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doc
初中英语课本阅读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课本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的能力,包括词汇理解、句子理解、篇章理解等。
2. 增加学生对不同主题和文体的阅读材料的接触,拓宽学生的阅读领域。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选取一篇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英语课文作为教学材料。
课文应当具备一定的语言难度,但同时也要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大部分内容。
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教学步骤:1. 导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通过展示一些与该篇课文相关的图片、短视频或故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预习阅读学生自主进行一次初步的阅读,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并标注不理解或不熟悉的词汇和句子。
3. 教师讲解根据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和标注,教师进行重点解释,并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和句子的意思。
教师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具,例如:用汉语解释单词、使用图片解释词义、示范朗读等。
4. 合作阅读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合作阅读课文,并相互讨论、解答疑惑。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独立阅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尽量减少教师的干预。
学生应尽量理解全文,并回答教师提供的问题和任务。
6. 学生展示学生进行课文的展示,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也可以是独立展示。
学生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例如:朗读、解释词义、复述等。
7. 检测与评价教师进行课文相关知识的检测,例如选择题、判断题、填词等。
同时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并记录学生的阅读表现。
8. 拓展延伸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推荐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英语读物或资料,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
教学评价:通过以上教学步骤的设计,可以达到以下教学评价的方式:1. 学生的阅读材料理解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学生在合作阅读和独立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包括阅读策略运用、问题解答和口头表达等。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案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案课程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阅读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词汇。
2. 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阅读材料:一篇关于动物的英文短文。
2. 关键词汇:动物名称、特征、生活习性等。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询问学生对动物的了解和喜好。
2.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一些常见的动物,如猫、狗、鸟等,并简要介绍这些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Step 2: 阅读材料展示(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文章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如动物名称、特征、生活习性等。
Step 3: 阅读理解练习(15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回答。
2.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材料来寻找答案。
Step 4: 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观点。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Step 5: 总结与反馈(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讨论进行总结和评价。
2.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题目的答题情况。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 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一篇关于动物的英文短文,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并通过阅读理解题目来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同时,小组讨论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答题情况、参与度和兴趣,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初中英语口语阅读版教案

初中英语口语阅读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英语口语表达方式,如问候、介绍、询问等。
(2)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日常英语口语中的常用词汇和短语。
(3)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英语文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流利地进行英语口语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英语文章,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增强自信心,勇于开口说英语。
(2)学生能够培养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2. 教学材料:英语口语对话和阅读文章。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1)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口语交流,引导学生放松。
(2)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熟悉彼此。
2. 口语教学(15分钟):(1)教师展示一段日常英语口语对话,学生听后进行角色扮演。
(2)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如问候、介绍、询问等。
3. 阅读教学(20分钟):(1)教师为学生提供一篇适合他们水平的英语文章,学生自主阅读。
(2)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文章内容的问题,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讨论文章中的词汇和短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 口语练习(10分钟):(1)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模仿文章中的对话。
(2)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用英语进行对话,运用文章中的词汇和短语。
5. 总结与反馈(5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口语和阅读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2)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反思自己在口语和阅读方面的进步。
四、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口语和阅读活动中的表现,记录学生的进步和问题。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反思自己在口语和阅读方面的表现。
3. 定期进行英语口语和阅读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英语口语对话和阅读文章。
2.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英语对话。
初中英语海量阅读教案

初中英语海量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通过海量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英语读物,如青少年小说、科普读物、英语绘本等。
2. 结合课本所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与主题相关的英语文章。
三、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教师提出阅读任务,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就阅读内容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考。
3. 反馈法: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反馈,鼓励学生持续阅读。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次阅读活动的目的、内容和要求。
2. 阅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阅读材料,教师提供必要的阅读指导。
3. 讨论:学生就阅读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4. 反馈: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和讨论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5. 拓展:教师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量:考察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阅读量。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测试题,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 学生阅读兴趣: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六、教学资源1. 英语读物:青少年小说、科普读物、英语绘本等。
2. 网络资源:英语学习网站、在线阅读平台等。
3. 英语学习软件:如HelloTalk、英语流利说等,帮助学生提高口语和听力水平。
七、教学建议1. 注重阅读材料的选取,确保材料内容健康、有趣、适合学生阅读。
2.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定期组织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5. 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海量阅读是一种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提高英语素养,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仁爱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仁爱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在仁爱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展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篇教学设计将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主题,探索一套适合仁爱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习惯。
