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索美拉唑钠-分析方法
埃索美拉唑钠-分析方法

8.1. 试药与试剂:乙醇、正己烷、三乙胺。
埃索美拉唑钠 CTD 申报资料
程》 (Q/SOP ZL059)测定,在系统适用性试验符合上述要求的条件下,取对照 溶液 1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 程的 15%,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各 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与对映异构体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 其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 0.5 倍(0.5%) 。 8.9. 计算公式:
埃索美拉唑钠 CTD 申报资料
察指标与初始相比,均没有发现明显的变化趋势,放行标准与货架期标准一致。 3.2.S.4.2 分析方法 (1)订入质量标准的分析方法 1 性状
目检:本品应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遇光易变色;有引湿性。 2 溶解度
2.1. 试药与试剂:甲醇 2.2. 仪器与设备:秒表、电子分析天平(万分之一) 、容量瓶、量筒、刻度吸管。 2.3. 操作方法: a). 水中溶解度: 精密称取本品 1g,置于 10ml 具塞刻度试管中,加水 1ml,然后于 25℃±2℃ 的水浴条件下每隔 5 分钟强力振摇 30 秒,观察 30 分钟,应完全溶解。 b). 甲醇中的溶解度:
4.1. 试液与试药: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溴化钾 4.2. 仪器与用具: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电子分析天 平(十万分之一) 、移液管、刻度吸管、容量瓶、烧杯。 4.3. 操作方法 4.3.1. 取供试品约 15mg,置 100ml 容量瓶中,加 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并 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 5ml 置 50ml 容量瓶中,加 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 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操作规程》 (Q/SOP ZL062)测 定, 在 276nm 与 305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在 256nm 与 281nm 的波长处有最 小吸收。 4.3.2. 取供试品 1~1.5mg、溴化钾约 200~300mg(与供试品的比约为 200:1) , 置玛瑙研钵中,研磨均匀,压制成透明的溴化钾片,将溴化钾片放在红外光谱仪
埃索美拉唑钠含量的RP—HPLC法测定

3 . 1 系统 适 用 性 试 验
发现两者的分离度为 6 . 5 ( ≥大于 3 . 0 ) 表示 两者 可完 全分离 J , 同时也说 明 了埃 索美 拉唑 钠与 奥美 拉唑 砜 也可完全分离。实验中对测 定埃索 美拉唑钠 含量 的方 法进行 了条件实验 , 结果表 明本 方法精 密度高 、 准 确度 好, 用 本方法测定 了三批实际样品 , 结 果令 人满意。
2 0 1 3年 3月
埃索美拉唑钠含量的 R P—H P L C法测定
l 2 3
埃 索 美 拉 唑钠 含 量 的 R P—H P L C法 测定
龚 爱琴 扈 田进2 连 亚红2 周 进
( 1 . 扬) 8 - r 业职业技术学 院, 江苏 扬州 2 2 5 1 2 7 ; 2 . 江苏联环 药业集 团有 限公 司, 江苏 扬州 2 2 5 0 0 9 )
溶解并稀释至 1 0 0 0 mL 。 2 . 2 色谱操作条件
美拉唑不溶于水 , 呈胶状物吸 附于 电极 上 , 从 而导致含 4 ) 1 0 mL , 加水稀释至 1 0 0 m L 。
分析埃索美拉唑 钠和奥 美拉 唑时 出峰 位置 相 同, 而且
目前 国家没有埃 索美拉 唑钠对 照 品可 提供 , 但 有奥 美
四丁基铵溶液 ( 2 6 : 6 9 : 5 ) , 流速为 1 . 0 m L / m i n , 柱温为 3 0  ̄ C, 检 测波长为 2 8 0 n m。结果发现
埃索美拉唑钠浓度为 0 . 0 6 m g / m L一 0 . 1 4 m g / mL时进样 量与 峰面积呈 良好的线性关 系 , 线
原料药的含量 , 实验 中发现 用 A g i l e n t 5 t u n C . 8 1 0 0 A柱
埃索美拉唑钠中有关物质检查方法的研究

F 家 庭 心 理 医 生 a mi l y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d o c t o r
2 0 1 4年 6月第 6期
埃 索 美拉 唑钠 中有 关 物 质 检 查 方 法 的研 究
杨 蕾
( 河 南 辅 仁 医药 科 技 开 发 有 限公 司 河 南 郑 州
Hl 1 8 / 8 7来 源 : US P批 号; 2 一 GHZ一 1 8 4~ 1对 照 品 名 称 :
2 . 3 . 6 氧化 破坏试 验 : 精 密量取 贮备 液 5 ml 置 2 5 ml 量 瓶
H2 1 5 / 0 1来 源 : U S P批号 : 7 一 Az c一 9 4 — 1对 照 品 名 称 : H1 6 8 / 中, 加3 O H2 O2 0 . 2 ml , 混匀 后室 温放 置 0 . 5小 时 后 加 流 动 相 6 6来 源 : US P批号 : T R C一 0 0 1 1 1 2 0 0 5对 照 品 名 称 : H1 9 3 / 6 1来 稀 释 至刻 度 , 摇匀 , 作 为 氧 化 破 坏 样 品溶 液 。精 密 量 取 上 述 溶 液
