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课件)第七章 地形图的识图用图

合集下载

测量学 第七章(1) 地形图基本知识

测量学 第七章(1) 地形图基本知识

1:5000→四幅1:2000; 1:2000→四幅1:1000; 1:1000→四幅1:500。 矩形分幅及面积见表。
17
§7.2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矩形分幅和编号
7.2.3
矩形分幅的编号,一般采用该图幅西南角的x 坐标和y坐标以公里为单位,之间用连字符连接 。如3810.0-25.5。 编号时,1:5000坐标取至1km; 1:2000、1:1000,坐标取至0.1km; 1:500坐标取至0.01km. 小面积测图,还可采用其他方法编号。如行 列式或自然序数法。较大测区,测区有多种测 图比例尺时,应进行系统编号。
15
16
§7.2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矩形分幅和编号
7.2.3
为满足工程设计、施工及资源与行政管理的需要所 测绘的1:500、1:1000、1:2000和小区域1:5000比例尺 的地形图,采用矩形分幅,图幅一般为50cm×50cm或 40cm×50cm,以纵横坐标的整公里数或整百米数作为 图幅的分界线。50cm×50cm图幅最常用。
地貌符号
地势起伏小,地面倾斜角一般在2°以下,比高 一般不超过20m的——平地; 地面高低变化大,倾斜角一般在2°~6°,比高 不超过150m的——丘陵; 高低变化悬殊,倾斜角一般为6°~25°,比高 一般在150m以上的——山地; 绝大多数倾斜角超过25°的——高山地。 表示地貌的方法有多种,对于大、中比例尺主要 采用等高线法。对特殊地貌采用特殊符号。
《测量学》
第7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丁光亚 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地图:按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
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图,通称地图。
按内容分:普通地图及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综合反映地面上物体和现象一般特征的 地图,内容包括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如水系、地貌、植 被等)和社会经济要素(如居民点、行政区划及交通线

怎样使用地形图

怎样使用地形图

怎样使用地形图我们学习识别地形图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地形图,特别是要会现地使用地形图。

现地使用地图,就是把地图拿一现地,将地图与现地地形一一对应起来,以便分析研究地形,全面地熟悉、掌握地形情况,按照实际地形组织计划部队行动,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

初学使用地形图的人常有这样的感觉:就图识图还比较清楚,一到现地就有点晕头转向;在简单地形上不安了些,特别是一到生疏复杂地形就更容易糊涂了。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对图不熟,二是没有很好地掌握现地使用地形图的要领。

现地怎样使用地图?它有哪些要领?概括地说,主要有:判定方位、标定地图、确定站立点、对照地形、按地图行进和分析研究地形等基本问题。

(一)判定方位军队机动性大,活动地区广,经常遇到各种复杂的天候和地形条件,因此,我们每一个解放军战士,都要学会在完全生疏的地方,在漆黑的夜晚,在深山密林中,在茫茫的沙漠和草原上判定方位的本领。

军队在战斗行动中,必须随时随地能辨明方向,明确敌我关系位置。

如穿插分队进行迂回包围敌人,侦察分队潜入敌后侦察敌情,通讯分队执行送信、架线等任务是如果迷失了方向,不仅会贻误战机,甚至可能遭受重大伤亡,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判定方位是军队行动的重要依据。

判定方位的方法很多这里只介绍几个简单常用的方法,可以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1. 用指北针指北针是军队基层指挥员的一项装备器材。

指北针的针尖,含有两种磁性,在地同、北磁极的吸引下,它的针尖永远指着南方和北方,所以,用指产针判定方位,简单方便,只要把指北针放平,它就能给你指出南北方向。

不论是在陆地、在海洋还是在空中,也不管是黑夜、白昼或是刮风下雨,都是一样地灵便。

指北针为什么能指示南北方向呢?这是由地球特性决定的。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它有两个磁极:一个叫地磁北极,另一个叫地磁南极,根据磁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指北针的磁针在这两个磁极的吸引下,就一头指北,一头指南。

