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三化学复习精选过关练习题(苏.docx
2018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精选过关练习题苏教版:必修1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精选过关练习题(苏教版):必修1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含解析)1.常温下,下列数据在比值为2:1的是 ( )A .0.2 mol/L 的CH 3COOH 溶液与0.1 mol/L 的盐酸溶液中的c (H +)之比B .pH=12的Ba (OH )2和pH=12的KOH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C .Na 2CO 3溶液中:c (Na +)与c (CO 32-)之比D .pH=7的氨水和(NH 4)2SO 4混合溶液中:c (NH 4+)与c (SO 42-)之比2.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 )A .是否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 .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C .是否能通过滤纸或半透膜D .是否均一、稳定、透明3.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g CH 4含有10n A 个电子B .常温常压下,22. 4L Cl 2含有2n A 个Cl 原子C .1 mol Cu 与足量稀HNO 3反应,转移3n A 个电子D .1L 0.1 mol •L -1 Na 2SO 3 溶液中含有 0. 1n A 个SO 32-4.14C 的放射性可用于考古断代。
下列关于14C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量数为6B .质子数为6C .电子数为14D .中子数为145.下列树状分类法正确的是( )A .纯净物⎩⎨⎧ 单质⎩⎪⎨⎪⎧ 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B .物质⎩⎨⎧ 混合物纯净物⎩⎪⎨⎪⎧ 溶液化合物6.质量相同的下列物质,含分子数最少的是( )A .氢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氮气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 .通常状况下将0.5mol HI 气体和0.5 mol Cl 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数小于NAB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必相等C .5.3g Na 2CO 3固体含有的离子数为1.5NAD .标准状况下,0.5 NA 个Br 2所占的体积约为11.2L8.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9.下面关于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中叙述正确的是( )①用于排水集气:充满水,B 进气,A 排放水②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B 进气,A 排放空气③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B 进气,A 排放空气④用于洗气:装入洗液,A 进气,B 出气A .全正确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10.设N A 表示阿伏加得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mol NH 3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22.4L 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48g O 3所含的氧原子数为3N AD. 1 L 0.1mol /LNaCl 溶液中所含的Na +为N A11.若在标准状况下,将VLHCl 气体溶于1L 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mL ,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2.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刚好是后者两倍的是( )A .2 mol 水的摩尔质量和1 mol 水的摩尔质量B .200 mL 1 mol/L 氯化钙溶液中c(Cl -)和100 mL 2 mol/L 氯化钾溶液中c(Cl -)C .64 g 二氧化硫中氧原子数和标准状况下22.4 L 一氧化碳中氧原子数D .20%NaOH 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和10%NaOH 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13.冬季的降雪给机场和马路带来诸多不便,其中醋酸钾(CH 3COOK)是融雪效果较好的融雪剂,下列关于醋酸钾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CH 3COOK 的质量为98 g·mol -1B .CH 3COOK 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C .一个CH 3COOK 微粒的质量约为23986.0210 g D .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的CH 3COOK 的物质的量为1 mol14.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mol 白磷中含有共价键为4N AB .标准状况下,22.4L 甲醇完全燃烧产生N A 个CO 2分子C .常温常压下,46g NO 2、N 2O 4混合物中,分子数为N AD .1L1mol/L Na 2CO 3溶液中,阴离子个数大于N A15.为了区别CO (可能混有氧气)与CO 2两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 .伸入燃着的木条。
苏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一 全册 过关练习 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过关练习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若在试管中加入2~3 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 mL液体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②④①D.③②①④2.用铝箔包装0.1 mol金属钠,用针扎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标准状况)()A. O2和H2的混合气体B. 1.12 L H2C.大于1.12 L H2D.小于1.12 L气体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溶液不能导电,蔗糖溶液是非电解质B.盐酸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在通电作用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C.酒精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酒精是非电解质D.氯化钠和硫酸都是电解质,所以它们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4.将1 g镁铝合金投入到500 mL 2 mol·L-1盐酸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4 mol·L-1的烧碱溶液,当得到的沉淀最多时,加入烧碱溶液的体积是()A. 500 mLB. 350 mLC. 300 mLD. 250 mL5.将质量分数为a%的氢氧化钠溶液蒸发掉b g水后,变成c mL 2a%的氢氧化钠不饱和溶液,则蒸发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mol·L-1B.mol·L-1C.mol·L-1D.mol·L-16.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A.氯化钠B.酒精C.硫酸D.二氧化碳7.将铁粉放入由盐酸、MgCl2溶液、FeCl3溶液、CuCl2溶液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的大量阳离子是()A. Cu2+和Fe2+B. H+和Cu2+C. Fe3+和Fe2+D. Fe2+和Mg2+8.下列物质中与0.3 mol H2O含有相同氢原子数的物质是()A. 18.9 g HNO3B. 3.612×1023个HCl分子C. 0.1 mol H3PO4D. 0.2N A个CH4分子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离子B. 0.012 kg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分子C. 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D. 1 mol Ne中含有6.02×1024个电子10.现用10 g含有杂质的CaCO3和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CO20.1 mol,则此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A. KHCO3和MgCO3B. MgCO3和SiO2C. K2CO3和SiO2D.无法确定二、双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6.0分,共30分)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SiO2是一种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熔点高,硬度大B.氢氟酸能够雕刻玻璃,故不能用玻璃瓶来盛放氢氟酸C. SiO2是酸性氧化物,所以SiO2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D.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化学性质不活泼的SiO2,所以它们均耐酸、碱腐蚀12.下列操作不能在氧化铝坩埚中进行的是()A.加热分解碳酸氢铵B.熔化氧化钾C.熔化烧碱D.加热氯化钠13.