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同步练习3(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3-1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同步练习(3).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路端电压恒定,三块电压表完全相同,表V1示数3V,表V2示数2V,则表V3示数为()A、5VB、3VC、1VD、无法确定2、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稳定于12V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8V.如果他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A.小于4VB.等于4VC.大于4V小于8VD.等于或大于8V3、小量程的电流表G和用与此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改制成的电流表A、电压表V的内阻分别为R G、R A、R V,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R G<R A<R VB.R A<R G<R VC.R V<R A<R GD.R G>R V>R A4、一电压表由小量程电流表G与电阻R串联而成,如图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此电压表的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采用下列哪种措施可能加以改进()A.在R上串联一比R小得多的电阻B.在R上串联一比R大得多的电阻C.在R上并联一比R小得多的电阻D.在R上并联一比R大得多的电阻5、两只电流表A1、A2串联后连成如图甲所示电路,调节R使A1满偏时,A2的示数为满偏的1/3,将A1和A2并联后连成乙图的电路,重新调节R,当A2满偏时,A1的示数为满偏的1/3,已知A1的内阻为0.45Ω,那么A2的内阻为()A.0.05ΩB.0.1ΩC.0.45ΩD.1.5Ω二、填空题6、有一只满偏电流I g=5 mA,内阻R g=400Ω的电流表G。
若把它改装为量程为10 V的电压表应_____联一个_____Ω的分压电阻。
该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Ω;若把它改装成量程为3 A的电流表应_____联一个_____Ω的分流电阻,该电阻的内阻为_____Ω。
三、计算题7、如图所示,A1和A2是两块相同的电流表,V1和V2是两块相同的电压表。
高中物理 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1

串、并联电路的有关计算1.电阻R1与R2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1∶2,则当R1与R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时,R1与R2两端电压之比U1∶U2为( )A.1∶2 B.2∶1 C.1∶4 D.4∶1答案 B图2432.如图243所示,R1=4 Ω,R2=9 Ω,R3=18 Ω.通电后经R1、R2和R3的电流之比I1∶I2∶I3=________,R1、R2和R3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U3=________.答案3∶2∶12∶3∶3电表的改装图2443.一量程为100 μA的电流表,内阻为100 Ω,表盘刻度均匀,现串联一个9 900 Ω的电阻将它改装成电压表,则该电压表的量程为______ V.用它来测量电压时,表盘指针位置如图244所示,此时电压表的读数大小为______ V.答案 1 0.8解析4.把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装原理为并联电阻能增大通过G的电流B.改装成电流表后,表头G本身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并不改变C.改装后,表头G自身的电阻减小了D.改装后使用时,表头G本身的参量都不改变,整个并联电路允许通过的电流增大了答案BD解析把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时,只是并联了一个分流电阻,使整体并联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增大,但表头的各特征量都不变,故B、D对,A、C错.(时间:60分钟)题组一 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有关计算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电阻和一根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B .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C .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也增大D .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一定减小 答案 ABC解析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各支路中的任意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要小且任一支路电阻增大时(其他支路不变),总电阻也增大,所以A 、B 、C 对,D 错.2.将一只阻值为几千欧的电阻R 1和一只阻值为千分之几欧的电阻R 2串联起来,则总电阻( ) A .很接近R 1且略大于R 1 B .很接近R 1且略小于R 1 C .很接近R 2且略大于R 2 D .很接近R 2且略小于R 2答案 A3.电阻R 1、R 2、R 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 1=10 Ω,R 3=5 Ω.R 1两端电压为6 V ,R 2两端电压为12 V ,则( ) A .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 B .电阻R 2的阻值为20 Ω C .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 V D .电阻R 3两端的电压为4 V 答案 ABC解析 电路中电流I =U 1R 1=610 A =0.6 A ,A 对;R 2阻值为R 2=U 2I =120.6Ω=20 Ω,B 对;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U =I (R 1+R 2+R 3)=21 V ,C 对;电阻R 3两端的电压U 3=IR 3=0.6×5 V=3 V ,D 错.4.已知通过三个并联支路的电流之比I 1∶I 2∶I 3=1∶2∶3,则三个并联支路的电阻之比R 1∶R 2∶R 3为( )A .6∶3∶2B .2∶3∶6C .1∶2∶3D .2∶3∶1答案 A解析 三个并联支路的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U =IR 得,电流I 与电阻R 成反比.电流之比I 1∶I 2∶I 3=1∶2∶3,则电阻之比R 1∶R 2∶R 3=6∶3∶2;故选A.图2455.如图245所示,图中1、2分别为电阻R1、R2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线,则( ) A.