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消化性溃疡课件(共74张PPT)

预防溃疡复发的措施:一个疗程后,用H2RA或奥美拉唑10mg/d,每周2~3次维持治疗,采用自我调节方式,间歇给药,以减少复发,
预防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复合性溃疡:幽门梗阻发生率较高
X线、内镜检查为阴性结果
发生率GU为2%~5%,DU为6%~10%
DU90%,GU70-80%
疗程:抗HP治疗1-2周
注意癌变可能: ✓ 长期慢性GU病史、年龄45岁以上 ✓ 无并发症而疼痛的节律性丧失,疗效差 ✓ GI检查示胃癌
✓ 粪OB试验持续阳性 ✓ 经一个疗程(6~8周)的严格内科治疗,症状无好转者
1.功能性消化不良: 有消化不良的症状,无器质性病变
病情明显受精神因素影响,常伴有消化道以外的神 经官能症,心理治疗、安定剂、对症处理常能收效
➢ 病理区别良、恶性溃疡
送HP检测
直接征象:溃疡龛影—可确诊
间接征象:激惹、局部压痛、变形、胃大弯侧痉挛性 切迹-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胃体小弯溃疡
钡餐造影切面观示 胃体小弯龛影,口
部光整,并出现项圈征。。
胃溃疡X线
胃溃疡X线
胃体后壁溃疡:
钡餐造影正面观
示龛影周围粘膜 纹呈广泛均匀地 纠集,且愈近龛
✓ 停服NSAID
70年代以前:抗酸药、抗胆碱药 第一次变革:H2RA
第二次变革:根除
药物:
铋剂:
枸橼酸铋钾 220~240mg bid
果胶铋 200mg
bid
抗生素:
阿莫西林
1.0
bid
甲硝唑
0.4
bid
替硝唑
0.5
bid
克拉霉素
0.5
bid
左氧氟沙星
0.5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患者心理护理
患者心理护理
提供支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 沟通关系,尊重其感受,并提 供情感上的支持。
教育患者:向患者提供有关胃 溃疡的相关知识,帮助其了解 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护理措施。
患者心理护理
管理焦虑:关注患者的情绪变 化,采取适当的方法帮助其缓 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患者生活方式 护理
患者生活方式护理
合理作息: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作 息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管理压力:协助患者寻找减轻压力 的方法胃 溃疡的危害,并鼓励其戒烟戒 酒以促进愈合。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消化性溃疡患 者的护理PPT
课件
目录 患者胃溃疡护理 患者心理护理 患者生活方式护理
患者胃溃疡护 理
患者胃溃疡护理
饮食护理:建议患者选择易消化、 不刺激、不油腻的食物,避免辛辣 、酸性及高脂肪食物。
药物管理:确保患者按时服用医生 开具的药物,特别是抗酸药物和消 化液调节剂。
患者胃溃疡护理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症 状变化,如出血、疼痛加重等 ,及时报告医生。
《消化性溃疡》PPT课件 (2)

1.功能性消化不良: 2、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3、胃癌 4、胃泌素瘤
整理课件ppt
34
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
整理课件ppt
14
病理
DU好发于球部,前壁较常见,GU多在胃角 和胃窦小弯。
溃疡边缘光整,底部洁净,表面覆盖灰白 色或灰黄色纤维渗出物,活动性溃疡周围 粘膜水肿、充血。可见皱襞集中。
整理课件ppt
15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一、典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1.慢性病程(chronic course ) 2.周期性发作(periodical breakout ) 3.节律性疼痛(rhythmic pain )
非侵入性 :1. 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 2.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 3.血清学检查(抗幽门螺杆菌IgG 抗体)
四、胃液分析及血清胃泌素测定:不作为常规检查。
整理课件ppt
29
诊断(Diagnosis )
一、 病史
诊断消化性溃疡的重要临床线索. 1.慢性病程(chronic course ) 2.周期性发作(periodical breakout ) 3.节律性疼痛(rhythmic pain )
整理课件ppt
4
病因和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and Etiology)
消化性溃疡存在多种病因,它们通过不同的 发病机制加强对粘膜的攻击因子,减弱粘 膜的防御因子。攻击因子的加强和防御因 子的减弱往往同时不同程度的存在。当胃 肠粘膜的攻击因子超过防御因子时,就会 发生溃疡病。
整理课件ppt
1.复合溃疡(complex ulcer )
十二指肠球部 整理课件ppt
整理课件ppt
34
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
整理课件ppt
14
病理
DU好发于球部,前壁较常见,GU多在胃角 和胃窦小弯。
溃疡边缘光整,底部洁净,表面覆盖灰白 色或灰黄色纤维渗出物,活动性溃疡周围 粘膜水肿、充血。可见皱襞集中。
整理课件ppt
15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一、典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1.慢性病程(chronic course ) 2.周期性发作(periodical breakout ) 3.节律性疼痛(rhythmic pain )
非侵入性 :1. 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 2.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 3.血清学检查(抗幽门螺杆菌IgG 抗体)
四、胃液分析及血清胃泌素测定:不作为常规检查。
整理课件ppt
29
诊断(Diagnosis )
一、 病史