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 5O2→ 4NO + 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A. 2Na+2NH3―→2NaNH2+H2↑B. 2NH3+3CuO―→3Cu + N2+3H2OC. 4NH3+6NO―→5N2+6H2OD. 3SiH4+4NH3―→Si3N4+12H214.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的外观都是澄清、透明、均匀的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C.光束通过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时,都不会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15.下列溶液可以盛放在玻璃试剂瓶中,但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的是()A.硅酸钠溶液B.氢氟酸C.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钠溶液第Ⅱ卷三、实验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分)16.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一定量的浓硫酸与足量锌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产物,进行如下实验: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在A中加入5 mL 98%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锌粒,微热试管A,观察到C、D、E中均有气泡产生;随后气泡量减少,品红溶液褪色,D中先出现浑浊后浑浊消失;反应较长时间后,C、D、E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
江苏省高中化学 学业水平测试过关练习 苏教版必修1

江苏省2015年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过关练习苏教版必修1主题1认识化学学科第一讲物质的量1. (2015届连云港市模拟)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56 g N2和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目为2N AB. 标准状况下,11.2 L乙醇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 AC. 1 L 1 mol·L-1Mg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目为N AD. 2.7 g铝粉在足量的Cl2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N A2. (2015届南通市模拟)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苯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 AB. 25 ℃、101 kPa时,20 g SO3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C. 1 L 1 mol·L-1Mg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目为N AD. 16.8 g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9N A3. (2015届宿迁市模拟)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8 g H2O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2N AB. 常温常压下,22.4 L C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 AC. 1 mol·L-1Ba(OH)2溶液中含有的氢氧根离子数目为2N AD. 1 mol超细铁粉在足量的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A4. (2015届无锡市模拟二)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8 g氮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B. 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 AC. 0.5 mol·L-1 Ba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目为N AD. 1 mol CO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 A5. (2015届省考研会信息卷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L1mol/LMgCl2溶液中Cl-数目为N AB. 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 AC. 25℃、101 kPa下,11.2L氯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D. 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固体含有的Na+数为0.2N A6. (2015届省考研会信息卷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molN2含有的电子总数为10N AB. 0.5L2mol/LNa2SO4溶液中,Na+的数目为N AC. 常温常压下,16gO2和16gO3所含原子总数均为N AD. 标准状况下,22.4LH2O所含原子总数为3N A7. (2015届金陵中学模拟)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2.4LO2中含有氧分子的个数为2N AB. 56g Fe与足量氯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C. 4g 氦气中含有氦原子的个数为N AD. 1mol·L-1 MgCl2溶液中含有氯离子个数为2N A8. (2015届启东市第一学期测试)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2g O3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B. 标准状况下,22.4LCH3COOH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 AC. 1mol Cu与足量的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D. 1L1mol/LBa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N A9. (2015届南京市模拟)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1.2 L氧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B. 锌从盐酸中置换出1 mol H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 AC. 4.4 g 二氧化碳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1N AD. 1 mol/L Ca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目为2N A10. (2015届木渎高级中学模拟)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48gO3和48gO2含有的氧原子数均为3N AB. 1.8g的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1N AC. 11.2L氧气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 AD. 标准状况下,22.4L水所含分子数为N A第二讲有关物质的量的综合计算1. (2016届宿迁市模拟)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5种离子中的某几种:K+、NH+4、Mg2+、Al3+、Cl-。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三一轮复习精选过关练习题: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精选过关练习题〔苏教版〕必修1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含解析〕1.在盛有碘水的试管里参加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可观察到〔〕A.分层,上层呈紫红色,下层颜色变浅B.分层,上层颜色变浅,下层呈紫红色C.不分层,液体呈紫红色D.不分层,液体为无色2 .以下化学反响不属于氧化复原反响的是〔〕A. 2Na+ 2HaO= 2NaOHF H2 TB. N b H4+Q===N+2HOC. FeO+ 2HCl=FeCl2+hbOD. NO + NC2 + Na 2CO = 2NaNQ + CO2 T3 .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A . NaOH B. Na2CO3?10H2O C. Na2CO3 D. NaHCO34 .以下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CHCHCOOH B, Cl 2 C. NH4HCO D . SO5 .泡沫灭火器内装的药液之一是NaHCO3饱和溶液,而不选用更廉价的Na2CO3饱和溶液,其原因是〔〕①质量相同的两种钠盐, NaHCO3与足量的酸反响产生的CO2比Na2CO3多②质量相同的两种钠盐,与足量酸反响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下〕的CO2③NaHCO3与酸反响生成CO2比Na2CO3快得多④NaHCO3比Na2CO3稳定,便于长期保存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6 .KMnO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响能生成C12.假设用如下图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洁、枯燥的氯气,并实验它与金属的反响.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选项是—①②③A.