入 的工 艺 杂 质 和贮 存 过 程 中 可 能 产 生 的 降 解 产 物 , 本 文 采 用 高 液 调 p H 值 至 中性 , 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 摇匀 , 作 为碱 破 坏 样 品
0 g l , 注入液相 色谱 仪 , 记 录 色 谱 图至 主 效液相色谱法 对其有关 物质 及 主要降 解产 物进 行 了研究 , 建 立 溶 液 。精 密 量 取 本 溶 液 2
1 . 1 仪器 : 岛津 L c一2 0 AT v p泵 岛津 s P D一2 0 A VP紫 外 6小 时 , 作 为光照破坏样 品溶 液。精密 量取 上述 溶液 2 O l , 注 入
埃索美拉唑钠CTD案例点评分析整理稿

埃索美拉唑钠CTD案例点评分析整理稿3.2.S.2.2 生产工艺和过程控制1.合成路线比较详细,但不够规范,一般只列出化学反应步骤。
2.工艺流程图不够规范,应分步骤列出各步骤的工艺流程图、标明工艺过程控制的参数等。
3.工艺描述比较详细:1)列出了所有反应物料的名称、投料量、摩尔量与投料比;2)列出了反应的温度与反应时间;3)列出了反应终点的监控方法与指标。
不足之处在于部分操作不够具体,如未列出真空干燥的具体真空度与时间。
4.列出了主要仪器设备的规格、材质与技术参数,但规模基本仅为中试规模。
5.现有注册批的规模约为500g-800g,而拟定的商业化大生产的批量范围为0.5kg-5.0kg,且反应罐材质为玻璃,故应高度关注后续资料中是否提供了相应的放大研究资料,以及动态生产现场检查的批量是否支持5.0kg的规模。
3.2.S.2.3 物料控制1.列表提供了所有物料的来源、质量标准与使用的步骤。
2.提供了自制的手性试剂(2R,3R)-1,1,4,4-四苯基丁四醇的制备工艺与结构确证资料,但缺乏对构型的确证与手性的控制。
提供了该试剂详细的内控质量标准、标准制订的依据与分析方法,但手性纯度的控制仅采用比旋度控制,不够准确和灵敏。
3.详细提供了起始原料的合成路线、制备工艺、质量标准、杂质分析方法及比较规范的验证资料,但杂质谱分析不够全面,只对原料与中间体(缺副产物)进行了分析与验证,方法学验证的图谱也未提供。
4.未提供起始原料的选择依据、对供应商的审计报告、数批起始原料的质量检测数据。
起始原料质量标准的制定依据也不够充分(仅根据两批样品的实测值,最好采用超限度的样品进行研究确定)。
3.2.S.2.4 关键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1.以各步骤对收率、中间体或成品质量是否具有重要影响为评判标准,确定了关键步骤、关键工艺参数及控制范围。
评判标准的选择比较恰当,但一般而言,终产品的纯化应作为关键工艺。
2.确定了关键中间体,并提供了内控标准与详细的杂质控制方法。
埃索美拉唑钠的微生物限度方法研究

ZH ENG Lu
Ch o n g q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f o r F o o d a n d Dr u g Co n t r o l ,C h o n g q i n g 4 0 1 1 2 1,Ch i n a
A b s t r a c t :0b j e c i f v e T o v a l i d a t e t h e m i c r o b i a l l i mi t t e s t s o f E s o me p r a z o l e s o d i u m.M e t h o d s C o mp a r e s t u d i n g w i t h t h e c o n —
埃 索美 拉 唑 钠 的微 生 物 限 度 方 法 适 用 性 试 验 ,并 对 结果 进行 分析 如 下 。
1 仪 器 与材料
提供 。
1 . 4 培 养基 胰 酪 大 豆胨 液 体 培 养 基 、胰 酪 大 豆 胨 琼脂 培 养 基 、沙 氏 葡 萄 糖 琼 脂 培 养 基 、麦 康 凯 液体培 养 基 、麦 康 凯 琼 脂 培 养 基 。 以 上 培 养d t o c h e c k t h e mo l d a n d y e a s t ,d i r e c t me mb r a n e—f i l t e r p r o c e d u r e c a n b e u s e d t o e x a mi n mo u l d a n d s a e c h a r o my c e t e s a n d Es c h e r i c h i a c o l i c o u n t . Co n c l u s i o n Me mb r a n e— f i h e r p r o c e d u r e s h o u l d b e c o n s i d e r e d p r e f e r e n t i a l l y i n p e fo r r mi n g mi c r o b i a l l i mi t t e s t f o r E s o me p r a z o l e s o d i u m. Ke y wo r d s :E s o me p r a z o l e S o d i u m ;Mi c r o b i a l L i mi t ;Me t h o d Va l i d a t i o n
埃索美拉唑钠(镁)及其制剂的开发讲解材料

制剂开发过程及优化:详细 阐述埃索美拉唑钠(镁)制剂 的开发过程,包括处方设计 、工艺优化、质量控制等方 面的内容,以及针对制剂性 能的提升所进行的研究和改 进。
