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办法
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精选6篇)

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幼儿园环境的卫生与健康,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保护幼儿免受疾病和伤害的制度。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
1. 卫生责任:明确园长和教职工对幼儿园卫生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制定卫生管理方案 、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等。
2. 环境卫生:要求幼儿园保持整洁、干净的环境,包括教室、活动室、卫生间、厨房等地 方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
3. 食品卫生:规定幼儿园食堂的卫生管理要求,包括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烹饪和餐具 消毒等环节的卫生控制。
4. 健康检查:规定对幼儿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包括身体健康状况、传染病筛查、口腔卫 生等方面的检查。
5. 疾病预防控制:要求幼儿园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包括幼儿疫苗接种、疾病报 告和隔离措施等。
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
6. 安全管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定幼儿园安全管理的要求,包括防火、防盗、防跌倒等方面的安全措施和 演练。
7.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卫生管理工作,包括提供健康信息、监督卫生工作 等。
8. 卫生培训:规定幼儿园教职工的卫生培训要求,包括卫生知识的学习、操作规程的培训 等。
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
9. 监督检查:规定卫生管理的监督检查机制,包括内部自查、外部卫生监督等。
10. 处罚与奖励:明确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同时对卫生管理工 作出色的个人或团队给予奖励和表彰。
以上是一个常见的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具体的制度可以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 行调整和完善。
幼儿园卫生制度规章制度内容

幼儿园卫生制度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和安全,维护幼儿园的良好卫生环境,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幼儿园卫生制度适用于所有幼儿园工作人员和幼儿家长。
第三条幼儿园卫生制度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保健为先”的工作方针。
第四条幼儿园卫生制度由园长负责组织实施,由保健组负责具体的卫生工作。
第五条幼儿园卫生制度包括卫生管理制度、卫生防病制度和安全保障制度。
第二章卫生管理制度第六条幼儿园要定期组织卫生巡查和检查,确保卫生设施和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第七条幼儿园要制定卫生清扫计划,明确清扫责任人,确保幼儿园每个角落都得到定期清扫和消毒。
第八条幼儿园要建立健康档案系统,对每个幼儿进行健康体检,并及时处理发现的健康问题。
第九条幼儿园要定期组织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师生和家长的卫生意识和健康素养。
第三章卫生防病制度第十条幼儿园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幼儿食品的卫生安全。
第十一条幼儿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季节特点,制定合理的营养膳食方案,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第十二条幼儿园要建立传染病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疫情,做好病例隔离和消毒工作。
第十三条幼儿园要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知识宣传,提高师生和家长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四章安全保障制度第十四条幼儿园要加强场地和设施的安全检查,确保所有设施的安全稳固,预防幼儿发生意外伤害。
第十五条幼儿园要建立保健员队伍,为幼儿提供及时的保健服务,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
第十六条幼儿园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师生和家长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第十七条幼儿园要建立幼儿安全督导机制,对校园安全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幼儿的安全。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幼儿园违反卫生管理规定,造成幼儿或师生感染传染病,经核实属实的,对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幼儿园违反食品安全管理规定,造成幼儿食物中毒事故,经核实属实的,对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幼儿园发生火灾、泄露、爆炸等安全事故,造成幼儿伤亡的,对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
幼儿园卫生十项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幼儿园卫生管理工作,保障幼儿身心健康,预防疾病传播,提高幼儿园卫生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管理目标1. 创建清洁、舒适、安全的幼儿园环境。
2. 降低幼儿常见病发病率。
3. 提高教职工和幼儿的卫生意识。
三、卫生管理职责1. 幼儿园园长负责全面卫生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卫生工作落实情况。
2. 教职工各司其职,共同参与卫生管理。
3. 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儿卫生教育工作。
四、卫生管理制度1. 环境卫生管理(1)幼儿园内要保持清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通风。
(2)教室、卫生间、食堂等场所要保持干净,定期清理垃圾。
(3)户外活动场地要保持平整,定期进行绿化、美化。
2. 食品卫生管理(1)食堂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制度,确保食材新鲜、安全。
(2)餐具、厨具等定期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3)食品加工、储存、分发过程要符合卫生要求。
