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假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语文《假如》教学设计一等奖

二年级上册语文《假如》教学设计一等奖

二年级上册语文《假如》教学设计一等奖1、二年级上册语文《假如》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具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小树,太阳,小鸟等图片。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谈个性化感受同学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你知道那枝神笔有什么特殊的作用么?马良用这枝神笔为老百姓画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使他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怎么样,你们是不是也想有一枝这样的笔?有位小朋友和你们的'想法一样,那么,他要用神笔来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23课《假如》中看一看吧。

1、请同学们听配乐朗诵,比比看谁听得最认真。

(师范读)2、听完朗诵,你有什么想法?3、指名答。

4、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小用神笔画了些什么?(自由读课文)5、指名答,师贴出相应的图画。

二、识记生字,谈个性化识记方法1、你喜欢这篇课文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通顺,并画出生字。

2、四人小组自学生字:⑴读一读,相互提醒易错的生字。

⑴想办法记住这些字。

3、汇报交流:⑴抽读卡片,检查自学。

⑴提出难记生字⑴学生针对难记生字,谈个性化识记方法。

⑴在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同学们,如果我把这些生字放在句子中你还能认识么?(出示句子)①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②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③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等待,饿得哭泣。

④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⑤他再也不会只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而是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⑴指名读。

2、二年级上册语文《假如》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课文的8个字,字书写美观。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的朗读要随感情读出变化来感悟课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假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假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假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作者的美好心愿。

3.能够仿写,模仿课文写一个美好的愿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作者的美好心愿。

教学难点:理解小树、小鸟和西西的难处,从而体会小作者的美好心灵。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上一节课老师给大家讲了《神笔马良》的故事,大家觉得马良的神笔神奇吗?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用它来画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2.师:老师认识一个小朋友,他的愿望跟大家有点不一样,大家想知道他的愿望是什么吗?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二、讲解课文(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1.请3名学生各读一节诗歌。

2.学生齐读,读后思考:小作者有哪些愿望?3.学生汇报,老师总结并板书。

(二)再读课文,理解重点。

1.学习第一节(1)齐读第一节。

(2)通过想象,让学生说说小树在寒冷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叹息。

(3)理解小作者的第一个愿望。

让学生观看制作好的动画,然后ppt出示句子,让学生补充:有了温暖的太阳,小树再也不用_______,再也不用____________。

(4)齐读第一节。

2.学习第二节(1)指名读第二节,其他同学谈谈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可怜的小鸟)。

(3)师提问:课文当中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小鸟很可怜?(“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指导学生读好这几个词语。

(4)师提问:如果你是可怜的小鸟,这时候,你心里最想要的是什么呢?让学生各抒己见。

(5)齐读第二节。

3.学习第三节(1)ppt出示西西在窗口郁郁寡欢地眺望远处的表情,让学生观察,然后师提问:这个小朋友开心吗?他为什么不开心呀?(失去双腿)(2)重点理解西西的悲哀:(ppt出示句子,让学生读了课文以后进行补充。

)失去双腿的西西当我们在操场上奔跑的时候,西西却只能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们在草地上游戏的时候,西西却只能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巨人》教学设计

《假如我是巨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假如我是巨人》是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的第9课。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全套教材中表现人物造型系列课程的一课。

本课取材于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是一部世界级的经典名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很容易被游记中的片段吸引。

教材的两个版面分别穿插儿童画和人物摄影图片,这些作品都取材于学生,从而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

在有趣的"假如我是巨人"这一情境下,巧妙地将人物大小进行了悬殊的对比,使学生能够在教材直观的引导中被吸引到"假如我是巨人"这个有趣的故事中。

同时,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欣赏,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情分析:《假如我是巨人》是本套教材中表现人物造型系列的一部分,学生对于人物造型的能力尚处在起步阶段,所以在人物的描画中更多注重对兴趣的培养。

其次,老师没有了解学生是否读过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所以创设情境老师要做故事梗概的讲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素描纸、卡纸、马克笔、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的"造型表现"课提出这样的要求:"大胆、自由的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尝试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造型活动。

"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编写目的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想象"假如我是巨人"的故事,运用大小对比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

2、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

3、让学生在绘画活动中敢于冲破常规,体验想象带来的无穷乐趣,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想象"假如我是巨人"的故事,学习利用大小对比表现故事内容。

难点: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

新人教课标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23 假如 教学设计

新人教课标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23   假如  教学设计

23、假如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课文的8个字,字书写美观。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的朗读要随感情读出变化来感悟课文。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法、朗读感悟、想象法、创设情境法教学准备:生字、新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课文的8个字,字书写美观。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字书写美观。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同学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课件播放:《神笔马良》的动画片段】听完故事,你觉得马良是个什么样的人?马良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他用一枝神笔为穷人画画。

