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龙湿地旅游的纪念品开发策略

合集下载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方案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方案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增加,生态旅游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景观,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然而,在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循生态保护的原则,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二、湿地资源评估1、生态资源对湿地内的动植物种类、栖息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调查。

了解珍稀物种的分布和生存状况,评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

2、景观资源分析湿地的地貌、水体、植被等景观元素,确定具有观赏价值的景点和景观区域,如湖泊、河流、沼泽、草地等。

3、文化资源挖掘湿地周边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如传统的渔业文化、农耕文化等,为旅游开发增添文化内涵。

三、市场分析1、目标市场定位根据湿地的地理位置、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确定主要的目标市场。

可以包括本地居民、周边城市游客、生态旅游爱好者、学生群体等。

2、市场需求分析通过市场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游客对湿地生态旅游的需求和期望,包括旅游项目、服务设施、旅游体验等方面的需求。

3、市场竞争分析研究周边地区同类旅游产品的特点和竞争优势,找出本湿地生态旅游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四、开发原则1、生态保护优先将生态保护作为开发的首要原则,确保旅游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化。

严格控制游客数量,限制旅游活动的范围和强度。

2、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长期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通过旅游开发为当地社区带来收益,促进居民对湿地保护的支持和参与。

3、游客体验为中心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期望为出发点,设计丰富多样、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和活动,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设施,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4、社区参与鼓励当地社区参与旅游开发和管理,充分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让社区居民从旅游发展中受益,增强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五、旅游项目设计1、生态观光设置观光路线,让游客欣赏湿地的自然风光,如湖泊、河流、沼泽、湿地植被等。

扎龙湿地保护及开发对策研究

扎龙湿地保护及开发对策研究

第23卷第3期 齐 齐 哈 尔 大 学 学 报 Vol.23,No.3 2007年5月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May,2007扎龙湿地保护及开发对策研究车娟,姜肖(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摘要:近几年,扎龙湿地的生态环境状况不断发生着变化,面临着入境水量减少、植被严重退化、鸟类数量减少、鱼类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直接威胁着湿地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从扎龙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探讨了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扎龙湿地;保护与开发;对策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4X(2007)03-0074-03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是乌裕尔河、双阳河漫散漫溢形成的沼泽湿地。

地跨齐齐哈尔市的富裕县、泰来县、昂昂溪区、铁锋区和大庆市的林甸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等6个县(区),地理坐标为46° 52′N-47° 32′N,123° 37′E -124° 37′ E。

总面积21万ha,有各种鸟类260多种,栖息着丹顶鹤、白鹤、白头鹤等4种世界濒危鸟类和35种重点保护鸟类,是我国最大的以鹤类等大型水禽为主体的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始建于1979 年,1987 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在为鹤类等珍稀鸟类提供栖息地的同时,扎龙还为调节黑龙江西部地区干旱气候、平衡降雨、蓄水、分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扎龙湿地保护与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几年,由于区域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扎龙湿地连续干旱,并多次出现火灾,水面急剧减少,水质恶化,湿地面积一度缩小至1.3×108m2。

大片苇草退化,湿地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1.1 湿地缺水严重供给扎龙自然保护区湿地的主要水源是乌裕尔河和双阳河,由于近几年来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持续干旱,已满足不了进入湿地所需要的水量,加之两河上游生产生活用水增加,造成湿地严重缺水,出现部分泡泽干涸,河道断流现象。

