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票币的发展进程
第一套到第五套人民币资料讲课讲稿

第一套到第五套人民币资料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入战略进攻以后设计生产的。
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
首批设计的7个卷别票样是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审查批准的。
因当时通货膨胀严重,无价高涨,没有发行辅币,也没有发行金属硬币。
第一套人民币的印制发行保证了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需要,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币就跟到哪里,最终成为全国统一的,唯一的合法货币,清楚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近百年的外币。
金银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币制混乱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
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票币特征由于受战争环境和解放初期经济困难等条件限制,这套人民币采取多地区分散设计、制版印制和分地区就近发行的办法,因此票面图案的主题思想不突出、不明确、既有反应工农业生产的劳动场面。
也有反应交通运输的场景、名胜古迹等;钞票种类多,面额种类差别大,最小面额1元,最大面额达50000元。
票面“中国人民银行”六字是当时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应南汉宸之邀题写的。
印制特点解放区印钞厂承担了大部分票劵的设计和印制任务。
解放后接管京、津、沪、汉、渝等大城市的印制厂也先后承担印制任务。
印制技术从石印、凸印(脚蹬圆盘机)、胶印、凸印到胶版,凸版套合均有,油墨、纸张就地取材,导致印制质量参差不齐,有的钞票相当精美,有的比较粗糙。
发展历程(一)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一套人民币1947年夏季,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地方部队和人民群众的配合下。
取得了重大胜利。
从全国总的形式看,陇海路以北各解放区已经巩固而且逐健连成片。
各地区贸易联系,物质交流日益发展,而货币币制不统一、货币的比价不固定成了贸易往来的重大障碍,也给野战军的机动作战造成巨大困难。
秋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军大举反攻以后,各解放区获得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并且逐步练成大片。
1947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批准华北财经会议决议,华北、华西和华东三大解放区之间首先进行了货币的统一工作和兑换比价,使翼南银行、晋察翼边区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币按固定比价统一流通。
我国货币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我国货币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1. 货币萌芽阶段(先秦时期)
在远古时期,人类社会采用了以物易物的直接交换方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特殊的等价物作为一般等价物,如贝壳、玉石等,这标志着货币的萌芽。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铜铁器被广泛用作货币。
2. 铜钱时代(秦汉至隋唐)
公元前前3世纪,秦统一六国后铸造了圆形孔钱,标志着我国货币正式步入铜钱时代。
汉代重铸五铢钱,成为长期通行的主要货币。
隋唐时期,出现了开元通宝、永徽重宝等名钱。
3. 纸钞货币时期(宋元明清)
北宋时期,由于铜钱贬值,政府开始发行交子和会子,为纸钞货币的雏形。
元代正式发行纸钞交子。
明清两代均沿袭纸钞制度,并出现了一些地方钞。
4. 近代货币时期(1840年至1949年)
鸦片战争后,洋钱(主要是银元)流入中国大量使用。
1935年发行了法币,但由于战乱无法统一管理。
1948年发行人民币,为新中国货币制度奠定基础。
5. 新中国人民币时代(1949年至今)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华北根据地发行第一套人民币。
1955年发行第二套人民币。
1962年发行第三套人民币。
1987年发
行第四套人民币。
2005年发行第五套人民币。
我国货币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实物货币到铜钱,再到纸钞货币,最后发展到统一的人民币制度,见证了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进步。
人民币知识点总结

人民币知识点总结一、人民币的基本概念1、定义: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和管理。
2、单位: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角、分为辅币单位。
1 元= 10 角,1 角= 10 分。
二、人民币的发行历史1、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于 1948 年 12 月 1 日,统一了各解放区的货币。
2、第二套人民币:1955 年 3 月 1 日发行,对旧币进行了改革和调整。
3、第三套人民币:1962 年 4 月 20 日开始发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4、第四套人民币:1987 年 4 月 27 日发行,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5、第五套人民币:1999 年 10 月 1 日发行,至今仍在流通使用,不断进行改版和优化。
三、人民币的票面特征1、图案设计: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伟大成就等。