假如你们有这样的神笔,会做哪些事呢?(出示:假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字教学。

1、你们想知道诗的内容吗?先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要边听边思考【出示:假如有什么?课文中几次出现了“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播放:课文范读】2、整体感知,识字读文。

你们也想像老师这样读吗?我相信你们比老师读得好!不过,现在有几个小淘气【出示:生字】在和你们捉迷藏,你们能找到它们吗?请大家一边读书一边用铅笔把它们找出来。

你们把这几个小淘气找到了吗?这些小淘气朋友叫什么名字呢?请把每个生字朋友的名字叫三遍。

你们刚才读时发现了什么?这些顽皮的生字宝宝,蹦蹦跳跳地又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

快!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在做什么?【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谁愿意读一读?你们在课文中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

那么离开课文你还认识吗?【出示:生字】9个生字都找到了,你们仔细看看,有些的生字是好朋友,组在一起是个词。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假如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假如

教学内容:《假如》一课教学目标:1.学习并理解《假如》一课的内容。

2.学会运用所学课文,能够准确朗读并理解句子的含义。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推理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假如”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并掌握《假如》一课的内容。

2.学会真实朗读和理解句子的意义。

教学准备:1.《假如》的教材2.黑板和白板笔3.PPT或教学课件4.学生课本和练习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艘船和一个岛屿,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教师:大家看一看这张图片,你们能够发现什么?这个岛上可能有些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海、山、树、石头等。

教师:非常好!那你们能不能想象一下,如果你们来到这个岛上会发生什么呢?请你们想一想并说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提出各种想象。

Step 2:呈现课文(15分钟)教师出示课文内容,以适当的速度展示给学生。

教师:大家好好听,我要给你们读一篇好听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一个假如的故事,意思就是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其中一种情况发生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大家一起听。

教师边读边演示动作和表情,尽量生动活泼地朗读课文。

Step 3:配合PPT学习(20分钟)教师使用PPT或教学课件,通过对课文的解读和提问,辅导学生理解课文。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故事吧,你们觉得这个故事讲了些什么呢?(教师出示幻灯片,展示故事情节)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他们回答。

然后,教师逐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每一句话的意义。

教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假如我们来到这个岛上,岛上的山会迎接我们。

”你们觉得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并给予肯定。

Step 4:巩固练习(2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练习内容可以包括: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2.根据图片描述判断句子是否正确。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选择适当的练习题目。

Step 5:小结归纳(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问。

二年级语文假如教案

二年级语文假如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假如”的意思和用法,并能在句子中正确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内容的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学好“假如”这个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复习:“我们学过了‘假如’这个词,它是什么意思?”2.导入:“我们来讨论一下,如果你明天中了500万元大乐透,你会怎么办?”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们表达出他们的意见。

3.讲解:“‘假如’是一个假设的词,它可以用来描述假设的情况或者是条件。

我们可以用‘假如’来描述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来展开我们的想象力。

”4.启发:“我们常说‘假如时间能倒流’,那么请你们举例子,假如时间能倒流,你们想做什么?”鼓励学生举手回答。

5.展开讨论:“我们假如到了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你会看到什么?”让学生随想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记录下来。

6.板书总结:“假如+句子,句子。

”对于学生录入的想法,进行总结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假如”这个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7.练习:“我们用‘假如’这个词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假如明天不下雨,我就去游泳。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进行回答。

8.情景演绎:“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们使用‘假如’来进行回答。

例如:假如你是一个飞行员,你下一步要做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想象力。

辅导和纠正学生的语言表达。

9.扩展练习:“同学们,请你们找一个同学,两人一组,用‘假如’来进行对话。

例如:A:假如你是一只小鸟,你飞到哪里去?B: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飞到天上去。

”10.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假如’这个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你们掌握了吗?”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进行总结。