3. 健康教育管理(1)定期开展卫生知识讲座,提高教职工和幼儿的卫生意识。
(2)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卫生常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3)定期组织幼儿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4. 疾病预防与控制(1)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及时发现、隔离、治疗传染病患者。
(2)定期开展卫生消毒工作,预防疾病传播。
(3)加强幼儿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免疫力。
5. 个人卫生管理(1)教职工和幼儿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剪指甲、洗澡。
(2)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
6. 传染病防控管理(1)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教职工防控能力。
(2)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预案,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3)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7. 卫生检查与评估(1)定期对幼儿园卫生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邀请卫生部门对幼儿园卫生工作进行检查评估,不断提高卫生管理水平。
(3)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持续改进。
8. 应急处理(1)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通用6篇)

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通用6篇)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11、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布的《幼儿所、幼儿园保健制度》和省、市、区有关卫生保健制度。
2、制定合理的一日生活常规。
注意饮食卫生,两餐间隔不少于3小时;每日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每日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
3、每学期全面体检一次,每2个月测量身高、体重一次,每学期测视力一次,对弱视幼儿每2个月测查一次;每学期验血色素一次;每2个月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建立幼儿健康档案登记、统计制度。
4、坚持晨检、午检制度,发现疾病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5、新生入园和新工作人员到岗均要先做体检,以后半年验血复查一次,发现肝炎和其它传染病立即离园隔离和治疗。
6、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7、为幼儿提供合理膳食,每周制定食谱,定期计算营养摄取量,每月召开膳食委员会。
8、每天保证供应充足的温度适中的开水,每天起床后、课间、运动后提醒幼儿饮水,培养幼儿自觉饮水的习惯。
9、培养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提醒幼儿每天大便一次。
10、建立体弱幼儿档案,定期对体弱儿进行检查和分析,提出保健措施。
11、夏季注意为幼儿抹汗、换衣、洗澡、洗头、洗脚;冬季注意为幼儿防寒。
12、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为幼儿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21、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季节变化,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制度,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2、对幼儿膳食实行民主管理,根据营养需要制定带量食谱,保证按量供给。
每月进行一次营养计算及分析。
讲究烹调营养,注意食品卫生。
3、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儿童和工作人员入园前必须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健康档案,按要求定期给儿童体格检查,并进行评价分析,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
4、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计划免疫工作。
做好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消毒、隔离、检疫工作。
5、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按要求对不同场所、物品进行清洁消毒。
幼儿园除四害管理制度

幼儿园除四害管理制度幼儿园除四害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在幼儿园中对蚊蝇、老鼠、苍蝇和蟑螂等四种害虫进行预防和控制的管理制度。
幼儿园是儿童生活和学习的场所,维护幼儿园的卫生和环境整洁,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下面就幼儿园除四害管理制度展开阐述,以下为1200字以上的内容。
一、蚊蝇管理:1.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清洁,保持空气流通,减少蚊蝇滋生的机会。
2.水池管理:清理幼儿园内的水池,保持水质清洁,减少蚊蝇的滋生地。
3.箱床管理:注意床上用品的卫生,经常清洗、曝晒被褥,避免蚊蝇滋生。
4.食品管理:注意食品的储存和处理,保持食品的卫生,防止蚊蝇寄生和传播疾病。
5.教育宣传:通过幼儿园教育活动,宣传蚊蝇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二、老鼠管理:1.空间封堵:封堵幼儿园内老鼠进出的通道,及时修补墙壁和地板等存在的漏洞。
2.食品储存:食品储存要防止老鼠入侵,封存食品容器,以减少老鼠的诱食。
3.放置诱饵:设置老鼠药剂和捕鼠器,防止老鼠在幼儿园内滋生繁殖。
4.定期清理:定期清理幼儿园内的垃圾和废弃物,减少老鼠的滋生和栖息地。
5.卫生教育:通过给幼儿讲解老鼠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教育幼儿正确储存食品,保持幼儿园的整洁。
三、苍蝇管理:1.环境卫生:保持幼儿园内的环境清洁,减少苍蝇滋生的机会。
2.垃圾处理:及时清理和消除垃圾,减少苍蝇的滋生地。
3.食品储存:储存幼儿园食品时,封存食品容器,减少苍蝇的滋生和寄生。
4.防虫窗网:安装防虫窗网,防止苍蝇进入室内。
5.幼儿教育: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丢垃圾和食物残渣。
四、蟑螂管理:1.定期清扫:定期清理幼儿园内的卫生死角,减少蟑螂藏匿和滋生的机会。
2.消除渣滓:及时清理和消除垃圾渣滓,减少蟑螂的寄生地。
3.食品储存:储存幼儿园食品时,使用密封容器,减少蟑螂的滋生和寄生。
4.幼儿教育:通过教育幼儿认识蟑螂的危害,并教育幼儿保持室内的整洁。
5.抓捕灭杀:设置蟑螂贴片和杀虫剂,进行蟑螂的抓捕和灭杀。
