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使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

合集下载

关于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于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于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音乐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更加富有感性、思考性和创造性。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音乐是艺术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声音的艺术表达来体现情感和思想,由此激起人的感情共鸣。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可以增强其触觉、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增强学生对美的感觉和欣赏能力,促进其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的培养。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音乐教育出发点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从儿童进入学校开始,学生所接触到的基本音乐教育就可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实践等方面提供丰富的支持。

音乐教育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协调性、节奏感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等多种能力,其通过既体验式、又知识性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练习音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潜力,并让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富有感性、思考性和创造性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富有感性、思考性、创造性和想象力,这些都是创意学习和创意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通过音乐活动的学习,可以激发出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具体地体现为自主学习、敬业精神、观察力、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也可以想出新奇、灵活、有身份的音乐作品,以及更广泛的艺术创作。

音乐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在素质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更加富有感性、思考性和创造性。

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出一批有新意和创意的艺术人才,也可以让普通学生在音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兴趣,让人们学到一种美好的,具有灵魂的东西。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摘要】当今社会提倡素质教育,而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究竟如何发挥的作用,很多人还没有在思想认识上理清这个问题,其实,音乐教育不是简单的弹弹、唱唱,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人们良好思想品质、陶冶情感、培养创造力等方面不可缺少的体系,本文将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对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做一点粗浅的论述。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审美;创造力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全面教育,也是一种培养创造能力的教育。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不只是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开发创新潜力,更主要的是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审美观念和人文精神等。

国家教委一再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重视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美育中,音乐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替代的育人功能,这种功能不断净化和启迪着人的思想、精神、情感、创造力,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起来。

一、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生活中常用琴、棋、书、画来形容一个人有才华、有修养。

古代就已经有人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道德精神力量。

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通过音乐教育可以达到很高的道德标准,有人说“一个人再坏,只要他喜欢莫扎特的音乐就坏不到哪去。

”由此可见,音乐对人的思想道德的影响是比比皆是,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方面不但可以修身,还可以养性。

音乐教育中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学生在音乐审美感受、提高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例如,《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等歌曲,在雄壮或抒情、优美的旋律里,使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人民的勤劳勇敢,唤起他们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从而培养他们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

电影插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从孤独的失去母爱的孩子口中唱出,曾使千百万个孩子和电影观众流下激动的热泪。

浅析如何使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

浅析如何使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

头并 进 的 局面 。先后 出台 了一 些 中小 学 音乐 的评估 标 准 。 然而 , 什 生 , 启 发学 生 主动 性 的 发 展 。这 与 传统 的教 学 法是 相 悖 的 , 习惯 于 么能 衡 量全 体 学 生 的音 乐 素 质 . 谁 也 没有 说 清 楚 。 为此 , 在没 有 更 传 统教 学法 的教 师 .喜 欢 用 自己 的思 维 和行 为 去 代 替学 生 的思 维 他 们 上课 往 往做 出 自问 自答 的蠢 事 , 如“ 请 同学 们 看 图片 , 加具 体 的标 准 出台前 . 小学 音 乐 教 学 的素 质 教 育 . 应 着 手解 决 好 如 和行 为 。
提高 学 生 的思 维 能 力 、 理解 能 力 为 目的 。在 多 角色 的活 动 中 。 课 堂 才 会 出现 生动 活 泼 的局 面 .学生 才 能 全身 心 地 投 入 到学 习情 境 之 中, 教 育 目标 才能 达 到 . 素质 教 育得 以体 现 。
三、 把 思维 的 时 空 留给 学生 。 启 发 学 生主 动地 发 展

更 新 观念 . 与 新 课 改 同行
近 十几 年 来 . 普 通 小学 的音 乐教 育 改 革 已取 得 了很 大 成 绩 . 从 单 纯 的 唱歌 教 学 拓 展 为 欣 赏 教 学 并举 。 形成了唱歌 、 器乐 、 欣 赏 齐
音 乐 教 学 体 现 素 质 教 育 的 另一 渠 道 是 把 思 维 的 时 空 留给 学
下一 些 问题 。
画 中都 画 了些 什 么 ? 有小 鸟 、 有 红花 . 还有 什 么? 是 不 是 还有 一 条 小 河? 这 幅春 天 的 图画 是不 是 很好 看 ? ” 再如“ 白云飘 飘 的 动作 应 当 是

浅谈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音乐是人类的一种艺术创造形式,是人的本能和灵魂的抒发。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学科,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对学生全面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音乐是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通过欣赏、演唱和创作音乐,学生可以培养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音乐可以引起人的共鸣,让人们感受到美、喜悦或者悲伤。

