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四册书复习考点资料
人教版初中地理全四册复习提纲(背诵版)

七上第一章默写试卷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2.地球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最大周长 4万千米3.初步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件是: 麦哲伦环球航行4.生活中能推测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有: 太阳、月亮的形状 月食 船来船去 登高望远5.6.特殊的经线、纬线:①特殊纬线: 赤道 是最长的纬线,也是纬度的起始点,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3.5° -回归线 66.5° -极圈 30° —低、中纬度的分界线;60° —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本初子午线 ,是经度的起始点,也是通过英国伦敦 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180°经线 —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7.8.10.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沿顺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 概括为 北逆南顺 )11. 范围 气候特点 特殊现象热带0°-23.5°终年炎热 太阳直射温带23.5°-66.5°四季分明寒带66.5°-90°终年寒冷 极昼极夜七上第一章默写试卷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3.表示方法: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4.比例尺小→ 表示范围大→ 内容略;比例尺大→ 表示范围小→ 内容详5.方向的判读: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6.常用图例(对应课本背诵)7.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封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8.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9.图中对应字母的地形名称A 鞍部 C-D 山脊 E-F 山谷 G 陡崖10.11.写出任意一个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1:10000012.画出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几种地形简图:七上第二章默写试卷1.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 %,海洋面积占 71 %,概括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地理四册知识点总结

地理四册知识点总结地理四册是初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地理四册,学生可以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
地理四册的知识点涉及地球形状、地球的构造、地球的外部圈层、气候与气象、气候类型与地带性气候、土地利用与保护、地理信息技术等内容。
下面对地理四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地球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一个略扁的椭球体。
地球的形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一个略扁的椭球体。
地球的形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球的形状不仅影响着地理环境,还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工作。
地球的形状是指地球的外形特征。
地球的形状对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略扁的椭球体,这种形状对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
地球的构造地球是一个由许多不同层次组成的整体。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大气层、水圈、固态地幔和岩石的地核。
地球的构造对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的构造是指地球内部的结构,主要包括地球的大气层、水圈、地幔和地核。
地球的构造是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重要基础。
地球的构造对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是地球的大气层和水圈。
地球的大气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地球的大气层对地球上的环境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的外部圈层是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的外部圈层对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有重要的影响。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气象要素的平均状态和变化规律。
气象是研究大气变化规律和气象现象的科学。
气候与气象对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气候与气象是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与气象对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气候类型与地带性气候地球上的气候类型是指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
地理知识点总结提纲

地理知识点总结提纲一、自然地理1. 地球的形态和结构-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大地形2.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四季变化的原因- 白昼和黑夜的原因3. 气候和气象- 气候带和气候类型- 气压和风系- 降水和云彩4. 水文地理- 水文循环- 湖泊和河流- 海洋和海洋地理5. 土壤和植被- 土壤的类型和特点- 植被的分布和生态系统- 土壤和植被对人类的影响6. 自然灾害- 地震和火山- 飓风和台风- 洪水和干旱二、人文地理1. 人口地理- 人口数量和分布- 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 -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2. 经济地理- 农业和农业地理- 工业和工业地理- 贸易和交通3. 城市地理- 城市的发展和分布- 城市规模和功能- 城市规划和环境问题4. 文化地理- 语言和宗教- 传统和现代文化- 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5. 政治地理- 国家和政治地理- 政治制度和国际关系 - 地缘政治和国际组织6. 人文环境问题- 污染和资源消耗- 能源和环境保护- 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三、地理工具和技术1. 地图和地图投影- 地图的类型和用途- 地图投影的原理和方法- 制图和测量技术2. 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卫星遥感的原理和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数字地球和虚拟地理3. 地理实验和调查- 地理实验的方法和意义- 地理调查的过程和结果- 地理模拟和预测四、地理与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目标- 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可持续发展和地球未来2. 