闲云野鹤2.0

闲云野鹤2.0

4 PART
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议
4PART
加强环境保护,提高湿地环保意识。 学习热门景区案例,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游客满意度,价值管理规范化。 设计以湿地旅游为核心旅游线路,整合周边旅游资源。 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色旅游,体现自然乡土特色。 开发设计全方位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品位。
THANKS
过度开发:河滨湿地系统的动态平衡过程受到流域内人类活动的多方面影响,其中土地过度开垦直接改变 了降水下垫面的水文特征和流域的水资源分配情况。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的增长导致了流域范围内土地资 源的全面开发,大面积的耕地消耗了乌裕尔河大量的水资源,使扎龙湿地水资源的供给受到严重威胁。干旱年 份人地争水、人鸟争水的矛盾极为突出。人类日益增长的水资源需求已经使扎龙湿地水系统面临枯竭的地步。
2PART
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的原则
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旅游规划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协调好生态旅游业与该地区
其他产业的关系,以及生态旅游业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协调好生态旅游建设项目和服务设施 与生态旅游资源的关系。
保护优先与稳步发展的原则。生态旅游开发必须以保护为前提,这是生态旅游区别于大众旅游的核心
所在。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发展相辅相成,要遵循保护优先,稳步发展的原则。
生态与文化真实性的原则。生态旅游规划设计要尽量保持生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不仅要保
护自然的原始韵味,而且要注意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避免旅游带来的文化冲突和文化污染。 在生态旅游项目和产品规划设计上应该体现原汁原味,避免与生态旅游方向不一致的旅游活动,要尽 量减少人造景观,对于必要的设施和景观建设必须做到与环境相和谐。ຫໍສະໝຸດ 1.1PART图片欣赏

关于举办中国湿地节的建议性思考

关于举办中国湿地节的建议性思考

关于举办中国湿地节的建议性思考我国湿地旅游方兴未艾,将我市的湿地旅游资源纳入全国湿地旅游的大系统中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和开发,和全国各处湿地旅游景区、景点携手合作,共同走集群发展道路,将是我市湿地旅游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标签:中国湿地节;中国湿地生态旅游协会;扎龙湿地;集群发展一、建议的提出1992年7月31日,中国正式加入《湿地公约》,每年的7月31日成为中国湿地的重要纪念日。

为此《全面提升齐齐哈尔市节庆会展活动规模质量对策研究》重大决策咨询项目课题组建议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中国加入《湿地公约》为时间节点,向有关方面申请承办“首届中国湿地节”,并以此为契机发起成立“中国湿地生态旅游协会”,签订《集群开发、资源共享协议书》,促进扎龙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走集群发展的道路。

二、我国湿地景观多样,富藏旅游资源,湿地旅游方兴未艾湿地是地球上有着诸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我国湿地面积占世界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目前中国已经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共有41处,它们分别是:1.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2.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3.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4.青海鸟岛自然保护区;5.鄱阳湖自然保护区;6.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7.香港米埔和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8.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9.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内蒙古达赉湖自然保护区;12.内蒙古鄂尔多斯遗鸥自然保护区13.辽宁大连国家级斑海豹自然保护区;14.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15.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16湖南汉寿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17.湖南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18.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19广东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22.辽宁双台河口湿地;23.云南大山包湿地;24.云南碧塔海湿地;25.云南纳帕海湿地;26.云南拉什海湿地;27.青海鄂凌湖湿地;28.青海扎凌湖湿地;29.西藏麦地卡湿地;30.西藏玛旁雍错湿地;31.上海长江口中华鲟湿地自然保护区;32.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3.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4.湖北洪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35.广东海丰公平大湖省级自然保护区;36.四川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7.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38.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9.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黑龙江珍宝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1.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扎龙湿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分析

扎龙湿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分析

扎龙湿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分析扎龙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利用率低,动物资源利用混乱。

以动植物资源为基础,合理安排规划与开发,以湿地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并重,采用不同的湿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既保护湿地,又注重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其达到可持续发展。

标签:扎龙湿地;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模式扎龙湿地位于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西部的乌裕尔河下游、齐齐哈尔市区东南郊,河道纵横,湖泊沼泽星罗棋布,湿地生态保持良好。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扎龙湿地各种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多,同时也存在着不利的方面。

因此,对扎龙湿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扎龙湿地概况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23°51.5′~124°37.5′,北纬46°48′~47°31.5′,南北长65㎞,东西宽37㎞。

总面积21万hm2,其中芦苇沼泽面积10 万hm2,草甸面积6万hm2,明水面积2万hm2,农田防护林面积约3万hm2。

该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半干燥地区,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季风交替、冬季漫长干燥、夏季短促湿润。