2、防伪技术:包括水印、安全线、凹印技术、荧光油墨等多种手段,不断提高防伪能力。
四、人民币的流通和管理1、流通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广泛流通,是经济活动中的主要支付手段。
2、货币回笼与投放: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人民币的流通量,以保持货币市场的稳定。
3、反假币工作:严厉打击制造、贩卖假币的犯罪行为,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五、人民币的汇率1、汇率形成机制:逐步从固定汇率制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转变。
2、汇率对经济的影响:影响国际贸易、资本流动、物价水平等方面。
六、人民币的国际化1、进程:近年来,人民币在国际结算、储备货币等方面的地位不断提高。
2、意义: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金融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七、爱护人民币1、正确使用:不故意损坏、涂鸦人民币。
2、妥善保管:防止人民币受潮、火灾、被盗等情况。
八、人民币的未来发展1、数字化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货币可能会对人民币的形式和使用方式产生影响。
2、国际地位提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
中国纸币的发展史

中国纸币的发展史中国最初的货币是原始社会末期使用的海贝。
公元前200多年出现了金属货币和铸币。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建立后,统一了币制,以黄金和方孔圆形的铜钱流通全国。
最早的纸币是北宋(960年-1127年)时期的交子。
宋代铜钱和铁钱并用,四川地区则专用铁钱。
当时,四川是盐、茶、丝绸的重要产地,货币流通很大,但铁钱非常笨重,大钱一千枚重二十五斤,买一匹罗需中钱二万枚,重二百六十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铁钱不便流通的弊病越来越突出,因而宋真宗时(997& mdash;1022)成都有十六家富商共同印制发行了代替铁钱的纸币—交子。
交子上面印有房屋、树木、人物等图案,还有签押作为暗记。
交子可以兑换现钱,也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交子向交子铺兑换现钱时,须交一定数量的佣金。
新旧交子三年兑换一次。
后来,由于交子铺的富商挪用吞没现钱,交子的兑换不能保证,常引起争讼,官府遂禁止商人发行。
1023年(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交子。
交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发展的重大进步,在经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南宋、元、明、清各朝也都发行和使用纸币,不过,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纸币的流通面并不广,尚不能完全代替金属货币。
中国纸币的大量发行和使用,是近代以后的事情。
民国时期纸币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昏庸腐朽、丧权辱国的清朝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一页。
辛亥革命前已在国外发行铸饷券,为了军事开支的需要,又发行了军事用票等纸币。
辛亥革命胜利后,于民国初年,原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把交通银行定为国家银行,先后发行兑换券,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于1916年停止了兑现承诺,1924年,在广州设立中央银行代理国库,履行国家银行职能,发行货币。
此外。
经国家核准的普通商业银行也发行了钞票,各省省地方金融机构也先后发行了地方钞票。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
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
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
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11万亿美元。
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
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
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
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
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
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拓展,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资产池”。
人民币发展史全知识版本2014

该套人民币特点:A)无国徽图案 B)纪年方式有民国纪年和公历纪年。
董必武为第一套人民币题字
第一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南汉宸 在南汉宸同志再三请求下,董 必武在一张白纸上横竖写了 “中国人民银行”,“中华民 国”,“壹、贰、伍、拾、佰、 仟、万圆”,“一、二、三、 四、五、七、八、九、十、年” 等许多字,有些字加“贰”字 还写了几种不同的写法。这些 字经过南汉宸筛选,后来就出 现在第一套人民币上了。董必 武的字被称为“柳体”,刚劲 挺拔,俊俏舒逸,为第一套人 民币增添了不少色彩
第二套人民币——时代币种
1955年3月1日发行-1964年退出市面流通
历史名称:时代币种
市场价位:40-60万、张数: 15张 币王:大黑十(市值20-30万) 面值: 10、5元(3)、(黄五元5-14万)(红五元2-3 万)3元(4-7万)、2、1(2)、0.5(2)、0.2、0.1、 5分、2分、1分