①和②处B. ②处C. ②和③处D. ②③④处7 .以下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往CaC1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 Ca2++C〔C+h b O==CaCa +2H+8 .向碳酸氢俊溶液中参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HCOT + OH ==C〔O2 + H2OC.向A1C1 3溶液中参加过量的浓氨水:A13++4NH- HO=A1O+4NH++2HOD.向Ba〔OH〕2溶液中参加少量的NaHSO§液:HS〔3〕 +Ba2++OH==BaS〔3〕^ +HaO8 .有关纯碱的工业生产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索尔维制碱法中氯化钠的利用率比侯氏制碱法高B.索尔维制碱法中的氨气和二氧化碳均来自合成氨工厂C.侯氏制碱法中能提升氯化钠的利用率并得到副产品氯化钱D.在侯氏制碱工业中,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二氧化碳,后通氨气9 .将固体X放在如下图装置的试管中加热片刻,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X可能是〔〕A. NaC1B. CaC bC. Na2CO3D. NaHCQ10 .以下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 Fe 3+的溶液中:NH +、Na> Cl > SCM B.在强碱溶液中: Na 、K 、AlQ-、CO 2C.在 c 〔H +〕 =10 13mol/L 的溶液中:NH +、Al 3+、SO 2、NQD.在 pH =1 的溶液中:K +、Fe 2+、Cl 、NQ 11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澳化银是重要感光材料,可用于人工降雨B.氯水用于漂白表现了HClO 的强氧化性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D.钠和钾的合金,可用于快中子反响堆作热交换剂 12.以下指定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 〕A.氯化铝溶液中参加过量的氨水: Al 3++4 NH 3 • H 20= AlO 2 +4 NH :B.稀硝酸中参加过量铁粉: Fe+4H ++NQ = Fe 3++NOT +2H 2OC.二氧化镒与浓盐酸混合加热: MnO+4H ++2Cl — △ Mn 2++ Cl 2 T +2HOD.石灰水中参加过量小苏打溶液:HC0 +C S T+OH CaCOj +WO13.以下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选项是〔〕A.除去KCl 中混有的KI :溶于水通入过量氯气,蒸发结晶B.除去BaSO 固体中混有的 BaC@加过量盐酸后,过滤C.除去 NaCO 固体中的NaHCO 加热至恒重D.除去CuO 中混有的Al 2O3:加过量盐酸后,过滤14.将0.03 mol Cl 2缓缓通入含有 0.02 mol H 2SO 和0.02 mol HBr 的混合液中,那么溶 液中4的浓度与通入氯气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以下图中的 的量浓度〕〔〕15 . “NaCl+CQ+NH+HO=NaHC3Q +NHCl 〞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响.下面 是4位同学对该反响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局部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纵坐标都表不氢离子的物质0.1 nfCy/mnl 0.02 n(ClJ/mol 网口沙山」0.01 rt(C|J/nwlB C D16 .把HCl气体通入到饱和食盐水中会发生的变化是〔〕A.溶液酸性增强B.产生少量氯气和氢气C有晶体析出 D.产生微量氧气17 .常温下,以下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中:K+、Na+、Cu2+、SO*B. c〔OH 〕 =10 13mol • L 1的溶液中:Al3+、NO、I 、ClC.水电离产生的c〔H+〕 = 10-13mol • L-的溶液中:Na+、Cl,NO「、SQ2D. 0.1 mol - L 1FeSO溶液中:K+、NH+、MnO、ClO18 .用灼烧法证实海带中含有碘元素,各步骤选用的实验用品不必都用到〔〕19 .以下实验事实:①CrzQ固体既能溶于KOH§液彳#到KCrQ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2〔SO4〕3溶液;②向KCrO溶液中滴加H2Q溶液,再酸化,可得&Cr2.溶液;③将&Cr2.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以下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是〔〕A.化合物KCrQ中Cr元素为+3价B.实验①证实CrzQ是两性氧化物C.实验②证实H2Q既有氧化性又有复原性D.实验③证实氧化性:Cr2O2- > I 220 .以下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向Ba〔OH>溶液中滴加NaHS的液至中性:BaT+OH +H +SO〞 = BaSOj + HO8. NaOH§液与足量的Ca〔HCOh溶液反响:2HC.+ 2OH- + Ca 2+==CaCOj + 2H 2OC.等物质的量的FeBr2和Cl 2在溶液中白反响:2Fe2+ + 2Br - + 2Cl2==2Fe3+ + Br2 + 4Cl -D.重铭酸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变为黄色:Cr2.2—〔橙色〕+ OH'-- 2CrO4"〔黄色〕+ H 2O21 .有二氧化碳参加或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反响有以下几种情况:〔1〕锥形瓶配有主导管的单孔塞,玻璃导管与大气相通,在瓶内玻璃管末端扎紧一个小气球如右图所示.锥形瓶内收集满二氧化碳,迅速投入以下物质,立即塞紧,振荡, 一段时间后,气球会自动膨胀的是〔〕A.Na2OB.Na2O2C.NaHCO3D.NaOH(2)另取一个锥形瓶,配有双孔塞,一孔插入玻璃管,玻璃管与大气相通, 瓶内玻璃管末端扎紧一个小气球;另一孔插入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滴管,瓶内收集满二氧化碳,塞紧瓶塞.将此瓶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从天平上取下,挤压滴管使浓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再放回托盘天平的左盘上,天平指针.(填“左偏〞“右偏〞或“不偏〞,下同)(3)再取一个锥形瓶,配有双孔塞,一孔插入玻璃管,玻璃管的瓶外一端扎紧一个小气球,另一孔插入盛浓盐酸的滴管,瓶内盛碳酸钙粉末和适量水.塞紧瓶塞,将此瓶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 调节天平使之平衡.从天平上取下,挤压滴管使浓盐酸滴入瓶中, 振荡,使两者反响完全后再放回托盘天平的左盘上,天平指针.22 . (10分)现有一定量含有N*O杂质的NaaQ试样,用以下图所示白实验装置测定N*O 试样的Z^度.(可供选用的试剂只有CaCO固体、6 mol/L盐酸、6 mol/L硫酸和蒸储水)碱石灰答复以下问题:⑴ 装置A中液体试剂选用 ,理由是.(2)装置B的作用是,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3)装置D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4)假设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0 g,反响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 mL(标准X犬况),那么N&Q试样的Z^度为.23 .取NaHCO3和W2O2的固体混合物x g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加热至250C,充分反响后排出所有气体.将反响后的固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 将其中一份投入到足量的BaCl2溶液中,最后可得到 3.94g沉淀.另一份溶于适量的水,无气体放出,再向水溶液中缓慢逐滴参加某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产生气体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以下图所示.(1)参加盐酸后总共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 ;(2)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 ;(3)反响后的固体的成分(填化学式) ;(4)密闭容器中排出气体的成分(填化学式) ;(5) x=.24. (15分)材料科学是近年来与化学有关的科学研究热点.某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K 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它是一种超硬物质,具有耐磨、耐腐蚀、抗冷热冲击、抗氧化的特征.它是以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为原料来生产的. 以下图虚线框内的其它转化是为探究C的组成而设.G F、H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图中 C H K均为含A元素.其余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请答复以下问题:(1)实验室通常用 MnO 制取气体B,发生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预防气体B 污染环境通常 用 (填化学式)溶液吸收,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 (2)化合物H 与碳混合增强热可制得单质 A,该反响中氧化剂与复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 ______(3)写出反响③的化学方程式 3D==K+8X ,K 的化学式为 , X 的化学式为.