年平均气温1~3℃,年温差40℃。

水源主要来自于乌裕尔河,地貌类型主要为河湖相冲积地貌类型,地势低洼平坦,坡度1/1000,最低处海拔137.9m。

保护区内有大面积发育的沼泽,沼泽类型主要是芦苇沼泽,此外尚有香蒲沼泽、苔草沼泽等。

由于湿地地势平、水源丰富、土地肥沃、自然条件好、具有多宜性,可辟为农、牧业用地,发展水产养殖。

水生复合系统的湿地是各周边地区的粮食、渔业、畜牧业及芦苇业的重要基地。

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界和功能区区划的批复,保护区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1)核心区:面积7万hm2,为保护完好的典型湿地生态,80%以上为芦苇沼泽,是鹤类等珍稀水禽重要的栖息地和巢区分布地。

(2)缓冲区:核心区外围至实验区,面积6.7万hm2。

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基础

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基础

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一、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一)视频图片简介(二)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简介“扎龙”为蒙古语,意为饲养牛羊的圈。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乌裕尔河下游,已无明显河道,与苇塘湖泊连成一体,然后流入龙虎泡、连环湖、南山湖,最后消失于杜蒙草原。

在齐齐哈尔市区西南部,大庆市的林甸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沼泽芦苇丛,这片21万公顷的巨大沼泽地里,湖泊遍布,鱼虾种类丰富,成为禽鸟极佳的生长地这便是扎龙湿地。

1979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1987年4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纯、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

湿地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第五名。

2013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十大“中国最美湿地”。

扎龙是鹤的故乡,扎龙湿地的最大特点就在于那些野趣横生、充满灵性的鹤。

世界上有15种鹤类,中国有9种,扎龙就有6种,其中4种系世界濒危鸟类。

它们是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蓑羽鹤、白鹤和灰鹤。

丹顶鹤又称仙鹤,是十分珍贵的名禽,此区有500多只,约占全世界丹顶鹤总数的四分之一,所以,称此区是丹顶鹤的故乡也不为过。

此区的野生珍禽,除鹤以外,还有大天鹅、小天鹅、大白鹭、草鹭、白鹳等,真可谓野生珍禽的王国。

扎龙湿地是中国最大的以鹤类等大型水禽为主题的珍稀水禽分布区。

扎龙自然保护区地域辽阔、交通方便,既是旅游胜地,又是科研中心。

每年春夏,有大天鹅、小天鹅、大白鹭、鸳鸯等上百种野生珍禽云集于此,繁衍栖息,嬉戏觅食。

因此,观鸟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5~7月份。

夏秋之交,丹顶鹤一般都在芦苇里育雏,不轻易出来,很难看到。

到了冬季,游客们则可以在冰湖雪地上观赏人工驯鹤。

扎龙湿地有乌裕尔河、双阳河、克钦湖、仙鹤湖、龙湖、南山湖等大多水面2000亩以上。

湿地中各个弯弯曲曲的长短河道连通各个大大小小的湖泡,形成密如蛛网的水系,宛如九曲回肠的亮线串起一颗明珠,衬托上翠绿的植被,景色十分壮观。

浅谈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设计

浅谈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设计

浅谈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设计旅游纪念品是旅行者带回家的一种纪念物品,它不仅是对旅行的地方和经历的回念,更是对旅行记忆的延伸和留存。

具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不仅能够成为商品销售,更是能够成为地方文化的展示与传播,也能够成为品牌历史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

在现如今旅游产业日渐兴旺的情况下,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开发与设计具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呢?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地方文化特色的挖掘与呈现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这包括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传统手工艺等。

在开发旅游纪念品时,应当从这些地方文化和特色中进行挖掘,将这些特色融入到纪念品的设计中。

这样一方面能够展示地方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纪念品的吸引力和附加值。

在开发北京纪念品时,可以选择具有古都特色的元素作为设计灵感,比如紫禁城、长城、故宫的建筑元素,或者来自京剧、地方小吃、传统手工艺的图案等。

二、创意设计与个性化定制除了地方文化挖掘,创意设计也是制作具有特色纪念品的关键。

可以从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地标建筑等多方面进行创意设计,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在现代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个性化定制也是一种发展趋势。

旅游纪念品制造商可以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服务,让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定制设计,满足他们对纪念品的独特要求,提升纪念品的附加值。

可以根据游客的需要,进行名字、日期、特定文字等个性化定制。

三、材料与工艺的突破创新在纪念品开发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采用独特的工艺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材料和工艺能够给纪念品赋予不同的特色和附加值。

