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讨我国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农村的灌溉、排水、供水等基础设施起着关键作用。
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着资金缺口的问题。
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较为落后,资金来源有限,无法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需求。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加大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拨款、引进企业投资等渠道来解决。
可以整合现有的资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确保资金用于切实有效的项目上。
第二,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不合理。
有些地方在规划设计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实际情况和农民需求,导致水利工程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存在较大的差距。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必须注重科学规划,充分了解和分析农村的实际情况,确保规划设计方案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并能够实际解决问题。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在施工阶段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的管理相对滞后,一些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存在质量监管不到位、施工进度跟不上等问题,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加强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有效控制。
第四,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后期维护管理不到位。
一些地方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没有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机制,导致工程后期维护管理不到位,造成水利设施的损坏和浪费。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机制,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巡查和维护,提高农村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水利设施使用和维护管理的意识。
解决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在资金投入、规划设计、施工监管和后期维护管理等各个环节加强控制和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试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试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当前,随着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存在水利设施老化、管理机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
本文将就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方向,以期为解决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提供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1. 水利设施老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农村水利设施已经使用多年,出现了老化、损坏等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也给农村的农田灌溉、农作物生长等带来了不利影响。
2. 管理机制不健全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一些地方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缺乏健全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导致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效率低下,影响了水利设施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3. 资金投入不足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然而目前一些地方对农村水利工程的投入仍然不足,导致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受到限制,甚至出现了一些设施损坏无法维修的情况。
二、改进方向1. 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更新改造力度针对农村水利设施老化的问题,应该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更新改造力度。
采取采用新的材料和技术对老化的水利设施进行修复和更新,延长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确保农村用水的需求。
2. 完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机制为了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率,应当完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效率。
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
3. 加大对农村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为了解决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应当加大对农村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
政府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提高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资金来源,确保农村水利设施的正常建设和维护。
4. 推动农村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推动农村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可以通过建立水利信息化平台,实现水利设施的在线监控和管理,提高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浅析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当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从工程建设、管理和运维等方面入手,分析当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工程建设问题1.技术水平不高:大多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单位的技术力量不足,导致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问题不断增加,工程质量难以保障。
对策:加强工程建设单位的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提高其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督导,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轻视维修和运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将维修和运维放在次要地位,导致工程运行管理不到位,难以保障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
对策: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和计划,加强对项目运行和维护的管理,确保工程长期有效运行,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鼓励其参与到工程的运维中来。
二、管理问题1.用水计划缺乏科学性:一些地方在编制用水计划时,仅仅参考农民的过往用水量,缺乏实地调查和详细技术论证,导致农村水资源的浪费和管理的不完善。
对策:加强用水计划的编制过程,采用严谨的技术方法和可靠的数据,确保用水计划科学合理。
2.工程竣工交接不规范:一些工程在竣工交接后,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细节处理不到位、资料不清晰等,导致工程的正常运行受到一定的影响。
对策:对工程建设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明确交接标准,建立严格的交接程序,确保工程顺利交接,相关资料清晰完整,工程运行顺畅。
1.财务管理混乱:许多项目的资金来源不明确,资金使用不规范,导致资金浪费、工程建设进度延误等问题。
对策:加强资金管理与监控,建立完善的资金监管机制,使资金来源、使用过程和花费等方面的问题得到严格监管。
2.维修和运营管理不足:许多农村水利工程缺乏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运行和维护不及时,设备老化,造成工程运行受阻、设备损坏等问题。
对策:建立健全的工程管理制度,装备专门的运营管理人员,加强对工程的维修和运营管理,延长工程寿命,保障农民水源供应。
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而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保障粮食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投入不足:由于资金有限,政府对农田水利的投入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同时,社会资本对农田水利的投入也相对较少,导致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短缺。