(4) K 抗腐蚀水平很强,但易被氢氟酸腐蚀, K 与氢氟酸反响生成一种气体和一种盐,此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反响②的化学方程式A 溶液和B 溶液按如下程序进行实验,根据下述现象判断:,B 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2)完成以下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 〞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D+H= H+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以下反响的离子方程式:A+ B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溶液 B 中阴离子的检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 B 【解析】试题分析:碘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且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出现分 层,上层颜色变浅,下层呈紫红色,应选项 B 正确. 考点:考查萃取实验. 2. C 【解析】试题分析:A 、Na 元素、H 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响前后均发生变化, 是氧化复原反响,错误;BN 元素、O 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响前后发生变化,是氧化复原反响,错误;C 、Fe 、H 、Cl 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响前后均未变化,不是氧化复原反响,正确; D 、该反响中N 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响前后发生变化,是氧化复原反响,错误,答案选 Co考点:考查氧化复原反响的判断 3. C【解析】钠首先在空气中被氧化, 形成氧化钠,氧化钠再与空气中的水反响, 生成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接着会与空气中的CO2反响,生成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由于碳酸氢钠不稳定,受混合 过滤 回Sfe 1△I 沉淀 cD红色 金属H无色P 液体r过渡液体 稀硫酸 .白色 •沉淀无色硝最银,稀硝最后苞液体25. 〔7 分〕热就会分解,因此最后碳酸氢钠全部转换为碳酸钠 4. D【解析】试题分析:A. CHCHCOOH^电解质,水溶液能导电.错误. B. Cl 2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是在水溶液中能发生反响:CI2+H2O三』HCl+HClQ HCl和HClO都是酸,属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导电.错误. C. NHHCO是盐,属于电解质,溶于水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水溶液能导电.错误. D . SO溶于水发生反响:SO2 +HO=HSO. H2SO是酸,能电离产生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H2SO是电解质,而SO是非电解质.正确.考点:考查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及应用的知识.5. A【解析】泡沫灭火器装的药液主要目的是与酸反响产生CO2,Na2CO3与酸反响也能放出CO2气体,但NaHCO3与酸反响速度快且与等质量的Na2CO3相比拟,放出的CO2多.6. D【解析】试题分析: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 应该有饱和食盐水, ②错误;枯燥氯气时应该是长口进短口出,③错误;氯气与金属反响时应该有尾气处理装置,④错误,答案选Do考点:考查氯气制备以及性质实验探究7. D【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酸性HCl>H2CO,所以往C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不会发生任何反响, 错误;B.向碳酸氢钱溶液中参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阳离子、阴离子都发生反响,离子方程式是:NH++HC.+ 2O口==CGr+ HO+NH- H2O,错误;C. 一水合氨是弱碱,不能溶解Al(OH) 3, 因此最后形成的是Al(OH) 3沉淀,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是Al 3++3NH • H 2O= Al(OH) 3 J +3NH+,错误;D.反响符合事实,拆写也符合离子方程式的原那么,正确.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8. C【解析】试题分析:索尔维法缺点:大量CaCl2用途不大,NaCl利用率只有70%约有30%勺NaCl留在母液中.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升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本钱.保存了氨碱法的优点, 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升到96% NHCl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CO,减少无用的氯化钙生成,故A不正确,C正确;索尔维制碱法中的CO 来源于高温煨烧石灰石的产物, B不正确;联合制碱法中关键的一步是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入氨气再通入CO,故D错误;应选:C考点:考查合成氨和联合制纯碱工业生产的原理以及考前须知9. D【解析】NaHCO3热分解产生CO2 ,导致澄清石灰水变浑10. B【解析】试题分析: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铁离子与SCN反响生成Fe (SCN 3络合物,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在强碱溶液中,Na> K> AlO2 > CO-都不反响,可以大量共存,正确; C c(H+) =10 13mol/L的溶液是碱性溶液,那么NH+、Al 3+均与氢氧根离子反响,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 pH =1的溶液是酸性溶液,那么Fe2+与H+、NQ一发生氧化复原反响,不能大量共存,错误,答案选R考点:考查给定条件的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11. A【解析】试题分析:A、澳化银是重要感光材料,但不能用于人工降雨,用于人工降雨的是碘化银, 错误;日氯水用于漂白表现了HClO的强氧化性,正确;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正确;D钠和钾的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可用于快中子反响堆作热交换剂,正确.考点:考查12. C【解析】试题分析:A.氯化铝溶液中参加过量的氨水只能形成氢氧化铝沉淀, :Al3++3NH- H2O=Al(OH) 3 J +3 NH4+,错误;B.稀硝酸中参加过量铁粉产生Fe2+,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是:3Fe+8h l+2NQ = 3Fe 2++2NOT +4H2O,错误;C.符合反响事实,拆写也符合离子方程式拆写原那么,正确;D.石灰水中参加过量小苏打溶液,要与氢氧化钙为标准, :2HCO-+Ca2++2OH = CaCOj +H2O+ CO2-,错误.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的知识.13. D【解析】试题分析:A.氯气与KI反响生成KCl和I2, 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 A 正确;B.BaCO+2HCl=BaCl2 +CO2 +H2O, BaSO难溶于水和酸,可以过滤得到BaSO , B正确;C.NaHCO — N&CO+CO T +HO,而N&CO的热稳定性较高, 受热不分解, C正确;D.CuO和AlzQ和盐酸均反响,应参加过滤的NaOH§液,再过滤,D错误;答案选D=考点:考查物质的除杂. 14. B【解析】H b SO的复原性比HBr强,故向二者的混合液中通入氯气时, HkSO先被氧化:H2SO+ Cl2+hbO=HSO+2HCl, c(H + )将增大,直至HbSO被消耗完;继续通入氯气,氯气置换出澳:Cl2 +2HBr=2HCl+Br2,此时溶液中H的浓度根本不变.15. C【解析】试题分析:A.反响生成沉淀,说明NaHCOW溶解度较其它盐小, A正确;B. NaHCO^称小苏打,不是纯碱,纯碱为碳酸钠, B正确;C.只有在饱和溶?^中才能析出NaHCO C错误;D.反响副产品为NHCl,可做氮肥,D正确,选C.]考点:考查侯氏制碱法的化学原理.16. A【解析】HCl极易溶于水,通入到饱和食盐水中HCl溶解形成盐酸,溶液的酸性增强.但与饱和食盐水不反响.答案选Ao17. C【解析】试题分析:A.在无色溶液中Cu2+不能存在,错误;B. c(OH—) =10-3mol • L T的溶液是酸性溶液,在此溶液中:NQ一、「会发生氧化复原反响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C.水电离产生的c(H+) = 10T3mol • L -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在此溶液中:Na+、Cl,NO一、SO〞不会发生任何反响,可以大量共存,正确. D. 0.1 mol - L「FeSO溶液中:Fe2+有复原性,而MnQ—、Cl.—有强氧化性,它们会发生氧化复原反响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考点:考查离子大量共存的知识.18. C【解析】试题分析:灼烧海带时使用三角架、泥三角、堪埸、增竭钳、酒精灯;海带灰溶解、过滤时使用烧杯、普通漏斗、玻璃棒、铁架台;氧化碘离子时不需要使用容量瓶.考点:检验海带中碘元素的重要实验. 19. C【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的原那么,结合K、O的化合价可知在化合物KCrO中Cr元素为+3价,正确;B .实验①CrzQ固体能溶于KOH§液彳#到KCrQ溶液,说明该化合物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2(SO4)3溶液;说明该化合物有碱性氧化物的性质,因此可以证实Cr2c3是两性氧化物,正确; C.实验②中HQ把KCrO氧化为K2Cr2O,证实H2Q有氧化性,错误;D.根据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结合实验③, 可以得知氧化性:Cr2O2- > I 2,正确.考点:考查含有铭的化合物的性质及氧化复原反响的规律的知识.20. C【解析】试题分析:A.向Ba(OH1溶液中滴加NaHS的液至中性:BaH+ZOH + zH+SO2-= BaSOj +2HQ 错误;B. NaOH溶液与足量的Ca(HCQ2溶液反响,应该以NaOH为标准,:HCQ-+ OH- + Cc2+==CaC(3)J + H2O ,错误;C.