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通用5篇)

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通用5篇)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1一、室外环境卫生管理要求:1、室外环境做到整洁、美观、所有墙面按园统一规划布置不随意更改,教育幼儿不在墙上乱涂乱画。
2、不随意乱扔垃圾果壳等杂物、不随地吐痰、保持操场、花坛、走廊等场所的整洁。
3、场地做到雨天无积水、阴井、下水道等有定期灭虫消毒措施。
4、绿化有专人负责管理,做到绿地无杂草、花坛无杂物、定期修剪、教育幼儿不随意攀摘花草树木、加强爱护绿化教育。
5、操场内或过道上不随意停放自行车和堆放建筑垃圾等杂物,保证幼儿活动的安全和道路的畅通。
二、室内环境卫生管理要求:1、由教师、保育员负责教室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到墙面完好无损、布置美观、教育幼儿不抠墙,不弄脏墙面。
2、不随意在墙上拉线、钉勾子、钉阁板等物、确保室内整洁。
3、建立健全环境清扫制度与四定制度。
每月一大扫、每周一小扫、分室分片包工、定人、定点、定时、定期检查4、保育员要管理好室内的设备和自己的工作用具,如抹布、拖把、扫帚等物,要按固定地点安放、不随意乱放。
5、每天擦洗便池和厕坑、保持厕所清洁无尿垢、无臭味、定期打扫走廊和擦玻璃窗,保持园内玻璃窗明亮、走廊清洁。
6、保持各活动室无积灰、无垃圾,并做好灭蝇、灭鼠、灭蟑螂工作。
7、园内做到无死角、库内存放物不宜过多,应离地、离墙、防虫害和霉变。
物品要按类堆放、排列整齐。
保健老师负责全面环境卫生检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并妥善处理。
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2一、环境卫生1、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分片包干,人、定点、定期检查。
2、幼儿玩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要消毒、清洗。
3、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室内有防蚊蝇、防暑设备。
4、厕所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
二、个人卫生1、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2、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用流动水或干净水洗手和洗脸,经常保持清洁。
幼儿园的卫生管理制度

幼儿园的卫生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室内环境卫生管理:幼儿园要定期进行室内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教室、走廊、厕所等场所的清洁卫生。
特别是对常接触的物品,如玩具、桌椅等,要进行定期消毒和清洁。
2. 人员卫生管理:幼儿园要定期对教职员工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无传染性疾病。
员工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定期妥善处理垃圾,保持个人卫生。
3. 食品安全管理:幼儿园要建立食堂管理制度,确保食品来源合法、质量安全。
食堂要进行定期的卫生检查,食品加工过程要符合卫生标准,防止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4. 病假管理:幼儿园要建立健康管理制度,如发现幼儿患有传染性疾病,家长要立即通知幼儿园,并让幼儿请假治疗。
5. 废物处理管理:幼儿园要建立废物分类处理制度,对于不同的垃圾要进行区分,做到垃圾分类、定期清理和安全处理。
6.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幼儿园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如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时,要做好应急预案,确保幼儿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幼儿园的卫生管理制度是维护幼儿身体健康和安全的重要保障,必须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
第 1 页共 1 页。
幼儿园的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幼儿园的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部分: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和安全,规范卫生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卫生管理工作要贯穿于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无论是教师、幼儿还是家长,都应当共同参与,共同维护幼儿园的卫生环境。
第三条幼儿园应当按照卫生法律法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布的有关卫生标准和监督检查要求,制定本卫生管理制度。
第四条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卫生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和任务。
第五条幼儿园应当实行常态化的卫生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卫生问题。
第六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幼儿园全体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都应当遵守本制度。
第二部分:机构设置及职责第七条卫生管理机构主要设立卫生保健组和卫生监督组。
第八条卫生保健组的职责包括:1. 指导和监督幼儿园全体员工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工作;2.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健康意识和卫生素养;3. 提供急救和疾病防控的指导和支持。
第九条卫生监督组的职责包括:1. 检查和监督幼儿园的日常卫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 监督食堂的食品卫生和饮食安全;3. 组织开展卫生检查和评估工作。
第十条卫生管理机构的具体设置和人员配备由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必须保证有足够的人员和资源。
第三部分:卫生管理制度第十一条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幼儿个人卫生管理制度,包括:1. 幼儿洗手制度:要求幼儿在进食前、午睡前、上厕所后等重要时刻进行洗手;2. 幼儿衣物管理制度:要求幼儿穿着整洁、合适的衣物,每日更换干净的内衣内裤、袜子等;3. 幼儿床上用品管理制度:要求床上用品每周清洗一次,勤晒勤换;4. 幼儿食品管理制度:要求幼儿食品的采购、加工、储存、烹饪等环节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第十二条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包括:1. 大型器械、瑜伽垫等场所设备的卫生清洁制度:要求定期清洁和消毒;2. 地面、墙壁、天花板的清洁制度:要求每日擦洗和保持干燥;3. 儿童用具的清洁消毒制度:要求每日清洗,定期消毒;4. 厕所的清洁消毒制度:要求每日清洗和消毒,每月进行深度清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办法;一、环境卫生1.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