药理毒理学研究结果:介绍 埃索美拉唑钠(镁)在药理毒 理学研究方面的主要结果, 包括药效学、药代动力学、 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数据, 以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Ⅴ D)测定。
稳定性考察方案设计与实施结果
影响因素试验
将本品暴露在高温、高湿、强光条件下,观察其性状、含量等关键质量属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本品在高温、高 湿条件下稳定,但在强光条件下含量有所下降,提示本品应避光保存。
加速试验
将本品在加速条件下放置3个月,考察其性状、含量等关键质量属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本品在加速条件下稳定 ,符合相关要求。
埃索美拉唑钠(镁)为白色或类白色 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在水 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丙酮 中不溶。
药理作用及机制
药理作用
埃索美拉唑钠(镁)是一种质子泵抑制 剂,通过特异性地抑制胃壁细胞 H+/K+-ATP酶来阻断胃酸分泌的最 后步骤。
机制
埃索美拉唑钠(镁)在胃内转化为活性形 式后,与胃壁细胞的H+/K+-ATP酶的 α-亚基结合,从而抑制该酶的活性,减 少胃酸的分泌。
埃索美拉唑钠(镁)及 其制剂的开发讲解材 料
• 引言 • 埃索美拉唑钠(镁)介绍 • 制剂开发流程与策略 • 原料选择与质量控制 • 处方设计与优化 • 生产工艺研究与验证 • 质量研究与稳定性考察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阐述埃索美拉唑钠(镁)及 其制剂的开发过程
本次讲解旨在详细介绍埃索美拉唑钠(镁)及 其制剂从研发到上市的整个过程,包括药物 设计、合成、制剂开发、药理毒理学研究、 临床试验及注册审批等环节。
埃索美拉唑杂质分析

埃索美拉唑杂质分析埃索美拉唑是一种常用的抗酸药,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
在药物制剂中,杂质的含量和性质对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起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埃索美拉唑及其制剂中的杂质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综述埃索美拉唑及其制剂中常见的杂质分析方法。
埃索美拉唑是一种苯并咪唑类的药物,在药物制剂中可能存在着一些有机杂质,如未反应的中间体、有害的附加反应产物等。
此外,制剂中还可能存在着其他药物或化合物的杂质,比如其它药品的残留或降解产物。
因此,对埃索美拉唑及其制剂中常见的杂质进行有效的分析是关键。
分析埃索美拉唑及其制剂中有机杂质的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分析技术,可以对埃索美拉唑及其制剂中的有机杂质进行分离和定量。
常用的分离柱有C18、CN和Phenyl等,流动相可以采用甲醇-水或乙腈-水等。
检测可以选择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等。
气相色谱法主要用于分析挥发性或半挥发性有机杂质,常用的毛细管柱有DB-5、DB-1701等。
埃索美拉唑及其制剂中无机杂质的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和离子色谱法(IC)。
原子吸收光谱法主要用于分析埃索美拉唑农药残留中的铜、锌、镁、钠等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是一种分析多种元素的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埃索美拉唑中的多种有害金属元素。
离子色谱法可以用于分析埃索美拉唑制剂中的阴离子杂质,常用的分离柱有强阴离子交换柱。
除了上述常见的分析方法,还可以利用质谱法、核磁共振法、红外光谱法等对埃索美拉唑及其制剂中的杂质进行分析。
质谱法可以用于分析特定的有机杂质,可以通过测量离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来鉴定杂质的结构。
核磁共振法可以提供关于杂质分子结构和化学环境的信息。
红外光谱法可以用于检测埃索美拉唑及其制剂中的功能性基团和官能团。
综上所述,对埃索美拉唑及其制剂中的杂质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的研制及其稳定性考察

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的研制及其稳定性考察随着社会发展,环境变迁,人口结构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吸烟、饮酒、情绪紧张、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逐渐增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且生活质量下降。
因此,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关注。
基于以上原因,开发生产安全、有效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已成为目前药物研究开发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的S-异构体,是全球首个异构体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通过特异性的靶向作用机制减少胃酸分泌,是壁细胞中质子泵的特异性抑制剂,埃索美拉唑较奥美拉唑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更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1~2]。