由于复原性Fe2+ >Br ",所以等物质的量的FeBr2和Cl2在溶液中的反响:2Fe2+ + 2Br -+ 2Cl2==2Fe3+ + Br 2 + 4Cl ",正确;D.重铭酸钾溶液中存在平衡:Cr z Q2—〔橙色〕+ H 2O彳02Cr Q2—〔黄色〕+ 2H +,当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 H+会发生中和反响,c〔H +〕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溶液的颜色变为黄色,正确.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的知识.21. 〔1〕 ABD 〔2〕左偏〔3〕右偏【解析】由于〔2〕中CO2被NaOH溶液吸收,瓶内压强减小,空气进入气体,使质量增加,而〔3〕中因生成CO2气体,气球膨胀,浮力增大.22. 〔1〕6 mol/L盐酸〔2分〕硫酸与CaCO固体反响生成的CaSO微溶于水,会覆盖在CaCO 固体外表,使反响不能持续〔2分〕〔2〕除去气体中的HCl 〔2分〕吸收装置D中反响剩余的CO 〔2分〕〔3〕2Na 2Q+ 2CO= 2Na2CO+ O〔2 分〕、NaaO+ CO= NaCO 〔2 分〕〔4〕78% 〔2 分〕【解析】试题分析:〔1〕装置A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响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硫酸反响时,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于水的, 会覆盖在碳酸钙的外表, 使反响不能持续,所以用盐酸而不用硫酸来反响,故答案为:6mol/L盐酸,硫酸和碳酸钙反响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于水的,会覆盖在碳酸钙的外表,使反响不能持续;〔2〕碳酸钙和盐酸反响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可以用饱和碳酸氢钠来除去,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可以将二氧化碳枯燥,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防止对氧气的体积测量造成干扰,故答案为:除去气体中的HCl;吸收装置D中反响剩余的二氧化碳;〔3〕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响的原理方程式分别为:2Na2Q+2CO=2NaCO+Q,NaO+C合N&CO,故答案为:2Na2Q+2CO=2NaCO+Q, N*O+C2NaCO;〔4〕根据反响2NaQ+2CG=2NaCO+Q,反响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mL 〔标准状况〕,即生成的氧气的量0.01mol ,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2ml ,6 OZmolX 78g Wed ..过氧化钠的纯度= :=78%故答案为:78%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知识, 通过实验方式考查增加了难度, 综合性较强. 23. 〔1〕 0.448 〔2 分〕〔2〕 0.2 mol/L 〔2 分〕〔3〕 NaOH Na2CO3 〔1 分〕(4)O2、H2O 〔2 分〕〔5〕 6.09g 〔3 分〕【解析】试题分析:〔1〕 3.94g白色沉淀是碳酸根,物质的量是 3.94g T97g/mol = 0.02mol ,所以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的CO2体积是0.02mol X22.4L/mol = 0.448L.〔2〕由于碳酸钠和盐酸反响是分步进行的,所以根据图像可知,和碳酸氢钠反响的盐酸是275ml-175ml = 100ml o 所以根据方程式NaHCO3+ HCl=NaCl +H2O+CO2T可知,生盐酸的物质的量是0.02mol,其浓度是0.02mol F.1L = 0.2mol/L.〔3〕由于和碳酸钠反响生成碳酸氢钠时消耗的盐酸是100ml,所以根据图像可知,固体中一定还有氢氧化钠.〔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其中氢氧化钠的少.由于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CO2和水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且过氧化钠首先和CO2反响,所以在反响中过氧化钠缺乏,水蒸气是过量的,因此排出的气体是氧气和水蒸气.(5)生成的氢氧化钠是0.2mol/L >0.075mol = 0.015mol、碳酸钠是0.2mol/L >0.1mol = 0.02mol. 所以CO2和过氧化钠反响生成的碳酸钠是0.01mol,那么原碳酸氢钠是0.02mol.过氧化钠是0.01mol + 0.015mol 2- = 0.0175mol.所以每一份中固体的质量是0.02mol 84g/mol + 0.0175mol 78g/mol = 3.045g,那么x= 3.045g 2 = 6.09g.考点:考查碳酸氢钠、过氧化钠的性质和有关计算点评:该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像准确判断出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氢氧化钠能吸收CO2,所以过氧化钠应该首先和CO2反响,最后再和水蒸气反响.在进行计算时,应该根据守恒法,简化计算过程.A24. (1) MnOMHCl(浓)^=MnCl2+ Cl2T +2 HQ (2 分)NaOH ( 1 分)Cl z+2 OH= Cl-+ ClO-+ HO; ( 2 分)(2) 1:2 (2 分)(3) Si3N, ( 2 分)NH3;( 2 分)(4)离子键、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 2分)(5) SiCl 4+ 8NH3= Si(NH 2) 4+4NHCl. (2 分)【解析】试题分析:G F H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E与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那么G是氯化银沉淀,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 说明E中含有氯离子;H是白色固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 而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的白色固体可能是二氧化硅、氧化铝,但A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所以H是二氧化硅,所以F是硅酸,I是硅酸钠.那么C是氯化硅,B是氯气.氯化硅与过量氨气反响生成D是Si(NH2)4.△(1)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镒加热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MnO+4HCl(浓)^=MnCl2+ClzT+2 H2O;氯气有毒,通常用NaOH^^吸收,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水,离子方程式为CL+2 OH-= Cl -+ ClO-+ H2O;(2)二氧化硅与C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响生成Si和CO化学方程式为SiO2+2建县2COT +Si该反响的氧化剂是二氧化硅,复原剂是C,所以氧化剂与复原齐J的物质的量比为1:2 ;(3)反响③的化学方程式3D==K+8X, K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根据元素守恒,那么K中含有3个Si原子,所以K是Si 3N4,其余原子在X中,所以X是NH;(4) Si3M与氢氟酸反响生成一种气体和一种盐,该气体是SiF4,那么盐是NHF,钱盐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5)反响②是氯化硅与过量的氨气反响生成Si(NH2)4和氯化俊,化学方程式是SiCl 4+ 8NH=Si(NH2) 4+4NHCl.考点:考查物质的推断,化学性质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25.21J共?分〕⑴ Ba〔OH〕£〔1 分〕CuCl?〔1 分〕(2)d^O+lA A*-' Cn+M,0 〔1 分〕ww^«(3)C U〔++2OH-=C U〔0H〕E4〔1 分〕% COj + zf:融'++COj +&. 〔1 分〕〔4〕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C2分〕【解析】试题分析:由D黑色固体与氢气加热生成H红色金属和P无色液体,可知D为氧化铜,H为铜,P为水,那么C为氢氧化铜;G与硝酸银稀硝酸反响生成白色沉淀, G中含有氯离子,那么无色液体E中含有氯离子;白色沉淀F与盐酸反响生成的无色液体再与稀硫酸反响生成白色沉淀为硫酸钢沉淀,F为碳酸根沉淀,无色液体E中含钢离子,E为氯化钢溶液;又C为氢氧化铜,那么A和B为氢氧化钢和氯化铜.考点:离子检验、离子方程式(1) A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化学复习试卷第一章.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一化学复习试卷第一章第Ⅰ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