地理与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 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 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法规3. 地理与资源利用-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供需- 能源开发和利用- 农林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4. 地理与城乡发展- 城市规划和乡村建设- 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结:地理知识点内容丰富,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工具和技术等方面,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和人类生活的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八年级地理4册全部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4册全部知识点【前言】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而地理学知识又是我们学习地球科学的基础。
八年级地理4册是初中地理课程的一部分,包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八年级地理4册全部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
【第一章】地球诞生本章主要介绍地球的诞生及其各个阶段。
在该章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的形成过程、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地理环境以及地球的生命种类等。
【第二章】气象与气候本章主要介绍气象学和气候学的相关知识。
其中,涉及到天气变化的原因、影响天气现象的各种因素、气候类型的划分和气候变化的规律等。
【第三章】水资源本章主要介绍水资源的概念以及水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开发。
同时,还会介绍水污染的原因、影响和防治措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今世界的水资源状况。
【第四章】土地资源本章主要介绍土地资源的概念以及土地资源的分类和利用。
在其中,还包括了土地资源状况的分析、土地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等。
【第五章】资源与能源本章主要介绍资源和能源的概念以及其分类、分布和利用现状。
同时,还将讨论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第六章】人口与城市本章主要介绍人口数量、质量和分布的影响因素。
同时,还将涉及到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和城市环境保护等问题,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口和城市发展的现状。
【第七章】地理信息系统本章主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构成和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地理信息系统,了解如何对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进行利用和管理,以及如何更好地应对自然和人为灾害。
【总结】通过全面地学习八年级地理4册全部知识点,我们将了解到地球和我们生活的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
同时,我们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去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初中地理总复习(全册)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总复习(全册)知识点归纳一、地球与地球运动1.地球的基本形态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
地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2.地球的运动和昼夜、春秋之变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转动一周,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是太阳从东边升起,经过天空的南部,最后从西边落下。
这种现象就是昼夜交替的原因。
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年绕行一周,公转速度约为每秒29.8千米。
这导致太阳每天的位置都不同,季节也随之变化。
3.地理坐标与世界时区地理坐标是指地球上任何一个点的经度和纬度。
纬度表示地球上的一个位置距赤道有多远,经度表示一个位置在地球上的东西方方向上的位置。
世界时区的设置是为了便于人们统一时间,因为地球自转一周,时间上即相当于360度,因此世界上将地球以0度为中心分为24个时区。
二、地球与地图1.地球资源与环境地球上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造资源。
自然资源可以细分为非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自然资源。
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海洋污染、缺水等。
2.地图投影与地图符号为了便于理解地球的空间关系,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被投射到了一个平面上形成了地图。
不同的地图投影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变形问题。
地图符号是在地图上标示出各种地理信息的符号和标记,可以方便人们的阅读和理解。
三、人口与城市1.人口问题人口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国家或地球上某个地理位置上居住的人口总和。
人口增长问题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口增加或减少的问题。
人口结构是指人口在各种方面上的分布情况。
2.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指一定范围内,人口集中、经济发达、行政管理在城市中心集中的区域。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并开始向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转变的过程和规模。
四、农业与工业1.农业问题农业是指人类利用自然资源从事耕作、畜牧和渔业等活动的总和。
常见的农业问题包括粮食安全、耕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问题、农业技术与发展等。
2.工业问题工业是指利用机械、电力、化学等现代科技手段生产各种化工产品、机械产品等货物或者提供服务的经济活动。
四册地理知识点带答案详解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确定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2、经过精确地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3、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是纬线,连接南北极的线是经线。
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纬线的形状是圆圈,长度不等(最长的纬线圈是赤道);经线的形状是半圆,长度相等。
6、零度纬线是赤道,纬度的范围是00~900。
零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经度的范围是00~1800。
7、度数向北增加的是北纬度,用“N”表示;度数向南增加的是北纬度,用“S”表示。
度数向东增加的是东经度,用“E”表示;度数自西增加的是西经度,用符号“W”表示;8、纬度的划分:00~300 属于低纬度;300~600 属于中纬度;600~900 属于高纬度。