2.幼儿玩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要消毒、清洗。
3.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室内有防蚊蝇、防暑设备。
4.厕所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
二、个人卫生;1.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2.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用流动水或干净水洗手和洗脸,经常保持清洁。
3.饭后漱口,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4.要求幼儿每周剪指甲1次,每天带干净的小手绢。
5.要求幼儿服装整洁,被褥勤晒,床单每月洗1次。
6.工作人员个人卫生,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幼儿开饭前用肥皂洗手。
;幼儿园甲型H1N1流感防治应急预案;甲型H1N1流感是由近期出现的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
为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能力和水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防止疫情在师生传播、蔓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体目标;建立健全、组织实施各项防控工作制度和措施,防范甲型H1N1流感在我园内发生传播。
开展甲型H1N1流感基本常识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教职工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对校园环境的整治力度;认真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消毒等制度;强化报告意识,完善防控、停课的应急预案。
二、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名单如下:组长:组员:三、全体教职工严格落实“五早”要求,对于可能发生的流感疫情做出快速反应。
1、要早发现2、要早报告3、要早隔离。
4、要早治疗。
5、要早处理。
四、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一)突发事件监测1、建立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系统,在园建立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建立晨检、消毒、隔离制度,重点实施对体温37.5℃以上、伴有咽痛或咳嗽之一症状的患者进行检测,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班主任对其进行观察分析和病症排查,必要时要采取进一步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
要与当地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告1、严格执行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告程序,出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园领导小组必须马上启动本园应急预案,园长立即(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了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我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突发事件预防措施;(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幼儿园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幼儿园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幼儿园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幼儿园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幼儿园卫生规范化管理。
1、加强幼儿园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2、加强厕所卫生管理。
3、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教室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幼儿园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幼儿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及幼儿家长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幼儿及家长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幼儿及家长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
4、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三、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毒事件、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 突发事件期间,幼儿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2、严格执行幼儿园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
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
3、出现集体性食物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向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4、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四、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一)传染病1、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幼儿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
2、幼儿园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3、幼儿园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进行控制。