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Ⅰ区域B.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Ⅲ区域C.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Ⅰ区域D.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Ⅱ区域答案BC题组二改装电表的原理6.电流表的内阻是R g=200 Ω,满刻度电流值是I g=500 μA,现欲把此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 V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A.应串联一个0.1 Ω的电阻B.应并联一个0.1 Ω的电阻C.应串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D.应并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答案 C解析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应串联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U′=U-U g=1 V-200×500×10-6 V=0.9 V,串联的电阻阻值为R=U′/Ig=1 800 Ω.图2467.如图246所示电路,将两个相同的电流计分别改装成电流表A1(0~3 A)和电流表A2(0~0.6 A),把这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B.A1的指针还没有满偏,A2的指针已经满偏C.A1的读数为1 A时,A2的读数为0.6 AD.A1的读数为1 A时,干路中的电流为1.2 A答案AD解析电流表是由电流计并联一个电阻改装而成,两电流表并联,所以两表头也并联,流过两表头的电流相等,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A正确,B错误;两电流表的内阻之比为1∶5,则电流之比为5∶1.A1的读数为1 A时,A2的读数为0.2 A,干路中的电流为1.2 A.C 错误,D正确;故选AD.8.一个电流表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与电阻R并联而成.若在使用中发现此电流表读数比准确值稍小些,下列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在R上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B.在R上串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C.在R上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D.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答案 A解析电流表读数比准确值稍小些,是由于并联的电阻R阻值偏小,而使流经小量程的电流表的电流偏小造成的,所以应该给电阻R串联一个阻值比R小的多的电阻,从而使通过G的电流变大.图2479.如图247所示为一双量程电压表的示意图.已知电流表G的量程为0~100 μA,内阻为600 Ω,则图中串联的分压电阻R1=________Ω,R2=________Ω.答案 4.94×104 1.0×105解析题组三综合应用图24810.如图248所示,变阻器的总电阻为R ,连线电阻不计,当它的滑片P 从左端向右端移动时,A 、B 间的电阻变化情况是( )A .减小B .增大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D解析 当滑片在最左端或者最右端时,AB 两点间的电阻均为0,在中间时,AB 间的电阻最大;当滑片在中间时,长度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倍,则电阻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即电阻由0增大到R 4 ,再减小到0,最大值为R4.故选D.11.在图249(a)所示电路中,V 1、V 2都是有0~3 V 和0~15 V 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b)所示,则电阻R 1、R 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图249A.9.6 V,2.4 V B.12 V,2.4 VC.2.4 V,12 V D.2.4 V,9.6 V答案 A解析由b图读出电压表V1、V2的读数分别为12 V,2.4 V,由a图分析得知,电阻R1两端的电压等于两电压表读数之差,即为12 V-2.4 V=9.6 V;电阻R2两端的电压等于电压表V1的读数2.4 V.故选A.图241012.一个T形电路如图2410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 Ω,R2=120 Ω,R3=40 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 V,内阻忽略不计.则( )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 VD .当c 、d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 、b 两端的电压为80 V 答案 AC解析 当c 、d 端短路时,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R 123=R 1+R 2R 3R 2+R 3=40 Ω,同理可知当a 、b 端短路时,R 213=R 2+R 1R 3R 1+R 3=128 Ω,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当a 、b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根据欧姆定律得I =ER 1+R 3=10010+40A =2 A ,所以U cd =IR 3=80 V .当c 、d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等效电路如图丙所示,根据欧姆定律得I ′=E R 2+R 3=100120+40A=58A ,所以U ab =I ′R 3=25 V ,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图241113.如图2411所示,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值是200 Ω,R2=R3=300 Ω,A、B两端电压U AB =8 V.(1)当开关S断开时,移动滑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是多少?(2)当开关S闭合时,移动滑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又是多少?答案(1)4.8 V ~8 V (2)3.43 V ~8 V解析 (1)当开关S断开时,滑动变阻器R1为限流式接法,R3及R1的下部不接在电路中,当滑片P在最上端时,R2上获得的电压最大,此时R1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因此R2上的最大电压等于U AB=8 V.当滑片P在最下端时,R1的全部与R2串联,此时R2上的电压最小,UR2=R2R1+R2 U AB=4.8 V,所以R2上的电压变化范围为4.8 V~8 V.(2)当开关S闭合时,滑动变阻器R1为分压式接法,当滑片P在最下端时,R2上的电压最小,- 11 - 此时R 2与R 3并联,再与R 1的全部串联,R 2与R 3的并联电阻R ′=R 22=150 Ω,电压为U ′=R ′R 1+R ′U AB =150200+150×8 V=3.43 V ,当滑片P 在最上端时,R 2上的电压最大等于U AB =8 V ,所以R 2上的电压范围为3.43 V ~8 V.。
