病毒品种,无病毒植株率达 78%~100%,并广泛应用于柑橘的生产研究。

(4)快速繁育无病毒苗木,繁殖保存珍贵的育种材料和种质资源:
对于一些难生根的树种和品种,组培时,常采用茎尖培养获得无
毒新梢。

通过茎尖培养获得的幼龄茎段含有不利于产生根原体的酚类
物质,而以幼龄砧木实生苗的茎段进行组培后用作茎尖嫁接的砧木,
不仅可以解决无毒苗木生根难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砧木实生苗,加速砧木繁育的数量,从而加快无毒苗木的大量繁育。

针对新梢
不能生根的状况,可通过对容易生根的砧木组培后,再以茎尖嫁接的
方式改变。

用种子的幼苗进行茎尖嫁接可以获得大量苗木,或从以上
实生砧木选取茎尖,组培生根后再进行茎尖嫁接。

该法不仅解决了无
毒苗木生根的问题,还可充分利用砧木实生苗,加速砧木繁育的数量,扩大无毒苗木的繁育。

(5)砧木生长型鉴定:
组培条件下利用茎尖嫁接技术可早期鉴定砧木生长型,利于缩短
果树矮化砧的选育过程。

此法省时、省材、土地占用率低。

四.微嫁接的应用展望
(1)微嫁接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仅为有关嫁接的研究提供了良好实验系统,同时也为亲和力的早期预测提供了可能的技术。

(2)微嫁接的作用已经突破传统的繁殖意义,它在种质资源保存、突变的固定、遗传稳定性检测和杂交后代的提早鉴定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

(3) 微嫁接技术可以增加许多园林花卉植物的观赏价值,使品种脱除病毒而复壮。

而这些通过育种手段是不易在短期内达到目的,但微嫁接技术则是一条十分行之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总之,微嫁接是一种非常实用而比较新的技术,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相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不远的将来,微嫁接技术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植物,特别是果树的研究与生产中,估计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①周艳,周洪英,朱立,黄丽华 . 植物微嫁接研究进展. 贵州科学2013 , (2) :84-88
②马云霞.微嫁接及其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河北果树.1998,(1):3-4
③刘用生,宋建伟,姚连芳.嫁接技术在植物改良中的应用.生物学通报1998,(2):5-7
④张金林,王锁民,许瑞,曹孜义.植物微嫁接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
(2) :247-251
⑤程玉琴,韩振海,许雪峰,王文珺.试管微嫁接早期鉴定小金海棠与苹果品种的亲和性.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3, 472-476
⑥ Robert Jonard, Jean Hugard, Jean-Jaques Macheix1, Jose Martinez, Luis Mosella-Chancel, Jean Luc Poessel, Pierre Villemur. In vitro micrografting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fruit science. Scientia Horticulturae.Volume 20, Issue 2, June 1983, Pages 147–1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