我们在前面说的指针所指的方向并不是真北方向。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与涉密地图的保密管理 PPT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与涉密地图的保密管理 PPT

3、地形图在自然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小班勾绘是造林设计、检查验收、森林资源外业 调查的重要内容,将小班准确的(界限准确、面 积准确)勾绘在地形图上是林业技术人员的一项 基本功。
3.求图上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实地)
(1)解析法:已知A、B两点的坐标如图所示,欲求A、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则A、B两点水平距离为:
D AB ( x B x A ) ( y B y A )
2
2
(2)图解法: 1)量取图上两点间的长度, 乘以比例尺分母。 2)用三棱尺量取图上两点 间的实地水平距离。 3)用分规量取两点间的长 度,在直线比例尺上读取实地距 离。
2018年4月
主要内容
一、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二、地形图的识读
三、地形图的应用 四、使用地形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五、涉密地图的保密管理
一、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形图: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沿铅垂线 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 缩绘到图纸上,形成与地面相似的平面图 形,这种图称为地形图。 地物:是指地面天然或人工形成的各种固 定物体,如河流、森林、房屋、道路、农 田等; 地貌:是指地表面的高低起伏形态,如高 山、丘陵、平原、洼地等。
地物识读的目的是了解地物的大小种类、位置和分 布情况。
3.地貌识读
地貌识读的目的是了解各种地貌的分布和地面的 假设把一座山,从底到顶,按相等的高度,一层一层地水平面 横截,则山的表面便会留下一条一条的弯曲截口痕迹线,再将这些截 高低起伏状况。
口痕迹线垂直投影到一个平面上,便呈现出一圈套一圈的曲线图形。 地形图就是根据这个道理来表示地貌的。
(2)平行线法
将绘有等距平行线的透明纸 覆盖在图形上,使上下边界处于 平行线相切,逐个量出与图形相 交的平行线在图形内那部分线段 的长度l1、l2、l3……ln,相邻两 条平行线间截割的图形面积可近 似为梯形。各梯形的面积S等于 1/2平行线间距(梯形的高)与相 邻平行线长之和的积,所有梯形 面积的总和等于待测图形的面积P,

地形图识图的内容 地形图的图名、图号和接合表图

地形图识图的内容 地形图的图名、图号和接合表图

P为欲定点,站在P点,找到远处地面上三个明显的地 形、地物点A、B、C,此三点在地形图上由相应点a、 b、c。交会法定点具体操作: 1, 站在P点,用罗盘仪分别测出地面A、B、C三点的磁方位 角∠1、 ∠2、 ∠3。 2, 在一张透明纸上,任意确定一点p,划一磁北方向,以北 方向为准,过P点分别用量角器量出∠1、 ∠2、 ∠3 , 划出三条方向线PA、PB、PC。
2.
接合图表 接合图表一般位于图幅的左上角,由九块矩形组成,中间斜线方块 为本幅图,四邻八个方块内为相邻图幅的图名。
二,成图日期、单位和方法、坐标与高程系 统、等高距及图式说明
1. 成图日期、单位和方法 认识和判读地形图的目的在于熟练的使用地形图,应用地形图进行 各种工程设计,或以地形图为地图,在上图作实地调查的定点定位 工作。因此,了解成图日期、出版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清楚 的告诉我们出版日期和我们所使用图日期之间相隔多少年。 成图单位和方法,对于用图的质量(精度)是极为重要的。 目前,我国所采用的统一坐标和高程系统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如果不是采用上述统一的系统,就必然是 其他系统或假定的(独立)坐标系统和相对高程系统,这样的图只 能在局部地区使用,它与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之间存在某一 常数关系。 等高距在每幅图中,只能是一个数字。它由测图比例尺和地形不同 情况来决定,比例尺越大,等高距的数字就越小。 《地形图图式》出版的时间不同,反映成图的详细程度和质量要求 不同。一般,新出版的图式符号更简明易懂,质量也较高。
地形图识图的内容
一,地形图的图名、图号和接合表图;
二,成图日期、单位和方法、坐标与高程系 统、等高距及图式说明; 三,图比例尺、三北方向线图与坡度尺; 四,读图时注意事项。