2018-2019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同步练习- Word版含解析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四个灯泡,,,完全一样,规格都是12V、12W,在AB两端加上60V的电压,则经过的电流是A. 1AB. 2AC.D.【答案】A【解析】解:分析电路可知,并联后与,串联接入电路,灯泡的电阻,则电路总电阻总,干路电流,总则经过的电流,故A正确.故选:A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电流表内阻不计,在A、B两点间加上9V的电压时,电流表的读数为A. 0B. 1 AC. AD. 2 A【答案】B【解析】解:图中电阻与并联后与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为:;根据欧姆定律,干路电流为:由于并联电路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故:故选:B.3.一根粗细均匀,阻值为的电阻丝,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先将它等分成四段,每段电阻为;再将这四段电阻丝并联,并联后总电阻为则与的大小依次为A. ,B. ,C. ,D. ,【答案】C【解析】解: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将它等分成四段,每段的长度减小为四分之一,横截面积和电阻率一定,故电阻减小为四分之一,为;再将这四段电阻丝并联起来,横截面积增加为4倍,根据电阻定律,;故选C .4.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电流表 的读数为 ,理想电流表 的读数为2A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表A 的读数为B. ,表A 的读数为C. ,表A 的读数为4AD. ,表A 的读数无法判断 【答案】A【解析】解:由于是理想电流表,对电路的影响不计,相当于导线,所以四个电阻并联,并联电路电压相等,则知通过两个 电阻的电流相等. 设通过 、 和两个 电阻的电流分别为 、 和 .则有:的读数为 , 的读数为 ,A 的读数为 , 由题: ,联立得: ; ,由于 、 并联,电压相等,由 得: ,故A 正确. 故选:A .5.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表头分别改装成两个安培表和两个伏特表 安培表 的量程大于 的量程,伏特表 的量程大于 的量程,把它们按图接入电路,则 安培表 的读数大于安培表 的读数; 安培表 的偏转角小于安培表 的偏转角; 伏特表 的读数小于伏特表 的读数; 伏特表 的偏转角等于伏特表 的偏转角.A.B. C. D.【答案】D【解析】解: 、 两安培表并联,表头两端的电压相同,电流相同,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安培表 的量程大于 的量程,则安培表 的读数大于安培表 的读数 故 正确, 错误.、两电压表串联,两表头的电流相同,指针偏转角度相同,量程大的读数大,伏特表的偏转角等于伏特表的偏转角故错误,正确.故选D6.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均为,电源电动势为3V,内阻为,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则此时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A.B.C.D.【答案】B【解析】解: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可得外电路总电阻为路端电压,即电压表的读数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同步检测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第二章·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基础夯实1.(2010·临沂高二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电阻和一根无电阻的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B.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C.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一定增大D.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一定减小答案:ABC解析: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R=1R1+1R2,当其中一个分电阻为零时,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为无穷大,所以总电阻的倒数为无穷大,总电阻为零,A正确.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B正确.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将减小,总电阻的倒数将减小,总电阻将增大,C正确,D错误.2.一照明灯泡电路如下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电灯不亮,但用测电笔测试a点和b点均见氖管发光.电灯不亮可能的原因是()A.电厂停电B.灯丝断了C.供电线路某处火线断路D.供电线路某处零线断路答案:D解析:当用测电笔尖测试a点和b点均见氖管发光,说明电厂没有停电,电灯的灯丝没有断,供电线路的火线没有发生断路,因此可排除选项A、B、C,故正确答案应选D.3.(2011·杭州高二检测)三个电阻的阻值之比为R1∶R2∶R3=1 ∶2 ∶5,并联后接入电路,则通过三个支路电流的比值为()A.1 ∶2 ∶5 B.5 ∶2 ∶1C.10 ∶5 ∶2 D.2 ∶5 ∶10答案:C解析:三个电阻并联,电压相等,设为U,由欧姆定律得I=U R,所以I1∶I2∶I3=UR1∶UR2∶UR3=1R1∶1R2∶1R3=11∶12∶15=10 ∶5 ∶2,C对,A、B、D错.4.(2011·宁波高二检测)三个阻值都为R的电阻,它们任意连接、组合,得到的电阻值可能是()A .0.5RB .3RC .1.5RD.14R 答案:ABC 解析:三个电阻串联时电阻最大是3R ,B 正确;两个电阻并联时电阻是0.5R ,A 正确;两个电阻并联再和一个电阻串联时总阻值是1.5R ,C 正确;三个电阻并联时电阻最小等于13R ,D 错误. 5.(2010·临沂高二检测)磁电式电流表(表头)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磁铁和放在磁铁两极之间的线圈,由于线圈的导线很细,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弱,所以在使用时还要扩大量程.已知某一表头G ,内阻R g =30Ω,满偏电流I g =5mA ,要将它改装为量程0~3A 的电流表,所做的操作是( )A .串联一个570Ω的电阻B .并联一个570Ω的电阻C .