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湿布扑灭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浓硫酸3.下列有关仪器刻度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容量瓶的体积标线刻在瓶颈上 B.量筒的"0"标线在中间C.量筒最下端刻有"0"标线 D.托盘天平刻度尺有"0"标线,刻在尺的中间4.下列贮存化学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A.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并放在阴凉处B.用做感光片的溴化银贮存在无色试剂瓶中C.烧碱溶液放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D.金属锂保存在煤油中5.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 g/moL, O2的摩尔质量为16g/moLB.标准状况下,0.3molSO2中含氧原子数为0.3NAC.常温下,2.7克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 NAD.常温下,9.5克MgCl2中含Mg2+为0.2 NA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C.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D.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一定相等7.1克氯气含有n个Cl2分子,则阿佛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A.71n B. (1/71)n C.35.5n D.(1/35.5)n8.下列个选项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需要的药品,其中错误的是()A.NaCl中含有杂质Na 2SO4(氯化钡)B.Fe SO4中含有杂质CuSO4(铁粉)C.SO2中含有少量HCl气体(氢氧化钠溶液)D.CO2中含有少量的CO(灼热的氧化铜)9.配制 0.10 mol/L 的NaCl 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 .称量时,左盘高,右盘低B .定容时俯视读取刻度C .原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D .定容时液面超过了刻度线10.在下列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Ca 2+、K +、HCO 3—、OH —B .Fe 2+、Cl —、H +、MnO 4— C .Fe 2+、Mg 2+、Cl —、NO 3— D .K +、NH 4+、SO 42—、Cl —11.2molCl 2和2molCO 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数相等B .原子数相等C .体积相等D .质量相等12.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SO 2和SO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B .分子数之比为1∶1C .原子总数之比为1∶1D .质量之比为1∶113.用等体积的0.1mol/L 的BaCl 2 溶液,可使相同体积的Fe 2 (SO 4 )3 、 Na 2 SO 4 、 KAl(SO 4)2三种溶液中的SO 42-完全沉淀,则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 3:2:3B . 3:1:2C . 2:6:3D . 1:1:1二、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1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B .用50mL 的量筒量取5.2mL 盐酸C .称量NaOH 固体时,将NaCl 固体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的纸上D .蒸馏时,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2.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A .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B .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 .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 .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3.下列仪器:①烧杯 ② 蒸发皿 ③平底烧瓶 ④试管 ⑤坩锅 ⑥锥形瓶。
苏教版化学 必修一学考复习练习含答案

高一化学学考复习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Ne 20 Ba 137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Fe56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1~20题每小题2分,21~25每小题2分共55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Ba(OH)2 B.HBr C.SiO2 D.NH32.下列仪器及其名称不正确的是C.坩埚 D.圆底烧瓶3.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A.食盐水 B.蔗糖C.碳酸钾D.铜丝4.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2SO4 === H++ SO2-4 B.CH3COOH== CH3COO—+H+C.NaH CO3 === Na+ + H++ CO32- D.Al2(SO4)3===2Al3+ + 3SO2-4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C. 镁可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D. 氢氧化铁胶体能用于净水6. 下列实验中均需要的仪器是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PH试纸的使用③过滤④蒸发.A.试管 B.胶头滴管C.玻璃棒D.漏斗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S2—的结构示意图:16 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C.汤姆生提出葡萄干面包式原子模型 D. H2O与D2O不是互为同位素8.下列反应中,水作氧化剂的是A.C+H2O ==== CO+H2B.H2+CuO==== Cu+H2OC.Cl2+H2O HCl+HClO D.SO3+H2O====H2SO49. 现有硫酸钠、石灰石、二氧化硅三种白色固体,若用一种试剂将它们区别,该试剂是A.纯水 B.盐酸 C.硝酸银溶液 D.碳酸钠溶液10. 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反应制取的是A.Na2O2B. FeCl2C.SiO 2D. HCl11. 把Fe粉、Cu粉置于FeCl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加入KSCN不显红色,下列不能成立的是A.铁不剩余,Cu剩余 B.铜不剩余、铁剩余C.铁、铜均剩余 D.铁、铜均不剩余12.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常以海带或其它海产品为原料提取碘B.炼铁和制玻璃的工业中都要用到石灰石C.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 D.电解氯化钠溶液制金属钠13.将适量的铁粉加入FeCl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Fe3+和Fe2+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3B、3∶2C、1∶2D、1∶114.下列各种符合题设环境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碱性溶液中:Mg2+、Fe3+、SO42﹣、Cl﹣B.酸性溶液中:NH4+、Na+、ClO﹣、SO42﹣C.透明溶液中:MnO4﹣、K+、Na+、NO3﹣D.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a+、K+、SO42﹣、OH﹣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蒸发皿蒸发溶液时,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液体全部蒸干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做焰色反应实验所用的铂丝应先蘸稀硫酸,再放在火焰上烧至无色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16.下列各组物质互相作用时,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量变化而变化的是A.NaHCO3溶液和NaOH溶液 B.NaOH溶液和CO2C.Na和O2 D.Na2CO3溶液和盐酸17.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时,可确定有Cl﹣存在B.通入Cl2后,溶液变为棕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可确定有I﹣存在C.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时,可确定有SO42﹣存在D.加入NaOH溶液加热,生成的气体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可确定有NH4+存在18.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括号内为杂质)1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u与FeCl3溶液反应:Cu+Fe3+=Cu2++Fe2+B.碳酸钙溶于稀盐酸:CO32﹣+2H+=H2O+CO2↑C.Fe2(SO4)3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Fe3++3OH﹣=Fe(OH)3↓D.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O﹣+Cl﹣20.工业上制取ClO2的化学反应2NaClO3+SO2+H2SO4===2ClO2+2NaH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在反应中被还原 B.NaCl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C.H2SO4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D.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1 mol电子21.在150ºC时,加热高氯酸铵固体完全发生分解反应:2NH4ClO4=N2+Cl2+2O2+4H2O,其气态生成物组成的混合气的平均式量为A.40.75 B.29.38 C.14.69 D.无法计算22.下列选项中,符合右图所示关系的是A.一定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Y)与该气体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B.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的物质的量(Y)与消耗Cl2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C.