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范文(二篇)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范文(二篇)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范文一、前言动物学野外实习是动物学专业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实际动物观察、采集和研究的丰富经验的重要环节。

本报告以我的动物学野外实习为基础,对实习期间的研究内容、所采集的数据以及取得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习目的1.学习野外实地观察的方法和技巧;2.了解动物的生态习性和行为特点;3.熟悉动物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

三、实习地点和时间实习地点:XX自然保护区实习时间: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15日四、实习内容1.动物观察与记录: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观察和记录大象、狮子、犀牛等大型动物的行为习性。

通过观察,我了解到大象喜欢在白天进食,并且会形成一个领导者和成员的社会结构;狮子主要以肉食为主,通常在黄昏和黎明的时候活动,以群体狩猎的方式捕食;而犀牛在野外常常会形成一个个体的领地,对外界入侵者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

在观察过程中,我注意到了这些动物的生态特征和行为模式,并将其记录下来,以供后续分析。

2.动物采集与鉴定:除了观察记录外,我还参与了动物采集和鉴定的过程。

我们使用了捕鸟网和捕虫器等工具,捕获了一系列动物标本,包括鸟类、昆虫和两栖动物等。

在野外采集的动物标本都需要经过鉴定和记录,其中包括测量身长、体重,照相,记录外貌特征、生态习性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采集和鉴定工作增加了我对动物学研究的实际了解。

3.数据分析与统计:在野外实习的最后阶段,我进行了所采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通过对野外观察和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例如,大象的领导者在觅食时会带领其他成员,形成一个有序的队伍;狮子的捕猎成功率与天气、同类竞争者等因素有关;犀牛的领地大小与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

数据分析使我对动物学的研究方法和统计分析工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五、实习成果1.实习期间,我不仅对大象、狮子和犀牛等大型动物的生态习性有了深入的认识,还学会了野外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和技巧。

2.通过动物采集和鉴定的实践,我熟悉了动物标本的处理和保存方法,并对动物分类学和鉴定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

动物学实习报告范文(通用3篇)

动物学实习报告范文(通用3篇)

动物学实习报告范文(通用3篇)【篇一】动物学实习报告实习是理论的巩固和提高,我们技术班5月12日16日的大亚湾海滨动物学实习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动物学实习是动物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丰富我们的感性认识,不但弥补理论课本上难以理解和记忆的抽象概念和有关动物图片不足的问题,而且弥补了动物学实验课上动物标本不足和大多数是死标本的问题,还有实习可以补充课本里面为数不多或缺少的关于动物生态和动物行为的内容的介绍。

通过这次实习培养了我们大学生学习动物学的兴趣和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欲望,相对于单一和乏味的课堂理论知识的介绍和灌输,实习既有趣又好玩,使我们充分的理解课本里面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它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总之,在这次实习中,我们不但学到了很多丰富的动物学专业知识,而且学到了专业以外的很多东西,收获非浅,具体如下:1、了解了动物(大多为海产贝类)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特点、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动物的多样性;掌握了观察动物的基本方法、如何记录观察结果;学会了如何采集动物标本、鉴定和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

2、培养了我们大学生应有的科学态度,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锻炼和培养我们大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锻炼和培养了我们大学生的学习毅力和组织工作能力,培养了我们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好问精神;巩固专业思想,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科研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实习地方:深圳大亚湾青少年培训基地沙滩、坝光的泥石滩和石砾滩、杨梅坑的石砾滩和沙滩、东郊场的岩石滩二、实习目标:掌握所采集动物(大部分为海产贝类)的种类名称、分类地位、分类依据、采集场所、采集方法、标本制作方法和生境描述等。

三、实习内容:动物标本采集、海滨样方调查、参观东山珍珠养殖场。

四、实习成果:经过四天的努力,我们小组一共采了156种动物标本,分属于11个动物门,从低等到高等分别是:海绵动物、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蜷虫门、星虫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腕足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脊索动物门。