9、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10、根据经纬度判断半球:所有的北纬度都在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度都在南半球。
经度与半球不一致:小于200W的西经度在东半球,大于1600E的东经度在西半球。
经度与半球一致:200W~180的西经度在西半球;0~1600E的东经度在东半球。
11、判断(300W,400N):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100E,100S):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100W,700N):东半球、北半球、高纬度(1700E,500S):西半球、南半球、中纬度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2、地球自转:中心是地轴;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出现时间差异、昼夜交替现象。
13、地球公转:中心是太阳;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出现四季、五带等现象。
14、地球公转过程中的四个节气:①春分:3月20或21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相等。
②夏至:6月21或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出现极昼。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指南(四本书重点知识整理)

初中地理知识要点班级:姓名:【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①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庐山起义)②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③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二、纬线和经线(一般横纬竖经)00纬线叫赤道,是最长的纬线;00经线叫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三、半球的划分及判断(判断南北半球只看纬度;判断东西半球只看经度)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口诀(北北南南)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0W和1600E(西经200,东经1600),口诀:“东东相比,西西相较,大西小东”。
00经线在东半球,1800经线在西半球)四、纬度地带与五带的划分及判断(只看纬度)1.低纬度:纬度<300;中纬度:300——600高纬度:600——9002.热带与温带分界线:回归线(23.50纬线)温带与寒带分界线:极圈(66.50纬线)3.温度带的判断:热带:纬度≤23.50;温带:23.50――66.50;寒带:纬度≥66.50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地球的自转周期为1天,公转和周期为1年2.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现象;时差;太阳东升西落。
3.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形成、昼夜长短的变化。
4、判断节气(北半球)、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纬度(南北半球季节相反)3月21日前后(春分)太阳直射赤道3、4、5月为北半球春季昼=夜6月22日前后(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6、7、8月为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9月23日前后(秋分)太阳直射赤道9、10、11月为北半球秋季昼=夜12月22日前后(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12、1、2月为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北半球的情况)第三节地图的阅读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1千岁=105厘米)点拨:单位换算:千米到厘米:增加5个0;厘米到千米:减少5个0。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全4册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全4册初中地理的必考知识点主要包括地球与地球运动、地图与地理工具、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四个方面。
以下是每个方面的主要知识点:一、地球与地球运动1.地球的形状及其证据:地球是椭球形,证据包括地平线的弯曲和船只的消失等。
2.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公转一周需要365.25天。
3.地球的倾斜轴与季节变化:地球的倾斜轴导致太阳照射地球的面积不同,形成季节变化。
4.昼夜与不同地区的时间:经线与经度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时间差。
5.地球分带和时区:地球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大气候带,时区分为东经和西经各15度区域。
二、地图与地理工具1.地图的表示方法和要素:地图的表示方法包括平面地图和球面地图,地图要素包括比例尺、图例、经纬网等。
2.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GIS是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系统,遥感技术是利用航天器或卫星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3.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了解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的基本要素,如地理位置、大小比例等。
三、自然地理1.自然地理的基本概念:了解陆地、水域和大气等基本概念,并能正确划分。
2.大地形:了解大陆、平原、高原、山地、盆地和丘陵等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气候与气象:了解气候带、气候要素和气象要素,并能解释不同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水文和水循环:了解水的分布、供应和利用,以及水循环的过程和重要性。
5.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了解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以及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四、人文地理1.人口与人口分布:了解人口的概念和组成,掌握人口分布规律和人口增长的原因。
2.城市与乡村:了解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和区别,并能解释城市化进程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3.经济地理: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发展模式,如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4.交通与通讯: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和作用,以及通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区域发展:了解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和优势,以及区域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 时 天 时间差异
针针
日月星辰的 东升西落
公转 公转 公转 产生的地理现象 中心 方向 周期
