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度分析理论介绍 - 台湾机构典藏 NTUR主页
企业年度报告的稳健性分析

企业年度报告的稳健性分析一、企业年度报告的意义企业年度报告是一份公开的财务、经营情况报告,对于企业的股东、投资者、合作伙伴以及监管机构等各方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过去一年的经营状况与业绩,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帮助监管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同时也是企业自身对外界透明度和公信力的重要表现。
二、财务指标的稳健性分析财务指标是评估企业财务情况的重要依据,对于企业年度报告的稳健性分析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净利润率、资产负债比率、现金流量比率等指标的角度,详细论述企业年度报告的稳健性。
1. 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它能够体现企业在销售收入中的利润水平。
如果一个企业的净利润率呈现较高且稳定的趋势,说明企业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稳定的发展趋势。
反之,低净利润率可能暗示企业存在盈利困难或者经营不善。
2. 资产负债比率资产负债比率是衡量企业财务稳健性的重要指标,它能够反映企业在债务和资产的比例关系。
在企业年度报告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资产负债比率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经营风险。
若资产负债比率较低,表明企业具有较低的财务风险;反之,若资产负债比率较高,可能暗示企业面临较高的偿债压力。
3. 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量比率是评估企业现金流动性的指标,它能够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的充裕程度和稳定性。
在企业年度报告中,我们可以根据现金流量比率来判断企业是否具备良好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较高的现金流量比率表明企业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回款能力和投资能力;反之,较低的现金流量比率可能意味着企业面临现金流动性风险。
三、资产负债表的稳健性分析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年度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和负债状况。
下面将从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资产负债比例、长期偿债能力等方面,对企业年度报告的稳健性进行详细论述。
1.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状况,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构成和负债构成,从而判断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稳定性。
质量的稳健性优化设计

S N 10 Lg[ ( Yi 2 )]
1 n
6
对瓷砖生产进行试验的案例
参数设计中的正交实验技术
同时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还存在的一组相对 稳定并可加以控制的因素,如原材料的规格、 技术人员的技能和设计水平、测量设备精度、 相对稳定的环境和温定。这些因素为可控因素 和系统因素。 正是这些可控因素才使得产品性能、工艺 过程和技术功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
波动理论
波动理论
由于噪声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和难以控制的, 由此产生波动也是不可避免的。试图完全消除 波动,使产品性能和技术功能的质量特性始终 在设计目标上是永远达不到。因此改进产品性 能,提高质量的奋斗目标是:永无止境地减少 波动,使产品、工艺过程、技术功能对各种噪 声因素不敏感,向着波动为零的目标迈进。 这 就 是 质 量 工 程 的 理 论 支 柱 —— 波 动 理 论。
稳健性设计是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田 口玄一博士于70年代初创立的质量管理新技 术。这是一种最新颖、科学、有效的稳健性优 化设计方法。该理论和方法不仅受到日本同时 也受到欧美各国应用统计学家、质量管理专 家、工程设计专家和企业人士关注,并在工程 实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而人们将这种方法 和理论称之为“田口方法”。
实现这一理论的方法的就是源头治 理,即利用稳健设计技术寻找可控因素 的一组水平组合,使刻划产品/工艺过程 性能或技术功能的输出质量特性围绕设 计目标时的波动尽可能小。
选择最有效的输出质量特性
实施稳健设计技术首先要选择最有效的输 出质量特性,尤其是在技术开发阶段,这一要 素的正确选择显得更加重要。只有对有效的输 出质量特性进行测量才能反映产品/工艺性能 或技术功能的基本特征,进而确定输出的基本 功能和理想功能。
会计盈余稳健性研究综述(1)