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 (二)
解放前夕,全国已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银行30余家, 发行各种票面货币257种。1947年7月,在华北财 经办事处主任董必武的提议下,经中央同意,开始 组建中央银行,在华北、西北、华东三大解放区准 备发行统一货币,当时很多人建议用“联合银行”、 “解放银行”以及“全国解放银行”等名称。后来 晋察冀边区银行的副总经理何松亭建议,采用“中 国人民银行”这样一个名字。1947年10月,董必武 致电中央,未来的中央银行定名为“中国人民银 行”。经中央批准之后,决定用“中国人民银行” 这个名称。
人民币的发行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 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
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 (一)
在中国革命过程中,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金融史 上有3个不可磨灭的里程碑。一个是1932年江西瑞 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第二是1941年延 安的陕甘宁边区银行,第三个就是1948年12月1日 在石家庄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货币的发展史

第五版人民币
1999年10月1日,中 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 第五套人民币,共有 1角、5角、1元、5元、 10元、20元、50元、 100元八种面额,其 中1角、5角、1元有 纸币、硬币2种。第 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 流通需要,增加了20 元面额,取消了2元 面额,使面额结构更 加合理。
第一版人民币
1948年12月1日,中 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 行第一套人民币,共 12种面额62种版别, 其中1元券2种、5元 券4种、10元券4种、 20元券7种、50元券7 种、100元券10种、 200元券5种、500元 券6种、1000元券6种、 5000元券5种、10000 元券4种、50000元券 2种。
乾元重宝
安史之乱后,唐 肃宗为对付财政 困难、铸造大钱, 称“乾元重宝”。
会昌开元
晚唐唐武宗废佛, 取佛铜大量铸 “会昌开元”钱, 使延续了半个世 纪的通货紧缩现 象才有所缓和。
(四)货币的转折。
• 两宋“年号钱”、“御书币”与“纸币” 。
• 元代币制以纸币为主 。
• 明朝由纸币政策转 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体系。 • 清朝铜钱,纸币和机制币 。
• 隋朝“五铢钱”。
西汉五铢钱
汉武帝即位后, “外事四夷,内 兴功利”急需开 辟财源。同时郡 国自由铸钱,造 成币制混乱,物 价上涨,威胁中 央财政。于是汉 武帝公元前118年 下令废除汉初郡 国制币权,改由 中央统一铸币。
“大泉五十”是 王莽上台后为解 决经济危机而铸 行的一种大钱。 “泉”是“钱” 字的借用。王莽 相信纬学说,在 他夺取刘姓天下 后,为讳忌“刘” 字,刘字由卯、 金、刀三字组成, 故钱文中不用 “金”字而用 “泉”。
尖首之分,也是我国早期一种青铜铸币。
燕明刀
中国货币大致发展史

中国货币大致发展史
中国货币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商朝的贝壳和铜器,但真正的纸币出现在唐朝。
唐朝的“飞钱”是中国最早的纸币,主要用于商业交易。
到了宋朝,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的使用更加广泛,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制度。
元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纸币大量发行,导致通货膨胀严重。
明朝初年,朱元璋实行了严格的货币政策,恢复了铜钱的使用。
清朝时期,银两和铜钱并行使用,但由于外国势力的侵入,银元开始在中国流通。
民国时期,银元成为主要货币,但由于战乱频繁,货币制度混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国的法定货币。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逐渐提高。
现在,中国的货币体系以人民币为主,同时还有各种外币和电子货币。
中国货币的发展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5月山东社会科学SHANDONG SOCIAL SCIENCES收稿日期:2012-05-23作者简介:段小丽,新疆巴州人民银行工作人员。
浅议人民币票币的发展进程段小丽李红梅(新疆巴州人民银行,新疆巴州841000)[摘要]本文以我国革命战争时期金融组织的成立及货币发行为背景,回顾了人民币诞生的过程及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票币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人民币;票币;进程[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2]专辑-0093-02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党的金融事业也随之踏上征程,货币发行从最初用白布印制的票币发展到如今各种材质的人民币票币,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革命战争时期货币的发行及意义(一)萌芽1926年10月,柴山洲特区第一农民银行在湖南衡山县柴山洲特区成立,并发行了用白布印制的票币。
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最早的人民金融组织和发行的最早的货币。
