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破阵子比较阅读
部编版九年级词四首精选试卷练习(含答案)1

评卷人
得分
三、综合性学习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清明节,一些上班族因为没时间回家祭祖,于是网上兴起了清明节代客哭坟。在墓前嚎啕大哭的人,可能和墓地里面的人毫无瓜葛,他们只是“代理扫墓”的业务员。通过微信直播,让雇主看到祭扫情况。
B.《江城子•密州出猎》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C.《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表达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D.两首诗词都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因得不到朝廷重用和信任的悲愤与愁苦。
14.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些专家认为这些做法不可取,因为“清明节”是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表达的是诚挚的敬意和深深的怀念!代客扫墓和微信扫基让祭扫变了味。一些年轻人认为,这也是一种尽孝的方式,值得推广。
(1)在第二自然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
(2)请你就年轻人表达哀思的方式发表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洁。
D.“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意为“为了酬答满城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盛意,我亲自射虎,请你们看看孙郎当年的射虎的英姿”。
《渔家傲_秋思》《破阵子_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比较阅读及答案

《渔家傲_秋思》《破阵子_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比较阅读及答案
阅读《渔家傲·秋思》《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达成 7-8 题。
(共 6 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景色异,衡阳雁去无留神。
四周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夕阳孤
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鹤发征
夫泪。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疆场秋
点兵。
马作的卢飞速,弓如霹雳弦惊。
了结君王天下事,博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鹤
发生!
7.两首宋词都写到了秋季的边塞。
《渔家傲》重视记实,用一个“①”字统领下文的光景描绘,揭露了边关将士②的处境;《破阵子》重视回想,“③”一句为将士们的出征衬着了肃杀悲壮的氛围。
(3分)
8.请你谈谈两首词的作者借“鹤发”各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3分)答:
阅读答案:
7. (3 分)①异②邪恶紧急③疆场秋点兵(评分说明:每空 1 分)
8.(3 分)答案重点:《渔家傲》借“鹤发” 表现将士们长久戍守边境家乡,又
盼望立功立业、保家卫国的思想感情;《破阵子》则表现作者盼望立功立业却又
壮志未酬之情。
(评分说明:《渔家傲》剖析 2 分,《破阵子》 1 分)。
李清照《渔家傲》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阅读答案

李清照《渔家傲》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阅读答案【阅读理解题目】: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①上面两首词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帆:船,这里喻指星星。
B.殷勤:情意恳切的样子。
C.沙场:战场。
D.霹雳:本指雷声,这里比喻射箭时箭雨发出的响声。
②《破阵子》中“梦回吹角连营”一句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判断下面对这两首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渔家傲》中“学诗谩有惊人句”流露出词人对自己创作的不满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渔家傲》末尾“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破阵子》是一首寄赠之作,辛弃疾自称“壮词”,全篇以“壮”语贯穿始终。
九上册语文古诗三首的异同点

九上册语文古诗三首的异同点《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宋词中具有代表性的豪放派作品。
它们在风格、主题和描绘场景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下是对这三首词的详细异同点分析。
从风格上看,这三首词都具有豪放、激愤、气势雄伟的特点,展现了作者们共同的豪放派词风。
在词的创作中,他们不受传统束缚,勇于创新,用词大胆,形象生动,表达出自己强烈的报国情怀和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
在主题方面,《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均以表现作者的壮志豪情为主线。
然而,它们在表达这一主题时所采用的途径和手法各有不同。
《渔家傲·秋思》通过描绘西北边塞的荒凉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这种独特的背景下,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思乡之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
此外,《江城子·密州出猎》以作者的狩猎场面为背景,展现了其豪放气概和英勇气概,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和自信。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则以梦境形式描绘了一幅战争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和报国之志。
从描绘场景的角度来看,《渔家傲·秋思》以西北边塞为背景,展现了戍楼、孤烟、长云等荒凉景象。
《江城子·密州出猎》则描述了作者率领猎队,雄鹰展翅、弓箭飞舞的壮观场面。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则在梦境中呈现了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的战争场景。
《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三首词在风格、主题和描绘场景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异。
要深入理解这些词作,我们需要阅读古诗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心境。
通过分析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宋词的魅力,感受古代文人的豪放情怀和报国之志。
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力量,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词四首精选试卷练习(含答案)1

部编版九年级词四首精选试卷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句子默写1.直接型默写。
(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___________________?青衫湿!(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评卷人得分二、情景默写2.理解型默写。
(1)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中化用陶渊明《饮酒》和李清照《醉花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三、综合性学习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清明节,一些上班族因为没时间回家祭祖,于是网上兴起了清明节代客哭坟。
在墓前嚎啕大哭的人,可能和墓地里面的人毫无瓜葛,他们只是“代理扫墓”的业务员。
通过微信直播,让雇主看到祭扫情况。
一些专家认为这些做法不可取,因为“清明节”是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表达的是诚挚的敬意和深深的怀念!代客扫墓和微信扫基让祭扫变了味。
渔家傲秋思破阵子陈同甫赏析训练

