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制九年级上册精品课件 第四课第1课时 夯实法治基石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 第四课第1课时 《夯实法治基础》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 第四课第1课时 《夯实法治基础》课件
1.“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民。”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要求( ) ①实行良法之治 ②实行善治 ③实行人治 ④实行民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A
2.2021年8月3日,《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由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并于9月1日起施行。《条例》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大核心, 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让法治为经济发展助力,是因为 ( )A.网络生活也离不开法律 B.规则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D.有了规则就能保障社会的安定有序
重点:我国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和要求。 难点:法治要求实行良法和善治。
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思考:上述情境说明是什么保证了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
依法治理
探究一:选择法治道路
法治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但校园欺凌或其他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件仍有发生。
思考:一个国家制定了良好的法律,是否就意味着就有了法治呢?
思考:上述材料说明法治除了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外,还要求什么?
点拨: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公正司法(保障)
全民守法(基础)
科学立法(前提)
严格执法(关键)
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群众的普遍拥护
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9年级上册第4课第1框《夯实法治基础》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9年级上册第4课第1框《夯实法治基础》精品课件
这位派出所副所长如何 行使权力的?
没有依法行政
行为超过了法律规定的 权力界限;行使权力没 有依据法律程序;
怎样规范政府的权力
监督 行 审 检 监
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立法 授权
政 机
判 机
察 机
察 机
关关关关
立法机关通过立法授权给政
府,建立权力清单。
政府
政府行使公共权力时要依法正确
行使,即程序合法。
如何保证政府 依法行政?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一项目 夯实法治基础
知识目标:认识良法,理解法治的含义、要求、作用和 意义,知道如何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主人翁意识,关心国家的 法治生活和法治建设;增强自己依法办事和依法律己的 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 捍卫者。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法治的含义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选择法
夯 治道路 法治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行强国富

民的保证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础 描绘法
治蓝图 建设法治中国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板书设计:
夯 选择法 实 治道路 法 治 基 石
描绘法 治蓝图
司法机关
• 厉行法治需要我们每个公民怎么做?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厉行法治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怎么做?
• 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 同守法。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1《夯实法治基石》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1《夯实法治基石》课件(共24张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全面 依法治国
科学立法
要努力使每 一项立法都 得到群众的 普遍拥护
严格执法
每一部法律 都要严格执 行
公正司法
每一个司法 案件都体现 公平正义
全民守法
每一个公民都 成为法治的忠 实的崇尚者、 自觉遵守者、 坚定捍卫者
教学目标 视频感悟
3.法治道路的要求
P50 党的 领导
道路决定国家命运 道路引领未来
人民当 家作主
有机统一
依法 治国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4.1 夯 实 法 治 基 石
法治的作用 选择法治道路 法治的要求
良法之治
善治 法治道路是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描绘法治蓝图事件
描绘法治蓝图
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法治道路的要求
教学目标 课堂巩固
单项选择题:
1.对下图漫画蕴含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②法治能够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③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读链接,答问题:
结合P48 “相关链接”
1.你能从链接中得到什么认识?
2. 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是什么? 3.依法治国什么时候提出?什么时间写入宪法?什么时候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教学目标 阅读链接
改革开放法治进程:
(一)1978年—1996年,民主法制恢复阶段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 2.1982年,颁布并实施现行宪法。 (二)1997年—2011年,依法治国方略确立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 设初步发展阶段 1.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2.1999年,依法治国载入宪法 3.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 求。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9年级上册第4课第1框《夯实法治基础》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9年级上册第4课第1框《夯实法治基础》精品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管总的,我国法治 建设的成就,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治道路这一条。道路问题不能含糊。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 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关键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 路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权益。
民法典草案先后7次公开征求意见 ,征集到各方面意见90余万条。经 过反复修改、精雕细琢,形成了目 前总共7编1260条的民法典草案。 从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人的一生无 时无刻不生活在民事法律关系中, 民法典包含了公民的一切活动。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 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 施行。
夯实法治基石
板书设计:
选择法 治道路ຫໍສະໝຸດ 法治的内涵法治的作用(个人、社会、国家)
法治的要求
实行良法之治 实行善治
描绘法 治蓝图
重要性 依法治国 总目标
基本要求 16字方针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3个有机统一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A劳动法
B宪法、选举法
C户口登记条例、居民身份 证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 育法
E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
F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感悟二:
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 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 有尊严地生活。
2018年7月国家药监局对长春长生科技有限公司 开展调查,并通告违法违规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病 疫苗及2017年生产的百白破疫苗存在造假行为。
法治的历史探源 法治即依法治理。
春秋战国(先秦时期)法家学派的政治 思想,主张以法治国,一切依据法律,力求 公平公正,并依此推行施政、治理百姓的制 度。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1夯实法治基石 (共36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1夯实法治基石 (共36张PPT)
全面推进依法 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治体系的内容有哪 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法 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一体建设。(观点)
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 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 普遍拥护。 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踏实崇尚者、 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查找资料,说一说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还
有哪些。制作一份“法治与市场经济”的手抄报,在学校
或班级的“法治长廊”中展示。
课堂练习
1.近年来,宪法、民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民办教育
促进法、红十字会法、预算法,企业所得税法、促进
科技成果转化法、教育法等一批事关国计民生的法律
得到及时制定或修订……经济社会运行更有保障,这
什么是法治? 法治,就是依法治理。
为什么要实行法治?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
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
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法治保障人们的生活
探究与分享
我国十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制定并颁布了 多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请你和同学一起查 找相关法律规定,把你印象最深的法律条文摘录在 下面横线上。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 法者弱则国弱。”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 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坚持在法制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 调解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 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 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从两位领导人的讲话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小结
法治的要求?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4、怎样建设法治国家?
(1)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 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 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 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法治的内涵
什么是法治?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什么法?
如何治?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
1、法治要求
实行良法之治 要求
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 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 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 (两个坚持)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就我国的法治新蓝图
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P49 (2)依法治国的依据:宪法和法律(补充) (3)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47) (4)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补充) (5)依法治国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补充 )
带来社会发展的不稳定
法治
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
具有统一性、稳定性、 权威性 强调法律之上,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制约权力 、保障权利 推动社会有序发展
➢ 良法善治下,社会将是怎样?请用几个词概括一下
2、法治的公作平用、?正(义为、什稳么定选、择有走序法、治富道裕路……?)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 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 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个人) 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 保障,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国家和社会)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国家:夯实法治基石》公开课教学课件_1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国家:夯实法治基石》公开课教学课件_1

