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稳健可靠性分析的凸集模型
压杆稳定的非概率可靠性凸集合模型分析方法

(n t u eo eh nc l ElcrclE gn e ig,Baj Unv ri fArs8 I si t fM c a i &. e ti n ie rn t a a oi iest o t y
Ab t a t s r c :Duet he l ia in t tpr b biitc r la iiy m o e s h g e u r m e rg n l o t i t to ha o a ls i ei b lt d lha i h r q ie nton o i i a m da a,c n e e od l s a p e o d s rb h nc ra n pa a e e s o ei b lt na y i on t o v x s tm e i do t d t e c i e t e u e t i r m t r f r la iiy a l ss c m pr s i e ba t b It The he i p c ft s n e t i a a e e so o p e sv r sa o e sv r s a iiy. n t m a to he e u c ra n p r m t r n c m r s i e ba t — b lt e po s a e o e e o e s d s u s d by on r e y o e is e a i n,a d iiy r s n e b s d on c nv x s tm d li ic s e e o d r Ta l r s re xp nso n t o — o a l tc e ibiiy nd x f o p e sve he n n pr b bii i r l s a lt i e o c m r s i ba s a lt i p e e e . Thi a a ytc r t bi y s r s nt d i s n l i m e h v dss e n r a iiy d n iy f nc i n,w ih a l w e e ie e rg na a a a t od a oi e ki g p ob b lt e st u to t o rr qu r m nton o i i ld t nd sm p e o c m pu e i l rt o t .Fi ly, t ou h o pu a i o e i e rng a e t y, t s p r a h s nal hr g c m t ton f ng n e i c s s ud hi a p o c i
结构机构可靠性及可靠性灵敏度分析——10章_展望)

第十章结构机构可靠性和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的展望可靠性是一个古老而又面临着新挑战的问题,它涉及 (1) 系统行为的描述和模拟,(2)系统行为的定量化,(3) 不确定性的描述、定量化和传递。
本书只是着重介绍了结构机构可靠性和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的一些经典方法和现在发展的新方法,研究在输入变量与系统行为之间关系确定,并且输入变量随机不确定性已知的条件下,不确定性的传递问题。
本书所介绍的这些方法只是可靠性工程涉及众多问题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在结束本书的理论方法探讨之前,联系本书所研究的内容,对结构机构可靠性未来所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展望。
1、输入变量不确定性的描述和定量化[1-14]一般输入变量的随机不确定性采用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依据经典的概率统计理论,获取概率密度函数需要大量的样本数据,尤其是要准确获取密度函数的尾部时,则需要更大量的样本数据,而且往往影响系统行为失效概率的部分就是输入变量概率密度函数的尾部。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由于经费和时间的限制,工程问题中的大样本数据往往是不可得的。
这使得可靠性研究人员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研究小样本情况下母体概率密度函数的估计问题。
尽管挖掘小样本中关于母体信息的思路以及在同类产品中获取更多信息的方法是可取的,并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基于这种思路的研究将在可靠性领域持续开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信息的挖掘和获取毕竟是有限的,因为小样本中本身所包含的信息量只是完整信息的一部分。
以有限的信息去推断完整的信息将承受一定的风险,了解并控制推断过程中的风险水平是保证所作推断有意义的前提。
另外,建立小样本情况下,输入变量不确定性的合适的描述模型也是解决信息不足问题的一个补充手段,如现在已在可靠性领域广泛研究的凸集描述模型和模糊描述模型等,还有各种描述的混合模型。
作为不足以获得概率密度函数情况下的必要补充,研究与样本信息量匹配的不确定性描述模型是输入变量不确定性描述和定量化方面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并且在此基础上的各种不确定性描述模型的相容性也是今后可靠性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可靠性模型》课件

可靠性模型的参数设定
失效率:描述设备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概率
维修率:描述设备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被修复的概率
平均修复时间:描述设备或系统从发生故障到被修复所 需的平均时间
平均无故障时间:描述设备或系统在两次故障之间的平 均时间
失效模式:描述设备或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和原因
维修策略:描述设备或系统在发生故障后的维修方式和 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应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 车、电子等领域,用于提高产品 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故障树分析法
基本概念:一种 系统安全分析方 法,用于识别和 评估系统中的故 障和失效
应用领域:广泛 应用于航空航天、 核能、化工、电 子等领域
主要步骤:建立 故障树、分析故 障原因、评估故 障概率、提出改 进措施
优点:可靠性框图法具有直观、易于理解的特点,可以帮助分析人员快 速了解系统的可靠性。
局限性:可靠性框图法只能提供系统的可靠性信息,不能提供系统的详 细性能信息。
可靠性模型的应用实例