可以选用当地特产作为制作材料,比如云南的木雕、四川的竹编、西藏的藏毯等,这样不仅能够突显地方特色,更能够使纪念品具有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

在工艺方面也可以进行突破创新,比如采用3D打印技术、激光雕刻技术、手工编织等手法,这样可以使纪念品在工艺上更具有新意和独特性。

四、市场需求与产品定位在开发旅游纪念品时,制造商必须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

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的开题报告

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的开题报告

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扎龙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科考、旅游、狩猎的重要基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

该区位于中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南部。

扎龙生态系统上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滋养不浅的冰雪水文环境。

同时,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效果明显,是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生态旅游区域之一。

因此,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具有实际的研究和开发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分析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现状。

了解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情况,包括自然、人文、生态等方面的旅游资源,以及现有的旅游业发展情况和问题,为下一步的旅游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2. 探讨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

通过对比国内外生态旅游风格的发展,探讨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

制定相应的生态旅游开发计划,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3. 分析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对策。

针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问题,从管理制度、政府机构和旅游企业的管理方面予以分析,提出可行性的管理对策,为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三、研究的内容及方法1. 研究内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经济与生态,旅游资源情况调查,旅游需求调查,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对比,开发模式分析,研究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营销,旅游管理对策、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调措施等。

2. 研究方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和数学模型法等。

四、预期研究结果1. 分析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得出该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建立了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数据库,为下一步生态旅游的开发打下基础。

2. 探讨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分析国内外生态旅游成功案例,形成切实可行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为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提供可行性规划。

3. 提出针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对策,为扎龙自然保护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避免过度开发引发的生态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urism旅游经济1542012年5月 扎龙湿地旅游的纪念品开发策略研究①齐齐哈尔大学 张珣摘 要:对旅游者来说,旅游的目的是为了体验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越具有“特色”的区域越容易吸引旅游者。

扎龙湿地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旅游者众多。

但与我国的很多旅游地一样,扎龙湿地旅游纪念品缺乏个性、千篇一律。

旅游纪念品作为潜在的高附加值的商品,商业开发空间巨大。

扎龙湿地旅游纪念品开发应从湿地资源、鹤文化、昂昂西古文化、达斡尔族文化出发,融纪念性、实用性、时尚性于一体,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商品,宣扬地域文化,推动旅游消费及带动东北旅游经济发展。

关键词:旅游 旅游纪念品 开发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5(c)-154-021 扎龙湿地概况“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这句话最恰当说出了扎龙湿地。

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国家4A 景区,世界著名的扎龙湿地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位于嫩江流域齐齐哈尔市东南,面积21万公顷,是同纬度地区景观最原始、物种最丰富的湿地自然综合体。

1979年建立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 1987年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扎龙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湿地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地域辽阔,具有原始的湿地景观,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

湿地内生物多样性丰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尤其是众多鸟类和珍惜水禽理想的栖息繁殖地。

1995年被评为 “闻名中外的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和“丹顶鹤的故乡”。

2005年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之一。

扎龙湿地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有着得天独厚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作为旅游和旅游商品设计开发的空间巨大。

2 扎龙湿地旅游纪念品现状众所周知,旅游是一种消费活动,是一种无形产品,是一种体验。

旅游者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费用后得到一种愉悦、体验和回忆。

对旅游纪念品的购买可以加深对旅游地的记忆,是很好的纪念品和馈赠佳品。

与全国大部分旅游地纪念品一样,扎龙湿地旅游纪念品的销售集中在旅游景区,景区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外购商品充斥整个景区的纪念品商店。

游客来此旅游总是感觉遗憾,旅游地缺少有具有地方特色,可留作纪念的商品。

现今扎龙湿地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的问题:2.1 旅游商品缺乏区域特色同在国内许多知名旅游景点类似,雷同的商品及手工艺品众多,已经“特而不特”,在北京、上海、西安、杭州等地能买到的中国传统手工艺纪念品在该区域旅游景点售卖的很多,让人很难提起购买兴趣。

2.2 区域特色旅游商品缺乏创新作为扎龙湿地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特色商品,丹顶鹤形象制品,品种单一。

