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人民币的发展

合集下载

我国五套人民币发行史追溯

我国五套人民币发行史追溯

我国五套人民币发行史追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进行过5套人民币的发行,每次发行都会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相应增加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1、发行背景第一套人民币是在统一各解放区货币的基础上发行的。

1948年,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解放了祖国大片土地,华北、西北、东北各解放区已连成一片,发展生产、商品贸易等都要用钱、花钱、收付货币,但由于当时各解放区发行的货币不统一,货币比价不固定,货币间相互兑换十分繁难,迫切需要发行一种独立、统一、稳定的货币。

2、发行券别与版别第一套人民币发行时间从1948年12月1日至1953年12月止,期间共发行12种券别,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和50000元券。

有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3、特点第一套人民币带有明显的战争时代色彩。

一是印制质量粗糙,印制技术、工艺不统一,纸张易磨损;二是票面设计图案比较单调,色彩变化少;三是票券的面额、版制种类繁多;四是面额大(最大的50000元),单位价值低,在流通中计算时以万元为单位,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不便;五是票券防伪功能差。

1、发行背景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统一全国货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开始发行的。

50年代初,医治了战争创伤,制止了通货膨胀,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工农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市场物价趋于稳定,货币制度也相应巩固和健全,一个独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已建立起来。

但是,由于解放前连续多年的通胀遗留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除,加上第一套人民币面额大、种类多、质量差、破损严重等弊病,国家决定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

人民币发展历程简析

人民币发展历程简析

人民币发展历程简析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自1949年建国以来,人民币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

本文将简要分析人民币发展历程。

1.货币改革时期(1949年-1955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实行了货币改革,废除了国民政府时期发行的各种纸币,实行了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

在这一时期,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人民币的发行量不断增加。

2.计划经济时期(1956年-1978年)
在这一时期,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人民币的发行量和货币政策主要由国家计划委员会负责。

由于经济建设需要,人民币不断增发,但通货膨胀压力不大。

3.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现在)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人民币的地位也得到提升。

在这一时期,人民币经历了多次改革,包括汇率制度改革、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等。

2005年,中国开始实行汇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也逐步实现了可自由兑换。

总之,人民币发展历程与中国经济发展密不可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 1 -。

中国五套人民币的历史以及简介

中国五套人民币的历史以及简介


第三套人民币是集体创作的成果。1959 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着手成立美术、印制专 家组成的设计组,有美术专家罗公柳、周 另钊、侯一民,印制设计专家张作栋、沈 乃庸等人,由他们集体设计第三套人民币。 新颖的设计与先进的技术结合使第三套 人民币的发行取得了极大成功,使我国印 钞工业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不但结束了依 靠外国印制货币的历史,而且为后来替第 三世界国家印制钞票创造了条件。 • 图片见下页
中国五套人民币的历史以及简 介
2013级 注资二班 李睿妍 1321412040
关于第一套人民币
• 第一套人民币在我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改变了近百年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下混 乱的货币体系,实现统一,支援了全国解放战 争和人民政权的建立。 • 它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 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 外币、金银币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 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经济恢 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 第五套人民币做工细致,图案精美,六种 币值中分别择中国一种传统名花图案置于 纸币中央,使此版人民币外观典雅,古朴 而不失时代感。另外~
第一套人民币的质量现在看来是较粗糙的,这 是当时条件有限所致。印制上有胶印、石印,纸 张、油墨所用材料也不统一。总的来看,大面额 票面好于小面额,后期好于前期。票面图案也较 单调,表现内容简单,色彩变化少。票面上的: “中国人民银行”六字是由董必武同志书写,票 版由晋冀边区印制局王益久、沈乃庸设计。
关于第四代人民币
• 第四套人民币设计受当时政治气候影响,举棋不定拖延过 久。本应在第三套人民币发行后10年左右出台的第四套人 民币,实际上却间隔了近30年时间。1968年7月,第四套 人民币的设计开始提上日程,设计主题要求表现“文化大 革命”内容。1970年又提出表现“战备”的画面并标有语 录。1973年至1975年研究时要求表现工农兵的英雄形象及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等内容。1975年12月国务院又批 示:新版人民币的设计“放一放再说”。1976年5月国务 院又指示“新版人民币的事暂时不要办了”,使设计工作 暂告一段落。 粉碎“四人帮”之后,第四套人民币的设 计工作又重新提上了议事日程。1977年11月,中国人民银 行总行再次报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方案,提出第四套人民 币的设计原则。