诊断消化性溃疡的重要临床线索. 1.慢性病程(chronic course ) 2.周期性发作(periodical breakout ) 3.节律性疼痛(rhythmic pain )
整理课件ppt
4
病因和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and Etiology)
消化性溃疡存在多种病因,它们通过不同的 发病机制加强对粘膜的攻击因子,减弱粘 膜的防御因子。攻击因子的加强和防御因 子的减弱往往同时不同程度的存在。当胃 肠粘膜的攻击因子超过防御因子时,就会 发生溃疡病。
整理课件ppt
1.复合溃疡(complex ulcer )
十二指肠球部 整理课件ppt
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最新PPT课件[文字可编辑]
![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最新PPT课件[文字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c20fe7a0a98271fe910ef9cb.png)
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
(Peptic Ulcer )
概念
消化性溃疡 是指胃及十二指肠黏膜被 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自身消化而发生的溃疡。 溃疡深度达到或穿透黏膜肌层,直径多大 于5m。m
?类型:
? 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 ? 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 ? 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的吻合口、空肠Mecke憩l 室溃疡
“无酸无溃疡”
胃壁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在胃酸的作用下,变为 胃蛋白酶-能降解蛋白质分子,而它的活性取决于PH值, 当PH>4时,其失去活性,所以胃酸是溃疡发生的决定因 素。
四、遗传因素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一级 亲属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
“O”型血人群发病率可高出其他血型30-40%。
弱等; ? 实证为气滞、瘀血壅滞胃络,不通则痛; ? 虚证为脾胃虚寒、胃阴不足,不荣则痛; ? 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病机变化可由气到血,由
实转虚,寒热错杂。
辨证要点
辨寒热
寒证
热证
疼 痛
胃脘冷痛
胃脘灼热而痛
诱 因
饮冷受寒而发作或加重, 得热则痛减,遇寒则痛增
进食辛辣燥热食物易 于诱发或加重,喜冷 恶热
? 季节性: 秋冬和冬春之交>夏季
发病机制
?GU: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减弱 ?DU:侵袭(损害)因素增强为主
攻击因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 NSAID 胃酸/胃蛋白酶 酒精、吸烟、 应激
防御因素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粘膜屏障 粘膜血流 前列腺素、表皮生长 因子、上皮细胞新生
防御因素减弱
攻击因素增强
攻击因素增强 + 防御因素减弱
(Peptic Ulcer )
概念
消化性溃疡 是指胃及十二指肠黏膜被 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自身消化而发生的溃疡。 溃疡深度达到或穿透黏膜肌层,直径多大 于5m。m
?类型:
? 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 ? 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 ? 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的吻合口、空肠Mecke憩l 室溃疡
“无酸无溃疡”
胃壁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在胃酸的作用下,变为 胃蛋白酶-能降解蛋白质分子,而它的活性取决于PH值, 当PH>4时,其失去活性,所以胃酸是溃疡发生的决定因 素。
四、遗传因素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一级 亲属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
“O”型血人群发病率可高出其他血型30-40%。
弱等; ? 实证为气滞、瘀血壅滞胃络,不通则痛; ? 虚证为脾胃虚寒、胃阴不足,不荣则痛; ? 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病机变化可由气到血,由
实转虚,寒热错杂。
辨证要点
辨寒热
寒证
热证
疼 痛
胃脘冷痛
胃脘灼热而痛
诱 因
饮冷受寒而发作或加重, 得热则痛减,遇寒则痛增
进食辛辣燥热食物易 于诱发或加重,喜冷 恶热
? 季节性: 秋冬和冬春之交>夏季
发病机制
?GU: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减弱 ?DU:侵袭(损害)因素增强为主
攻击因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 NSAID 胃酸/胃蛋白酶 酒精、吸烟、 应激
防御因素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粘膜屏障 粘膜血流 前列腺素、表皮生长 因子、上皮细胞新生
防御因素减弱
攻击因素增强
攻击因素增强 + 防御因素减弱
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诊疗PPT课件

。 39
胃溃疡X线
胃体后壁溃疡: 钡餐造影正面观 示龛影周围粘膜 纹呈广泛均匀地 纠集,且愈近龛 影粘膜纹愈细。
40
3.幽门螺杆菌(HP)检测:
• 侵入性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首选)、黏膜涂 片染色、组织学检查、微需氧培养、PCR
• 非侵入性试验: 13C、14C尿素呼气试验( 13CUBT、 14C-UBT,根除治疗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血清学试验
2005年:
“No HP,No Gastri cancer”
--无幽门螺杆菌无胃癌?