埃索美拉唑为弱碱,在壁细胞泌酸微管的高酸环境浓集并转化为活性形式,从而抑制该部位的H+/K+-ATP酶(质子泵),对基础胃酸分泌和刺激的胃酸分泌均产生抑制[3~8]。
埃索美拉唑钠是埃索美拉唑的钠盐,其水溶性较好,但pH依赖性较强,且溶液状态下不太稳定,适合开发成冻干制剂。
其适用于口服不适用的急性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低危患者,我们以上市药品“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为参比制剂,进行仿制研究,开发出适应大生产的处方工艺等,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仪器: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pHS-3C型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XP204电子天平(***** TOLEDO公司);聚丙烯过滤器(0.2μm,Millipore公司);YB-2型澄明度检测仪(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Lyo-5冷冻干燥机(上海东富龙科技有限公司);V20型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 TOLEDO公司)。
试药:埃索美拉唑钠原料药(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依地酸二钠(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依地酸钙钠(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奥美拉唑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含量100.0%);耐信(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PANG(分:***-*****);其他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仪器与设备:电子分析天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容量瓶。 6.2. 操作方法:取供试品 0.5g,精密称定,置 25ml 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 至刻度,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色,立即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操作规程》 (Q/SOP ZL062) , 在 440nm 和 650nm 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度, 均不得过 0.05。 7 有关物质
61
CD E
为 IonPac CS12A, 250mm×4.0mm 或效能相当) 、高效液相色谱仪、容量瓶、称
埃索美拉唑钠 CTD 申报资料
10
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甲苯
10.1. 试药与试剂: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甲苯、二甲亚砜。 10.2. 仪器与设备:电子分析天平、固定相为 6%苯基-94%甲基聚硅氧烷(或极 性相近)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仪、容量瓶、移液管。 10.3. 供试品溶液:取供试品约 250mg,精密称定,置 5ml 容量瓶中,加二甲亚 砜溶解并定量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10.4. 对照品溶液:取甲醇约 375mg、乙醇约 1000mg、乙酸乙酯约 625mg、甲苯 约 111mg,精密称定,同置 50ml 量瓶,加二甲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精密量取 1ml 置 50ml 量瓶,加二甲亚砜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10.5. 色谱条件:采用固定相为 6%苯基-94%甲基聚硅氧烷(或极性相近)的毛 细管柱为色谱柱;起始温度为 50℃,维持 4 分钟,以每分钟 20℃的升温速率升 至 200℃,维持 10 分钟;进样口温度 180℃;检测器(FID)温度 250℃。 10.6.测定法:照《气相色谱法操作规程》(Q/SOP ZL060)、《残留溶剂测定法
7.1. 试药与试剂:乙腈、磷酸氢二钠、磷酸、甲醇、氢氧化钠溶液。 7.2. 仪器与设备:电子分析天平(十万分之一)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高 效液相色谱仪、酸度计、刻度吸管、容量瓶、移液管、烧杯。 7.3. 流动相:以 a 为流动相 A,b 缓冲液(xmol/L B,用 x 调节 pH 至 z)为流动
供试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 5 碱度