4、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5、严格执行出入园门管理制度。
6、如非常严重的班级应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采取停课措施,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
(二)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
1、迅速报告卫生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时将受害师生送医院接受救治。
;3、尽快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发展。
4、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
必要时对事故和损害的责任人追究责任。
幼儿园预防接种管理制度;(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防工作。
(2)按年龄及季节完成防疫部门所布置的预防接种工作(要求麻疹、脊髓灰质炎的接种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百白破、卡介苗接种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建卡率在百分之百。
凡有禁忌症者不应接种或暂缓接种。
(3)及时了解疫情,发现传染病要及时报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在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实行及时正确的检疫措施,对所在班级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对接触传染病的儿童立即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按各种传染病规定的检疫期进行检疫。
检疫期间不办理入托和转托手续。
积极采用各种办法防治疾病,降低发病率。
杜绝脊髓灰质炎、白喉、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的发生,控制肝炎的暴发和续发。
;(4)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幼儿到公共场所。
(5)加强体格锻炼,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发病后教室、宿舍、生活场所消毒制度;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好幼儿园传染病发生后的消毒工作,防止幼儿园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特制订消毒制度。
一、消毒时间每天放晚学后,消毒人员对学校重点部位进行消毒。
持续一周。
二、消毒范围学校所有教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走廊、宿舍、厕所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都要进行彻底消毒。
三、消毒药品浓度配置、使用1:100的84消毒液或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每20克(1小袋)兑8000毫升水(浓度为0.05%)。
四、消毒方式方法放晚学后消毒员对地面、桌椅、门扶手先用消毒液进行第一遍擦拭,第二天早晨学生到校前再用清水进行第二遍擦拭。
五、消毒员设置学校指派专人负责每天消毒工作。
学校分管领导监督、指导消毒员消毒工作。
六、消毒员要每天将消毒情况填入《学校消毒情况登记表》。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为认真执行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规定,特制定我园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如下:1、我园由同志具体负责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
2、传染病疫情报告员要积极参加县教育局及卫生部门的培训,培训合格方可上岗,传染病报告员未经上级领导许可,不得随意更换。
;3、传染病报告员有权对辖区内的班级和个人进行传染病预防、治疗实施监督,定期检查,有权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提出处罚建议。
4、传染病报告员应有传染病登记本,做好登记项目齐全、材料完整。
5、幼儿园要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要认真填写传染病登记本,并及时上报。
6、传染病报告员必须按照法定时间进行传染病报告,不得迟报、漏报、瞒报或谎报疫情。
7、传染病报告要加强责任心,对玩忽职守、瞒报或谎报,不按时报等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与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加强幼儿园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幼儿园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为严防传染病疫情在幼儿园的传播流行,确定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登记与报告工作。
二、幼儿园疫情报告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按照下列要求向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教育局报告。
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等,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幼儿园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人时,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疫情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痛病或其它发生公共卫生事例,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三、学校疫情人发现传染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如因疫情报告人玩忽职守造成幼儿园内传染病传播流行,将依法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办法追究法律责任。
传染病管理责任制;为推进我园健康、稳定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落实责任制,及时发现问题和整理隐患,扎扎实实做好我园安全工作。
1、责任制:园长是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第一负责人,负总则。
层层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人。
2、追究制: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不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收不放过。
3、措施:(1)、实行一票否决制,依法严肃处理事故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