12
13
14
15
16
17
NSAID-induced ulcer
Gastric ulcer多于Duodenal ulcer 溃疡较大、多发,多见于胃体大弯侧和胃窦部 常为无痛性,多以严重出血、穿孔首发 (50%~80%)无痛与NSAID的镇痛有关
GU多位于胃体上部或胃底部,溃疡常较大 • 复合性溃疡:幽门梗阻发生率较高 • 球后溃疡:夜间痛及背部放射痛多见、疗效差、易并发出
血 • 幽门管溃疡:症状常不典型,餐后痛多见,对抗酸药反应
差,易出现呕吐、幽门梗阻及并发出血、穿孔
34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内镜检查和黏膜活检-首选检查
内镜下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底部平整, 覆盖有白色或灰白色苔膜,边缘整齐,周围 黏膜充血,水肿,分活动期(A1、A2)、愈 合期(H1、H2)和疤痕期(S1、S2)
• 本病中医病名“胃疡”
2
3
一、概 述
• 消化性溃疡病(peptic ulcer.PU) 的定义: 消化性溃疡病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 黏膜发生的炎性反应与坏死性病变,病变可 深达黏膜肌层,其中以胃、十二指肠为最常 见。
胃溃疡X线
胃体后壁溃疡: 钡餐造影正面观 示龛影周围粘膜 纹呈广泛均匀地 纠集,且愈近龛 影粘膜纹愈细。
40
3.幽门螺杆菌(HP)检测:
• 侵入性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首选)、黏膜涂 片染色、组织学检查、微需氧培养、PCR
• 非侵入性试验: 13C、14C尿素呼气试验( 13CUBT、 14C-UBT,根除治疗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血清学试验
2005年:
“No HP,No Gastri cancer”
--无幽门螺杆菌无胃癌?
12
13
14
15
16
17
NSAID-induced ulcer
Gastric ulcer多于Duodenal ulcer 溃疡较大、多发,多见于胃体大弯侧和胃窦部 常为无痛性,多以严重出血、穿孔首发 (50%~80%)无痛与NSAID的镇痛有关
GU多位于胃体上部或胃底部,溃疡常较大 • 复合性溃疡:幽门梗阻发生率较高 • 球后溃疡:夜间痛及背部放射痛多见、疗效差、易并发出
血 • 幽门管溃疡:症状常不典型,餐后痛多见,对抗酸药反应
差,易出现呕吐、幽门梗阻及并发出血、穿孔
34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内镜检查和黏膜活检-首选检查
内镜下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底部平整, 覆盖有白色或灰白色苔膜,边缘整齐,周围 黏膜充血,水肿,分活动期(A1、A2)、愈 合期(H1、H2)和疤痕期(S1、S2)
• 本病中医病名“胃疡”
2
3
一、概 述
• 消化性溃疡病(peptic ulcer.PU) 的定义: 消化性溃疡病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 黏膜发生的炎性反应与坏死性病变,病变可 深达黏膜肌层,其中以胃、十二指肠为最常 见。
2024版(完整)消化性溃疡PPT课件ppt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医 患关系,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和依从 性。
06
预后评估与随访管理
预后评估指标和方法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评估患者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的缓解程度。
内镜检查
通过胃镜或肠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评估治疗效 果。
实验室检查
检测血常规、便常规、肝功能等指标,了解患者 身体状况。
辅助检查与评估
X线钡餐检查
患者吞服钡剂后,通过X线观察 消化道黏膜形态及蠕动情况,可
发现溃疡病灶。
胃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情况,并 可取活检进行组织学检查,是确
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
幽门螺杆菌检测
通过呼气试验、血清学抗体检测 等方法,了解患者是否感染幽门 螺杆菌,对于病因诊断和治疗方
案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散步、瑜伽等, 有助于改善胃肠道功能和提高免疫力。
3
社交活动 建议患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与朋友和家人交流, 分享经验和感受,减轻孤独感和压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地域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 率和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 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为上腹痛或不适,性质可有钝痛、灼痛、 胀痛、剧痛、饥饿样不适等。腹痛具有周期性、季节性与节律 性等特点。此外,患者还可伴有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 状。
分型
根据溃疡部位和形态的不同,消化性溃疡可分为胃溃疡、十二 指肠溃疡、复合性溃疡以及其他特殊类型的溃疡如幽门管溃疡、 球后溃疡等。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诊断方法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医 患关系,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和依从 性。
06
预后评估与随访管理
预后评估指标和方法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评估患者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的缓解程度。
内镜检查
通过胃镜或肠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评估治疗效 果。
实验室检查
检测血常规、便常规、肝功能等指标,了解患者 身体状况。
辅助检查与评估
X线钡餐检查
患者吞服钡剂后,通过X线观察 消化道黏膜形态及蠕动情况,可
发现溃疡病灶。
胃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情况,并 可取活检进行组织学检查,是确
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
幽门螺杆菌检测
通过呼气试验、血清学抗体检测 等方法,了解患者是否感染幽门 螺杆菌,对于病因诊断和治疗方
案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散步、瑜伽等, 有助于改善胃肠道功能和提高免疫力。