2、设施老化:我国大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建成年代较长,已经超过了使用寿命,且缺乏必要的维护和更新,导致设施老化严重,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3、管理不到位: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和维护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同时,农民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正确使用和维护农田水利设施,也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4、技术水平落后:我国农田水利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缺乏科技创新和引进,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二、建议1、加强政府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田水利的投入,提高资金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田水利建设。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监管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
2、更新设施:针对设施老化问题,应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更新和改造力度,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3、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农田水利管理机制,加强设施的使用和维护管理,提高设施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其使用和维护农田水利设施的能力。
4、促进科技创新:加强农田水利科技创新,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农田水利技术水平,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三、结论农田水利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保障粮食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存在着投入不足、设施老化、管理不到位和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政府投入、更新设施、完善管理机制和促进科技创新等措施。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5篇模版)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5篇模版)第一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摘要:农田水利工程是民生的基础,是确保农业生产的根基,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文章分析其建设问题,探讨其控制对策。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策略引言农田水利建设关系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的农业经济命脉,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关乎着农业的发展,其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现阶段农田水利的主要问题常用的农田水利工程一般包含渠系建筑物、小型水库、扬水站、小型水电站等。
这些农田水利建设经常存在资金来源多样,权属单位复杂,管理单位不统一的问题。
比如某地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资金来源部分是镇、村、乡集资,部分是地方农田水利项目资金,部份是中央专项资金。
由于存在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农田水利工程建筑物和设施的质量和安全以及运行和管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前期规划不全面,沟通交流少因为存在着年代历史等等原因,农田水利的规划并不是一次性的统一规划布置,一个水利工程也不是一个单位承建,其配套及关联的工程设施项目也并没有统一设计标准和安全质量标准。
承建单位你建你的,我修我的,管理部门你管你的,我看我的,导致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着规划乱象,落实不畅,使用不便,工程实用性、安全性、效益性不能同抓同落实,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田抗旱排涝难的问题。
1.2 工程项目建设不到位复建多,建后少管理因建设资金来源,工程项目权属不一,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功能目标和使用标准各不行同,并且因为农田水利工程大都是小型水利工程项目,设计的起点不高,技术含量低,往往运行后不久就不符合生产要求或其他部门的标准。
使得工程建设完成投入运行时间不久,就要由另一部门拆除重建,这样反复建设,不仅浪费国家地方和人民的资金,并且严重的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打乱了正常的产秩序和习惯。
特别是很多小型工程项目因为前期建设有专项资金,移交后维护管理存在资金缺口和有效监管,经常是建的效果很好,使用了一段时间因疏于维护管理和修理,导致工程项目效益低下。
探究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现存问题及改进方向

探究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现存问题及改进方向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一直是农村发展中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就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的现存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改进方向。
一、现存问题
1.水利设施老化严重
农村水利设施大多年限很长,但是由于长期的使用和维护不力,导致许多设施老化严重,影响了水利设施的正常使用。
2.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相对滞后,存在管理权责不明确、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3.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导致许多地方无法进行及时的维护和更新。
4.技术人才储备不足
现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导致许多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二、改进方向
1.提高管理体制的效率
应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进行体制改革,明确管理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保障农村水利设施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3.加强人才培养
应该加强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保障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推动技术创新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农村水利工程的科技创新,提高农村水利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以上就是关于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现存问题及改进方向的探究。
只有加强现存问题的分析和改进方向的提出,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为中国农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然而,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将对其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问题:1.建设投资不足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来源多样化,但是总体还是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
特别是一些山区和贫困地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往往难以落实到位。
2.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较多的技术问题,例如技术落后,尚未进入数字化时代,智能化程度不高。
这对于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机械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带来很大的挑战。
3.管理水平不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存在超期竣工,质量问题等,导致建设效益不高。
二、解决对策:1.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尤其是在山区、贫困地区等特殊地区加大投资,可以采取债券发行、多渠道投融资等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到位。
2.提高技术水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优化用户界面设计,完善信息化平台,提高技术水平。
3.加强管理水平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是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优化的一个有效手段。