串联一个0.05Ω的电阻D .并联一个0.05Ω的电阻答案:D解析:要改装电流表需并联一个分流电阻,设其阻值为R ,应有I g R g =(I -I g )R ,所以R =I g R g I -I g ≈0.05Ω,故D 正确,A 、B 、C 均错误.6.(2010·湖州高二检测)两电阻R 1、R 2的电流I 和电压U 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正确的是( )A.R1>R2B.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区域ⅢC.R1=R2D.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区域Ⅱ答案:B7.一灵敏电流计,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满刻度电流)为I g=50μA,表头电阻R g=1kΩ,若改装成量程为I m=10mA的电流表,应________联的电阻阻值为________Ω.若将此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为U m=15V的电压表,应再________联一个阻值为________Ω的电阻.答案:并,5;串,2990008.由4个电阻连接成的混联电路如下图所示.R1=8Ω,R2=4Ω,R3=6Ω,R4=3Ω.(1)求a、d之间的总电阻.(2)如果把42V的电压加在a、d两端,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是多少?答案:(1)14Ω(2)通过R1、R2的电流是3A;通过R3的电流强度是1A;通过R4的电流强度是2A.解析:(1)由图可知R cd=6×36+3Ω=2Ω故R ad=8Ω+4Ω+2Ω=14Ω(2)由欧姆定律知I=UR ad=4214A=3A,此即通过R1、R2的电流.设通过R3、R4的电流分别为I3、I4则由并联电路电压相等,I3R3=I4R4即6I3=3I4而I3+I4=3A.解得I3=1A I4=2A能力提升1.(2011·银川高二检测)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g=1mA,内阻为500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0V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表上()A.串联一个10kΩ的电阻B.并联一个10kΩ的电阻C.串联一个9.5kΩ的电阻D.并联一个9.5kΩ的电阻答案:C解析:把一个电流表改装成一个电压表,要串联一个电阻,可知B、D错误.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I g时,电流表表头两端的电压U g=I g R g=1×10-3×500V=0.5V串联电阻R分担的电压U R=U-U g=10V-0.5V=9.5V所以串联电阻的阻值R=U gI g=9.5V1×10-3A=9.5kΩ.C正确,A错误,故选C.2.如图所示的是伏安法测电阻的部分电路,开关先后接通a和b 时,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那么()A.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测量R的值时,S应接aB.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测量R的值时,S应接bC.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测量R的值时,S应接aD.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测量R的值时,S应接b答案:AD解析:若电压表示数变化显著,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明显,应用电流表外接法,所以S应接a;若电流表示数变化显著,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明显,应用电流表内接法,S应接b,所以A、D正确.3.在不停电的情况下检修电路时,如下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一定不会触电的有()答案:A解析:因为低压触电时无论是何种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体被作为导体而连入电路,且有一定程度的电流通过人体.由图可知:B~D均可能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因为不停电,火线和零线总可能会有用电器在工作.而对于A来说,虽人的一只手触及零线,但这时不构成回路,故这时是不会触电的.4.某人安装完照明电路后,接通电源之前,将火线上的保险丝取下,把一个额定电压为220V的灯泡作为检验灯泡,连接在原来保险丝的位置,同时将电路中所有开关都断开,用这种方法可以检查电路中是否有短路.正确的电路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在接通电源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若检验灯泡正常发光,表明在检验灯泡后段的火线和零线间出现了短路现象;②若检验灯泡不亮,但将某一个用电器的开关闭合后检验灯泡正常发光,表明这个开关的两端直接接到了火线和零线上;③若检验灯泡不亮,但将某一个电灯的开关闭合后,这个电灯和检验灯泡都能发光,只是亮度不够,这表明电路中出现了短路现象;④若不论将电路中用电器的开关断开还是闭合,检验灯泡均不亮,这表明电路中出现了短路现象.A.①②B.①③C.②③D.④答案:A解析:若灯泡正常发光,则灯泡通过后面的短路线与电源构成了闭合电路,因此①②正确,而④错误;③所述现象表明这一支路无故障,因电灯与检验灯串联后和电源构成了闭合电路,所以③错;故只有①②正确,应选 A.本题给出了一种利用灯泡检测电路中是否有短路现象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5.(2010·宜春高二检测)两个电压表V1和V2是由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改装成的,V1的量程是5V,V2的量程是15V.为了测量15V~20V 的电压,拟将两电压表串联使用,这种情况下()A.两个电压表的读数相等B.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等C.两个电压表的读数等于两电压表的内阻之比D.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之比等于两电压表内阻之比答案:BC解析:改装电压表时,需串联一个分压电阻,其阻值为:R=(n -1)R g,用同样的表头改装成量程不同的电压表,量程越大,改装倍数n 越大,需要分压电阻越大,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也将越大,故R1<R2,当两电压表串联时,根据串联电路中的分压原理,应有U1U2=R1R2,即内阻大的分压大,A错误,C正确.两表的偏角取决于过表头的电流,将两电压表串联后的原理图如图:可见,两个表头也是串联关系,通过的电流应相同,故偏角相同,B正确,D错误.6.一盏弧光灯的额定电压是40V ,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5A ,如何把它接入电压恒为220V 的照明线路上才能正常工作?答案:串联一个36Ω的分压电阻解析:由于电源电压大于弧光灯的额定电压,为了使它正常工作,可采用串联分压的办法.设弧光灯的电阻为R 1,额定电压U 1=40V .需串联的电阻为R 2,电源电压U =220V ,电路如图所示.因串联电阻R 2上分到的电压U 2=U -U 1,通过它的电流就是弧光灯的工作电流,所以其电阻值R 2=U 2I =U -U 1I =220-405Ω=36Ω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量程电流表的内阻R g =100Ω,满偏电流I g =1mA ,R 1=900Ω,R 2=100999Ω.(1)当S 1和S 2均断开时,改装所成的表是什么表?量程多大?(2)当S 1和S 2均闭合时,改装所成的表是什么表?量程多大? 答案:(1)电压表 1V (2)电流表 1A解析:(1)当S 1和S 2均断开时,改装成了电压表,量程U =I g (R g+R1)=1V(2)当S1和S2均闭合时,改装成了电流表其量程I=I g(R2+R g)R2=1A.。