电子产品可靠性模型应用实例
手机:电池寿命 预测、屏幕故障 率分析等
电脑:硬盘寿命 预测、主板故障 率分析等
家电:冰箱压缩 机寿命预测、洗 衣机电机故障率 分析等
电子设备:评估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如手机、电脑等
机械设备:评估机械设备的可靠性, 如汽车、飞机等
建筑工程:评估建筑工程的可靠性, 如桥梁、隧道等
医疗设备:评估医疗设备的可靠性, 如医疗器械、药品等
软件系统:评估软件系统的可靠性, 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环境监测:评估环境监测设备的可靠 性,如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等
靠性和寿命
电力系统:用于 评估电力系统的 可靠性和稳定性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凸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凸模一、概率论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理论,它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
概率论主要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由随机事件所组成的随机过程。
概率论在统计学、物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1. 概率的定义概率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用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其取值范围为0≤P(A)≤1。
2. 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是指随机变量在不同取值下对应的概率。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可以用概率质量函数表示,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可以用概率密度函数表示。
3. 期望和方差期望是指随机变量在所有可能取值下所对应的加权平均值。
方差是指随机变量偏离其期望值的程度。
4.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大数定律指出,在试验次数足够多时,实际出现某一事件与该事件理论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接近。
中心极限定理指出,在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之和足够大时,其概率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
二、数理统计数理统计是研究如何从样本中推断总体的性质和规律的学科。
它是概率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也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1. 参数估计参数估计是指通过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的值。
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有极大似然估计、最小二乘估计等。
2.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指通过样本数据判断总体是否符合某种假设。
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有t检验、F检验等。
3.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一种多重比较方法,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总体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常用的方差分析方法有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等。
三、凸模型凸模型是指函数图像在定义域内任意两点之间的连线上方所围成区域都位于函数图像下方,即函数图像呈现凸形状。
凸模型在优化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凸模型的优化问题可以通过求解一些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来得到最优解。
1. 凸函数凸函数是指函数图像在定义域内任意两点之间的连线上方所围成区域都位于函数图像下方的函数。
常见的凸函数有线性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等。
2. 凸集凸集是指在欧几里得空间中,任意两点之间的连线上所有点都属于该集合的子集。
凸优化理论与应用_凸集

03
凸优化问题建模与求解
凸优化问题定义及示例
凸优化问题定义
凸优化问题是一类特殊的数学优化问题,其目标函数是凸函数,约束条件为凸集。凸函数在数学上具有很好的性 质,如局部最优解即为全局最优解,这使得凸优化问题的求解相对简单。
凸优化问题示例
支持向量机(SVM)、线性回归、逻辑回归、最小二乘法等机器学习算法中的优化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凸优化问题 进行求解。
凸函数与凹函数关系
凹函数定义
凹函数与凸函数相反,满足f(λx1+(1-λ)x2)≥λf(x1)+(1-λ)f(x2)。
凸凹性转换
通过取负操作,可以将凸函数转换为凹函数,反之亦然。即,如果f是凸函数,则-f是凹函数;如果f是凹函数,则-f 是凸函数。
凸凹组合
凸函数和凹函数的线性组合可能既不是凸函数也不是凹函数,但可以通过一定的条件判断其凸凹性。
01
03
02 04
多面体与单纯形
多面体是由有限个线性不等式定 义的集合,即{x | Ax ≤ b}。单纯 形是一种特殊的多面体,每个顶 点都是其他顶点的邻居。
锥与凸锥
锥是由原点出发的射线组成的集 合。如果锥还是凸集,则称为凸 锥。
02
凸函数及其性质
凸函数定义及示例
凸函数定义
在数学中,一个函数被称为凸函数,如果对于该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两个点x1 和x2,以及任意实数λ∈[0,1],都有f(λx1+(1-λ)x2)≤λf(x1)+(1-λ)f(x2)成立。
稀疏表示与重构
在压缩感知中,利用凸 集理论对信号进行稀疏 表示,并通过求解凸优 化问题实现信号的重构 。
噪声鲁棒性
针对压缩感知中的噪声 问题,利用凸集理论构 建鲁棒性优化模型,提 高信号恢复的精度和稳 定性。
稳健设计及其在机械行业的研究与展望