诗词中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战 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意境描绘
意境描绘
这首诗词的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 触描绘了秋天的萧瑟和战场的壮烈, 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又壮美的氛围。
具体分析
诗词中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 描写手法,如“落日孤城闭”、“马 蹄声碎”等,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秋 思和壮志豪情的意境之中。
破阵子
词牌名,又名“破阵乐”“凯歌”等,属唐教坊 曲,常以黄钟大吕等庄重之音演唱。
起源
起源于唐代大曲,后发展为独立词牌,为多段的 长曲形式。
特点
节奏明快,音律和谐,适合表达激昂、豪放的情 感。
破阵子的艺术手法
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温馨,突出战争对人们 生活的破坏和摧残。
象征手法
通过具体的景物或形象,暗示或象征某种深刻的意义 或情感。
主题的探究能力。
诗词创作技巧训练
构思技巧
学习如何构思诗词,包括立意、选材、布局 等,提高诗词创作的能力。
表达技巧
掌握各种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象征等, 丰富诗词的表达手段。
韵律节奏
学习诗词的韵律和节奏,掌握平仄、对仗等技巧,提升诗词的音乐美感。
文采修养
注重文采修养,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度和表达 能力,提高诗词的艺术水平。
两首诗都创作于词人晏殊的官邸,具体地点为钱塘。
创作背景
两首诗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关系的紧张,表达了词人对 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诗词的作者介绍
晏殊
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官至宰相,一生富贵荣华。
陈同甫
南宋著名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 ,曾任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 。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渔家傲、破阵子比较阅读

《渔家傲· 秋思》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初读(略读)
细读
思考下列问题—— 1.两首诗分别运用了哪些意象?有何异同? 2.结合诗歌题目找一找两诗的中心句,分别 说一说表达了什么情感?
“赋壮词”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 后名。可怜白发生!” (恢复中原大业,建立不朽功名,豪情壮 志、壮志难出哪几句诗?
《江城子· 密州出猎》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要求:朗读这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 1.找出意象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对比两首诗的下阕,讲讲主题的不同 之处。
1.两首诗分别运用了哪些意象?有何异同?
《渔》秋、雁、号角、千嶂、烟、孤城、酒、羌管、泪
《破》灯、剑、号角、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弓、白发
(以上意象具有边塞特色、很悲壮、 很气势、与题目相关)
2.结合诗歌题目找一找两诗的中心句,分别说一说表达了什么情感?
“秋思”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有家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
一种白发,多处情愁:渔家傲与破阵子

秋天到了,边塞的景物与江 南迥然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 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 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 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暮霭 沉沉,座落在群山中的小城城 门早已关闭。
乡思涌起,然而浊酒一杯消不 散万里乡愁。但边患未平,燕 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 回去。夜深寒重,寒霜满地, 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 入睡,白发轻染双鬓,不觉早 已热泪盈眶。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 / 挑灯 /看剑, 喝醉时,我挑亮油灯,细看宝剑。
梦回 / 吹角 / 连营。
梦里醒来,听见号角声在各个军 营中响起。
八百里 / 分 / 麾下炙,军营里兵士们分吃烤熟的牛肉。
五十弦 / 翻 /塞外声,各肃种杀乐的器深合秋奏,出我雄站壮在悲疆凉场的上军大歌阅。
沙场 பைடு நூலகம் 秋点兵。
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和忧国思乡、孤 独愁苦、壮志难酬的心情。
《破阵子》的“壮”:豪言壮语;“可怜”的心境。
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但壮志未酬、报效 无门的悲愤。
五 、愁的表现形式一样吗?
• 这两首词的情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景和情何关系?
小结: 言为心声,愁乃真情。 一种白发,两种愁情。
内容课题
写景或叙事
兵。
马作 / 的卢 / 飞快,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
弓如 / 霹雳 / 弦惊。
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 多想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
了却 / 君王 / 天下事,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
赢得 / 生前 / 身后名。可白惜发,,我空壮怀志一未腔酬报,国却情已无经人满赏头识
可怜 / 白发 / 生! 啊!
抒情
总体
渔家傲 秋思
江城子 密州出猎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 以寄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家傲·秋思》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比较学习学习目标:
1、学会带感情朗读两首诗。
2、从意象的角度分析对比学习两首诗。
教学难点:意象的概念和对意象的理解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略读)
自由朗读诗歌,比一比谁读得好。
(边读边理解里面的难解词语)二、细读
思考下列问题——
1.两首诗分别运用了哪些意象?有何异同?
2.结合诗歌题目找一找两诗的中心句,分别说一说表达了什么情感?
《渔》秋、雁、号角、千嶂、烟、孤城、酒、羌管、泪
《破》灯、剑、号角、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弓、白发(以上意象具有边塞特色、很悲壮、很气势、与题目相关)
“秋思”“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有家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
“赋壮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恢复中原大业,建立不朽功名,豪情壮志、壮志难酬的悲愤)三、精读
观察图画,从图中你读出哪几句诗?
四、比较阅读:要求:朗读这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找出意象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对比两首诗的下阕,讲讲主题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