人教版选修3-1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课后训练(无答案)

1.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后训练1.(多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 一个电阻和一根无电阻的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B. 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都小于电路的总电阻C. 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总电阻也增大D. 串联电路任一电阻增大(其他部分电阻不变),总电阻一定增大E. 串联的电阻具有分流作用F. 并联的电阻具有分压作用2.现有半球形导体材料,接成如图所示的两种形式,则两种接法的电阻之比R甲∶R乙为()A. 1∶1B. 1∶2C. 2∶1D. 1∶43. 有三个电阻,R1=2 Ω,R2=3 Ω,R3=4 Ω,现把它们并联起来接入电路,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I3是()A. 6∶4∶3B. 3∶4∶6C. 2∶3∶4D. 4∶3∶24.(多选)一个T形电路如右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 Ω,R2=120 Ω,R3=40 Ω。
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压为100 V,内阻忽略不计。
则()A. 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B. 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C. 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 VD. 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 V5.一电压表由电流表G与电阻R串联而成,若在使用中发现此电压表的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可以加以改正的措施是()A. 在R上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B. 在R上串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C. 在R上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D. 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6.如图所示,R2=R4,理想电压表V1的示数为70 V,理想电压表V2的示数为50 V,则A、B间的电压为()A. 140 VB. 120 VC. 100 VD. 无法计算7.某同学用伏安法测电阻,分别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测量某R x的阻值分别为R1和R2,则测量值R1、R2和真实值R x之间的关系是()A. R1>R x>R2B. R1<R x<R2C. R1>R2>R xD. R1<R2<R x8.先后按图中甲、乙所示电路测同一未知电阻阻值R x,已知两电路的路端电压恒定不变,若按图甲所示电路测得电压表示数为6 V,电流表示数为2 mA,那么按图乙所示电路测得的结果应有()A. 电压表示数为6 V,电流表示数为2 mAB. 电压表示数为6 V,电流表示数小于2 mAC. 电压表示数小于6 V,电流表示数小于2 mAD. 电压表示数小于6 V,电流表示数大于2 mA9.如图所示,R1∶R2∶R3=1∶2∶3,三个电流表的内阻均可忽略不计,则它们的读数之比I 1∶I2∶I3为()A. 1∶2∶3B. 1∶1∶1C. 11∶5∶9D. 3∶2∶410. 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A1、A2,若把A1、A2分别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所示,则闭合电键后,下列有关电表的示数和电表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图(a)中的A1、A2的示数相同B. 图(a)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C. 图(b)中的A1、A2的示数和偏角都不同D. 图(b)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11.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I=3 A,I1=2 A,R1=10 Ω,R2=5 Ω,R3=30 Ω,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和大小为下列哪一个选项()A. 向右、0.5 AB. 向右、0.3 AC. 向左、0.5 AD. 向左、0.3 A12.(多选)如下图所示的电路,将两个相同的表头分别改装成A1(0~3 A)和A2(0~0.6 A)的电流表,把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1表的内阻小于A2表的内阻B. A1的指针还没半偏时,A2的指针已经半偏C. A1的读数为1 A时,A2的读数为0.6 AD. A1的读数为1 A时,干路的电流为1.2 A13.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g=0.6 A,面板如图所示,那么它每一小格所表示的电流是________mA,指针现在所指的电流示数是________A。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高二同步训练: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新).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收集整理1.三个阻值都为12 Ω的电阻,它们任意连接、组合,总电阻可能为( )A.4 ΩB.24 ΩC.8 ΩD.36 Ω解析:选ACD.共有四种组合,三个串联,总电阻为36 Ω;三个并联,总电阻为4 Ω;两个串联再跟第三个并联,总电阻为8 Ω.两个并联再跟第三个串联,总电阻为18 Ω. 2.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时,误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成如图2-4-14所示的电路.接通电源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图2-4-14A.