造型缺乏创新变化,旅游商品产销的品牌意识不强,优劣企业掺杂。

游客缺少购买欲望。

2.3 旅游商品包装忽视旅游包装功能现有纪念品没有从旅游商品包装入手设计,包装设计差、制作粗糙、不便旅游携带、更无法馈赠和收藏。

3 扎龙湿地特色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资源分析3.1 自然资源扎龙湿地是我国最大的丹顶鹤繁殖栖息地,保护区现有丹顶鹤400多只,占全世界丹顶鹤总数的五分之一。

湿地观鹤已成为著名的旅游品牌,以丹顶鹤为特色的旅游商品开发潜力巨大。

作为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天然芦苇、蒲草、蒲棒、!!草等资源可以进一步开发为特色旅游制品及商品设计材料。

3.2 文化资源中国鹤文化。

有长寿之鹤、仙鹤传说、扎龙与丹顶鹤的传说等丹顶鹤文化视觉形象及“人鹤自然”美景拉近旅游者与旅游地距离,游客真正具有认同感。

昂昂西古文化。

扎龙附近的昂昂溪古文化遗址是距今7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群,是北方草原文化的代表。

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我们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提供着丰富的文化参考。

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文化。

达斡尔族是世居在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具有悠久历史,齐齐哈尔分布较多。

达斡尔族在原始渔猎经济基础上产生了文化艺术。

作为世代相传的民族、民俗风情文化,设计开发的空间潜力大。

3.3 土特产品发挥齐齐哈尔地区“绿色食品之都”的优势,以地方特有的绿色农副产品为特色,注重旅游品牌包装,要有精品包装意识,开发本地特色绿色旅游生态土特产品。

4 扎龙湿地特色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策略作为扎龙湿地旅游纪念品既要有纪念意义,又要有独特创意,同时还要能够代表本地的地域特色。

让旅游商品达到纪念性、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4.1 利用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区域特色、地方风格的旅游纪念品根据扎龙湿地类型特征,选择丹顶鹤造型形成设计上的卖点。

创新丹顶鹤视觉图案形象,设计包括传统吉祥图案、装饰图案、卡通漫画图案等在内的系列丹顶鹤图案,应用于不同类别旅游商品中。

融纪念性、实用性、时尚性于一体,开发系列装饰适用的旅游纪念商品。

开发湿地特产芦苇、蒲草、蒲棒、!!草、麦秸、桦树皮、鱼皮等自然资源,进一步发掘中国传统手工艺和民族文化的精华,推陈出新。

在原有的生活日用,传统节庆,礼俗交际,游艺竞技等基础上,继承传统造型和工艺基础,结合时代和需求进行设计,提炼具有代①基金项目:2011年度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嫩江流域特色生态旅游商品设计表现研究》(11B081)。

作者简介:张珣(1971-),女,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研究。

Tourism旅游经济 2012年5月155表性、影响力、受欢迎的元素,开发有特色的新品种、新题材,生产风格多样又有时尚感的制品,其多元化和多样性拓展着传统手工艺旅游纪念品的发展空间。

充分发掘昂昂溪古文化遗址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

昂昂溪古文化是距今7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渔猎文化的代表。

出土文物约有3000件,以石器、陶器、骨器和精美的玉器为主,器形复杂,种类繁多。

以这些出土文物为样本,进行旅游纪念品设计,其独特性和文化内涵是任何其他旅游产品不可比拟的。

达斡尔族是齐齐哈尔地区分布较多的北方少数民族。

勤劳、勇敢、智慧的达斡尔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原始渔猎经济基础上的民俗风情,更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其饮食服饰、文化艺术、民族体育、宗教信仰等项内容,及生活装饰雕刻作品、车马标本、图腾神像等保存下来的珍贵文物都为扎龙湿地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旅游纪念品设计提供了借鉴。

进一步开发北方特产亚麻制品,名优绿色食品。

亚麻纤维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植物纤维之一,作为纯天然材料,高贵、古老、优质、透气,亲和,被人们誉为 “纤维皇后”。

现代人们提倡环保、低碳、循环再生利用,亚麻软纤维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亚麻纺织制品在人们的生活领域中使用范围更加广阔。

扎龙湿地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特有形象造型应用于装饰织物、服装面料、床上用品、桌布和汽车装俱等,是有特色、实用高档的旅游纪念和馈赠佳品。