动物实习报告4篇

动物实习报告4篇

动物实习报告4篇*目录动物实习报告关于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范文最新动物医院实习报告范文汇编动物医学实习报告范文一、动物实习报告前言范文为了让我们能够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同时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水平。

我们生命科学学院10 级在 XX年 7 月 1 日至 10 号,开展了为期 10 天的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三门学科的野外综合实习活动。

这种野外综合实习训练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一次重大的实践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并由专业教师带队。

其中动物学实习主要有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个部分,在这几天中,我们通过在缙云山、动物园和大磨滩等三个地方的实习观察,对动物的分类、生活习性以及它们与环境的相关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除此之外,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还了解并学习了捕捉昆虫和制作昆虫标本的基本方法,这对我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动物实习报告前言范文野外实习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作,需要坚定不移的意志。

进行动物实习,可以充分锻炼我们的意志品质,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也是动物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观察,了解更多的有关的知识。

不仅能使学生应用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去了解自然,而且使学生接触课堂上所无法学到的新内容,总之,进行动物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实习,学生能够真学到很多专业的知识,不仅能够认识海滨的各种动物,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特点,而且能够初步学到掌握制作动物标本的基本方法,学习动物分类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面对实习中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能够激发形式主动去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思想。

[关于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范文]动物实习报告(2) |野外实习是普通动物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也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

动物学教学实践报告总结(3篇)

动物学教学实践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动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拓宽知识面、提高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学期,我担任动物学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力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对本次动物学教学实践的报告总结。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分类、生理、生态等基本知识,了解动物界的多样性和演化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创新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理论教学(1)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解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分类、生理、生态等知识。

(2)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动物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动物的行为、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特点。

(3)讨论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实践教学(1)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动物解剖实验、观察实验、生理实验等,使学生掌握实验技能。

(2)野外实习: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采集、鉴定各种动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课程设计: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动物学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效果1. 学生对动物学的兴趣明显提高,课堂参与度较高。

2. 学生掌握了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了实践能力。

3. 学生在课程设计、野外实习等环节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学生对动物界的多样性和演化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环保意识。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对动物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实验操作技能有待提高。

(2)野外实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动物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观察、分析能力。

(3)课程设计环节,部分学生创新意识不足,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

2. 改进措施(1)加强课堂讲解,提高学生对动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关于动物学实习心得5篇

关于动物学实习心得5篇

关于动物学实习心得5篇动物学实习心得1动物学野外实习是动物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方式,是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

动物学实习不仅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是扩大和丰富动物分类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提高学生野外工作技能和亲自动手操作经验,加强与实物的对比和观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所以应动物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在6月2日—6月6日进行了为期了五天的动物学野外实习。

1.野外实习的准备1.1实习组织和准备包括带队指导老师的安排、学生外出的分组组织安排、各小组必备仪器和用具的领取等。

1.2实习动员野外实习开始前,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野外实习的纪律要求、注意事项、要完成的任务及基本用具的用法等。

另外还特别强调了安全第一的安全意识。

我们的野外实习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2.实习目的与意义2.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2.2 培养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应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2.3 学习动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认识各种常见动物;2.4 学习野外观察动物了解其栖息环境与生活习性。

3.内容与组织形式3.1 内容:(1)动物野外观察(2)标本采集与制作(3)动物分类鉴定(4)广州动物园脊椎动物实习3.2 组织形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

动物学实习心得2一、前言:课堂学的是理论知识,野外学习的是实际生活的经验。

我们在教室学了一年的动物学理论,是时候到大自然怀抱中去见识真正的动物了,毕竟百年不如一见。

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野外实际或生产实践相结合,更能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

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我熟悉了各种不同分类动物的分类特征、基本外形,了解了同类动物的千姿百态,加强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

二、实习目的和意义:1. 通过到野外田野、林间、浅海、滩涂和动物园、生物标本馆观察各种不同分类动物的外部形态和特征,以熟悉各种不同分类动物的分类特征,基本外形,了解同类动物千姿百态的各种变化,加强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

动物学教学实践报告范文(3篇)