地形图的应用PPT课件

地形图的应用PPT课件

常用几合图形:
3
三角形 长方形
1
梯 形 正方形
扇形 圆形
5
4
2、坐标计算法 (解析法)
1、借助坐标格网图解界址点的坐标 。
2、再按公式(解析)计算图形的面积。
x
2 x2
P P P 12 y2 y1
1 23 y3 y2 x1
P P 14 y4 y1
43 y3 y4
x3
3
x4
4
y1 y4
y
y2
1、图解法(直接量测)
D dM
例:图上量得dab=169.7mm,则AB的 实地距离:
DAB 169 .7m
2、量测坐标计算(解析法)
DAB (xB xA)2 (yB yA)2
例:图上量得
xA 540m, yA 1260m xB 660m, yB 1380m
则算得
DAB 169.705m
§8-3 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一、地形图的读法
一般原则: 先图外后图内 、先地物后地貌、 先注记后符号、先主要后次要。
(一) 图廓外注记识读
1、图号、图名和邻接图表 ; 2、比例尺、图幅范围、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 3、测图年月和测图单位 ; 4、图的新旧。
(二) 地物识读
主要根据地形图图式进行判读。
3、据汇水面、最大降雨 量计算最大流水量Q。
4、据Q设计桥涵断面。
汇水范围
公路
桥涵
(九)、场地平整时的填挖边界线确定 和土方量计算
1、方格网法
(1)整理成水平场地
例 如:某山地斜坡整理成高程为50m的平地。 步骤∶
1)确定填、挖边界线; (高程为50m处的等高线为填、挖边界线); 2)在图上绘方格(2×2cm),内插各方格顶点高程(实地高程H); 3)计算各方格顶点填、挖数值h=H-50m。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ppt课件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ppt课件

(二)地形图比例尺
比例尺精度:相当于图上0.1mm的
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在图 上,人们正常眼晴能分辨的最小距离 为0.1mm ,因此一般在实地测图时, 就只需达到图上0.1mm的正确性。显 然,比例尺越大,其比例尺精度也越 高。
(三)地形图的图框外注记
图名和图号 比例尺
•接图表 •坐标格网
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把l:500、l:l000、 l:2000 、 l:5000 、 l:l0000 比 例 尺 的 地 形 图 称为大比例尺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形图:1:2.5万、1:5万、1:l0万 比例尺的地形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形图;
小比例尺地形图:l:20万、1:50万、l:100 万比例尺的地形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形图。
l.依比例尺符号 2.半依比例尺符号 3.不依比例尺符号 4.地物注记和说明符号
地形图图式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1、等高线的含义:
地面上各个相同高度点所连成的曲线, 投影在平面上所形成的曲线称为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形图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2、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假设把一座山,从底到顶,按相等 的高度,一层一层地水平面横截,则山 的表面便会留下一条一条的弯曲截口痕 迹线,再将这些截口痕迹线垂直投影到 一个平面上,便呈现出一圈套一圈的曲 线图形。地形图就是根据这个道理来表 示地貌的。
村庄、塔等主要的地物标,在开阔地区是准确 的,在隐蔽地区是表示大概位置。
地形图上所表示的国家测量三角点,水准点的
位置是精确的,可用来对图和寻找方位。
爱护图纸,注意图纸的伸缩
谢谢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常 以h表示。