太 自 一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公 阳 西 年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向
转
东
3.昼夜长短的变化 4.极昼极夜现象 5.四季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
P11四个位置: 日期、节气、直射点、 昼夜长短(北半球)
3.会在地图上识别山地、高原、平原、盆地 和丘陵等五种主要地形类型;
4.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 地理信息
中考典例分析
经典题型一
一题多点,涵盖考察地图知识
11
读下面某地等高线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间的直线距离约为 1千米 B.A点海拔高度小于800米 C.丙河流向是自北向南 D.C处是山脊
中考典例分析
经典题型二
在读图题中依托区域图考察纬度位置或点的坐标
(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
10
该点位于 (东或西)半球。(2分)
(2)根据图示判断,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
五带中的
带,依据是
。(2分)
一、认识地球 的大小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
最大周长: 约4万千米
二、经纬线的性质
五、任意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23.5°N
夏至
6.22前后
赤道 春分
3.21前后
23.5°S
秋分
9.23前后
春分
3.21前后
冬至
12.22前后
பைடு நூலகம்
地图考点
1.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会应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距离;
2.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 谷等地形部位, 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中考典例分析
经典题型二
在读图题中依托区域图考察图例的知识
109.(8分)读巴西图,完成下列问题。 119.(8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D地种植的主要 图一所示信息判断,
农作物是
。
图例A代表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
字母A 、B、C、D 代表的地形部位分别 是 鞍部 、 陡崖 、 山谷 、 山脊 。
看图说明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写出字母代表的省区的简称
我国地势特点P22、三级阶梯(位置、 分界线、海拔)P22、地势影响P23; 地形特点P25、山脉和地形区(指图山 脉名称、走向、地形区名称、与山脉位 置关系)P26;山区包括P30?比例P30? 山区发展经济优势和劣势P28。
我国气候主要特征(复杂多样、季风显著) 气温:冬季、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P31\32;温度 带划分(主要地形区)P33、温度带对熟制、果树、 民居影响P34; 降水:我国年降水量特点P34、800mm、400mm、200m 年等降水量线P35图、干湿地区(主要地形区)及影 响P36\37。 季风气候特征(雨热同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范围 及界线P39、主要灾害性天气P41。 气候:我国气候分布P42、阅读4幅气温曲线降水量柱 状图描述气候特征P42图。
六上第一章 中考占15%
选择第一题 选择第一题
读图题:点的坐标、所处半球、纬度位置
中考典例分析
经典题型一
生活化场景考察地球运动规律及现象
09 1.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家住淄博的小明早晨给远在美国纽约的姨妈打电话,姨妈却说“晚上好” B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C正午时学校操 场上旗杆的影子冬天长夏天短D昼夜以24小时为周期交替
大洲名称、各大洲分界线
K④北冰洋
北美洲
欧洲 亚 洲
太①
平H
洋
I大 非 洲
南西
美 洲
洋
②
太
H①平
印
度③J
洋 大洋洲
洋
南极洲
指图说出六大板块及其板块之间的运动形式 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地 中海、红海变化原因;印尼、冰岛、中国东部、 西南部地震原因。
区分天气与气候(生活现象)P50、背诵天 气符号P53、日最高最低温P58、年最高最低 温P58、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说明世界 气温分布特点P59、说明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P63、运用世界气候分布图(气候类型分布 地区、主要气候特征、举例气候影响因素) P65 运用图说明世界人口增长特点P74、四大人 口稠密P76、人口稀疏区P77、三大人种分布 P82、三大宗教分布P86、中国宗教情况P86、 (高架屋、西亚民居、窑洞冰屋)与自然环 境的关系P91、P106国际合作。
形状 纬线
圆 圈
经线 半 圆
长度
不 等 长
等 长
方向
东 西
南 北
三、东西半球的划分
180°
三、东西半球的划分
20°W 0° 160°E 180°
西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四、自转、公转产生的现象
地球 绕什 运动方向
运动 地理现象
的运 么转 面对 面对 面对 周期
动
赤道 北极 南极
自地自 转轴西
向
东
逆 顺 一 昼夜交替
A.今天风和日丽 B.海南岛全年皆夏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明天有暴风雨
.下图a点表示某个国家的人口出生 率和死亡率,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A. 欧洲西部 B.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C. 亚洲南部 D. 拉丁美洲
1、我国纬度位置P2、海陆位置P2及 优越性P4;领土四至点P4;34省级 单位名称、位置、简称、行政中心 P10。 2、我国人口增长特点P11、人口分 布特点、界线P13;各民族分布特点 P19、少数民族分布地区P18、人数 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P16、少数 民族文化风俗P17。
知识点及方法梳理
判断陡缓 估算高度
D
B点的海拔是 220 米,山峰A的海拔高度可 能是:A285米 B275米 C255米 D245米。要 登上山峰A,从 C(B或C)点出发更容易。
1、海陆分布特点(地图、数据) P30、地图识别七大洲、四大洋(重 要纬线、0°经线)P33 海陆变迁实例P37、板块构造学说解 释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地中 海、红海变化原因;印尼、冰岛、 中国东部、西南部地震原因P41。
每种气候特征
指图记忆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中考典例分析
1、下列实例中能说明海洋变成陆地的是 () A.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鱼、海螺 、海藻等生物的化石 B.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了古森林和古河 道的遗迹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D.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下列叙述中,属于气候的是( )
10 1.今天你走进了考场,此时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哪一点附近 A.甲 B.乙 C.丙 D.丁
11 1、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A.淄博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明显 B.当淄博球迷晚上观看法网球公开赛李娜 夺冠电视直播时,巴黎正直白天 C.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长短有季 节性变化 D.淄博冬季白昼时间比夏季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