向H2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 溶液导电性(Y)与消耗Ba(OH)2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D.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Y)与H2SO4溶液体积(X)的关系23.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 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1.8g的H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 AC.1mol铁与足量氯气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 AD.10克氖气所含原子数约为6.02×102324.将0.24g 镁粉投入10mL 2mol.L-1的硫酸溶液中,再滴入NaOH 溶液,当使溶液中的镁离子全部转化为沉淀时,需要NaOH的物质的量为A.0.02mol B.0.03mol C.0.04mol D.0.01mol 25.某固体可能含有NH4+、Cu2+、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取等质量的两份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不考虑水的电离):(1)一份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沉淀6.63g,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仍有4.66g沉淀。
苏教版学年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练习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过关检测Word版含解析

专题3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金属离子只有氧化性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都相同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都形成金属晶体解析:A项有些金属离子也有还原性如Fe2+,C项可以表现不同的化合价如FeCl2、FeCl3,D项Hg 不可以。
答案:B2.向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1 mol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1 mol铁粉,充分搅拌后,Fe溶解,溶液中不存在Fe3+,同时析出0.1 mol Ag。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氧化性:Zn2+>Cu2+>Fe3+>Ag+B.Fe3+的氧化性大于Cu2+C.溶液中Cu2+与Fe2+的物质的量比为1∶2D.1 mol Fe可还原2 mol Fe3+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银的还原性较差,一旦失去电子变成银离子其氧化性较强。
铁粉先跟银离子反应,然后再与三价铁离子反应,由反应方程式或电子守恒得,银离子、三价铁离子完全反应后铁粉没有剩余,B、C选项正确。
一个Fe失两个电子,一个Fe3+得一个电子,所以1 mol Fe可还原2 mol Fe3+。
答案:A3.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Fe2+、Al3+、ClO-、Cl-B.K+、Cu2+、OH-、NC.N、Na+、Br-、SD.Mg2+、H+、Si、S解析:A中Fe2+和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中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D中会产生硅酸沉淀。
答案:C4.将物质X逐渐加入(或通入)Y溶液中,其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X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情况的是()解析:A项中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 Ca(HCO3)2;B项中NaAlO2+HCl+H2O Al(OH)3↓+NaCl、Al(OH)3+3HCl AlCl3+3H2O;C项中AlCl3+3NaOH Al(OH)3↓+3NaCl、Al(OH)3+NaOH NaAlO2+2H2O;D项中Al3++4OH-Al+2H2O、3Al+Al3++6H2O4Al(OH)3↓。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化学期末复习试卷.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苏教版高一化学期末复习试卷【模拟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 32 Cl-35.5 Na-23 Al-27 Ca-40 Fe-56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硅被誉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下列物品用到硅单质的是A、陶瓷餐具B、石英钟表C、计算机芯片D、光导纤维2、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N2B、NOC、NO2D、SO2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NaOHB、蔗糖C、H2SO4D、NaCl4、下列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NHB、Cl2C、NO2D、NO5、从碘水中提取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萃取B、沉淀C、蒸馏D、过滤6、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B、大量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并迅速离开现场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大量水扑灭D、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7、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氧化亚铜作制造红色玻璃的颜料B、氢氧化钠可作色素的吸附剂C、用铝制餐具长时间存放碱性食物D、明矾可用作净水剂8、下列物品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KCl和Na2SO4B、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MgCl2溶液和AlCl3溶液C、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D、用品红试液鉴别SO2和CO2两种气体9、向下列各物品的水溶液中滴加稀H2SO4或MgCl2溶液时,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A、BaCl2B、Ba(OH)2C、Na2CO3D、KOH10、制备硅单质时,主要化学反应如下:(1)SiO2+2C 高温 Si +2CO↑ (2) Si + 2Cl2加热 SiCl4(3)SiCl4+ 2H2高温 Si + 4HCl下列对上述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1)(3)为置换反应B、(1)(2)(3)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2)为化合反应D、三个反应的反应物中硅元素均被还原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江苏省连东海二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精选过关练习题(苏教版):必修1 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含解析)1.下列四组实验中,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2.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C.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灰绿,最后呈红褐色D.只需滴加KSCN溶液3.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NaOH溶液存放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玻璃瓶中B.氯水存放在棕色细口玻璃瓶中,并置于冷暗处C.浓硫酸存放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玻璃瓶中D.金属钠用煤油液封于广口玻璃瓶中4选项需除杂的物质试剂操作A Fe2O3(Al2O3)Na OH溶液过滤B CO2(HCl)Na OH溶液将气体通过洗气瓶C NaCl(Na2CO3)稀硫酸蒸发结晶D NH3(H2O)浓硫酸将气体通过洗气瓶5.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①铜与浓硝酸反应;②铜与稀硝酸反应;③铜与氧气反应生成CuO,CuO再与稀硝酸反应。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消耗的硝酸的量:①>②>③B、对环境造成的危害,③最小C、因铜与浓硝酸作用最快,故制取硝酸铜的最佳方案是①D、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质量相等6.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制备A l (O H )3悬浊液:向1mol ·L -1AlCl 3溶液中加过量的6mol ·L -1NaOH 溶液B .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 3+:取少量待检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 溶液,观察实验现象D .探究催化剂对H 2O 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 2O 2和1mlH 2O ,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 2O 2和1mLFeCl 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7.