《遥感技术》课件

《遥感技术》课件

城市规划
遥感技术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师获取详细的土 地利用信息,优化城市发展规划。
环境保护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监测森林覆盖率、 水质污染等环境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 保护。
自然灾害监测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地震、洪水、火灾等 自然灾害,提前预警并采取救援措施。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传感器接收地球表面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谱, 并将其转换成可视化的图像或数据,以用于分析和解译。
遥感技术的数据获取与处理
1
数据获取
通过卫星、飞机或其他遥感平台获取地球表面的图像和数据。
2
数据预处理
对原始数据进行校正、大气校正等预处理,以消除误差。
3
图像解译
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和人工解译方法,将图像转化为有用的地理信息。
4
数据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等方法,对遥感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解释。
遥感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超高分辨率
未来的遥感技术将实现更高的 分辨率,提供更详细的地表信 息。
新技术应用
无人机、深度学习等新技术将 进一步改进和拓展遥感技术的 应用。
可持续发展
遥感技术将更多地应用于环境 保护、气候变化研究等可持续 发展领域。
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个PPT课件,我们对遥感技术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为我们探索地球和解决问题提供 有力支持。
《遥感技术》PPT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 基本原理以及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同时还将展望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遥感技术简介

《地形图的判读》PPT课件

《地形图的判读》PPT课件

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几种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
50
A
B


200
150
250
100
250
300
山顶
陡崖
山脊
分层设色地形图
线深等
能力展示
1、下列四图中,表示河流流向正确的是( )

2、图中四条河流中,水速最慢的是 ( )
a
河流中分布有瀑布的是 ( )
地面起伏高度
边缘陡峭中间起伏小
500m以上
500m以上

200-500m
较小
和缓, 中间低四周高
200m以下


等高线
是海拔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等高线的绘制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c
从等高线的 数值来看,四周高,中间低
盆地
A