电流表烧坏B.电压表烧坏C.小灯泡烧坏D.小灯泡不亮答案:D3.(2011年临沂高二检测)磁电式电流表(表头)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磁铁和放在磁铁两极之间的线圈,由于线圈的导线很细,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弱,所以在使用时还要扩大量程.已知某一表头G,内阻R g=30 Ω,满偏电流I g=5 mA,要将它改装为量程为0~3 A的电流表,所做的操作是( )A.串联一个570 Ω的电阻B.并联一个570 Ω的电阻C.串联一个0.05 Ω的电阻D.并联一个0.05 Ω的电阻解析:选D.要改装电流表需并联一个分流电阻,设其阻值为R,应有I g R g=(I-I g)R,所以R=I g R gI-I g≈0.05 Ω,故D正确,A、B、C均错误.4.(2011年广东实验中学考试)如图2-4-15所示,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0~R,定徝电阻阻值为R0,设A、B两端电压恒为U,要使R0获得U/2的电压,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 )图2-4-15A.R的中点偏上B.R的中点偏下C.R的中点D.R的最上端解析:选A.题图所示为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要使R0获得U/2的电压,应使R0并联部分的电阻与串联部分的电阻相等,P应移到R的中点偏上.5.如图2-4-16所示的两个串联电阻R1=12 kΩ,R2=36 kΩ,A、B两端的电压保持15 V 不变,那么:图2-4-16(1)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2)如果电压表V的内阻是12 kΩ,当S分别与C、D接触时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多少?解析:(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知U∝R,所以U1=R1R1+R2U=1212+36×15 V=3.75 VU2=R2R1+R2U=3612+36×15 V=11.25 V.(2)当S与C接触时,电压表与R1并联,测并联支路电压,并联电阻R并=R1R VR1+R V =12×1212+12kΩ=6 kΩU并=R并R并+R2U=66+36×15 V=157V同理,当S与D接触时R′并=R2R VR2+R V=36×1236+12kΩ=9 kΩU′并=R′并R′并+R1U=99+12×15 V=457V.答案:(1)3.75 V 11.25 V (2)157V457V一、选择题1.电阻R1与R2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1∶2,则当R1与R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时,R1和R2两端电压之比U1∶U2为( )A.1∶2 B.2∶1C.1∶4 D.4∶1答案:B2.有三个电阻,R1=2 Ω,R2=3 Ω,R3=4 Ω,现把它们并联起来接入电路,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I1∶I2∶I3是( )A.6∶4∶3 B.3∶4∶6C.2∶3∶4 D.4∶3∶2答案:A3.如图2-4-17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表G和一个变阻器R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4-17A.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B.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C.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D.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解析:选BC.表头G本身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 g)或允许加的最大电压(U g)是有限的.为了要测量较大的电流,则应该并联一个电阻来分流;且并联的电阻越小,分流效果越明显,从整体上看表现为测电流的量程增大,因此A错而B对.同理,为了要测量较大的电压,需要串联一个电阻来分压,且分压电阻越大,电压表的量程越大,C对而D错.4. (2011年重庆南开中学高二检测)如图2-4-18所示,R1=10 Ω,R2=R3=20 Ω,下列关于R1、R2、R3消耗的电功率P1、P2、P3以及R1、R2两端电压U1、U2的关系正确的是( )图2-4-18A.U1=U2,P1=P2=P3B.U1>U2,P1∶P2∶P3∶=1∶2∶2C.U1=U2,P1∶P2∶P3=2∶1∶1D.U1<U2,P1<P2=P3解析:选C.R2、R3并联后的电阻R23=R2R3R2+R3=10 Ω所以U1=U2=U3,根据P=U2/R,所以P1P2=R2R1=21,P2P3=11,C选项正确.5.伏安法测电阻的接法有如图2-4-19中甲、乙两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4-19A.两种接法完全等效B.按甲图接法,测得值偏小C.若待测电阻的阻值很大,按甲图接法误差较小D.若待测电阻的阻值很小,按甲图接法误差较小解析:选C.甲图为电流表的内接法,其测量值偏大,当R x≫R A时,测量误差较小,该电路适合测大阻值电阻;乙图为电流表的外接法,其测量值偏小,当R x≪R V时,测量误差较小,该电路适合测小阻值电阻,本题答案应为C.6.如图2-4-20是一个电路的一部分,其中R1=5 Ω,R2=1 Ω,R3=3 Ω,I1=0.2 A,I2=0.1 A,那么电流表测得的电流为( )图2-4-20A.0.2 A,方向向右B.0.15 A,方向向左C.0.2 A,方向向左D.0.3 A,方向向右答案:C7.用两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压表.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如图2-4-21所示,此时( )图2-4-21A.两只电表的指针偏转角相同B.两只电表的指针都不偏转C.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小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D.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大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解析:选C.两电表还原后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由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流经第一个表头的电流小于流经第二个表头的电流.8.在一块微安表G两端并联一个电阻R,就改装成了一块电流表.今将该表与一标准电流表串联后去测电流,发现该表的示数总比标准表的示数小,修正的方法为( )A.在R上并联一个小电阻B.在R上并联一个大电阻C.将R的阻值变大些D.将R的阻值变小些解析:选C.电流表示数偏小,说明改装时与表头并联的分流电阻小,分流较多,因此修正的方法为将R的阻值变大些.9.一个T型电路如图2-4-22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 Ω,R2=120 Ω,R3=40 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 V,内阻忽略不计.