建国前后人民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建国前后人民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建国前后人民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人民币制度的诞生人民币制度诞生于战火纷飞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撕毁国共合作宣言,悍然发动内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处于被封锁、包围、分割的状态,为了自力更生地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各解放区银行纷纷发行地方性的流通货币,用以防止国民党货币的入侵,保护人民群众的物质财富。

在战争环境下,解放区货币制度存在发行和流通不统一的缺点。

因为各个解放区在经济上是保持独立的,不可能发行整个解放区的统一货币,各种地方性的货币不能相互流通。

由于发行的分散性,解放区的地方性货币价值不同,比价经常发生变化,币值难以稳定。

随着解放区的不断开辟和扩大,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有所增强,多元化货币流通的格局影响到解放区之间的物资交流和战争供给,因此客观上要求货币发行和流通由分散走向统一,以适应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需要。

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从防御转入进攻阶段,华北地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后方,担负着推翻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任务。

4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成立华北财经办事处及任命董必武为主任的决定。

次月,华北财办筹备处召开华北财经会议,这是为准备反攻而召开的第一次有众多解放区参加的具有深远影响的会议。

会议决定各个解放区货币的兑换比价,可以相互流通,向统一发行过渡,并积极筹建全国性的银行。

10月1日,董必武致电中央时提出:"银行的名称拟定为中国人民银行"。

8日,经中央同意后,即成立南汉辰为主任的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

24日,中共中央华北财经办事处正式成立,统一领导华北各解放区的财经工作,同时,中共中央批准华北财经会议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具体着手货币的统一事项。

1948年以后,各解放区逐渐连成一片,邻近的解放区开始统一行政区划,统一财政和银行。

例如,1948年1月陕甘宁边区与晋绥边区合编为西北解放区,陕甘宁边区银行并入晋绥边区的西北农民银行。

5月,华北解放区决定,晋冀鲁豫边区的冀南银行与晋察冀边区的晋察冀边区银行合并成立华北银行总行。

人民币发展史:五套人民币的历史

人民币发展史:五套人民币的历史

人民币发展史:五套人民币的历史作者:邹平来源:《中国防伪报道》2015年第08期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是从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开始发行到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使用(其中10000元和50000元面额在1955年4月1日就已停止流通)。

第一套人民币是在统一各革命根据地货币的基础上发行的。

发行统一的货币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革命根据地货币是在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被敌人分割封锁的情况下产生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就开展了统一货币的工作。

如华中解放区发行统一的华中币,收回和统一原来新四军开辟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发行的多种名称不同和市值不等的地方货币。

其它解放区也采取了类似的统一货币的措施。

但是,在各解放区统一货币工作尚未完成时,国民党反动派就发动了全面内战,解放区许多地方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统一各解放区货币工作不得不暂时停止。

1947年夏,解放区战争进入我人民解放军胜利反攻阶段,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在各解放区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取得了一个个重大胜利,为了各解放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华北、西北、华东解放区逐步连成一片,各解放区之间贸易联系、物资交流日益发展。

但是各地货币不统一,货市比价不固定,成为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的重大障碍,给野战军的机动作战带来很大困难。

因此,迫切需要改变各解放区货币版别多、种类繁杂、比价不同、相互折算不便的状况,统一各解放区货币。

1947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华北财经办事处成立,统一领导华北区财经工作,并着手开展统一货币工作。