(二)土地革命时期从1927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组织如星星之火在各个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发展壮大,如上杭县蛟洋区农民银行、海陆丰劳动银行、东固平民银行等,发行了加盖“劳动银行”印章的纸币、带“工”字的银元、铜板票和纸币,有的还铸造过银币、铜币。
闽西工农银行发行过1元、2角、1角的纸币。
(三)抗日战争时期在八年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成立了15家银行,并各自发行货币。
如1937年10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组为陕甘宁边区银行,于1938年6月开始发行光华商店代价券,面额为2分、5分、1角、2角、5角,期间发行的最大面额为7角5分。
(四)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根据地的15家银行有的合并,有的撤销。
1947年秋,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各个解放区逐渐连成片,解放区开始在本地区内部统一货币。
1948年12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成立,新中国统一的货币———人民币诞生。
二、人民币纸币的发展历程(一)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主要生产于1948年12月至1950年8月,共有12种面额、62个票种,最小面额为1元,最大面额为5万元,但5万元的钞票没有发行。
拾元正面左侧是农民车水,右侧是矿井场区;贰拾元正面左侧是农民牵驴驮货,右侧是火车在铁道上行驶;伍拾元正面左侧是毛驴井边车水,右侧是煤矿的煤车。
其它票种也都沿用这种工农业生产的结构。
钞票上“中国人民银行”和一些数字是由董必武书写。
这套纸币的印刷工艺以胶印为主,也有少量石印和部分凹印。
由于它是战时的产物,带有很大的过渡性质,面额大、票种多,防假能力低,流通使用不便,因此,1950年8月停止生产。
第一套人民币是在战争年代为统一各解放区货币,适应解放战争胜利发展,迎接新中国的成立而产生的,在中国金融货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第二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主要生产于1952年至1962年之间。
全套纸币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种面额、13个票种。
1-3元分别采用了北京天安门、延安宝塔山和井冈山龙源口的图景,反映了中国革命的三个里程碑。
5元和10元采用了民族大团结和工农联盟的图案,体现了新中国立国之本。
辅币中的分币以工业、交通为主题,反映祖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角币则反映发展农业机械化、搞好生产、建设工业的场面。
花边图案采用中国古代建筑彩绘和石雕装饰形式,表现中国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
背面有汉、藏、维、蒙4种民族文字,并采用深浅线纹彩带相连,正中悬有国徽,象征着民族团结。
在印刷工艺上,除分币是胶印外,其它均采用胶凹套印。
第二套人民币的发行,是人民币币值进一步稳定的表现,是国民经济日益增强的象征。
39(三)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20日发行,共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种面额、8个票种。
10元正面为“人民大会堂”,象征人民参政议政、当家作主,俗称“大团结”,5元正面为炼钢工人,2元正面为车床工人,1元正面为女拖拉机手,5角正面为纺织厂生产,2角正面为武汉长江大桥,1角正面为“干部参加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正面装饰完全摆脱对称边框等形式,少数民族文字改为蒙、藏、维、壮文4种。
背面则以花卉、草木、森林等大地园林化的景象作为图案装饰。
第三套人民币票面图景的主题反映了中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情景。
整个票面设计活泼、美观、大方,富有民族风格。
印刷工艺采用平凸凹多色接线、套线新技术,使地纹的色调柔和、变化多端。
主币一律使用国产高级水印钞票纸,其防假性能接近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第三套人民币是第一套用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印钞专用设备印制的符合中国民族风格、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纸币。
(四)第四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生产于1987年4月至1997年4月,共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九种面额、14个票种。
正面从1角到10元分别为14个民族的人物头像;50元采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头像;100元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领导人头像(俗称“伟人头”)。
背面主景,角票是民族图案衬托国徽;元票表现祖国大好河山,采用长城、南海一柱、长江三峡、珠穆朗玛峰、黄河壶口、井冈山等气势雄伟的著名景观。
各种装饰花纹为中国各民族民间花纹图案。
在印制技术方面,充分发挥中国雕刻技术和接线印刷的特点,以手工雕刻为主,把手雕和机雕结合起来。
在印刷方面,于不同票种上分别采用平、凸、凹多种多色接线新技术,印刷技术难度较大,防假能力较强。
第四套人民币是我国第一次发行大面额人民币,主票币正面第一次采用盲文符号,也是我国首次采用伟人头像作为货币正面图案的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的发行充分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精神焕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
是我党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形象表现,同时也记录和歌颂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