11.作业:“同学们,请你们回家后写一篇《假如我会飞》的作文,可以畅想一下,如果你会飞,你会做些什么?字数不少于80字。

”12.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小学二年级语文 《假如》诗歌续编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      《假如》诗歌续编教学设计
2、写一写。
让我们也做一个小诗人,仿照课文中诗歌的格式,把自己的愿望写下来。如果在写的过程中能够加入平时积累的好词,那就更棒了!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
四、评价小结
听了听了你们读自己的小诗,老师觉得你们都是一些有爱心的小诗人,能够把自己的愿望通过文字写下来。如果你们能多写几个愿望,把它们组合在一起,那么这就是一篇很美的诗歌了。
2、好书推荐《假如我有三天光明》。
参考答案
一、读拼音,写汉字。
1、遥 食
2、泣 操
二、扩展延伸活动。
答案略
三、知识拓展。
答案略
二、读悟文本
1、读一读。
这篇诗歌用了三个小节写了这位小朋友的三个愿望,请你们读一读,你最喜欢哪一节,读懂了什么?
2、想一想。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朗读时应该怎样读?
3.再读诗歌。
三、拓展练笔
1、说一说。
课文中的小作者有三个愿望:画太阳,让小树成长;画谷粒让小鸟吃饱、游戏;画好腿,让西西奔跑……多么善良的孩子,他就像一位天使,他的愿望都是那么的美好。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愿望,如果能够让你梦想成真的话,你最想满足一个什么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知识拓展。
1、收集关于想象的名言,体会想象力的巨大作用。
《假如》诗歌续编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微课名称
《假如》诗歌续编
知识来源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假如》教学设计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假如》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
教课板材:语文(S)二年级下册文:10 假如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这是一首儿童诗歌,作者大胆采用想象的艺术表现手法,抒发了新一代儿童关爱他人,希望给人快乐的美好心灵和人文情怀。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与
文本对话,充分展开师生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延伸课文内涵,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使之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教学目标:
1. 认识“寒、袭、击、觅、饿、泣”6 个字,会写“击、叹、泣、粒、腿、幸、哭”7 个字及以下词语:叹息、哭泣、米粒、不幸。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的美好心愿,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3. 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

课前准备:
1. 生词卡片。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理念
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充分展开师生对话,促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水平,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延伸课文内涵,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3.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使之逐步形成识字水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会认6个生字,规范书写8个汉字。

3.能展开个性化的阅读,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并能拓展课文内容,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入题
同学们,假如你有一个有求必应的潘多拉的盒子,你希望用它变出什么呢?假如你有一张神奇的飞毯,你想到哪儿去?假如你有一盏阿拉丁神灯,你想用它来实现什么愿望?假如我们拥有这些神奇的法宝,我们会让梦想飞扬,看来想像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假如吧。

(板书课题:23、假如)
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1.初读课文,用言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问学生:你们平时是怎样把一篇课文读熟的?遇到不理解的字怎么办?有的句子一下子读不通顺怎么办?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即时鼓励学生,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3.这首诗共有三小节,指名学生每人读一小节,读后组织学生实行评价,教师也相机指导准确的朗读方法。

4.指导识字。

(1)学生圈画生字,自己初读,并想办法记忆字形。

寒袭击觅饿泣
(2)出示课件1,学生认读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老师即时评价并给予协助。

(3)同桌之间利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查识字效果。

5.出示词语卡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认读词语。

寒冷袭击觅食哭泣快乐叹息
三、再读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想想作者要用马良的神笔画些什么。

2.出示课件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想给画,让它们;
我想给画,让它们;
我想给画,让他。

四、个性化阅读,体验情感
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老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多读几遍,想想自己为什么喜欢。

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说自己的阅读体会,师生对话交流。

第一节,让学生体会小树在冬天面临的寒冷,作者要给小树画上一个金色的太阳,这样小树就不怕寒冷的袭击,能安然地渡过冬天,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绿化我们的地球,说明作者爱护树木。

第二节,小鸟是地球上可爱的精灵,找不到食物时会饿死的,作者要给小鸟画上一些米粒,这样小鸟就能快乐地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欢乐。

第三节,西西是残疾人,没有腿他内心一定很痛苦,作者想给他画上一双腿,这样他就能和正常人一样奔跑了,表现了作者对残疾人的关爱。

4.在学生谈阅读感受之后,让他们带着情感把喜欢的那一节再读一读,读后师生共同评价,评价后再读或配乐朗读,以求达到最佳的朗读效果,促动学生朗读水平的提升。

5.小结,激发情感。

作者希望用马良的神笔画一个太阳温暖冬目的小树,想画一些米粒喂养饥饿的小鸟,想画出一双腿让残疾的西西能快乐地奔跑,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啊,你想对作者说一句什么话呢?
五、拓展课文内容,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
1.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和着音乐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2.启发学生: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画些什么?送给谁?帮他解决什么困难?(学生思考,放柔和的轻音乐)
3.学生自由表达,老师适时地从学生的语言、价值观、情感等方面实行合理的评价。

4.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两节诗句,写后让学生配上音乐读一读,欣赏自己的作品。

六、指导写字
1.出示课件3,观察“击、叹、泣、粒、腿、燕、幸、哭”等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着重指导写法。

例:“击”字写在田字格中间,上面一竖要出头;“叹”、“泣”、“粒”三个字是左右结构,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腿”字部件多,写时既不能分开,又要互相避让;“燕”字笔画多,要注意书写笔顺,教师先示范,再让学生书空;“幸”、“哭”两个字是上下结构,注意上窄下宽。

2.学生书写汉字,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学生作品,评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