4、当地政府准备在此修一座水库,则坝址应选( ) A、1-2 B、1-3 C、2-3 D、2-4




提示:水库大坝一般选在河谷、山谷的狭窄地区。


5、计划修建一条甲村到乙村的公路应选择蓝色方案,还是绿色方案,为什么?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坡度较陡,沟谷幽深。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大,起伏和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上轮廓外的右面均有地物符号(图例)。
地形起伏判断
等高线越密,地形越陡;反之,等高线越疏,地形越平 缓
河流的位置和流向:水中小岛最尖部指向下游 等高线在河流一侧:靠近河流的等高线表示下坡方向,
反之为上坡方向 等高线横穿河流:上游的等高线表示上坡方向,反之为
下坡方向。
坡度判断
利用地形图上的坡度尺:地形图图廓的下方绘有坡度尺。当量取某段 道路的坡度时,先用两脚规(或纸条)量取图上两条等高线间的宽度, 然后移到坡度尺第一条曲线与底线间的纵方向上比量,找到与其等长 的垂直线,即可读出相应的坡度。如几条首曲线的间隔大致相等,可 一次量取2-6条等高线的间隔。量取几条等高线,就在坡度尺上相应 的曲线上比几条,然后读出相应的坡度。
三、地物特征法
有些地物因阳光、气候等的影响,形成了某种特征,可用于概略地 判定方位。
1.独立大树:枝叶较茂密,树皮较光滑的是南面;枝叶较稀疏, 树皮较粗糙的是北面。
2.独立大树的树桩年轮:通常北面的间隔小,南面的间隔大。 3.突出地面的物体:如土堆、土堤、田埂和建筑物等,通常南面
干燥,青草茂密,冬季雪融化较快;北面潮湿,易生青苔,冬季雪 融化较慢。凹陷物体如土坑、沟渠,以及林中空地的特征则相反。 4.我国北方较大庙宇的正门,农村房屋的门窗多向南开。 5. 坡度缓的朝西北,陡的朝东南。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有其不同的特征,因此,利用地物特征判定 方位时,应多种方法结合运用,并注意调查当地的特殊规律,以避 免错误。
A点的平面直角坐标是:X=38488000,Y=2627000
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线
定义:将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点连成的闭合 曲线称为等高线,亦称水平曲线。
等高距
定义: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实地垂直距离叫等 高距。
等高距越小,等高线越多,地貌表示越详细; 等高距越大,等高线越少,地貌表示越简略。
等高线种类
首曲线(基本等高线):按规定的等高距,图上用 细实线表示。1:1万地形图上是2.5米一条。
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 地图投影的分类
按变形性质分类
等角投影 等积投影 等距投影
按构成方法分类
几何投影 非几何投影
按照投影面积与地球相割或相切分类
割投影 切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
又称横轴墨卡托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示意
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分带
地图投影选择的几个原则:
1.任何地图投影均有变形。 2.等形投影保持小区域内不变,但任何一种投影不能
保证大范围内的不变。 3.等面积投影保持同比例的情况下面积不变。 4.等距离投影保持某种距离上下不变,但任何一种投
影均不可能保持一幅地图上任何两点的距离均是不变 的。 5.等方向投影保持地图上的方位角与真实方位角相同 。
第七章 地形图的识图用图
比例尺
我国地形图的常用比例尺:1:1万、1:2.5万、1:5 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
在图纸大小不变情况下,比例尺越大,颜色越多,图 中所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所含信息越多,精度越高。
地图投影
基本概念
地图投影就是指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
利用等高线间隔:地形图如果采用统一规定的等高距,当两条相邻首 曲线的间隔为1 mm时,则相应现地的坡度约为12度。如果间隔大于 或小于1 mm,只要用间隔的毫米数除12度就可以得出实地坡度。如: 相邻两条首曲线的间隔为2mm,则坡度为6度。但若坡度超过30度时, 则因估算误差较大,不宜采用此法。
地图的实地方位确定
距离量算
用直尺或角规量取所求两点的图上长,然后按 公式求出实地实际距离。
实地实际距离=图上长*比例尺分母*(1+改正率)
面积的投影进行面积计算,而数据在存储时可以使用 另外一种投影。
上图是1:1万地形图,西安80坐标系。
A点的经纬度是: 北纬=23°45′00″-0.6*(23°45′00″-23°42′30″) /4.6=23°44′40″
东经=113°52′30″+0.8*(113°56′15″-113°52′30″)/6.4 =113°52′58″
投影和坐标系统选择的一般原则:
1.在经常需要投影变换而且覆盖面积较大的情况下, 应该使用地理坐标系统。
2.笛卡儿坐标系统对于小面积和一个固定的坐标系最 为适合。
3.根据研究区的形状来选择变形最小的投影。 4.如果有地区标准的话,应该使用地区标准。 5.如果研究区的面积很重要时,可以考虑使用一种等
高程、高差
我国规定,把“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作 为全国统一的高程起算面,称为“1956年黄 海高程系”。从这个基准面起算的高程叫真 高,也叫海拔。地貌、地物由所在地面起算 的高度,叫比高。起算面相同的两点间高程 之差,叫高差。
高程 判读
地形识别
地面上的地物,在地图上是用统一规定的符号结合注 记表示的,这些符号称地物符号。它是构成地图的重 要因素,是地图的语言。根据地物符号和注记,可以 识别出实地地物的种类、性质、形状和分布情况。
计曲线(加粗等高线):每隔四条首曲线加粗描绘 一条粗实线。1:1万地形图上是10米一条。
间曲线(半距等高线):1/2等高距描绘的细长虚线, 用以显示首曲线不能显示的局部地貌。1:1万地形 图上是1.25米一条。
助曲线(辅助等高线):1/4等高距描绘的细短虚线。 1:1万地形图上是0.625米一条。
一、指北针法:把指北针放平,待磁针静止后,磁针涂有荧光粉 的一端(或黑色尖端)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如果面朝北,则 背后是南,右边是东,左边是西。
使用指北针前,应检查磁针是否灵敏。使用时应避免靠近高压线 和钢铁物体,在磁铁矿区和磁力异常地区不能使用。
二、太阳法:一般在当地时间6时左右,太阳在东方,12时在正 南方,18时左右在西方。根据这一规律,便可概略地判定方位。 准确来说,一年当中,只有春分(3.21日)和秋分(9.23日)从 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春秋天太阳出于东方,落于西方;夏 天太阳出于东北,落于西北;冬天太阳出于东南,落于西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