东方企业文化·公司与产业 2010年3月105会计盈余稳健性研究综述洪庆宾(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北京,100076)摘 要:稳健性又称谨慎性,稳健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特征,限制了内部人操纵会计数字的动机和能力。
本文主要是围绕在会计盈余稳健性实证研究的主要领域展开的。
在对稳健性科学定义的基础上,分四方面对稳健性研究进行文献回顾。
最后通过中外研究进行对比,试图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研究方法。
关键字:稳健性 会计盈余 会计信息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0)03—0105—02一、稳健性的定义从时间上看,Bliss (1924)也许是最早完整给出稳健性的定义的,他将稳健性原则表述为“预见所有可能的损失,但不预期任何不确定的收益”。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 )在其第4号公告中指出:“管理人员、投资者和会计人员历来宁肯低估净收益和资产,而不愿高估”。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于1980年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二辑》(SFAC2)将稳健性定义为:“是对不确定性的审慎反应,努力确保商业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被充分考虑到。
因而如果未来收到或支付的两个估计金额有同等的可能性,稳健性要求使用较为不乐观的估计数”。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 )(现已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其概念框架中将稳健性定义如下:“稳健性是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需要运用判断作出必要的估计中包含一定程度的审慎,比如资本或收益不可高估,负债或费用不可低估。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这样定义稳健性的:“稳健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二、稳健性研究文献回顾纵观会计盈余稳健性的研究,笔者认为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存在性问题研究;第二,会计盈余稳健性形成动因的研究;第三,会计盈余稳健性计量方法的研究;第四,会计盈余稳健性经济后果的研究。
稳健设计

3
几个基本概念
4
质量特性值
在工业生产中,产品的质量通常通过对特定的功能、特性的测
定或测量数值来评定(质量特性或输出特性)。
任何一种产品的质量特性值与其名义值(额定值)之间都存在
一定的偏差。偏差越小,质量越好。
5
质量的变异性
产品的质量特性指标往往会有差异; 即使完全相同的生产条件,由于种种干扰因素的存在,其 产品也会表现出不完全相同的质量特性;
质量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发现,瓷砖尺寸波动原因是由砖窑内
部温度差异引起的。
在没有放置瓷砖时,砖窑内部设计的加热后温度是相同的, 但是放置瓷砖之后加热后窑内各部位的温度就不同了,外侧 温度高,中心处温度低。
解决办法:重新设计一个新砖窑,保证窑内温度均匀。 方法缺陷是什么?
15
第三种方法
从瓷砖内部结构入手,寻找影响尺寸稳健的内部原因。
现代设计理论 —稳健设计
胡坤(20101011)
1
主要内容
稳健设计起源 稳健设计的几个基本概念 稳健性设计与三次设计 内外表参数设计
简单的稳健设计方法
2
源起
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
日本学者田口玄一博士创立
以三次设计为内容的质量工程学 目前美国把一切用于提高和改进产品质量有关的工程方法 统称为稳健性设计
同一产品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或者在寿命周期内的不同
时刻,其质量特性都会有差异;
例如手机电池的使用时间: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随着 使用时间长短的变化而变化。
6
质量特性值
第六章稳健设计

至此完成系统设计。该电感电路要求输出电流 y=10A,波动越小越好,故也为望目特性。
参数设计
1. 制定可控因素水平表
可控因素是电阻R和电感L,它们的初始值由设计 人员根据专业知识确定,其水平表如表6-2所示:
参数设计
2. 内设计 选用正交表进行内设汁。设计方案如表6-3所示:
参数设计
3. 制定误差因素水平表
第一节 基本概念
质量特性 质量特性的干扰因素 与质量特性相关的术语
一、质量特性
质量特性
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属性。 望目特性:存在固定目标值,希望质量特性围 绕目标值波动,且波动越小越好,这样的质量 特性称为望目特性。
望小特性:不取负值,希望质量特性越小越好 (理想值为0),且波动越小越好,这样的质量 特性称为望小特性。
计算信号因素线性效应引起的波动平方和
计算误差波动平方和及自由度
计算误差方差的估计
动态特性性噪比
计算信噪比
二、灵敏度
静态特性灵敏度
动态特性灵敏度
二、灵敏度
静态特性灵敏度 1. 定义式
设产品的质量特性y其期望值为µ ,则称
称为灵敏度。
2. 计算式 灵敏度估计公式为