教学目标:
1.法治的作用 2. 法治的要求 3.新中国的法治进程 4.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 (国家和公民两个角度)
教学重点:建设法治中国
教学难点: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必然选择
新课探究
板块一:选择法治道路
材料呈现:
独立思考:1.法治的作用
①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 建立起一个基泛的权 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课堂小结
法治的作用
夯实法治基石
选择法治道路
实行法治的要求 新中国的法治进程
描绘法治蓝图
建设法治中国,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随堂训练
1.从2016年7月开始,为创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 示范城市”,鄂州市在全市青少年中大力开展法制宣 传教育,增强了广大青少年的依法治国意识。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的基础是(A )
②法治要求良法之治
③良法可以维护社会秩序 ④社会因为法治迅速进步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请大家一起欣赏《法治歌》,感受法 治的重要性。
实行 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 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 共利益的最大化。
举例说明:
与青少年有关的“良法”有哪些?
板块二 描绘法治蓝图
阅读教材第48页、第49页相关链接
你问我答:
1.哪次会议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
的基本方略? 十五大 2.哪次会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十八大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科学立法
A 科学立法 B 严格执法 C 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2.山东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截至2016年4月13 日,各地已立案192起,刑事拘留202人,相关责任人被 问责,多名涉案人员被撤职、降级。对此案的处理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新教案:第4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1课时 夯实法治基石-word文档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新教案:第4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1课时 夯实法治基石-word文档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1课时夯实法治基石重点:建设法治中国。

难点: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播放视频《法治中国》。

2.教师设置问题:通过短片,你对法治中国是如何认识的?(提示:法治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我们要依法治国;法治中国要有法律做基础;法治中国让我们更有公平正义;等等。

)3.教师引言: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中国建设使我们的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生活更加和谐美丽,法治中国建设正在进行时。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知识点一选择法治道路1.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追求并奉行__法治__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2.法治要求实行__良法__之治,还要求实行__善治__。