3
社交活动 建议患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与朋友和家人交流, 分享经验和感受,减轻孤独感和压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地域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 率和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 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为上腹痛或不适,性质可有钝痛、灼痛、 胀痛、剧痛、饥饿样不适等。腹痛具有周期性、季节性与节律 性等特点。此外,患者还可伴有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 状。
分型
根据溃疡部位和形态的不同,消化性溃疡可分为胃溃疡、十二 指肠溃疡、复合性溃疡以及其他特殊类型的溃疡如幽门管溃疡、 球后溃疡等。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诊断方法
胃疡病人的医疗照护课件

胃疡病人的医 疗照护课件
目录 胃疡病的概述 胃疡病的常见原因 胃疡病的医疗照护措施 胃疡病的并发症和预防 胃疡病的日常护理建议 胃疡病的康复与注意事项
பைடு நூலகம்
胃疡病的概述
胃疡病的概述
胃疡病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常见 于胃黏膜或十二指肠黏膜的溃疡 主要症状包括腹部疼痛、消化不良 、恶心、呕吐等
胃疡病的概述
胃疡病分为急性和慢性,应及早诊断和 治疗
胃疡病的常见 原因
胃疡病的常见原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 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胃疡病的常见原因
高度精神紧张或长期压力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不规 律饮食等
胃疡病的医疗 照护措施
胃疡病的医疗照护措施
药物治疗: - 使用抗酸药物来降低胃酸分泌 -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配合抗生
素治疗
胃疡病的医疗照护措施
饮食调理: - 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 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如蔬菜和水果
胃疡病的医疗照护措施
生活习惯: - 戒烟戒酒,避免长时间空
腹 - 控制情绪,减少精神压力
胃疡病的并发 症和预防
胃疡病的并发症和预防
并发症: - 出血:需立即就医进行治疗 - 穿孔:需进行紧急手术
胃疡病的并发症和预防
预防措施: - 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 - 控制压力和情绪 -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
胃疡病的日常 护理建议
胃疡病的日常护理建议
遵医嘱按时服药 定期复查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胃疡病的日常护理建议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 食物 加强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胃疡病的日常护理建议
定期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胃疡病的康复 与注意事项
胃疡病的康复与注意事项
目录 胃疡病的概述 胃疡病的常见原因 胃疡病的医疗照护措施 胃疡病的并发症和预防 胃疡病的日常护理建议 胃疡病的康复与注意事项
பைடு நூலகம்
胃疡病的概述
胃疡病的概述
胃疡病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常见 于胃黏膜或十二指肠黏膜的溃疡 主要症状包括腹部疼痛、消化不良 、恶心、呕吐等
胃疡病的概述
胃疡病分为急性和慢性,应及早诊断和 治疗
胃疡病的常见 原因
胃疡病的常见原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 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胃疡病的常见原因
高度精神紧张或长期压力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不规 律饮食等
胃疡病的医疗 照护措施
胃疡病的医疗照护措施
药物治疗: - 使用抗酸药物来降低胃酸分泌 -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配合抗生
素治疗
胃疡病的医疗照护措施
饮食调理: - 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 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如蔬菜和水果
胃疡病的医疗照护措施
生活习惯: - 戒烟戒酒,避免长时间空
腹 - 控制情绪,减少精神压力
胃疡病的并发 症和预防
胃疡病的并发症和预防
并发症: - 出血:需立即就医进行治疗 - 穿孔:需进行紧急手术
胃疡病的并发症和预防
预防措施: - 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 - 控制压力和情绪 -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
胃疡病的日常 护理建议
胃疡病的日常护理建议
遵医嘱按时服药 定期复查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胃疡病的日常护理建议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 食物 加强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胃疡病的日常护理建议
定期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胃疡病的康复 与注意事项
胃疡病的康复与注意事项
消化性溃疡护理PPT

生活习惯改变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作息习惯 ,有助于溃疡的治愈。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消化性溃疡护 理PPT
目录 介绍 药物治疗 饮食调理 生活习惯改变
介绍
介绍
消化性溃疡: 消化系统的一种常 见疾病,可能导致胃或十二指肠内 壁的溃疡形成。 护理目标:减轻症状、促进愈合、 预防复发。
介绍
护理方法: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生活 习降酸药物:减少胃酸分泌,如 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 。 消炎药物:减少胃黏膜的炎症 反应,如非甾体抗炎药和粘膜 保护剂。
药物治疗