题 ; 处理多 目标 多响应多 约束 的问题时 , 在 计算量极 大 , 且仪 适 合处理各 目标之间 同等重要且相互 独立 的情 况。而实际工 程问题却 常常会出现多 目标 、多约束且 各 目标相关 的复杂系
统 。 应 面 法 、 响应 面法 、 义 线 性 模 型 法 与 田 口法 相 比 , 响 双 广 虽
《 装备制造技术)0 0 ) 1 年第 8 2 期
稳 健 设 计 及 其 在 机 械 行 业 的研 究 与 展 望
李 伟
( 连 交 通 大 学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 宁 大 连 16 2 ) 大 辽 1 0 8
摘 要 : 当前 稳 健 设 计 的 各 种 方 法 作 了综 述 , 析 了 各 方 内 外 机 械 行 业 中 的 研 究 状 况 , 今 后 机 对 分 介 对
( o rms rga mi ) C mpo i Porm n 及效用 函数 ( ti u co ) e g Uit F nt n 进行加 l y i
权 处 理 , 一 优 化 目标 。 统
在数学上提法严格 , 考虑 了交互作用 的情况 , 但都停 留在理论 阶段 , 且数据 、 模型仍非 常难建立 , 缺乏实际应用 。
:)且未能克服 田1 ), 3方法对变 量要 求服 从正态分布 的限制 。 灵敏度法能够较方便 、迅 速地表 明需调节 的变量 的范 围 或方 向, 但由于其不考虑设计变量 的容差 , 因而此法实际应用 时一般不单独使用 , 常和其他方法联合运用 。 对 于多 目标优化 的问题 , 需进 一步的研究。随机模型法 仍 考虑 了可控因素和不可控 因素 的随机性 ,故此法 的实际意义 较大 。 但此法 中的随机模型的建立和计 算都较复杂 , 在实际中
结构模型评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结构模型评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一个简要介绍,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要探讨和评估结构模型的相关内容。
结构模型是一种在不同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分析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本文旨在对结构模型进行评估,以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首先,我们将介绍结构模型的概念和原理。
结构模型是一种描述事物内部和外部结构的模型,它可以通过图形、方程或其他形式来表示。
通过对事物进行分析和建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联。
其次,我们将讨论结构模型的应用领域。
结构模型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社会科学、生态学、管理学等。
在这些领域中,结构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预测各种复杂的现象和问题,从而为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支持。
然后,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的结构模型。
结构模型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类型。
静态结构模型用于描述事物的静态特征和互动关系,而动态结构模型则能够模拟事物的演变和变化过程。
了解不同类型的结构模型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模型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最后,我们将评估结构模型的优点和局限性。
结构模型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虽然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通过评估结构模型的优点和局限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适用范围和潜在问题,从而更好地应用它们进行分析和决策。
总之,本文将详细探讨和评估结构模型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关结构模型的全面了解和应用指导。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进一步展开讨论,深入探索结构模型的各个方面。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对于一篇长文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够为读者提供清晰的导引,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逻辑关系。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为读者提供本文的概述和背景信息。
我们将简要介绍结构模型评估的背景和意义,并解释为什么这个主题是值得讨论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结构模型评估的三个要点。
基于Info-Gap理论的地下结构稳健性分析方法

要:围绕基于 Information-Gap(I-G)理论的地下结构稳健性方法展开研究。首先,根据地下结构输出响应模型中不
确定参量可能的取值范围及不同波动幅度对结构安全性能的影响,采用 I-G 模型量化处理不确定参量;其次,通过地下 结构失效准则确立输出模型响应值与临界值之间的关系,由此构建稳健函数,并将结构发生失效前能够容许的不确定 参量之最大波动幅度值定义为稳健可靠性指标来度量地下结构的可靠程度, 从而形成了基于 I-G 理论的地下结构稳健性 分析方法。最后,以某隧道衬砌稳健性分析为例,详细展示了地下结构稳健性分析的具体实施流程。工程算例表明, 稳健可靠性指标反映了结构性能主动抵抗不确定性参量变化的能力。稳健性方法为不易得到不确定性因素足够信息的 地下结构可靠性分析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地下结构;不确定性分析;Information-Gap 模型;稳健函数;稳健可靠度指标;非概率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TU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548(2011)02–0227–07 作者简介:苏永华(1966– ),男,湖南涟源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岩石力学和地下结构非确定性及 优化设计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 syh5327@。