学生通过音乐的欣赏和演唱可以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并且从中获得情感体验。

这对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情绪调节非常有帮助,可以提高学生的情商和情绪稳定性。

2.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生在音乐教育中可以学习到音乐的基本知识,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音乐理论、学习名曲、学习乐器演奏等,在音乐教育中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非常重要,可以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并且提高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3.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智力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觉、触觉和视觉感知能力,扩大学生的感官边界,促进学生的感官发展。

音乐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展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音乐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通过演奏乐器和创作音乐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这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智力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音乐是一种合奏的艺术形式,学生在合唱和乐器合奏中需要与同学紧密配合,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事情。

音乐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学会倾听、沟通和协作,并且在协作中培养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的意识。

这对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5.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和个性发展。

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自我表达方式,学生通过音乐的创作和演奏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1. 引言1.1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音乐教学,学生可以享受到美的享受,得到情感的滋养,提高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教学应该在素质教育中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推广,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2. 正文2.1 音乐教学对学生情感情绪的培养音乐教学对学生情感情绪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音乐具有独特的情感传达和情绪表达功能。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在音乐中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例如快乐、悲伤、愤怒等,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音乐教学通过音乐作品、音乐活动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并引导他们学会用音乐来宣泄情感、调节情绪。

音乐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声音、节奏、曲调等元素来表达和传达情感,这可以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而在演奏、表演音乐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状态,这有助于他们培养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音乐教学,学生可以学会更好地表达情感,更好地管理情绪,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2.2 音乐教学对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各种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从而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他们对不同音乐形式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进而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参与合唱、乐器演奏等活动,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投入感,从而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审美观,培养对美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

2.3 音乐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整合发展音乐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整合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浅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浅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浅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摘要】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通过音乐教育,儿童可以全面发展自己,培养情感、智力和品格。

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音乐教育应当成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还能够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

我们应该重视音乐教育,让其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情感培养、智力提升、品格塑造、社会责任感、不可替代性、综合素质、重要组成部分1. 引言1.1 音乐教育的定义音乐教育的定义是指通过音乐文化和艺术技能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的过程。

音乐教育包括音乐理论、音乐技能和音乐欣赏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旨在启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才能,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

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发展音乐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开拓自己的艺术视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通过音乐文化和音乐技能的传授,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1.2 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指在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上,通过全面发展学生的智能、品德、体质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格修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取得成功并做出积极的贡献。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激发,使学生在各种环境中都能胜任和适应。

谈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谈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谈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沟通方式。

在素质教育中,音乐的作用不可忽视,它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音乐是一种集体艺术,演奏音乐需要团队合作和默契配合。

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会参与合唱、管弦乐队等集体演奏活动,这些活动会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通过和其他同学一起演奏音乐,可以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音乐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音乐可以改善人的情绪状态,能够使人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增强自信心。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宣泄内心的压力,从而达到心理疏导的作用。

音乐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协调和灵活性,例如学习打击乐器、舞蹈等形式的音乐活动,都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魄和耐力。

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音乐是一种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形式,通过学习音乐,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世界。

学习音乐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不同音乐风格所带来的不同想象,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和创新的热情,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着积极意义。

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情趣、协作精神和创造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素质教育中,学校应该重视音乐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音乐学习机会和音乐体验机会,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

家庭和社会也应该积极支持学生学习音乐,创造更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让音乐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浅谈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摘要】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可以实现全面发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增强学习和生活的幸福感,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这些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音乐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还能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中小学应该加强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育、中小学、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修养、幸福感、团队合作、创新能力、角色、素质提升。

1. 引言1.1 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音乐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增强学习和生活的幸福感,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音乐教育应该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学生成为音乐家,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音乐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只有在音乐教育的引领下,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美的力量,扩展自己的心灵世界,拓展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领域。

中小学素质教育需要注重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将音乐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在欢乐中成长,在音乐中绽放,让音乐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灵魂伴侣。

2. 正文2.1 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可以在音乐创作、演奏、欣赏的活动中,培养综合能力。

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专业技能,还可以锻炼专注力、想象力、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能力。

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和生活。

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情感能力和协作能力。

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审美情感,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如何使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
摘要: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体现素质教育的手段,但这并不表明开设了音乐课程就是实施了素质教育,因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反映着教育的观念和思想,也就是说,体现素质教育不但要落实课程的实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运用,体现出对学生全面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的内部,而不在其外部。