5.1. 仪器与用具:酸度计,电子分析天平、烧杯、量筒。 5.2. 取供试品 0.5g, 加水 25ml 溶解后, 照 《pH 值测定法操作规程》 (Q/SOP ZL041) 检测。
5.3. 限度:pH 值应为 10.3~11.3。 6 甲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对映异构体 % A对映异构体 A对照主峰 1. 0 %
式中:A 对映异构体——供试品溶液中对映异构体的峰面积; A 对照主峰——对照溶液主峰的峰面积; 8.10. 限度:应≤0.5%。 9 钠离子
9.1. 试药与试剂:甲基磺酸、氯化钠对照品。 9.2. 仪器与设备:电子分析天平(十万分之一) 、用阳离子交换色谱柱(色谱柱
埃索美拉唑钠 CTD 申报资料
察指标与初始相比,均没有发现明显的变化趋势,放行标准与货架期标准一致。 3.2.S.4.2 分析方法 (1)订入质量标准的分析方法 1 性状
目检:本品应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遇光易变色;有引湿性。 2 溶解度
2.1. 试药与试剂:甲醇 2.2. 仪器与设备:秒表、电子分析天平(万分之一) 、容量瓶、量筒、刻度吸管。 2.3. 操作方法: a). 水中溶解度: 精密称取本品 1g,置于 10ml 具塞刻度试管中,加水 1ml,然后于 25℃±2℃ 的水浴条件下每隔 5 分钟强力振摇 30 秒,观察 30 分钟,应完全溶解。 b). 甲醇中的溶解度:
有关杂质
——供试品溶液中杂质 A、B、C、D、E 或其他单个杂质
A 总杂质——供试品溶液中各杂质峰的峰面积的和; A 对照主峰——对照溶液主峰的峰面积 7.11. 限度:杂质 A 应≤a%,杂质 B 应≤b%,杂质 C 应≤c%,杂质 D 应≤d%,杂 质 E 应≤0.1%,其他单个杂质应≤0.1%,总杂质应≤z%。 8 对映异构体
58
CD E
中,照《红外分光光度法操作规程》(Q/SOP ZL065) CTD 申报资料
相 B。 7.4. 溶剂的配制:xxx。 7.5. 系统适用性溶液:称取杂质 A 对照品、杂质 B 对照品、杂质 C 对照品、杂 质 D 对照品和杂质 E 对照品约 10mg,精密称定,置 100ml 容量瓶中,加甲醇溶 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杂质对照品溶液; 称取埃索美拉唑钠对照品约 10mg, 精密称定,置 50ml 容量瓶中,精密吸取杂质对照品溶液 1ml 置同一量瓶,加甲 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系统适用性溶液。 7.6. 供试品溶液: 取供试品约 10mg, 精密称定, 置 50ml 量瓶中, 加溶剂 (0.01mol/l 磷酸氢二钠,用 5mol/L 氢氧化钠调节 pH 至 11.0)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 为供试品溶液。 7.7.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 1ml, 置 100ml 量瓶中, 用溶剂稀释至刻度, 摇匀,作为对照溶液。 7.8.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按下表进
3.1. 仪器与用具:旋光仪、电子分析天平(万分之一) 、容量瓶。 。 3.2. 操作方法:取供试品约 0.5g,精密称定,置 50ml 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 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照《旋光度测定法操作规程》(Q/SOP ZL061)检测,即 得。 3.3. 计算公式:比旋度=
CD E
100 C l ( 1 水分% 乙醇%)
8.1. 试药与试剂:乙醇、正己烷、三乙胺。
埃索美拉唑钠 CTD 申报资料
程》 (Q/SOP ZL059)测定,在系统适用性试验符合上述要求的条件下,取对照 溶液 1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 程的 15%,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各 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与对映异构体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 其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 0.5 倍(0.5%) 。 8.9. 计算公式:
埃索美拉唑钠 CTD 申报资料
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 0.1 倍(0.1%) ,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 峰面积的 0.5 倍(z%) 。 7.10. 计算公式:
有关物质 % A有关物质 A对照主峰 1. 0 %
总杂质 %
A总杂质 A对照主峰
1 .0 %
式中:A 峰的峰面积;
R ○
IC 适用);A-B-C(x:y:z)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 302 nm;埃索美拉唑与
对映异构体依次出峰;理论板数按埃索美拉唑峰计算不低于 2000,埃索美拉唑 峰与对映异构体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8.8. 测定法:取对照品溶液 1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规
60
CD E
量瓶、电热鼓风干燥箱。