第 33 卷 2011 年
第2期 .2 月
岩
土
工
程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No.2 Feb. 2011
基于 Info-Gap 理论的地下结构稳健性分析方法
苏永华,李 翔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摘
Abstract: The central focus is devoted to exploring the robust reliability methodology for underground structure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Gap (I-G) theory. 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es of the possible ranges and the various fluctuations of uncertain variables involved in the output model on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the I-G model is used to handle the uncertain variables quantitatively. Secondl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sponse value and the critical value for the output model is developed by use of the failure criterion utilized for underground structures, and the robustness function is then established. On this basis, the greatest horizon of the fluctuation of uncertain variables that the structural performance can suffer is further defined as the robust reliability index which will be consistent with no-failure to measure the structural reliability. Hence, a robust reliability methodology for underground structures by means of the I-G theory is presented. Finally, a scheme to demonstrate the robust reliability evaluation for an example of the tunnel lining is particularly implemented by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illustrative practical example reveals that the current robust index for structural performance has the capacity to be actively immune to unanticipated variations of uncertainty parameter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affords a novel route for the 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when the uncertain information is unavailable or scarce. Key words: underground structure; uncertainty analysis; Information-Gap model; robustness function; robust reliability index; non-probabilistic reliabilit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520930(2004)0420383209 中图分类号:TH122,T B114.3 文献标识码:AΞ结构稳健可靠性分析的凸集模型李永华, 黄洪钟, 刘忠贺(大连理工大学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摘要:简明地介绍了稳健可靠性研究的工程背景,将Ben 2Haim 提出的稳健可靠性引入到结构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中,针对Ben 2Haim 提出的稳健可靠性度量指标的不足,定义了一种无量纲的稳健可靠性度量指标,对元件和系统的稳健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基于凸集模型的稳健可靠性设计准则,最后以实例说明系统稳健可靠性的求法以及所提出的稳健可靠性准则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关键词:不确定性;凸集模型;结构;稳健可靠性;稳健可靠性准则在结构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中,由于结构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而产生了诸多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往往对结构的性能和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合理地定量处理这些不确定性.从总体上说,结构分析和设计中涉及的不确定性主要有随机性、模糊性和未确知性,与之相对应的处理这些不确定性的数学理论分别为概率论、模糊数学和凸集模型.E lishakoff 教授曾形象地将描述不确定性的数学模型概括为“不确定性三角”[1],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是:概率论和随机过程、模糊集合、凸集理论或者反优化方法(anti 2optimization approach ).众所周知,研究不确定性最常用的方法是概率方法(这种方法在许多工业领域已经得到成功的应用),其次是模糊数学方法[226].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不足.很多实际应用表明,这两种方法有效应用的前提是均需要有足够的统计数据来确定不确定参数和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或隶属函数,而在很多工程实际情况下可能得到的统计数据是有限的.