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华初二物理9月月考试卷
八年级物理九月月考试卷.doc

A. 171.2mmB.1.712dmC.0.01712kD.0.1712m八年级物理九月月考试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A、2nmB、2mmC、2cmD、2dm2、在人民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湖岸B.湖水C.游船D.岸上的建筑物3、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
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
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A、“孙悟空”B、平台C、飘动的白云D、烟雾4、在生活中经常需要估测一些物理量,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潜江地区使用的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大约在25cm〜27cm之间B.成年人的步行速度大约在3m / s~5m/s之间C.—■个硬币的厚度大约在1 .5cm〜2cm之间D.中学生正常心脏一次的时间大约在3s〜5s之间5、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17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
100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
5.0D经过5秒,中、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
尸一;0 1 2 3 4 5 6 〃秒6、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引吭局歌"中的iWi是指音调iWiB.“细声细语”指的是音调C.“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是音调D “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8、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男高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C.男高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1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B.男高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男高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象变粗了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10、在演唱会上,男低音放声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12、1999年8月17日凌晨,在土耳其发生了地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
八年级物理上期9月月考试题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二零二零—二零二壹第一学期9月月考试卷八年级物理一、选择题〔每空2分,一共30分〕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C.晶体熔化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2.以下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来的瓶上会出现水珠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走出会感觉冷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向室外,镜片上出现水珠3.夏天为避暑,降低室内的温度,以下说法不可行的是〔〕A.室内安装电风扇进展降温B.在室内放置大冰块C.把放在室内的冰箱门翻开D.将致冷空调正确安装并使用4.如图1所示,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操作是()5.如图2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熔化图像,由此图像可以判断〔〕。
A.丙是晶体,甲、乙是非晶体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6.以下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A.塑料、沥青、蜂蜡B.明矾、水、石英C.萘、铁、松香D.水晶、食盐、黄金7、对着枯燥的温度计扇扇子,温度计的示数会〔〕。
A.上升B.下降C.不变D.都有可能8、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会,镜面又变得明晰,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物态变化情况是〔〕。
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9.以下关于“冰棍现象〞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剥去纸,冰棍冒“白气〞,属于汽化现象B.剥去纸,过一会儿,冰棍开场“流汗〞,属于液化现象C.冰棍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熔化现象D.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10.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11.下面是小丽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八年级物理九月月考试卷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八年级物理九月月考试卷满分100 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
共20分。
)1、.车门车窗己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减少噪声;广州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减少噪声.2、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可以传播声音.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
3、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附近的居民家的窗户玻璃震碎,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同时声波还可以传递.4、《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行军夜宿,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5、男同学说话的声音“粗”是指男同学声音的,这是因为男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_________的缘故.6、人耳能听到的频率是H Z到H Z我们把高于H Z的声波叫超声波。
7、人在野外喊话时,常把手做成喇叭状围在口边,这样做减小了声音的,从而增大了声音的8、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____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在_____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小。
9、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
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
工业噪声:。
交通噪声:。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B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响度来判断说话者D“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2.“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的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如果到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其原因是()A.太空中噪声太大B. 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C. 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3.在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时准确,在计时时应()A. 看到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B听到枪声时同时按下秒表.C.听到枪声或看到白烟时都可以按下跑表D看到白烟到听到枪声的任何时间4..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装满水的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A.1次敲击声B.2 次敲击声C.3 次敲击声D.4 次敲击声5. 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这种声音是()A、空气振动产生并由空气传播 B.