不久,晋察冀边区银行币停止发行,冀南银行币成为华北解放区的统一货币。

1948年1月,西北解放区停止发行陕甘宁边区银行币,西北衣民银行币成为西北解放区的统一货币。

10月,山东解放区北海银行币与华北解放区货币相互流通。

11月,华北解放区统一流通北海银行币。

从此,北海银行币成为山东和华中各解放区的统一货币。

1948年底,全国各解放区除中原、东北等解放区自成独立货币体系外,华北、西北、华东三大解放区货币统一工作基本完成。

人民币发展历史

人民币发展历史
11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亲自审查了第二套人民币整个设计方案在设计时也采纳了周恩来提出的许多具体的修改意见第二套人民币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风貌在印制工艺上除了分币外其它券别全部采用胶凹套印凹印版是以我国传统的手工雕刻方法制作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栺其优点是版纹深墨层厚有较好的反假防伪功能
人民币发展历史
第四套人民币是筹划设计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从1967年1月央行提出设计第四套 人民币的设想,到1985年5月定案,历时18年,这期间经历了文革期间曲曲折折,排除了 各种极左干扰,最终才避免了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上的灾难。重新设计过的50元正面用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头像,背面用黄河图,100元正面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 德四位领袖像,背面用井冈山全景,并将两张票券作为第四套人民币的配套面额。
为了改变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过大等不足,提高纸质和印 制质量,进一步健全我国货币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 年3月1日起至1962年4月20日陆续发行发行第二套人民币, 回收第一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10000。 第二套人民币共11种面额、13种版别,1分、2分、5分、 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
“ 土 豪 金 ” 防 伪 技 术 分 析
硬币正面
第四套硬币
硬币的背面花卉系列为主题
兰花1角,材质是铝锌合金(1999-2004),2005年开始材质为不锈 钢;荷花5角,2002年开始材质是钢芯镀铜;菊花1元,1999年开始 材质是钢芯镀镍。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历史
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分散的各 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亟需一种统 一的货币替代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区货币。 为此, 1947年8月,时任华北财经办事处主任的董必武 向中共中央提出筹建中央银行、统一经济发行货币。

建国后人民币的发展

建国后人民币的发展

第二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设计主题思想明确,印制工艺技术先进, 主辅币结构合理,图案颜色新颖。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新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风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战斗 历程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主题思想。在印制工艺上除了分 币外,其它券别全部采用胶凹套印,凹印版是以我国传统 的手工雕刻方法制作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优点是 版纹深、墨层厚,有较好的反假防伪功能。
第五套人民币图
样 票 样 票
样 票
样 票
第五套人民币图
样 票
样 票
第四套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 的创新和突破。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中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的主题思想。在设计风格上,这套人民币保持和发扬了 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特点,主币背面图景取材于中国名胜古迹、 名山大川,背面纹饰全部采用富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图案。在 印制工艺上,主景全部采用了大幅人物头像水印,雕刻工艺 复杂;钞票纸分别采用了满版水印和固定人像水印,它不仅 表现出线条图景,而且表现出明暗层次,工艺技术很高,进 一步提高了中国印钞工艺技术水平和钞票防伪能力。
第三套人民币图
样 票 样 票
样 票
样 票
第四套人民币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中国的货币制 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中国人民银行自 1987 年 4 月 27 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共有 1 角、 2 角和 5 角、 1 元 、 2 元 、 5 元 、 10 元 、 50 元 、 100 元 9 种 面 额 , 其 中 1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与第三套人民币相比, 增加了 50 元、100 元大面额人民币。为适应反假人民币工 作需要, 1992 年 8 月 20 日,又发行了改版后的 1990 年版 50元、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线。