有时统计参数的变化以及分布类型的选择还可能很敏感,需要较多的统计数据才能准确确定随机变量的统计参数(如均值、方差等).已有研究表明[7],概率密度函数非常微小的误差可能会导致计算出来的可靠度存在较大的误差.对于这些情况,基于概率论或者模糊集合的可靠性分析方法无法合理有效地予以应用.基于上述原因,人们试图寻求处理这类不确定性问题的新的有效方法,采用凸集模型(convex m odels )来描述结构的不确定性便是一种尝试.稳健可靠性理论[627](robust reliability theory )是Ben 2Haim 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非概率可靠性模型[1,7,9210]基础上提出来的,它的数学基础是凸集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在缺乏信息或系统未知的情况下,如果系统能够容许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不失效,也就是说系统对不确定性的变化不敏感,是稳健的,那么该系统是可靠的.反之,如果系统对不确定第12卷4期2004年12月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JOURNA L OF BASIC SCIE NCE AND E NGI NEERI NG V ol.12,N o.4December 2004Ξ收稿日期:2004207228;修订日期:20042122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475043);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200232);武器装备预研基金(5147080101JW0901)资助作者简介:李永华(1971—),女,博士研究生.性是脆弱的,那么该系统是不可靠的.也就是说,这里所研究的可靠性是系统对于不确定性的稳健性的度量.从这个角度来讲,将以凸集模型为基础研究的系统可靠性称之为稳健可靠性.稳健可靠度由系统能够容许的不确定性扰动的最大程度来度量.稳健可靠性的优点是对原始数据要求很低,只需知道不确定参量的界限而不要求其具体的分布形式,且不涉及概率的概念,没有必要求其概率密度函数或者隶属函数.当统计数据缺乏或者难以得到实验数据时可首选此方法[6].下面首先简要地介绍稳健可靠性理论的数学基础,然后在文献[8]的基础上定义一种无量纲的稳健可靠性度量指标,在此基础上推导系统的稳健可靠性指标,给出相应的稳健可靠性设计准则,最后以实例说明此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可行性.1 稳健可靠性的数学基础[8]1.1 凸集模型定义可靠性的每一种定量分析理论都把描述不确定性的数学模型作为起点.稳健可靠性理论是基于凸集模型的.凸集模型是根据凸域来处理不确定参数的,范围从一维一致有界的直线段到多维箱体或者椭球体.下面介绍凸集模型的基本特性[11].一个凸集模型就是函数或者向量的凸集合.集合的每一个元素都表示一个不确定事件的可能实现.当从几何上考虑时,凸集模型具有特殊的形状和尺寸.凸集合的大小反映了事件的可变性,也就是不确定事件的偏离程度,用诸如箱体或者椭球体等特殊形状来描述.譬如研究一个N 维向量函数u (t )代表结构在M 点的时变分布载荷.名义载荷为u (t ),实际载荷可能偏离名义载荷u (t ).如果知道实际载荷偏离名义载荷u (t )的“瞬时能量”上界,那么我们就可以用瞬时能量有界凸集模型来表示此不确定载荷向量,即:U (α)={u (t )∶[u (t )-u (t )]T [u (t )-u (t )]Φα2}(1)这是个N 维函数集合.这个集合的形状是:在N 维欧几里德空间中,以点x =(x 1,…,x N )为中心,以R 为半径的实体球的点集合,表示为:X{α}=x ∶∑Nn =1(x n -x n )2ΦR 2(2)或者,与上式等效的实体球是点x ∈ N 的集合,可以表示为:X{α}={x ∶(x -x )T (x -x )ΦR 2}(3) 用与式(3)相类似的方法,我们把凸集模型U (α)看作是在函数空间中以α为半径的实体球.集合U (α)的不确定性大小为α,类似于实体球的半径R.还有其它的方法表示模型的大小,诸如直径、圆周、体积等,这里不再赘述.凸集模型的尺寸参数被称为集合的扩展参数.凸集合U (α)像一个气球一样随着α增加和减少而扩展和收缩,保持原来的模型形状不变而其尺寸不断变化.在稳健可靠性分析中,如果系统在发生失效前能容许较大的不确定参数的变化值,那么该系统是稳健的,也是可靠的.从本质上说,凸集模型与稳健可靠性间的基本联系在于把集合的扩展参数作为不确定性的度量,并且用其可接受的不确定性量来评估可靠性.1.2 常用的凸集模型进行稳健可靠性分析时常用的凸集模型主要有:483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V ol.12(1)能量有界模型积分形式的能量模型为:U (α)=u (t )∶∫L0u T (t )Qu (t )d t Φα2(4)式中Q 为实对称正定矩阵.(2)有界的F ourier 模型在许多情况下,有表征不确定现象的部分谱信息,例如F ourier 展开式的系数,由它们可以构造超椭球体模型,其表达式为:C (α)={c ∶(c -c )T Q (c -c )Φα2}(5)式中c 为F ourier 展开式的系数所构成向量的名义值.(3)区间模型此模型表示未知函数的有界性,其表达式为:G (α)={g (x )∶g 1(x )Φg (x )Φg 2(x )}(6)式中g 2(x )、g 1(x )分别为区间的上、下界.(4)斜率有界模型此模型表示未知函数的导数的有界性,在时间间隔[0,T ]内的表达式为:R =r (t )∶r (0)=r 1,r (T )=r 2,d r d t Ε0(7)2 稳健可靠性理论2.1 稳健可靠性指标的确定2.1.1 Ben 2Haim 的稳健可靠性指标的不足 Ben 2Haim 教授在文献[8]中提出将稳健可靠性指标α^定义为与系统不发生失效相一致的不确定性参数α的最大值.随着α^的增加,系统能够容许的不确定性干扰增加.很显然,这个稳健可靠性指标α^是一个有量纲的量.也就是说,相对于载荷不确定性,它具有力的量纲;相对于位移不确定性,它具有位移的量纲.这样定义的稳健可靠性指标的缺点是系统相对于不同量纲的可靠性指标没有可比性,而且不易给出可靠性的一般设计标准.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一般结构或系统,其不确定性大多数具有固有的分布规律,不确定性参数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内出现的频率一般不同.如果这一规律得不到反映,就会造成分析的失真,如果再依据这个分析结果来进行结构或系统的设计,无疑会造成设计结果过于保守.因为影响结构或系统的可靠性的不确定因素可能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取值,随着区域的不断扩张,其取值的可能性会愈来愈小.依据文献[8],结构系统的可靠性随着α^的增大而线性的增大,这显然是不尽合理的.