树叶振动产生并由空气传播C.树叶振动产生并由大地传播D.空气振动并由空气传播6.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钟声的回声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名师整理优秀资源7. 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A.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B.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D.月球上没有空气8. 女高音独唱时由男低音轻声伴唱,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三、实验探究题:(28分)1.如图3-1-5所示,图甲为人敲鼓,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__ ____产生的;图乙为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2.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碗好坏时主要的根据是声音的3. 噪声污染是当今世界的四大污染之一,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__dB,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___dB.4. 合唱时有人说: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低”指的是低声点的“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表示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
八年级物理9月月考试题

2021---2021学年九月月考八年级物理试卷〔全卷四个大题,一共24小题,一共3页;满分是100分,考试时间是是90分钟〕一、选择题〔每一小题3分,一共24分〕1、以下几种估测中,比拟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教室内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200cmB.教室内日光灯管的长度大约是3mC.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0m/sD.演奏HY国歌用时约50s2、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6cm cm 2.36cm ,那么测量结果应记为〔〕A.cmB.2.357 cmC.2.35 cm4cm3、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1h内行驶15km;乙在3min内行驶750m;丙行驶100m需24s;那么三人骑车速度的快慢为〔〕A.甲最快,丙最慢B.甲最慢,丙最快C.乙最快,甲最慢4、某物体在第一、第二分钟内一共前进了260m,第三分钟静止不动,第四分钟前进了100m,那么它在4min内的平均速度为〔〕A./sB./sC.m/sD.2m/s5、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以下几种尺子哪种最适宜〔〕A. 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B. 量程30 m,分度值1 dmC. 量程3m,分度值1mmD. 量程10 m,分度值1 dm6、 一个跳伞运发动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那么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A. 一定上升B. 一定下降C. 一定静止D. 无法判断7、如以下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正确的是〔 〕8、如右图在路程----时间是图象中,甲乙两物体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A. V 甲﹥V 乙B. V 甲﹤V 乙C. V 甲=V 乙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一分,一共 20分〕9、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 和 的自然科学。
在物理学的开展过程中,许多的科学家做出了重要的奉献。
八年级物理测试卷(9月考).docx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九月考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1、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传来的.A. 电磁波B.真空C ・空气 D.耳朵的鼓膜2、 如图2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A BCD4、 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膜,鼓膜就不发声了,其原因是:( )。
八、手将声音吸收了; B 、手不能传播声音;C 、手使鼓膜停止了振动;D 、以上原因都有。
5、 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A. 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B. 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吋发生,但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快C. 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快D. 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岀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6、 如图所示为两个振动物体发声时的波形图,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判断:演奏者用手指按压弦的不同敲锣时用力大小不同, 不断将瓶中空气抽出,城市某些路段两旁 位置,演奏出不同的曲调 可打击出不同的声音 听到手机铃芦减小安装了隔音墙A 甲的音调低,乙的音调高;B 甲的音调高,乙的音调低;C 甲的响度大,乙的响度小; 度大.D 甲的响度小,乙的响 a 193、图所示的情景中能够推理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耍介质的是(甲 乙7、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A.通过科学研究,使所有声源都不发生振动B.将所有噪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传出C.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两旁植种树木花草D.规定建筑工地上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8、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9、下列有关声咅的事例,能说明声咅可以传递信息的有()A.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元件上的污渍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咅中发现松动的螺栓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D.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10、人在闭上双眼时,仍能准确地判断出声源的方位,这是利用()A、回声效应B、双耳效应C、骨传导D、声咅立体效应11>下而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 ---- 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 次声波传播很远C.“隔墙有耳” ......... 固体也能传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 声波可以传播能量二、选择说明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并说明选择理由,每题5分,共10分)12、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以下措施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会议室内安置音响监测仪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每空1分。
第一学期人教版八年级9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第一学期人教版八年级9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第一学期八年级9月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一、多项选择题:(每个子题只有一个选项,每个问题2分,总共40分)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
这里的“柔和的声音”和“响亮的声音”指的是()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2.在以下方法中,使用声音传输能量的方法是()a.医生给病人做“b超”检查b.医生用超声波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c.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d、工人们用锤子敲击钢轨,并通过倾听声音对钢轨进行“探伤”。