则( )图2-4-22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 V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 V答案:AC二、非选择题10.利用图2-4-23甲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mA的内阻R A.图中R1、R2为电阻,S1、S2为开关,E是电源(内阻可忽略):(1)根据图甲所给出的电路原理图,在图乙的实物图上连线.甲乙图2-4-23(2)已知R1=140 Ω,R2=60 Ω.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读数为6.4 mA;当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8.5 mA.由此可以求出R A=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由电路图在实物图连线时应注意,线不能交叉,线要连接到接线柱上.连线如答案图所示.(2)当S1闭合,S2断开时,满足E =I 1(R 1+R 2+R A ),①当S 1、S 2都闭合时,满足 E =I 2(R 1+R A ),②联立①②解得R A =43 Ω. 答案:(1)如图所示(2)4311.(2011年黄冈高二检测)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 g =120 Ω,满偏电流I g =3 mA ,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6 V 的电压表,应串联多大的电阻?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3 A 的电流表,应并联多大的电阻?解析:改装成电压表时应串联一个分压电阻,由欧姆定律得:U =I g (R g +R ),分压电阻:R =U I g -R g =63×10-3Ω-120 Ω=1880 Ω改装成电流表时应并联一个分流电阻,由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得:I g R g =(I -I g )R分流电阻:R =I g R g I -I g =3×10-3×1203-3×10-3Ω=0.12 Ω.答案:1880 Ω 0.12 Ω12.如图2-4-24所示,R 1=2 Ω,R 2=3 Ω,滑动变阻器最大值R 3=5 Ω,则当滑动触头从a 滑到b 的过程中,安培表示数的最小值为多少?图2-4-24解析:设触头上部分电阻为x Ω,则下部分为(5-x ) Ω,总电阻R =(2+x )(8-x )2+x +8-x =(2+x )(8-x )10由数学知识可知当2+x =8-x 时,即x =3 Ω时,R 最大,此时R max =5×510Ω=2.5 Ω安培表的示数最小I min =U R max =52.5A =2 A.答案:2 A。
高中物理 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1(2021年最新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1的全部内容。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电阻R和一根电阻为零的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B.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小于并联支路中最小的电阻C.在并联电路中,任意支路电阻增大或减小时,总电阻将随之增大或减小D.电阻R和阻值无穷大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无穷大解析: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如果电阻R与电阻为零的导线并联,电阻则被短路,总电阻为零,所以选项A正确;由错误!=错误!+错误!+…+错误!,知错误!>错误!,故R n>R总,所以总电阻小于支路中最小的电阻;当R n减小时,则错误!增大,错误!增大,故R 减小;同理,R n增大,R总增大,所以选项B、C正确,选项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A、B、C.总答案:ABC2.把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改装原理为并联电阻能增大通过G的电流B.改装成电流表后,表头G本身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并不改变C.改装后,表头G自身的电阻减小了D.改装后使用时,表头G本身的参量都不改变,整个并联电路允许通过的电流增大了解析:把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时,只是并联了一个分流电阻,使整体并联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增大,但表头的各特征量都不变.故B、D对,A、C错.答案:BD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U不变,R1=3R2,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I1,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I2,则I1∶I2为()A.3∶1B.1∶3C.2∶3 D.1∶4答案:D4.某同学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分别采用了内接法和外接法,测得的某电阻R x的阻值分别为R1和R2,则所测阻值与真实值R x间的关系为()A.R1〉R x〉R2B.R1<R x<R2C.R1>R2>R x D.R1〈R2〈R x解析:内接法时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即R1>R x;外接法时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即R2〈R x,所以R1>R x>R2。
人教版 高二 选修3-1 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同步练习(带答案)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有一电流表内阻为10Ω,满偏电流为500mA,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3A的电流表.正确的方法是()A. 应串联一个2Ω的电阻B. 应并联一个2Ω的电阻C. 应串联一个60Ω的电阻D. 应并联一个60Ω的电阻2.三个阻值都为12Ω的电阻,它们任意连接、组合,总电阻不可能为()A. 4ΩB. 24ΩC. 8ΩD. 36Ω3.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电阻阻值R1=R2=R3,接在电路中,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A. 1∶1∶1B. 1∶2∶2C. 1∶4∶4D. 2∶1∶14.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02A;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1;2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