(五)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共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八种面额。
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需要,增加了20元面额,取消了2元面额和2角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合理。
各面额货币正面均采用毛泽东主席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中国著名花卉图案如兰花、水仙花、月季花、荷花、菊花和梅花,使此版人民币外观典雅,古朴而不失时代感。
背面主景图案分别选用了人民大会堂、布达拉宫、桂林山水、三峡、泰山和西湖。
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我们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伟大的民族文化。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8月31日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2005年版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纸币。
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主图案与1999保持一致,对防伪特征进行了调整。
第五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完全独立设计与印制的货币,说明我国货币的设计印制体系已经成熟,完全有能力自主完成货币的设计、印制任务。
第五套人民币印制技术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且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是一套科技含量较高的人民币。
三、日益丰富的票币种类以下,作者例举两种加以说明。
(一)普通硬币普通硬币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硬币,至今共发行有四套。
第一套硬币均为分币,从发行时间上看当属于第二套人民币的一个币种,至今仍在使用。
这套铝质硬分币流通至今已50余年,在流通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套硬币从1955年开始铸造,于1957年12月1日正式发行,有壹分、贰分、伍分三种面值。
呈圆形,边有齿,材质为铝镁合金。
正面图案均为国名和国徽,背面图案由麦穗、面值和发行年份组成。
第二套硬币于1980年4月15日发行,从时间上来看当属于第三套人民币。
第二套硬币有壹角、贰角、伍角和壹元四种面值,呈圆形,边有齿,材质以铜、镍等有色金属为主。
壹角、贰角、伍角硬币,正面图案均为国名和国徽,背面图案均为麦穗、面值和发行年份。
壹元硬币正面图案为国名、国徽和发行年份,背面图案为万里长城和面值。
该套硬币到1986年底共有七个不同年份的硬币,并于2000年7月1日起停止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第三套新版硬币从1991年开始铸造,于1992年6月1日起在全国发行,也应属第三套人民币。
第三套硬币有壹角、伍角、壹元三种面值,在1991年至2000年间共有十个不同年份的硬币发行。
该套硬币均呈圆形,材质壹角为铝镁合金,采用内九边形;伍角为黄铜合金,边形为间断丝齿;壹元为钢芯镀镍,边形为无丝齿外形。
这套硬币的图案设计注重货币特征和结构艺术的有机结合,正面图案均以国徽为主景,国徽下边有国名和铸造年份,国徽上方增加汉语拼音国名。
背面图案在突出货币面值的同时,分别表现了牡丹、梅花和菊花三种深受民众喜爱的花卉。
第四套硬币从1999年开始铸造,从年份上来看,属于第五套人民币。
2000年10月16日先发行99年新版壹元、壹角币二种,2002年11月18日发行新版伍角币。
第四套硬币均呈圆形,材质壹元币为钢芯镀镍,币外缘为圆柱面,并印有“RMB”字符标记;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外缘为间断丝齿;壹角币为铝合金,边无齿。
自2005年8月31日起,发行05版年号壹角币,材质由铝合金改为不锈钢。
该套三枚硬币正面图案均突出面值,面值上方为“中国人民银行”行名,正式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为流通硬币的发行银行。
下方为发行年份。
背面图案分别为菊花、荷花、兰花及行名(下转第133页)49定责令限期改正,将其纳入正常的固定业户管理。
对申请代开普通发票金额较大的,事后管理员要对其货物来源、当次经营活动相关情况等进行实地核查。
(三)对于代开普通发票上的一些政策规定必须尽快明确明确对于依法不办理税务登记临时取得收入的界定。
建议一是规定依法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标准内容;二是明确规定,依法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在一定期限内(一个月或一年)申请代开发票不超过一定次数或金额的,对其临时取得收入,由税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代开。
三是对非增值税纳税人临时取得收入代开发票的界定。
(四)严格代开发票条件审核对申请代开普通发票的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为其代开发票。
一是对已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连续3个月或半年内有3个月代开发票金额超过其月核定销售额的、当月代开发票累计金额超过5000元的,不得继续为其代开发票,主管税务机关按规定调整其月核定销售额后,为其办理增购发票手续,由纳税人自领自开;二是对具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未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其代开发票,并督促其办理税务登记;三是对查验无货物,物品品名(或劳务服务项目)和数量与申请表不符,货物所有者与申请开票人不符,认定购销业务不真实的,不得为其代开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