中国现代钱币-高金勇

中国现代钱币-高金勇

各种券别结构,经过调整,进一步趋于合理, 各种券别结构,经过调整,进一步趋于合理,加之 纸币、硬币品种丰富, 纸币、硬币品种丰富,更加方便人民群众和市场货 币流通的需要。 币流通的需要。
发行背景
第四套人民币是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 第四套人民币是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 商品零售额大幅增长, 商品零售额大幅增长,货币需要量大 量增加的情况下发行的。 量增加的情况下发行的。第四套人民 币的发行使我国货币制度更进一步得 以完善。 以完善。
第一代人民币
• 发行背景 第一套人民币是在统一各解放区货币的基 础上发行的。1948年,人民解放军以排山 倒海之势,解放了祖国大片土地,华北、 西北、东北各解放区已连成一片,发展生 产、商品贸易等都要用钱、花钱、收付货 币,但由于当时各解放区发行的货币不统 一,货币比价不固定,货币间相互兑换十 分繁难,迫切需要发行一种独立、统一、 稳定的货币。
体现了当时的建设方针和我国特有 的民族风格
采用了手雕与机雕相结合等多种先进技术, 采用了手雕与机雕相结合等多种先进技术,印制精 对各券别近似图案颜色进行调整, 细,对各券别近似图案颜色进行调整,使不同面额 钞券有所区别, 钞券有所区别,既方便使用又美观大方
体现了我国全部自行印制钞券的能力, 体现了我国全部自行印制钞券的能力,实现了从设 制版到纸张、原材料、印制设备全部国产化, 计、制版到纸张、原材料、印制设备全部国产化, 同时,由于油墨、纸张、制版、印刷等技术的提高, 同时,由于油墨、纸张、制版、印刷等技术的提高, 进一步增强了防伪性能
第三套人民币票面设计图案比较集中地 反映了当时中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 反映了当时中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 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的方针。 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的方针。在 印制工艺上, 印制工艺上,第三套人民币继承和发扬 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风格。制 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风格。 版过程中,精雕细刻, 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 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 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 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 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票面纸 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 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设计主题思想明确,印制工艺技术先进, 主辅币结构合理,图案颜色新颖。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新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风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战斗 历程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主题思想。在印制工艺上除了分 币外,其它券别全部采用胶凹套印,凹印版是以我国传统 的手工雕刻方法制作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优点是 版纹深、墨层厚,有较好的反假防伪功能。
二、五套人民币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是 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 行。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 1元 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发行人民币以 来,历时50多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 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发行五套人民币,形成纸币与金 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 体系。除1分、2分、5分三种硬币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 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目前流通的人民币,是中国人民 银行自 1987 年以来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和 1999 年发行的第 五套人民币,两套人民币同时流通。
第四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 的创新和突破。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中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的主题思想。在设计风格上,这套人民币保持和发扬了 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特点,主币背面图景取材于中国名胜古迹、 名山大川,背面纹饰全部采用富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图案。在 印制工艺上,主景全部采用了大幅人物头像水印,雕刻工艺 复杂;钞票纸分别采用了满版水印和固定人像水印,它不仅 表现出线条图景,而且表现出明暗层次,工艺技术很高,进 一步提高了中国印钞工艺技术水平和钞票防伪能力。
第三套人民币图
样 票 样 票
样 票
样 票
第四套人民币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中国的货币制 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中国人民银行自 1987 年 4 月 27 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共有 1 角、 2 角和 5 角、 1 元 、 2 元 、 5 元 、 10 元 、 50 元 、 100 元 9 种 面 额 , 其 中 1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与第三套人民币相比, 增加了 50 元、100 元大面额人民币。为适应反假人民币工 作需要, 1992 年 8 月 20 日,又发行了改版后的 1990 年版 50元、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线。
第一套人民币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 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 元券 4 种、 20 元券 7 种、 50 元券 7 种、 100 元券 10 种、 200 元 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 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统一发行人民币是为迎接全国解放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 它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 几十年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币在市场流通买卖 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经济 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套人民币图
样 票 样 票
样 票
样 票
样 票
样 票
第二套人民币图
样 票
样 票
样 票
样 票
第三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20日发行,共有 1角、2角、 5角、1元、2元、 5元、10元7种面额、13种版别,其中1角 券别有4种(包括1种硬币),2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 2种。1966 年和1967 年,又先后两次对 1 角纸币进行改版, 主要是增加满版水印,调整背面颜色。 第三套人民币票面设计图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中国 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的方针。 在印制工艺上,第三套人民币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 技术传统、风格。制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 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 颖、明快;票面纸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
2. 独立、统一、稳定的人民币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采取了一种不同于 解放前,也不同于世界其他各国的货币制度。人民 币除了在解放区内部逐渐统一外,各地采取了下列 金融措施:
(1)首先是坚决肃清敌币;
(2)其次是严禁金银流通;
(3)再次是严禁金银流通。
3.人民币制度的健全和巩固
据统计,“从1948年12月至1953年12月,共印 制发行了 12 种面额、 62 种版别的人民币,最小面额 只有1元, 最大面额则50000元”。到1955年2月20 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发行新的人民币和收回现行 的人民币的命令》,对货币制度实行改革,以便利 交易和核算。这次币制改革并不是重建一种新的货 币制度,而是对新生的人民币制度作了改进,主要 是改变了货币的单位价值,使人民币具有好看、好 算、好使用、好记帐的优点。
建国后人民币的发展
一、人民币制度
1.
人民币制度的诞生
2.
3.
独立、统一、稳定的人民币制度
人民币制度的健全和巩固
1. 人民币制度的诞生
人民币制度诞生于战火纷飞的第三次国内革命 战争年代。从源流上来说,人民币制度是解放区货 币制度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人民币继承了解放区货 币的优良传统,但更加集中统一。在合理制定人民 币与解放区地方性货币比价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对 解放区地方性货币的收兑工作,为全国建立统一的 人民币市场奠定基础。
第一套人民币图
第一套人民币图
第二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于 1955 年 3 月 1 日开始发行,同时收回第 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 1: 10000。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 1元、2元、3元、5元、10元11个面额,其中1元券有2种,5 元券有2种,1分、2分和5分券分别有纸币、硬币2种。1961 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别发行了黑色 1元券和棕色5 元券,分别对票面图案、花纹进行了调整和更换。由于大面 额钞票技术要求很高,在当时情况下3元、5元、10元由苏联 代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