2.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3.拓展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选取适合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文章。
2.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3.加强词汇训练,帮助学生积累生词和短语。
4.进行阅读理解题目练习。
四、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通过引入有关英语阅读的小故事或者趣味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预习讲解教师根据选定的阅读材料,简要介绍背景信息和相关生词。
并通过教师示范或者学生合作形式,让学生提前了解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3.阅读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阅读选定的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形式或者个人阅读,并辅以一些阅读理解题目,确保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4.词汇拓展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如词义解释、例句运用等,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并进行词汇拓展练习。
5.阅读理解通过朗读或者听力材料,进行阅读理解题目的练习。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阅读能力。
6.讲解和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对文章中出现的难点进行讲解和解答。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7.拓展活动在课堂结束前,可以开展一些拓展活动,如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即时的评估。
同时,也可以布置一些阅读理解题目或者写作练习作为作业,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六、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分析哪些环节做得好,哪些环节还需要改进,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1一、教学工具:多媒体,录音机,小奖品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习give, letter, sorry, like, tall, will, young, man, woman, snowman.2)能灵活使用重点短语:give…to…, look like3)能运用下列句型谈论人物相貌: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she is tall like you.2.能力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尤其通过“听”和“说”,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2)通过所设计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和交际。
3.情感目标:1)通过教学,了解颜色及相貌在中英文中的区别,了解文化差异,提高学习兴趣。
2)通过竞赛、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会运用生词和句型描述人物相貌;2)掌握have/has的否定形式;3)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教学难点:1)have/has的否定形式的教学;2)上课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step 1 warm up:enjoy a songreview the words about colors.t: we enjoyed a song just now. we have learned some words about color in section a. now please answer my questions.1) what color is it?2) how do you spell it?step 2 presentation1.lead in 3.talk about the colors of some national flags. finish 3.t: what color is the national flag?where is he/she from?what color is his/her hair?what color are his/her eyes?t: do pair works. then ask some pairs to act it out.2. lead in 2.teach “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show another two pictures of women)(teach new words and phrases: look like, tall, man, woman, young.)t: what does the woman look like?ss: she is young. she has short blond hair and a small nose.t: what does the man look like?ss: he is old. he doesn?t have gray hair. his hair is black.(show the four pictures in part 2.)t: turn to page 35, look part 2. match the descriptions with the pictures.(ss match them)t: let?s check the answers.t: do pair works, ask and answer according to the four pictures.3. pair work: talk about the pictures, finish 2.step 3 look, listen and say1.(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学生的书。
初中生_英语阅读教案

教案:初中生英语阅读课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扫描、略读和细读等。
3. 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主题:动物保护2. 关键词汇:endangered species, protection, habitat destruction,illegal hunting3. 语法点:现在进行时态和一般现在时态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濒危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2. 阅读理解:教师发放文章,学生自主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预测、扫描、略读和细读等阅读策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词汇和语法:教师指出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语法点,如现在进行时态和一般现在时态,并进行讲解和练习。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章中提到的动物保护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5. 总结:教师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所学的阅读策略,并强调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文章回答问题和课堂讨论的表现来评估。
2. 学生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的提高,通过词汇和语法练习的正确率来评估。
3. 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小组讨论的表现和提出的解决方案来评估。
五、教学资源:1. 文章:关于动物保护的英文文章。
2. 图片:濒危动物的图片。
3. 词汇和语法练习:相关的练习题。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七、教学建议:1.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兴趣。
2. 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阅读,扩大词汇量和提高阅读能力。
4.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初中英语一节阅读课时间分配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一节阅读课时间分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如下:
时间分配:
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2. 预读(10分钟):给学生简要介绍文章的主题和背景,并提出几个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3. 阅读(20分钟):让学生阅读文章,可以分段给予指导,如重点词汇解释、句子结构分析等。
4. 理解(10分钟):采用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5. 讨论(10分钟):组织学生就文章中的主题、观点等展开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6. 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收获,并对阅读方式和技巧进行总结和归纳。
教学要点:
1. 引导学生正确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教学方法:
1. 利用多媒体资源、图片等进行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采用个人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互动能力。
3.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炼主题,推理作者观点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辅助工具:
1. 多媒体设备:用于导入和展示相关素材,如图片、视频等。
2. 黑板或白板:用于记录学生的回答和总结。
3. 相关阅读材料:提供给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
注:
以上仅为一种教学设计方案,具体时间安排可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吉林省桦甸市金沙中学:王欣平
一、背景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具有很多的优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具有规律性,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这种规律,并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相长,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教材分析
1、话题:本课时选择的是初二英语课本第四单元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中的一篇文章,主要是围绕本单元的中心任务“Food and lifestyles ”而展开的。
2、内容:这篇文章讲述了很多学生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3、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如何捕捉细节。
(2)根据图片猜测大意。
(3)引导学生掌握模仿主题进行描述的技巧, 形成根据主题理解文章细节并能分辨是非的能力。
Step 1: Warming–up activities
(一)Free Talk: To ask the student on duty to make a speech: “What is my favorite food?”