若用电流表A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4AB. 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2AC. 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6AD. 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1A5.在检验两地是否短路的测试中,经常用到如图所示的T形电路,电路中的电阻R1=50Ω,R2=R3=30Ω,有一测试电源,所提供的测试电压恒为80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若将cd端短路,ab之间的等效电阻为50ΩB. 若将ab端短路,cd之间的等效电阻为60ΩC. 当ab两端接上测试电压时,cd两端的电压为30VD. 当cd两端接上测试电压时,ab两端的电压为30V6.如图所示,图中1、2分别为电阻R1、R2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线,则()A. 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Ⅰ区域B. 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Ⅲ区域C. 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Ⅲ区域D. 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Ⅱ区域7.分析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流表内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四个电阻为并联关系B. 四个电阻为串联关系C. A1的示数为通过R2和R3的电流之和D. A2的示数为通过R3和R4的电流之和8.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表头分别改装成两个安培表和两个伏特表.安培表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伏特表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把它们按图接入电路,则()①安培表A1的读数大于安培表A2的读数;②安培表A1的偏转角小于安培表A2的偏转角;③伏特表V1的读数小于伏特表V2的读数;④伏特表V1的偏转角等于伏特表V2的偏转角.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④①9.电流表的量程为I,内阻为R A,电压表的量程为U,内阻为R 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I越大,R A越大,U越大,R v越小B. I越大,R A越小,U越大,R v越大C. I越大,R A越大,U越大,R v越大D. I越大,R A越小,U越大,R v越小10.如图所示,两个定值电阻R、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稳定于15V的直流电源两端,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8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路端电压恒定,三块电压表完全相同,表V1示数3V,表V2示数2V,则表V3示数为()
A、5V
B、3V
C、1V
D、无法确定
2、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稳定于12V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
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8V.如
果他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A.小于4V
B.等于4V
C.大于4V小于8V
D.等于或大于8V
3、小量程的电流表G和用与此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改制成的电流表A、电压表V
的内阻分别为R G、R A、R V,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R G<R A<R V
B.R A<R G<R V
C.R V<R A<R G
D.R G>R V>R A
4、一电压表由小量程电流表G与电阻R串联而成,如图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此电压表的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采用下列哪种措施可能加以改进()
A.在R上串联一比R小得多的电阻
B.在R上串联一比R大得多的电阻
C.在R上并联一比R小得多的电阻
D.在R上并联一比R大得多的电阻
5、两只电流表A1、A2串联后连成如图甲所示电路,调节R使A1满偏时,A2的示数为满偏的1/3,将A1和A2并联后连成乙图的电路,重新调节R,当A2满偏时,A1的示数
为满偏的1/3,已知A1的内阻为0.45Ω,那么A2的内阻为()
A.0.05Ω
B.0.1Ω
C.0.45Ω
D.1.5Ω
二、填空题
6、有一只满偏电流I g=5 mA,内阻R g=400Ω的电流表G。
若把它
改装为量程为10 V的电压表应_____联一个_____Ω的分压电阻。
该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Ω;若把它改装成量程为3 A的电流表应_____联一个_____Ω的分流电阻,该电阻的内阻为_____Ω。
三、计算题
7、如图所示,A1和A2是两块相同的电流表,V1和V2是两块相同的电压表。
电流表A1的示数是1.4mA,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分别是0.8V和0.6V。
试求:
(1)电流表A2示数;(2)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之比。
8、如图,A、B间的电压为120V,R1=20Ω,R2为全电阻是40Ω的滑动变阻器,求滑动变阻器滑键C分别位于d,中点,e点时,电流表A1、A2的读数
9、“220V 100W”的白炽灯泡A和“220V 60W”的白炽灯泡 B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126所示.若将两灯
泡并联接在110V 的电源上时,两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各为多大?
10、如图中图1为某一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 —U 关系曲线图。
(1)为了通过测量得到图1所示I —U 关系的完整曲线,在图2图3两个电路中应选择的是图 ;
简要说明理由:
(电源电动势为9V ,内阻不计,滑线变阻器的阻值为0-100Ω)。
(2)在图4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V ,电流表读数为70mA ,定值电阻R 1=250Ω。
由热敏电阻的I —U 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V ;电阻R 2的阻值为 Ω。
(3)举出一个可以应用热敏电阻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