第三节 稳健设计原理
稳健设计原理的概念 稳健设计原理
容差设计
最佳条件的外设计
最佳条件下仍选 为外表,其结果如表6-14。
容差设计
3. 输出特性的方差分析
下面对表6-14所列出输出特性,进行方差分析。
总偏差平方和 St的计算
St 的分解公式为
容差设计
整理可得总偏差平方和 的分解公式
下面对组成 的各项进行分别计算。
各种波动平方和St’的计算
第九讲 会计稳健性

二.会计稳健性与通常的会计谨慎性 是何关系
(一)无条件稳健性和有条件稳健性的相 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二)会计谨慎性和会计稳健性的
(一)无条件稳健性和有条件稳健性的相互作用 和相互影响
1.两种稳健性的共同点: 存在的基础相同,都源于经济环境内在的不确定性 和风险,最终造成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低估;捕捉到投资 者和其它信息使用者不对称的损失函数,即从利得所 获得的收益要小于相同数量损失所产生的影响:最小 化诉讼成本,税收成本和监管成本;使会计者和监督 者最小化经济不确定性并免受监管不力的批评
条件稳健性最初的动因是抵消经理向上虚报会计数 字的动机, 增进缔约的有效性, 其“损失确认的及时性” 观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稳健性在缔约时扮演的角色。 在无条件稳健性原则下, 探究稳健性在缔约过程中 扮演的角色却是很困难的。
综上所述, 正是条件稳健性增进了债务契约、报酬 契约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条件稳健性突出了经理在接 收到消息时做出的政策抉择, 其行为体现了特定历史条 件下各种制度因素的相互作用, 反映了会计信息质量内 生性的本质。可以说,条件稳健性概念的提出将会计稳 健性研究带入了一个更广阔的领域。
2.无条件稳定性 又称为资产负债表稳健性,独立消息的稳健性, 事前稳健性 无条件稳健性是一个总体的偏见,和当期消息没 有关系,而是在资产或负债产生之初就决定采用的会 计处理方法,使用这种会计处理方法产生了预期未入 账的商誉,使股东权益的账面价值低于其市场价值。 举例:内部形成无形资产的发生的支出,研发支 出和广告支出在发生时就被费用化,直接计入当期损 益,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等等。
(2) 累计应计数 Givoly和 Hayn认为如果公司处于稳定状态下, 长 期来看, 净利润会趋向于经营现金流, 累计应计趋向于 零, 而稳健性会使得公司长期内报告收益下降, 从而使 累计应计数为负, 因此他们把累计应计数作为稳健性的 指标。结果发现MTB和累计应计数是根本不同的无条件 稳健性的替代变量。累计应计数显示无条件稳健性和条 件稳健性是正相关的, 而MTB相反。
(二)稳健性检验

(二)稳健性检验对模型(1)进行RamseyRESET检验,三个样本的P值依次为0.0512、0.0586、0.0406,说明模型没有遗漏关键变量,不存在设定误差;进行White检验, P值分别为0.7897、0.1612、0.1311,说明解释变量系数矩阵不存在异方差性,回归结果健全可信。
借鉴已有研究,做替代变量检验,分别用“薪金最高的前三名高管”、“薪金最高的前三名董事”表示高管薪酬,实证结果与模型(1)的结果一致⑥。
用ROA作为绩效指标替代DREA,实证结果与模型(1)的结果一致。
五、结果分析和进一步研究以上实证结果表明,公允价值收益对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显著为正,并且激励作用显著大于其它盈余项目,而公允价值损失对高管薪酬都无显著影响,样本公司存在着对公允价值收益非理性激励而对公允价值损失惩罚乏力的“重奖轻罚”的不对称性。
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重奖轻罚”,暗含了公允价值及其激励问题对于企业风险和公司治理的意义。
尽管样本公司盈余总量激励有效,但是对公允价值“持有收益”给与“重奖”的非理性行为,将出现管理漏洞并引导经理层更大的私利动机,进一步放大企业风险和导致代理问题(假设部分和结果解释部分已有分析)。
对盈余分项目损失给与“轻罚”,也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也会助长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和带来公司治理问题。
在现实市场中,套利行为充满风险(Shleifer、Vishny, 1997),对公允价值的“重奖”和“轻罚”都有可能发生管理人“过度自信的非理性行为”(Odean, 1999)和经理人自利的代理问题(Jensen、Meck-ling, 1976)。
因此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作用很重要,以下对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是对假设2悖离现象的进一步检验。
我们在模型(1)之中引入公司治理与公允价值收益的交互变量,构建模型(2)。
模型(2)的回归方程举例如下。
表5列出了SampleⅢ的回归结果,表明那些会计信息质量更高、大股东持股比例更高的公司对于公允价值“可实现持有收益”的奖励系数可能低于其他公司。