设计思路:以讨论日常生活的话题进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由于每天都有值日生报告,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和口头表达能力。
另外,在交流过程中,也互相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二)1.Revise some names of food (Let the students speak freely.)
2. To show the students beautiful pictures of food During the talking,the teacher can write some of them on the Bb, especially some new words: fruit, sweet, bread, meat, juice.
3. To ask the students to ask and answer: “What is it?”,“Do you like it?”
设计思路:(1)通过感性的图片教学,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相互问答,了解食物的名称,在交流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Discussion : (1)What food can we eat a lot? (2) Do you think … is good for our health? (3) Which is your favorite?
设计思路:通过有趣的话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进入正文教学打下基础。
最后向学生展示有关食物的相关链接(P67)-- “Healthy Eating”,并让他们参与讨论,知道哪些才是正确的饮食。
教学后记:针对上述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活动,笔者有以下三点体会:(1)本活动在设计上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热情。
(2)能使阅读前的“Warming–up activities”真正发挥“热身”的作用。
这就为顺利开展之后的多个活动打下了基础。
(3)上课伊始就顺利切入主题,中间过渡自然,言语富有鼓励性和启发性,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
Step 2: Reading
(一)Listening and scanning:
1. What do students want to be?
2. What do students eat for breakfast now?
设计思路:(1) 听和读都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通过让学生边听边读(默读)可以培养其快速阅读的能力。
(2)通过有目的地听和读,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同时握课文中一些细节性的内容。
(二)Intensive Reading: Read the text again, try to answer some questions:
设计思路:进一步有目的地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细节。
同时,通过抢答加分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三)Skimming: 1. To ask groups 1 & 2 to read the text a third time, and make a dialogue in pairs.
2. To ask groups 3 & 4 to retell the story.
设计思路:1、让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通过对话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
2、通过文章改写与复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Extension activity: To ask the students to tell something about their own lifestyles.
设计思路:学以致用,自己的话题会让他们产生更大的兴趣。
同时,通过这项活动可以充分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
四、教学后记
针对上述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活动,本人事后有以下几点思考:
1、比赛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方式。
以竞赛形式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是该部分教学设计的亮点。
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反应积极,讨论热烈,思维活跃,竞争激烈,
教学效果比较令人满意。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并合理安排学生的合作活动,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共同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形成一定的阅读技能。
本环节通过“提炼大意,情节捕捉,合作探究和延伸训练”四个步骤,培养学生概括主题、捕捉细节和再现阅读内容的技能。
教师同时能注意设计合适的衔接语言,使各个教学环节自然过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并开展活动。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让学生自己来组织并完成任务,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也体会到,阅读教学应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1: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
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如何教会学生阅读,而不是仅向学生灌输大量的语言知识。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过程。
教师应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其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尽最大可能考虑学生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要设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但教师不能片面地追求所谓的“快乐”,一味强调热闹课堂,气氛是活跃了,但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3、阅读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习的过程。
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同时也是逐步提升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
4、实践和反思的关系。
反思是实践的一面镜子,每次的教学反思都能折射出实践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应该不断借鉴成功,改进不足,把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自主学习作为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