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来优化工程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水平。
例如,可以开展信息化监管、智能化管理等方式来弥补人力资源缺乏不足的问题。
另外,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的监管,完善工程管理流程,加强质量控制等,可以减少超期竣工,保证项目效益。
4.增强政策支持力度在政策制定方面要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鼓励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贷款支持。
加强口碑宣传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管理水平以及政策支持是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对策,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既是一个水资源大国,在世界各国中的水资源排名前一位,但也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大国,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是世界各国排名倒数的。
农业大国的我,农村水利变得尤为重要,充分利用我国的水资源,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已解决“三农问题”。
关键词:农村水利建设“三农”
一、前言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实现农村各方面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
新农村建设,农业是产业基础,生产发展首先指的是农业生产的发展,指的是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能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农村水利重要内容的灌溉排水事业的发展,所以水利是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必备条件,村容整治离不开清洁水源,生活富裕离不开饮水安全,改变生态环境离不开水资源的科学配置。
二、我国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水利设施投入不足
近年来,虽然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农村水利设施的投入,但由于投入力度与国民经济收入增长不相称,各级财政对农村水利补助标准偏低,省级补助标准一般仅15%左右,而县级财政困难,对农村水利设施投入有限,配套补助标准较低。
特别是随着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化,“两工”和农业税的取消,村民事务实行“一事一议”后,基层政府组织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难度越来越大,水利建设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到全国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当地农村生活、生产和经济推进。
(二)工程建设工程质量差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属于小型工程,是群众自筹自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资金短缺现象,导致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维护养护很难达到标准的要求,使得建设工程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及随意性,重复工程建设;工程建设缓慢,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为小规模建设工程,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工程从立项到建设的资金到位需要很长时间在建设过程中也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质量即得不到保障,致使施工进程缓慢,耽误农业的正常生产。
(三)基础设施养护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大部分是重硬件而轻软件建设,很多地区往往是将农田水利建设进行大规模的重建、扩建,有的水利工程是上世纪修建的,并且排水标准低这些已有的各种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导致由于年老而功能弱化,不能满足农田灌溉要求,还会导致河床逐渐升高,蓄水能力下降,使有限的水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其灌溉作用。
(四)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
由于投入不足,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有些减灾水利工程由于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群众就认为没有什么效用,不自觉地对其产生人为破坏。
三、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一)确立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工作方针
农田水利是一项以公益性为主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主导,也离不开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
农田水利作为提高与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财政收入不断提高,政府应当而且有能力发挥主导作用。
在政府资金的引导下,采取更加民主的组织决策方式,农民有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在激励政策的引导下,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社会有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因此,应尽快确立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农田水利工作方针。
(二)加强管理,确保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采取以村或组为单位,统一管理,加强更新配套及日常维修护理,使灌溉工程安全正常运行,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
要加大农村水利执法力度,对恣意破坏水利工程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护水利工程不受人为损坏。
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农村水利工程经营,搞好监管,确保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不重复投资和违规建设。
政府补助的水利经费、农民群众自筹的专项资金和收取的水费真正完全用于水利事业上。
(三)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是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要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质量标准,就必须要建立健全合理的监督机制。
首先,工程设计及招标过程要严格,任何水利工程的建设都要有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招标,工程实施图纸要经过有关部门的认证,加盖资质认证章才能使用,要根据所审批工程的规模及项目要求,完善工程施工资质认证制度,保证聘请一批高素质人才;其次建立施工准入证,必须持有施工准入证人员才能进入施工现场,建立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在工程进入一定的施工阶段之后,施工建设单位就要将具有一定资质的人员组织成立质量监督小组,对工程实施的各部分进行检验,并详细填写检查记录表,一些有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部分,严格进行鉴定,以保证工程质量为目的。
(四)重视人才的培养
要搞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就离不开高素质的农田水利从事队伍,为了加强水利工作者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使其掌握新技术、新知识,还要加强对本地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队伍的管理,建立符合本地区发展的水利发展体系,同时,还要重视农田水利的科学研究,建立合理的且能够适应当前农村体制的农田水利技术,将高素质人才和先进的技术结合起来,不仅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水利研究和管理人才,还需要加强农田水利技术科学研究,研究出适合我国农村发展的有效技术为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四、结语
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应该运用到农业建设中,让农民也体会到科技的力量。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根本是质量问题,坚持不懈的开展农田水利建设,需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督体系,建设过程中科学管理,防止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同时,还要加强水利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使项目能够长久有效的发挥其效益,促科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叶明东. 浅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科技导向,
2011,(30);
[2]王树林. 农田水利建设的几点思考,民营科技,2011(04);
[3]顾玉平.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吉林农业,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