抗菌药物: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溃疡 患者。
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酒精 、咖啡等可能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 。 常规分餐:减少胃饱胀感,每日多 次进食小份量的餐食。
饮食调理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过期变质,保 持饮食清洁。
生活习惯改 变
生活习惯改变
避免吸烟:烟草中的化学物质 可能加重溃疡症状和延缓愈合 。 减少压力:过度紧张和焦虑可 能导致溃疡症状加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 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 薄黄。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 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舌淡苔白。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 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体胖,边 有齿痕,苔薄白。
一、常见证候要点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 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 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裂 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四、健康指导
(三)情志调理
1.责任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指导其保持乐观情绪, 规律生活,避免过度紧张与劳累。
2.针对患者忧思恼怒、恐惧紧张等不良情志,指导患者采用移情相制 疗法,转移其注意力,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针对患者焦虑或抑 郁的情绪变化,可采用暗示疗法或顺情从欲法,如精神放松法、呼吸 控制训练法等,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及心理应急能力。
2.药熨法(详见附录2)。 3.穴位注射(详见附录2)。 4.艾灸(详见附录2)。 5.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6.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7.拔火罐(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无异味。
2.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3.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 4.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四、健康指导
3.脾胃虚寒证:宜食温中健脾的食品,如桂圆、大枣、生姜、羊肉等。 食疗方:姜汁羊肉汤。 4.肝胃郁热证:宜食疏肝清热的食品,如薏苡仁、莲子、菊花等。食 疗方:苡仁莲子粥等。 5.胃阴不足证:宜食健脾和胃的食品,如蛋类、莲子、山药、白扁豆、 百合、大枣、薏苡仁、枸杞等。食疗方:山药百合大枣粥等。
(二)嗳气、反酸
1.观察嗳气、反酸的频率、程度、伴随症状及与饮食的关系。
2.指导患者饭后不宜立即平卧,发作时宜取坐位,可饮用温开水,若 空腹时出现嗳气、反酸,应立即进食以缓解不适。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足三里、天突、中脘、内关等穴。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4.遵医嘱艾灸,取肝俞、胃俞、足三里、中脘、神阙等穴。
(一)胃脘疼痛
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 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 录具体分值。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出现呕吐或便血时立即 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3.遵医嘱穴位贴敷,隐痛取中脘、建里、神阙、关元等穴;胀痛取气 海、天枢等穴。
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内关等穴。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合谷、天突、中脘、内关等穴。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三)纳呆
1.观察饮食状况、口腔气味、伴随症状及舌质舌苔的变化,保持口腔 清洁。
2.定期测量体重,并做好记录。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肝、小肠、心、交感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内关、丰隆、合谷、中脘等穴。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气海、胃俞、合谷、足三里等穴。
5.遵医嘱艾灸,取中脘、神阙、气海、关元等穴。
6.遵医嘱药熨法,取胃脘部。 7.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肝胆等穴。 8.遵医嘱拔火罐,取脾俞、胃俞、肾俞、肝俞等穴。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1)脾胃虚寒证汤剂宜热服,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应遵医嘱服用。 (2)其他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二)特色技术
1.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5.避免服用止痛药物,尤其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及加 重对胃黏膜的损害。避免服用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 强的松等。 6.观察患者大便颜色、性状、有无出血情况发生。饮食指导
忌油炸、辛辣食物、酒类等助火之品。避免过饥过饱。
1.肝胃不和证:宜食疏肝理气的食品,如佛手、山楂、山药、萝卜、 生姜等。忌食壅阻气机的食物,如豆类、红薯、南瓜等。食疗方:山 药粥、萝卜汤。 2.脾胃气虚证:宜食补中健胃的食品,如大枣、白扁豆、山药。食疗 方:大枣山药粥。
四、健康指导