浅谈稳健原则在企业理财中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 (Ⅰ)绪论 (1)一、稳健原则的概述 (2)二、稳健原则存在的理论依据 (2)三、稳健原则在企业中的作用 (3)四、稳健原则在企业理财中的应用 (3)(一)存货计量 (3)(二)固定资产折旧 (3)(三)无形资产摊销 (3)(四)预提坏账准备 (4)(五)筹资管理 (4)(六)资金管理 (4)(七)税后利润处理 (5)(八)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5)(九)收入的确认 (5)五、稳健原则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6)(一)要正确处理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6)(二)稳健原则运用的关键是“度”的掌握 (7)(三)稳健原则运用应结合实际情况 (8)结束语 (9)参考文献 (10)稳健主义又称稳健原则、谨慎原则或审慎原则,其含义是指对于会计期间内可能发生的各种耗费、损失应列入当期成本(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种收益则不列入当期收益。
所以稳健原则是指企业在预计收益和损失时,要稳妥和谨慎。
其内容是存货估价不应以历史成本为唯一依据,而应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 ,存货跌价损失直接列作当期损益,对于应收帐款也要事先估计到可能发生的坏帐损失并列作期间费用在损益表上承认。
它的核心在于对资产的估价和收益的确定宁可低估而不可高估 ,对于费用和损失宁可高估而不可低估,对于或有损失和或有负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稳健原则是较为特殊的一项,我国历史上一直没有奉行这一原则,该原则从讨论伊始到颁布实施都伴随着激烈的争论,长期以来理论和实务界一直存在重大的分歧,目前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不同的认识,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开放,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稳健原则在企业中也越来越应用广泛。
本文将从稳健原则在企业的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预提坏账准备、筹资管理、资金管理及税后利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进行论述,以阐明坚持稳健原则在企业理财应用中的优点,同时,稳健原则在企业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以方便其它企业在该方面的借鉴,从而更好地帮助完善企业理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參考文獻 (2)
5. Seemkooei A. A., 2001a, “Comparison of reliability and geometrical strength criteria in geodetic networks”, Journal of Geodesy, vol. 75, Issue 4, 227-233. 6. Seemkooei A. A., 2001b, “Strategy for designing geodetic network with high reliability and geometrical strength”, Journal of Surveying Engineering, vol. 127, No. 3, August 2001, 104-117. 7.李偉菘,2003,台灣一等GPS網之穩健度分析,碩士論文,台灣 大學 8. Hsu R., 2003, “Further expressions for the deformation primitives of a horizontal network”, a manuscript copy. 9. Hsu R., 2000, ”pre-computing influences of observation for a network”, Journal of Surveying Engineering, Vol 126, No 1, 8-17.
穩健度分析理論介紹
姓名:林雅婷 學號:R92521110 指導教授:許榮欣老師
流
• 前言 • 理論介紹 • 未來工作 • 參考文獻
程
前
言 (1)
• 觀測量會有誤差存在其中,當誤差大於某 一特定範圍時就被視為粗差。 • 粗差的判定是在某特定的數學模式及加權 模式之下而被判定,當數學模式及加權模 式改變,粗差很可能不再是粗差。 • 測量網中未被偵測出的粗差勢必會對測量 網造成影響。
x x x
i 0
y y y
i
0
z z z
i
0
結
論
•利用與平面二維穩健度類似的推導方式, 我們亦可將三維穩健度的三種變形指標分 解成自身項(local component)與補充項 (complementary component),並與可靠度理論 建立連繫,只是當維度提升後,增加了Z軸 的資訊,穩健度方程式勢必會有所改變, 然則究竟改變了哪些則必須再做進一步的 分析推導才能釐清,並藉此發掘在三維情 況下弱穩健度之成因。
理論介紹 (14)
•測量網之外圍點位之測線數較少,常是弱 穩健度之點位之所在 •每個變形指標都是由自身項所支配,補充 項的影響很微小。同樣的,弱穩健度的群 多餘數(與研究點相連接的所有觀測量的多 餘數總和)較小。
理論介紹 (15)
•三維的情況下,因為多了Z軸的資訊,變形 指標的矩陣將有所改變 設點 p ( x , y , z ) 的三維移位矩陣為
1 v
w
1 u w xz zx 2 z x
理論介紹 (18)
3.局部扭轉(Local twisting) 某點的三維微旋轉(Differential rotation),可 分為對x軸、對y軸、對z軸三個方向的旋轉
x (
1 v w ) 2 z y
i i i i
xi u i y v i i z i wi
變形矩陣
Ei
為