同时适合制作包括服装服饰类及家用装饰类的小商品。

象服装服饰类,主要包括T 恤、围巾、包、帽、头饰、化妆包、钥匙链、手机套等。

家用装饰类,主要包括壁挂、壁饰、装饰画、家居用品,玩偶等。

注重时尚元素,时尚元素加上地域民族特色,开发有特色各种亚麻软纤维材料旅游旅游纪念品十分必要和迫切。

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绿色食品之都”,“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四粒红花生之乡”、“中国腐乳之乡”、 “中国向日葵之乡”、“中国云豆之乡”、 “中国肉牛之乡”等,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品牌居全国之首。

绿色天然土特产品,需要作为特色旅游纪念馈赠礼品的进一步整合。

4.2 增强包装意识,打造精品旅游纪念品包装相对于我国的一些商品过度包装来说,旅游纪念品大部分对包装缺乏重视,包装单一,无特色,设计美感差,许多用雷同、千篇一律粗劣的所谓“锦盒”装高档纪念品,有的纪念品甚至没有包装,使购买者无所适从。

作为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更要重视包装的三大基本功能,在保护性、实用性基础上增强便携性功能设计,易于携带易于保管,考虑旅游商品的“旅游”特性,旅游纪念品的包装设计要设身处地地从消费者的使用角度考虑。

审美性上要地域性、文化性、艺术性设计齐头并进,同旅游纪念品一样,旅游纪念品包装也是区域传统文化、民族民俗风情的浓缩,包装的无声推销员作用能起到游客与当地文化艺术沟通桥梁作用,是区域文化品位的缩影。

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从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结构的设计,平面视觉语言的运用,全都丰富着区域独特旅游纪念品包装的形象感受并为人们的旅游消费提供进一步的指导。

在提倡可持续、绿色环保包装的今天,扎龙湿地旅游纪念品包装应结合当地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天然材料(如芦苇叶、芦苇杆、蒲草、桦树皮、藤、麻等)设计制作出具有返璞归真,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包装,这种利用返璞归真自然包装材料的设计将给生活在都市和网络中的人们带来亲切和浪漫的感受。

利用新包装技术和新工艺对天然材料进行深加工,对于协调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旅游商品包装的开发不仅体现着经济效益,更承载着社会效益。

5 结语这几年中国旅游业呈现跨越式发展。

旅游者来自各地,不同的生活环境、年龄和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趋向。

对旅游者来说,旅游的目的是为了体验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

越具有“特色”的区域越容易吸引旅游者。

扎龙湿地丹顶鹤自然保护区自然和人文资源已成功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旅游者来到东北,体验“人鹤自然”的美景。

扩大旅游宣传,重视旅游纪念品的商业开发,不仅让旅游者“游”的尽兴,还要使旅游者“购”的满意。

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市场的延伸,是具有潜在的高附加值的商品。

扎龙湿地旅游纪念品开发要适应旅游市场变化,以地域、文化、资源为特色,提出新理念,开发新品种。

要进行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吸引旅游者,刺激旅游者的消费。

开发扎龙湿地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对宣扬地域文化,推动旅游消费以及带动东北旅游经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1] 孙海英.从旅游购物心理角度谈旅游商品开发与服务的策略[J].沿海企业与经济,2008(8).[2] 李萌.旅游购物品开发与经营创新探讨[J].商业时代,2007(18).[3] 邹亮.关于旅游景区发展旅游购物的思考[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3.3 确定旅游宣传口号旅游宣传口号作为旅游形象定位的表现形式,对旅游宣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各地政府对此都极为重视,如巴南区旅游形象定位和旅游宣传口号征集,政府就提供了万元重奖入选者,这不仅极大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同时,这个征集活动本来就对巴南进行了一次非常好的城市宣传。

政府和旅游局应重视旅游宣传口号的征集,尽快组织口号征集活动,越早定下口号,就能越早把“说”出去。

类似于“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广东一丹霞”、“冬天到丹霞看春天”、“禅宗祖庭”、“亲近南雄,寻找回家的感觉”等,都是片面的景区宣传,只是达到点的效果,口号征集应把整体的旅游特点展示出来,这就需要借助社会各阶层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