3.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4.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疾病防治经验,提高认识,增强治疗信心。
5.指导患者掌握控制疼痛的简单方法,减轻身体痛苦和精神压力。
五、护理效果评价
附: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 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 薄黄。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 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舌淡苔白。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 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体胖,边 有齿痕,苔薄白。
一、常见证候要点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 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 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裂 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四、健康指导
(三)情志调理
1.责任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指导其保持乐观情绪, 规律生活,避免过度紧张与劳累。
2.针对患者忧思恼怒、恐惧紧张等不良情志,指导患者采用移情相制 疗法,转移其注意力,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针对患者焦虑或抑 郁的情绪变化,可采用暗示疗法或顺情从欲法,如精神放松法、呼吸 控制训练法等,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及心理应急能力。
2.药熨法(详见附录2)。 3.穴位注射(详见附录2)。 4.艾灸(详见附录2)。 5.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6.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7.拔火罐(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无异味。
2.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3.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 4.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四、健康指导
3.脾胃虚寒证:宜食温中健脾的食品,如桂圆、大枣、生姜、羊肉等。 食疗方:姜汁羊肉汤。 4.肝胃郁热证:宜食疏肝清热的食品,如薏苡仁、莲子、菊花等。食 疗方:苡仁莲子粥等。 5.胃阴不足证:宜食健脾和胃的食品,如蛋类、莲子、山药、白扁豆、 百合、大枣、薏苡仁、枸杞等。食疗方:山药百合大枣粥等。
(二)嗳气、反酸
1.观察嗳气、反酸的频率、程度、伴随症状及与饮食的关系。
2.指导患者饭后不宜立即平卧,发作时宜取坐位,可饮用温开水,若 空腹时出现嗳气、反酸,应立即进食以缓解不适。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足三里、天突、中脘、内关等穴。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4.遵医嘱艾灸,取肝俞、胃俞、足三里、中脘、神阙等穴。
(一)胃脘疼痛
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 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 录具体分值。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出现呕吐或便血时立即 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3.遵医嘱穴位贴敷,隐痛取中脘、建里、神阙、关元等穴;胀痛取气 海、天枢等穴。
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内关等穴。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合谷、天突、中脘、内关等穴。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三)纳呆
1.观察饮食状况、口腔气味、伴随症状及舌质舌苔的变化,保持口腔 清洁。
2.定期测量体重,并做好记录。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肝、小肠、心、交感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内关、丰隆、合谷、中脘等穴。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气海、胃俞、合谷、足三里等穴。
5.遵医嘱艾灸,取中脘、神阙、气海、关元等穴。
6.遵医嘱药熨法,取胃脘部。 7.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肝胆等穴。 8.遵医嘱拔火罐,取脾俞、胃俞、肾俞、肝俞等穴。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1)脾胃虚寒证汤剂宜热服,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应遵医嘱服用。 (2)其他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二)特色技术
1.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5.避免服用止痛药物,尤其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及加 重对胃黏膜的损害。避免服用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 强的松等。 6.观察患者大便颜色、性状、有无出血情况发生。饮食指导
忌油炸、辛辣食物、酒类等助火之品。避免过饥过饱。
1.肝胃不和证:宜食疏肝理气的食品,如佛手、山楂、山药、萝卜、 生姜等。忌食壅阻气机的食物,如豆类、红薯、南瓜等。食疗方:山 药粥、萝卜汤。 2.脾胃气虚证:宜食补中健胃的食品,如大枣、白扁豆、山药。食疗 方:大枣山药粥。
四、健康指导
3.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4.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疾病防治经验,提高认识,增强治疗信心。
5.指导患者掌握控制疼痛的简单方法,减轻身体痛苦和精神压力。
五、护理效果评价
附: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