3.长笛演奏的声音主要是()a、笛子本身(笛管)振动发声b、笛子中空部分的空气柱振动发声c、吹笛子的演员本身发出的声音d、以上说法都不对4.在“模仿秀”电视节目中,当表演者模仿歌手的演唱时,他主要模仿歌手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5.如图所示,小王正在弹吉他。
下面的说法是错误的()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b.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吉他的音量与演奏时使用的力度有关1d、吉他声有能量6.使用随身听(mp3、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7.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声音是否能在固体中传播B.响度和物体振幅之间的关系C.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D.与音色和发声体相关的因素是什么8.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9.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是否能在真空中传播B.产生声音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10.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① 在滚筒表面放一些纸屑。
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1. 如图所示,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
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最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 . 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B . 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C . 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D . 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2. 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A .B .C .D .3. 一同学先后用两支均未甩过的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39.5℃和37.5℃,那么()A . 他的体温一定是37.5℃B . 他的体温更接近39.5℃C . 他的体温在37. 5~39.5℃之间D . 他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7.5℃4. 小华时轻时重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是改变鼓声的()A . 响度B . 音调C . 音色D . 速度5.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能够完成该探究目的是()A . 甲图: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B . 乙图: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C . 丙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D . 丁图: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6. 刚从冰箱中取出硬邦邦的棒冰上粘着白花花的粉,剥去纸,棒冰就冒出“白雾”.若把棒冰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就会“出汗”,放在嘴里棒冰变成“糖水”.这四种物态变化依次是A . 凝固、汽化、液化、熔化B . 凝固、液化、液化、熔化C . 凝华、汽化、液化、汽化D . 凝华、液化、液化、熔化7. 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 .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 . 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 .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 .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8. 图中甲为盛有水的烧杯,试管乙直插入甲容器中,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试管乙内的液体最终也沸腾起来了.根据下表有关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可判断试管乙中的液体一定是物质沸点/°C物质沸点/°C水100甘油290煤油150酒精78A . 酒精B . 甘油C . 煤油D . 不好判断9. 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 . 道路两旁栽行道树B . 考场周围禁鸣喇叭C . 机场员工佩戴耳罩D . 建筑工地限时工作10. 给体温计消毒,下列哪种方法是可行的()A . 放入沸水中煮B . 放人温水中泡C . 用酒精棉花擦洗D . 在酒精灯上烧11. 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A .B .C .D .12. 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B . 液体沸腾时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蒸发时温度不升高C . 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D . 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13. 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把糖放入水中,水变甜是熔化现象B . 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的“白气”是蒸发现象C . 秋天,窗户玻璃表面形成的水雾是液化现象D . 长时间使用的冰箱冷冻室内壁容易结冰花是凝固现象14. 下列关于使用酒精灯的做法中错误的是()A .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B . 用酒精灯外焰加热C . 用湿抹布扑盖桌面燃起的酒精D . 用嘴吹灭酒精灯15.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八年级9月月考物理试题.docx

八年级9月月考物理试题姓名: 班级: 成绩: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B.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所受弹力就是重力C.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总是阻碍物体运动D.物体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保持不变时,其受力一定是平衡力2.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A.牛顿B.摄氏度C.帕斯卡D.米3.下列关于图象的表述,正确的是(甲乙A.图甲,表示在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B.图乙,表示在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温度与放热时间的关系C.图丙,表示变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D.图丁,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4.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实现“奔月”的梦想将成为现实,试分析,下列哪种活动在月球上不可实现.A.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B.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C.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5.光年是哪个物理量的单位(A.时间B.速度C.长度D.密度6 .图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7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B,. 中响的"钟D. 跋击的水8 .如图所示,是用高速摄像机(每0. Is拍摄一次)拍摄的小球运动情况。