3.法治对国家和社会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知识点二描绘法治蓝图4.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新时期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6.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有哪些?(三)合作探究提升能力探究一:感受法治的力量1.展示图片:2.根据图片,完成任务。

(1)根据你对五幅图片的观察和理解,请你分别添加标题。

(提示:图1: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图2: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图3:食品安全保障;图4:保护国家安全;图5:生态环境监察。

)(2)结合所学法律知识,比一比:我所知道的法律名称。

(提示:图1:《道路交通安全法》;图2:《保护未成年人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图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图4:《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图5:《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

)(3)说说我们运用这些法律治理国家有什么意义。

(提示: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②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③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见民法总则是一部良法,对良法你是怎 么看的?
提 示: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 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 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 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 增进人民福祉。
什么是法治国家? 前些日子,公司接待了一位美国的客户。这位叫尼尔森的 美国商人一直生活在美国。谈判结束后,公司宴请尼尔森,了 解到尼尔森喜欢吃鱼,我们就点了一道清炖虹鳟鱼。 这道菜上来以后,尼尔森眼睛一亮,连说“谢谢”。看得 出,他真的很喜欢这道菜。尼尔森在我们的谦让之下,夹了一 块鱼肉。然而,肉还没有送到嘴里,就被他放回了盘子里。他 很失望地对我们说:“很抱歉,我不能吃这条鱼了。”我们十 分惊诧,很担心是卫生方面出了问题,引起了他的警觉。尼尔 森却解释说:“根据我们美国的法律规定,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不能吃有籽的母鱼。你们看,这条鱼有籽啊,我不能吃。”公 司的老总忙说:“没关系,这是在中国,中国没有这样的法律, 你可以尽情品尝。”尼尔森却说:“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 我是美国人,我要遵守我们的法律。”尼尔森自始至终没有吃 一口鱼肉。他的行为让在座的每一位都肃然起敬。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提 示: (1)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 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 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 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 者和坚定捍卫者。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 法治国有机统一。
材料呈现:
中国裁判文书网刊登过这样一起案例:女儿尚在 娘胎中,父亲因工伤不幸去世。家人获得工伤保险金 后,却并未给女儿留存。几年后,女儿一纸诉状将母 亲等人告上法庭。民法总则第十七条:涉及遗产继承、 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 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 自始不存在。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出自《商君书·定分》。命:生命。这句话的意 思是: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是治理国家的基础。
说一说:现代国家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 实行 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 良法 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 之治 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 增进人民福祉。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 实行 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 善治 共利益的最大化。
课堂小结
(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新时期中国法 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 蓝图。
材料呈现: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于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把党和 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 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有利于体现党的领导、人 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有利于体现党的主 张与人民意志有机统一,有利于推动宪法与时俱进、 完善发展,对进一步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 力量,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 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法治的意义: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 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 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
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
然选择。
目标导学二:描绘法治蓝图
阅读教材第48页相关链接,了解改革开放
后的法治进程。
国家重视法治建设的表现有哪些?
提 示: (1)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 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 法治建设。
法治的作用: 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 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 障人们在社会各处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
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 ——傅玄(晋)《傅子·法刑》
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 样。 ——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1课时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夯实法治基石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在这些公职人员辛勤 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 自由?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选择法治道路
卡斯特罗说:“这是酒店大厅,公共场合是不能 圣安东尼奥市的市长卡斯特罗有个不良的嗜好, 抽烟的,这是法律规定的。”我说:“建议你去洗手 就是抽烟。当时,中方的接待人员正在前台办理住宿 间抽。”卡斯特罗摇摇头说:“洗手间也不是自家的, 手续,卡斯特罗的烟瘾上来了,坐卧不安。他的助手 再等会吧。”我没有再解释。之前尼尔森的行为已经 说:“再忍耐一会,等到自己房间里就可以抽烟了。” 告诉了我,即使在中国,卡斯特罗也会遵守美国的法 我看了看酒店的大堂,没有发现禁止抽烟的提示牌, 律。之后,我通过卡斯特罗的助手了解到,美国许多 就说:“在这里可以抽,这里没有禁止吸烟的规定。” 州都将公共场合禁止抽烟纳入到法律条文中,对违法 者最高可判处十五天监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