另外,我们发现Ben 2Haim 的稳健可靠性指标对于所有的不确定变量的变化可以用一个参数表示时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所有的不确定变量的变化不能用一个参数来表示,而是要求用多个不确定性参数来描述不确定变量时,直接应用这个稳健可靠性指标就不尽合理.例如,假设存在两种不确定性变量F 1和F 2,变量F 1的波动很大,稳健可靠性指标为α1=0.26;变量F 2的变化很小,稳健可靠性指标为α2=0.07.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出现的设计方案:在583N o.4 李永华等:结构稳健可靠性分析的凸集模型不发生失效的前提下,不确定性变量F 1和F 2的变化分别限制在α1=0.24和α2=0.08范围内,根据Ben 2Haim 的稳健可靠性理论,其相应的稳健可靠性指标为α^=0.08.但是,很明显这种设计是不安全的,因为变量F 1的实际变化可能超出α1=0.24的范围.所以,需要进一步深入考虑各种不确定变量,以便获得更加合理的结果.2.1.2 稳健可靠性指标的确定 建立在凸集模型基础之上的稳健可靠性理论是用凸集模型的不确定性参数的最大值来度量系统的稳健可靠性的.稳健可靠性分析通常包括以下三部分[8]:(1)建立反映系统的结构特性和物理规律的数学模型;(2)明确系统失效的条件,给出失效准则;(3)建立不确定性凸集模型,对系统承受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处理.这些不确定性可能来自工作环境,也可能来自结构系统的力学模型或者失效准则.综合上述三部分内容,就可以确定系统的稳健可靠性.2.1.3 元件稳健可靠性指标的确定基于2.1.1节对Ben 2Haim 的稳健可靠性指标不足的分析,可以用不确定性参数α的变异系数β来代替不确定性参数α,将其表示为:β=ασ(8)式中σ与稳健可靠性指标相对应的参数的标准差或者是不确定性参数相对于均值的分散程度(离差).确定σ的方法如下:(1)如果对不确定参数的统计数据知道较多,可以通过数理统计方法求出其标准差,那么σ就取为参数的标准差;(2)如果对不确定性参数的统计数据掌握得很少,只知道它们的变化范围,这时可以这样求得:在参数空间中,具有不确定且有界的参数的变化范围可用凸集模型中的区间模型U (α)表示,即U (α)={u j (x )∶u l j (x )Φu j (x )Φu u j (x )}, (j =1,2,…,n )(9)式中u j (x )为未知函数的不确定参数的名义值;u l j (x )、u u j (x )分别为不确定参数u j (x )所能容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此时σ取为不确定参数的离差:σ=u u j -u lj 2(10)上式表明,σ越小,不确定参量的变化范围就越小,离散程度越低,对不确定参量的轮廓了解得越多.对于相同的σ,α越大,则β越大,两者是一致的.但是,采用β来衡量可靠性却考虑了不确定参数或者变量的自身特性以及参数离散性的影响,用它作为系统稳健可靠性度量指标更为合理.引入不确定性变异系数β后,确定结构的稳健可靠性就转化为:系统在不发生失效的条件下,确定不确定性变异系数β的最大值β^.683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V ol.122.1.4 系统稳健可靠性指标的确定 假设系统中的各元件发生失效或者正常工作彼此相互独立,并且系统中的每个元件的不确定性的来源相同;与第n 个元件相联系的不确定性用凸集模型U n (β)表示,第n 个元件的稳健可靠性指标为βn ;不确定性参数的变异系数β对于所有的元件都是相同的.情况1:假设N 个独立的元件组成的系统串联,在这种极限情况下,如果构成该系统的任何一个元件发生失效,那么整个系统就会失效.系统能够容许的最大不确定性等于最不可靠元件所能容许的最大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一旦增加到最不可靠的元件的可能失效点,整个系统就可能失效.此时系统的可靠性为所有元件可靠性的最小值:β^=min 1Φn ΦN βn (11) 情况2:假设N 个独立的元件组成的系统并联,在这种极限情况下,只要有一个元件能够保持正常运行,整个系统就能继续正常工作.此时系统能够容许的最大不确定性就等于所有元件可靠性的最大值:β^=max 1Φn ΦN βn (12) 情况3:系统所有N 个元件中的n 个元件发生失效,系统就发生失效.按照递增顺序来排列各个元件的稳健可靠性指标:βr 1Φβr 2Φ…Φβr N(13) 由此可知,第r 1元件的稳健可靠性最差,当不确定性参数的变异系数不小于βr 1时,系统不会发生失效.第r N 元件的稳健可靠性最大,如果不确定性参数的变异系数的度量值至少和βr N 一样大时,第n 个元件就可能失效.因此,系统的稳健可靠性的指标为:β^=βr n (14) 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分析通常都是由这3种情况组合而成,以这3种情况为基础,就可以求出复杂系统的稳健可靠性.2.2 稳健可靠性设计准则引入不确定性变异系数β后,确定结构的稳健可靠性就转化为:系统在不发生失效的条件下,确定不确定性变异系数β的最大值β^.结构稳健可靠性的分析过程如下:假设不确定结构的输入u (t )、输出x (t )以及失效f (t )都具有不确定性,输入集合以及失效集合都可以用凸集模型来描述,与其对应的不确定性参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βi 和βf .每一个输入函数都唯一产生一个与其对应的输出函数,并且从整体上讲每个输入集合U (βi ,t )对应产生一个输出集合,这个输出集合称为响应集合,表示为:X (βi ,t )={x u (t ) Πu ∈U (βi ,t )}(15) 如果响应集合X (βi ,t )中元素在瞬时t 的值正好等于失效集合F (βf ,t )在同一时刻发生的值,那么该系统就发生失效.换句话说,对于任意函数f (t )∈F (βf ,t ),如果存在x u (t )=f (t ),那么系统在t 时刻被认为已经失效.因此,t 时刻的可靠性评估关键是确定响应集合X (βi ,t )与失效集合F (βf ,t )是否不相交.当X (βi ,t )和F (βf ,t )不相交时,系783N o.4 李永华等:结构稳健可靠性分析的凸集模型统才不会发生失效,即:X (βi ,t )∩F (βf ,t )=Φ(16)图1 在t 时刻的响应集合和失效集合关系示意图Fig.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ponse and failure sets at time t 由凸集合性质[11]可以知道,凸集合X (βi ,t )和F (βf ,t )随着不确定性参数的变异系数βi 和βf 的增加或者减少而扩展或收缩.X (βi ,t )和F (βf ,t )是标量函数,但是在任何瞬时这些函数值的范围都可以假设用简单的区间表示[8],如图1所示.输入和响应集合都是以原点为中心,而失效集合是以其名义值f 为中心,因此式(16)的不相交条件等价于:max u ∈U (βi ,t )x u (t )<min f ∈F (βf ,t)f u (t )(17) 利用上面的关系式和已知条件就可以评估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在同一时刻,如果响应集合X (βi ,t )与失效集合F (βf ,t )相交,那么该系统发生失效;如果响应集合X (βi ,t )与失效集合F (βf ,t )不相交,那么该系统将不会发生失效.