其中小球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9.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10. 一位同学在离一绝壁519m远处吹一口哨,用秒表测得回声时间为3s,此时空气温度为332m,怎340m/sI346m/s20*(表中是声音在不同气温下的速度)A. 0°CB. 15°CC. 20°CD. 10°C二、填空题1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馅号射3 S <»)A.600.76B600.8$C60 1.02D«1S00 76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横线上填出表中填上所缺数据.,12.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迷”,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蝙蝠能发出____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13,如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可以获取两物体运动情况的信息有:(1) 甲物体速度比乙物体速度(2) 两物体都做 运动.三、实验题15 .探究声音的特性时,进行如下实验: ①先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观察先后两次发声时橡皮筋振动快慢及声音的特点,记录 如下表: 序号 橡皮筋长短 橡皮筋粗细 振动快慢 声音甲 相同细 快 尖锐 乙相同 粗 慢 低沉②两次敲打音叉,观察音叉溅起的水花,第一次轻敲音叉,发现溅起的水花较小;第二次重敲音叉,发现溅起 的水花较大,而且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前者小些,后者大多了.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①主要研究声音的高低与发声物体 有关,即 越大,则 越高.(2) 实验②主要研究声音的 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即振动的幅度越大,则 越大.(3) 如果还要研究声音的第三个特性,你打算设计一个怎样的实验 ?16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请指出其中的至少两处错误: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木块的长度为. c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真空也能传声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振动,就一定不能发声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
3、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海水、铁管、空气
B.铁管、海水、空气
C.空气、铁管、海水
D.铁管、空气、海水
4、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那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
( ) 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 B.旁边的人离人太远了
C.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D.饼干太干了
5、桌子上的鱼缸中有若干条金鱼,敲击桌子,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过程是( )
A.空气—水—鱼
B.桌子—空气—水—鱼
C.桌子—鱼缸—水—鱼
D.桌子—空气—鱼
6、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7、擂鼓人用力擂鼓,是为了使鼓声的( )
A.音调升高
B.响度增大
C.音色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B.“细声细语”指的是音调
C.“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是音调 D.“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
10、一般来说,大会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凸凹不平的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仅是为了装饰
11、为了减弱噪声对人的干扰,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在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消音器
B.关闭所有声源
C.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
D.在耳孔中塞上小团棉花
12、在雷雨来临之前,总是先看到电光一闪即逝,紧接着才能听到隆隆不断的雷声,这主要是由于()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双耳效应
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造成的结果
D.闪电发生在雷鸣之前
1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不属于噪声的是()
A.上课了,学校附近的卡拉OK厅播放出十分响亮优美动听的音乐
B.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琴声,伴随着老年人的晨练,令人心旷神怡
C.看电影时,几个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表现十分开心
D.公路上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
14、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A.给摩托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B.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C.利用声呐探测海水的深度
D.在纺织车间工人带上耳罩
15、声波能传递能量,下列不是对这一原理的应用的是()
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 B.利用超声波精洗精细机械
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
D.如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产生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增加湿度.
16、人在教室中说话,听不到回声,其原因是()
A.教室中的墙壁有四个面,反射回来的回声相互抵消了 B.声音从教室里的门和窗传出去了
C.教室内空间太小,回声和原声进入耳朵的时间差太小,人耳无法分辨
D.没有声音反射,因而听不见回声
17、下列不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响起的门铃声 B.战场上吹起的冲锋号声
C.声音在铁管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 D.雾中航行的水手吹响号角的回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切的、、都可以传声;不能传声;
2、我们把_______、响度、________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3、响度与声源的________有关,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音色与声源的结构和________有关,不同音色的声音________不同。
4、减小噪声的途径有:在处减弱、在处减弱、在处减弱。
5、声的利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声传递;二是利用声传递。
6.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产生的;
空气(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
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噪声(4)如图1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是
的波形.
三、实验题:(11分)1。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让一端伸出
桌边一些,拨动钢尺,尺子由于而发出声音;用手捏住尺子后,尺
子将停止,这时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
2.以上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发出的,停止,就停止。
3.然后将尺子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
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4.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______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_______(填“高”或“低”),
这说明音调与________有关.
5、如图2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
是,此现象说明;塑料球的作用是
四、计算题:(8分)
22. 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 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 若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如图9所示,经过4s 后收到回波.求此处海底的深度.(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23. 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要能区别自己的喊声和回声,你至少要离峭壁多远?
图9 图
2 甲图1 乙
答题卡:姓名:
二.填空
1.,、、,,2.,,
3.,,,,
4.,,,5.,,
6. ,,,
,
三.实验题
1.,,2. ,,,3. ,,,
4. ,,,
5. ,,,四.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