铁的化合物常常表现出多种颜色,下列反应不能产生黑色固体的是( )A 、铁在氯气中燃烧B 、加热硫粉和铁粉的混合物C 、铁在氧气中燃烧D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8.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A .4SiH 的熔沸点比4CH 高,则3PH 的熔沸点比3NH 高B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则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锂C .3)(1OH A 能溶于NaOH 溶液,则2)(OH Be 能溶于NaOH 溶液D .甲酸甲酯能发生银镜反应,则乙酸甲酯能发生银镜反应9.下列实验与对应示意图的关系正确的是(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OH -+H +=H 2OB .铁投入稀硫酸中:2Fe +6H +=2Fe 3++3H 2↑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Ag +=Cu 2++AgD .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 3+2H +=Ca 2++H 2O +CO 2↑1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将硫酸酸化的H 2O 2溶液滴入Fe(NO 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可证明氧化性:H 2O 2比Fe 3+强 B 向1 mL 1%的NaOH 溶液中加入2 mL 2%的CuSO 4溶液,振荡,再加入0.5 mL 有机物Y ,加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Y 中不含醛基C 将一定量的NaNO 3和KCl 的混合液加热并浓缩至有晶体析出时,趁热过滤得到NaCl 晶体 D比较不同反应的反应热数据大小 从而判断反应速率的大小12.日本地震后,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引发核危机。
核反应堆的第一层护罩是锆锡合金外壳,第二层护罩是压力仓,第三层护罩是用最坚固的钢和混凝土制成的非常厚的球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锆锡合金、钢、混凝土都属于混合物B.钢的硬度和熔沸点都高于纯铁C.锆锡合金和钢属于金属材料,混凝土属于传统的硅酸盐材料D.在高温下,钢和水蒸气可发生反应产生氢气13.对石墨进行处理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渐变薄,最终获得目前已知的最薄的材料——石墨烯.石墨烯作为电导体,它和铜有着一样出色的导电性;作为热导体,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
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纳米化合物B.石墨烯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C.石墨烯与有机物烯烃一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D.石墨制取石墨烯的过程是化合反应1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的处理剂。
工业制备高铁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OH)3+ C1O—+ OH—→FeO42—+C1—+ H2O(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上述反应可知,Fe(OH)3的氧化性强于FeO42—B.高铁酸钾中铁显+6价C.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2D.K2FeO4处理水时,不仅能消毒杀菌,而且生成的Fe3+水解形成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15.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碳酸钠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物B.硫酸铜溶液中插入铁片,铁片上出现红色沉淀物C.向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产生气泡D.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反应火星四射1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Cl2D.若甲为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17.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试管里出现凝胶酸性:盐酸>硅酸B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但不滴落熔点:氧化铝>铝C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D 向某无色溶液中先滴加氯水,再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为橙红色溶液中含有Br-18.等物质的量的下列金属分别跟足量盐酸反应,同温同压下产生氢气体积最大的是()A.钠 B.镁 C.铝 D.铁19.黄铁矿是工业上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FeS2,含少量杂质(杂质不含S元素,且高温下不反应)。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列装置测定黄铁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称取2.0g研细的黄铁矿样品,将样品放入石英管中,缓慢鼓入空气,再加热石英管至800~850℃;锥形瓶中盛装100 mL 0.2mol/L酸性KMnO4溶液用于吸收SO2(忽略SO2、H2SO3与氧气反应);反应结束后,每次从锥形瓶中取出25.00 mL溶液,用0.23mol/L标准H2C2O4溶液滴定,重复三次。
已知:4FeS2+11O22Fe2O3+8SO2;2KMnO4+5SO2+2H2O K2SO4+2MnSO4+2H2SO4请回答下列问题:(1)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2)通入空气的作用是。
(3)若实验过程中鼓入空气的速率过快,则测得的硫元素的质量分数(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滴定时,应选择图中的 (填字母序号)盛装标准H2C2O4溶液,根据现象来判断滴定已经达到终点。
(5)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6)如果黄铁矿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且被酸性KMnO4溶液完全吸收,滴定操作中,平均耗用0.23mol/L标准H2C2O4溶液21.73mL,则黄铁矿样品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20.(14分)碱式硫酸铁[Fe(OH)SO4]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新型高效絮凝剂。
工业上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生产碱式硫酸铁的工艺流程如下:沉淀物Fe(OH)3Fe(OH)2Al(OH)3开始沉淀 2.3 7.5 3.4完全沉淀 3.2 9. 7 4.4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调节pH在范围内。
(2)反应Ⅱ中加入NaNO2的目的是氧化亚铁离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碱式硫酸铁溶于水后生成的Fe(OH)2+离子可部分水解生成Fe2(OH)42+ 聚合离子,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在医药上常用硫酸亚铁与硫酸、硝酸的混合液反应制备碱式硫酸铁。
根据我国质量标准,产品中不得含有Fe2+及NO3-。
为检验所得产品中是否含有Fe2+,应使用的试剂为。
A.氯水 B.KSCN溶液 C.NaOH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5)为测定含Fe2+和Fe3+溶液中铁元素的总含量,实验操作如下:准确量取20.00mL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入足量H2O2,调节pH<2,加热除去过量H2O2;加入过量KI充分反应后,再用 0.100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20.00mL。
已知:则溶液中铁元素的总含量为 g·L-1。
若滴定前溶液中H2O2没有除尽,所测定的铁元素的含量将会 (填“偏高”“偏低”“不变”)21.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请回答:(1)NO的体积为 L,NO2的体积为 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VmL a 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 mol/L。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g。
22.(15分)甲、乙、丙是都含有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1)若甲是CO2。
①常用于泡沫灭火器的是(填“乙”或“丙”,下同)。
②浓度均为0.01 mol·L-1的乙溶液和丙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较大的是。
(2)若甲是Al。
①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②当n(Al)︰n(NaOH)︰n(H2SO4)=1︰1︰2时,丙的化学式是。
(3)若甲是Cl2。
①甲转化为乙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已知:TiO2(s)+2Cl2 (g)+2C(s)=TiCl4(l)+2CO(g) △H=-81 kJ·mol-12C(s)+O2(g)=2CO(g) △H=-221 kJ·mol-1写出TiO2和Cl2反应生成TiCl4和O2的热化学方程式:。
③常温下,将a mol·L-1乙溶液和0.01 mol·L-1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生成丙,溶液呈中性,则丙的电离平衡常数K a=(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