关键词:素质教育音乐教学主动性提高更新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

”这一重要战略决策对于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造就跨世纪的建设人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已日益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同时,这也是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而艺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是学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使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更新观念,与新课改同行
近十几年来,普通小学的音乐教育改革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从单纯的唱歌教学拓展为欣赏教学并举,形成了唱歌、器乐、欣赏齐头并进的局面。

先后出台了一些中小学音乐的评估标准。

然而,什么能衡量全体学生的音乐素质,谁也没有说清楚。

为此,在没有更加具体的标准出台前,小学音乐教学的素质教育,应着手解决好如下一些问题。

1.可将现在流行的各种中小学音乐赛事、艺术节等,化为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可将更多的人推向“赛事”和“艺术节”中。

比如:合唱、合奏可以班级为单位,音乐知识的“测考”、“比赛”、“抢答”等,化为班级或班内某一小组进行。

少搞或不搞代表队形式。

2.今后举办的中小学各类赛事,应以教材内容为主
脱离了音乐教材而搞的比赛是远离了音乐教育。

我还设想,能否将现在学校所配备的音乐教学欣赏曲目,在中小学的音乐赛事中,加入“欣赏乐曲”的一种比赛形式,就以听为主,谁听得正确、数量多、速度快,谁便是第一,这种形式比起其他形式,我认为简单易行,也最利于广大学生参加。

3.今后,一些主管部门应深化比赛意识,社会上的各种比赛反映的是社会音
乐教育水准,与学校音乐教育关系不大
比如,社会上的各种器乐比赛、舞蹈比赛,独唱等,很多都是校外教师或专家辅导而成,这些做法理应受到支持和鼓励,但若将此作为评估学校或音乐教师的工作的依据,显然是不科学与不公正的。

我们决不能让表面的高水平,虚假的繁荣掩盖了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缺陷与不足,因为,这是关系到亿万小学生享受什么样音乐教育的大问题。

二、运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根据主体成长发展的需要和现有水平去实施教学计划。

音乐教学是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吹拉弹唱是音乐实践活动的表现方式,只有通过实践的表现活动,学生才能掌握知识和技能,在实践表现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表的比较、分析、归纳、推理才能提高音乐的思维能力,才能达到音乐内涵的理解。

创作活动也是提高音乐智能的教学方法。

创作就是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不同的学习层次有不同的创作方法。

例如,小学低年级可能通过律动、游戏、简单的打击乐等活动方式进行创作,中年级可以利用旋律性乐器(如:口琴、竖笛等)进行创作,高年级可以用唱歌与写谱、编配伴奏等方式进行创作。

但无论怎样,创作活动只是当作提高认知水平、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为目的。

在多角色的活动中,课堂才会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情境之中,教育目标才能达到,素质教育得以体现。

三、把思维的时空留给学生,启发学生主动地发展
音乐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另一渠道是把思维的时空留给学生,启发学生主动性的发展。

这与传统的教学法是相悖的,习惯于传统教学法的教师,喜欢用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去代替学生的思维和行为。

他们上课往往做出自问自答的蠢事,如“请同学们看图片,画中都画了些什么?有小鸟、有红花,还有什么?是不是还有一条小河?这幅春天的图画是不是很好看?”再如“白云飘飘的动作应当是这样的,划小船的动作要这样划,你们别自己做,要像我这样做”等等。

本来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去观察回答的问题,教师说了,本来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想像做出的动作,教师给规定了。

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体现在哪里呢?还有观摩课、交流课、研讨课,各种比赛的课,教师用同一内容都上了三四遍甚至七八遍了,从学生那呆木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厌倦了再玩一次的把戏了,可还得佯装不知,强打精神,这使人多难受呀。

所以,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思维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四、潜移默化的思想素质教育
音乐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广泛,其中有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政治教育;有爱护集体、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尊敬老师、孝敬父母的传统道德教育;有遵记守法的良好社会公德的教育等。

例如:通过对学生教唱《义勇军进行曲》,使学生感受到战争年代亿万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战斗的紧迫感,
也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励大家为保卫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奋斗,激起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怀念,从而领悟到要珍惜时光,发奋学习,努力成材;通过欣赏河北民歌《小白菜》后,可使学生增强对“小白菜”的同情,同时更加体会到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温暖,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再如,通过教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师应因势利导,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播种下“劳动能给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思想种子;总之,教师扎扎实实地在每堂音乐课中默默地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耕耘,学生将能获得全面的思想素质教育。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应先是人的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养成阶段,作为美育的音乐教育,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师的全部职责,就是要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而不懈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