动物学教学实践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动物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生物学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动物学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我们组织了一次动物学教学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实验操作等方式,深入了解动物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以下是本次动物学教学实践活动的报告。

二、实践目的1. 帮助学生了解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动物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区等场所,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态环境、生活习性等。

2. 实验操作:在实验室进行动物解剖、生理实验等,让学生亲手操作,掌握实验技能。

3. 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四、实践过程1. 实地观察(1)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了解动物的分类、生态环境、生活习性等。

(2)带领学生前往野生动物保护区,观察野生动物的生活状态,了解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2. 实验操作(1)动物解剖实验:指导学生解剖青蛙、鱼类等动物,观察其内部结构。

(2)生理实验:进行鱼类呼吸、鸟类飞翔等生理实验,让学生了解动物生理功能。

3. 科研项目(1)指导学生选择动物学相关课题,进行文献调研。

(2)组织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五、实践成果1. 学生对动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2. 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3. 学生对动物学学习的兴趣和科研热情得到了激发。

六、实践总结1. 实地观察是动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能力。

2. 实验操作是动物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科研项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4. 在今后的动物学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动物学野外实习总结8篇

动物学野外实习总结8篇

动物学野外实习总结8篇篇1引言动物学野外实习是动物学专业学生重要的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动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次实习旨在让学生掌握动物学野外考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动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一、实习基本情况本次实习于2024年5月举行,地点位于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动物学研究的理想场所。

实习为期一周,共有20名学生参加,分为4个小组进行实习。

实习内容包括动物种类调查、生态环境观察、标本采集与制作、数据整理与分析等。

二、实习过程与收获1. 动物种类调查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资料,共发现了数十种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识别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并掌握了动物分类的基本技能。

此外,学生们还学会了如何利用生态位、食物链等生态学原理,分析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2. 生态环境观察学生们在实习过程中,不仅关注动物本身,还注重观察动物的生态环境。

他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和分析动物的栖息地、食物来源、天敌等生态因子,以及如何评估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生态环境观察,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动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 标本采集与制作标本采集与制作是动物学野外实习的重要环节。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采集和制作动物标本,包括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

他们掌握了标本采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了标本制作的原理和步骤。

通过标本采集与制作,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动物学的相关知识,并培养实践能力。

4. 数据整理与分析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收集大量关于动物种类、数量、分布等方面的数据。

他们学会了如何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并形成了详细的数据报告。

通过数据整理与分析,学生们不仅锻炼了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还加深了对动物学研究的认识和理解。

三、实习总结与反思本次动物学野外实习取得了圆满成功,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了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动物学野外实习总结8篇

动物学野外实习总结8篇

动物学野外实习总结8篇篇1一、实习概况本次动物学野外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观察、研究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环境,提升我们对动物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实践应用能力。

实习地点位于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为期一个月,涵盖了野外调查、标本采集、生态观察等多个环节。

参与本次实习的师生共计XX人,分为XX个小组进行实践活动。

二、实习内容1. 野外调查在实习导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野外调查。

通过徒步穿越森林、河流和草原,我们观察到了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活动习性。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运用所学的动物行为学、生态学等知识,对动物的行为模式、食性、繁殖习性等进行了详细记录。

2. 标本采集与鉴定在实习期间,我们学习并实践了标本采集与鉴定技能。

通过采集动物标本,我们对动物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制作标本的方法,将采集到的动物制作成标本,以便日后复习和研究。

3. 生态观察生态观察是本次实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我们通过观察动物的生态环境,了解了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我们记录了动物的栖息地特征、食物来源、天敌等生态因子,为动物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所学的动物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动物学知识的理解。

在实践中,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提高了野外生存技能在野外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野外生存技能,如野外露营、烹饪、定向等。

这些技能不仅为我们在野外实习中提供了便利,也为我们今后的户外活动和探险奠定了基础。

3. 丰富了野生动物保护意识通过实地观察野生动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我们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不仅关乎生态平衡,也关乎人类的未来。