如果响应集合的最大值和失效集合的最小值相等,即:max u ∈U (βi )x u (t )=min f ∈F (βf)f u (t )(18)结构将由安全状态过渡到失效状态.式(18)便是稳健可靠性设计准则.根据这一准则可以给出稳健可靠性指标定义.很明显,在瞬时t 的输入可靠性β^i 是对于固定的失效不确定性变异系数βf ,集合X (βi ,t )和F (βf ,t )不相交的βi 值的最大值(或上界),系统不发生失效所能够承受的任何输入不确定量一定小于σi β^i .同样,失效可靠性β^f 是对于固定的输入不确定性变异系数βi ,集合X (βi ,t )和F (βf ,t )不相交时的βf 的最大值(或上界),系统不发生失效所能够承受的任何失效不确定量一定小于σf β^f .最后,系统的整体可靠性β^可以通过把βi 和βf 看成是相同的不确定性变异系数β来寻找集合不相交时的β值的最大值(或上界)来求得,此时系统不发生失效所能够承受的任何不确定量一定小于σβ.3 算例例1:计算如图2所示的系统的稳健可靠度该系统有5个独立的元件,S 3和S 4是并联的,因此,这个并联子系统的可靠性为:β3,4=max [β3,β4](19) 元件S 2与(S 3,S 4)串联,因此可靠性为:β2,3,4=min [β2,β3,4]=min [β2,max (β3,β4)](20)883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V ol.12图2 具有5Fig.2 A system with five independent units (S 2,S 3,S 4)与元件S 5并联,因此可靠性为:β2…5=max [β2,3,4,β5](21)最后,元件S 1与(S 2,…,S 5)串联,因此,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为:β^=min [β1,β2…5](22)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稳健可靠性的概念下,系统可靠性的分析简单明了,这是稳健可靠性相比概率可靠性的又一优点.例2:机械系统振动的稳健可靠性分析机械系统的防共振可靠性分析至关重要,由于许多机械系统及其零部件的振动都可以简化为单自由度振动[12],故下面就以可简化为单自由度无阻尼振动的简单机械零部件为例说明稳健可靠性理论在振动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假设系统的初始条件为零,系统的力学模型为:mx ¨(t )+kx (t )=u (t )(23) 系统的输入u (t )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参数的变异系数为βi ,可以用一个中心在原点的累积的能量有界凸集模型描述为:U (βi )=u (t )∶∫∞0u 2(t )d t Φ(σβi )2(24) 与输入u (t )对应的响应为:x u (t )=1m ω∫t 0u (τ)sin ω(t -τ)d τ(25)式中ω为固有频率,ω=k/m.假设响应函数x u (t )非常接近某一具体的临界值f 时,系统就会发生失效,并且失效函数本身也是不确定的.考虑失效函数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参数的变异系数为βf ,用包络有界的凸集模型描述其失效集合为:F (βf )=f (t )∶|f (t )-f |2<(σβf )2(26)式中f 为失效函数f (t )的名义失效值.名义失效值虽然是f ,但是响应函数x u (t )的值在f 的±σβf 区域内的任何状态都构成了失效,σβf 表示失效状态值的不确定性的大小.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可以假设0Φβf Φ1.根据式(18),失效函数的最小值为:min f (t )f ∈F (βf )=f -σβf (27) 利用Schwarz 不等式,可以求出在时刻t 的响应函数的最大值:∫t 0u (τ)sin ω(t -τ)d τ2Φ∫t 0u 2(τ)d τ∫t 0sin 2ω(t -τ)d τ(28)max u ∈U (βi )x u (t )=σβi 2m ω3/22ωt -sin2ωt(29)983N o.4 李永华等:结构稳健可靠性分析的凸集模型 根据式(18)表示的稳健可靠性准则,可得:σβi 2mω3/22ωt -sin2ωt =f -σβf (30) (1)给定失效不确定参数的变异系数βf ,响应不确定参数的变异系数βi 发生变化,在时刻t 输入稳健可靠性指标β^i (t ,βf )为:β^i (t ,βf )=2m ω3/2(1-βf )2ωt -sin2ωt (31) (2)给定响应不确定参数的变异系数βi ,失效不确定参数的变异系数βf 发生变化,在时刻t 失效稳健可靠性指标β^f (t ,βi )为:β^f (t ,βi )=1-βi2m ω3/22ωt -sin2ωt (32) (3)响应不确定参数的变异系数βi 和失效不确定参数的变异系数βf 都发生变化,用β代替βi 和βf ,得到时刻t 的系统综合稳健可靠性指标为:β^(t )=2m ω3/22m ω3/2+2ωt -sin2ωt (33)4 结束语当统计数据缺乏或者难以得到实验数据时,稳健可靠性方法较概率可靠性或者模糊可靠性方法更加适用、有效.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表明,以凸集模型为基础的稳健可靠性理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需要强调的是概率可靠性方法的正确性和成熟性是毋庸质疑的.本文所讨论的稳健可靠性方法和常规的概率可靠性或者模糊可靠性方法是平行的.但与它们相比,该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对原始数据的要求,且不涉及概率的概念,同时本文所提出的稳健可靠性指标较Ben 2Haim 的更合理.本文所提出的稳健可靠性方法,是对常规可靠性方法的有益补充,为机械零部件和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选择,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采用哪种方法:当具有足够数据描述不确定参数的概率特性或者隶属函数时,可采用概率可靠性或者模糊可靠性方法;当掌握的不确定性数据较少时,可采用非概率的稳健可靠性的凸集模型;当两种情况并存时,可考虑采用混合的可靠性模型.稳健可靠性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虽然该理论还不成熟,但是这种思想为深入研究统计信息缺乏情况下的可靠性问题或者用常规可靠性难以解决的问题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可以说是可靠性理论的一场革命.