9.3. 流动相:以 20mM 的甲基磺酸溶液为流动相。
9.4. 供试品溶液:取供试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制成每 1ml 中约含埃索美拉唑 钠 0.95mg 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配置 2 份) 。
9.5. 对照品溶液:取经 105℃干燥至恒重的氯化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 溶解并稀制成每 1ml 中约含钠离子 60μg 的溶液(每 1g 氯化钠对照品相当于钠 离子 0.3934g) (配置 2 份) 。 9.6.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阳离子交换色谱柱 (色谱柱为 IonPac CS12A, 250mm×4.0mm 或效能相当) ;以 20mM 的甲基磺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 1.0 ml/min;检测器为电导检测器,检测方式为抑制电导检测;理论塔板数按钠峰计 算不低于 3000。 9.7. 测定法:取对照品溶液 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一份进 2 针,一份进 3 针) , 调节检测灵敏度,使对照品溶液主峰全量程显示,再取供试品溶液 10μl,注入液 相色谱仪(一份进 2 针,一份进 1 针) ,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 得。 9.8. 限度:含钠应为 5.90%~6.54%。
的水浴条件下每隔 5 分钟强力振摇 30 秒,观察 30 分钟,应未完全溶解。 精密称取本品 1g,置于 10ml 具塞刻度试管中,加水 9ml,然后于 25℃±2℃ 的条件下每隔 5 分钟强力振摇 30 秒,观察 30 分钟,应完全溶解。 2.4. 3 结果:本品在水中极易溶,在甲醇中易溶。 比旋度
CD E
时间 0 A B C 流动相 A(%) 10 25 80 10 D 10
59
行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 280nm。
流动相 B(%) 90 75 20 90 90
精密量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 20µl, 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杂质 A、 杂质 B、杂质 C、埃索美拉唑钠、杂质 D、杂质 E 依次出峰;埃索美拉唑钠峰的 保留时间应在 15 至 19 分钟之间,埃索美拉唑钠峰与杂质 C 峰的分离度应大于 2.0。 7.9. 测定法: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规程》 (Q/SOP ZL059)检测。在系统适 用性试验符合上述要求的条件下,取对照溶液 2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 灵敏度, 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 10%; 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 照溶液各 20μl 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 与杂质 A、杂质 B、杂质 D、杂质 E 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其峰面积均不得大 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 0.1 倍(a%) ,如有与杂质 C 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其 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 0.2 倍(b%) ,其他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
8.2. 仪器与设备:电子分析天平(十万分之一) 、多糖衍生物共价键合手性柱 (CHIRALPAK ○IC 适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刻度吸管、容量瓶、移液管。 8.3. 流动相:以 A-B-C(x:y:z)为流动相。
R
8.4. 供试品溶液:取供试品约 10mg,精密称定,置 10ml 容量瓶中,加乙醇溶解 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 1ml,置 100ml 量瓶中,用乙 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 8.5.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 1ml, 置 100ml 量瓶中, 用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作为对照溶液。 8.6. 对照品溶液:取奥美拉唑对照品约 10mg,精密称定,置 10ml 容量瓶中,加 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8.7.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多糖衍生物共价键合手性柱(CHIRALP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