因此,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为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 实习时间较短虽然本次实习为期一个月,但仍有部分同学反映实习时间较短,无法充分了解和研究某些动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学实习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2014.9.13
一、目的
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近距离的去认识书本上的生物,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认识动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培养同学们综合分析问题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时间、地点
2014年9月11日下午4点30分左右,在黑石礁广场附近的水域进行样品的采集,采集时间大约一个半小时。

三、潮汐的变化规律及变成因
潮汐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的发生和太阳、月球都有重要的关系,每月初一太阳和月球在地球一侧,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会出现大潮,每月十五、十六附近,太阳和月球在地球两侧,由于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出现大潮。

由于太阳和月球运动的复杂性,使得每天涨潮退潮时间都不同,间隔也不同。

四、标本采集、处理、分类方法
1、初选
将采集到的生物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分类,分开放置
2、分类固定
将福尔马林原液配置成10%的固定液,待用
1)直接固定
2)拉直后固定
3)麻醉后固定
4)注射固定
五、个人鉴定物种描述
1、大连湾牡蛎 Ostrea (Crassostrea).talienwhanensis.Crosse
形态特征:贝壳大型,壳质中等厚,壳顶尖,至
后缘加宽,贝壳略成三角形,右壳平坦,左壳极凸,壳
表面颜色较淡,黄白色,内面极凹陷,白色,铰合部小,
闭壳肌大,圆形或长方形。

分类地位:软体动物们瓣鳃纲异柱目牡蛎科2、水泡蛾螺Buccinum.pemphig,um.Dall
形态特征:贝壳中等大小,呈长卵形,壳质坚硬,
但较薄,露于外面的螺层呈圆形之隆起,壳塔呈高
而尖的圆锥形,呈乳头状,体螺层明显膨大,壳口
卵形,壳面黄褐色。

分类地位: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狭舌目蛾螺科3、布氏蚶 Ascraboucardi.Jousseaume
形态特征:贝壳呈舟形,牛蹄形,壳中部极
膨胀,至腹缘极骤收缩,生长线明显,壳内面白
色或淡紫色。

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列齿目蚶科4、锈凹螺 Chlorostoma.rusticum(Gnelin)
形态特征:壳为圆锥形,壳质坚实且厚,壳的表面颜色为黄褐色,壳口斜,呈马蹄形,生长线细密。

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前鳃亚纲原始腹足目马蹄螺科
5、内饰角口螺Ceratostomainornata (Rcciuz,1851)
形态特征:贝壳近菱形,坚厚、结实,缝合线明显
螺层约7层,螺旋部小,体螺层膨大,生长纹细密。

分类地位: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新腹足目骨螺科
6、海刺猬 Glypbocidaris.crenularts A.Agassiz
形态特征:大棘粗壮,表面有光泽,反口面大棘为灰褐色,在赤道部以上,步带和间步带各有一裸出的中线。

分类地位:棘皮动物门海胆纲脊齿目疣海胆科
7、环唇沙蚕 Cheilonereis.cyclurus
形态特征:围口节领状,在口前叶后端,长为其他体节两倍,背面光滑,体前部的体节后半部具褐色
分类地位: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沙蚕科
8、钩虾Gammarid
形态特征:体两侧扁平,胸部有7对步足,腹肢6
对,前3对用于游泳,后3对用于硬物上行动,具有很
多长刚毛。

分类地位: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端足目钩虾科
六、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动物学实习,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真正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那份快乐,不得不说这次实习很成功。

在海边采集样品,然后自己动手进行处理,分类,查阅资料一一鉴别出每一个生物,近距离的去认识每一个生物,这样的实习使得学习过程生动有趣。

还有小组之间的团结互助,使得鉴别工作顺利的进行,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同时也拉近了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距离。

我认为这次实习很成功!
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一点不足,在采集样品时,同学多多少少会被岩石上的牡蛎划伤,这时应该准备一些防水创可贴。

采集到样品应该立即进行固定,放置一夜在进行固定,这样有可能对样品有一定的损坏,造成一些生物的死亡、变形还有发臭。

2014年9月13日星期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