参考文献[1] E lishakoff I.Essay on uncertainties in elastic and viscoelastic structures :From A.M.Freudenthal ’s criticisms to m odern convexm odeling[J ].C om puters and S tructures 1995,56(6):8712895[2] Huang H ongzhong.Reliability analysis method in the presence of fuzziness attached to operating time[J ].M icroelectronics andReliability ,1995,35(12):148321487093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V ol.12[3] Huang H ongzhong.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a hydraulic truck crane using field data with fuzziness[J ].M icroelectronics andReliability ,1996,36(10):153121536[4] Huang H ongzhong.Fuzzy multi 2objective optim ization decision 2making of reliability of series system[J ].M icroelectronics andReliability ,1997,37(3):4472449[5] Huang H ongzhong ,T ong X in ,Zuo M ing J.P osbist fault tree analysis of coherent systems [J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System Safety ,2004,84(2):1412148[6] Huang H ongzhong ,Li Y ong 2Hua ,Zuo M ing J.R obust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vibration com pone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Reliability and Applications ,2004,5(2):59274[7] Ben 2Haim Y.A non 2probabilistic concept of reliability[J ].S tructural Safety ,1994,14(4):2272245[8] Ben 2Haim Y.R obust reliability in the mechanical sciences[M].Berlin :S pringer 2Verlag ,1996:11269[9] E lishakoff I.Discussion on :A non 2probabilistic concept of reliability[J ].S tructural Safety ,1995,17(3):1952199[10] Ben 2Haim Y,G enda C ,S oong T.M aximum structural response using convex m odel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 echanics ,1996,122(4):2352333[11] 胡毓达,孟志青.凸分析与非光滑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32Hu Y uda ,M eng Zhiqing.C onvex analysis and nonsm ooth analysis[M].Shanghai :Shanghai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Press ,2000:1232[12] 程耀东.机械振动学(线性系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19237Cheng Y aodong.M echanical vibrations (linear system )[M].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1988:19237Convex Model in R obust R eliability Analysis of StructureLI Y onghua , H UANG H ongzhong , LI U Zhonghe(K ey Laboratory for Dalian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Precision &N on 2traditional M achiningof M inistry of Education ,Dalian 116023,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robust reliability theory is introduced briefly ,and the robust reliability theory proposed by Ben 2Haim is applied to 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design of structure.The deficiency of the robust reliability proposed by Ben 2Haim is pointed out ,and a new kind of robust reliability index without dimension is defined.The robust reliability of the com ponent and the system are analyzed.A new robust reliability criterion is derived based on convex m odels.An exam ple is given to show how to derive robust reliability index of system ,and another exam ple show the correct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criterion on robust reliability.K eyw ords :uncertainty ;convex m odels ;structure ;robust reliability ;robust reliability criterion 193N o.4 李永华等:结构稳健可靠性分析的凸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