u x xi v E i grad y i z x i w x
max
max
max
理論介紹 (2)
• 以平面二維移位為例之的三種變形指標: 設點 p ( x , y ) 的平面移位矩陣為
i i i
變形矩陣可由其位置梯度來決定,
理論介紹 (3)
•pi 點的三個變形指標: 1.平均應變(mean strain)
2 x y
1 u v
前
言(2)
• 傳統上,粗差對於測網的影響以Baarda的可靠度 理論來加以分析,其中可靠度可分為內、外可靠 度兩種。 • 內可靠度探討網偵測粗差的能力,但好的內可靠 度並不代表網點具有可靠的估計位置。 • 外可靠度探討未被偵測出的誤差對整體參數估計 的影響,但對於個別網點位置估計的影響並未探 討 • 因此必須藉由穩健度分析理論進一步分析未被偵 測出的粗差如何影響個別網點位置的估計。
未來工作
•將二維穩健度分析推廣到三維穩健度分析, 找出三種變形指標分解後的自身項(local component)與補充項(complementary component),並探討三維情況下弱穩健度之 成因。
參考文獻 (1)
1.R. Hsu , S. Li ,2004,Decomposition of deformation primitives of horizontal geodetic networks : application to Taiwan’s GPS network, Taiwan, J. of Geodesy.(accepted) 2.Vaní ček P, Krakiwsky EJ, Craymer MR, Gao Y, Ong P (1991) Robustness analysis. Contract Report, Geodetic Survey Division, Canada Centre for Surveying, Energy, Mines and Resources, Canada 3.Vaní ček P, Craymer M.R, Krakiwsky EJ, (2001) Robustness analysis of geodetic horizontal networks. J Geod75 : 199-209 4.Hsu R., 2001a,“Adjustment Treatments of Surveying Measurements”,Ch2, lecture note
2 2 xy xy xy 2 2 xz xz xz 2 2 yz yz yz
理論介紹 (17)
三維的總剪應變一樣可再區分為純剪應變 與簡剪應變
xy yx 2 x y
xy yx
前
言 (2)
• 本次報告中將著重於穩健度分析理論的介 紹,關於穩健度分析理論的文獻閱讀部份, 二維穩健度以「Decomposition of deformation primitives of horizontal geodetic networks:application to GPS network 」[ Hsu and Li ,2004]為 主,三維穩健度部份則以「Robustness analysis」[Vaní ček et al. 1991]為主要 閱讀文獻。
簡剪應變(simple shear)為
理論介紹 (5)
3.局部扭轉(Local twisting) 某點的微旋轉(Differential rotation)
1 v u ( ) 2 x y
可分解成區塊旋轉 (block rotation) 0 與局
部微旋轉(local differential rotation) ,其中, 1 適用於全網,i i 0 。 m
0 i
理論介紹 (6)
利用最小平方約制求解偏微分項與 a i 和 bi
K i [1 X i Yi ]
變形矩陣可表示成
Qi
為刪掉矩陣 (K
T i
Ki ) 1 KiT
的第一列(row)而產生的新矩陣。
理論介紹 (7)
•假設測網由m個點組成,有n個觀測量,且 n 2m ,則因觀測量的隨機誤差而使網點產生的移位 代回上式
理論介紹 (1)
• 穩健度分析以力學原理為基礎,利用測網 的變形來做評估。 • 穩健度評估的方式乃透過三種變形指標: 平均應變(mean strain)、總剪應變(total shear)與局部微旋轉(local differential rotation)來描述每一個點的穩健度[Vaní ček et al. 1991,2001],並取最大的三個 、 、 做為該點未被偵測出的粗差,亦即該點 在尺度、形狀、扭轉上的穩健度。
L C k k
( g1k g 4k )hk
為觀測量k的平均應變乘數
理論介紹 (11)
2.總剪應變(Total shear) (a)純剪應變(Pure Shear)
1 2 2 2
1 1 n ( g1k g 4k )hk ok ( g1 j g 4 j )h jk ok , j k 2 2 j 1
Lk Ck
(b)簡剪應變(Simple Shear)
1 1 n ( g 2k g 3k )hk ok ( g 2 j g 3 j )h jk ok , j k 2 2 j 1
L k Ck
理論介紹 (12)
3.微小旋轉(Differential rotation)
令第K個觀測量的先驗標準偏差為 k,多餘數為 rk,進一步以n維粗差向量 k 取代 L
理論介紹 (8)
wk
是 Wi 矩陣第k行向量,
0
T
k 0 0k
,
0k
k 0
rk
0 是由TypeI和TypeII誤差所決定的非中心化參數。
理論介紹 (9)
•根據Seemkooei(2001a,b)的研究發現,穩健度參數 (robustness parameters)受到多餘數(redundancy numbers)的影響,當穩健度參數值最大時,則觀測 量具有最小的多餘數,由此可知,可靠度與穩健 度密切相關。 •為了更進一步將穩健度與可靠度理論建立連繫, 吾人將變形指標分解為自身項(local component)與 補充項(complementary component),並藉此發掘弱 穩健度之成因[李偉菘,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